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部編初中歷史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範文大綱

部編初中歷史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部編初中歷史教材培訓已經結束了,大家寫一寫自己的心得還有體會吧!下面小編爲大家介紹部編初中歷史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範文,希望能幫到大家!

部編初中歷史教材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部編初中歷史教材培訓心得體會1

本人有幸參加爲期兩天的2017年寧夏部編初中歷史教材培訓會,通過培訓,對我有很大的感觸和啓發,現將內容整理如下,與同行的前輩和老師共同交流。

首先,在觀看了教育部有關領導對這次部編教材的有關視頻,反映了國家對初中歷史學科的重視。其中特別提到了家國情懷的滲透,也是以往歷史學科中提到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是其他學科所不具備或不能比擬的。通過歷史學科很好的滲透家國情懷,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優良的文化傳統,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體現教書育人、立人立德的教育觀念,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從而很好地體現歷史學科的自身價值,也爲我們今後在教學中指明瞭方向。

第二,本次培訓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張靜老師和丁丁老師對於部編教材的解讀和有針對性的案例的分析。應了那句話“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就得事先準備一桶水”,課前的準備工作是上好一節歷史課的前提和基礎,需要老師在課前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這些準備工作具體而繁雜,特別是歷史學科更注重史論結合。每當看到老師們展示的案例和視頻,不禁感嘆老師們能把歷史課上的有聲有色、有理有據,是因爲確實在課下做了大量的工作,試問這樣的歷史課堂學生又怎會不喜歡呢?而且在講求實證的同時,不再像過去的傳統教學只是老師一味的講解,不僅僅是“傳道受業解惑”而是能不斷地引發學生的思考,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爲主體。這樣的歷史課堂真正做到了“有趣”、“有料”(內容豐富,依據教材但又不拘泥於教材)、“有效”,所以也爲我們今後上課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鑑和幫助,開闢了一條新的思路。

第三,這次的部編教材是經過了多位國家級的專家和資深的教育工作者經過了審慎的考量編制的,與之前的教材相比,僅就中國史而言更加的系統和完善,能夠將中國史所涉及的重大的歷史事件都涉及其中,使之更加的完整。比如東漢的光武中興,以前的教材基本就沒涉及這段歷史,會使學生對於兩漢的內容不夠清晰,東漢的內容被弱化了易造成學生知識點的盲區;再比如本次部編教材中關於唐朝的安史之亂,之前的教材也沒涉及或是不作爲必要內容讓學生掌握,這也是有缺憾的,我們都知道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但對於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卻沒有給予必要的交代,這不利於學生對整個唐朝歷史作出完整而準確的評價。這樣的例子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還有就是在對歷史概念或是使用的措辭方面更加的準確而嚴謹,比如提到的“民族的交融”而不是“民族的融合”等等,也對我們今後的教學及時提出了需要注意和指正的地方。

以上是我對本次歷史培訓的一點粗淺的心得和認識,僅供交流,如有不當的地方還希望各位老師及時提出並批評指正。

  部編初中歷史教材培訓心得體會2

2017年7月13-14號,我參加了寧夏部編七年級歷史教材培訓,觀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長關於做好“三科”教材培訓工作的講話視頻;聆聽了張靜老師有關於部編七年級《中國歷史》教材介紹和教學建議;同時學習了丁丁老師關於部編七年級《中國歷史》教學案例展示及評析。

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通過講解及教學案例的展示,瞭解新教材與舊教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新教材內容生動,教師的啓迪作用更加凸顯,真正體現了過程與方法的理念

部編七年級歷史教材,把知識目標放在教學的首位,“以知識傳承爲主”。在新理念指導下要 “以學生髮展爲主”。以學生的學習爲主體,把教材變成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學本”。發揮教材資源優勢:利用導語、正文、資料、“史料研讀”、“相關史事”、“課後活動”、“課後知識拓展”。

在學生學習方式上,要倡導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要注意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於強凋接受性學習的弊病,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方式。

