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糉子裏的故事》說課稿

《糉子裏的故事》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糉子裏的故事》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糉子裏的故事》說課稿

  《糉子裏的故事》說課稿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用語言清楚連貫的表達。

2.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在體驗中感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PPT、3只糉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1..出示糉子,引出故事《糉子裏的故事》

師:你們吃過糉子嗎?什麼味道的?(豆沙、肉、蛋黃)小結:原來糉子裏面可以包各種各樣的餡兒,那你們知道什麼時候要吃糉子呢?

2.簡單講述糉子的來歷: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我們要吃糉子。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大家要記住哦。

3.我這個糉子和你們吃的可不一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糉子裏的故事》吧。

(二)欣賞故事1.分段觀看PPT,欣賞故事。

(在密密的樹林裏--也就不能把找來的故事講給小朋友們聽了。)師:這位老奶奶有個非常大的本領是什麼?可老奶奶現在不能說話了,那怎麼辦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幼兒討論)師: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奶奶是怎麼做的。

2.繼續欣賞故事(老奶奶採來一把箬葉--誰就能講出有趣的故事來。)師:老奶奶是怎麼做的?

小結:原來奶奶把故事包在糉子裏,誰吃了糉子,誰就能講故事。糉子包好了,誰會來吃呢?讓我們繼續聽下去吧。

3.松鼠圖片師:誰來了?小松鼠來幹什麼?老奶奶是怎麼說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師:小松鼠吃了糉子講出故事了嗎?(猜)小結:小松鼠吃了糉子,"吱吱吱"的講不出來。

4.狐狸圖片師:小狐狸吃了糉子能講出故事來嗎?

小結:小狐狸吃了糉子,"哩哩哩"的講不出來。

5.創編故事。

師:你還想請誰來吃糉子?(如"我請小兔子吃糉子,吃吧吃吧,吃了糉子講故事。")師:小兔子吃了糉子,肚子裏馬上有了故事,可是小兔子不會講故事,只會一個勁地跳來跳去。(兩個)6.繼續欣賞故事。

師:小動物雖然吃了糉子,但它們不會講話,講不出故事,怎麼辦呢?(個別幼兒)師: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奶奶請來了誰吃糉子?她能講故事嗎?

7.繼續欣賞故事(小松鼠,小狐狸--她一定把這些故事講給小朋友們聽。)小結:糉子裏面藏了很多故事,小女孩吃了糉子,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8.完整欣賞故事,並能學說故事裏簡單的句子。

師:現在就讓我們完整地聽一聽故事,想一想你們喜歡故事裏的哪一句話?

"吃吧吃吧,吃了糉子講故事。"(三)"吃"糉子1.老奶奶的糉子裏有故事,陳老師帶來的糉子也很神奇,來吃吃陳老師帶來的糉子,講講陳老師糉子裏的故事。

2.出示糉子一:聽話("吃吧、吃吧、吃了糉子講故事"。)師:誰聽見了奶奶用了哪兩樣東西包糉子?(箬葉、米)師:誰能把故事裏說的什麼樣的米、什麼樣的箬葉講清楚?

3.出示糉子二:悄悄話("我愛你")("吃吧、吃吧、吃了糉子講故事"。)師:悄悄話是什麼意思?(輕輕講,用心聽)師:怎麼說悄悄話呀?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說悄悄話的樣子!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玩"說悄悄話"的遊戲,好嗎?

(爲什麼會傳錯?悄悄話是很難的,要用心聽、仔細聽、遊戲才能玩下去,我們等會兒到教室裏繼續玩。)4.出示糉子三:祝福(互相)("吃吧、吃吧、吃了糉子講故事"。)師:我們馬上要離開幼兒園,離開我們的好夥伴,上小學去了,那你有什麼祝福的話要跟好朋友說嗎?(相互送祝福)師:你收到了什麼祝福?你祝福了誰?

  活動延伸:

師:孩子們,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回到家,和奶奶一起吃吃糉子,聽奶奶講講故事,也可以把你的故事講給奶奶聽。

  《糉子裏的故事》說課稿2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中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能夠仔細傾聽,嘗試用語言清楚完整地表達並體驗語言遊戲的快樂。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做語言遊戲的快樂

  難點:能夠仔細傾聽,嘗試用語言清楚完整地表達

  材料與準備:

1物質準備:PPT、糉子糖、魔術盒

2經驗準備:玩過詞語接龍和說悄悄話的遊戲

  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入

師:今天孫老師帶來一個魔術盒,猜猜看裏面是什麼

師:原來啊是個糉子孫老師要考考你們了:什麼時候每家每戶都要吃糉子呀?

