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合集15篇)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合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3W 次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青銅葵花》讀書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合集15篇)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1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獨愛唯美小說,是我人生必讀的書種。其中曹文軒爺爺的《青銅葵花》讓我喜愛非常,感觸頗深。

這本書雖然書寫的是苦難,卻是那麼富有詩意。它帶領我走進了一個純淨、唯美的世界,讓我體會到了一份深厚情感,那是青銅葵花送我的美好禮物。

書中的情感是唯美的。比如說葵花手中那閃閃亮亮的冰項鍊,是誰做的?是誰之前裝着要吃肉,現在卻想着要省錢給妹妹買新頭繩的?是青銅。是誰想讓哥哥認字,滾下山的?是誰爲了讓哥哥能上學,不扎編頭繩的?是誰一直在那老槐樹下等待着哥哥歸來的?是葵花。

倆兄妹情深義深,相依爲命,苦難並沒有磨滅掉他們的純真。想到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還要和弟弟妹妹打打鬧鬧的,不禁低頭羞愧。

書中還有他們許多相處的點點滴滴,一雙雙蘆花鞋,一條美麗的冰領鏈,一張彩色的全家照……唯美背後是殘酷的現實,半畝蘿蔔地,一大片花生,一池塘茨菇,是青銅一家全部的家產。

但青銅一家人相親相愛,不怕困難,他們一起度過難關。他們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又想起自己曾因爲考不好而哭鼻子,害怕上學。對比他們,想想自己有多麼可笑。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他們,無能爲力,而成長在新時代下的我,卻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我沉思良久,我想我現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將來我想加入志願隊,能夠讓像青銅葵花一樣類似的兒童延續他們唯美、純真的情感,而不是分離的痛苦。

那心該多痛,那情該多深?青銅是一個啞巴,當葵花將要回城市時,輪船緩緩開動時,啞巴青銅竟然大聲叫出了葵花的名字。那一聲非常響亮,卻是帶着哭腔的、抖動的。這聲響亮的“葵花”是青銅對葵花深入心底的喜愛與撕裂般的不捨。

這更堅定了我當志願者的決心。我們的祖國正在飛速發展與強大起來,生活越來越美好,可還是有很多人需要幫助。我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微小,但是我願意成爲那一份子,爲祖國的建設添一份力!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2

這是一個男孩和女孩的故事,這是青銅和葵花的故事,這是男孩和女孩在苦難中感動大家的故事。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和農村男孩青銅成了以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葵花十二歲那年,命運又將她召回城市,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蘆蘆葦蕩的盡頭,遙望葵花所在的地方……

青銅在沉默中無微不至地呵護着葵花,幾乎爲她奉獻了自己的一切:爲了葵花上學,青銅放棄了自己的上學夢想;爲了讓葵花照一張相,青銅甚至在寒冷的冬天賣掉了自己腳上的蘆花鞋;爲了葵花晚上寫作業,聰明的青銅捉來螢火蟲做了十盞南瓜花燈;爲了讓葵花看馬戲,青銅頂着葵花默默地站立了一個晚上;爲了避免葵花捱罵,青銅勇敢地代妹妹受過;爲了葵花報幕時的美麗,青銅心靈手巧地做了一串閃亮的冰項鍊……在充滿了天災人禍的歲月裏,青銅一家老小相濡以沫、同心協力,艱辛卻又是快樂生活着,從容堅韌地應對着洪水、蝗災等一切苦難。 12 歲那年,命運又將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失去妹妹的痛苦使青銅仰天大叫,他從心底高喊出了一個名字——“葵花”!喊聲震動了所有人的心靈。

看了《青銅葵花》,我改變了很多,以前我不知道我們的生活非常幸福,總是抱怨這兒、抱怨那兒的,可是,自從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明白了:還有比我還不幸的人,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好日子!親情,友情,眼淚,微笑,這是上帝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只要珍惜,你的幸福生活會永遠不離開你,一直陪伴着你,守護着你!

