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春》讀書心得10篇

《春》讀書心得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4W 次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春》讀書心得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春》讀書心得10篇

《春》讀書心得10篇1

我曾經去哈薩克牧民的氈房做客,但是十幾年過去了,現在只記得繽紛的花氈、滿桌子的糕點和因爲語言不通只能面對面微笑示意的氈房主人了。直到最近,聽迪瑪希唱的《Daididau》,讀李娟的《羊道·春牧場》,文學和音樂施展神奇的魔力,喚醒了我記憶深處的往事,我雖然記不清當年的經歷,但是當時的感受卻像幾分鐘前剛剛體會過一般。只不過我對哈薩克牧民的認知是淺薄的,李娟的書讓我重新認識了這個民族,他們與大自然共生,生活更加不易。城鎮已經藉由機器和社會分工,將個人的生活工作最大程度地簡化了,而遊牧民族的男女老少,無一不參與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幾乎自給自足,他們周而復始的放牧遷徙,每一次都是挑戰和冒險。也許正是因爲生產方式原始、物質相對貧乏,遊牧民族將可利用的資源都工具化了,駱駝之於遷徙,羊羣之於生計,狗之於牧羊。反觀作爲城鎮居民的我們,就特別有閒情逸致去感嘆駱駝的調皮和羊羔的可愛,更有無盡的愛和關懷給予作爲家庭成員的狗(讀完《春牧場》的同一天,我正好看了電影《A Dog’s Purpose》),所以我心疼摔個大劈叉、鼻子受傷流血的駱駝,《精絕古城》的安力滿大叔對駱駝多好,所以我無法忍受懷特斑因爲缺乏勇氣過河而慘遭遺棄的命運,亦不能理解哈薩克牧民對狗的嫌棄和虐待,哪怕表現出一絲絲親暱都如此的吝嗇。

李娟說自己的憐憫派不上用場,在野性的曠野中生存,沒有力量,不夠堅毅,就只能陷入豐富而無用的情緒裏,寸步難行,所以扎克拜媽媽他們很少表露情緒。在我的印象中,他們情緒起伏最明顯的時候就是搬家的時候了,除了務實的李娟,其他人個個都盛裝打扮,穿最貴重最好看的新衣服,把值最錢的家當放在最顯眼的地方,騎着駱駝,趕着羊,浩浩蕩蕩,一路上驕傲地炫耀富裕和體面。他們值得這樣的快樂和驕傲。

《春牧場》描寫遊牧生活和往來的牧民,而《城裏的姑娘阿娜爾罕》這一章我覺着有些許微妙。在這兒,李娟猜想沙阿爸爸和扎克拜媽媽對這個獨自生活在城裏的女兒阿娜爾罕是“稍帶敬意的”,“畢竟自己放了一輩子羊,從來不敢設想離開羊羣后的生活。但這個女兒卻能”。“大家都暗地裏欽佩她,信任她,並且微妙地依賴着她”。而我作爲讀者,則明顯感覺到,對來自城市的李娟,扎克拜媽媽他們有時候愛理不理,特別是在勞動的時候。一個是生於牧區,去城市發展,另一個是生於城市,選擇在牧區生活,爲什麼要差別對待呢?除了親疏以外,這也許和扎克拜媽媽他們對遊牧瞭如指掌,對遊牧之外的世界並不熟悉有關吧。

“羊道”系列的書我會繼續看,哈薩克牧民生活……我傾向於遠遠地遙望和祝福,他們的遊牧生活和我們的城鎮生活無需相交。

《春》讀書心得10篇2

《春》是一篇滿貯詩意的散文。它以詩的筆調,描繪了我國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綠草如茵,花木爭榮,春風拂煦,細雨連綿,呈現一派生機和活力;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擻,辛勤勞作,充滿希望。