充分利用課文中的“相關史事、史料研讀等欄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將學生活動直接引入教科書體系和課堂學習過程之中。利用課程內容的生動性、啓發性和開放性,突出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等學習方式體現在每一節歷史課教學中。

在教學方式和方法上,教師要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與學生平等交流,教師也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在授課中注意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注意運用史料,幫助學生理解某一問題,並能用所學內容解答與材料有關的歷史問題。

經過這次培訓,我對教學方法與技能,以及部編歷史教材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在今後的教學中,無論教學思路、教材處理、能力培養、師生關係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開拓進取,內容上要推陳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爭取將部編歷史教材的理念充分的融入到以後的教學工作中。

  部編初中歷史教材培訓心得體會3

2017年7月14日,我參加了“2017年寧夏部編初中歷史教材培訓會”活動,主要學習了張靜老師《部編教材中國歷史七年級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和丁丁老師的《部編七年級中國歷史教學經驗介紹》。通過學習讓我受益非淺,兩位老師的講座充分結合歷史課堂及教材的實用性,並結合一系列典型的教學案例加以闡述,給與會者帶來了新的理念和具體的實施建議,尤其是丁丁老師給我的震撼,她的敬業讓我有些慚愧。培訓對於我們這些一線教師來說具有更好的指導意義,使我的教育教學理念得以進一步更新,對於自己今後的教學工作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回顧對部編教材的學習,我以下幾點體會:

一、新舊教材的變化 。

通過專家的講解及教學案例的展示,發現新教材與舊教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新教材內容生動,立足時序,建立時空觀念;學生的參與熱情高漲,主動探究意識加強,教師的啓迪作用更加凸顯,真正體現了過程與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實施新教材過程中,教師尤其應該當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一般來說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是:確立學習動機---積累歷史知識---培養認識能力---評價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對相關歷史知識、方法和理論的應用。新教材爲構建學生科學思維方法奠定了基礎。

隨着學習的逐漸深入,我們逐漸接受、理解了新教材的核心思想。在今後的教學中,無論教學思路、教材處理、教法選擇、學法指導、能力培養、師生關係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開拓進取,內容上要推陳出新。因此,對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曾有的困惑也逐漸釋然。

二、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認識。

要倡導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要注意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於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弊病,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利用課文中的圖片、材料、活動探究等欄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和邏輯推理能力。利用課程內容的生動性、啓發性和開放性,突出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體現在每一節歷史課教學中。通過教學實踐,可以看出這些學習方式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例如,某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資料蒐集,以小組爲單位的合作評價等,都可以鍛鍊學生查閱資料、運用資料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學生的新思路、新點子不斷被開發出來,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對教學方式和方法的認識。

教師要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與學生平等交流,教師也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關於這點,丁丁老師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對教學的鑽研和思考,如指南針、司南、羅盤的區別,自己製作指南針,包括對歷史知識的熟悉程度,對一些資料信手拈來,如澶淵之戰和孔府牌匾等,在教學中給學生引入,即吸引學生學習興趣,也增加課堂生動性。所以說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學方式、方法操作應用的基礎。還有在授課中注意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如注意讓學生列表進行縱橫比較,注意引導學生讀圖、填圖,使學生學會運用地圖,從中提取有效信息。注意運用史料,幫助學生理解某一問題,並能用所學內容解答與材料有關的歷史問題等等。要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靈活編排內容,以新穎的形式,製作精美的課件,增強教材內容的直觀性,有利於學生的理解與接受。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材體系,決定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也必將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總之,本次學習活動給我們提供了新的教學理念,新教材給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提醒自己在教學中要不斷實踐和探索,不斷學習和研究。向丁丁老師等優秀教師學習,最大價值的發揮自己作爲歷史教師的作用。

  部編初中歷史教材培訓心得體會4

7月13日至7月14日,我有幸參加了部編七年級歷史教材的培訓會,認真聆聽了專家們的講座,雖然在極高溫的天氣下參加培訓,但結果卻很充實,很有收穫。

首先,我們聆聽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長的視頻講座,在聽的過程中,我明確感受到了歷史學科的重要性,它引領着人們對過去及現在的歷史價值觀,引領着人們的思維導向,引領着人們對歷史的充分認識,讓我們在正確的史觀下,帶領着學生繼續前行,發揮我們的引導作用。

