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關於《軸對稱圖形》說課稿(通用5篇)大綱

關於《軸對稱圖形》說課稿(通用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軸對稱圖形》說課稿(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軸對稱圖形》說課稿(通用5篇)

  《軸對稱圖形》說課稿1

  教材分析

《軸對稱圖形》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平面幾何圖形的特徵、初步形成了空間觀念的基礎上教學的;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軸對稱特性的許多事物,也爲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提供了必要的感性認識,爲此教材在編寫時十分注重直觀性和可操作性。本節課主要是幫助學生在原有的感性認知的基礎上建立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這兩個概念,爲學生今後進一步學習幾何圖形的有關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並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髮現和創造生活中的美。爲了更好的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對教材適當調整,以貼米奇的耳朵遊戲引入新知充分利用有關素材開展數學活動。

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本節課我確定一下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讓學生認識並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徵,能準確判斷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並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通過觀考、實踐、發現,親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判斷、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探究新知的活動中,培養審美意識,

這樣的目標設計打破了傳統概念教學的規律,從過於注重概念教學的本身轉化到了更加專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情感體驗,立足教學目標多元化,不僅讓學生掌握認知目標還要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展各方面的能力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美學價值。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特徵,能準確判斷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並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難點:準確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及學具準備

教具準備:課件,尺子,米奇頭像,軸對稱圖形圖片和常見幾何圖形。

學具準備:剪刀,尺子,已學的各種平面圖形紙片一份。

  《軸對稱圖形》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數學》第三冊第五單元第二小節p68頁《美麗的軸對稱圖形》。

2、教材的編寫意圖:

教材在編排上,按照知識引入——概念教學——知識應用的順序逐步展開的,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教材藉助於生活中的實例和學生的操作活動如觀察、剪一剪、畫一畫等,幫助學生髮展空間觀念,層次分明,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認識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軸對稱性質的事物,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前面所學的平面圖形的本質特徵,瞭解對稱在生活中的應用性,體驗生活中的數學美,並學會欣賞數學美。

3、教學目的:根據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本節課可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知道軸對稱圖形的含義。

2、能夠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能將軸對稱圖形的知識用到實踐中去,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軸對稱圖形的含義,並瞭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徵。

教學難點:

1、瞭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徵;

2、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二、說教法。

整節課,我根據教材和學生認知特點,設計了五個大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對稱、感悟對稱、理解對稱、並且在欣賞的活動中體驗對稱美。

第一個活動是讓學生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對稱。讓學生欣賞蜻蜓、蝴蝶、臉譜等常見的對稱圖形。並動畫演示對稱,初步對稱。

第二個活動,設計的是動手摺一折,在折一折中體驗對稱圖形的特點,對對稱、對稱圖形有一個直觀的瞭解,並知道對稱圖形的摺痕就是它的對稱軸。

第三個活動,在學生了解了對稱及對稱圖形後,讓學生跟着圖片一起欣賞各種對稱物體、圖形。把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對稱及對稱圖形在課堂上進行抽象、概括後,又回到現實生活,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判斷生活中的對稱,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生活中的數學,同時,進行了美的薰陶。

第四個活動,設計的是讓學生“找一找”、“畫一畫”,在各種圖形事物中找一找那些是對稱圖形,那些不是對稱圖形?在找的同時,感悟到對稱圖形的特點,同時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到處都有對稱,到處都有對稱的事物。同時畫出對稱軸。

第五個活動,是讓學生動手畫一畫對稱軸,進一步理解對稱及對稱圖形的特點,接着,出示正方形、長方形、和圓,讓學生找對稱軸,由於可找很多條對稱軸,讓學生感悟到同一個物體有不同的對稱軸,感覺到對稱的奧妙。

  三、說學法指導。

本課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律,指導學生觀察、操作、引導概括,獲取新知;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三維學習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教學中創設操作、實驗、探究的機會,把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發現、探究、研究活動凸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的成爲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在開放性的自主活動中求發展。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爲主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四、說教學程序

課堂教學是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爲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啓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設計了五個主要的教學程序是:

(一)引趣激情,導入新課。

(二)指導觀察,認識特點。

(三)綜合練習,加深認識。

(四)拓展知識,發展思維。

  五、有待探討之處

第一個困惑:關於對稱軸是用虛線還是實線?