《春》是一幅春光秀麗的畫卷,《春》是一曲讚美青春的頌歌。作品起始寫道:“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兩個“盼望着”的詞語重疊,強化了人們對春天的期盼。“春天的腳步近了”,更把春天擬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們走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作者先從總的方面描繪春境,勾畫出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的景象。接着,作者推出五個特寫鏡頭,細緻入微地描繪春天的動人景象。

第一個特寫鏡頭是春草。

“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作者不僅寫出了春草的嫩綠、綿軟,而且還攝下了它對人的誘惑力:人們在草地上“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這裏的綠茵,已不是單純的自然景物,而成了人們生活的親愛的伴侶,景物變成了情物。

第二個特寫鏡頭是花木爭榮。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不僅果樹之花爭相鬥妍,而且野花遍地,萬紫千紅。衆花還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無數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這些描寫,活現出春意盎然的氣氛。作者不以再現自然花色爲滿足,還特意馳騁想象的翅膀寫道:果樹之花“帶着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想象不僅拓寬了描寫的視野,更從未來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愛。

第三個特寫鏡頭是春風。

相比春花來說,春風是不容易描寫的。朱自清寫春風,主要抓住了兩點,春風的柔和和它具有傳聲送味的作用。作者先用南宋志南和尚的“吹面不寒楊柳風”的詩句,來狀寫春風的溫暖,柔和;他猶恐讀者不易領會,馬上來了一句人人能領會的摹寫:“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風裏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着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溼潤的空氣裏醞釀”。作者從傳味角度寫春風,不僅強化了春的氛圍,也將此段與上兩段關於草、花的描寫自然地連接起來。春風還把春鳥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膜,“與輕風流水應和着”。作者從多方位描寫春風,把這個本來不易表現的事物也寫得栩栩如生。

我從朱自清寫的《春》中,看到了我們祖國美好的未來。人們在努力地工作着、奮鬥着,從希望的春天開始,爲我們的世界多添一份光彩。請大家就從現在做起,憧憬着我們的未來,一起來爲明天而努力吧

《春》讀書心得10篇3

《春》這篇文章看完之後,讓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奇妙感覺。

每次讀都有一種神遊其中的感覺,這種感覺很輕柔,每一次讀課文時,我似乎可以感受到那些景物,這種感覺很好玩,每次讀課文時,我似乎可以看到春天的風箏,那些可愛的風箏在天上飛,飛得很高。

《春》描寫的景物很真實,有花,有草,有雨,有風,也有風箏,小孩子。春沒有夏的烈,秋的愁,冬的無情。春只有可愛溫柔,春雨沙沙,春風習習,輕柔而可愛。春,不冬不夏,春天的雨細而密,春天的風,草,花,也是如此。風,溫而涼;花,多而美;草,嫩而綠,春天就是一顆流星,那麼美麗,又那麼短暫,春天是最美的。

面對如此美麗的春天,我何嘗不與朱自清先生一樣也心曠神怡的陶醉其中,讓我不由得想起古人的詩句:“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朱自清先生筆下的《春》,讓我身臨其境,彷彿處在真實自然界中!

《春》讀書心得10篇4

讀《羊道 春牧場》是因爲女兒遊了新疆,在她旅程中與她的互動、從她的朋友圈、到後來看了她的遊記,都提及了一個名字:李娟。於是我去了趟圖書館,一口氣借了李娟的四本書。(這裏還有個題外話:以前找書都是在圖書館借閱廳的公共電腦查詢的。這一次居然找不到電腦,原來放電腦的那個位置空空如也。倒回前臺詢問管理人員,答曰,微信掃碼關注,自助服務! 哈!與時俱進!)

