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關於二年級語文說課稿集合五篇

關於二年級語文說課稿集合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3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二年級語文說課稿集合五篇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講的課文是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歡慶》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本文是一首詩歌。這首詩寫的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陣陣海濤,構成了多麼美麗、歡樂、祥和的畫面。讀着讀着,我們似乎看見農民豐收的笑臉,看見天安門廣場上緩緩上升的國旗,似乎聽見中華兒女對和平的呼喚,聽見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國的共同心聲。

2、設計理念:(1)堅持“以讀爲本”的思想,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2)、抓住兒童的生活經驗和積累的識字方法,生生互動,在交流探究中學會生字,力求識用結合。(3)、構建了師生平等對話的平臺,用自然貼切、生動、有趣的評價語撥動學生的心絃,激活他們的思維,促使他們以高漲的情緒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4)、能正確處理課內外的關係,增強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3、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在知識與技能上要求學生認識7個生字、會寫2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慶的氣氛。情感目標是在潤物細無聲中激發學生對祖國母親的熱愛之情。

本課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力求做到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的薰陶和情感的昇華。

二、說教法與學法

興趣是兒童最好的老師,我採用情境感染法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引導學生進入情境。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讀是很好的實踐活動。因此我把讀書的權利還給了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合作交流中認識生字,交流學法,讀懂這首詩,達到入境入情。同時我還讓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蒐集圖片,很好地體現了課內外的聯繫,樹立了大語文觀,達到了學科間的融洽。

三、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開課伊始,我先讓學生欣賞開國大典和建國55年來,人們用各種方式慶祝祖國的生日的錄象。讓學生感受祖國人民普天同慶的幸福時刻。這種情境的創設,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情境。

(二)初讀感知,認寫生字

在本課要求認的字的處理上我遵循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的教學原則。

1、先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說說什麼是歡慶,讀出喜悅的心情,再在田字格里練習書寫歡、慶兩個字。

2、然後讓學生帶着要求初讀課文,把讀不準的生字詞多讀幾遍。

3、學生當小老師領讀生詞,激發學生的表現欲。適時提醒“樂”是多音字。

4、當剩下生字寶寶的時候,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再把自己的好辦法介紹給大家。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培養了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多種方法的靈活運用,提高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和效率

(三)指導朗讀,讀中感悟

新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爲”。因此要讓學生自己去進行閱讀實踐,去感受、思考,加深理解和體驗,從中汲取營養。

1、讓學生再次讀課文,讀好了,就讀給同桌聽。同桌認爲他讀得好,就豎起頂呱呱表揚他。

2、教師範讀後,再讓學生有感情朗讀,邊讀邊想讀懂了什麼,彙報交流。

3、學生在小組內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討論怎樣才能讀得更好。教師適時指導學生懂得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情,才能讀出真情實感。

(四)展示交流

開發教材資源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因此在教學中我還設計了讓學生蒐集有關歡慶的圖片,並配上一句話或一首詩。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再選幾幅進行展示。從中較好地爲學生創設了探究空間,培養了學生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五)昇華情感

1、學生帶着自豪、驕傲的語氣讀最後一句——十三億孩子,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

2、學生配樂讀文,並共同祝祖國媽媽生日快樂。

3、最後學生齊唱《歌唱祖國》,再次感受這歡樂的場面,在歌聲中走出課堂。

(做到了由情貫穿始終,在濃濃的情感薰陶中學習語文知識,昇華各自的情感。)

總之,這節課我充分發揮教材的示範作用,時時刻刻堅持以讀爲本,讀訓結合,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切切實實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蘇教版教材第四冊第七單元的課文《歡樂的潑水節》,它是本冊教材中“愛國篇”的最後一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一些祖國的民族風情。

說教材:

《歡樂的潑水節》一課緊扣“歡樂”記敘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情景,初步對學生進行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教育。全文共有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鳳凰花開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部分,共有五句話,具體生動地寫了潑水節的歡樂場面:一、二兩句寫人們做的準備,三、四兩句寫潑水地場面,第五句點出了潑水的象徵意義;第三自然段略寫了潑水節的其他活動。

析學生:

課文生動描寫了傣族潑水節的盛大場面,表現了歡樂、祥和的氣氛。可是,因民族差異,它與二年級學生的生活、認知有一定的距離,學生對潑水節瞭解

較少,難以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但這些孩子卻有着強烈的好奇心,思維較活躍。

說目標:

根據新課標及教材的安排,再結合我班學生的年齡特點,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知識與能力方面

1.學會生字,感受課文用詞的精當。

2.培養學生邊讀邊思,邊讀邊想,體驗感悟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選擇地背誦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我想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活動起來,在活動中走入情境,全面熱情參與情感的體驗,從而與傣族的潑水節來一次親密接觸。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主要是師生一起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共同領悟、感受傣族人民過節的“歡樂”。

四、重難點: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有以下兩個方面

1.感悟課文用詞的精當。

2.融情於文,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

說過程:

在確定了教學目標、重難點的基礎上,這一課時的授課形式,我主要是以創設情境,體驗情感,師生入情入境與文本對話爲主。

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激發情感,引起需求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內容有足夠的興趣,纔會產生強烈的探索慾望和飽滿的情緒狀態,纔會自發地調動全部感觀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去。所以一開始我就用帶有濃厚傣族氣息的葫蘆絲音樂《月光下的鳳尾竹》的和鳳凰花的畫面導入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學習,讓學生在視、聽覺的雙重衝擊下,帶着自己的感受來朗讀第一小節,一下子就進入到課文情境當中,進而產生一種非常想去參加潑水節的情感和需要。

2.創設情境,體驗情感

課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我把它分爲三個層次進行教學,不斷地給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髮揮想象,朗讀感悟。

陶行知說:兒童的思維在手上,所以,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表演中理解抽象的語言,這既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習慣,又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該段第一層次1-2兩句時,我緊緊抓住“提、端、滴、撒”這些動作,讓學生在課堂上做一做,動一動,再讀一讀,從而感悟文章用詞的精當,體驗文本蘊涵的情感。

第二個層次3-4兩句是本課教學的重中之重,我打算在此對學生進行讀、說、演、感悟全方位語文素養的培養。通過讀一讀、評一評、說一說、演一演等方式積極創設傣族人民潑水的熱鬧情境,引導學生邊朗讀邊想象,在閱讀過程中加強角色體驗,充分參與言語實踐活動,真切地感知課文中人物的內心情感,加深其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的過程。從而實現小語新課標所提出的“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具體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A.播放歡快的象腳鼓點聲,讓學生 初步感受節日的“快樂、有趣”,來引發學生讀書、探知的慾望。

B.緊接着我再次創設情境:同學們,這是一個潑水的廣場,來!把你們的桶提起來,盆端起來,瓢拿起來,看一看,你的好朋友在哪裏,快去潑吧。接着讓學生下位,互相追趕,互相潑水,盡情體驗潑水節的快樂。

C.讓學生讀出自己的體驗。

D.觀看傣家人過潑水節的實況錄像,再次感受潑水節的歡樂。

E.最後,通過男、女生賽讀來加深對文中人物的情感體驗。

我國楊再隋教授說過:“引導學生進入情感體驗過程,教師要適時地引起學生思維的衝突。——體驗課文的情感因素並與之共鳴,這是教學成功的關鍵。爲了突破傣族人民用潑水這種特殊的方式向別人表達着美好的祝福。這一教學的難點:在教學第三個層次第5句時,我採用自然、貼切的現場採訪,讓學生如臨其境,深深體驗潑水開始時人們急切的等待、潑水時的熱鬧和歡樂之情,深刻領悟潑水的象徵意義,領悟傣家獨有的風情。

具體環節設計如下:

A.角色體驗:你身上溼淋淋,爲什麼臉上還笑開了花?讓學生充分表達。

B.出示第5句,生讀。

C.師述:怪不得人們那麼高興,原來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徵,潑出去的水會給人們帶來幸福呀!

