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木蘭詩》說課稿範文

《木蘭詩》說課稿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木蘭詩》說課稿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木蘭詩》說課稿範文
  《木蘭詩》說課稿1

一、說教材簡析

《木蘭詩》是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首古詩,這一單元以祖國爲主題,選編了五篇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從各個角度表現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人民熱愛祖國、發憤圖強的美好情操。《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記敘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賞,辭官還家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的人物形象。本詩爲樂府民歌,具有濃郁的民歌特色。結構分明,語言樸素,感情濃郁,是初中語文課本中優秀的篇章。

二、說教學目標的確定

1、依據

新課標主張中學語文教學應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創新精神,促進學生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初中古詩文的教學,則以培養學生的興趣與語感爲主體並適當積累一定的文言詞句知識。通過誦讀、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2、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在以前的語文學習中,學過一些文言詩詞,但畢竟很少,對《木蘭詩》中一些特殊的字詞、詩句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再加上生活在和平安泰的年代,而且生活經歷短暫,所以對《木蘭詩》的思想內涵的感悟也存在困難。所以教師必須靈活設計教學過程,精心指導學習內容,力求做到凸顯個性,兼顧全體,。比如簡單的問題,由學生獨立完成;稍難的,學生間討論,教師點撥;難點,則在教師的啓發下進行探討。另一方面,教師也要回應學生當堂提出的各種問題,就此展開新討論,或安排課後的活動。

3、確定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兩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識記文中的字詞,

2、瞭解《樂府詩集》、《木蘭詩》的文學常識。

3、學習“互文”等修辭手法

4、背誦詩歌。

能力目標:

1、從整體上把握詩歌的內容,準確、完整地複述課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學習本文敘事詳略得當的寫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3、培養學生獨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標:

1、感受花木蘭的女兒情,英雄氣,瞭解她的智慧,膽略和才能。

2、從木蘭的形象中感悟學習熱愛祖國、孝敬父母的美德。

教學重點:

1、誦讀、背誦古詩。

2、研讀刻畫木蘭這一人物形象的重點段落,理解繁簡相宜的寫作妙處。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辭手法在文中的表達效果。

三、說教學方法和手段

1、教法與學法

依據“三有利”原則,主要採用:①誦讀法、②複述法、③鑑賞法、④討論探究法、⑤競賽法等方法學習課文。

2、教學手段

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結合多媒體電教設備輔助教學。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分兩課時進行。

課前準備:新課標主張語文課程應是開放而有活力的,要求拓展語文學習的領域和空間。花木蘭這位女英雄,歷代在民間廣爲流傳,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學生在七年級上冊寒假作業“小知識”欄目中,也瞭解了歷史上有關木蘭的情況;另外是現在學校都有微機室,學生都在學習電腦,可以上網查閱資料。然後把自己瞭解的知識、上網查閱的資料整理好,製成知識卡或幻燈片,供上課交流。

第一課時教學要點:瞭解北朝樂府民歌;朗讀詩歌,感受詩歌的聲韻美;疏通文意,整體把握詩歌;複述詩歌的故事情節,理清情節發展脈絡,強化背誦。

第二課時教學要點:檢查背誦,研討賞析,對詩歌進行美點追蹤,合作探究,就最想解決而自己又沒有能力解決的問題展開討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求新知的能力。

第一課時教學

第一環節:導入

由學生交流木蘭資料,《樂府詩集》知識引入,師生共同總結。從而掌握文學知識,激發學習興趣。

第二環節:朗讀詩歌,初步感受詩歌的聲韻美

首先由學生利用字詞典,課文註釋,自由試讀,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接着播放課文朗讀課件(《木蘭詩》flash課件),學生看書聽讀,作上批註。聽完後學生自由發言,互相提醒。教師課件展示注意“音”、注意“形”的字和通假字。學生根據展示的內容拼讀、比較、識記,從而掌握基礎知識。

