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認識分數》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

《認識分數》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分數》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認識分數》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

《認識分數》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

上午好!

首先感謝領導爲我們教師搭建了這麼一個平臺,讓我們充分展示自己,鍛鍊自己。下面我簡要說說這節課的教學設計和意圖。

一、說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10單元第92——93頁的內容。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認識幾分之一》是蘇教版《數學》三年級第10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分數與整數有很大的差異,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教材將分數的知識分段教學,本課是“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它是認識幾分之幾的基礎,是本單元教學內容的“核心”,也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後學習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爲此,這節內容需藉助多媒體演示和學生所熟悉的具體事例,通過演示和學生操作,使學生理解一些簡單的分數的具體含義,讓學生體會到分數來源於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況下才產生分數。數學新課標對這一部分知識的要求是:初步認識分數——幾分之一,會讀、寫簡單分數,初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爲今後進一步學習分數和小數打下初步基礎。

(三)教學目標的確定: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數的過程,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小組合作一系列學習活動,感受幾分之一的形成過程。

情感與態度: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自主學習精神,體會分數在生活中的價值,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四)教學重難點

依據教材編排意圖,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初步理解分數的含義,正確讀寫幾分之一。教學難點是理解分數的實際意義。

(五)學情分析

小學生從認識整數到認識分數是關於數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學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觸過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數,但並不理解它的含義。分數的產生是從平均分某個不可分的單位開始的,兒童生活中已有這樣的經驗,但不會用分數來表述。所以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從實際生活經驗出發,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主動的去獲取分數的相關知識。

二、說教法、學法:

數學知識本身具有抽象性,特別是低年級概念知識是比較抽象、較難理解的。針對兒童好奇,好動的特點,教學中讓學生折一折、看一看、塗一塗、議一議,使學生以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鼓勵學生多做、多想、多說,同時努力使整堂課順着學生的思路不斷地進行調整。

爲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動過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體驗樂趣,發展創造性。重視學生在實踐中的體驗和感受,讓學生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興趣盎然地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三、說教學過程

新課標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基於這點,我從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根椐學生的年齡特點引導郊遊是分食品的情境,把4個蘋果、2瓶礦泉水和1個蛋糕都平均分成2份。當分到一個蛋糕時,學生髮現不能用發前學過的整數來表示,這時,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現實問題發生了認識衝突,使學生產生了求知的慾望。

(二)操作探究,自主構建

1、強化認識,完整敘述

教師用多媒體演示平均分一個蛋糕的過程,兩個一半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接着問:想一想這個蛋糕的二分之一我們剛纔是怎麼得到的?經過回憶,讓3、4個學生補充完成: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每一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設計意圖:這樣既強化了對二分之一的認識,又爲後面學生的語言表述作了科學的示範

2、動手操作,促進內化

讓學生小組活動,拿出各種形狀的紙片,通過折一折的方法,分別得出這幾種圖形的二分之一,並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然後展示彙報進行比較交流並說一說折的方法及所表示的意思,最後引導學生觀察各種二分之一的形狀,讓學生體會到:雖然紙的形狀不同、折法不同,但把這張紙都“平均分”成了兩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這張紙的二分之一。教師最後總結說:不管什麼形狀的圖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緊接着讓學生判斷哪些圖形的塗色部分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爲什麼?又一次突出平均分。

【設計意圖:通過折一折、說一說、辨一辨的辦法,能加深學生對事物的理解,這樣充分理解了二分之一,爲後面學生進一步深入理解分數的意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順勢引路,巧妙遷移

認識了二分之一,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呢?隨之各種幾分之一就出現了。順勢教師要求:你能試着折一折,塗一塗表示出你想認識的幾分之一嗎?拿出學具袋中的材料,每人選擇一樣試一試。經過折塗,學生之間的交流介紹,讓學生展示並解說成果,並強調:把一個什麼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一。總結: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四分之一,那平均分成5份、8份、100份呢?看來,把一個物品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認識了這麼多分數,接着介紹分數的書寫、各部分組成及其意義。並請學生用分數表示圖形的塗色部分。