我們在條件優越的城市裏生活,過着青銅、葵花眼中天上人間的生活,但我們比青銅、葵花差遠了。他們在田裏勞動時,我們在家裏看電視;他們在吃桌子上的粗茶淡飯時,我們在爲山珍海味發牢騷;當他們給爸爸媽媽捶腿捏腰時,我們在數落爸爸媽媽的種種不是……我們就這樣被寵着、溺愛着,從來沒有感到苦,更談不上青銅葵花受的什麼蝗災、旋風。但細細品味,我們這樣的生活有什麼意義?挫折痛苦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再好的寶石也需要雕琢;再好的樹苗也需要剪枝。只有在痛苦中掙脫出來,纔是真正的強者,纔會感受到真正的苦中之美!

我們可以像青銅葵花一樣,善待周圍的人,以樂觀的心態去付出,去感動,感動自己,感動大家!付出就是愛,苦難中的付出就是大愛,大愛就是感動!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3

當拿到這本書時,就像有魔力一樣,把我帶進了葵花的世界裏。

葵花是一個懂事、聰明、乖巧的孩子,但她用開朗的性格,很快就適應了鄉下的生活,成了名副其實的“葵花”。

剛到鄉下,葵花因爲是從城裏來的,大麥地的人都怕委屈了這麼一個黃花大閨女,都不肯收養。可老天卻把葵花給了青銅一家,雖然青銅一家是最窮的,但他們不會虧待葵花。奶奶爲了葵花,兩度賣掉家族遺傳下來的金耳環。饑荒時,奶奶爲家裏能過得好一點去了妹妹家,不顧身體、年齡去棉花地採棉花,最後病倒,離開青銅葵花,離開人世。而青銅更是喜歡葵花,在沒有糧食時,連自己的一點點糧食都要讓給葵花,餓暈時也只吃一點草。而且老牛也對青銅一家非常好,村裏人都知道,惹怒了老牛,就等於惹怒了青銅一家,而且他們都非常的愛乾淨,即使窮,也乾乾淨淨的,連一件沒有補丁的衣服都沒有,但每天都可以看見青銅媽媽在河邊洗衣服。而他們也很喜歡葵花,砸鍋賣鐵供葵花上學,可葵花也沒有辜負他們,成績名列前茅。

曹文軒爺爺用樸素而又不失華麗,精彩而又不失調皮的語言講述了葵花小時候的故事,描寫時濃墨重彩,卻每一筆都恰到好處,用葵花悲慘、華麗、歡愉的一生和我們對話,青銅和葵花都擁有一種性格,是我們城裏的孩子想學也學不來的,那就是—孩子氣。我們城裏的孩子冬天休息時都喜歡呆在家裏,吹吹空調,喝喝熱水,可鄉下的孩子們呢,打雪仗捉迷藏,一個個頭上都有水,那不是水,是汗。而且在學校,很多孩子的家長很有錢,孩子們也免不了攀比,但鄉下的孩子他們沒有,他們不會攀比。雖然他們不是一帆風順的事情比我們多,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呢?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4

這是一個鄉村男孩與城市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在大麥地,命運的機緣讓青銅和葵花成爲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12歲那年,命運又將女孩葵花召回他的城市??

這本書就是用文中的兩個主人翁的名字而命名:《青銅葵花》。剛拿到這本書時,我有點納悶:“青銅葵花??這是什麼東西?。”然而當我仔細品讀那一行行優美的文字時,我才知道,那不止是以本書,也是對生命的一種詮釋。

《青銅葵花》在享樂主義的今天,無疑是另一種的語言,它是一種逆向的思維,是一種對苦難和痛苦的概括,同時在這苦難與痛苦中我們也看到了貧苦人家那種無暇的真情。

文中的葵花來自城市,他與父親來到了一個叫大麥地的小山村,在這裏葵花感受到了與城市截然相反的美麗與安寧,同時也遇上了如哥哥般存在不會說話的青銅。

因一次偶然的事故葵花的爸爸不幸遇難,舉目無親的葵花被決定寄養在大麥地,在兩個家庭的選擇中,葵花決然的選擇了貧苦的青銅家,如同天生的親人般生活在一起。

在他們一同生活的5年中,他們經受了重重的的挑戰,住房被大水沖垮,借錢蓋房,編蘆花鞋還債,蝗蟲來襲,奶奶去世??每一次都如同致命的一擊,刺在這個經受不起打擊的家庭身上,但他們卻一次次的挺了過來。

是啊!苦難幾乎是不可能避免的,他包括了自然災害的突襲、人類野獸般的傷害,個人心靈上的創傷等,坎坷、困難、絕望、波折、被拋棄、被懷疑?