小結: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我們都要吃糉子。香香的糉子裏有各種各樣好吃的餡料。

師:小朋友們都吃過什麼餡的糉子?

師:今天老師帶來的是一個神奇的糉子,糉子裏面包着什麼餡呢?我們一起來來聽聽故事吧。

二、看看、聽聽、講講故事

(一)聽聽說說第一部分

在樹林裏,有一間小屋,小屋裏住着一位老奶奶。老奶奶看見過許多事情,所以心裏有了許多故事。可是,不幸的是老奶奶生了一場大病,等她病好了以後,她已經不能大聲地講故事。於是,老奶奶就來到河邊採了青青的葉子回到家又把米洗乾淨,老奶奶用青青的葉子白白的米包糉子,老奶奶心裏想(放ppt)

我可以把故事包進糉子裏,讓吃到糉子的人都會講故事。老奶奶到森林裏請來很多動物朋友。

1、師:小朋友們猜猜,都有誰來了呀?

吱吱吱,吱吱吱,來了一隻小松鼠。老奶奶想:吃吧吃吧,吃了糉子講故事。小松鼠吃了糉子,肚子裏馬上有了故事。哩哩哩,哩哩哩,來了一隻小狐狸。吃吧吃吧,吃了糉子講故事。小狐狸吃了糉子,肚子裏也有了故事,

2、師:小松鼠和小狐狸都吃了糉子,他們能講出故事嗎?爲什麼?

小結:原來啊小松鼠只會吱吱叫,講不出故事。小狐狸只會一個勁地叫:“哩哩哩......”小狐狸也講不出故事。

3、師:我們接着往下看還有誰來了?他們能講出故事嗎?

小白兔,小猴子,小鳥都來吃糉子。

老奶奶想:吃吧吃吧,吃了糉子講故事。小猴子,兔子、小鳥吃了糉子,肚子裏也有了故事,可是小兔只會蹦蹦蹦,小鳥和小猴子只能“吱吱吱吱”他們都講不出故事。

4、師:小動物雖然吃了糉子,但它們講不出故事,真着急,怎麼辦?還能請誰來幫忙呢?(小鸚鵡,小朋友。)

(二)探討請小姑娘的方法

1、師:原來小動物們要去請小姑娘去老奶奶家裏吃糉子,看看,小姑娘願意嗎?爲什麼?

2、師:小動物們因爲不會說話,只能追着小姑娘,嚇得小姑娘逃跑了。我們小朋友能不能幫小動物們想一想,怎麼樣才能讓小姑娘去老奶奶家裏呢?(小動物們想了一個十分聰明的辦法)

小結:原來呀小動物們把蘑菇放在去老奶奶家的路上

小姑娘採着,採着她來到了森林小屋前。老奶奶在門口笑眯眯地朝她招手,好像在說“來吧來吧,請你吃糉子。香噴噴的糉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個又一個,老奶奶想:吃吧吃吧,吃了糉子講故事。心裏有了一個又一個故事。

3、小姑娘吃了糉子會講出故事嗎,我們繼續看看下面的故事。

(三)結束故事

哈,故事全吃到肚子裏去啦!小姑娘講了一個又一個故事,老奶奶一邊聽一邊點頭,

小動物們個個聽得着了迷。

小姑娘覺得這還不夠,她要把一肚子故事帶到幼兒園,說給更多的小朋友聽。

於是,小姑娘告別了大家,她拎了滿滿一籃蘑菇,還帶了滿滿一肚子的故事回家了。

三、做遊戲,吃糉子

師:老奶奶最後有沒有找到吃了糉子講故事的朋友啊?(有,小姑娘)

老奶奶不但請小動物、小姑娘吃糉子,還要請我們小朋友吃糉子,但是在吃糉子前要先完成三個遊戲(藏在糉子裏)

四、延伸活動

孫老師呀變了個魔法把老奶奶神奇的糉子變成了神奇的糉子糖,吃了這個神奇的糉子糖你就會講神奇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糉子裏的故事》,等到我們放學了把這顆神奇的糖帶回家,也把這個神奇的故事帶回家好不好?