關於這個問題,大家爭論比較大,本冊教材上是用虛線,而到了高段,兩種線都可以。於是我請教了幾個在小數教學方面比較有影響的論壇上的朋友,想聽聽大家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大家意見並不統一,但都認爲對稱軸不是真實的線,是人們爲了方便找出對稱點以便作出圖形虛擬的,而初中八年級的教科書上也是以虛線的形式出現的。當然,論壇上的交流不能作爲教學的依據,但也是一種思路的啓示。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於虛線,因此在教學時還是以教材爲準,認爲是虛線。

第二個困惑的是,人民幣中的一元硬幣,是不是對稱圖形?

這個爭論也比較大,我在這節課上正好沒碰到,但在練習和檢測中還是碰到了。如果只看外形,它是一個標準的圓,那麼它就是對稱圖形,但若看裏面的圖案,則又不對稱了。很困惑,請各位同事指點!

  《軸對稱圖形》說課稿3

  第一環節:說材料

教材分析:《軸對稱圖形》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對稱是一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教材在編排上藉助於生活中的實例和學生的操作活動,判斷哪些物體是對稱的,找出對稱軸,並初步地、感性地瞭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而對於“軸對稱圖形”的名稱以及“在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的性質,教材中並沒有明確給出,也不要求學生掌握。

學生通過學習軸對稱這方面的知識,一方面可以加深對一些已學過的圖形特徵的認識,另一方面,可以認識自然界好日常生活中具有軸對稱的一些事物,併爲以後進一步學習,研究一些幾何數學問題打下基礎。鑑於以上認識,我講本課的目標設定爲:

知識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

2、感悟對稱軸,會畫對稱軸。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想象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在認識,製作和欣賞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和圖形的對稱美,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

教學的重點是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徵。

教學的難點是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準備:圖片、紙、剪刀。

學具準備:長方形、正方形紙、圓片、剪刀。

  第二環節:說教法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比較積極但不穩定。知識和思維都有一定的侷限性。多數學生操作,口述,思考未能很好的有機結合,缺乏有序性和準確性。針對這種情況,我注重豐富學生對形象的感受和認知,聯繫實際生活創設問題情景,採用:直觀演示法、設疑誘導法、操作發現法來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學習活動,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學習新知,親歷探索,獲得知識。

  第三環節:說學法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而是一個有目的的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爲此我十分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本節課中我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爲:動手操作法、觀察發現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讓他們在議一議,剪一剪,折一折,說一說,畫一畫等一系列活動中感知軸對稱圖形對稱的特徵。

  第四環節:說教學流程

合理安排教學流程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之一,本節課的教學我以新課標爲指導,以合作探究,動手操作爲手段,針對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將安排以下五個步驟完成。

第一步:設景激趣,導入新課。

課件演示,秋高氣爽,天高雲淡,這樣的天氣最適合放風箏了,看這位小朋友已經開心地放起來了。讓我們也一起去放風箏吧。這時,我會出示三個這樣的風箏,請學生觀察這三隻風箏怎麼了?找找它們的另一半。在學生找到之後,引導學生觀察風箏的左半邊和右半邊有什麼特點?學生通過觀察會很快說出風箏的左半邊和右半邊是一模一樣的。

讓學生通過觀察風箏這種對稱圖形導入新課,既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又爲學習新課做好了鋪墊。

第二步:看一看、折一折,探究對稱圖形

在觀察了風箏之後,我出示一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對稱物蜻蜓、樹葉、蝴蝶、面具的圖片,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觀察:看看這幾個圖形有什麼共同的特點?有了對風箏特點的歸納的基礎,在學生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概括出:這幾個物體從中間開始,左右兩邊完全一樣。像這樣的現象在數學上稱爲對稱,這些都是對稱的,同時板書課題——對稱。

讓學生觀察物體是一種感性認識,爲了使學生的感性認識轉化爲頭腦中的知識,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發給每個學習小組兩種軸對稱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引導學生將這兩個圖形對摺,然後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發現。通過動手操作和小組交流,學生肯定會發現這兩個圖形對摺後兩邊完全重合,這時我在黑板上板書(對摺後——兩邊完全重合)。並告訴同學們,如果把一個圖形對摺以後兩邊完全重合了,我們就把這樣的圖形叫做對稱圖形。同時在對稱後加板書:圖形。

