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春風》教師說課稿

《春風》教師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9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春風》教師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春風》教師說課稿
  《春風》教師說課稿1

  一、 說教材

教材分析:

《春風》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課。這篇課文的所在單元是一個集中識字的單元。儘管從第二冊開始滲透有關聲旁的知識,但是由於比較複雜,學生還不能真正掌握它。本單元將對這一方面的知識做一個概括,從形聲字的聲旁入手,教學生觸類旁通,成批識字,同時學會一種新的識字方法——讀半邊。同時也要認識聲旁表音的侷限性,學習把看聲旁識字和其他方法識字結合起來識字。

這首兒歌抓住春天的幾個典型變化,描寫了春天大地復甦,小朋友朝氣蓬勃,健康成長的景象。全詩兩小節,每節六行。第一節描寫春天的美景,第二節寫“我”削柳笛、吹柳哨,看燕子,放風箏,表現小朋友在春天裏的快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春天欣欣向榮的景象。

2.認字5個,會寫字7個。

3.初步瞭解形聲字聲旁表音的構字特點。

教學重難點:

體會漢字聲旁表音的構字特點。練習看半邊猜字的識字方法。

  二、說教法學法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對於一切來說,只有興趣,纔是最好的老師。”識字教學是枯燥

的,要想讓學生喜歡識字,首先得讓學生沒有心理負擔,敢於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因此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是至關重要的。所以,一上課,我就以:“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老朋友,我們用掌聲把它請出來。”然後給“春”找朋友。由於孩子很熟悉這個字,一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2、輕鬆識字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小學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根據小學生這一特點,在教學時,我利用圖畫、活動、幻燈、視頻等與相關的直觀景象導入,把學生帶進形象的情景中。

3、比較識字法

本課通過重點學習帶有“肖”的形聲字,來體會形聲字聲旁表音的構字特點,課中我先組織學生觀察發現帶有“肖”的這些字得音節的異同點,再根據他們的偏旁、組詞來理解每個字的意思,從而加深對這個字的認識。

對於這些形近、音近的字,我組織學生進行比較、區分、辨別,抓住異同點,巧記,活記。這樣,學生通過比較它們的偏旁表意,聲旁表音的特點便不會混淆了。

  三、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識字能力也比較強,熟練地掌握了“部件識字、聯想識字、編兒歌識字”等識字方法,對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比較熟悉。

  四、教學設計及意圖

1、激趣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只有產生了對學習的興趣才能成爲學習的主人。因此,開課時,我選擇了談話激趣導入,引起學生對春天景色的回憶與嚮往,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閱讀理解要從整體入手,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這一環節有利於學生的整體把握,同時要求學生把字音讀準確,爲後文整體識記生字做準備。

3、集中識字

這是一個集中識字的單元,通過母體字“肖”引出一系列帶有肖的生字,教會學生觸類旁通,成批識字。同時總結規律,讓學生掌握識字方法,以便在以後的學習中,能自主識字。在識字過程中開展遊戲,又讓枯燥的識字過程變得趣味化,寓教於樂,學生更喜歡。

4、細讀課文,品味欣賞

靜態的語言文字,用生命、用激情去讀,就會在學生心中跳蕩起來。加之帶着生活體驗去讀的話,就變成了畫--變成了動態的畫,變成了充滿生命活力的畫。這首詩歌不長,內容淺顯易懂,語言流暢生動,讀來琅琅上口。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朗讀,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景色,以達到以讀代講的目的。

走進文本,又走出文本,並超越文本,使課堂充滿濃濃的創新氣息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是語文課追求的目標。學生想像豐富,不僅僅在應用語言,實踐語言,更是在滋潤心靈,憧憬未來,創造生活。

  《春風》教師說課稿2

  一、說教材

第一點、教材地位及作用

《春風》是北師大版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主讀課文。該單元以“斑斕春色”爲主題。新課標要求: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因此確立的單元目標是要注重誦讀,感受作者融會在景物之中的深沉的情感,要從品味優美的語言入手,同時要能感受景物特點。

《春風》是林斤瀾的一篇散文,當代作家林斤瀾老先生,經常活躍在故鄉的江南和工作的北京兩地之間,對江南春風和北國的春風有着不一樣的情懷、感受和認識,在這篇文章裏他用江南的春風同北國的春風作對比。對北方的春風先抑後揚,用“粗獷豪放、”的語言把自己對北國春風別樣的體會,抒寫得淋漓盡致,爲我們描繪了北國春風的粗獷豪邁、猛烈迅疾、強勁有力。歌頌了它的勃勃生機,竭力掃盡殘冬,催生萬物的可貴品質,表達了對驅散嚴寒,帶來春天的北國春風的無限懷念和深深敬意。 第二點、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結合單元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要求,我確立了以下教學

