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信息技術運用心得體會

信息技術運用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信息技術運用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信息技術運用心得體會

信息技術運用心得體會1

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現代化教育信息技術,能夠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這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而PPT製作就是一種簡單、實用的技術。這次爲我們講座的是李惠利幼兒園的李志宏老師。李老師邊講解邊作現場的操作演示,從圖形的添加、組合、圖片處理到聲音的插入方法、動作設置,電腦錄音的方法等,然後又講解了插入FLASH動畫的方法,相冊的製作方法進行了講解,最後還講了一些製作的小技巧。這些知識都是非常實用的,操作時也不是很複雜,學習後讓我受益匪淺,對一些已逐漸遺忘的內容進行了複習、溫固。

通過學習,還使我知道製作PPT時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如要明確教學的目的、要求,對重、難點的分析,課件要爲重難點而服務。現在一說到開課,大家會不知不覺想到運用課件,但有時運用不是很恰當,有的課件因爲弄得太花哨反而影響了孩子的注意力,起到了反作用,這是以後要絕對避免的;有的因爲技術的原因效果不好,不能很好地解決重難點的突破,這樣的課件也是可以省略的,等等。總之,課件要爲教學服務,這是不變的宗旨。以後要多多進行練習、鞏固,逐漸積累多媒體運用的知識和技能,使教學更加有效、生動。

信息技術運用心得體會2

本學期課題小組確定了“信息技術教學中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的課題,作爲其中的一名研修成員,爲了讓課題研究和課堂教學實際有機結合,讓課題研究真正踐行於教學實際中,使課題研究落到實處,特制訂此工作計劃

探索小學信息技術學科中“小組合作學習意識的培養方法”。

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優化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設計研究;

2、提高信息技術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研究;

3、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基礎情況調查研究;

4、學生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機制有效性的研究。

1、教師方面:通過本課題研究,提高本人課堂教學設計能力,進而課堂教學能力;改善本人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評價機制有效性,從而促進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改善。通過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意識,逐步提高本人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效率。

2、學生方面:認清我校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基礎情況;通過本課題研究,促進學生信息技術學習和應用能力培養。

1、以學習促發展。在專題實驗過程中,閱讀與課題教學相關的理論書籍,同時,在休息時間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資料的查找與收集,以求通過多途徑汲取營養,爲課題的進一步研究打下紮實的基礎。

2、平常課即研究課。做爲研究教師,要時刻以研究的心態投入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以研究的心態將自己課堂變爲研究的課堂,在小課題實施過程中,始終將平常課看做研究課。

3、以課堂交流爲自己學習和進取的契機。在課題開展過程中,主要以課堂獻課形式進行研課。

信息技術運用心得體會3

近年來,隨着新課改的實施和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信息技術已走進學校工作的各個領域,尤其是在體育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和學習氛圍。實踐證明,信息技術與農村體育教學的整合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新課程標準強調:要重視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作用,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優化課程資源,啓迪學生思維,提高教學質量。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在體育教學中進行示範動作的演示,可以保留體育信息資源,通過數據進行動態分析,還可以通過移動設備爲室外教學提供便利,利用網絡平臺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進行體育知識的傳遞和心靈的溝通。

一、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室外體育教學,爲教學活動提供方便

體育教學多在室外進行,而且是身體直接參與的,以身體活動爲載體,實現身體健康教育。這些活動好像不需要信息技術,更何況信息技術需要電源、視頻展示等條件,所以很多教師在體育教學時忽視了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因此教學效果很不理想。殊不知,很多體育項目都需要信息技術手段的輔助,纔能有效解決教學的實際問題。比如優化教學方法,減輕教師的工作量,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解決教學疑難問題,從而保證高質量地完成體育教學,同時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科素養。尤其是在農村學校,學生的知識底子相對較差,通過應用信息技術手段,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提高教學質量。