【設計意圖:再次提供給學生自主創造的機會,在動手操作中主動拓寬知識,認識新的分數。大大的提高了學習的熱情。】

4、直觀演示,突破難點

課件前後出示四條大小一樣的長方形紙條,讓學生仔細觀察並估計其塗色部分可以用什麼數表示,先讓學生交流估計方法後通過演示比較確定表示數,分別爲1、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六分之一,接着讓學生觀察它們的塗色部分,發現了什麼?勿容置疑,“塗色部分越來越少”這樣的回答肯定隨之產生,那爲什麼會出現越來越少的情況呢?(通過直觀展示和交流,讓學生體會:同樣長的長方形紙條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平均分的份數越少,每一份就越大。)這時接着追問學生:紙條有這樣的規律,那其他東西是否是這樣的呢?讓我們來做個實驗。實驗要求:從學具袋中找出完全一樣的紙片,分別折出紙片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比一比它們的大小。通過同學們的實驗,交流展示總結,讓學生充分理解出:把一樣物品平均分成的份數越多,表示每一份的份數就越小。看來合理的猜想和實驗的驗證確實是我們數學學習的一種好方法。接着鞏固學生所學,通過直觀圖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目的是注重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更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注重學生的邏輯思維,如讓學生折自己喜歡的分數,讓學生塗自己喜歡的顏色,讓學生通過實驗自己驗證結果等。】

(三)分層練習,寓學於樂

對於每個環節的練習鞏固,在每個環節後面我都有所涉及,而本環節,我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很好地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練習的效率,把練習設計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找分數,練習設計如下:(出示窗,讓學生說想到的分數,並且說明是怎麼想的?這裏主要是加深鞏固學生對幾分之一的認識和理解;第2題出示法國國旗,其中一格用三分之一表示。第3題的設計是讓學生觀察一個五角星、巧克力說一說想到了幾分之一

【設計意圖:這裏的拓展更高層次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比較和遷移能力,引導學生把課堂上、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認識了這麼多分數你高興嗎?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既是對學習內容的回顧,又讓學生進行反思與評價,獲得了情感上的滿足。】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突出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一目瞭然的瞭解本節課需要掌握的知識點,達到板書的引領功能。】

《認識分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說課的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學課本第五冊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第一教時認識分數及93頁做一做。

2、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從整數到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在意義上、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差異。學生初次學習分數會感到困難。分數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但物體和圖形的一半卻是學生所熟悉的,因此,本節課主要從學生所熟悉並感興趣的現實經驗出發,並通過動手操作,幫助學生理解一些簡單的分數的具體含義,讓學生體會到分數來源於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況下才能產生分數,給學生建立初步的分數概念,爲進一步學習分數和小數打下初步的基礎。

3、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

(2)能直觀地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3)溝通生活和數學的聯繫,感知生活中的數學。

4、教學內容的編排特點:

(1)教材以遊樂園的形式,呈現了本單元的基本學習內容,體現了在玩中認識數學以及人與生活、自然的有機聯繫。

(2)認識幾分之一通過兩個學生分月餅的情境引入分數,使學生知道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塊月餅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寫作 。利用遷移推想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3)學生通過動手摺出之分幾一、創設學習情境,重視教學知識的操作性,讓學生充分感知分數,並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5、教學重點、難點及關鍵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和認識幾分之一是教學重點;感知分數的意義和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比較是教學難點;教學的關鍵是提供學生儘可能多的材料,通過學生折、玩、塗等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分數的意義和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比較,重視學生的思維發展。

二、說教法

設計這節課主導思想是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讓學生在折一折、塗一塗、玩一玩中探索分數的意義,親自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新課標》中提出的: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三、說學法

1、通過直觀形象的圖形、實物中認識平均分、進而感知分數的意義。

2、進行比較、動手實踐中學習數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

四、本節課教學設計主要分四個環節進行:

1、活動引入,體會平均分。

2、主動探索,感悟新知。(從面到點)

(1)認識幾分之一:平均分分母的意義幾分之一的意義揭示課題。

(2)認識1/2 :不同的圖形用相同的分數表示。

3、利用學生資源(動手操作)比較分數的大小。

4、在生活中找分數,讓學生體驗分數來源與生活。

教學程序設計

一、導入:(新課標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所以我在設計本節課時,從學生最熟悉的分蘋果出發,讓學生感知平均分)

1、創設情境,聰聰和明明分6個蘋果,怎麼分?