其次,我們聽到了部編初中七年級歷史教材的編寫人員,張靜老師對新教材的介紹,她的`到來,讓我們和專家面對面,近距離的瞭解了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材的分析介紹,她向我們講述了新教材的編寫側重於問題情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側重於幫助學生學會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爲學生終身發展打好基礎,側重於一些新內容的增加,如寫入了“一帶一路”,及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內容,讓學生多角度去感悟,理解歷史事件。

她的講解極爲細緻,將教材中的每一幅圖片,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清晰的展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可以對新教材有一個深入的瞭解和挖掘,從而爲新學期的開始打下良好的基礎。

最後,我們感受了幾例精彩的課例展示及評析,她的精彩足以讓我們爲之仔細琢磨和認真學習,她就是全國著名的中學歷史高級教師,多次榮獲全國教學大賽一等獎的丁丁老師。她向我們展示了幾例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學案例,其中讓我印象最爲深刻的是《遼、西夏與北宋的並立》及《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她裏面設計的圖示、問題、動畫、辯論、小故事、動手製作,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出發、又迴歸學生、迴歸問題、解決問題、環環相扣、看似簡單,卻又發人深省,值得我們當時所有的人借鑑與學習。

所以,此次培訓,讓我深刻體會到了教材遠不是一本書那麼簡單,而是其中囊括了千千萬萬個的故事與哲理,教學案例也不只是書寫教學重點、教學難點,過程那麼簡單,而是如何設計好一堂課,讓學生在快樂中體驗歷史,感知歷史,學習歷史,喜歡歷史,在快樂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部編初中歷史教材培訓心得體會5

2017年寧夏部編初中歷史教材培訓會在銀川九中舉辦,兩天的培訓,專家從部編教材的編寫背景和經過,新版本的內容、體例及重點核心,如何使用新版本進行了具體的解讀。培訓會上,專家講解了部編教材課程性質、課程基本理念和課程思路,注重用法和學法指導,讓大家明確了教材改革的方向。通過此次培訓使我明確了部編歷史教材編寫的指導原則和主要特點及歷史教材的基本架構。

教材編寫的指導原則有以下幾點:

1.以唯物歷史觀爲指導思想,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和價值判斷,力圖科學、準確地展現中外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全面客觀地敘述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及歷史人物;堅持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原則,對歷史問題作出實事求是的評述。

2.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精神,將社會主義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落實在歷史教材中,充分發掘和敘述歷史教學內容中與這些方面有密切關聯的史事,從歷史發展演進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體現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的總體思路和理念,貫徹“德育爲先、全面發展、能力爲重、以人爲本、與時俱進”的基本原則,按照《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對歷史課程的設計思路和規定的教學內容範圍,設計歷史教材的體例,結構及具體內容。

4.體現教材的時代性,既要落實黨和國家提出的一系列指導思想,又要反映歷史學科的發展趨勢,並要體現當代社會的進步以及適應當前中國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適應學生髮展過程中應提升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需求。

部編歷史教材的主要特點:

1.以唯物史觀爲指導,將正確的價值判斷融入了歷史敘述與闡述中,做到了思想性和科學性的統一。

2.對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的領導作用敘述比較全面系統、,深刻揭示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歷史必然性。 3、注重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發展格局,加強了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

歷史教材的基本架構:

歷史教科書採用“點-線”結合的方式編寫。“點”是指重要的歷史史實,“線”是指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以“線”穿“點”,以“點”連“線”,使教材內容依據人類歷史發展的階段和順序,循序漸進地展開。具體的呈現方式是在單元框架下設課,在每課中設子目。每一單元前面設有單元導語,概述本單元的內容。課文是教材的主體部分,其功能主要是呈現一節課教學的基本內容,涵蓋了課標所要求的主幹知識,並有一些相應的必要內容。新教材的課文,一般是根據課題分爲相關的三個子目,分別敘述基本的史事。新教材圍繞課文的教學,設計了多樣的欄目,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更多的資源和平臺。