D.生帶着新的感受再讀3-4句。

3.詳略交替,以讀代講

課文第三自然段的教學,我進行了弱處理,第一句,師伴以音樂,渲染氣氛,以讀代講;第二句,以聲、像手段爲烘托,讓學生在歡快的樂曲聲中展開想象的翅膀,還原文本中畫面,感受潑水後歡快的熱烈場面,讀出高興,不忍離去的心情。

4.迴歸全文,拓展延伸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促使學生積累一定的語言材料。所以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傳家寶”,教師應以讀爲本,積極營造一種以書聲琅琅爲主的課堂氣氛。總結時我打算用激勵性的語言:“小朋友,你們願意用朗讀,帶俞老師去西雙版納過個快樂的潑水節嗎?”來激發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全文。

開放的課堂才能彰顯出無限生機,把語文學習向課外拓展,向課後延伸,把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創造,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教學中去實踐,學生蘊藏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思維的火花才能得到碰撞和閃光。所以最後,根據課後練習4的要求,在學生交流收集資料的基礎上,我用圖片的形式又適當補充了一些我國其他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並鼓勵感興趣的同學,組成研究小組,課後到圖書館或上網去查閱更多詳細的資料。既讓學生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豐富了精神世界,同時也把探索的種子播撒在了學生的心田。

以上是我的全部教學設計,肯定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敬請各位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尊敬的評委老師:

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篇目是《最苦與最樂》。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等幾方面進行說課。

【說教材】

教材的地位及教學目標

《最苦與最樂》是語文出版社八年級上冊底三單元中的第三課,是一篇議論文,作者梁啓超先談未盡責之苦,進而引出盡責任之樂,闡明瞭苦與樂對立統一的關係,從而提出具體做法“人生應當勇於承擔責任,而不能逃避責任。”論證思維有很強的嚴密性,富有說服力。本單元四篇課文均是議論文,且爲本套教材唯一的議論文單元。而本文是本單元最突出,最具議論文特點的文章,以這樣一篇論點鮮明、討論嚴密,論據充實的議論文居中,有助於學生總結,進一步瞭解議論文的一般特點,瞭解議論的觀點和材料之間的統一關係,爲培養嚴密的思維能力和以後進一步學習議論文知識打下基礎。

完成本文的教學任務擬用兩課時:第一可是側垂了解議論文中觀點(論點)和材料(論據)的關係以及文章的結構特點,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第二課時側垂品析多種修辭手法的作用,富有靈性說服力的語言,拓展練習。這裏說明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

針對以上分析,結合《語文理標》的基本精神,以及7―9年級對議論文閱讀的要求:“能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繫,並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爲:

知識與技能

瞭解議論文中觀點(論點)和材料(論據)兩大要素的關係及文章的結構特點,從而理清文章脈絡;學會積累文中白語、俗語、名言佳句,並初步學會分析觀點和材料。

過程與方法

組織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引導學生提煉文章主要意思,理解重點語段爲規範,推而廣之。

情感態度價值觀

有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對他人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單元教學重點在議論文的三要素,重點也是難點。考慮到學生初學議論文,不一定很快把握住。雖然本文觀點鮮明、論證嚴密、論據充實,但學生理解有一定的難度。爲此,我確定本文的教學重點爲:着重抓住觀點,理清文章結構,初步學會分析議論文的觀點和材料。培養對他人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把教學重點作爲教學難點。

【說學法】

正如上面所說,學生初學議論文,往往會有一種畏難情緒,認爲議論文深奧難學,或者只是簡單理解突發議論等,雖然八年級學生已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本單元也已學習兩篇課文,儘管都是立論文章,有一定的特色,但對學生學習借鑑解讀這類課文的方法偏少。本文議論特點比較突出,因此,作些引導歸納是必要的。俗話說得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爲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的作用,擬採用引導學生以探討方式交流學習考試方面的“最苦”與“最樂”,然後要求學生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勾畫摘錄作者眼中“最苦”“最樂”的語句,小組討論教師提出的問題,理清文章結構。同時,精讀“最苦”部分,以點帶面自學“最樂”部分,相機進行能力遷移訓練。

【說教法】

教無定法,教必有法。初學議論文,更應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我擬採用點撥啓發和學生自主討論相結合的教法,在教學過程中,儘量避免出現大量的術語、概念,而用學生學習生活實際組織探討,引導進一步接近議論文,加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然後再因勢力導,引導出學生邏輯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學得主動,輕鬆。具體表現力。