比如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新操教學。

課前,利用會聲會影XⅡ軟件平臺,把要學習的動作要領、節拍、背景音樂等信息編輯成一個聲音文件,拷貝到U盤上。上課時,教師利用移動音箱進行新操教學,將很多動作技巧逐步教給學生。教師在前排爲學生做規範的演示,學生在準確、生動的講解中領會動作要領,在教師規範的動作中體會各個節拍的技巧。在新操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動作上的問題,可以利用移動音箱的遙控器隨時控制節拍的播放,隨時可以暫停,以指導學生更好地完成技術動作。這樣,教師從繁重的講述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進行示範和指導,優化了教學方法,提高了新操教學質量。另外,在進行團體操訓練和隊列廣播操比賽時,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在團體操訓練過程中,很多動作需要反覆排練,利用移動音箱和遙控設備可以隨時控制音樂的播放,方便了教師的教學,大大提高了訓練質量。

二、發揮信息技術直觀、可控的優勢,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示範是體育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形成動作概念,更能糾正學生在理解和操作中的錯誤。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尤其是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學,都是教師進行示範,學生觀看,感受教師的動作技巧和規範,進而通過自己的理解和體會進行模擬訓練。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師的重複過程較多,示範量很大。在課上,因體力原因或者是時間限制,教師的示範是有一定限度的,僅能做很少的幾次,或者是僅一次。這樣很多學生還沒有真正理解動作所要表達的意義,還沒能夠熟練掌握動作的順序和規範,教師的示範就結束了,更何況有的動作技巧教師不可能停留在某一個環節上,學生在一晃即逝的瞬間很難把握動作要點。爲了突破上述教學難關,提高教學效果,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刺激學生的視覺神經,激活學生的思維細胞,把要強調的動作技能科學地傳授到位,大大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比如在進行足球:腳內側踢、接球教學時,教師課前做好課件,針對教學內容蒐集相關的教學動畫或者視頻,讓學生在教室裏觀看大屏幕上的示範演示,教師則可以對動作進行詳細的講解。在觀看動作時,可以運用播放設備上的按鈕進行慢放或者暫停,這時學生就能夠直觀地觀察與理解動作。具體講就是在教授腳內側踢球的技術要領時,教師強調用力的部位是跖趾關節、舟骨、根骨所形成平面。這種踢球方法具有一定的優點,就是腳與球的接觸面積大,這樣踢出去的球是平穩前進的,而且命中率極高,容易控制球的運動方向和速度。但這樣的踢球動作由於受人體力學的限制,人在踢球時,大腿與小腿的擺動不能過大,故速度不能過快。所以,如果教師現場演示這個動作,若速度過快,學生根本看不清動作的技巧,速度過慢則會導致動作不連貫,達不到演示效果。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大屏幕播放這一動作的視頻,通過慢放設置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動作的基本方法和用力技巧。通過反覆觀察和體會,學生對這一套動作有了較好的理解和感悟。

三、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回放,解決教學重難點

事實上,信息技術與體育學科教學的整合是很必要的。但實際上由於佈線、用電安全、設備安全、風吹雨淋等問題,我們很難把多媒體設備搬到操場上進行教學。不過我們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課程移位,比如通過錄像設備把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錄製下來,在教室裏通過視頻回放瞭解學生對動作要領的掌握情況以及課堂的全部情況,有利於學生進行自我矯正,綜合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在體育教學中,攝像機和數碼相機的運用效率很高,既可以拍下體育教師的示範動作,供學生觀摩學習,又可以捕捉學生的身影,利用多媒體進行回放。

這時,可以安排學生組成合作學習小組,剖析組內成員的練習情況,分析原因,查找不足,以便改進,並把這些資料保留下來,通過訓練-反思-矯正-再訓練-再反思-再矯正,達到熟練掌握的目的。