第三步:剪一剪、畫一畫、感悟對稱軸

兒童思維的發展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孩子們是通過各種活動來學習知識,發展能力。因此,在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徵後,我安排了學生做一個剪一剪的活動。

一開始我神祕的說:同學們,老師剪了一個對稱圖形,你們猜猜看是什麼呢?邊說邊出示對摺的圖形(拿出大蝴蝶),當學生猜出是蝴蝶時,我將它打開並貼在黑板上(板書)。並告訴學生老師還將他製作成小書籤要送給大家。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鼓勵學生認真學習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而是將小書籤作爲後面認識對稱軸的學具。

接着讓他們在小組中互相交流怎樣剪出一個對稱圖形,再讓他們合作嘗試剪出對稱圖形,我先讓學生交流的目的是讓他們感受別人的思維方法和過程,從而改變自己在認知方式上的單一性,在相互爭論、補充、交流中找到恰當的方法。

學生們在自主探究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我進行巡視,當發現學生懂得先對摺再剪時,我請他把剪好的圖形進行展示,並讓他說一說是怎樣剪的。如果學生能夠說出我先對摺再剪就是一個對稱圖形時,我將對學生的回答及時對其進行表揚,並送一個蝴蝶作爲獎勵,讓他嚐到成功的喜悅。

在展示說的過程中,也對那些還沒找到剪軸對稱圖形方法的同學進行了剪法上的引導。

在展出學生的幾幅作品後,我讓學生觀察展示的作品,並提出問題:這些圖形的中間有什麼共同特點?通過觀察學生很快就會發現這幾個圖形的中間有摺痕,老師從軸對稱圖形中間的摺痕引出對稱軸。板書:(摺痕——對稱軸)

在學生認識對稱軸後,我就重點指導學生畫對稱軸,畫對稱軸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爲了突破難點,我採用了直觀演示法,以剛纔剪出的蝴蝶爲例進行直觀演示,老師邊畫對稱軸邊告訴學生,對稱軸畫在對稱圖形中間的摺痕上,強調對稱軸用虛線表示,同時指導學生畫在自己的作品上或得到的蝴蝶書籤上。

第四步:看書質疑,解答疑問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我十分重視學生在學習中提出來的每一個問題,由此來了解學生在認知中的疑點,及時給予解答,這樣不僅使學生在課堂中消化理解教學難點,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第五步:實踐練習,強化新知。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環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綜合性相結合的原則,我設計以下幾組練習題,請看:

第一道題是課本第68頁的做一做,這一道題是先讓學生判斷出哪些圖形是對稱的,然後畫出他們的對稱軸。其中第二個圖形中的五星是有很多條對稱軸,學生只要能畫出其中的一條就可以了。

第二題是課本第70頁的第二題,通過折一折找出一條到多條對稱軸,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再利用課件進行演示。由於圓的對稱軸有很多條,我就引導學生通過有限次的操作,發現規律。

第三題是課本第70頁的第3題,這一道題稍微有一些難度、是要求學生根據對稱的特徵畫出圖形的另一半。

  第五個環節:總結運用,拓展延伸。

首先我讓學生說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呢?在此基礎上提出:其實生活中的對稱圖形很多,老師蒐集了一些對稱圖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生活中美麗的對稱圖形。在欣賞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對稱的美,也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最後讓學生找一找身邊還有哪些物體是對稱的?學生可能會說,教室裏的黑板課桌是對稱的,窗戶是對稱的,家裏的.玩具小熊。讓學生暢所欲言,體驗學習的快樂。

  第六環節: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傳授知識的重要載體。板書要在科學的,準確的基礎上做到精煉,既能深刻反映教學內容的本質,又能突出重點。因此,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板書:

對稱圖形

對摺後——左右完全重合

摺痕——對稱軸

  《軸對稱圖形》說課稿4

軸對稱圖形說課稿,是以國家頒佈的中學教學大綱、課程標準和教師教學用書中所規定的各項要求爲基本依據,以課堂教學實踐爲基礎,對“軸對稱圖形”(人教版三年制初級中學幾何第二冊第三章第四單元等四節“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第三課時)這一節課“怎麼教”和“爲什麼這樣做”以及教學效果預估的評價與分析。