問題討論法。用實際問題引發思考討論,從心理上克服對議論文的畏難情緒,找到閱讀的突破口。

整體感知摘錄法。採用默讀方法,拋出問題,要求勾畫摘抄,粗通文章,感知整體。

精讀示範教法。教師與學生共同精讀課文“最苦”部分,作好示範,遷移學習課文“最樂”部分,同時理清關係,突破重難點。

【說教學程序】(從5步說明)

教學程序設計:問題討論――整體感知――精讀示範――能力遷移――總結推進,以下以此爲綱進行說明。

(一)問題討論,導入新課

課文導入要儘量解開學生畏難的思想包袱激發學習議論文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擬從學生較爲苦惱的學習考試入手,請學生談談他們的苦惱,然後說說最高興的(最樂)。這樣設計是從學生生活找到突破,讓學生有話可以說,易融入本文的學習中來,作了很好的薰染和鋪墊。

最後,教師可以在討論基礎上拋出,今天我們來看看梁啓超眼中的“最苦與最樂”是什麼?他認爲人生在世面對這樣的“苦樂”應該怎麼辦呢?

(二)整體感知,精讀示範

先讓學生默讀課文,解決疑難字詞,摘抄文中的古語、俗語、名言佳句等,梳理後要求學生圍繞導入中的問題在文中勾畫摘抄,並完成題板上的三個填空,即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人生但____,而不能____。經過討論完成後理清文章結構,明確文章可分成三部分。經過這個環節,學生初步把握文中的觀點及脈絡爲下面進一步解決難點作了很好的基礎。

第二步,組織學生重點閱讀課文“最苦“部分,在閱讀的基礎上,要求小組交流討論:“爲什麼是最苦?有什麼可以來證明?”同樣之用勾畫摘抄法,很容易找到要點,如:

1、爲什麼是最苦?

“凡人生在世一天,便有應該做的事

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壓在肩頭。”從而推論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責備,無處躲避。

2、有什麼可以來說明?

“爲了增加可信度和說服力,必須適時適度地舉例,請找出有關事例。”點撥出“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對自己”不盡責任最苦,緣於――良心的監督,致死不已,無法排解,也不能逃避。

通過這樣的精讀,初步教會學生明確觀點與材料之間的關係,通過具體分析材料,培養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也啓發了學生對他人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意識。

(三)模仿自學,能力遷移

通過對“最苦”部分的精讀訓練,誘導學生自學剖析“最樂”部分,也可以藉助小組的力量探討學習。本部分側垂說理,但學生還是可以把握住相應的 句子。如: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纔算其樂。人生須知有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快樂之權,操之在已。之所以把這部分作爲自學,主要是學生對本部分的理解較容易些,也爲了讓學生明白原來“盡責任”與“負責任”均談讀“責任”的態度與想法,恰如硬幣的兩面,不可分開。這樣自然而然地理清兩部分,即最苦與最樂之間的關係。這個環節再次強化對教學重難點的突破,自然也明確了本文的論點了。

(四)總結推進,拓展閱讀

在“整體”至“局部”的教學構思中,適時總結,推進設置懸念,讓學生意未猶盡,是一節課很好的收尾。擬用“作者認爲要快樂須負責任盡責任,不能逃避,你認爲還有什麼辦法或想法讓一切都快樂起來?”目的爲推進思考,更重要爲下節課鋪設條件,讓學生課外充分準備,在準備的過程中無形教育作用得以發揮。

第二爲更好地保證讓學習效果,不僅“舉一反三”,更要“舉三反一”,強化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因此,分發文章《懷疑與學問》作爲課外拓展閱讀材料,作爲作業。

【說板書設計】

本文板書力求突出重點,反映課文內容,做到簡明、概括、美觀。

最苦與最樂(梁啓超)

論點:

一、(1―2)論述“負責任最苦。”(事例)

二、(3)論述“盡責任最樂。”(道理)