然而,我們不能因此放棄。

我們應當敢於正視痛苦,面對痛苦,戰勝痛苦,這樣的我們才能懂得青銅葵花們的堅持,才能懂得人生的價值和人生的甜蜜。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5

在五年級上學期,我閱讀了由曹文軒寫的小說《青銅葵花》。主人公是小男孩青銅和小女孩葵花。他們在村莊的生活使我泫然欲泣。我覺得《青銅葵花》是一部充滿力量感的作品。因爲這本書講述了村莊人民的正常生活。

《青銅葵花》講述了男孩青銅和女孩葵花的故事。葵花因爲一個意外失去了爸爸,但被男孩青銅家收養,成爲了青銅的妹妹。青銅雖然不能說話,但是他有一顆善良的心。他把上學的機會讓給了妹妹葵花。他們互幫互助,淡定從容的度過了讓一個又一個的難關,但在葵花12歲那年,命運又將她召回到了城市。這本書運用的語言豐富多彩,並將他們的友情描寫得像親情一般。在描寫青銅要王者城市時的場景,寫出了青銅的心情。

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是“爸爸畫葵花田地的樣子”。當時爸爸看着一張張面孔,心裏十分感動。陽光照射在葵花田上,十分美麗。爸爸由衷的喜歡葵花。這句話下面引發了“爸爸”的心理描寫,像“爸爸”想起了他的青銅和葵花,也想起了葵花的性格和品質。眼前的葵花田更是引發了“爸爸”當時的心情。

這本書讓我感覺到親人對我們的愛比天高,比海深。青銅一家人是多麼純樸,多麼善良。如果世界上每一個人都像青銅一家一樣,那這個世界會有多麼美好啊。人不嫩顧自己,更要幫助他人。只有擁有愛心,就算生活再苦心裏也很幸福。

在學校裏幫助別人是一種能讓人得到快樂的方式。有一次,我把課堂筆記借給了同桌,我心裏瞬間暖了許多。我怕們應該孝敬父母,尊敬師長,要多爲他人着想,珍惜現在的每一天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6

我們現在的社會是一種享樂主義社會。曹文軒說過,苦難幾乎是永恆的。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痛苦,苦難絕非是從今天才開始的。今天的我們,用不着爲自己的苦難大驚小怪,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苦難的歷史,而且這個歷史還將繼續延伸下去。

《青銅葵花》講了一個農村男孩青銅與一個城市女孩葵花之間的故事。 青銅因爲一場大火成了啞巴,而葵花在很小的時候沒了媽媽,只能與爸爸相依爲命,而爸爸卻因爲一次事故去世了,葵花成了孤兒,老天關了他們的門,但卻給他們打開了一扇窗戶。他們成爲了兄妹,葵花走進青銅這個家,她已經是奶奶的孫女,爸爸媽媽的女兒,青銅的妹妹,她好像本來就是奶奶的嫡親孫女——這個孫女早幾年走了別處,現在,在奶奶的萬般思念中,回家了。

以前,青銅是奶奶的尾巴,現在,葵花成了青銅的尾巴,他們一起在田野裏採野菜,在小河裏捉魚,生活十分快樂。

這一家人的心裏只有對方,們都替對方着想。

青銅爲了讓葵花上學,放棄了自己的夢想;爲了讓葵花能有一張自己的照片,他把腳上的蘆花鞋賣掉,自己光着腳卻在雪地裏跑回家;爲了讓葵花看上馬戲,和別人打架;爲了讓葵花有一條項鍊,在大冬天爲葵花做了獨一無二的冰項鍊......