四、利用網絡資源拓展體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網絡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學校教學之中,這爲教師與家長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臺。如果我們在體育教學中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將會拓展體育教學的方式,使體育教學內容得到合理延伸,全方位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很多網站上都有網盤,可以存放大量的資料。體育教師可以把課上捕捉的視頻、圖片以及上課時用於技術指導的Word文稿傳上去,也可以把名師講座的視頻傳上去,供學生們下載學習。時間久了,那裏的資源將會很豐富,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得到自己想要的資料,甚至還有自己的視頻資料,通過課堂再現,提高理解和運用能力。另外,我們還建立了QQ羣,在這裏師生可以進行心靈的溝通,一些課上不能很好解決的問題,可以在課下進一步交流。在羣裏,每個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困惑,也可以把自己的經驗與大家一同分享,實現信息的時時暢通與共享。同時,教師可以及時上傳體育新聞,或者是最新體育賽事,讓學生了解最新體育動態,關注體育的發展。

五、結束語

信息技術在初中體育教學上的運用,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順應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順應了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規律,是科學的、合理的、高效的。體育教師應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與體育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力度,從多層面、多角度進行方法滲透,使之更加高效地爲體育教學服務,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學習體育知識,在愉悅的氛圍中練就強健的體魄,保持良好的體育情操,爲養成良好的體育素養奠定根基。

信息技術運用心得體會4

結合計算機的硬件實際,開展好常規教學。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備課方面

回首培訓的足跡,當時學習的情景依然浮現在眼前、專家們精闢的論述仍迴盪在腦海......給我許多思考,深刻地體會到自己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知識,使我對教學有了更多新的認識。經過這次的培訓令我感觸很大,下面將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整體把握小學信息技術新課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不僅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只有讓學生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好的授課方式與方法能使學生輕鬆樂學,如沐春風;科學的思維模式,能使學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當的情景導學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將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融於一體進行歸納、總結、交流能促進我們產生更多更好的授課方式、方法,產生更多更新的科學思維模式。這對於我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非常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我們傳統的教育方式是老師教,學生學,老師再教,學生再學,老師不教,學生不學的過程。未來教育打破了傳統教育的常規,使要學生學習變爲學生要學習,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觀念,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爲核心,使學生學會學習,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勇於提出問題,主動探究,掌握學習的方法。通過網絡上一些老師具體的課堂案例學習、專家的經典點評,使我認識到應該如何把握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新課程的實踐要求教師轉變角色觀,這是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新課程下要求教師和學生是共同的學習者,這應該說是教師與學生的真正平等階段,在這個階段裏,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學友關係,只有做到這一點,教師和學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學習和交流,課堂的氣氛也才能真正地開放和活躍起來。其實,師生平等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新課改的要求,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

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要給予學生必要的關心和幫助。只要有了問題時及時處理,處理的方法得當,注意和學生溝通,學生就會信任你,喜歡你。愛學生,還表現在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又要注意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對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我們老師要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師愛要全面、公平。

6月25日至29日,我有幸在教師進修學校參加“20xx年初中語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集中培訓。以理論相滲透、以技術爲支撐,我用心聆聽了許希初、鄧瀟、胡衛國等老師的理論講座,以及進行了上機實踐活動。然後觀摩了龍江南、朱愛武、李小琴老師的3堂精彩的展示課,讓我充分感受了教育技術應用的多樣性,在學習體驗中感悟了現代教育理念與運用信息技術支持教學創新的魅力。本次培訓具備很多的優點,給我的感受很深刻,讓我的思想和觀念接受了一次空前的洗禮。下面談談自己在這次培訓中一些感悟。