  《糉子裏的故事》說課稿3

  活動內容及進程

  一、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節。

2.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的表達。

重點: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的表達。

難點:看看、說說、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節。

  二、活動準備

課件、糉子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今天楊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故事,來看看,故事是關於誰的?(出示幻燈片)

(幼兒看圖說圖上都有誰)松鼠、狐狸、小兔子、小鳥、小姑娘,對,還有糉子,必須有糉子。(出示糉子圖片)

2.小結:孩子們,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糉子的故事》。(出示課題)

3.師:小朋友你們吃過糉子嗎?什麼時候吃糉子?(師:對,端午節是我們中國人吃糉子的日子。)

糉子是什麼味道的呢?(請幼兒自由發言——有肉的、蜜棗的等等,不過孩子們,現在的糉子裏面會包各種各樣的東西,味道也有各種各樣對嗎?)

4.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聽《糉子的故事》吧。

  (二)欣賞故事

1.分段聽故事,觀看PPT

(在樹林裏,有一間小屋,小屋裏住着一位老奶奶------她已經不能大聲地講故事。)

師:這位奶奶有個非常大的本領是什麼?

師:可奶奶不能說話了,那怎麼辦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嗎?(幼兒討論)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奶奶是怎麼做的。

2.聽故事,觀看PPT

(於是,老奶奶就來到河邊採了青青的葉子——誰吃了糉子誰就會講故事森林裏的小動物都來了,它們都想吃糉子、講故事。)

師:奶奶是怎麼做的呢?奶奶是用什麼來包糉子的?

師小結:原來奶奶把故事包在糉子裏,誰吃了糉子,誰就能講故事。

師:糉子做好了,誰過來想吃糉子、講故事?(小動物圖片)

3.幼兒說了之後,師小結:小鳥是吃了老奶奶的糉子,肚子裏馬上有了故事,可小鳥嘰嘰嘰講不出故事。還請誰吃糉子、講故事?

小松鼠吃了老奶奶的糉子,肚子裏馬上有了故事,可是它吱吱吱講不出故事。還請誰吃糉子、講故事?

小猴是吃了老奶奶的糉子,肚子裏也有了故事,可是猴子竄上竄下地講不出故事。

小狐狸吃了老奶奶的糉子,肚子裏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會說話,一個勁地叫:“哩哩哩講不出故事。”還請誰吃糉子、講故事?

小兔子吃了老奶奶的糉子,肚子裏也馬上有了故事,可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講不出故事。

師:大家吃了老奶奶的糉子不會講故事,真急人。嗯,怎麼辦呢?(打問號的圖片)

那請誰來吃糉子講故事好呢?(對,其實就應該請我們人講故事,因爲我們會說話。)

4.師:你們會講故事嗎?那你的故事是從哪裏來的?(幼兒討論)如:看電視學來的,聽爸爸媽媽講的等等。師:是的,你要會聽還會看纔會講故事

5.你們想不想到老奶奶的屋子裏吃糉子講故事?如果你們想到老奶奶的屋子裏吃糉子講故事,那就先來吃楊老師的糉子,瞧,我的糉子各種味道。看看你們有沒有講故事的本領?會聽、會看。

6.打開第一個糉子:我們把這裏的糉子打開,看看有沒有藏着故事。吃吧吃吧,吃糉子,吃了糉子講故事。

出現了什麼?對,有識字的朋友。(“聽話”小熊圖片)

講故事的本領需要會聽話,請聽我說:老奶奶爲什麼會不能講故事了?(大班孩子,請用完整的話來回答問題。好的,你會把話聽清楚。)——請吃糉子。

好的,接下來請再聽話:窗外,滴哩哩的下着小雨。師:請誰說一說我剛纔說的一句話,我說了什麼?——請吃糉子。

看來不難,那麼我加大難度:中國端午節的傳說,是關於一位偉大的詩人,他叫屈原。(誰聽清楚了我這句話,說了什麼?)——請吃糉子。屈原的故事聽過吧?好的。如果沒聽過的朋友,回去找大人告訴你。這是我們中國有的傳說,外國人不明白的。

7.打開第二個糉子:我們繼續打開第二個糉子:吃吧吃吧,吃糉子,吃了糉子講故事。接龍

8.(孩子們,接龍是什麼意思?誰玩過。那我們玩個詞語接龍怎麼樣,我說開心兩個字,你把心接下去,心什麼?看來難不倒你們,再來點難的,我們玩一句話的接龍怎麼樣?開始了:我走在馬路上。誰來接我走在馬路上幹什麼?)

8、打開第三個糉子:我們繼續打開第三個糉子:吃吧吃吧,吃糉子,吃了糉子講故事。傳話(我很開心、你很棒、你能行的、我愛你。)

9.師:你們真的有本領去奶奶的屋子裏吃糉子講故事,那我們繼續往下看誰也去了奶奶屋子裏吃糉子講故事的

10.觀看PPT

師:小姑娘吃了一個又一個的糉子,發生了什麼事?