葵花爲了不給家裏負擔,寧可不要拍照,爲了讓別人看得起青銅,教他識字,爲了給奶奶看病,她到江南採銀杏。

後來,奶奶去世了,牛走了,葵花也走了,這個家由六個成員變成了三個。

讀了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同時,也十分自責,因爲我們現在衣食無憂,卻總想着自己,只要自己好了就萬事大吉,從來不爲別人考慮,看來曹文軒說的沒錯,有時候,人也必須經歷點苦難,只有這樣,當困難來臨時才能坦然面對。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7

讀一本好書,就是一次充實之旅。每次閱讀,猶如品味一杯淡淡的清茶,感受世間冷暖;每次閱讀,猶沐浴一場和煦的陽光,頓時心情舒暢;每次閱讀,猶如品嚐一壺甘醇的美酒,令人回味無窮;每次閱讀,猶如進行一次心靈的洗禮,提升自身品味。

曹文軒叔叔純美小說之一《青銅葵花》這本書我讀了不下四五遍,也印證了上面這段文字。這本書是曹文軒叔叔在20xx年激情奉獻、心愛備至的最新力作。

這是一個城裏的小女孩葵花和一個農村的小男孩青銅之間深厚友情的故事。一個特別的機緣,7歲的孤女葵花被青銅一家收養,讓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葵花12歲那年,命運又將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銅得知後,不哭也不鬧,從此常常遙望蘆蕩的盡頭,遙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這一種完全沒有結果的眺望,在青銅那吐字不清的“葵——花!”中結束了。而那兩個字,永恆地迴盪在空中,變成了永久的思念。

《青銅葵花》這本書有三個主題——大苦難、大美、至愛。曹文軒叔叔對自己的這部作品有這樣一段概括:作品寫苦難——大苦難,將苦難寫到深刻之處;作品寫美——大美,將美寫到極致;作品寫愛——至愛,將愛寫得充滿生機與情意。

在這裏,我想談一談這本書裏關於“苦難中的至愛”,希望能夠引起我們的共鳴。

葵花,是一個美麗善良的小女孩。她曾經有過一個哥哥,三歲時得腦膜炎死了。她五歲時母親因病去世,只留下葵花與她爸爸相依爲命。跟隨父親來了大麥地,後來父親又落水死亡,她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

青銅,比葵花大,是一個性格怪異的小男孩。他五歲時在一場大火之後,因爲發高燒而成了一個不會說話的殘疾人,飽受別人的歧視。

葵花失去雙親可謂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善良的青銅一家收養了她,與她生活了五年,從七歲到十二歲。青銅家裏的房子被火燒了,沒有地方住,只得搭篷子。但青銅一家從未讓葵花受過苦,他們把葵花當作親人。

青銅雖然不能說話,但他聰明勇敢,像親哥哥一樣保護照顧着葵花。青銅家很窮,爲了讓葵花上學,青銅放棄了自己的上學夢想;爲了讓葵花照一張相,他賣了媽媽給他做的蘆花鞋,光着腳從雪地走回了家,一雙腳凍得通紅;爲了葵花晚上寫作業時不去人家家裏“借燈光”,青銅又捉來了螢火蟲做了十盞南瓜燈;葵花當上了主持人,沒有項鍊,青銅爲葵花製作冰項鍊,用蘆竿吹冰凌,兩腮都麻了;看馬戲時,青銅爲了讓葵花看到表演,讓葵花騎在自己頭上,直到看完,他也不說一聲累;自然災害那年,一場蝗災,把糧食吃完了,讓這個家庭處於水火之中,青黃不接時,青銅帶着葵花去挖嫩甜的蘆根、抓野鴨,自己卻捨不得吃一口……

奶奶疼愛青銅、葵花這兩個孩子,當掉首飾去換糧食;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光去採摘那最溫暖的棉花,去給青銅和葵花做溫暖的棉襖……

葵花懂得感恩,用真正的愛去和青銅一家相處。葵花爲了省錢不把拍照的事告訴家人;葵花上了學,由於家裏窮,點不起燈,只能到小夥伴家借光,遭到小夥伴的冷落;葵花發現青銅一直看着她做作業時,想方設法教青銅識字;蝗災過後,葵花從沒喊過一聲餓;葵花爲了讓奶奶有錢看病,不怕危險,獨身一人去了外地撿銀杏賣錢……

命運終歸是不公平的,它把青銅、葵花生命中最後的親人也奪走了。天災人禍就像一頭猛獸,始終威脅着這一家人。

提及這些苦難不覺悽然淚下,感慨萬分。青銅和葵花在幼小的年齡裏,就經歷了種種不幸與痛苦。我遇到的苦難跟他們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面對大苦難,他們並未逃避,而是勇敢面對、坦誠相待、相濡以沫。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透出濃濃的情親、濃濃的友誼、濃濃的至愛。愛的種子在這個家庭發芽、生根、長葉、開花、結果。