生1:

2、教師:這兩種分法哪種最特別?爲什麼?(特出平均分)板書

3、如果兩個蘋果分給2個人,怎麼分?

生:每人一個

4、出示一個蘋果,分給倆人,能平均分嗎?怎麼分?

5、學生以圓爲例動手操作,折出一樣大,也就是平均分。(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

二、教學幾分之一(大量感知把一樣東西平均分成幾份,取其中的一份的基礎上再揭示分數,目的:傳授程度減少,讓學生自主探究)

1、請選擇信封裏你喜歡的圖形,折一折,分一分,你有哪些不同的分法。並把其中的`一份塗上顏色。(生動手操作,師巡視瞭解情況)

2、反饋:(把學生的作品貼在黑板上,並給它們編號。1/2有3個,1/3、1/4、1/8、1/6、1/16、1/32各一個,不平均分的2個)

教師:這些圖形是不是平均分的?爲什麼?今天我們先來研究能平均分。

教師:爲什麼認爲這些是平均分的? (每一份分得一樣多,就是平均分)

3、觀察一下這些平均分的分法有什麼不一樣? 

(1)(平均分的份數不同)

(2)把( )平均分成( )

4、(根據第3問靈活提問,全部或有選擇的)讓學生說說圖的意思。(如:把正方形平均分成n份,塗出了其中的一份)

5、教師:(拿出一個圖形)這個圖形整個用1來表示,那麼這個圖形平均分成了2份,這一份用什麼數來表示?(如果生說不出師自己說)認識1/2、1/3、1/4(在此插入書寫方法)在圖形下板書各種幾分之一,教讀法

6、教師:爲什麼這一份用1/2,那一分卻用1/4呢?

生:平均分的份數不一樣,它平均分成2份,它平均分成4份

7、揭題:象這些1/2、1/3、1/8我們都叫它爲分數(板書:分數)

8、舉例:1/4就表示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正方形的1/4。

空白部分還有幾個1/4?

8、練習(判斷題)

三、教學1/2(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1、(師把學生作品用1/2表示的圖往下拉)我們來看這幾個作品,都用分數1/2表示,圖形不同,爲什麼都能用相同的分數1/2表示呢?

小結:(能用1/2表示的這些圖的共同點)把( )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2

2、教師:空白部分用哪個數來表示呢?爲什麼?

3、(再次強調意義)1/2表示什麼?2表示什麼?1表示什麼?

選擇一個分數說一說意義

四、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1、(拿出1/2和1/32的兩個同樣圖形)我們來看這兩個圖形,塗色部分用1/2表示,那個塗色部分用1/32表示的是這一塊,(可以剪下比一比)哪個大?爲什麼呀?

(1/2表示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2份,它的一份就比平均分成32份的一份大)

板書:1/2>1/32

2、猜想:1/2、1/8和1/32的大小

板書:1/2>1/8>1/32

3、自由選擇兩個分數比一比大小,你發現了什麼?(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4、說一個更小的分數。

五、生活中的分數(分數就在我們身邊)看到這些東西你聯想到幾分之一?

A、用什麼分數表示想到幾分之一?