然後由學生觀看木蘭故事過程圖片練讀。由圖引入故事情景,初步體驗朗讀感受。

最後感情朗讀展示:師生同讀,表演讀,自選文段讀,上下句輪流讀,從而感受詩歌的聲韻美。

第三環節:默讀詩歌,理解詩意。

首先以學生個體爲單位,自讀詩歌,藉助註釋、工具書,試譯全詩,把不懂的語句作上記號。

接着以學習小組爲單位,學生互動合作,討論交流,理解難懂詞句,通講詩意。

然後以全班爲單位,小組互動,師生互動。

先全班釋疑,解決小組也無法解決的問題。

再聯繫生活實際,探討特殊字詞、詩句的正確意思。

a數詞的理解。可以用比較的方法加以識別。例如把“壯士十年歸”和“同行十二年”進行比較,學生很容易看出木蘭從軍的年數矛盾,從矛盾中也輕易地掌握了數詞虛指的用法。

b句子的理解。一是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等排比句。二是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等互文句。都可以用“聯繫實際,對照反思”的方法理解。

最後是文言基礎知識的鞏固,可採取競賽的方法。具體作法是將全班按座位(或學號、男女生)分成兩組,展開競賽,勇闖三關。一是對手關,此環節由對手組出題問答。二是抽答關,由老師出題,兩組抽籤解答。三是搶答關,老師念題,兩組搶答。小組競賽完畢,師生共同總結。

第四環節:複述詩歌,整體把握故事情節,強化背誦

先讓同學按照寫作順序或不同內容概括故事情節,其餘同學評點,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總結,板書課文結構。接着指導學生依據板書、過程圖片複述課文。然後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強化背誦(如:教師背上句,學生背下句、男女同學競賽或組與組之間競賽)。最後全體學生集體背誦。

第五環節:課外拓展

1、你還知道哪些女英雄?向全班同學作簡要介紹。

2、把“我心目中的花木蘭”整理成文,收集在自己的成長記錄袋中。

3、製作名人小檔案——我心目中的花木蘭。

五、說板書設計:

說明:學生按“家中——征途——戰場——朝堂——家中”地點轉換來分是可以的;按“戰前——戰時——戰後”事情發展順序來分也是可以的;不把末尾一段看成木蘭對“驚忙”的夥伴的回答,而理解爲作者“隱喻讚美”另外劃開也是可以的。我們應該放開學生的思維,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我將板書設計成這樣,是選取了其中一種,主要是理清課文思路,便於學生複述複述課文,背誦課文。

停機嘆息

願替父徵代父出征

備戰出征

十年征戰十年征戰

受賞辭官

得勝歸來

回家歡聚

雙兔隱喻 比喻讚美

  《木蘭詩》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木蘭詩》是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古詩,學生在初一年級上冊已接觸過古詩詞,對古詩詞的格式、語感和朗讀方法有一定的'認識。《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詐長篇敘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本詩爲民歌,結構分明,語言樸素,感情濃郁,適於吟誦,有利於培養學生對古詩文的語感。

二、說教學目標

爲了能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我們要引導學生對古詩文形成一定的興趣和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據此,本文的教學目標爲:

1、知識與技能:

掌握本文的生字詞,並理解有古今意義的字詞。理解課文,並在此基礎上熟背課文。品味文中修辭手法的妙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理解課文、熟讀課文到背誦課文,再到賞析課文,達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

3、情感與價值觀:

1)瞭解勞動人民的艱辛,感受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2)學習花木蘭的深明大義和愛國精神。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掌握生字詞,透徹的理解課文。瞭解勞動人民的艱辛,學習花木蘭深明大義和愛國精神。

2、難點了解本詩的一些句式,並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辭手法,並提醒學生在翻譯時要注意體現。

四、說教法學法

1、教法

①誦讀法:古詩教學應着重體現朗讀,注意語氣、語調、節拍,力求聲情並茂,體現詩歌的聲韻美,在反覆的誦讀中,深入體會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②複述法:教師提示學生複述時要掌握詩中敘事的各個環節,而且要注意抓重點,做到詳略得當,引導學生清晰、流暢、有條理地表達。

③鑑賞法:在教師的引導下,集中鑑賞本文繁簡相宜、形象豐滿的寫作特色。

④討論探究法:培養學生利用各種渠道解決問題的能力。

⑤競賽法:針對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開展競賽法,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法

這篇是詩歌,語言生動,句式,教學大綱要求此文要背誦,而且還要求學習它的藝術特點,並運用到寫作中,於是我在上此課時要求學生用以下方法學習。

1、朗讀法:教會學生朗讀,要求、流暢、傳神、齊讀要,這是一種短時間內同時調動眼、口、耳、腦共同活動的閱讀,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能力,並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歸納法:學生可按段或層次來納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後按納的文字來串通課文並朗讀課文,這種方法能使學生背誦課文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練習法:這種方法最實用於寫作,我們教材中所選的都有其獨特的寫作方法,當我們分析了課文的寫作特點後,可以讓學生拓展思維,培養想象力,語言運用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檢查預習情況,讓學生掌握生字詞和基本知識。採取學生自學、互學的方法,老師加以指導,讓學生掌握生字詞,知道什麼是樂府民歌以及故事背景等知識。