曹文軒叔叔曾經說過: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纔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纔可能是一個強者。

“苦難是人生的老師”、“苦難是最好的大學”,我們要堅信風雨之後見彩虹。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磕磕碰碰,苦難相伴是家常便飯。我們要懂得幸福來之不易,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我們要向青銅和葵花這一家人學習,用愛來面對苦難。苦難只是黎明前的黑暗,以樂觀的心態面對一切事物,相信光明就在前方。

《青銅葵花》,伴我成長!與書爲伴,你的人生會更輝煌!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8

我最喜歡看的一本書是《青銅葵花》,這讓我很感動。我對書中的每個人物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書中作者寫的是苦難深重,美到極致,充滿生機和親情的愛情,用心體驗生活。這種對苦難、真情、美好人性的細膩描寫,就像一個溫暖溫柔的春風,吹進我的心裏,讓我沉醉其中。

這本書,《青銅葵花》,深深打動了我。我同情青銅的不幸。我覺得:身體殘疾不可怕,精神殘疾纔可怕。人們常說上帝是公平的。如果你關上一扇門,你會爲你打開一扇窗,就像青銅一樣。雖然和正常孩子有些不同,但他很懂事,是個好哥哥。爲了妹妹學習,他會毫不猶豫的放棄上學的夢想。我們有這麼好的條件。爲什麼不好好學習?

向日葵是一個天真懂事的女孩。爲了給貧困家庭省錢,她沒有參加學校組織的拍照活動;爲了多做蘆葦鞋賣,我每天放學和哥哥去摘蘆葦;爲了見奶奶,偷偷跑到江南撿銀杏,故意考砸;爲了讓哥哥有自信,在別人面前擡起頭,他用各種方式教她啞巴哥哥寫字。每當讀到這些情節,我都會忍不住流下情感的眼淚。向日葵的堅強和樂觀真的很值得學習。的確,快樂是有價值的,但痛苦更值得尊敬。我們要正視它,就像歌裏說的,“陽光總是在風雨之後,請相信有彩虹……”。痛苦會訓練我們,讓我們更成熟。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覺得堅強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素質。失去了力量,就失去了奮鬥的意志。當時人與人之間簡單的感情也讓我感動。這就是曹文軒的純文學世界。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9

讀著名作家曹文軒的純美小說《青銅葵花》,已是上學期寒假的事,清晰記得那會愛不釋手,一口氣讀完。

意外使沒有媽媽的城市女孩葵花失去了父親,並讓她和鄉村男孩青銅成爲了勝似親兄妹的兄妹,在一起嚐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青銅爲了能讓妹妹上學,放棄了上學的機會;爲了能讓妹妹照上一張照片,在飄着鵝毛大雪的冬天裏去麻油地鎮賣自家編織的一百雙蘆花鞋。葵花爲了能讓啞巴哥哥在別人面前擡起頭來,放學後便用所學的知識來教他識字、讀書;爲了賺錢給奶奶治病,僅有7歲的她獨自一人去江南撿銀杏……每每讀到那些文字,就會讓我感嘆青銅、葵花是那麼可愛、善良、懂事!

但種種苦難是不可避免的,它就像是一把雙刃劍,考驗着人們堅強信念的同時,也摧毀了所有。當汶川、玉樹發生大地震時,你們在幹什麼?當日本發生海嘯時,你們在幹什麼?當中國煤礦連連發生瓦斯爆炸時,你們在幹什麼?當全球氣候變暖,冰川消融,害得只有在冰天雪地下生存的動物有家回不得時,我們在幹什麼?當無數物種在人類面前滅絕時,我們在幹什麼?當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一點一點被污染時,我們又在幹什麼……

確實,自然災害一但發生,誰也阻止不了,那我們是應該害怕、同情,還是傷心、絕望呢?不,我們要拿起勇氣,毫不畏懼地和災難鬥下去。我們都知道“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風雨過後的天空,必將爲勝利者架起絢爛的彩虹!所以,我們不僅要關注自己,還要關愛動物,更要保護地球……一切和諧相處,生活才更美好,更有意義。

如今,再次翻閱《青銅葵花》一書,字裏行間有了更深的感悟。我們要像青銅和葵花那樣,在困境中創造奇蹟。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10