B、拓展練習

《認識分數》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六冊〈認識分數〉第一課時〈認識幾分之一〉(64~65頁)

2、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本課是基於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也就是“學生在掌握了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這個物體的幾分之一”的知識儲備上,進行深入和拓展。教材在編排意圖上秉承了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從實踐到理論的有機遞進,體現層次性,彰現漸進性,爲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能力,做了有效的預設和安排。

3、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這些物體的幾分之一;

(2)通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使學生親歷探索過程,親嘗收穫快樂,從而進一步構建分數“幾分之一”的實際概念;

(3)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解決,使學生感受“認識分數”的生活價值和數學價值。

二、說教材

1、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採用啓發式教學法,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

2、依據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前沿理論,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合理、有效地採用多媒體圖、文、聲三維動態呈現的優勢,突破重點,化解難點。

三、說教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很好地詮釋了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中除了要使學生學會,更要使學生會學。基於以上理念,讓學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真正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進而能讓學生提煉出有效的學習方法,感悟數學學習的生命價值,體驗學習的快樂。

四、說教學過程

(一)以境激請、導入新知

多媒體呈現猴王分桃的情境,教師以故事的形式敘述:花果山猴王給4只小猴分桃,猴王把一隻桃分給4只小猴,但是分的大小各異,4只小猴不接受,沒法,猴王只好重新分的一樣多,小猴們才欣然接受。承接着故事,教師提問:小猴們爲什麼不接受第一次分桃的結果呢?(重點揭示“平均分”)第二次平均每隻小猴分得這隻桃的幾分之幾?

[通過猴王分桃的情境,複習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這個物體的幾分之一,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有效回饋,旨在調動學生的先前經驗,尋找到“把一個物體平均分”到“把一個整體平均分”的認知突破點。強調“平均分”是新舊知識的連接點,進行必要的凸現和強化,能在新舊知識之間架起一座互通的橋樑。]

(二)互動探究、學習新知

變換多媒體呈現情境,以嘆息的口吻敘述新情境:猴王爲了避免再次出現分桃不均的場面,吸取了前面的教訓,將一盤桃(4個)平均分給4只小猴,每隻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一呢?將問題直接拋給學生,學生們都情趣高漲,躍躍欲試。此時,教師並沒急於求“案”,而是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分一分(用學具來分,用畫圖來分,用摺紙的方法分等等)。接着,讓小組討論,每隻小猴分得幾個桃?是其中的幾分之幾?怎樣用一個分數來表示每隻小猴分得的桃?讓學生各抒己見。因爲學生是在自己動手操作,實踐感知的基礎上獲得認識的,都說的頭頭是道。教師在點頭嘉許的情況下,適時小結:把一盤桃(4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這盤桃的四分之一。接着教師馬上安排練習,多媒體出示想想做做1的前兩個填空,用分數表示,並能說說表示的含義。

[這部分其實是“把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平均分後,每份是一個物體”的知識點內容的教學,通過學生合作探究,操作發現,讓學生在直觀的基礎上,形成逐漸抽象的認識,提煉出具體的表示方法,爲後續的學習開闢了更寬廣的空間。結合這個知識點,及時的練習,必要的鞏固和強化,能有效反饋學生的掌握情況,以調控下限的學習。]

在基本練習之後,繼續深入,來學習“每份是幾個物體”的知識點。爲了讓學生更具有直觀體驗,教師跳出了“猴王分桃”的多媒體虛擬情境,爲學生準備了一些實物(9個小正方體,4個蘋果,8枝鉛筆),讓學生來平均分一分。以小組的形式來展開,並思考:你把這些物體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幾個物體?你能用分數表示嗎?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展開探究,你分我擺,你數我記。當然,我們不排除學生仍然把這些物體以一個一份的形式來分,我們教師就要發揮巡視指導的作用,讓學生的合作探究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在一定時間之後,全班交流,學生上實物展臺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情況。在此之間,教師可以作出合理的篩選,既選一、二個分得比較合理的來引領學生的思維,形成公識,達成一致,又選出分得不合理或者不成功的例子,讓學生進行個人自診和全班會診,找出存在的問題,教師適時點撥和引導,去僞存真,和全體同學共同發現:一個物體的幾分之一與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的聯繫和區別。繼而完成想想做做1中的剩餘兩空。