讀《羊道 春牧場》字裏行間非常親切,猶如自己就處身於荒野中、氈房裏、馬背上!如若在以前,坐慣辦公室格子間朝九晚五,主要作息不外是工作 - 家庭,家庭-工作的我更多的喜愛是家長裏短,應該不會喜愛這隨性從容,自由奔放的文字的。而在完全退下來,一心一意只顧小家的今天,我愛上了這份逍遙自在的鄉野日子(請原諒我忽略了遊牧民族日常生活中,特別是遷徙過程中的各種艱辛)。哈薩克牧民,逐水草牧羊的遊牧族的艱辛是南方小鎮住了大半輩子的我無法想象的。難得的是他們的那份無論到了哪裏都能隨遇而安的情懷。每一次的遷徙、每一次的長途跋涉都充滿了艱辛。

牧民們不會因爲天氣惡劣、路途險惡而抱怨,大家默默無語,有條不紊地照管着駝隊,並不因爲寒冷和大雨而煩躁,或貿然加快行進速度。春天,積雪從南往北漸次融化,牧人們追逐這融化的進程,追逐着水的痕跡,從乾涸的荒原趕往溼潤的深山。秋天,大雪又從北往南一路鋪灑,牧人們被大雪追趕着,一路南下,從雪厚之處去往南方的戈壁、沙漠地帶的雪薄之處。恭敬地遵循着自然的安排,馴服地穿梭在這片大地上。或許,久居於天大地大間的牧民,心也是大的吧。讀《羊道 春牧場》有數也數不完的感動點,最爲感動的是這一篇:每天一次的激烈相會。大羊和小羊是分開牧放的。

每天早上,牧民先把大羊趕遠,一直遠到一時半刻回不了家爲止。然後才把小羊放出來往相反方向驅趕。到了中午時分,母羊們惦記着哺乳的孩子,急急忙忙往家趕;小羊們開始饞奶水了,也不知不覺扭頭向來時的路。就這樣,母親們和孩子們會在駐地下方匯合。那一刻!羣山震動,咩叫轟天!每一個奔跑的身影都有準確的,毫不遲疑的目標,每一雙眼睛都筆直地看到孩子或母親。不顧一切!那驚狂的喜悅如同已經離別了一百年。兩支羊羣猛地撞合到一起後,母親疾步跑向孩子,孩子奔向屬於自己的乳房。遍野的呼喊聲慢慢沉澱下去。多麼的激烈,又是多麼的溫馨!更多的感動在心底,在腦海中揮之不去。讀這本書,好似在童話的仙境裏,卻又覺十分的日常;好似離我很遙遠,卻又有近在身邊的親切!如果有機會,我也要去北疆走走,去牧場住住,用我弱小的雙手捧起掉落在草地上的雲。

《春》讀書心得10篇5

讀了巴金先生寫的《激流三部曲》的第二部《春》,讓我清楚地看見了那個時代人們對女子的輕視。

《春》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高公館裏,高覺慧走了之後,他的妹妹高淑英又要被迫嫁給陳克家的第二個兒子。這個人又吃又喝又嫖又賭又抽,坑蒙拐騙偷一應俱全。淑英本來就不願意,再加上她親眼看見婢女婉兒嫁給馮樂山後,天天被打被罵,還要伺候馮老太太。蕙嫁給鄭國光後,被他們折磨致死,死後還不能入土的慘狀。於是,淑英下定決心,到了上海投奔三哥覺慧去了。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那個時候簡直不把女子當人!就說蕙吧:蕙生病了,鄭國光就知道請中醫,而且三四天後才告訴蕙的家人。覺新已經提出需要請西醫,而蕙的父親周伯濤居然說我看請西醫不大妥當,西醫治內病不行!最後蕙死了,她的父親居然還向着鄭家,說鄭國光是當代奇才,是蕙自己無福消受,還說蕙是被西醫治死的!這種人根本不配當父親!淑英就不同,她雖然消沉過,但是他聽從了三表哥的話,不能聽天由命,要站起來追求自己的幸福!於是她走了,也爲那個時代創造了又一個新女性。

《春》讀書心得10篇6

《春》,這篇文章是出自朱自清的散文。

學了《春》之後讓我對春又增加了一種說不出的喜愛文章一開始就用一組排比句把春天來到大地,帶來的蓬勃生機和無限活力展現無餘。而結尾,又用三句連續的比喻句分別寫出了春天嶄新、美麗和充滿活力這三個特點,完美地結束了全文。讓人有一種回味無窮的感覺,使人又不禁捧起書再讀幾遍。

