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掌聲》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大綱

《掌聲》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3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掌聲》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掌聲》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

  《掌聲》說課稿1

  一、教材解讀:

1、文本細讀:《掌聲》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首篇精讀課文,本課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課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爲主線貫穿全文,言簡情濃,透過描寫英子動作神態的詞句,展現了兩次“掌聲”帶給英子的內心變化過程。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關愛、鼓勵和尊重,蘊含着豐富的人文內涵。

2、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掌聲前後英子的變化,抓重點詞句體會英子在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體會掌聲給予英子的力量。

(3)在體會英子內心世界的過程中獲得對“掌聲”內涵的感悟,即: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愛、鼓勵、尊重,主動關愛他人,也珍惜他人的關愛。

3、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抓住表現英子掌聲前後神態動作的詞句,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教學難點:體會英子內心變化過程,體會掌聲給予英子的力量。感悟“掌聲”的內涵。

  二、教學理念和策略:

本課的設計理念是:引領學生從閱讀出發,鑽進文字的裏面,透視到文字的背後蘊藏的情感,主動索取文字裏的巨大財富,親歷情感體驗。基於上述理念,我採取的教學策略是在本課時的教學將着眼於“情”,紮根於“讀”,抓住課文中提到的兩次“掌聲”爲線索,以“英子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爲突破口,指導學生用“抓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閱讀方法。用心去學,動情去讀。圍繞一個“愛”字,深入體驗感悟,張揚情感。

  三、流程預設:我的教學過程由三個模塊組成。

(一)以情促疑,直奔重點。

1、複習導入:出示本課詞語請生開火車讀。緊接着我以輕鬆愉悅的語調這樣娓娓道來:同學們的詞語記得很牢固,那麼上節課大家認識了一位年齡和我們年齡相仿的好朋友是誰?(板書:英子)來,我們一起和她的打打招呼。我把學生自然而然的引入英子的世界。爲後面的情感之旅鋪設基調。現在請同學們拿出筆找出課文裏是介紹英子的段落,並用橫線畫出來然後讓學生交流。學生的發言可能會集中在兩個片段:

片段一: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她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離開。

片段二:她和同學們一起遊戲說笑,甚至在一次聯歡會上,還讓同學們教她跳舞。

這兩個片段都描寫的英子在班裏的表現。片段一是通過英子的動作展示掌聲前英子的自卑憂鬱,而片段二簡單明瞭,可以一讀帶過。我是這樣處理片段一的:

1、朗讀感悟片段一:抓住:“默默地、早早地、總是、最後一個”等字詞品讀體會,想象體驗:每天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裏看其他同學遊戲說笑的英子,天剛矇矇亮就要趕到學校而行色匆匆的英子,目送着一個個同學離開後纔敢在暮色中回家的英子,內心會怎樣?引導學生想象英子的內心世界:讓學生體會英子是個可憐、孤獨、害羞、自卑、怕別人歧視的女孩。再對比體驗,聯繫我們平日的快樂生活,對比體驗英子憂鬱孤獨的生活,煥起學生對英子的同情。

我這樣說道:是啊,英子本應該和我們一樣擁有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生活,到操場上游戲,到舞蹈房跳舞,到林蔭下散步,到公園裏遊玩。可是她卻沒有。因爲她的一條腿落下了殘疾。她總是不願意――,不願意――,擔心――所以她總是默默地――,早早地――最後一個――課文中有一個詞最能表現英子是一個什麼樣的小姑娘。那就是――憂鬱!(板書:憂鬱)面對着這樣一個不幸的孩子,你的心裏會怎麼想?在學生深刻體會了英子的憂鬱孤獨,內心涌動着對英子的同情和關懷的基礎上,順勢指導多種形式的朗讀,就讓我們讀出內心的同情,讀出英子的憂鬱自卑的內心世界吧!

2、自讀自悟片段二:瞭解英子的開朗活潑。

3、比較質疑。

文中的這兩個片段充分展示了英子的不同表現,第一句寫英子孤獨、害羞、自卑、怕別人歧視,而後一句則寫英子的開朗活潑。是什麼改變了英子?這恰恰是課文的矛盾點。抓住這個“點”生髮開去,比較質疑:請你們把這兩處片段對比着讀。讀着讀着,你發現了什麼?又有什麼疑問呢?學生會被這個矛盾點吸引住,產生強烈的閱讀期待:是什麼改變了英子?掌聲又有着怎樣的內涵和力量?很自然地就切入了關鍵點“掌聲”!以“掌聲的內涵”爲突破口,再逐步延伸擴展。把感悟引向深入。達到課堂行雲流水,疏密有致,情深意濃。

