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個人收穫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個人收穫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瓦爾登湖》讀書心得個人收穫,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個人收穫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個人收穫1

傳世的經典總是等待時間下了判決才被人們認可,然後媚俗作態地去追捧。

和大多數傳世之作一樣,梭羅的瓦爾登在出版的當時遭遇冷遇,甚至譏評。甚至在它終成世界名著後他仍然像瓦爾登湖一樣在靜靜等候偶爾的寂寞訪客的光顧。譯者徐遲先生說,在繁忙的白晝他有時會將信將疑,覺得它並沒有什麼好處,直到黃昏,心情漸漸寂寞和恬靜下來,才覺得“語語驚人,字字閃光,沁人肺腑,動我衷腸”。

大多數人看不到一本大部分在讚美自然的獨居日記有什麼實際價值,它既不能告訴人們如何獲取更大的財富,也不能給沒有目標的人們提供一個明確的答案。而這恰恰是梭羅的意圖,他不希望所有人在看了瓦爾登後過同他一樣的生活,他珍惜生活的豐富和多樣,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拒絕因襲父輩的生活方式,過着沒有感官的生活。

他也不急於去提出一個振聾發聵的哲學命題,讓學術界爭論不休,這些都離題萬里。正如他在《瓦爾登湖》的結語所言:我寧願獨自走我的路,或者可以的話,和宇宙的建設者結伴同行,也不願混在盛裝打扮的人羣中招搖過市,我不願生活在這躁動不安,神經兮兮的,熱鬧喧囂的,雞零狗碎的19世紀,我寧可站着或者坐着思考,任由它悄然流逝。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個人收穫2

初讀《瓦爾登湖》是由於海子喜愛這本書,但是那時候稚嫩猶存的我不明白書裏枯燥乏味晦澀難懂的歷史典故。伴隨着時間的流逝,經驗的提升,我再度舉起該書細膩訪問,才略懂在其中的一絲最高境界。

這書是一八四五到一八四七年梭羅獨自一人在瓦爾登湖畔的生活記錄。書裏將很多的歷史人文、自然地理、歷史時間及其生物學專業知識融進到優美的文字中,精美的語言釋放着濃濃生活哲理,使我們體會甚多。

梭羅的文本如山泉水般甘冽,將青山綠水與內心切合。讀一個人的故事時大家進入了一個純粹的全球,恍若大家也在河畔歇息,在田裏辛勤勞動,和他一起體會那花香鳥語。

哈丁曾說,《瓦爾登湖》主題鮮明,實際意義長遠,是簡單的生活的權威性手冊,是對自然界的真心敘述,是向金錢社會的征討檄文,是一本聖書。

梭羅歸隱在瓦爾登湖時恰逢第一次科技革命。在大夥兒爲錢財沉迷之時,梭羅決然撇開一切,隻身一人趕到河畔山林間,剛開始他寧靜當然的日常生活,在那一汪湖泊中找尋內心的棲息的地方。設想那樣的不拘一格,豪爽瀟灑,恬淡平靜有幾人能夠保證?

《瓦爾登湖》中的一句話幫我的印像很深:“很早以前,我遺失了一條牧羊犬,一匹棗紅馬和一隻斑鳩,迄今我仍在找尋他們。”他把自己的期待和理想形容成牧羊犬,棗紅馬和斑鳩,儘管很早以前以前就遺失了,但一直永不放棄找尋。時下社會發展愈發節奏快、物質化,空氣中散發出心浮氣躁、功利性的氣場。大家多少人能將理想一路堅持到底?把眼光立即向着心裏看,我們要的究竟是什麼?青年人時懷着豪情壯志結果卻變成賣國賊的汪精衛;天性善解人意卻謀害年幼寶寶的三鹿執行董事;“寧坐着寶馬五系裏哭也不肯在單車上笑”的馬諾;及其一個個只追逐名利的大家······環顧全國性很多變成房奴的老百姓,她們要的不過是溫暖的日常生活,現如今卻變成令人透不過氣的還款工作壓力,房屋什麼時候比日常生活自身更關鍵了?這些表層光鮮亮麗喧囂的化學物質什麼時候又越來越比心裏的平靜欣然更關鍵了?

梭羅說:“不必給我喜歡,不必給我錢,不必幫我殊榮,幫我真正就行。”

非淡泊何以明智,非平靜何以致誠。不管怎樣必須爲心裏留一片淨土。就要大家飲一杯清茶,同梭羅一起展翅翱翔于山水間,走進自然,重歸純真,重歸內心的寧靜。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個人收穫3

讀此書感悟頗多,在書中領略一番瓦爾登湖的風景和與自然和諧相處場景,書中告訴我們勤儉也可以讓生活有滋有味。

思考領悟:現實中我們自詡不是套中人,不過是已上套,被矇蔽了雙眼,還不知。或許與自然和諧相處一段給自己一個思考的空間,就可以知曉自身所渴求的本質。

思考本質:在此間尋一處屬於自己的靜謐,我們需要給自己的生活留出更多空間去思考,放飛真實的自我。畢竟我們經歷了,需要一個思考的過程,在此待思考過後,心境透徹,懂得撥開似是而非的雲霧,遵從自己的內心看到渴求的本質。

尋一方向:在思考着思考着,選擇出一條屬於我們的生活。其實每一條路都是通向命運之路,但只有你自個兒的路例外,那就得了,還是走你自個兒的`路吧。

思考未來:確定了方向,開始思考未來。未來有無限的可能,可以思考,但不能深陷於對外界恐慌的思緒中,給自身帶來緊張的氣氛,一個人活着,總會遇到危險。不念過往,不懼將來,秉持心氣,何懼遠方?