《春》運用了很多的寫作手法,有比喻、擬人、排比,又用了很多的優美詞語,並且用到恰處,有一種錦上添花的美感。把這兩者都結合起來,那這篇文章可以說是十分吸引人的,但如果像朱自清一樣,把這兩者發揮到極點,那麼,就不只是吸引人了,而是給人一種無限享受,不由自主地愛上這篇文章。

就像《春》,這篇文章的題材可以說是很普通,就是我們經常在寫的春天,可是,他就寫得比別人更勝一籌,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爲那兩大點。《春》讓我得到了享受,還使我明白了一個寫作之路上的閃光點,那就是要在平時多注意積累一些優美的好詞佳句,有時候也要多去外面觀察觀察事物,積累一些寫作素材。

《春》裏面有許多句子是脫口而出的語言,既如口語,讀起來很順口,樸素中透着活力。就如同陳孝全和劉泰隆所說的一樣:憑藉豐富的想象力,使描寫對象飛騰而起,於奇思妙想中,創造了氣象萬千風格個別的畫面,把讀者引入如詩似畫的境界,獲得無窮的美的享受。我愛《春》,更愛春!

《春》讀書心得10篇7

在圖書館找書時無意中看見了巴金的《春》。沒有看見《家》就只有《春》和《秋》。我沒有認真完整的讀過這三本書,只是知道大概講了什麼故事。

沒有讀過《家》,但也沒有影響到我讀《春》。這部小說很好讀,完全沒有像讀有的作品那樣讀的無趣或讀的費勁而讀不下去,相反我讀的'很順暢,完全吸引了我投入了書中,隨着書中主人公們的情緒或喜或悲。

雖說之前也讀過像舊社會,舊禮教,舊道德殘骸人民特別是青年男女的書,卻在當時完全不能理解那時青年的做法,想法和結局。只有當我讀《春》的時候,在某一刻,就好像是頓悟一樣,我的不理解完全消失了,我能夠體會到他們的無可奈何,他們的身不由己和他們的思想和行爲。我讀完這部小說最大的收穫就是理解了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舊的,落後思想對於人民的思想、行爲禁錮是極其可怕的,而想要反抗想要突破那個禁錮是很困難的。即使到了今天,我們依然在某些思想方面仍舊受着禁錮而沒有衝破逃離出來,等待着我們去打破。

《春》讀書心得10篇8

《春》是一篇滿貯詩意的散文。它以詩的筆調,描繪了我國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綠草如茵,花木爭榮,春風拂煦,細雨連綿,呈現一派生機和活力;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擻,辛勤勞作,充滿希望。《春》是一幅春光秀麗的畫卷,

《春》是一曲讚美青春的頌歌。作品起始寫道:“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兩個“盼望着”的詞語重疊,強化了人們對春天的期盼。“春天的腳步近了”,更把春天擬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們走來。看:“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作者先從總的方面描繪春境,勾畫出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的景象。接着,作者推出五個特寫鏡頭,細緻入微地描繪春天的動人景象。

第一個特寫鏡頭是春草。

“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作者不僅寫出了春草的嫩綠、綿軟,而且還攝下了它對人的誘惑力:人們在草地上“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這裏的綠茵,已不是單純的自然景物,而成了人們生活的親愛的伴侶。景物變成了情物。

第二個特寫鏡頭是花木爭榮。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不僅果樹之花爭相鬥妍,而且野花遍地,萬紫千紅。衆花還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無數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這些描寫,活現出春意盎然的氣氛。作者不以再現自然花色爲滿足,還特意馳騁想象的翅膀寫道:果樹之花“帶着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想象不僅拓寬了描寫的視野,更從未來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愛。