師:小姑娘告別老奶奶、小動物們的時候怎麼說的呢?

結束語:你們的奶奶會講故事嗎?你們的奶奶會包糉子嗎?

11.延伸

師:在端午節的時候會去包嗎?端午節除了吃糉子,還要幹什麼?(端午節習俗圖片)

  活動反思與意見

活動實施下來,總體感覺,效果非常好,活動很順利,幼兒非常喜歡,非常投入,活動的微調非常有必要,不但使幼兒能在生動、有趣的遊戲情境中體驗了愉悅,而且,也使每個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都獲得了經驗的提升和語言能力的提高。同時,也爲活動能順利、有序的開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通過活動,也感覺到,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有一些方面要有待提高和培養。如:學習習慣的培養。當有一個幼兒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其他幼兒應耐心等待,認真傾聽;當你知道問題答案的時候,要養成舉手發言的好習慣。如:遊戲規則的建立和遊戲意識的培養。如在遊戲“悄悄話”中,要認真仔細地聽,聽清楚了,再按遊戲規則進行傳話,這樣遊戲就能順利進行了。除此之外,在以後的遊戲活動中,都要注意遊戲規則的建立和遊戲意識的培養。

  《糉子裏的故事》說課稿4

  活動目標:

1、認真觀察圖片,理解故事的內容;

2、大膽想象並講述故事內容;

3、樂意參與集體遊戲。

  活動準備:

1、幼兒在活動前對包糉子的材料及方法有所瞭解。

2、《糉子裏的故事》ppt

  活動重難點:重點:通過觀察小動物們的動作、表情,大膽猜測故事內容。

難點:在看看、說說、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節,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出主題。

1、謎語:三角四楞長,珍珠裏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帶脫衣裳。

提問:猜猜是什麼食物?小朋友你們吃過糉子嗎?什麼節日我們要吃糉子?(端午節)你喜歡吃什麼味道的糉子?

2、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關於糉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糉子裏面包的和你們吃過的'都不一樣,那它包着的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圖書、聽故事吧,答案就在故事裏。

3、教師出示ppt1,引導幼兒認識故事題目《糉子裏的故事》。

  二、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圖片內容,大膽講述故事情節。

1、出示ppt2,師:老奶奶的肚子裏裝滿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歡聽她的故事。

提問:有哪些小動物來聽老奶奶講故事啦?(小松鼠、小狐狸、小兔子、小猴子、小鳥)

這麼好聽的故事,大家聽的怎麼樣?(認真、專心致志)

2、出示ppt3,提問:

⑴老奶奶生了一場大病以後,不能大聲講話了,大家再也聽不到好聽的故事了。老奶奶很着急,那該怎麼辦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嗎?(鼓勵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

⑵師:小朋友們幫老奶奶想了這麼多的辦法,我們來看看老奶奶她是怎麼做的呢。

3、出示ppt4,提問:

⑴有哪些東西?(糉子葉、糯米)

⑵老奶奶在幹什麼?(包糉子)她的表情是怎樣的?

⑶教師小結:原來,老奶奶她有一個心願,就是把故事包在糉子裏,誰吃了糉子,誰就能講出好多的故事。

4、出示ppt5、

5、老奶奶把糉子做好了,誰會來吃呢?

6、提問:

⑴ppt5:誰來了?(小松鼠)吱吱吱,吱吱吱,來了一隻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糉子講故事。

⑵ppt6:小松鼠吃了糉子講出故事了嗎?"(沒有)

⑶師小結:小松鼠吃了糉子,肚子裏馬上有了故事,可小松鼠不會說話,一個勁地叫:"吱吱吱···"就是講不出故事。接下來還會有誰來呢?

7、出示ppt7、8,提問:

⑴ppt7:誰又來了?(小狐狸)哩哩哩,哩哩哩,來了一隻小狐狸。吃吧吃吧,吃了糉子講故事。

⑵ppt8:小狐狸吃了糉子能講出故事來嗎?(不能)

⑶教師小結:小狐狸吃了糉子,肚子裏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會說話,一個勁地叫:"哩哩哩···"就是講不出故事。

8、結合小松鼠、小狐狸吃糉子的情景,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其他小動物來吃糉子的情景。

⑴除了小松鼠和小狐狸外,還有哪些小動物也來吃過糉子了?(小鳥、小兔、小猴)

⑵引導幼兒分別想象並講述小鳥、小兔、小猴來吃糉子的情景。

①師:你們能不能學着老師講小松鼠和小狐狸來吃糉子的話說說其他小動物呢?

