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赤壁賦讀書心得

赤壁賦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4W 次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赤壁賦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赤壁賦讀書心得

赤壁賦讀書心得1

蘇子前《赤壁賦》依在下看來,說明了兩點:一是對稀缺性資源,或競爭性資源,或有物權的資源,其一,不能去爭,因爲或力有不逮,爭之枉然,或得罪於人,引禍上身;其二,不應去爭,或得不償失,或得而復失,或得之又如何?!二是公共資源,或非稀缺性、競爭性資源,或尚未明確物權的資源,應該多而且不滅(或曰永恆),如山水與明月,你可以盡情地多看幾眼,多呼吸幾口,或者說只要你願意,簡直可以岔着搞,這是不會有什麼非異的,也不會招致怨恨的。不過值得說明的是,山水如今已成稀缺性、競爭性和有物權的資源了,欣賞是要付費的,而且所費不低;但在宋時,大抵是free的,可以盡情享用。以此看來,我們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並不完全是什麼宣傳的——全面提高啊。以上兩點,很有些於世無爭、與人方便,居高臨下、超然物外的意思,很高、很雅、很瀟灑!

蘇子之《赤壁賦》,無論是從文學藝術上,還是從哲學思想上,那都冇得說,前人的分析與誇讚已汗牛充棟了,我也沒必要狗尾續貂了,但現實生活裏,是欣賞者衆,篤行者無(而不是少),即使是佛道,乃至作賦者本人,概莫能外。難道是作爲最高級、最智慧動物的人,愚鈍而不開化嗎?非也。問題的關鍵恰恰是,除了最高級、最智慧限定語之外,人就一動物(這簡直俗不可耐,但也是沒辦法的事)。是動物就要生存,而生存是要資源的,這些資源除了免費、開放性質的非稀缺性、競爭性資源之外,絕大部分都是要錢、甚至要命的稀缺性、競爭性資源啊!明月畢竟只可怡情,而不能飽肚矣。這決定了人往往是“被”型的,而非自我的。更何況,人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活得好一點!佛不是還要爭一柱香嗎?所以,即使象蘇子這樣美輪美奐之賦,大概也無法智人於既昏、救民於水火啊!

赤壁賦讀書心得2

蘇軾的這篇賦可謂構思巧妙,先寫了遊之“樂甚”,然後筆鋒一轉引出“客之三悲”,再有“蘇子二論”來收尾。而精駭得“蘇子二論”也不由得使我產生了一些感想……

先談談蘇子的“何羨論”吧,我認爲“何羨論”給我一種看待問題的新角度—辯證。的確,事務應被分爲而來看待,這樣一來,你往往會發現一些令你欣悅的東西,既能安慰自己,又能激勵自己,提醒自己,給自己全新的動力,可謂好處多多。

再說蘇子的“共適論”,“共適論”則向我們揭示了一種既簡單又複雜,既淺顯又深奧,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人生哲理,那就是:是自己真正感到快樂的東西並不是那些有形的身外物,而應是那些這可以回.不可言傳的無形之物,

而這些無形之物又往往不被人們所重視,原因就在於他們太普通了,普通到就如“山間明月,江上清風”一般,而這些看似普通的東西卻偏偏就能像春風一樣牽動你的新,煥發出無限的美感與快然,而這種在大多數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快樂又是可遇不可求的。

因爲在這個充滿競爭、充滿慾望,充滿忙碌的社會中,有誰願意普通的風與月兒停下腳步呢?

有誰願爲江面上傳來的笛聲而凝神靜聽呢?這樣的人實在太少了,也正因如此,人們不知自己究竟失去了多少美好的時光,然而人們在付出了這樣巨大的代價子後就能得到滿足自己慾望的東西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爲人的慾望是無窮的……

或許蘇子曠達的人生態度只適用於他一人吧。

赤壁賦讀書心得3

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是一種淡然。

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是一種灑脫。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是一種自在。

喜歡赤壁賦,喜歡作者的這種淡然的處世態度,喜歡他灑脫的處事情懷,喜歡他對迴歸自我,尋找心靈淨土的那種執着的追求。大自然,是造物者出色的傑作,心嚮往之處,在大自然中徜徉時,讓我有了物與我同在,遨遊於天地的感覺。有時候覺得活着挺累,每天學會笑臉迎人,沒笑強笑,幹着不喜歡乾的事,沒有自我,接觸大自然,就可以卸下了虛僞的面具,純真的笑容,在臉上顯現。在自然中,可以什麼都不用想,什麼都不用煩,大自然幫助我們迴歸自我,找到心靈的那份淨土。與大自然的.幽靜,清雅相比,這個世界就有點瘋狂了。

當今世界物慾橫流,人們都在追求那些所謂的金錢,權利,由此,啃老族出現了,富二代出現了,人人渴望自己的爸爸是李剛;穿名牌的多了,穿不起名牌,就穿假名牌,因爲名牌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它可以滿足人們的虛榮心,腳踩李寧耐克鞋,就像踩着別人似地,簡直高人一等,結婚買鑽戒,越大越好,有面子,攀比之風愈演愈烈,名牌、鑽戒被人捧起來了,價格越來越高,人們追求她的意願也越來越強烈,然後就開始不擇手段的掙錢,撈錢,管他貪不貪,犯法不犯法,這年頭有錢就是大爺,有幾個能像比爾?蓋茨那樣搞個裸捐什麼的,把自己掙得錢回饋社會。