部編版歷史教材在呈現方式、學習要求等各個方面與2011版《歷史課程標準》高度契合,其內容之精要令人內心折服,之廣博令人眼界大開。與過去的教材相比,有一些新的歷史教育理念。這些新理念在某種程度上吸收了多年來歷史教育改革中的經驗教訓,它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在強調基本史實的同時,更注重通過歷史學科的教育達到“育人爲本,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的教育理念”,注重歷史學科的文化內涵。

通過這次培訓,我受益匪淺,收穫頗豐,加深了對新教材的理解與體會。聆聽了這次網絡培訓,反思自己平時的課堂教學,需要學習與改進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我會從現在做起,不斷熟悉課本內容,對照課標要求,整體把握教科書的框架脈絡,不斷的反思與總結,從學生學習的角度用好教科書!

  部編教材教師培訓學習心得6

在2017年7月13至7月14日,我有幸參加了寧夏回族自治區2017年義務教育部編教材歷史學科教師培訓會,部編歷史教材歷經八年,在專家團隊的認真研究,在一些地區試用後方可全國推廣,這真是國家在意識領域打了一場攻堅戰。在得知這次陪訓以及教材的整編是爲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是我們國家總體發展的戰略目標。 學校教育擔負着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家發展的基礎工程。 工作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課程設計是重要前提和關鍵。 課程的主旨和內容體現在教材中, 教材對學生的成長有重要的影響。

學習之後我深知責任重大,知道今後的教學中工作量加大,需要我更加認真的研讀以及用好教材,因爲教材體現國家意志,是實現國家主 流意識形態的重要載體。教材工事關重要,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教材建設,提出要把教材建設作爲一項戰略工程、基礎工程,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抓實抓好。 對意識形態屬性較強的教材、涉及 國家主權和安全的教材、涉及民族 的問題的教材,要不斷強化統籌管理。

在以後的工作中,教學中我們應該教師要鑽研教科書,搞清楚教科書的整體結構及各個組成部分的功用,全面掌握教科書中的基本線索、基本內容、基本概念、基本觀點等;要把每課在全書中的地位,關注課與課之間的聯接,在此基礎上,搞清楚每課課文的具體內容。培養學生歷史解釋、史料實證、時空觀念、唯物史觀、家國情懷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注重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發展格局,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國家主權意識教育。

  部編教材教師培訓學習心得7

人才,是興國之要,是第一資源。造就培養人才,要從基礎抓起。

2017年 7月13-14日,我有幸參加了教育部組織的部編教材歷史學科的培訓。時間雖然短暫,但收穫頗多。回想以前對於歷史教科書的解讀,我深刻體會到,那時候的教材總是五花八門、體例不一,那樣的教材,一方面對教師開展教學工作增加了難度,常常讓人覺得內容深淺難以拿捏,重點難點不好把握,課本上的歷史,就像一個平面幾何,看起來有立體感,做起來卻很難;另一方面,教科書的多樣化,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受教程度,特別是教材要求的側重點不同、設計的線索不連貫,常常讓學生有“歷史出現了斷層”的錯誤認識。

而這次,教育部明確要求在全國範圍內使用統編教材,“在理念上突出德育爲魂、能力爲重、基礎爲先、創新爲上;在內容上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家主權教育和法治教育等重點,”使教材編寫既有點的凸顯、線的貫穿、面的整合,可以說,這樣的歷史纔是豐富的、全面的、立體的,有血有肉的。這樣的教材,既在縱向上循序漸進講明瞭人類歷史發展的脈絡軌跡,又在橫向上包羅萬象囊括了歷史文明的方方面面,對教師開展教學,學生接受教育,必將產生極爲深遠的影響。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兩天的培訓,也讓我覺得,對於我們年輕教師而言,面對統編新教材,今後,我們需要學習和提高的地方還有很多。

