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化學必修教材的教學心得體會大綱

化學必修教材的教學心得體會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4W 次

化學必修教材的教學心得與體會

化學必修教材的教學心得體會

一、必修教材特點:高觀點、大視野、多角度。

二、必修教材要求: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化爲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爲引導者, 由居高臨下者轉向“平等中的首席者”。爲實現這樣的角色轉變,新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爲學生設立了選修模塊, 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巨大的自主選擇空間,給教師角色的轉變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即便是必修模塊, 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中一系列開放性問題的設置,也給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 一)、教學中要注意轉變教學方法

新課程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特殊性, 並在此基礎上實施區別指導和分層教學。並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 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性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情境, 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新課程要求教師採取有效的方式或手段, 把沉睡在每個學生身上的潛能喚醒起來、激活起來。教師在課前應該認真瞭解學生的思想實際、現有的認知水平,尤其是與新知識有聯繫的現有水平,瞭解他們心中所想、心中所感。

( 二)、要加強化學實驗教學改革

新課程標準強調, 教師應 十分重視在化學實驗中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實驗過程中,凡是學生能做的實驗,教師都應安排學生動手去做, 充分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而教師在實驗中應起主導作用, 不僅僅給學生提供儀器, 還要檢驗學生實驗方案的可行性,對學生實驗方案中較大的涉及安全性的錯誤進行糾正,對學生合理的建議及新穎的實驗方案給予肯定和支持, 儘可能提供學生實驗方案中所需的儀器並指導使用。這樣學生在真實、生動、直觀、充滿神奇的實驗情境中,能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對直接感知的事實和獲得的信息所產生的問題會自動引發思考, 通過實驗探究可以獲得真知。

(三)、教學中要注意理論聯繫實際

化學來源於生活, 來源於社會實踐, 生活中無處不存在化學。在教學中, 作爲一線的化學教師, 應根據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環境的具體情況,營造一種現實、有吸引力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與動機, 讓學生在自然的情景中, 在教師的幫助下自己動手、動腦“做化學”, 用觀察、模仿、實驗、猜想等手段收集資料,獲得體驗, 應緊密聯繫實際,聯繫社會生活現象。新課程更突出關注社會, 結合學生熟悉的社會情景和已有的實際經驗提煉學習素材, 在豐富、生動的'現實生活中尋找學習主題,要求學生了解化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使學生從中逐步認識和感受化學對生活提高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 讓學生親自體驗探索、思考和研究的過程,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三、必修教材的變化和教學以及做法:

對不同功能的教材欄目理解好, 結合學生的學情, 以及學校的校情, 運用好, 落實好。基本上就達到讓學生參與課堂的各個環節, 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化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如[你知道嗎?]學生進行溫故而知新, 對一知半解的問題, 帶着疑問進入新課的學習, 來解開疑團, 這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觀察與思考]基本上是老師演示爲主,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如果能讓學生來描述現象, 老師再歸納點評、效果更好。對於一些安全的實驗, 儘可能安排學生上臺演示, 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其他學生觀察現象, 並指出操作正確與否, 描述現象。這樣臺上、臺下的學生會更認真, 學習的興致更濃, 印象更深刻。[實驗與探究]儘可能安排隨堂實驗如氫氧化鋁的兩性; 鎂的性質等。在課堂上每個學生都動手操作, 認真觀察, 描述現象, 達到最大限度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和全面參與課堂, 做課堂的主人。但由於整個年段班級多, 又是同進度 , 安排隨堂實驗有困難, 改用課堂先演示(老師、或學生、或師生共同演示)再另行安排實驗室的分組實驗, 如用容量瓶配製一定濃度一定體積的溶液等, 也達到了讓每個學生掌握容量瓶的使用, 以及溶液配製的操作。[交流與討論]讓學生思考、討論、交流、再發言, 最後老師總結。[問題解決]課堂上學完相關知識的基礎上, 讓學生試着運用知識, 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並讓學生板演成發言, 從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鍛鍊了學生的膽量, 勇於發表自己的觀點。[資料卡][信息提示]讓學生自己先閱讀, 劃出重點, 歸納出要點, 老師再補充, 並作必要的解釋, 並強調重點。從而鍛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歸納概括的能力, 獲取信息, 理解信息的能力。對於當今的信息社會是必備的能力。

做法:

1、高一化學集備組6個成員做到三統一、兩固定、一靈活。

教學上: 統一 進度, 統一練習, 學深度

集備上: 時間固定、地點固定

教學方式上: 體現自己的特色, 靈活多樣, 各顯神通。

2、在課堂教學中領會新課程的理念, 並與學校的課題特別是教研組的子課題相結合, 相得益彰, 充分體現四讓教學法:

(1)讓學生動手, 並觀察, 再描述現象。

(2)讓學生動腦, 積極思考。

(3)讓學生表達, 板演、訂正

(4)讓學生歸納、補充、做結論。

從而真正做到從以教學中心轉變到以學生的學習爲中心, 從被動學習到學生的主動學習, 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

3、改變評價方式: 從單一評價(考試成績), 到多元評價, 包括: 課堂的過程性評價; 作業評價; 考試成績評價三者相結合。(在每節課, 每次作業、每次考試中進行量化登記)。當然老師的工作量更大, 工作更細緻了, 特別目前每人教三個班, 做起來更辛苦了, 特別是通過課堂的過程性評價可以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的各個環節。

問題

1、基礎薄弱

學生的化學基礎很有限, 程度參差不齊。A班的部分學生常見的化學式, 化學方程式都寫不清楚, 更不用說B班的學生程度如何了, 在A班中相當部分女生由於初中時物理、化學沒怎麼花時間, 現在高一了讀得很吃力, 有點跟不上。半期考,集備組出了一份相當容易的卷子, 希望年段總及格率能達到學校要求的80%, 結果年段總及格率僅60%, 讓他們清醒地認識到現狀的嚴峻。而且, 相當部分學生現在對待化學的態度和習慣, 依然延續着初中的慣性, 當作可讀可不讀的科目。

2、課時緊

在課堂中他們儘量融入新課程的理念, 讓學生參與課堂, 重視知識生成的過程, 讓學生體驗科學家的科學探究過程, 但時常會出現一節課上不完的情況。在課時緊的情況下更感爲難。

3、深難度的把握

必修化學課本, 基本上是以學生爲中心的學案, 知識的主幹要由老師給出, 讓老師發揮的空間很大。老教師容易套用舊教材的知識體系, 補充太多、太難。而新教師用這個教材主幹不易把握, 所以更需加強集備、研究課標、把握好深、難度的集備。

總之, 課改的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還需不斷摸索, 不斷實踐, 不斷反思, 不斷加強自身的充電和提高。腳踏實地走好課改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