你可知,天底下有這樣一對兄妹?哥哥是啞巴,而妹妹是一個被收養來的女孩兒。他們的家,是整個村裏最貧窮的人家。也許你認爲,這對兄妹肯定生活在陰影中,整天哀聲怨道,怨天尤人。可是,他們不但不抱怨、還沐浴在快樂的陽光中:

在家裏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時,他們互相謙讓;

在家裏油費緊張、妹妹不得不借同學的燈光寫作業而同學不讓她時,他們一笑而過;

在鬧蝗災食物緊缺時,他們望着天上的雲朵,想象美味的佳餚;

在奶奶瀕死、妹妹爲了騰出學費給奶奶治病而把成績考得一塌糊塗、連爸爸媽媽奶奶都無法原諒時,哥哥原諒了;

在……

這一對兄妹,哥哥叫青銅,妹妹叫葵花。葵花的香味是任何一種花卉都不具備的。這種含着陽光氣息的香味,使人感到溫暖,讓人陶醉,並使人精神振奮。而葵花爸爸所在的城市,最有名的雕塑就是青銅葵花。青銅是呈現葵花的最好材料,它永遠閃耀着清冷而古樸的光澤,給人無限的生意。暖調的葵花和冷調的青銅結合在一起,氣韻簡直無窮。一片生機,卻又是一片肅穆。而你可知,這樣一對兄妹遇見後會是怎樣的場景?就像青銅曾是奶奶的尾巴一樣,葵花成了青銅的尾巴。

他們朝夕相處、形影不離。青銅一家與葵花一家之間,是不解之緣,是生死之約。

然而在葵花十二歲時,命運又將她召回了她出生的那個城市。

這裏面,前前後後,都有許多變化。最讓我感動的是嘎魚的變化。一開始,他是一個解開纜繩讓不習水性的葵花坐在小船上漂的男孩兒,一個指使鴨子們光明正大地吃青銅家茨菰的孩子,最後也脫變成了一個會幫助他人、心善的孩子。

帶着一種複雜的心情讀完這本書,青銅一家雖然清貧,但仍然生活在快樂中,那我們呢?生活在大城市裏,卻常常抱怨這、抱怨那,彷彿所有的'錯都與自己無關。青銅、葵花每逢犯了錯,總會坦蕩地承認。我們的兄弟姐妹間充滿了嫉妒、羨慕,而青銅與葵花之間只有那濃濃的親情。這是不是值得我們學習呢?我想,估計是的。

青銅鑄成的葵花,這就是令我感動的《青銅葵花》。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11

暑假裏我讀了很多課外書,唯有一本《青銅葵花》讓我銘記在心,很樸實的故事和人物卻非常得打動人心。

這本書講述了生活在城裏的葵花失去了母親,跟着父親下鄉生活後父親又一次在不幸中落水身亡,貧窮但善良的青銅一家收養了葵花,兩個互不相識的孩子就此成了兄妹。青銅是個不會說話的孩子但是心地善良,在村裏人的眼裏他就是個怪孩子,但是隻有家人知道他的種種優點,青銅善良勇敢堅強樂觀.而葵花乖巧懂事又善良,葵花一直在青銅的保護下長大,他們一家人雖然貧窮但是卻過得很幸福,全家一起經歷了火災和蝗蟲災,面對苦難他們一家選擇堅強並幸福地生活着,然而命運捉弄,葵花在12歲那年又被接回了城市,一直不會說話的青銅就在葵花走後大聲地喊出了“葵花!”看到這裏讓我淚流滿面,這該是一份多麼深厚的親情,即使命運讓他們分開但是我想他們的心卻是永遠在一起的!

