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讀中庸的心得體會

讀中庸的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4W 次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中庸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中庸的心得體會

讀中庸的心得體會1

從初中開始就已經接觸一些中庸的觀點,高中的語文填空題也經常出現四書五經,工作後,也經常聽到或看到很多人在做人、做事方面、奉行中庸之道。今年學校下發了閱讀小冊子,我藉此機會認真對《中庸》進行了研讀,邊讀邊對照自己的生活,認真的進行了思考。

什麼叫中庸?要給其下個定義太難,但很多人還是願意接受朱熹的定義:“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中庸》作爲平民的哲學,其核心是中庸之道。所謂的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在行爲準則上:“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從而達到和諧的境界,這種境界來自於內心的“誠”,懷着“誠敬之心”、“敬畏之心”,不懈的'進行主觀心性的修養。在修養方法上,強調“擇善而固執之心”的勤奮精神,以達到“至誠”的境界。

第一章《天命》,在本章中天命指的是個人的稟賦。任何一個人的稟賦是自然形成的,那麼明白此道理便知道當做什麼,不當做什麼,這就是道。在修行道時,強調“教化”。在教化過程中,強調“慎獨”,謹慎的修養自己,並強調“中和”。什麼叫“中”,就是不偏不倚。人都有喜怒哀樂,但發出來要有節制。在天命之節,作者開宗明義,“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展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基於我們天生善性,通過修養達成我們高尚的道德,以我們的德行影響、感化、勸化周圍的人們,抵達教化的至高境界。作者在文中認爲,人生命的本意是善的,生命的本真之義:純淨、透明、和諧。當我們瞭解了生命的本性後,家庭的薰陶與教養以及社會的影響,確定了我們的言行,形成了人格。在生活的`實踐中,隨着人的成長,人要懂人情世故、學會待人處世、與人爲善,並且不斷修正自己的觀點,找到適合自己的處世方法。當我們行走在命運之路上時,面對人生的得失,一路上有痛苦和快樂,當痛苦時,要學會節制自己的哀傷,做到“哀而不傷,樂而不淫”快樂時,也不能過度。爲人處世時,要控制自己的慾望與自私。做事要遵從規律,用道來規範自己,正如老子的《道德經》中所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什麼呢?“道也者,不可須臾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在此句中,非常強調慎獨,嚴格要求自己。專注於內心的修養,凝神靜修,心存對天地神明的敬畏。正所謂:“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慎獨者,自知也”。在強調慎獨時,作者也強調在人際交往中,說話要慎重,三思而後說,說話辦事時,一定要看場合,區分對象,要說不同的話語。

天命、本性、修道、教化,是人與社會發展進化的哲學。上天之大德,在於寬厚,在於包容。中庸便是博大與包容。中,“把東西放在中”“中是一種胸懷,是一種境界;不苛求、在厭棄、不厚此、不薄彼”、“庸就是自在、認同、接受”,智者中庸,恰如其分,恰到好處的中庸之道也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最大學問。

這是我讀完前三章,《天命》、《時中》、《鮮能》中的一小點感悟。但是越讀越感覺自己無知,有很多東西還沒有參透。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讀中庸的心得體會2

《大學中庸》是一本適宜正在學習的學生讀的。這本書給予我許多道理,好像是雨水滋潤着鮮花的心田。

《大學中庸》還教導我們做人要以身作則,待人處事要心平氣和。品德高尚的人總是實行以身作則。

俗話雲:平平淡淡纔是真。其意爲庸也,年長者好庸,年少者惡庸,且不論庸者好壞,此對立還是頗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惡之者,既然中庸合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因爲個體的差異,所犯的錯誤也是各種各樣的,教師面對這些錯誤時,如果心態過急,難免會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傷害學生的學習創造性;而如果教師能一種平和的心態,冷靜地分析一下學生出錯的原因,幫助學生找到出錯的根源,教師也就不難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法。所以,我認爲教師保持平和的心態是正確對待學生犯錯誤,幫助學生有效改正所犯錯誤的關鍵所在。

古人說:“才智,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師也”。大雁南飛就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過程,是一羣志同道合的夥伴互相協作、互相鼓勵、直至實現共贏的過程。它們總是喜歡排成“人”字飛行,在這種結構中,每隻大雁翅膀的扇動都會給緊隨其後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們順利完成長途旅行。

《大學中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整的境界。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明百姓,人人都要修養品性爲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輕重緩急,否則就……

書中說“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生生不息。“道”源於本身,與自己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這種自我修養與反省的品質是我們當代學生所必須有的。無論遇到什麼人或者什麼事,不論今後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我們應當學習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質。

書是我們的朋友,有的人認爲《大學中庸》是“寶”,但有人認爲它是“草”。我去認爲它是寶!你們看了我的作文,一定要看看《大學中庸》哦!