(二)以情激情,多元感悟。

(1)學生自主研讀“掌聲”段落。

[1]首先是個人默讀,老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圈點批註,“不動筆墨不讀書”。接着小組交流,每人挑一處感受最深的語句讀一讀,說說自己的體會。然後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時,老師點撥引領。這裏我創設了以自主學習爲基礎,以合作爲途徑,以探究爲目的的開放的學習環境,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運用“自讀自悟”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讀書感悟,自己走入文本,與文本對話,以產生獨特的個性化閱讀體驗。

[2]交流、點撥、感悟。

句子一、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句子二、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裏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在掌聲裏,我們看到,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

句子三:故事講完了,教室裏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A、朗讀鋪情:引導學生抓住“猶豫”“慢吞吞地站”“一搖一晃地走”等引領學生展開想象,深層體會小英當時害怕、矛盾、緊張、無助的心理狀態。引導學生把這種感受送進去讀出來,通過讀讓小英的畏縮、自卑在學生的心裏產生了共鳴。

B、想象育情:請學生閉眼想象,我旁白。

就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英子帶着紅紅的眼圈,低着頭,一搖一晃地,艱難地朝講臺前挪動。整個教室頃刻間顯得異常安靜,靜的似乎可以聽到英子那急促的心跳。這不足十米的距離,此刻對英子來說,顯得那麼漫長。一步……兩步……五步……近了……更近了……終於,英子走上了講臺……此時此刻你彷彿看到了什麼?“那一刻”英子的心裏會是怎樣?這裏,我用了“情景再現法”,在教師深情語言的描繪下,學生沉浸在英子走上講臺的緊張與艱難的情境中,使學生置身於一個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中,喚起情感體驗的衝動,掀起他們內在的、心靈深處的涌動,甚至心靈的震撼。實現與文中人物英子既緊張害怕又難受痛苦的心靈契合。爲之後掌聲出現時的噴涌真情做足前奏。

C、追問生情。導問:這一刻!英子最需要的是什麼?

追問:就在此時,熱烈而持久的掌聲響起。這掌聲中又包含着什麼?

這樣層層剝筍,螺旋上升,學生的感悟步步推進:英子原來想的怕受到同學們的嘲笑。怕當衆出醜的情況都沒有出現,相反:她得到了同學們熱烈而持久的掌聲,這掌聲中有最真誠的鼓勵和尊重,更有同學們對她的關愛和期待。她的心靈被震撼了,感動了,同時也點燃了!

D、引讀煥情。師引入:是啊!此時的英子的心裏緊張不安呀!她多麼渴望來自同學們的真誠的鼓勵啊!引讀: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生讀句子二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生再讀——在英子最需要鼓勵的那一刻──生又讀—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深情地反覆朗讀第二句,這樣層層鋪陳、重錘出擊,把這段文字中的情感渲染得淋漓盡致,掀起學生情感體驗的高潮,實現了文與人、文與己的相遇交融,促使學生生成“真正感人的愛的力量”這種生命化的感悟!

E、換位傳情。

a、此時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想通過這掌聲告訴英子什麼?

b、得到同學們的掌聲,如果你是英子,你會想些什麼?在這裏我用“角色互換”“移情體驗”的方法,把文中的“此情此景”變成學生的“我情我景”。這樣,學生就容易融“我”入境,於“身臨其境”中推測、想象、探索,感悟語言,體悟情感,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沉醉,在沉醉中感知,在感知中昇華!

F、品讀升情:循着“深深地鞠了一躬”和“一搖一晃”這兩個詞,在老師的語言引領下,通過一遍遍地迴環朗讀,讓學生沿着這些字詞鋪設的英子的心路一步步走向促使英子轉變的情感世界。鼓起勇氣講完故事的英子,再一次得到了熱烈的掌聲。

此時此刻,無數的話語在英子心頭涌動。此時此刻她覺得再多的語言也不足以表達她內心的感激,於是,她向大家──生接: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生接: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掌聲喚醒了英子的自信,掌聲鼓起了英子的勇氣,掌聲使英子和同學們的心緊緊連在了一起,聽,故事講完了──生接:教室裏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G、聚情導思:

學生通過充分的體會、感悟、想象、表達,心中涌動着真情,這份真情在盪漾流淌,課堂沐浴着人文的光輝。此時讓學生比較兩次掌聲,體味“掌聲”的內涵:第一次掌聲的背後是鼓勵,這一次的掌聲背後又是什麼呢?這兩次掌聲的背後都藏着什麼呢?兩次掌聲的指向雖有不同,卻有着同一個源頭:那就是同學們對英子的關愛、尊重和期待啊!(板書:愛)自然地昇華課堂主題:愛!並將這暖暖愛意融入學生的生命!至此學生的精神得以充實,心靈得以豐滿!

