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水滸傳假期讀書心得

水滸傳假期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水滸傳假期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水滸傳假期讀書心得

水滸傳假期讀書心得1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述與歌頌農民起義的偉大的史書,生動地寫出了北宋末年,統治階級昏庸無能,社會不安和梁山泊一百零八將的起義過程。整本書講了高俅僅憑一腳好球藝,就博得皇上的青睞,輕而易舉地做了太尉,又漸漸成了皇上的寵臣,一手遮住了太陽;蔡京、童貫、楊戩等也倒行逆施,壞事做絕;在他們底下,同樣有一大批的污吏,如樑中書、蔡九知府、慕容知府、賀太守等,他們同樣也是倚仗權勢欺壓百姓……於是在呼保義宋江和玉麒麟盧俊義的帶領下,一大批英雄好漢堅決維護正義和百姓的利益。他們藐視官吏,胸懷正義,扶貧濟困,替天行道,他們分別代表三十六員天罡星和七十二員地煞星,他們爲了同一個理想,爲了不同的原因,紛紛走上梁山……

在衆多的好漢中,呼保義宋江一直被得到擁戴,也是梁山泊的頭領。要論勇,比宋江勇的有很多,如:行者武松、浪子燕青、拼命三郎石秀……要評武功,比他精湛的也有,如:小李廣花榮、沒羽箭張清、雙鞭呼延灼……要比謀略,比他聰明的也有,如:智多星吳用、入雲龍公孫勝、神機軍師朱武……但宋江的優點就是謙遜和寬容。作爲大頭領,他卻一直平易近人,不管對誰都很友善。更令我佩服的是,他幾次寬恕俘虜,並讓他們都做了頭領,不計前嫌,對他們敬愛有加。於是,他征服了一大批的好漢:呼延灼,張清,花榮……這樣的頭領怎不叫人尊敬和愛戴呢?他們想反抗的僅僅是那些污吏,卻永遠忠於皇帝,忠於國家。因此,他們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原以爲苦日子就要到頭了,他們的夢想就快要實現了!然而,卻萬萬不是這樣——心狠手辣的奸臣將這一百零八個英雄好漢全部害死……或許那些作惡多端的官吏暫時能耀武揚威,但總有一天,他們會失去所有的一切。因爲,正義戰勝於罪惡!

在施耐庵的筆下,梁山泊的好漢一個個都站了起來,激憤地訴說着那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即使是在百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可以想象得出當時的場面。穿越歷史的隧道,回到北宋末年,有很多東西一樣可以撥動我們的心絃,留下久久的震撼。

水滸傳假期讀書心得2

《水滸傳》這一本書,浸透了世界上所有的俠士豪情,包含了天地間全部的英雄氣概。也記述了以宋江爲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_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和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忠心,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逼迫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恥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盡,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爲兄弟,爲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爲了一個“義”字;爲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爲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短短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鮮活的生命去譜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爲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理解成正義,而這本書正是很好的詮釋了正義這個詞。水滸傳就是義氣的凝結,就是義氣的聚集,就是義氣的體現。雙鞭呼延灼、大刀關勝、玉麒麟盧俊義、雙槍將董平……這些好漢,不都是因爲宋江等人義氣深重,才上梁山泊的嗎?朋友間有了正義,不怕生死,一百零八好漢也就成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真情患難兄弟,他們一起爲造福老百姓做實事。他們舉起義旗,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濟貪的口號,殺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擊了反動統治者的囂張氣焰,張揚了人民羣衆的神勇鬥志,幹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

水滸傳假期讀書心得3

在這個暑假裏我讀了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讀後不禁感慨萬千。這本書內容就像一顆古樹般根系,繁多但卻又雜而不亂,井然有序。這讓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技藝高超。這本書給我們介紹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的故事,同時也揭露了當時社會的昏暗,以及當朝的昏庸和無能。在讀完後我們不禁爲梁山好漢們嘆息,也讓我產生了一個疑問“爲什麼梁山好漢們要接受招安呢?”當梁山一百零八好漢梁山大聚義時梁山泊的實力達到了頂峯。於是梁山好漢四處攻打州縣。即使是朝廷也不敢與之抗衡。但正當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時,宋江————梁山的頭把交椅,卻做出了一個讓人無法理解的舉動,他居然接受了招安。也正是這個舉動最終導致了梁山的滅亡。

對此我也有着自己的一些觀點。首先宋江自己在造反之前是一個押司。也可以算地方的小官了,他拿着朝廷給予俸祿。日子過得還不錯。我想要不是顧及兄弟之間的情誼,他也不會落草爲寇的。所以在招安這件事情上他可能就有點徇私的味道在裏面。而且在梁山好漢裏也有好多像宋江一樣的本是朝廷命官的人,所以其結果就不言而喻了。其次,宋江是一個重孝道的人。他的父親在生前就一直教導他:“做人要堂堂正正,不能落草爲寇。否則就對不起家人。”所以在宋江發配往滄州時以死威脅其他梁山好漢不讓它落草。所以我認爲上梁山之後他的良心一直是受譴責的,所以在招安這個契機下他選擇瞭解脫。這可能就是松江的人生觀所指引的吧

還有,宋江是一個文化人,這從他寫詩就可以看出來。歷代以來受孔、孟之道的薰陶文人都渴望建功立業,光宗耀祖。我覺的宋江可能也不例外。最後,宋江其實還是一個十分重義氣的人。這從他冒着生命危險去通知晁蓋就尅一看出來。在他的腦海中招安就是朝廷屈服的表現,他認爲只要朝廷屈服自己和兄弟們下是就可以過上好日子,就可以豐衣足食。我想也可能也是松江接受招安的原因吧。