三、(4―5)論述“勇於負責,不逃避。”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的第4課《小鹿的玫瑰花》。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及效果五個方面作簡要說明。

一、教材及教學目標:

《小鹿的玫瑰花》位於本冊教材的第一單元。本單元以春天爲專題,主要在於引導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好,而且激勵學生走進春天,去發現春天的特點,去探索春天的奧祕。《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能夠引起學生思考而又有所感悟的童話故事。其主要內容是:在美好的春天裏,小鹿種上了一叢玫瑰,它爲了種好玫瑰不怕吃苦,精心管理。可當玫瑰開花的時候,小鹿卻因跌傷了腳不能走動而沒有看到玫瑰花。但當它聽到黃鶯和微風對玫瑰花的讚美後,又感到這些玫瑰花沒有白栽。本課在人物角色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興的情緒變化中,文本所包含的深層含義得以彰顯。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爲什麼沒有白栽。教學難點:認識到爲別人創造快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

本課我準備用兩課時來完成,第1課時初讀課文,會認“玫瑰”等8個生字,會寫“謝”等12個字,學習1-4段,瞭解爲什麼鹿弟弟說這玫瑰白栽了。第2課時學習課文4-8段,懂得小鹿的玫瑰花爲什麼沒有白栽。

基於以上解讀與安排,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爲:

(1)、會認“玫瑰”等8個生字,會寫“謝”等12個字,理解“惋惜”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

(3)、讀懂課文內容瞭解爲什麼鹿弟弟說這玫瑰白栽了。

二、教法學法

1、自主識字法

新課程的識字教學重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教師不以零爲起點,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打破以往傳統的老師教讀學生跟讀的做法,體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2、情境教學法

我除了充分運用課文中的精美插圖外,還應該充分運用多媒體資源,爲學生提供一種氛圍,一個場景,從而有效地喚醒學生的內心體驗,

3、朗讀感悟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學會讀書。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所以在學法上我採用合作學習法: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綜合學習方式,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注重討論、交流、合作、體會,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團結合作、用於創新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我將用四個板塊的設計來實現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二)探究方法、自主識字。(三)立足朗讀,披情入文。(四)指導書寫,規範美觀。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求知獲藝的先導”新課程理念強調: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上課伊始,課件出示多張玫瑰花的圖片,這樣創設了情境,有效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然後引出課題:同學們,關於這些玫瑰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就讓我們和玫瑰主人小鹿一起走進這個故事吧。以此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順利地帶學生進入文本的學習中。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課標》指出“要讓兒童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這就必須先幫助學生掃除文字的障礙,這樣,他們的情感才能融入到語文學習之中,才能引發他們的探究慾望。而且識字是第一學段的重點。

第一步,鼓勵自己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去認識它,注意把字音讀準。

第二步,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第三步,讓學生將自己認爲難讀的句子或段落,多讀幾遍,並讀給同桌聽,在互評。

第四步,指名讀自己最喜歡或認爲最

難讀的一個自然段,同學交流評價基礎上教師評價。

(初讀課文的目的是爲了讓學生藉助已有的.識字方法,把課文讀通讀順。對容易出錯的地方則多讀幾遍,體會讀好課文的竅門。在初讀的過程中,通過生生評,師生評,使師生的評價成爲學生朗讀提高的推動力,同時也在正面、互動的評價中爲課堂教學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

(三)立足朗讀,披情入文

1、學生再讀課文,引導學生找出帶有“白栽”一詞的兩句話。鹿弟弟惋惜地對哥哥說;“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着。”鹿弟弟也高興地笑了,說:“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

2、學生帶着問題“爲什麼鹿弟弟說玫瑰花白栽了?”再讀課文,讀後小組合作討論出原因:(小鹿)常常去鬆土、澆水。辛辛苦苦地種花,說明他很喜歡玫瑰花、但是後來因爲腳跌傷了,一朵也沒看到。然後在交流中穿插朗讀指導。

3、引導想像:如果你就是小鹿,躺在牀上的那段日子,想的最多的會是什麼?在想像中體會小鹿想看花,卻沒看到花的可惜的心情。然後引出鹿弟弟說的話: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着。抓住“惋惜”一詞,引導學生朗讀。

