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疫情期間的英雄事蹟心得體會

疫情期間的英雄事蹟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疫情期間的英雄事蹟心得體會

疫情期間的英雄事蹟心得體會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疫情期間的英雄事蹟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疫情期間的英雄事蹟心得體會篇1

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治療當中,關口前移,及時進行氣管插管可以減少病人因缺氧造成的死亡。在武漢的重症醫院裏就有這樣的一支支插管小分隊,冒着風險與死神賽跑,一次次爲患者爭取生的希望。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其中的一位麻醉醫生。

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院區,17支醫療隊整建制接管了17個重症病區。來自同濟醫院和各醫療隊的18名麻醉醫生混編成一支插管小分隊,兩人一組,24小時三班倒。

病牀上的新冠肺炎患者60歲,有心臟病,幾天來在高流量吸氧的條件下,氧飽和度還始終處於低位,如果短期內得不到改善,就會因爲缺氧造成多器官損害。

待麻藥起效後,王晶晶摘去患者的吸氧面罩,此刻,患者只能靠體內儲備的氧氣維持循環,她必須要在30秒內將一根導管從患者口腔插入氣道。

平時這樣的插管動作王晶晶已做過幾千次,但此刻,防護服、手套減緩了她的動作,眼罩、頭罩模糊了視線。

精準快速,幾乎在同一時間,護士在導管近端接上呼吸機,患者的氧飽和度迅速提升至100%。監測儀器上的數據變化和聲音提示,插管成功。這次操作她們用了不到20秒。

王晶晶是個85後,她總說自己是個遲到的戰士。春節前因爲曾在工作中接觸了一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進行了14天的隔離。所幸,最終核酸檢測爲陰性。還在隔離期時,王晶晶就發出了請戰書。

隨着危重症患者治療關口的前移,這些天讓王晶晶高興的是,有更多的病人可以拔管,脫離呼吸機的輔助。

  疫情期間的'英雄事蹟心得體會篇2

“阿姨,您別下牀了,衛生間我去收拾!”“謝謝!謝謝!太不好意思了……”

在火神山醫院的病房裏,洗消護士吳昊步履匆匆,像這樣與年老體弱患者的對話,連她自己都不知道說了多少遍了。

吳昊負責清洗消毒的病區,是火神山醫院收治患者的首個病區。當時爲了儘快讓病區達到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要求,吳昊和戰友們夜以繼日,全力配合施工單位和設備調試人員,收拾各種建築垃圾和設備器材的外包裝。作爲洗消護士,她毫不猶豫當起了病區保潔員,一個病房接一個病房撿拾垃圾,一袋接一袋往病房外扛垃圾。

首次“突擊”,吳昊一干就是一天多,手磨破了,眼熬紅了,但她依然堅持戰鬥。因爲她知道,首批新冠肺炎患者接收之前,她必須按標準把整個病區打掃乾淨、消毒完畢。那一夜,她幾乎通宵達旦,直到首批患者住進病房,她才鬆了一口氣。

腰痠背痛的她,晚上乘公交車返回賓館的時候,歪着頭靠着車窗睡着了,公交車駛到賓館,戰友們發現她沒下車,返回車上一看,她還沒睡醒。“她可能太累了,讓她再睡一會兒吧。”公交車司機說。

這些日子,她出現好幾次這樣睡着的事,但從來沒有叫一聲苦、說一句累。一天晚上11點多,幾天沒給家打電話的吳昊,突然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問她在火神山醫院的情況

“就跟以前一樣,就是照顧患者,一點都不累!”她忍着全身痠痛這樣告訴家人,說完“美麗的謊言”,吳昊的眼淚不由流了下來。

抗疫當前,戰鬥在火神山的吳昊和戰友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忘我戰鬥着。50多歲的護士長陳紅,白天往污染區搬運了40牀新被褥;每天去病房爲患者輸液的護士姐妹們,透過滿是霧水的護目鏡,爲患者輸液;下夜班的姐妹們,臉上被口罩和護目鏡長期擠壓留下深深的壓痕……

每天,吳昊都要進入污染區打掃病房衛生,爲每一個房間噴灑消毒劑、掃地、拖地、收拾垃圾,一個病房至少需要10分鐘,整個病區收拾消毒完,需要兩三個小時不停歇。往往還沒有忙完,吳昊已是汗流浹背。