本說課稿以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爲指導思想。主要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和教材處理、教學程序及三點說明四個部分對本節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

主要從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與難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二部分是教學方法與教材處理。

鑑於教材特點及初二學生模仿能力強,選用的是引導發現法,充分運用教具、學具、投影儀提高教學效率。關於教材處理從課後練習、例題、實踐操作等方面作了補充說明。

  第三部分是教學程序。

包括創設情境,動手操作,聯繫實際、加強訓練,發揮現象、創造設計,效果評價與作業佈置五大環節。

  第四部分是三點說明:

1、板書設計;

2、時間的大體安排;

3、整個設計要突出體現的特色。

  《軸對稱圖形》說課稿5

  教材分析

《軸對稱圖形再認識(二)》選自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軸對稱和平移第二課時。

對稱是一種基本的圖形變換,包括軸對稱、中心對稱、平移對稱、旋轉對稱和鏡面對稱等多種形式。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對稱性質的事物很多,學生對於對稱現象並不陌生。例如,許多藝術作品、建築設計中都體現了對稱的風格。對稱的物體給人一種勻稱、均衡的美感。

教材從學生熟悉的圖案入手,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再次感知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進而認識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爲學生今後進一步探索簡單圖形的軸對稱特性,把握簡單圖形之間的軸對稱關係,以及利用軸對稱方法對圖形進行變換或設計圖案打好基礎。教材是按照“欣賞——折一折、比一比、畫一畫——猜一猜——看一看、說一說——試一試”的順序逐步展開的,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想象、動手實踐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第二學期已經接觸一些簡單對稱知識。對稱現象廣泛蘊涵在大自然中,學習這部分的知識,要求學生具備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幾何初步知識、空間想象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前一節課的學習發現少部分部分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強,空間想象能力也還不錯,也具備相應的知識水平,大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是很好,課堂發言受客觀環境的干擾較大,不夠大膽。這就需要老師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孩子們敢說願說,大膽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大膽展示。

  說教法

陶行知先生說過:“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爲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爲中心的教科書。”在數學教學中,從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物體出發,強有力的吸引住了學生,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爲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境;同時根據教材的編排和學生心理特點和思維特點,這節課以畫圖爲主,引導學生總結方法。

  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成爲真正的主人,就必須在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學,也就是在創造數學中學習數學。通過獨立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以及觀察、比較、動手操作,有層次的練習,感受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藉助方格紙,補全一個簡短的軸對稱圖形,或畫出某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在畫圖活動中,進一步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徵,積累圖形運動的思維經驗,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藉助方格紙,補全一個簡短的軸對稱圖形,或畫出某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找出所給圖形關鍵點的對應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課件,觀看圖片,欣賞對稱美。

2、淘氣根據軸對稱小房子的一半畫出了整座房子,他畫的對嗎?見圖1圖2

誰來說說自己是怎麼想的?

  二、自主探究

1.淘氣畫好的房子不對,那怎麼改正?

自己先改,然後集體交流。

2.以虛線爲對稱軸,在方格紙上畫出圖形的另一半。

教師引導:

1)想象一下對稱軸的過程,感知如何補全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找圖形的關鍵點。學生自己先找,然後叫學生上臺演示,並標字母。

3)回想軸對稱圖形的特徵,怎樣找對稱點。(數軸點距)。

4)學生自己找出對稱點,然後上臺演示。

5)連接對稱點。

3.學生獨立完成圖形。

4.圖形演示,明確畫法。

找出關鍵點——數出軸點距——描畫對應點——連接對應點

5.欣賞激趣,嘗試製作。

小組合作,試着玩成活動三,並集體交流。

  三、鞏固提升

1、基礎練習

1)P24以虛線爲對稱軸,分別畫出下面各點的對稱點,說一說是怎麼畫的。

2)以虛線爲對稱軸,畫出下面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拓展練習(出示課件)

1)猜字遊戲

2)照鏡子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五、作業安排

第24頁

3、在下面的方格紙上設計一個軸對稱圖形。

4、看一看,想一想,如何把9變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