在教材的使用上,我們必須理清邏輯,全面掌握課程內容,搞清其脈絡和佈局,學會在教材指導下,循循善誘教育引導學生學懂歷史愛上歷史。要處理好正文和輔助內容的關係,正文講深講透,輔助內容講活講細講出特色;處理好文字與圖片的關係,文字是抽象知識,圖片是具象知識,兩者要相互搭配、緊密結合。當然,處理和使用教材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還需要朝朝爲之,如切如搓、如琢如磨,需要多向周邊有經驗的同志學習。

在教學方法上,我們必須努力改變過去的“填鴨式”,使之從“要他學”向“他要學”轉變,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要學會靈活綜合運用歷史教科書提供的各種知識內容,藉助課標的指導,採取拓展延伸等方式,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同時,還要格外注意的是,學史不僅是爲了明智,還要通過借鑑歷史培養開拓進取的意識,努力創新的能力。這方面,張靜、丁丁等諸位老師的講座中,涉及很多,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

教育教育,教是方法,育是目的。教育,歸根結底就是爲了通過教,讓學生培養起全面綜合的能力,如此,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才能代有人才出;我們的事業,我們的夢想才能接續有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工要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工要共學。學習和掌握部編教材,我們任重道遠,責任在肩。我將盡心盡力,上下求索!

  部編教材教師培訓學習心得8

爲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學科教師培訓工作方案》的通知(教基廳函[2017]14號)要求,全面推進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學科(以下簡稱“三科”)國家統編教材的使用,促使“三科”教師準確把握教材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2017年7月13、14日兩天,我有幸參加了由寧夏教育廳牽頭,王俊昌主持的2017年寧夏部編初中歷史教材培訓。這次培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讓我品嚐了一次精美的文化大餐。

7月13日上午隨着教育廳嶽偉鵬講話的開始,爲期兩天的培訓正式拉開的序幕。會上嶽領導談到改革歷史地位的重要性。他說,從古至今,但凡是一個鼎盛發達的朝代,必定是一個注重歷史的朝代,例如曾經輝煌的西漢時期,就有司馬遷和《史記》。現在寧夏曆史學科不受重視,被邊緣化。藉着2017新補編教材改革的東風,歷史課堂的春天即將到來。此話一出,受到的所有歷史教師的一致贊同。之後我們又觀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長關於做好“三科”教材培訓的工作的講話視頻。使我充分認識到了部編教材的意義就是立德樹人。更使我明白了教師培訓的重要性。之後是部編初中歷史教材編寫人張靜主講七年級《中國歷史》教材介紹、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從張老師的講話中,我瞭解到了部編歷史教材的背景、結構和重要問題,總體而言,實現中華民族的中國夢是我們的戰略目標。教材體現國家意識,是實現國家主流意識的重要載體。通過學習,我更好地瞭解了歷史教材,明確了教材目標,基本掌握了教材的編寫思路、體例特徵、結構特點,把握了教材教法,提高了對新教材的研究能力和教學實踐能力,更好地把握編者思路和目的,理清教材的框架和主線,爲實施好新教材奠定堅實的基礎。

新教材編寫特點突出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思想,精心設計了教材的實踐活動。關注學生歷史學習與社會生活的聯繫,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重新研究知識之間的整合,加強歷史學習與學生生活的聯繫,注重學生“學會學習”能力的培養。提倡新的教學方式,強調教師要通過情境等手段引導學生進行歷史活動,在活動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想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並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得出有關結論。新課程初中歷史教材一方面爲學生掌握歷史知識和技能,發展歷史能力和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另一方面又爲我們教師指明瞭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基本途徑。

新教材有它的新理念、新方法。我們要把握特點,活用教材。新教材突出了,注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歷史與生活的聯繫,倡導多樣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爲了讓學生感受到歷史來源於生活,所學的歷史知識都必須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因此新教材所提供的各種素材並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每一位學生。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要活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