②它們都講出故事了嗎?

③這麼多小動物吃了糉子,肚子裏也有了故事,那爲什麼講不出故事呢?

9、出示ppt9,提問:

⑴它們講不出故事覺得怎麼樣?(很難過、着急)引導幼兒觀察小兔和小狐狸的表情以及小動物們周圍的各種符號,大膽猜測小動物們的心理活動。他們之間會說些什麼?

⑵小動物雖然吃了糉子,但它們不會講話,講不出故事,怎麼辦呢?真着急。你有什麼辦法嗎?

⑷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動物們想了一個什麼辦法?

10、出示ppt10、11,提問:

⑴ppt10:這個時候,誰來了?(小姑娘)小姑娘在幹什麼?(採蘑菇)

⑵師:原來,小動物們是想請小姑娘來幫助它們,爲什麼小動物們會請小姑娘來幫忙呢?(因爲小姑娘會說話)⑶小姑娘會答應幫它們嗎?

⑷ppt11:小姑娘答應它們了嗎?小姑娘爲什麼要逃跑呢?

⑸教師小結:小動物們高興得一起衝過去,吱吱吱、哩哩哩、嘰嘰嘰,叫個不停。小姑娘嚇壞了,所以,小姑娘扔下竹籃拼命逃。

11、出示ppt12、13、14,提問:

⑴ppt12:小姑娘嚇跑了,那該怎麼辦呢?

⑵ppt13:小動物們用了什麼辦法把小姑娘找回來?⑶ppt14:小姑娘回來了嗎?她是怎樣回來的?

12、出示ppt15、16、17、18:提問:

⑴ppt15:師:小姑娘採呀採,一直採到小房子跟前。老奶奶站在門口等着小姑娘,她看到小姑娘,會怎麼說?(美麗的小姑娘,快來吃糉子,吃了糉子講故事)

⑵ppt16:師:香噴噴的糉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個又一個。把故事全吃到肚子裏去啦!

  反思:

選擇這個故事,是因爲今天正好是端午節上來的第一天,孩子們對糉子的熱情尤存,它本是大班的一個故事教學內容,我把它改編過了,故事也重新改過了。我把目標定位在情感表達和語言表達方面。在設計環節時,第一部分是一個引子,其中有一個提問:吃了糉子肚子感覺飽飽的,(孩子們很自然地說出飽飽的),爲下面吃故事糉子,肚子裏有了許多故事,埋下了一個伏筆。第二部分故事欣賞環節中,我第一次的設計是讓孩子第一遍就完整的欣賞故事,試教下來,能力強的孩子把整個故事的大致意思全部都複述了出來,使問題的設置無法正常推進。於是,我想到把故事分成兩段,第一段結束後,讓孩子們自己幫小動物想辦法,進行發散性思維,激活幼兒在教學現場的思維(第二次試教時效果很好)。這裏我也有另外一個用意,語言活動中,由於孩子往往是坐的時間比較長,容易產生思維疲勞,在這裏頓一下,讓孩子們自由想象,能重新調動起孩子繼續學習的積極性,思維也能活躍起來。(拆糉子這個環節,也有相同的作用)

最後,我把故事包在糉子裏,強烈地構起孩子想看,想說的願望。其中,解糉子的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學習如何解開,在遇到相同的故事時,孩子自然地說:‘我們的故事是一樣的’,於是,我順利地引到合作講故事。在故事的提供上,我準備了適合不同層次幼兒需要的故事,有兩副畫面的,三副畫面的,最多是四副畫面的。本來我在糉子上沒寫名字,後來考慮到,如果不寫名字,能力相對比較差的孩子,如果拿到四副畫面的故事創編,那對他的難度就會比較大,孩子就會失去創編的興趣。

在最後一個環節,分享故事中,我的引導還不夠,集體教學活動,既要有目標的意識,有對教學活動期望效果的追求,更要關注過程的價值,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成長有意義的經驗;既要有精心的預設,使教學活動在研究孩子、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更要給幼兒以生成的空間,並有效地迴應幼兒大量不確定的生成問題。在迴應孩子方面,我覺得自己做的還是非常不夠的。

整個活動,孩子們都處於一種比較活躍的狀態,隨着環節一步步地推進,孩子自然產生了強烈的想“說”的願望,自然達到了預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