(三)、以情導行,品悟“愛”的真諦。

1.叩擊“微笑着面對生活”。

師引入:正是這愛的掌聲改變了英子的一生,使她由一個文靜憂鬱的女孩變成了一個開朗活潑的女孩,瞧,英子來信了。(屏示:英子的信)指生”讀後想象:英子會怎樣地微笑着面對生活。聯繫生活:談對“微笑着面對生活”的理解。讀書不僅要讀出人家的味道,更要評出自己對人生的思考。於是我讓英子的“微笑着面對生活”成爲學生自己的獨特的思考,以情導行,把語文學習的情感體驗引向品味生活的真諦。

2拓展練筆,學會如何去愛:從英子的變化,你想到了什麼?你想把掌聲獻給誰?除了掌聲,你還會選擇什麼方式表達愛?引導練筆,放飛思維,同時積累語言,實現情感、語言和思維同構共生!並讓學生當堂進行交流評價。

3、激情結課:《讓世界充滿愛》音樂響起。師:在班級裏,在學校中,在社會上,處處需要掌聲,時時需要愛,我們不僅要知道愛,更要學會愛!讓我們給有困難的人一絲鼓勵,給逆境中的人一份支持,給成功的人一些喝彩!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相互關愛,共同溫暖!讓世界充滿愛!最後說我的板書:

  四、板書設計:

29.掌聲

英子自卑↗↘

開朗

↘愛↗這一板書設計簡潔明瞭的突出了重點,深化了主題,實現學文明理、無痕育人的目的。由於本人水平有限,雖經準備但依然有許多的不足之處,還敬請各位評委專家多多批評指正!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掌聲》說課稿2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21《掌聲》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六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掌聲》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的小英在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克服憂鬱自卑的心理,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自信開朗的故事。

作者以飽蘸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於這個動人的故事之中,讀來十分感人。這樣一篇感人至深的課文給了我們一次出色的愛的教育機會。

  二、說學情

陶行知說過:“你不知道學生的能力,不知道學生的需要,那麼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教好學生。”因此,教師只有對學生有了全面的瞭解,才能真正有的放矢、優化教學。

本文教學對象是三年級學生,他們天真、活潑、想象力豐富,而且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礎。本文語言質樸簡單,對他們來說讀懂這個故事應該沒有什麼困難,但是平淡的敘述後面卻包含着充沛而深厚的情感。對於正常人,對於缺少生活經驗的三年級學生來說,卻很難體會其中的辛酸。如何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學生和小英之間搭建一座心靈的橋樑,帶學生進入殘疾人的生活、心理是教學中應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促進學生實現文心和人心的和諧交融。

  三、說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提出的三年級階段學習目標及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知識與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猶豫、憂鬱……”的意思;並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抓住重點詞句以及有感情地朗讀,瞭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小英在掌聲前後的情感變化,理解人與人之間是需要鼓勵和關愛的。

教學難點:通過感悟語言,揣摩神態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小英的心理變化,從而感悟掌聲的內涵。

  四、說教法和學法

1.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教學中,以“掌聲”爲突破點,緊扣小英情感變化這條主線,將掌聲前、掌聲後的小英進行對比,指導學生用“抓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閱讀方法,用心去學,動情去讀,體會小英的情感變化,從而充分領悟掌聲的內涵。

陶行知說過:“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進而引導學生真正理解文本最後一段的內涵,學會尊重、學會關愛別人,昇華情感,將暖暖的愛意滲透到生活當中。

2.教法

爲人師者,教法爲要。教若渡河,教法乃舟,無舟則望洋興嘆;教若登山,教法如繩,無繩則見山徒呼。可見,教法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

基於設計理念,我設想本課時的教學將着眼於“情”,紮根於“讀”。我主要採用“悟讀法”“讀書指導法”“啓發法”。朗讀是學習語文的傳統方法,也是審美傳情的極好手段。指導學生用“抓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閱讀方法,啓發引導學生以“掌聲”爲突破點,緊扣小英情感變化這條主線,用心去學,動情去讀,體會小英的情感變化,從而充分領悟掌聲的內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規律侷限了其理解和表達的快速到位,需要在對語言文字的層層讀悟中漸漸達到悟情和傳情。所以本課教學我着力體現“以讀爲本,讀中感悟,悟中生情”的教學特色。