看到他們一家經歷的種種災難,就彷彿一根針一樣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再看看自己現在的生活,想要什麼爸爸媽媽就會給買什麼,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根本無法體會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我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本書也告訴我們人的一生中面對的除了平坦順利還有各種你想不到的困難和挫折,當種種困難來臨的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退縮而是勇敢地去面對,去迎接命運的挑戰,就像不久前新聞裏說的一個大姐姐不懼貧窮以707的高分考入北大,她的那篇《感謝貧窮》看哭了無數人,她的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也深深地感動了我。

曹文軒說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纔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纔可能是一個強者。我想,未來想要成爲一個強者,從現在起就要像青銅葵花一樣勇敢堅持不畏懼困難,並且有着一顆善良的心!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12

“即使遭遇苦難,但依然充滿愛。”這是合上《青銅葵花》時,久久迴旋於我腦海中的話語。

大麥地的人們雖生活貧困,時常遭受各種苦難的困擾,但仍淳樸善良。青銅一家爲了讓領養來的女孩葵花不受委屈,健康成長,無微不至地照顧她:爲了讓葵花獲得更多的知識,一家人省吃儉用,攢下葵花的學費;爲了讓葵花在演出上更好地表演,青銅忍着寒冷做冰項鍊;爲了讓葵花能在明亮的燈光下做作業,青銅不辭辛勞,蒐集螢火蟲……種種困難並沒有將青銅一家打垮,反而磨鍊了他們的意志力。正像曹文軒說的“正視痛苦,接受痛苦,樂觀地認識痛苦。”

反觀現在,更多的人希望永遠浸泡在快樂中,學生希望整天睡大覺,打遊戲;成人希望不工作還能賺大錢,能穿美麗的衣裳,吃美味的食物……總之,大家都在逃避痛苦、逃避現實,一味追求眼前的快樂。追求快樂固然重要,可要適度。畢竟,整日浸泡在遊樂中會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沒有哪個人不學習就能成大器,不工作,整天窩在沙發裏就能賺大錢。所以,這只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奢望。只有懦弱怕事,目光短淺的人才會這麼想,到頭來只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成功全靠汗水、努力拼搏來。成功者從來都是自強自律、永不言棄的勇士。現在的我們,更應好好學習,即使會遇到一些挫折、坎坷,但想想克服這些就能換來今後的成功,這些痛苦、挫折、批評,有時反而能成爲照亮成功之路的明燈,那還有什麼不能堅持的呢!

“苦難其實也能如花般的美麗。因爲它可以使人智慧,使人堅強,同時也是成功的基石。所以我們不要逃避,而應該直面苦難,由我們自己主宰命運。”是啊,正視苦難,戰勝苦難,你離成功一定近在咫尺!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13

這段時間我看了一本鄭老師推薦給我們的書,叫作《青銅葵花》。這本書中的主人公是兩個叫青銅和葵花的人;青銅是一個男孩子,他生活在一個叫作“大麥地”的村莊裏,他們一家過的並不是很好,是村莊中最窮的一戶人家。葵花是一個小女孩,本來她是住在城市裏的,過着很幸福的生活。但是好景不長,葵花的媽媽被一場大病奪取去了生命,她就只能和爸爸相依爲命了。不過葵花的噩夢還沒有結束,她的爸爸在畫畫的時候,不小心掉到了河裏,而且他還不會游泳,所以被淹死了,小葵花就變成了一個可憐的孤兒。

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青銅和葵花成爲了兄妹。因爲青銅家真的非常的貧窮,家裏只能供一個孩子去上學,雖然葵花不是他們親生的,但是他們依然把這唯一上學的機會留給了葵花,多麼偉大的一家人啊!

有一次,大麥地鬧災荒,有一大羣蝗蟲來到了這裏,它們所到之處寸草不生,麥田裏的麥子也都被蝗蟲吃光了。沒有了糧食,大家都只能餓着肚子,但是大家沒有被這種困難嚇倒,仍然堅持着生活下去。我被書中這個情節深深的觸動到了,青銅葵花他們連飯都吃不飽,多可憐啊。而我們現在有很多小朋友,整天不好好吃飯,這個不吃,那個不吃,真的太不懂事了!

在葵花12歲的時候,她又回到了城裏,青銅一家雖有萬分的不捨,但是爲了讓葵花有一個更好的生活,還是讓葵花回城了。青銅常常站在一棵大樹上,呆呆的望着城裏的方向,我想,他一定非常的想念葵花,他一定非常的希望可以再次見到葵花。看到這裏,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着每一個時代人所面臨的痛苦和困難,痛苦和困難也絕不是現在的我們纔有的。現在的我們只有經歷過了痛苦和困難,那長大以後,我們才能成爲一個真正強大的人!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14