讀中庸的心得體會3

近來讀《中庸》,書中的一些觀點我很贊同,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知恥近乎勇”“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現代專家的譯文,感覺我們古人真不簡單。原來我的印象中,古文經典無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間,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經過世事的浸潤,閱覽人事的滄桑,再細細品味古文經典,感覺自己先前的認識是多麼的膚淺和粗陋,多麼的不合時宜。系統地閱讀過《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對古文經典有了粗淺的認識,彷彿脫胎換骨似的,對古文經典有了全新的認識,即使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他們文章中的觀點仍不過時,因爲古人、今人及將來的人,心性是一樣的,對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則都有相通之處,不管時事如何變遷,作爲生命主體的人都是一樣的,無論什麼時代都有共性。

爲什麼四書能傳承不息?讀完《中庸》過後,我算有了一點領悟,因爲它們是中華文明的傳承,更因爲它們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歷風風雨雨,經歲月的沉澱,而歷久彌新,不會過時,就看你用什麼眼光去讀了。

讀中庸的心得體會4

看了這本經典書——《大學中庸》,我覺得這本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它就像是一位活了幾千年的人,對於以前的歷史都記憶猶新,刻骨銘心。這本書可以告訴我們歷史中的人物和故事更能體現人性和我們幾千年的文化形成,以及現代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爲。它也可以告訴我們許多數不勝數的道理。這些道理散發開來塞滿天地四方,收攏回來又能隱藏內心深處。他所蘊涵的趣味無窮無盡,而且都是很實在的學問,對於我們終身受用,而且用之不竭。這些道理深深地影響了我,例如:做人要以身作則,做人要感恩,做人要勤學……其中最深刻的是:感恩和勤學。

像感恩,做人一定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在感恩的歷史長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故事。像古有小黃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體溫暖了席子,才讓父親睡到溫暖的牀上;朱總司令蹲下身,親自爲媽媽洗腳。還有居里夫人,寄去機票,讓她的小學歐班老師來參加鐳研究所的落成典禮,居里夫人還親自把老師送上主席臺。偉人之所以偉大,名人之所以成爲名人,是因爲他們都擁有美好的心理品質——感恩。

像勤學,如果我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就像著名的政治家孫敬和大學問家匡衡,他們爲了勤學而不顧一切地去追求。他——匡衡,幼時極愛讀書,白天在田間忙於助大人農作,日落始返家,欲讀書卻苦於家中無燈,後來忽發妙想,原來,鄰家點燈的那間房與他僅一壁之隔,他硬悄悄鑿了個小孔,藉此一孔之光,夜夜倚壁讀書,讀完了不少書。後來,匡衡成了著名的學者,特別是對於《詩經》一書,在當時的見解無人能出其右。漢元帝時,他的學問極爲當朝賞識,所上之書屢被採用。他的鑿壁偷光故事,也成了學界千古佳話……

讀了這本書,我獲益良多,讀過這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希望我們讀了這本書後都能成爲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對人民有益的人,團結攜手建設我們的美好明天!

讀中庸的心得體會5

讀了《中庸》,感覺收穫還是很大的,《中庸》讀後感。《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

相傳是孔子之孫子思寫的經典文本,或者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被收錄在《小戴禮記》中,後來獨立成一書,南宋朱熹又將其分成三十三章。初讀《中庸》,感覺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爲字難認,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難理解。而以前讀《大學》,有很多生僻的古漢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還是堅持晨讀,並查閱了一些資料輔助理解。現在,回過頭來,感覺收穫還是不小的。關於“中庸”,程頤說:“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爲基本概念,敘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學。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燭照通篇。這句話是一個垂示,猶如鳳鳥銜至黃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圖》稱:黃帝坐於扈閣,鳳凰銜書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種瞬間綻現的文采。是一個自天之命、由微之顯、從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過程。書中說“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生生不息。“道”源於本身,與自我相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這種自我修養與反省的品質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必須有的。無論遇到什麼人或者什麼事,不論今後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我們應當學習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質。可是,要達到“至誠”的境界又談何容易呀!特別是我們今天的經濟化市場化的社會,達到“至誠”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點的,歸根結底一“貪”字。自古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從而使人們做到知足常樂。總之,讀過中庸之後,於爲人於處世都受益匪淺,受用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