3.學法

陶行知曾說過“與其把學生當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鎖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強調了學法指導的重要性,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於教學生學,教師要教給學生受用一生的能力和本領。

與教法相適應,以學生爲主體,主要採用朗讀感悟法、想象體會法、聯繫生活法,現代心理學認爲:“人的知識獲得是自主習得的過程。”因此,要在自主閱讀、小組交流、自悟表達中體會情感,讓學生在紮實的語文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在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時,讓學生聯繫自己的實際,談感受,談身邊的人與事,由此真正理解最後一段的內涵。

  五、說教學過程

(一)字詞回顧,巧妙導入

導入語:上節課我們已經完成本課的生字新詞學習,理解了重點詞語的意思,指導了書寫,並初讀了課文,我們認識了一位新同學小英,那麼這節課讓我們去和小英交個朋友,深入瞭解她,好嗎?

1.學生聽了老師範讀後自讀課文。

2.選取了“小英殘疾”和“小英變化”的三個標誌性句子,同時考察學生重點詞語和多音字的掌握情況:

(1)因爲小時候生病,一條腿落下了殘疾,她不願意讓人看到她走路的樣子。

(2)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後慢吞吞地站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3)說也奇怪,從那次演講以後,小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3.抓住第(3)句提出一個問題: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以前的小英是什麼樣的嗎?由此引入教學過程的下一步:緊扣“變化”,體驗情感。

【這個環節由字到詞,由詞到句,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領悟讀音、用法,指導朗讀。在不露聲色的朗讀指導中,幫助學生理清故事的脈絡。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要學會抓住文章中的主要內容,不要生硬提拉與代替,而是準確把握學生現有的位置,設立一個腳手架,引導學生一步步向上攀援。】

(二)緊扣“變化”,體驗情感

1.瞭解過去,感受小英的憂鬱自卑。在感受小英的變化時,我主要做法先是讓學生抓住“默默地、不願意、猶豫、慢吞吞、眼圈紅了”等表現人物神態、動作的字詞品讀體會,並引導學生想象體驗小英的生活和內心世界,從而理解小英的性格特點。在學生深刻體會了小英的憂鬱孤獨,內心涌動着對小英的同情和關懷的基礎上,順勢指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出我們內心的同情,讀出小英的憂鬱自卑的內心世界。

2.瞭解現在,感受小英的自信開朗。挖掘文本空白處:注意第五段的省略號,引導學生想象小英在學校裏還會做什麼?還會有哪些變化?

3.抓住關鍵詞語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抓小英前後變化的關鍵詞“自卑憂鬱”與“自信開朗”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重視教法,更強調學法指導。正如培根所說:“關於方法的知識,是世界上最寶貴的知識。”我國也有這樣一句古話:“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授人以漁,可享一生。”

【在這個過程中,暫時跳過了文本中表現“掌聲”的段落,對教材的重組意在達到這樣的效果——小英的前後變化構成了強烈的情感衝突和矛盾:究竟是什麼使得那麼憂鬱自卑的小英變得如此自信開朗?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這股強大的力量究竟是什麼?學生正是帶着這樣的疑問進入文本的核心部分。】

(四)聚焦“掌聲”,感悟內涵

兩次“掌聲”背後的意義分別是什麼?

1、畫出描寫掌聲的句子。

2、“假如你就是小英的同學,你想通過掌聲告訴小英什麼呢?”,表達出自己對掌聲的體會,充分展示感悟的過程。

3、想象說話:“聽到這樣的掌聲,假如你就是小英,你想說些什麼呢?”讓學生的思維、情感在反覆的朗讀、品味和相互啓發中,逐漸清豐富起來,真正懂得“掌聲’的內涵就是“愛”。

4、在此基礎上,學生有感情、投入地去讀最後一種自然段,並嘗試背誦。

【新課改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對學生的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而且還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表達出思想感情。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朗讀是貫穿始終的。在經過品析詞句,創設情境體會人物心情後,讀好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五)聯繫實際,延伸情感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置了讓孩子看生活中需要給予“愛”的掌聲的人的圖片,如“殘疾人自強不息”、“生活、學習中同學們互相幫助”等圖片,體現本課的主題“愛”,再啓發孩子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你要把你的“愛”的掌聲獻給誰,你的掌聲中想表達些什麼”,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享受語文。

(六)作業佈置

“給班級裏的一位同學或周圍的某一個人,寫一句鼓勵的話或進行一次幫助”