天,陰濛濛的,下起了小雨,我的心也變得煩躁起來,隨手從書架上取出一本書,隨意地翻看起來,呵!竟然是曹文軒寫的《青銅葵花》,我愛看的一本書。

青銅 5 歲時,因爲一場大火,從一個口齒伶俐、能說會道的小男孩變成了一個一言不發地啞巴。

葵花的爸爸在葵花很小的時候被水淹死了,最後青銅的家人決定就是砸鍋賣鐵也要將葵花帶好。從此他們倆成了以兄妹相稱的好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

日子一天天變好,可城裏人卻要將葵花帶走,青銅傷心極了,天天坐在草垛上等着、盼着葵花歸來。一天,他好像看到了葵花,便大叫一聲:“葵花!”青銅竟然開後說話了……

這個故事非常感人,青銅不知默默地爲葵花做了多少事,每個人都會有痛苦、挫折,在面對痛苦、挫折的時候,不要傷心,不要氣餒,要振作起來。挫折、痛苦、磨難是鍛鍊自我,增強自己承受能力的好機會,挫折會使人變得更加堅強、自信、勇敢。沒有人能隨隨便便地成功,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麼才能見彩虹呢 ! ”

合上書本,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青銅葵花》這是一本好書,是一本值得我們細心品味的好書。

《青銅葵花》讀書心得15

《青銅葵花》在享樂主義氾濫的今天,無疑表達的是另一種聲音。它書寫的是一種逆向的思考,它在對苦難和痛苦確定的同時,也對苦難和痛苦有了更深層次的詮釋。

一年級的時候媽媽已經開始讀這本書給我聽,隨着年齡的增長,我自己也看了不下數遍。每一次讀完,都會有新的感想。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孤兒葵花被啞巴青銅家收養一起生活中發生的點滴故事。青銅的家庭並不富裕,可以說是非常拮据,再收養一個孤兒,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他們甚至供不起青銅葵花同時進學校唸書。兩個孩子是不幸的,加在一起,似乎是更大的不幸。不幸就是苦難,苦難就是不幸,那個年代有太多這樣的不幸,然而這也是大自然和人生真實的寫照。

青銅雖然不能說話,但他的內心世界卻有着豐富的聲音,他的心靈是健康溫暖的,充滿着希望和活力。

葵花雖然弱小、孤獨,但她的聰慧、懂事成熟彌補了這些缺憾。苦難使人早熟,但我們不會永遠獨自面對生活的苦難。青銅葵花一家人在努力的生活中與命運抗爭,在抗爭中將真情一絲絲的融入血脈,變得越來越強大。在那個人情淡薄的世界上,青銅和葵花演繹了最原始的溫情。

雖然苦難,但是堅強;雖然不幸,但是互相關愛;雖然無法擺脫宿命,但是仍然樂觀向上。而現在的我們,從不知道物質匱乏是什麼感受,也從未體驗過真正的苦難,自然也不會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然而,不管什麼時代,苦難總是不可避免的,隨時可能發生,貧窮、疾病、死亡……我們也經常能夠從各種渠道耳聞目睹,比如這次的全球疫情大爆發,許多許多的人在痛苦折磨中失去了生命……這一切都真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深深感受到了苦難的滋味,我們彷徨,我們無助,我們恐懼,我們哭泣……我們不會再單純的認爲這個世界只有歡樂和幸福了。那些零星的,瑣碎的,卻又是無邊無際、無所不在的心靈痛苦,更是深入而持久的。坎坷、跌宕、失落、波折、破滅、淪陷……誰敢說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會直接面對?

如今,我們陷入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樂主義中。

這種享樂主義,是我們在面對痛苦、困難時的怯懦表現,是一種對生命缺乏勇往直前的逃避之舉。

沒錯,追求快樂是無罪的,但這只是錯誤的享樂主義,而不是正確的樂觀主義,樂觀主義是一種深刻認識到苦難之後無所畏懼的表現,那纔是一種真正的、有力量的快樂。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我們應當敢於正視痛苦,尊重痛苦!歡樂固然值得讚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讚頌!這兩位是姊妹,而且都是聖者。她們鍛鍊人類開展偉大的心魂。她們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愛歡樂與痛苦的人,便是既不愛歡樂,亦不愛痛苦。凡能體味她們的,方懂得人生的價值和離開人生時的甜蜜。

痛苦是美麗的,它讓經歷過它的人變得強大,品嚐到真正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