通過培訓,我深刻地認識到:學海無涯。作爲一名教師,只有堅持不斷地學習,積極進行知識更新,才能不被時代淘汰。隨着以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爲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迅速興起,在傳統的地理教學中,“以教師爲中心,靠兩支粉筆,一張嘴,一幅掛圖”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課程“主動、探究、合作”學習方式;傳統觀念下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觀點,也將被基於新課程教學提出來的理念所取代。教師應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發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網絡環境,不斷學習,不斷提高,才能促進教學相長、共同進步。專家們的講座,使我更新了理念,幫我解開日常工作中一節好的信息技術課,要做到兩個關注:一是: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關注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是一節成功課堂的必要基礎。二是:關注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抓住信息技術的本質進行教學,注重信息技術思維方法的滲透,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有機會經歷信息化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真正體驗到信息技術課得意義,樂學、愛學信息技術課。此外,我認識到:一節好的信息技術課,不要有“做秀”情結,提倡“簡潔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學風格,展現思維力度,關注學習方法,體現信息技術課的靈魂,使信息技術課上出“信息味”!

通過學習,使教師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下,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進行診斷與評價、研究與分析的自我反思。一是反思教育教學理念;二是反思教育教學行爲;三是反思教育教學個性;四是反思教育教學科研;五是反思影響和制約學校發展的問題;六是反思德育工作的途徑和實效;七是反思學校管理和學生管理工作。

總之,通過培訓我明白了教師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善於積累、善於觀察和學習;善於調整教學方式和內容;善於控制自身的情緒。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行勝於言”的作風,體會到老師一絲不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團隊合作的力量,更讓我受到震撼的是一種嚴謹的作風。這無疑將對我們今後的教學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我一定利用本次培訓成果,積極開展學科教學活動,探討新的教育理論,努力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特色。

多年來由於思想認識的偏差及學校條件的限制,在農村中小學中難以開展正常的信息技術教學活動。我一直認爲信息技術如同勞動技術、美術、思品等課程一樣可有可無。信息技術就是單純的電腦操作,教師上信息技術課的目的就是爲了讓學生學會操作電腦,特別是對於農村的小學生來說,學會正確開機、關機就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之間的很多信息技術課時就用來給學生觀看視頻,學生不用呆在教室裏學習就覺得非常高興。從學期開始到學期結束,沒有一個領導聽過一堂信息技術課,沒有一個領導對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開展提過合理化建議。作爲農村中小學的信息技術教師,即使沒有按照大綱完成教學任務,還是很受到學生的歡迎的。

培訓內容和我們平時的教學工作緊密聯繫,實用性很強。比如創建教學設計方案,規劃主題單元等一系列學習活動能梳理我們的教學思路,促使我們整合各方面的資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意義,爲我們今後能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打下了紮實的理論基礎。

信息技術運用心得體會5

根據我校教師的實際情況,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領導下,我校紮紮實實開展了信息技術培訓。提高了全校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和能力,爲我校廣大教師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加強學科整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爲推動全校教育信息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現將本學期培訓工作總結如下:

1、爲認真完成好我校本期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任務,校領導高度重視,將培訓工作做爲一項大事來抓,並根據我校教師信息素養及設備的實際狀況,確立了“統一管理、集中培訓、集體輔助”的思路開展培訓工作。通過培訓,要求所有參培教師能較熟練的使用計算機,並能運用學得的知識,進行一些文字處理工作,製作網絡多媒體的課件,並學會運用網絡資源爲教育教學服務。爲確保培訓質量,校領導對培訓工作進行督導、嚴格執行考勤。完成培訓任務不是目的,關鍵是要通過培訓使廣大教師從學技術到用技術學,信息素養不斷提高,通過培訓掀起運用現代教育媒體的高漲,真正做到高投入產生高效益。

2、網絡教室接受任務後,羣策羣力,對培訓工作做了周密的安排,制訂了詳細的培訓計劃,並對培訓場所、培訓教材、授課教師、後勤管理等方面逐一落實到位。培訓期間,教師們按時、保質、保量,嚴格、認真的做好培訓前的大量的準備工作。