【新課標註重學生本位,強調練習應少而精,富有啓發性,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因此我沒有佈置硬生生的認知組合的作業,這樣的作業設計,學生進一步受到思想教育,延伸了情感。】

  六、說板書

好的板書是文章內容的濃縮,能體現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文章意蘊。在本課的板書中,我首先板書“困擾”、“優秀”,強化“形聲字”的識字方法;接着簡明扼要地將小英在同學們“鼓勵”和“讚揚”的掌聲中變化的過程展示出來;然後引導學生注意小英由“普通”走向“優秀”的原因就是因爲一個“愛”字,揭示本課主題;最後完善板書,將以上內容連成一個心形,再次深化文章主題。力求將生字新詞融入其中,並且中心突出、眉目清晰、工整且有條理。

  《掌聲》說課稿3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掌聲》。這是新科標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愛的奉獻”。編者意在通過本組教材讓學生感受愛、表達愛。

《掌聲》是一片新入選的記敘文,作者以回憶的語氣來寫這段小學經歷。殘疾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掌聲從此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着面對生活”。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這樣一篇語言質樸、感情真摯的課文給了我們一次出色的愛的教育的機會。三年級學生,已適應了人教版實驗教材全新的結構和內容,樂於朗讀新穎的課文。

我以新課標精神爲指導,以新課標理念爲基礎,充分考慮三年級學生的心智能力和語文基礎,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繫的橋樑,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橋樑,採用媒體直觀演示法、小組合作交流法,由外貌而悟內心的朗讀感悟法和挖掘教材空白點等多種行之有效而又切合語文課程特點的教學方法,設計了一堂情意交融、雙基紮實的語文課。讓愛的掌聲響起來,讓暖暖愛意潤心田。

因此,我確定了《掌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目標:

①用聯繫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詞句,讀懂課文。

②瞭解兩次掌聲的含義。

③積累讓自己感動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②通過人物的外在動作和語言,由外向內感受人物內心情感。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懂得要主動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

教學難點: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及相關設備。

  教學過程

  一、教師深情導入:

播放《掌聲響起來》MTW,在歌聲中。這首歌曲《掌聲響起來》深情動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掌聲》同樣感人至深。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課文,繼續體會掌聲。

  二、前後對照,感受英子變化。

1、英子以前給你留下什麼印象?首先引導學生看圖,觀察英子的神情,初步感受英子心理。其次組織學生細讀第一自然段,從“總是”、“最後”、“默默地”、“早早地”、“最後”、“不情願”等詞語體會英子自卑、憂鬱的內心世界。最後指導學生用低沉緩慢的語調朗讀傳達出對英子內心感受的理解,與主人公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2、英子後來變成了什麼樣?用同樣學法指導學生學習第四自然段,在這部分內容中,儘量放手讓學生運用前一段“看圖、讀文、抓重點詞、朗讀品味”的方法自學。用活潑跳躍的語調傳遞出英子自信、活潑的心理,在學生頭腦中浮現出一個陽光、燦爛的女孩形象。

此時,教師順勢設疑過渡:從自卑到自信,從憂鬱到開朗,是什麼讓英子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自然引入到課文第三部分的學習。

  三、感悟重點,領會掌聲內涵。

1、請學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劃出兩次寫掌聲的句子。

2、引導學生默讀思考:這兩次掌聲分別是在什麼時候想起的?大家想通過掌聲告訴英子什麼?英子聽了掌聲以後會有什麼想法?

3、組織學生圍繞這三個問題品讀課文,展開想象,揣摩人物心理,進行說話練習。

重點帶領學生學習寫第一次掌聲的部分。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歸納:第一次掌聲是在英子經過思想鬥爭後走上講臺時同學們送給她的。請學生細讀本段,勾畫出寫英子動作、神情的句子,以“猶豫”爲切入點,體會英子此時內心的難過、矛盾、痛苦和害羞。請學生通過角色轉換,假設自己就是英子的同學會怎樣說,體會出第一次掌聲裏包含着的鼓勵和信任。

假設自己就是英子,此時此刻,會怎樣想,怎樣說,形象感受掌聲的作用,並以此創設情境,幫助學生體會人物心理,發展語言。在此基礎上,遷移學法,自主學習寫第二次掌聲的部分,那麼,學生體會出的二次掌聲中包含的讚揚與肯定的含義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體悟掌聲,作業練習,昇華主題。

1、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請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聯繫生活實際,講一講自己送出的掌聲或得到的掌聲。