[這部分知識點的教學,旨在引導學生進一步探討分數的意義: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分就表示這些物體的幾分之一(每份是幾個物體),通過學生的合作探討,互動交流,使學生從具體的實物中得到感悟,從操作中獲得認識,從現象中發現本質,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綜合練習、有效反饋

1、完成想想做做2(用分數表示每個圖裏的塗色部分)和想想做做3(每個圖裏填上它上面的分數),並進行全班彙報交流。

[此練習是爲了對學生學習的新知識掌握情況進行鞏固強化,及時反饋存在的問題,針對2、3兩個練習,教師要做好排查,能發現情況,事實點撥,有效補救。]

2、拿一拿

一堆小棒12根,請分別拿出這堆小棒的1/2和1/3。

這題是新知識的有效運用,先讓學生說一說,所要拿的分數所表示的含義,根據這兩個分數的意義,來具體分一分,拿一拿,並說一說,分別是幾根。之後,可對這題進行提升,你還能拿出這堆小棒的幾分之一?並比較拿的這幾個不同的分數,發現了什麼規律?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

[開放的練習,給學生充分探索的空間和展示的機會,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首先讓學生談談學習本課後的具體收穫,從結合自己的學習過程到所獲得的知識等方面談出自己的體會。接着,讓學生觀察我們身邊的物體,能用學到的知識“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來說一說,我們身邊的分數嗎?(學生可以把我們的課桌,作業本,以及我們的同學等等看最一個整體進行平均分)

[必要的總結,加深學習的印象,讓學生在知識、情感、能力方面都有收穫的體驗,同時,讓學生自己造分數,把數學與生活聯繫起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初步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審視我們顯示的生活世界,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做到學用結合。]

《認識分數》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分析”

北師大版的這套教材,分數這部分知識是分兩次進行教學的。第一次是三年級的分數的初步認識, 第二次是五年級的系統學習分數知識。《數學課程標準》中對第六冊的要求是: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因此本課教材一開始就創設了分一分的情境,引導學生在“分一分”的活動中產生用什麼數字來表示一半的疑問後,通過討論得出用1/2來表示一半。然後再安排“塗一塗”“折一折”“說一說”進一步體驗分數的基本意義。最後,教材安排了一些有層次性的練習,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題。

這一課是分數教學的起始課。是今後進一步學習分數的大小比較、分數的加減計算等知識的基礎,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整數平均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認識整數發展到認識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學生第一次接觸過分數,在理解分數的意義上會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重點:

1.理解分數的基本意義。

2.用摺紙、塗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的基本意義。

教具準備:電腦課件 圓形的紙

學具準備:正方形的紙 長方形得紙 水彩筆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並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的各部分名稱。體會學習分數的必要性。並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探究學習的能力及思維的靈活性。

2、過程與方法:玩中學——學中做——做中得——樂中驗。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滲透了學習方法。

3、情感與態度: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活躍學生的思維,更深入的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使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爲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如下:

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難點: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靈活應用分數表示物體、圖形等。

4、教材與學生

教材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從淘氣和笑笑分一個蘋果入手,引導學生討論和探索“一半”的表示方法,讓學生知道現在全世界通用的表示“一半”的方法是1/2。接着讓學生在“塗一塗”的過程中體會1/2還可以表示很多的事物,從而更深刻的理解分數的意義,鞏固所學知識。

學生對初學分數知識會有極大的興趣,但對分數意義的理解部分同學會有困難,讀、寫分數也會有一定的困難。要在逐步的實踐探索中加深理解,逐步掌握。

三、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靠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法與學法的設計着眼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並與同伴進行交流。教師只給予適當的幫助和指導,並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創設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的氛圍,讓學生會學、愛學。

學法:

課剛開始,教師就設疑:一半要用什麼數字表示?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新知。認識了二分之一後,讓學生動手操作,以各種不同的折法折出1/4,並與同伴交流,讓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中獲得新的知識。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爲了更好地實施課堂教學,我在教學中將鼓勵他們採用小組活動的方式來學習。這樣可以使他們在活動中充分展開推理和想象,作到人人蔘與、人人熱情高漲,發揮他們在課堂中的主題地位。此外,我還將把多媒體教學應用到本節課當在中,使學生能更加直觀地理解分數,從而達到增加課堂容量和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

五、說“教學流程”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在教學中,我力求體現“五爲主”即以發展爲主旨、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探索爲主線、以認識分數爲主載。爲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強化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從以下四個環節展開教學。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上課一開始,我會與學生談話交流:你們喜歡玩遊戲嗎?和同學玩拍手遊戲。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採用談話導入新課,把學生引入到情境之中,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輕鬆愉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同時讓學生感受數學來源與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認識1/2

在上面的情境圖中引導學生思考:一個蘋果要怎樣分才公平?用什麼數字來表示一半?同桌之間商量後再全班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我會故意拿一張蘋果的紙代替任意撕成兩半並說:“這樣也可以用1/2來表示。”從而引導學生反駁我的理解並說出“平均分”。

2. 領會1/2的含義

在已經認識1/2之後,引導學生用塗色的方法表示出教材“塗一塗”中各圖的1/2。師有選擇的投影出學生的作品。接着由學生來說一說:發現了什麼?從而達到引出每樣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來表示、進一步加深對1/2意義的理解。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平均分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1/2的意義。同時幫助學生直觀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突破重難點。

3.認識1/4

每個人先用自己喜歡的折法折出正方形紙的1/4,再與小組內各成員交流不同的`折法並討論爲什麼折法不同卻都表示這張紙的1/4。這裏我會引導學生想出儘可能多的方法。

設計意圖:這部分的教學是本節課的主體部分。通過1/2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了分數的含義。再讓學生去進行自主創造、拓展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學生的折法會是五花八門,但只要是學生自己創造出來的,就給予肯定。學生可以在小組交流中分享收穫的喜悅。

4.認識其他的四分之幾

在上一環節中學生已經摺出1/4的基礎上,引導每個小組在已經摺出1/4的幾張紙上分別畫出2/4、3/4、4/4。然後把學生的作品貼到黑板上,同時板書1/4、2/4、3/4、4/4。

5.學習分數的讀寫法

結合板書引導學生總結出:像1/4、2/4、3/4、4/4這樣的數我們就叫做分數。接着以3/4爲例分析分數的寫法和讀法。然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分數各部分名稱及表示的意義。 設計意圖:使學生初步學會自己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並在組內交流,發展學生的合作意識。這一階段的教學讓學生明確認識,形成分數的完整概念。在這裏,難點得以突破,教學的各項目標得以集中實現。

(三)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我設計了具有層次性、針對性、靈活性的練習。練習分爲三個層次:基礎練習、綜合練習和拓展練習。

1、基本練習:課本P55練一練的1、2題。

2、綜合練習:下面哪個圖形的塗色部分的1/4,在()裏面“∨”並說明其他三圖爲什麼不能用1/4來表示。(題目在課件上)

3、拓展練習:判斷下面的分數表示的陰影部分對嗎?(題目在課件上)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多層次練習的主要目的是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讓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把剛剛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四)自我總結,分享收穫

在本節課即將結束時,我準備讓學生找一找身邊能用分數表示的例子,同桌之間說一說。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讓學生在自我總結中,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真體會生活中是數學與學習數學的價值。

附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可以說是“微型教案”能具體、直觀地幫助學生開啓思路、排疑解難、掌握新知識,所以我精心設計如下板書:

認識分數

把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1/2 像1/2、2/4、3/4、4/4這樣的數我們就叫做分數