精講多練,努力提高培訓質量本期培訓工作時間緊、內容多,在學習課件製作理論的基礎上提高了對實踐操作能力培養的要求。如何在短期內讓每位教師學員都基本能掌握教學內容呢?我們反覆討論,最後確定了“十二個字”的教學思路,即“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多練”,通過教學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深入瞭解,統一步調,全面開展信息技術培訓。此次培訓,以年輕教師人爲主,所以學員的基礎較好。我們在培訓時突出教學重點難點,精講實例,提高教學效率。

2、課間指導,課後研討,及時改進教學方法。以前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身先有一桶水”。然而二十一世紀的教師卻應該是:“要給學生一勺鮮活水,自身須要常流水”。爲此,每天課後,我們都要針對講課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商討,尋求解決辦法,調整教學計劃,第二天及時改進授課方法。爲確保學員們都能掌握,精心備課授課,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1、校內培訓:利用現有的軟硬件資源,在校內開展培訓。召集一線青年教師,利用週一、三、五晚自習時間進行集中培訓。

2、校外培訓:爲不斷注入新鮮血液,拓展視野,取得長足發展。

3、教師晉級培訓:不僅僅如此,學校還激勵教師積極參加教師晉級計算機培訓,以提高自身的現代化教學水平。

經過一年來的努力,廣大教師全面的瞭解了計算機基礎知識、多媒體課件製作方面的有關知識,認識到了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重要作用,提高了教師在教學中應用現代教學手段的自覺性。

當然,成績的背後還存在諸多不足,教育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將不斷反思與探索,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

信息技術運用心得體會6

一、校本研修的基本內容

1、信息技術教學研究的最新動態與成果;

2、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

3、教育政策法規;

4、教師職業道德;

5、校本課程的研究與開發;

6、學生成長與身心發展;

7、教師心理調試與情緒控制;

8、教學藝術與教學風格。

二、具體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豐富理論基礎。認真學習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政策法規等,每期有一本學習筆記。

2、加強業務進修,主動關心國內外及周圍教育信息和專業理論,每週至少抽出幾個小時,並通過多種途徑,如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相關的刊物、多媒體技術、觀摩、聽講座,上網等,汲取信息技術學科的新知識、新技能。

3、積極參加學校的常規教研活動,主動承擔學校組織的研究課、示範課等,在實踐活動中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每週至少聽課一節,通過聽課、評課等形式,不斷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技能。

4、積極參加教育科研能力研修,樹立教研科研意識,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緊密結合,每期至少撰寫一篇教學論文或者教學設計,積極參加教育系統組織的教科研成果徵集活動。

5、以新的教育理念爲指導,以課堂爲主陣地,積極踐行“高效課堂模式”,精心設計教學流程,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對每一次的教學活動認真反思,做好記錄,以便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進步。

6、積極參加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教師在崗培訓,遠程教育培訓,認真完成作業。

7、樹立現代學生觀,學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相信學生的巨大潛能,並努力去探索發掘;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發揚學生的主體精神,促進學生的主體發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8、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充分利用網絡優勢,積極參與在線研討。

信息技術運用心得體會7

我國目前正進行着一場以基礎教育改革爲核心的教育改革,新課程不僅是知識,也是活動,更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識的過程,傳統的"教學"正逐漸爲"學習"所代替,信息技術教育正逐漸成爲必然趨勢。

隨着物理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學物理教材有了很大的變化,在教材中加入了很多需要學生自己去進行實驗的實踐活動,同時廣大中學物理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都在發生根本性改變。

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完成過去沒有條件完成的實驗,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能夠使信息技術成爲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有利工具,不斷提升物理教學質量;能夠讓教師以及學生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出其各自的作用,更好地實現教學相長。