2、教師一邊完成板書,一邊總結:這熱烈的掌聲中包含着鼓勵和理解,包含着肯定和讚揚。這掌聲就是一股愛的暖流,滋潤英子的心田,撥動心靈的琴絃。我們相信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3、讀一組名言。

4、此時此刻,相信學生心中一定有許多話語要傾訴,一定有許多情感要表達,在《愛的奉獻》這首歌曲中抄寫令自己感動的句子。

從我的板書來看,只有八個詞語,簡潔大方,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像一篇微型教案,展示出我本堂課的教學思路:首先是英子前後的對比,然後是對掌聲的理解。其中的兩根箭頭既表示同學們把掌聲送給英子這一課文內容,又暗喻愛的暖流。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懇請各位評委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掌聲》說課稿4

《掌聲》是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一個原本自卑的殘疾女孩在同學們鼓勵與愛的掌聲中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這篇感人至深的課文爲我們提供了情感教育的素材。爲此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從文本出發,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揣摩與體會,去感知小英掌聲前後的變化,使他們在愛的薰陶下感情得到昇華,也在掌聲中經歷成長的喜悅。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理解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內心的情感。

3、通過課文的學習,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關心、相互支持、相互鼓勵、相互幫助。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理解小英獲得兩次掌聲的含義,難點是感受小英掌聲前後的變化,體會小英的心理變化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理解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伊始我採用了談話的方式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們班的戴天琦同學順利通過了校園主持人的評選活動,成爲了校廣播站的主持人。請大家爲她鼓掌。請同學們說說你的掌聲中包含着怎樣的感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掌聲的課文。看看文中的掌聲是誰送給誰的,這掌聲又有什麼意義?”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把問題拋給學生,引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此環節中我提出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比較難讀、難懂的句子反覆讀幾遍,再標出自然段。在此基礎上指名通讀全文,並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通讀課文是理解課文的基礎。在這一環節中,主要是給足時間,讓學生在自由讀文中掃除閱讀中的障礙,梳理思路,瞭解課文大意,整體感知,爲後面的精讀品悟蓄積情感。

  三、精讀課文,感悟情感。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把第一自然段與第五自然段進行了對比教學,首先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通過自由讀,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一個小英?接着引導學生抓重點詞語“默默地”去體會、感悟小英的自卑。然後以“文中第五自然段描寫了截然不同的小英。”引入到第五自然段的研讀。在學生對比閱讀,感知到小英的自卑、憂鬱與自信、開朗之後,再通過個性化的朗讀表達自己對文本的理解。最後以“是什麼使小英發生如此大的變化?”這個關鍵性的問題自然引入到下一環節的教學。

怎樣讓學生真正的走近小英,瞭解小英呢?接下來我以“體會小英心理變化過程”爲主線,貫穿在2、3、4自然段的教學中。我通過引導學生自讀重點段,交流體會;細讀重點段,深入人物;再讀重點段,抒發情感。這樣層層深入,以讀代講的方式,保證了閱讀的實效性,同時突破了教學難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真正獲得了情感的體驗。

爲了讓學生準確把握小英的心理變化過程,我讓學生先抓住2、3自然段中描寫小英動作、神態的詞,如“低頭”“憂鬱”“慢吞吞”“眼圈兒紅了”等詞語去細心品悟,再引導學生揣摩“小英此時在想些什麼?”進而體會小英猶豫不定的心理,初步感知人物心理活動。這個偶然的機會使自卑的小英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然而,經過內心的矛盾鬥爭後,她終於戰勝怯懦,走上了講臺。

接下來出示思考題進行第四自然段的學習:

1、文中的兩次掌聲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響起的?

2、它們包含的意思分別是什麼?

3、這兩次掌聲對小英又有什麼不同的作用?在默讀基礎上,引導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再通過全班彙報及教師的相機點撥,使學生明確兩次掌聲包含的意思分別是鼓勵信任、讚揚與肯定。接下來細讀課文,找出反映小英心理變化過程的詞語“流下了眼淚”“鞠了一躬”“微笑”等體會小英此時的心情,讓學生充分的談自己的理解,進一步感受人物心理活動。聯繫2、3自然段的描寫,小英從剛開始的“猶豫”到最後“微笑着走下講臺”這複雜的心理變化過程,學生通過學習也參與其中,感同身受。相信學生與小英走得更近了。此時再讀課文,學生已經蓄積了一份真實的情感——要爲文中的小英喝彩!那發自心底的掌聲一定會讓朗讀更真實、更精彩、更能表達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從而達到了理解文本內涵,感悟文章思想的目的。