同時追風的多了,在網絡上,鳳姐以一種惡作劇的形式登場,是炒出來的名人,好多人開始關注鳳姐,開始想,鳳姐爲什麼會紅?應爲她能夠有看點,惡搞的力量也挺強的,大家紛紛效仿,也來網絡惡搞,哎,一切的背後都是名和利,而後,網絡紅人越來越多了,農民工旭日陽剛上了春晚,搞網絡有前景了,商家紛紛投入網絡市場,獲取利益錢財的地方,就是人最多的地方

追求過後就會發現,人生如夢,一切都是過眼雲煙,也許你就需要轉一下身,回顧想一下經歷的,你所追求的,是不是你沒想要的。浪子回頭金不換,及時的迴歸自我,活出自己,纔是對的。之所以嚮往赤壁賦中蘇軾描繪的生活,是因爲他能夠自由自在的生活,無拘無束,沒有壓迫,沒有煩惱,心態平和,滿足生活,人生由自己主導,爲自己而活,當今社會不再是充滿戰爭火焰的社會,我們國泰民安,不用像保爾一樣,整個一生都要祖國的解放而奮鬥,我們可以幸福的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必每天去追逐名利,追逐金錢,有吃有喝就好,做點自己喜歡的,有意義的事情,何必執着與那些如過眼雲煙的東西呢?一個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何必執着於追逐那些帶不走的東西呢?人生又是何其短暫,就像小瀋陽說的,兩眼一睜,一閉,一輩子過去了,浮華塵世,唯有守住心靈的那份淨土,不被世俗渾濁所污染,才能無怨無悔的走過一生。

赤壁賦讀書心得4

蘇軾的辭賦和四六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辭賦繼承歐陽修的傳統,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蕭散之氣,吸取了詩歌的抒情意味,從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創作了《赤壁賦》,《後赤壁賦》這樣的名篇。

《赤壁賦》沿用賦體主客問答,抑客伸主的傳統格局,抒寫自己的人生哲學,同時也描寫了長江月夜的幽美景色。全文駢散並用,情景兼備,堪稱優美的散文詩。如寫景的一段: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幽美,澄澈的景色與輕鬆愉悅的心情構成開闊明朗的藝術境界,而那種渺渺茫茫,若有若無的虛幻感覺,又直接爲後文寫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作了鋪墊,體現出作者高超的表達能力和語言技巧。

赤壁賦讀書心得5

蘇軾在政治上是一個失意的人,謫遷伴隨着他的一生,直到被髮配到海南——這個在宋朝確實是“天涯海角”的地方。最後雖逢大赦,卻客死在北歸的路上,一代文豪的悲慘命運令後人哀嘆不已。也許是窮而後工的原因吧,蘇軾雖然命途多舛,卻留下了那一篇篇富含哲理的文章,令後人稱讚。《赤壁賦》就是這樣的一篇蘊含哲理的佳作。

起初,朋友相陪在江上游樂,景緻很好。但是朋友吹和的簫曲卻帶來了痛楚和淒涼。朋友認爲,人的一生過於短暫,英雄豪傑也不過享有一時的名聲和地位,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我們的追求、希望是毫無意義的。所以朋友“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這種人生感慨是非常痛苦的,也是消極的。

說到赤壁,說到曹操,讓我也想到了《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細細地想來,其實這闋詞的內容和情感與《赤壁賦》似有異曲同工之妙。滾滾長江向東流,一去不再回頭,多少英雄豪傑像浪花般消逝,是非成敗,都是短暫的,只有青山依然存在,每天日升日落。江上白髮漁翁,早已習慣四時的變化,和朋友難得見了面,痛快的暢飲,古今往事,都成了笑談。

這闋詞的上闋也表達了一種對英雄豪傑、功名偉業消逝的嘆息,唯一長久的只有自然的江河,與《赤壁賦》中客人的話有些相似。但是下闋情感轉折,它縱觀歷代興亡盛衰,以英雄豪傑的成敗得失抒發感慨,表現出一種曠達超脫乃至“大徹大悟”式的歷史觀和人生觀,這與《赤壁賦》中蘇軾回答客人的話觀點又有些相近。

下文中蘇軾認爲客人的觀點太消極,站在歷史的和變化的立場看問題,人生當然是非常短暫的,但是站在不變的立場看問題,我們和萬物同在,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有太過分的要求,“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蘇軾的遭遇和冤屈令我們同情,但是他的那種豁達的胸襟更值得我們歎服。人不管在怎樣的環境裏,都應該樂觀的面對人生、充分地享受生活。像蘇軾那樣,既不用羨慕長江沒有窮盡,也不用哀嘆人生的短促。人生是短暫的,那麼我們就應該珍惜這短促的人生。“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不管我們曾經取得過多麼輝煌的成就,最終都不會擺脫死亡的命運,這是自然的規律,強求只會成爲笑柄,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曹操曾經寫的“養怡之福,可得永年”,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這曹操早已經看透。

既然死亡不可避免,人生起伏不可避免,我們要做的就是豁達的對待,在巔峯的時候保持清醒的頭腦,在低谷的時候平靜心態,尋找擺脫的道路。人生苦短,年華易逝,縱使最終殞落,也要立志來創立像曹孟德一樣的豐功偉績。曹操是豁達的,在赤壁大敗後回北方繼續發展經濟,爲後來晉武帝的統一奠定了雄厚的基礎;蘇軾也是豁達的,在屢次的發配中仍想着造福一方百姓,心懷天下。人生就應該這樣,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精彩地走着人生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