4、出示句子“鹿弟弟也高興地笑了,說:“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然後留下懸念:鹿弟弟爲什麼又說玫瑰沒有白栽了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激發學生下一次的學習期待。

這一環節我注重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主要是抓住重點詞語和句子訓練學生朗讀,運用多種形式讀,從讀中去感悟。置身於課文中親身體驗與感受。

(四)指導書寫,規範美觀

寫字是語文課的一項重要的基本技能,在閱讀教學中也不能忽視對書寫的訓練。由於寫字是耗時費力的事,我準備把這一課的生字稍加整合,這一課時先選擇左中右結構“謝、漸、微“的字,進行書寫指導。新課標要求學生在第一學段“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爲此我設計了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寫正確,學生仔細觀察哪些字容易寫錯。第二層次:寫美觀。在學生仔細觀察字的間架結構的基礎上,我範寫,然後伴隨着優美的音樂讓學生進入靜心寫字的氛圍,感受到漢字的形體美麗,體驗寫字的樂趣。

四、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一種直觀的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中師生、文本多邊活動的縮影,能直觀形象地反映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本篇,是根據學生回答隨機生成,,抓住文中的主要線索和關鍵詞,幫助學生突破了重點,有助於理解課文。

4胖乎乎的小手

白栽惋惜地沒看着

沒有白栽?

五、說效果

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我認爲我的這課時設計注重培養孩子們的語文學習能力,突出了四個亮點:1、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識字,提高了認字能力。2、注重書寫指導,培養了良好書寫習慣3、以讀爲本,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4、注重語文實踐,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表達能力。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廚師小山羊》是西師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中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位於教材的四單元,本單元所選文章以反映豐富多彩的兒童世界爲主題,貼近兒童生活,易於 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爲兒童在語言環境中識字提供了豐富的語言材料。《廚師小山羊》主要寫了小山羊動腦筋,想辦法,把酸的檸 檬,苦的苦瓜,辣的辣椒都變成一道道風味獨特的美味佳餚。在小山羊與小猴、小刺蝟、小兔的不同行爲對比中,明白只要肯像小山羊一樣,動腦筋,想辦法,就會 成爲生活的主人,就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等道理。從教材編排看,課文中人物角色較多,語言生動趣味性強,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材料。從教材結構看,課 文一、二段和三、四段與五、六段段落相仿,也是進行學法指導的最佳範例。同時課標也明確指出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尤其低年級更應該重視朗 讀,充分發揮朗讀對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二、分析學生:

課 堂教學中,找準學生認知的起點特別重要。二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對故事有濃厚的興趣,好奇心強,但缺乏一定的鑑別能力。對於語言文字的理解力差,而記憶力 和模仿性較強,以形象思維爲主。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大膽。通過一年多的學習,他們能憑藉注音來朗讀課文和識字,掌握了一些識字的方法,喜歡讀書和表 演,但語言的表達能力、邏輯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時間還比較短,好動、愛玩。

  三、說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語 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它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十分深廣。因此,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從知識與能 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從學生的發展角度和課程階段目標及教材特點出發,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複習生字詞語,積累語言。

2 、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在閱讀中,讓孩子讀讀、演演、議議小動物們的行爲,大膽說出自己的體會。

3 情感目標:通過學文,讓孩子感受生活的樂趣,學習做生活的主人。知道只要用眼認真觀察,用腦認真思考,用手親自實踐,就會成爲生活的主人,就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的道理。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教學難點:積累詞語,體會小動物們的不同行爲,明白只要肯動腦筋,想辦法,就會成爲生活的主人。

  四、說教法

根據童話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 語 言特色,教學中,以小山羊和三種小動物之間不同的處理態度爲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體現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低年級孩子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爲貼近學生實際,可採用簡筆畫、 動畫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說學法

新 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爲“會學”,二是由“被動地 學”變爲“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爲了尊重學生閱讀的個體差異,關注他們不同的學習需求,我指導學生選用“看、議、演、讀”和勾勾畫畫的學習方法來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在閱讀習慣方面,着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從對比中感悟道理,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六、 教學過程

爲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把課文的教學分爲:激趣引入—朗讀課文,整體感知—細讀課文,看議演讀,感悟內容—討論交流,明白道理---聯繫實際,拓展延伸

(一) 激趣引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爲了讓兒童的情感伴隨着學習活動,使他們對新課的學習有一種期盼的慾望,關注的心理,激發閱讀探究的興趣。

動畫片是這個年齡的孩子最喜愛的電視節目,我就用最近熱播的《喜羊羊與灰太郎》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激趣引入時(出示課件)播放《喜羊羊與灰太郎》的歌曲。

師問:孩子們你們看過這部動畫片嗎?