下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談一些膚淺的體會。

一、利用模擬實驗讓物理教學更簡單、更直觀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物理模擬實驗,因爲其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不受實驗儀器的限制,又具有操作方便、可視度高、信息量大的特點,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多地被教學工作者使用,通過模擬實驗展示,將一些在現實環境下很難進行或者效果不明顯的實驗順利地完成,使某些複雜的、抽象的物理現象或物理過程簡單化、形象化,以此來彌補一些實驗儀器的不足,增強物理實驗的效果,便於學生形成感性認識,降低學生理解難度,幫助學生加深對現象的記憶和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講"浮力"時,如果教師僅僅憑藉語言來爲學生解釋浮力產生的原因,很多學生肯定都會很茫然,因爲對中學生而言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物理現象。這時就可以藉助多媒體動畫進行展示,教師以動畫的形式爲學生展示出一個平置在水中浸沒狀態正在上浮的立方體小木塊,通過動畫觀察,學生可以明顯而又快捷地得出立方體在水中前後左右四個面所承受的壓力是相等的結論,而且在動畫展示中,因上下兩面的壓力差使得小木塊向上浮動的原因也顯得很直觀,教師再利用液體壓強公式推出浮力計算公式,很多學生就能夠輕鬆地理解了。

又如,在講"探究平拋運動的規律"時,教師可先用手水平拋出一個物體讓學生觀察;再用"平拋運動演示儀"演示平拋物體運動的過程,讓學生觀察;最後展示計算機模擬平拋物體運動的課件,進行平拋運動過程的具體分析。前兩種實際實驗可以引起學生思考,但由於現象消失得比較快,學生對過程把握不清晰,思考分析運動規律時會遇到困難,教師利用計算機進行模擬物理實驗,模擬平拋運動過程,這樣可以清晰、可控地展示整個物理過程,幫助學生建立物理表象,有利於學生對平拋運動規律的理解。這種化抽象爲形象、化複雜爲簡單的方法可以很好地降低學生學習物理的難度,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利用網絡資源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隨着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不斷更新,教學信息化正將我們引向學習型社會。終身學習、泛在學習,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接受。因此,很多的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模式,積極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性學習能力。網絡資源的合理利用,可以爲物理教學的開展提供更多的便利和空間,它不但可以打破學生對學科知識理解的侷限,使學科間知識能交叉、融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學生的視野,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樂於在這個領域裏挖掘自身的潛力,樂於自主性地去獲取知識。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探索和實踐,整合網絡教育與學科教育,利用信息技術創設一些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並與社會相聯繫的學習環境,使傳統的封閉式物理課堂教學逐漸朝着開放式的網絡平臺教育發展,使信息技術的運用成爲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

例如,在講"水果電池"時,教師指導學生利用網絡收集檢索乾電池的有關資料。學生通過網絡學習,既能獲取"水果電池"的製作方法,又能瞭解我國在乾電池製造方面取得的進展,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學生結合網絡所學知識和課本知識通過小組討論進行自主探究性製作。在製作過程中,教師只需適時地激勵學生去克服困難,引導學生掌握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又如,在講"電學實驗"時,有的教師由於考慮儀器損壞問題、安全性問題以及教學課時量問題,在實驗時會在很多方面限制學生的操作,這樣對於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如果學生在網絡技術環境中,就可以利用模擬實驗平臺進行操作,學生可以利用計算機來設計不同的自己想要探究瞭解的電學實驗,邊進行模擬實驗操作邊在網上探究查詢實驗遇到的問題。這些通過網絡資源進行自主探究製作和自主模擬實驗的信息教學方式,不但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更有利於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充分發揮和鍛鍊。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多媒體集圖像、動畫、聲音、文字、影視等信息傳輸手段爲一體,豐富了課堂教學的表現方式,做到圖文並茂、視聽結合、動靜兼備,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顯着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新授課教學中,教師在確保必要的板書情況下,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技術來爲學生呈現教學的流程以及學習內容,將教學內容清晰明瞭地展示在學生眼前,節省了課堂上老師板書的時間,增加了物理課堂教學的容量,通過多媒體技術與教材的整合,可以使課堂教學的重點更突出、難點易突破。

又如,在教學複習階段,複習實驗時教師如果將已做過的實驗再重做一遍就會費時費力,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實驗過程用視頻的形式再現,既可以節約教學時間,又能喚醒學生的腦海中原有的物理實驗情況,達到良好的複習效果。