寫法:先寫分數線,再寫分子,最後寫分母

讀作:四分之三

《認識分數》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認識分數》第P98-100頁。

2、教材分析

本單元《認識分數》這一教材是學生第一接觸的內容,在認識上比較生疏,與以往學習的整數相比,無論在意義,讀、寫方法,還是在計數單位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別,並且學生在生活經驗中又接觸得較少,接受起來比較困難。對此,爲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分數,本單元採取情景教學並結合啓發式教學,讓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水平,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初步認識和理解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能夠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同時本課時是學習分數的第一課時,學習的內容是認識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的分數,並能說出相應分數的實際含義,是本課時的核心內容,學好本課時可以爲以後繼續學習分數和小數的相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材的出發點不僅僅是爲了讓學生掌握分數的基本知識點,主要是爲了培養學生在創造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間接的引導,創設合理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在思考、探究、驗證等數學活動中學習知識,並且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最終可以實現數學化的過程,真正達到教學大綱、課程標準的要求。

二、說教學目標

我根據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的要求,具體分析了教材的結構特點,認真審視了教學內容,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制定了由表及裏,從簡單到複雜的教學目標,並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心理髮展水平,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具體的情景教學與直觀地操作,讓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理解分數的實際意義。同時能夠讓學生準確地讀、寫分數,並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能力目標:通過用摺紙、塗色等方法表示簡單的分數,並以此來鍛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善於通過合作交流來系統認識分數,幫助學生髮展思維能力,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三、說教學重難點

1、教學的重點:本課時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分數的各個組成部分,並能夠通過摺紙、塗色等手段理解和認識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

2、教學的難點:本課時教學的難點是能夠讓學生根據實踐案例說出相應分數的實際含義。

教學的關鍵:本課時教學的關鍵在於提供學生儘可能多的材料,通過學生折、塗等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分數的意義,並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與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並重視學生智力水平的開發,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

四、說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至關重要,這不僅對教學目標如期達到標準產生影響,更加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因此,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採用情景教學並結合啓發式教學,讓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並倡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現問題,通過探究、假設、試驗、驗證等一系列的數學活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同時我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與實踐操作能力的鍛鍊。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材的結構特點和教學目標,我採用啓發式的教學過程,整個過程中以學生自主探究爲重點,因此我制定瞭如下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本課時的導入至關重要,在以往的“分數初步認識”教學過程中,通常採用分蛋糕、分蘋果、分水等情景教學,而在本次教學過程中,我爲了充分體現 “平均分”這一概念,我創新地採用整數簡單的帶餘除法運算進行導入,創設一系列的問題情景進行教學。教學過程中,我將九塊蛋糕平均分給三位同學,並要求列出算式。再此,利用整數簡單的帶餘除法可以直接引出“平均分”這一概念,同時也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相結合,在理解層次上容易接受。進而,我將九塊蛋糕分給兩位同學,此時會得到一個餘數“1”,學生會產生困惑,剩餘的一塊蛋糕該如何分才公平呢?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現實問題發生了認知衝突,產生了求知的慾望,這時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給學生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在具體情境的啓發下,自己思考“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然後讓學生交流討論。

(二)、實踐操作,採用啓發式教學。

在第一步教學中產生的疑惑轉入到第二階段的教學中,可以利用已經準備好的圓形紙片作爲蛋糕,並將其折出一半,從直觀的視覺角度理解“一半”這一概念,接着引出一半在數學上用二分之一這一分數表示。隨之介紹分數的各個組成部分,並結合分蛋糕這一案例解說二分之一的實際含義。同時利用實現準備好的各種圖形紙片折出不同的二分之一,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直接發現同樣是二分之一,它們表示圖形的大小可能不一樣,形狀可能不一樣。在這一階段,我會反覆強調分數的實際含義與“平均分”這一概念。

(三)、採用類比教學,進行知識拓展。

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我可以利用第二階段已建立的知識基礎,進行類比教學,進行知識的拓展。同樣在這一階段我可以充分利用摺紙、塗色等活動折出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四)、鞏固練習,檢驗教學目標是否達到。

在這一階段主要教學目的是爲了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預測教學目標是否達到目標,爲課後的教學反思做好前期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