播種美德:遇人遇事,要播種諸如誠實、真理、簡樸、信仰和純真這一類的種子,既然付出了,就要做到最好!無愧於心,無愧於己。

生活、經營需算計:生活需要經營,有時候說人生難得糊塗,但在生活上要會打理、“算計”,讓自己的生活樸素而精緻,且生活需是認真的但不是較真。在經營中我們需要算計,算計自己的得失才能更好的向前發展,畢竟一團亂麻,誰都幫不了你自己。在經營中還有需要注意的一點,你要謀生,靠的不是自己的手藝,而是自己的消遣。盡情享受大地的樂趣吧,可千萬不要佔有大地。不要居於安樂,不侷限於自己的小世界,一份渴求外應的心,通過自己努力,獲得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還要牢記思考兩者的得失,一份發現,一份思考,一份收穫!

感受自然的魅力,重塑自身的心境。靠時光的流逝,斷斷乎到不了拂曉,這就是那個早晨的特性。遮住我們兩眼的亮光,對我們無異於黑暗。唯有我們清醒的時候,天光才大亮。天光大亮的日子多着呢。太陽纔不過是一顆晨星罷了。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個人收穫4

在這本書中,作者提出了人類的最基本需要是食物和溫度,其實這兩種需要和大多數的動物的需要沒有本質的區別,從這裏,我領悟了最簡單的人生哲理——其實我們可以活得很簡單,因爲簡單,我們也可以活得更加灑脫,沒有羈絆和束縛。他說:“我們心目中還有一種人,這種人看來闊綽,實際上卻是所有階層中貧困得最可怕的,他們固然已經積蓄了一些閒錢,卻不懂得如何利用它,也不懂得如何擺脫它,因此他們給自己鑄造了一副金銀的鐐銬。”

他在湖畔的兩年自耕自讀的生活,雖然暗合了我們中國文人的耕讀傳家的隱士風格,因此梭羅在中國能夠大受歡迎也就不足爲奇了。但是梭羅的那種自耕自讀的生活方式,和中國式的隱士風格並不相同。中國式的隱士風格在很大程度上暗合了“達者兼濟天下,窮者獨善其身”的文化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隱士是消極避世的。而梭羅在湖邊的那兩年的生活,是極其積極地在體驗生活。建造木屋、種豆、釣魚、觀察野生動植物,無不在探索生命的意義。梭羅先生和大自然是可以對話的,是可以交流的。梭羅先生告訴我,要熱忱地生活。

所以哈丁說,讀這本書有五種讀法:

1、作爲一部自然的書籍;

2、作爲一部自力更生、簡單生活的指南;

3、作爲批評現代生活的一部諷刺作品;

4、作爲一部文學名著;

5、作爲一本神聖的書。我想,不管是哪一種讀法,於我都是合適的,這也是我鍾愛這本書的原因了。

《瓦爾登湖》讀書心得個人收穫5

梭羅在瓦爾登湖居住兩年半的時間,進行身心與自然的觸碰,思想與萬物的摩擦,他所洞察到的,是每個人心中最貞潔的花海。

梭羅所敬仰的是生於自然,用於自然。在整本書的開始,看似普通的生活方式,樸實的文筆語言,卻蘊含着豐富的人生哲理,他認爲我們生活在喧囂繁雜的塵世中,應該爲了自己內心的追求去生活,而不是被現如今城市,農田的生活環境所禁錮,工作日復一日,耕地年復一年,從這一代,傳給下一代,使日後的人們永遠被土地禁錮,永遠被工作束縛,而每天的生活就是爲了生存而活着,在梭羅看來,在這樣紛爭的環境中,只有進入自然,去聆聽內心的話語,去感受萬物的和諧,通過雨聲來洗刷沾滿自己身上那塵世的污穢,用孤獨去深思自己內心的渴望。

他不僅有對生活的追求,也有對自然的敬畏。雖然在瓦爾登湖旁自己建造了一個小屋,但是他從不去打擾森林中原本的主人,總是用眼睛去觀察自然給予他們的恩慧,用耳朵傾聽大自然中的音樂盛典。並且將商人們的貪婪,自私,予以抨擊,爲了利益流量,將原本的生態環境進行開發,利用,他們關心的只有每日的收成,也僅有這個。

梭羅所追求的正是一種與世無爭的心態,一種心屬自然的嚮往,一種整潔而淳樸的生活。海子在生前身上總會帶着這本書,在海子的詩:我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正是對那樣對純潔生活的渴望,正因爲感受太深刻,對現代環境的厭惡,對樸素生活的渴求,使海子與死神慢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