總之,信息技術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讓物理課堂教學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科學地運用信息技術,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下學習。但作爲教師必須清晰地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利用是爲教學服務的,其目的是提高教學效益,如果教師不注意掌握度的把握,在物理教學中濫用信息技術,反而會對物理教學產生消極影響。總之,信息技術在物理課堂中的應用是教育發展的必然,也必然會讓物理教育產生一次全新的革命,信息技術也必將會使物理課堂教學真正地走向開放的網絡世界。

信息技術運用心得體會8

在瞭解學案導學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的'同時,我結合過去的教學實踐,產生了一些感想。我以爲在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改革中除了要運用基本的教學模式之外還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允許學生在犯錯誤中學習信息技術課,啓發學生創造性的思維

教材內容應從學生特點出發。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發現學生非常喜歡計算機課,特別是上機操作,因爲上機操作爲學生提供了實踐的機會、滿足了人本性所特有的表現欲、爲其創造了展示自我的空間。另外,有時上機操作經常出現錯誤,這種操作中的錯誤帶給學生的是意想不到的結果(圖形、動畫、漂亮的界面等),而往往學生們就是想知道這意想不到的結果到底意味着什麼,使學生在不自覺中養成了良好的觀察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正是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目的,也是教材中應增加的內容,即讓學生在不斷犯錯誤中學會如何正確操作計算機、這一過程本身就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過程。

由學生自己總結出方法和規律。多次實驗證明,後者對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大有好處,後者注重的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纔是改革教材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根本。

2.處理好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的關係

由於在教育理論界當中“學科中心論”在較長時間裏佔據着主導地位。它的主要特點是嚴格按分科進行教學,主要以學科自身的體系爲中心確定教學的目標和內容,較少考慮社會的需要、學生的興趣、需要和接受能力。“學案導學”提倡的是以學生爲中心,強調學生“學”的主動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認知結構主動地構建知識體系。在這樣的模式中,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教師的作用體現在組織、指導、幫助和促進學生的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使學生最有效地進行學習,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

3.注意樹立學生自信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課教師應注意打消學生這種對計算機的莫名的恐懼心理,消除計算機在學生心中的神祕感,讓計算機成爲學生生活、學習中的朋友和夥伴。要使學生敢於動手、敢於猜測、敢於嘗試、敢於失敗。要讓學生樹立“我能行”的自信心。當然,要讓學生養成愛護機器設備的好習慣,但這種愛護應近似於人際交往中朋友間的愛護,而不是傳統觀念中下對上的敬畏,更不能以學生減少學生接觸機器的機會爲代價來換取對機器的保護。

在教學過程中,應儘量從貼近學生的生活,貼近實際的簡單有趣的實例入手,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而後要注重學生興趣的保持,適當變換問題的角度,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最後要注意學生潛力的挖掘,激發他們開拓進取、不斷創新的精神。教學中還可適當安排學生間的競賽活動,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繼續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是適合於高年級操作類知識、技能的實施探究式教學的一種教學方法,同時也是一種學習方法。

實施“任務驅動”教學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滿足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有助於學生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這樣做可以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實施“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中也有許多需要注意和探討的問題。首先要把握住任務設計的原則,要體現科學性、教育性、層次性和真實性、開放性。其次要注重任務的闡述要簡單明瞭,任務解決方案的分析要細緻,完成任務過程中的評價要及時,任務完成後要有總結歸納及引申與拓展。