第三個特寫鏡頭是春風。

相比春花來說,春風是不容易描寫的。朱自清寫春風,主要抓住了兩點,

一是春風的柔和。

二是它具有傳聲送味的作用。

作者先用南宋志南和尚的“吹面不寒楊柳風”的詩句,來狀寫春風的溫暖,柔和;他猶恐讀者不易領會,馬上來了一句人人能領會的摹寫:“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風裏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着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溼潤的空氣裏醞釀”。作者從傳味角度寫春風,不僅強化了春的氛圍,也將此段與上兩段關於草、花的描寫自然地連接起來。春風還把春鳥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膜,“與輕風流水應和着”。作者從多方位描寫春風,把這個本來不易表現的事物也寫得栩栩如生。

《春》讀書心得10篇9

讀了巴金《春》後,其中的體會是:春天是給那些懂得開拓進取的人,能夠衝破一切陳腐的思想和障礙,戰勝困難,戰勝自己生活中的強者。

我在圖書館找書的時候,偶然發現了巴金的《春》。沒有看到《家》只有《春》和《秋》。我沒有讀完這三本書,但我知道大致的情況

沒有過讀《家》,但沒有影響我讀《春》。這本小說很容易讀,它不像其他作品那樣枯燥難懂。相反,我讀得很流暢,書中的內容完全吸引了我。

《春》是一本關於高裏。高覺慧離開後,他的妹妹高淑英被迫嫁給陳克家的二兒子。

這個人喝酒賭錢抽菸,坑蒙拐騙偷一一俱全。淑英不願意,再加上她親眼看到婢女婉兒嫁給馮樂山後,每天都捱打捱罵,還不得不伺候馮老夫人。

惠嫁給鄭國光後,被他們折磨致死。淑英打定了主意,到上海去投靠三哥覺慧。

雖然我讀過關於舊社會、舊倫理、舊道德的書籍,特別是關於青年男女的書,但我完全無法理解當時青年的做法、想法和結局。當我讀到《春》的那一刻,就像頓悟一樣,我的不理解完全消失了,我能感覺到他們的無奈,他們的不由自主,他們的思想和行爲。

讀了這本小說,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明白了一個民族和一個時代的落後思想對於人們的思想和行爲是極其可怕的,是難以抗拒和衝破的枷鎖。

即使在今天,我們的思想仍然有某些方面是被鎖住的,沒有被打破,等待着被打破。

《春》讀書心得10篇10

看到《新京報》刊載的20___年獲獎熱銷書評,就在網上買了排名第一的《羊道——春牧場》,網上確實買一套書,我只是想先買一本看看。誰知這本小書很快就吸引了我。她帶你到了遙遠荒漠的新疆北部的遊牧地區,看到了世上少有的一支較爲村正的遊牧民族。正如李娟所說,他們一年之中的遷徙距離之長,搬遷次數頻繁,令人驚歎。

李娟自述中說,“關於描寫哈薩克遊牧民族的文字堆聚如山,....所有這些文字都是描寫他們與我們的不同,這些文字在製造距離,而我更感動於他們與世人相同的那部分。相同的歡樂,相同的憂慮與相同的希望"。

春牧場是描寫作者在扎克拜媽媽家生活,從吉爾阿特居住地到塔門爾圖草原,不斷遷徙.....最後看到冬庫兒的一段生活經歷。作者以羊道爲主線,是因爲遊牧民族是以養羊爲生,隨着四季變化,他們追逐太陽、牧草、溪水....,順從自然界,與羊爲一體、爲自己創造安寧富裕生活。字裏行間能夠感受到草原、戈壁灘生活非常艱苦,他們沒有怨言地承受着,當陽光灑下,大地甦醒時,他們只有短暫的歡愉,就又投入到勞作中,年復一年。

李娟文字細膩,有人評論說,“她讓日常生活童話,也讓童話變得日常,多少奇觀和平淡,成了她送給你的萬花筒”。

嚮往那我們永遠去不了的地方,就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