此外,我還注重對教材空白點的挖掘,在學生正爲小英的變化而感到欣喜的同時,我設計了“如果小英此時就在我們面前,你有什麼話要對她說?”“假如你是小英又想對大家說些什麼?”等生動的情境,通過小英與同學們之間的對話,最終實現了讓學生真正走入小英的內心世界,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該環節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通過情境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走進人物心理,用自己的'語言豐富“掌聲”內涵。

“同學們的掌聲包含着鼓勵,代表着誇獎。小英自己又是怎樣看待這兩次掌聲的呢?”由這個問題,我導入到六、七段的學習。通過自讀、指名讀小英的來信,談感受,使學生再次體會掌聲的力量、愛的力量。怎樣讓學生把感悟到的以具體的文字表達出來呢?我借用了文章精彩的結尾,通過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揭示文章主題: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掌聲給人以尊重,掌聲給人以鼓勵,掌聲給人以支持。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用自己的掌聲去鼓勵別人。

  四、聯繫生活,延伸拓展。

我採用這樣的語言引導學生“一個自卑憂鬱的小姑娘,在同學們掌聲的鼓勵下,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礙,並微笑着面對以後的生活,這掌聲代表的是什麼?一種關愛。在生活中關愛他人還有許多的表現形式,請同學們暢所欲言,談一談生活中的事例。設計此環節的目的在於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受到思想教育,明白人與人之間的理解、關愛、鼓勵、幫助,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五、總結課文,昇華主題。

針對拓展中學生的回答,我恰當地進行評價,並適時總結:是啊,愛是一杯熱茶,愛是一聲問候,愛是人類無私的奉獻,讓我們把心底的關愛用掌聲來傳遞同時把最熱烈的掌聲獻給文中的女孩,也獻給那些需要鼓勵需要幫助的人們。

  《掌聲》說課稿5

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掌聲》,板書課題。

  一、說教材

《掌聲》是蘇教版教材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生動地記敘了因生病落下殘疾後而憂鬱自卑的小英在同學們鼓勵與愛的掌聲中鼓起生活的勇氣變成了一個樂觀自信的孩子。

作者以飽蘸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於這個動人的故事之中,把少年兒童純真善良,關愛別人的美好心靈生動地表現出來,感人至深。我覺得這篇課文不僅寫好,而且非常具有現實意義,幾乎每個班都具有那麼一兩個“被遺忘的角落”,可很多學生並不是都給予掌聲的,很多時候都給予了輕視和打擊,所以如何引導學生學好這節課的內容,如何再引申到現實教育,這就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了。

  二、說學情

三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通過閱讀他們大致能明白文章所講的故事,但仍缺乏一定的概括能力和對課文深層次的理解,難以明白“掌聲”所具有的內涵,還有一些詞語,如“憂鬱”“驟然間”“猶豫”“經久不息”等需要結合語境理解。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及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背誦課文最後一段.2、引導學生讀懂課文。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境,聯繫生活實際或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新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3、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正確地看待自己。

  三、說重難點

根據教材特點和教學目標,我把本課的重點設爲: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小英的心理變化。

根據對學生學情預設,我把難點設爲:領悟掌聲內涵。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掌聲響起來》歌曲。

  五、說教學課時

我把本節課按兩課時安排。第一課時初讀感知,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解決生字詞,讓學生質疑,根據學生的問題相機指導,讓學生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理清文章脈絡。第二課時主要通過指導性朗讀引導學生逐漸理解掌聲的內涵。第二課時爲重點,下面我想通過板塊教學的理念來說這節課。

  六、說教學程序

本文的寫法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以小英的前後變化爲線索,爲了更好的切入重點,我使用板塊教學,重新安排課文順序,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大板塊:

  第一板塊:導入課題,讀通課文

課伊始,我就讓學生在《掌聲響起來》的音樂聲中,很自然地引出課題,然後讓學生說說你有沒有獲得過掌聲?當時心裏是什麼感覺?由此引入課文,讓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解決難讀字詞,拿一定的時間給學生提出疑問,若簡單的問題直接做回答,若扣緊重點的問題可以適當板書。最後讓學生說說自己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什麼事?可能三年級學生概括能力比較弱,很難回答完整,可以請其他同學幫忙補充,教師加以引導,目的是讓學生對文章脈絡有一定整體感知。