生:看過

師:在這部動畫片裏有一隻羊他特別地愛動腦筋,他是誰呀?

生:喜羊羊

師:其實愛動腦筋的羊還不只是他一隻,今天老師就給你們介紹一位愛動腦筋的羊。(出示小山羊的圖片)他就是我們的廚師小山羊。

齊讀課題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我採用從整體入手,圖文結合的方法。

1、投影演示,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想:每幅圖畫的是什麼?再把這四幅圖連起來觀察思考: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從圖入文。根據低年級孩子愛看動畫片的特點,我請孩子們邊看動畫,邊聽課文範讀錄音,一方面使學生從直觀上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規範的語音、語調等朗讀技巧,看完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三)細讀課文,看議演讀,感悟內容。

在 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兒童是通過形象去認識世界的,沒有形象的感受,就沒有情感。因而,在引導學生進入細讀的過程中,我採用自主合作、共同研究、動畫演示、 角色表演等多種形式,通過看、議、演、讀,讓學生自主理解、體驗、感悟課文內容,爲學生提供一個更開闊、更活躍的探究平臺。因此,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1、師生共同學習一二自然段

(1)課件出示(小猴在咬一個黃黃的果子,臉上露出很酸的表情,然後把果子隨手一揚。小山羊看見了,摘回幾個,給大夥送甜點心時,茶裏放上一片黃檸檬,小動物們吃了嘖嘖稱讚)。師隨着動畫配樂朗讀一二自然段。

(2)議一議兩種小動物的行爲,說說你喜歡誰,爲什麼?

(3)同桌互演小猴和小山羊,在表演時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和自己的想象加上動作,進行對話。

(4)自願朗讀的孩子起立朗讀,其餘學生隨文表演。

(5)師生共同小結這一部分的學習方法:先看動畫聽故事,再議行爲表態度,然後表演明內容,最後朗讀露感情。

2、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三到六自然段。

有了前面的學法指導作基礎,此時我適當放手,適時點撥,引導學生運用學法,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的三到六自然段。

(1)課件出示小刺蝟和小山羊的第二組動畫演示,小兔和小山羊的第三組動畫演示。

(2)小組長帶領小組 成員按 老師的要求和前面一二自然段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三到六自然段。

(3)教師巡視,適時點撥。

3、全班彙報交流。推出四名錶演較好的同學,分別帶上小山羊、小猴子、小刺蝟、小兔的頭飾,把課文演一演;願意讀書的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作評委,評一評同學讀得怎麼樣,看錶演的同學是否準確表演了課文的意思。

這樣的設計,做到了尊重學生的情感,體現了學生的意願,彰顯了學生的個性,營造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又怎能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呢?

(四)討論交流,明白道理。

新 課標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更注重人文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對於學生的終身學習與個性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我組織學生圍繞小山羊爲什麼把酸的、苦 的、辣的都變成好吃的這個問題討論交流,從中使學生明白,只要肯動腦筋,想辦法,就會成爲生活的主人,就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等道理。

(五)聯繫實際,拓展延伸。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從小山羊身上學到些什麼?聯繫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來談談。

結合學生從探究學習中獲得情感體驗的程度,我通過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機延伸,引領其向更遠更廣闊的境界提升,爲學生打開更多現實生活的窗戶,拓寬學生施展各自才能的天地。

  七、說板書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爲一體。本着板書爲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利用簡筆畫吸引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小猴 揚 檸檬

小刺蝟扔苦瓜 小山羊動腦筋好吃的

小白兔拋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