“水滸”其實是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沒有歡聲笑語,也沒有奼紫嫣紅。有的只是那刀光劍影,兄弟義氣,蕩氣迴腸的江湖。一聲“兄弟”的呼喚就決定了這一生的悲劇,就決定了這一羣人的悲劇,也註定了那個時代的悲劇。

水滸傳假期讀書心得4

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文明像中國這樣,宛如一條滔滔不絕的大河。或許,總有險絕的道路,卻從未阻擋它前進的決心。河水過後,留下的是那一方肥沃的泥土,有的,經過人爲地修繕過後,成爲了能歷經萬世考驗的不朽傳奇。時間,對於《水滸傳》的考驗纔剛剛開始。或許是心血來潮,一個數百年前的人寫下了千年前的故事。而這部作品對現在的你我仍有如此大的觸動,這其中,是它經歷的最爲重要的考驗;內容爲帝王之所不容,卻仍能傳承下來,這是它經歷的`最爲漫長的考驗;水泊旁108個勇士造反的故事爲無數人數代人所津津樂道,這是它經歷的最爲玩味的考驗——也是對所有中國人,所有統治者的考驗。

大浪淘沙,經典永存。四大名著,皆稱經典。戰爭,權力,佔據其二。《三國演義》站得高,一個個風雲人物一個個諸侯,用天下蒼生下了一盤精彩絕倫的棋,生命失去鮮活,在他們眼中,化爲一顆顆冰冷的棋子。他們的心中裝着的是天下,人,太過渺小。人命賤草芥,他們連時代的腳步都盡在掌握。歷史對於締造者,是自己的輝煌傳奇;對於旁觀者,是一段段精彩的故事;只有對於親歷者,纔是切身的喜悅與悲傷。歷史與時代,註定不是布衣的舞臺,儘管他們站了起來,抱成一團,試圖要改變什麼,卻始終無濟於事。究其緣由,尤爲可笑,輸在格局。正是兩千年前的那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註定不是反問句。王侯將相皆爲天成,心中格局,寬廣無邊,胸有大志,包藏天下。一生,只爲用自己的一切來換取天下。天下蒼生,朋友,親人,甚至自己。帝王皆寂寞,除了天下,他們什麼都沒有。

於是,就有了梁山泊聚義,就有了“替天行道”這面大旗。他們絕不是統治者心中不可割捨的東西。他們面對的,是無盡的剝削與掠奪。他們開始發聲,只因,他們也無足輕重地被交換過。便如林沖,天子門下禁軍教頭,也只換得幾日高太尉的安生和朝堂的平靜。響應者很多,可他們又能改變些什麼?他們不能割捨的東西太多,那些冰冷的傷亡數字,在他們眼中,是無比重要的兄弟骨肉,格局太小!吳越王三千鐵弩射潮,潮起潮落依舊。他們也同樣被潮水淹沒——接受招安,淪爲統治者新的工具。於是,歷史書上有了“大時代背景下的無奈”。最終,聚義的108勇士化爲了塵埃泯滅無痕。

這是他們的結局,帝王呢?民心如水載舟亦覆舟,民心即失,帝王業失去了最後的籌碼,不免淪爲了階下囚。百姓,從來都不是用來交換的。時間對《水滸傳》的考驗從未停止過,同樣,《水滸傳》對統治者的考驗也隨着歷史的滔滔長流而從未停歇。

水滸傳假期讀書心得5

話說北宋末年,_臣當道,許多英雄好漢都被逼上了梁山,豎起了“替天行道”的錦旗,扶困濟貧,從此走上了反抗道路。可後來因爲宋江的一個“光宗耀祖,大好前程”的封建思想,使得梁山好漢們成爲官府的傀儡,在黑暗中,一個個中_計而枉死。梁山就這麼悲劇性的覆滅了。世人無不唏噓。但,其中可歌可泣之事又是那麼令人蕩氣迴腸、感慨萬分。古往今來,行走江湖不外乎一個“義”字。這短短的三筆,卻承載了多少兒女情長,肝腦塗地的故事!記得宋江被宣判死刑送往刑場時,埋伏在人羣中的梁山將士們衆志成城、傾巢出擊,與官府展開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廝殺,殊死搏鬥之後,最終救出了宋江。他們的豪氣沖天,桀驁不馴,爲了兄弟甘願赴湯蹈火,深深地_了我們心中對“義”的認知。何謂真正的“義”?此時此刻,梁山好漢們已經用自己的行動向後人詮釋着﹕爲兄弟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即“義”;民心所向,即“義”;善與正,即“義”!

在朝廷眼中,身爲“強盜”的梁山好漢們,路見不平,幫助陌生的老漢救她的女兒於水火之中;面對貧困百姓的求助,他們仗義疏財;爲了解救兄弟,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他們勇往直前;即使是要在牢籠中度過一生,又或是在斷頭臺上結束生命,他們也敢作敢當……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書寫了“義”字,用自己的生命來演繹了“義”字。此時此刻,“捨生取義”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成語,它代表了神聖不可侵犯的正義,代表了那至高無上的精神!

即使在最後,他們悲慘地死去了,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成與敗,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們所做的一切,他們那至死不渝的忠,他們那比山高比海深的情……那份高尚忘我的義所展現出來的精神,將永遠迴盪在人間,這纔是真正重要的!那些長眠於地底之下的梁山英魂們啊,你們雖然死了,但你們的魂卻深深地活在了我們的心中。就算你們再沉睡一萬年,也仍會被後人永世傳頌。因爲,你們是永垂不朽——“義”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