  第二板塊:緊扣“變化”,體驗情感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打亂課文原有的順序,主要把第5自然段與第1自然段進行比較教學。我先引導學生自由讀第1自然段,問學生讀懂了什麼?然後讓學生展開想象:每天總是默默坐在教室一角的小英是什麼一副樣子呢?當他們看到同學們快樂玩耍的時候她心裏又是怎麼想的?接着要求用課文中的一個詞形容此時的小英,板書:憂鬱。

然後以“可是,現在的小英是這樣的嗎?”自然引入到第5自然段的研讀,要求用一個詞概括此時的小英,板書:開朗。在學生對比閱讀後,感知到小英由憂鬱到開朗之後,我問:“是什麼使小英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出示第六自然段小英的一封信,強調“掌聲”的作用,板書:掌聲。接連問:掌聲的作用爲何如此之大,讓一個憂鬱自卑的小女孩完全改變了?這是怎麼樣的一種掌聲?自然引入第三環節的學習。

  第三板塊:聚焦“掌聲”,感悟內涵

在感悟掌聲的內涵這部分教學中,我讓學生自讀重點段,看看文中幾次描寫掌聲,找出相應的句子讀一讀,細讀描寫掌聲的兩個重點句,品字詞,重點理解“驟然間”和“經久不息”,接着課件出示:第一次掌聲是在()情況下,“驟然間”是毫無準備嗎?第二次掌聲是在()情況下,爲什麼掌聲會“經久不息”?讓學生帶着這兩個問題再讀課文,至此學生對掌聲有了初步瞭解,再要求學生劃出描寫小英動作神態的詞以及同學們動作神態的句子,由動作神態想象小英和同學們的心理。教師描述當時的情景,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根據學生找出的句子,相機出示課件。句子1:同學們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

問:這時同學們心裏在想什麼?出示句子2: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後慢吞吞地站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問:如果你就是小英,你這時心裏想什麼啊?出示句子3:小英在大家的注視下,終於一搖一晃的走上了講臺。

問:座位離講臺雖然很近,可對小英來說卻是非常遙遠的,她邁開了艱難的第一步,此時大家都是緊張的只聽見心跳聲,告訴老師,你們注視的目光中要告訴小英什麼?出示句子4: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的留下了眼淚。

問:當小英成功的站到了講臺,同學們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了,他們急忙把掌聲送給了小英,此時你是小英你是怎麼想?出示句子5:小英向大家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後在同學們的掌聲裏微笑着走下講臺。問:此時的小英是一副什麼樣子?爲什麼會這樣?感悟完這些句子之後,學生自由讀,再個別讀,學生點評,再齊讀。

  第四板塊:現場採訪,發展內涵

根據本班學生善於表演的特點,我讓一個學生當小英,其他同學當記者,對微笑走下講臺的小英進行採訪,要求採訪的話都要圍繞“掌聲”來說,比如:當你剛剛站到講臺聽到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之後是什麼感覺呢?之類,然後再讓幾個同學當那個班級的學生,其他同學進行採訪,也要求採訪的話要圍繞“掌聲”來說,如:當看到小英站到講臺上時,你們爲何給他掌聲?爲了讓學生人人蔘與,我先讓學生同桌互說,再上臺表演。

通過設計這樣生動情境將學生的心一步一步地推向小英的心,最終實現了學生和小英的全然在場.讓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接着問:你認爲哪些人需要掌聲,爲什麼?現在你認爲掌聲是什麼?此時要相機板書。(如鼓勵、是讚賞、是尊重、是關愛?)再課件出示:掌聲能給人(),掌聲能給人(),掌聲能給人()?進一步發展了掌聲的內涵。到這裏學生就基本領悟了掌聲的深層意思,這時課件出示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讓學生有感情自由朗讀,然後個別讀,大家說說對這段話的理解,尤其是“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這句的理解。

  第五板塊:聯繫實際,昇華主題.

課文結束後,我讓學生用一兩句詩的語言寫出自己對掌聲的認識,內化掌聲。不會用詩的語言用平常的話也可以。然後,點明掌聲就是一種愛,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愛的表達方式,水到渠成,昇華了主題,接着進行對比,把自己班上所見到的一些輕視同學的現象列舉出來,讓學生說說看法,並說說以後應該如何做,恰當好處的地進行了有效的思想教育。

作業設計:在我們的生活中,掌聲無處不在,你得到過別人的掌聲嗎?當時有什麼感受?你曾把掌聲送給誰?爲什麼?把它寫成一段話。”此項作業既深化了課文內容,又鍛鍊了學生寫片段的能力。

  七、說板書:

掌聲

憂鬱

開朗掌聲(鼓勵、支持、讚賞、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