病房的患者看着吳昊每天去打掃房間、收拾衛生間,都很心疼她。不少患者稱讚她是“天使保潔員”。“小吳,等我好了,希望能留下來做義工幫你分擔點兒,你太辛苦了!”一名患者說。

  疫情期間的英雄事蹟心得體會篇3

3月1日早上10點,剛到武漢市洪山區關山街的周朝輝和周海文,給理髮工具和座椅噴了一遍消毒液,爲當天的志願理髮做準備。

“你有什麼需求,是要剪短一些還是留長一些?”每次理髮前,周朝輝和周海文都會這樣問。周朝輝說:“雖然是在疫情期間,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會盡量滿足不同人對髮型的需求。”

周朝輝今年41歲,周海文今年33歲,兩人來自湖北赤壁,都是武漢渼樹理髮店的理髮師。2月14日,周朝輝看到同濟醫院招募志願理髮師的公告後,馬上報了名。“我想爲武漢疫情防控儘自己一份力。”周朝輝說,他隨後在理髮師的工作羣裏發起號召,周海文看到信息後也報了名。

周朝輝和周海文第一次出門當理髮志願者就是服務同濟醫院的醫護人員,由於要近距離接觸,他們坦言當時有些緊張。但隨着防護認知提高,兩人的心態也平穩起來。“我們每次出門都會戴手套、口罩,穿防護服,不僅是爲了保護自己,也是爲了保護我們的服務對象。”周朝輝說,如果去醫院,他們還要戴好護目鏡。

只要抗擊疫情前線的人需要理髮,周朝輝和周海文都會開車前往,提前一天預約好之後,他們會在早上7時50分左右出門。每次給一個人理髮大概要10到15分鐘,爲女性理髮需要更長時間。一天下來,周朝輝和周海文平均要服務60個人,回到住處往往已經晚上八九點。摘下護目鏡和口罩後,他們的臉上都會留下深深的勒痕。

2月29日,許久沒回家的周朝輝收到了9歲兒子的一封信:“我們能保護好自己,你只用保護好自己就行了,不管多少天,我們在家都會很開心……”看完信,周朝輝哭了:“我們每天接觸的都是抗擊疫情一線的人羣,爲了家人的安全,我們一直在外面住。”

“疫情只要不結束,我們就不收費。”周朝輝說,抗擊疫情一線的人更辛苦,能爲抗擊疫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覺得很有意義。周海文說:“等疫情結束後,我一定要好好去吃一頓火鍋。”

  疫情期間的英雄事蹟心得體會篇4

現在,有數萬名女性醫務工作者在武漢抗擊疫情的前線全力以赴,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她們是照亮生命的一顆顆最美的星。今天(3月8日)的《一線抗疫羣英譜》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兩位奮戰在抗擊疫情最前沿的女“戰士”。

陳靜:火神山醫院ICU的硬核護士長

陳靜是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的護士長,從穿防護服、隔離衣、戴護目鏡到戴鞋套、洗手,保護每一名進出病房人員的安全是她時時刻刻掛在心頭的事。

除了時刻提醒醫護人員注意防護,對於患者出現的顧慮,陳靜也是及時進行安撫。

治療中,醫護人員還要進行插管、吸痰,對於這樣容易暴露的高風險操作,陳靜總是搶着去做。

陳靜曾遠赴非洲利比里亞埃博拉疫區執行任務,具有豐富的傳染病防治經驗。ICU裏幾乎都是危重患者,有些甚至沒法通過語言溝通,她專門針對溝通困難的患者製作了一本《新冠護患溝通手冊》。

喬傑:以堅韌溫柔護佑生命

作爲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院長,喬傑在武漢與團隊並肩作戰已經37天了。2月1日中午,喬傑接到任務,3個小時後就率領北醫三院第二批援鄂國家隊趕赴武漢。第二天,進駐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組建危重症病房。

從病房改造到收治患者,喬傑率領團隊僅僅用了30多個小時。經過她們的努力,越來越多的病人已經治癒出院。

作爲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又身爲婦產科和生殖健康專家,喬傑格外關注武漢孕產婦的安全和防治情況。她及時總結孕產婦、兒童新冠肺炎患者的臨牀表現和治療經驗,納入到最新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

在這場戰“疫”中,武漢市約有11萬名醫務工作者,另有4萬多名來自各地的醫務工作者支援湖北,其中女性約佔三分之二。她們是母親,是女兒,是妻子,此刻更是“戰士”,她們護佑着生命,傳遞着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