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理解、積累文中重點詞語。

2、比較北國春風與南國春風的不同,認識對比、欲揚先抑的手法。

3、品味本課精彩的字句。

過程和方法目標:

1、重視對課文的誦讀,通過有感情的誦讀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

2、分組合作學習,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重點、難點,培養學生探究的習慣。

情感態度價值目標:通過領略本文自然景物的美,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1、對比和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

2、感受語言美、自然景物的美、感受北國春風粗獷、豪壯,領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難點:品析重點句子,感受作者獨特的情感。

教學時數:兩課時。本節課是第一課時,多媒體教學。

  二、說教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投影

1、採用情景教學法。利用多媒體營造出直觀、形象、自然的春天,給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

2、採用朗讀教學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一篇好文章是讀出來的,因此,做到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學,學中悟。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爲學習得主人,這樣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3、採用探究討論教學法。讓學生分組討論探究文中的重點和難點,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組織學生在討論、回答中學習本課,讓學生在討論中分析、感受作者的寫作成功之法。特別是本文的對比和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讓學生深刻體會,以便更好地運用到寫作中去。

  三、說學法

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聽課文朗讀錄音的過程中,學會如何朗讀抒情散文,體會春的優美意境;在分小組合作探究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獲得研讀、精讀、品讀的學習方法,品味文中傳神的語句。圈點勾畫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四、說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幾個環節展開。

(一)導入新課。,美好的春天總讓人情思飛動,浮想聯翩。同學們,你們腦海中的春天是怎樣的?春風給你一種什麼樣的感覺?(生髮言,之後出示幾張春景圖片)

今天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林斤瀾筆下的春風。(出示課題作者)(出示教學目標)

(此導語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消除學生上課開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簡介作家

林斤瀾是當代的作家,作品以短篇小說居多,講究構思立意,別具一格,林斤瀾是南方人,建國以後在北京工作生活。

(三)讀《春風》,品語言。

1、聽讀課文

(1)注意課文中的生字詞

(2)仔細聽朗讀錄音,注意朗讀的語音、語速、語調、情感等,聽讀後選擇自認爲最有把握讀好的段落,模仿朗讀。

2、初讀課文

自主學習以下問題

(1)作者的筆下描寫了哪兒的春風?

(2)作者在文中表達了一種什麼情感,在文中找出最能表達作者情感的一個句子。

(3)作者爲什麼一開始不寫自己喜歡北國之春?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該環節以讀爲主,使學生對文中所描繪的“春風”有個總體印象,初步感知全文。)

3、再讀課文 討論:

4北國春風來臨後自然界有什麼變化?

5找出文中具體描寫北方春風的段落,反覆朗讀並畫出其中富有表現力的詞句。思考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北方的春風的。 6“一夜之間,春風來了。忽然,從塞外的蒼蒼草原、莽莽沙漠,滾滾而來。從關外撲過山頭,漫過山樑,插山溝灌山口,嗚嗚吹號,哄哄呼嘯,飛沙走石,撲在窗戶上,撒拉撒拉,撲在人臉上,如無數針扎。”

7“轟的一聲,是哪裏的冰河開裂吧;嘎的'一聲,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

4、比較探究

概括江南的春風與北國的春風的特點。溫暖輕柔和悅,粗獷豪放猛烈迅疾強勁有力。你喜歡江南的春風還是北國的春風?

(四)體會對比、欲揚先抑的寫法

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探究,品表現手法。

提問:作者爲什麼能把北國的春風描寫得如此生動形象,把對北國春風的懷戀和讚美抒寫得淋漓盡致?

小結:在這篇文章作者抓住江南春風的怡人輕柔和北國春風的豪邁粗獷用江南的春風同北國的春風作對比,突出北國春風粗獷豪放猛烈迅疾強勁有力對北方的春風先抑後揚,要想理解這一手法,讓學生體會。用富有表現力的詞句歌頌了北國春風表達了對帶來春天的北國春風的無限懷念和讚美之情。

  《春風》教師說課稿3

  一、說教材

(一)教材內容分析: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是播種的季節。在這春暖花開的時節, 我帶着我們小班的孩子們來到花園裏、操場上、田野裏……讓孩子們通過觀察、觸摸,與大自然進行零距離的接觸,讓他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感受春天的美。爲了讓孩子們進一步瞭解春天的特徵,感受美麗的春景,我設計了《春風》這一活動。這首兒歌節奏明快清新、音韻和諧、朗朗上口,並以擬人、排比的句式將春天的勃勃生機展現在幼兒面前,從而激發幼兒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幼兒現狀分析:

小班幼兒年齡小,經過一學期的語言學習,語言表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思維能力仍處於低級階段,而幼兒可以通過學習兒歌中的詞語,並在創編兒歌時總結原有經驗、擴大知識面,從而使孩子的語言更形象,把動物及事物等特徵描述的更準確。

(三)目標定位:

1、語言的教育意義指出:語言是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進幼兒認識能力的發展,提高審美觀,這首兒歌用簡單通俗的語言描述了春天的自然景物,幼兒只有理解了作品內容,感受到了兒歌的美,才能在感情上產生共鳴從而喜歡春天。

2、《綱要》提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根據這一要求,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的語言環境,引導幼兒大膽地表達。

對小班幼兒而言,“春天”這一主題的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並不是關於春天的種種知識,而是引導他們學習關注自然界的變化,感知春天特有的美麗景象。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制定了這樣的目標:

(1)欣賞兒歌,感受春天的美麗,初步認識春天的特徵。(知識目標)

(2)初步學會用適當的詞語更換兒歌中的詞語。(技能目標)

(3)通過學習,喜歡春天的景物。(情感目標)

(四)活動重點、難點的確定和解決。

1、活動重點:理解兒歌內容,明白“吹綠、吹紅”的意思。“綠、紅”既是表示顏色的詞,又寫出了柳樹,桃花在春天生長的特點。而我讓幼兒通過看圖來學習兒歌,並通過討論思考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2、活動難點:能按兒歌的結構學會仿編兒歌,拓展思維。

3、突破重難點方法:通過圖片來引導幼兒學會兒歌,分部理解兒歌內容。由獨自的想象到互相討論拓展自己的思維能力。

(五)活動準備:

《春天》的音樂背景,關於春天的風景圖,及關於兒歌的課件

  二、說教法

結合語言活動自身的特點,依據綱要的精神,我主要運用了欣賞感知法和模仿教學法。

第一種是欣賞感知法,就是教師通過圖片展示、表演和朗誦等形式,引導幼兒充分的感知理解兒歌。根據小班幼兒心理、年齡特徵和爲幼兒提供正確規範、和諧溫馨的語言環境等特點,我運用了欣賞感知法。首先我利用圖片,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隨着邊表演邊說兒歌,把幼兒帶進了一個有趣的語言環境,實現了教育的感染功能。其次在教授兒歌的時候,教師的規範性朗誦示範,幼兒的再次完整欣賞,爲教育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種模仿教學法,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兒歌的內容結構、使幼兒對學習產生共鳴,在幼兒自由積極的獲取知識的同時,教師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從而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語言發展能力。

  三、說學法

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在活動中,我本着“讓幼兒成爲學習的主人”的理念,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活動氛圍,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在本次活動中,幼兒主要運用以下學習方法:

觀察法:幼兒通過觀察圖片,直接感知兒歌的內容。

提問法:引導性的互動提問,鼓勵幼兒將所看到的、想到的,嘗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

  四、說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我先播放《春天》這首歌曲,自然把幼兒帶入詩歌的情境之中。然後請幼兒說出春天的景色。接下來我出示有關兒歌的課件,引導幼兒學習詩歌中的語言。如:春風吹,小樹樁會有什麼變化呢?幼兒先說,若說不出來老師點擊課件,讓幼兒感知小樹發芽了,並自由表現發芽的樣子,這時引導幼兒說出兒歌內容:“春風吹,芽兒發”。接下來逐步出示柳樹,桃花,讓幼兒感知顏色,再說出兒歌內容:“吹綠了柳樹,吹紅了桃花。”這個過程也爲下面仿編顏色引出植物做出鋪墊。植物學習後,自然過渡到動物,這時,我不再直接運用圖片,而是用動作聲音來調動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感知兒歌內容,在這個過程中使動靜結合,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讓課堂不再單一枯燥。自然的引出了“吹來了蝴蝶,吹醒了青蛙。”關於下雨是怎麼下的,是請幼兒加上形容詞。

第二環節中我將兒歌完整的說出來,並利用圖片讓幼兒熟知兒歌,同時加上動作更好的把兒歌表現出來。那麼幼兒在學習兒歌內容時就更容易了,利於記憶。

在仿編詩歌這個環節中以提問的方式激發幼兒想象的空間,並結合兒歌結構使幼兒掌握仿編的方法,仿編的內容有一定的邏輯性。得符合常理。

最後用找春天,又使仿編有了一定的延伸。

  五、課件

製作的課件有助於小班幼兒學習兒歌,將兒歌內容直觀形象的展現,利於幼兒更好的學習理解。

小結:總之,上好一堂課需要精心的準備,不斷的總結經驗,以幼兒爲主體。時刻記住活動的目標是什麼,能讓幼兒學到什麼纔是重點,對於本次活動,我覺得語言的學習是一方面,還得薰陶孩子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