教師角色由教學的中心轉變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甚至是學生學習的同伴;其次是要爲學生創造一個有充分活動空間的學習環境,學生在這樣的環境裏有足夠的自主發揮的餘地,除非必要,教師不做過多的限制,學生有選擇實現任務途徑的權力。這樣的結果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5.上好操作課,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特別強的學科,不動手是學不會的。學生通過手、眼、心、腦並用的上機操作而形成強烈的專注,會使大腦皮層產生高度的興奮,並將知識高度化,同時,不斷的實踐成功,能刺激學生的成就感,在這樣激昂的情緒氛圍中,容易培養與塑造學生勇於進取的心理素質,增強自學能力,提高創新素質。所以在計算機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中,教師要最大限度地啓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儘可能在讓學生自己的聯想、想象的思維,通過上機驗證得以不斷的修正和完善。這樣,學生就會越學越輕鬆、越學越有興趣,既動手又動腦,形成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

6.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無數科學家的成功之路無不顯示出自學能力的重要性。學生是國家的主人,祖國的將來都寄託在他們的身上,他們的自學能力的強弱、素質高低直接關係到國家的未來。自學能力對於計算機學習尤爲重要,原因就是計算機發展奇快,掌握了自學方法,具備了自學能力,才能應付計算機日新月異的發展形勢。計算機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自學呢?

(1)指導學生使用幫助

學習方法是進行自學的關鍵,好的學習方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計算機中的幫助信息的使用對學生的自學很有益。爲能讓他們習慣使用“幫助”功能,在他們學習“紙牌”遊戲時,教師可以教他們如何使用幫助,然後並不教他們紙牌如何玩,而只告訴他們“幫助”信息中有紙牌遊戲的規則,學生因爲想玩就迫使他們不得不去使用“幫助”,使學生掌握了計算機“幫助”的使用。計算機中的許多軟件都有“幫助”功能,學生只有學會閱讀“幫助”,使用“幫助”才能算是真正掌握了學習計算機的基本方法。

(2)強調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在Windows中,許多軟件的窗口的結構類似,操作相近,如Windows中的文件的複製和移動與Word中的字符的複製與移動相類似,Word中的文件存盤與退出與其它軟件的文件存盤與退出操作一樣,學生在學習一個新軟件操作時,教師可以提醒學生與以前學習過的操作進行比較,讓學生體會它們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並加以總結,這樣即有利於新知識的學習又有利於舊知識的鞏固,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3)鼓勵討論

討論的最大優點就是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討論的另一個優點就是同學之間可以交流思想和看法,起到取長補短的功效。學生之間的討論和師生之間的討論是有所不同的,後者學生是少說多聽,而前者卻是多想多說。在小組爭論問題時,每個學生都會毫無顧忌地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當意見發生衝突時,他們會求助老師或書本,甚至動手實際驗證自己的正確性。老師有意識地製造一個問題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解決,最後把結果告訴老師,而幾乎每一次他們都會發生意見衝突,進而學生自己查找資料,遇到看不懂的會來問,最後又通過實踐證明後將結果告訴老師,通過學習、爭論,再學習,從而解決了問題,掌握了知識。

(4)注重網絡信息學習

網絡時代的到來,使傳統的師生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權威正在逐步喪失。網絡時代大衆媒體的多樣化,知識、信息傳播的途徑越來越多,如何引導學生非常方便地獲得各種知識和信息,是現今教師應當努力的方向。

面對當今社會,教師的任務是要幫助學生適應、學會使用計算機和網絡,教會他們如何在網絡中查找資料、整合資料,網絡使知識的傳授更加方便,如何把外部的信息變成內在的知識,這需要學生在學習中主動加工,而加工的方法就需要教師的指導,教會學生以批判、創新的態度去對待知識,教會學生用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去加工各種信息。使用計算機網絡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十分重要,這也是現代人的一種基本能力,從某種意義上看,“網絡就是計算機”,學生通過網絡可以學到書本之外的很多知識。

7、教學質量的考覈與質量評估

根據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組織形式,我們採用過程評價、模塊考覈和期中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質量的評價。

總之,信息技術任課教師應從提高自身素質、明確課程目的入手,處理好課堂中師生的關係,注意培養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樹立學生自信心,嘗試使用行進的教學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