第二、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說說對花木蘭的理解,引起學生更進一步瞭解花木蘭的興趣,並以此導入新課。

第三、整體理解,把我文意。翻譯課文,讓學生理解文意,並把握故事情節。

第四、分析人物,理解主旨。瞭解花木蘭賢惠、堅強、勇敢的性格特徵,學習她愛國、愛家人的偉大精神,達到提高學生的思想情操。

第五、師生互動,品味賞析。教師指導學生找出課文寫得好的地方,讓學生先淺談見解,教師加以總結,賞析課文語言美,理解修辭方法的妙用,如互文修辭手法。

第六、延伸知識,深化主題。讓學生找出花木蘭還有哪些和另外的一些愛國英雄,深化愛國這個主題。

第七、加以總結,佈置作業。總結知識點和主旨,佈置兩題作業:1、寫一個100字左右對花木蘭的評價。2、背誦課文,找出寫得好的句子。

六、說板書設計

木蘭紡織→木蘭從軍→木蘭征戰→木蘭辭官→木蘭還鄉

  《木蘭詩》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木蘭詩》是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古詩,學生在初一年級上冊已接觸過古詩詞,對古詩詞的格式、語感和朗讀方法有一定的認識。《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長篇敘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本詩爲民歌,結構分明,語言樸素,感情濃郁,適於吟誦,有利於培養學生對古詩文的語感。

二、說教學目標

爲了能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我們要引導學生對古詩文形成一定的興趣和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據此,本文的教學目標爲:

學習目標:瞭解“樂府”的有關知識,瞭解北朝民歌和木蘭詩產生的背景;學習生字詞;朗讀課文,熟讀全詩並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學習方法:在誦讀中體會木蘭的光輝形象。

情感目標:體會花木蘭替父母分憂,愛家愛國的責任感。學習重難點:熟讀全詩,並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三、說教法學法

1、教法

①誦讀法:古詩教學應着重體現朗讀,注意語氣、語調、節拍,力求聲情並茂,體現詩歌的聲韻美,在反覆的誦讀中,深入體會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所以我採用自由朗讀、兩人小組朗讀、四人小組朗讀、展示朗讀、指導節奏朗讀、聽錄音朗讀、全班齊讀等多種形式朗讀,以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②複述法:教師提示學生複述時要掌握詩中敘事的各個環節,而且要注意抓重點,做到詳略得當,引導學生清晰、流暢、有條理地表達課文主要內容。

③鑑賞法:在教師的引導下,集中鑑賞本文詩歌朗讀的特色。

④討論探究法:培養學生利用二人小組討論、四人小組討論,培養合作意識和各種渠道解決問題的能力。

⑤競賽法:針對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開展競賽法,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法

這篇文章是詩歌,語言生動,句式,教學大綱要求此文要背誦,而且還要求學習它的藝術特點,並運用到寫作中,於是我在上此課時要求學生用以下方法學習。

(1)朗讀法:教會學生朗讀,要求、流暢、傳神、齊讀要,這是一種短時間內同時調動眼、口、耳、腦共同活動的閱讀,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能力,並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歸納法:學生可按段或層次來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後按歸納的文字來串通課文並朗讀課文,這種方法能使學生背誦課文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練習法:這種方法最實用於寫作,我們教材中所選的文章都有其獨特的寫作方法,當我們讀了課文後,瞭解了這首詩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所以我設計:假設前不久,花木蘭當選爲“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央視欄目組特邀你爲木蘭寫一段頒獎詞。課後請你日記本上動手寫一寫,力爭妙筆生花。可以讓學生拓展思維,培養想象力,語言運用能力。

四、教學過程

1、通過“說說你心中的巾幗英雄”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引起學生更進一步瞭解花木蘭的興趣。

2、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通過自由朗讀課文、兩人小組朗讀、四人小組內讀、展示朗讀、課件出示“朗讀節奏”,指導朗讀節奏、輕鬆聽一聽:聽錄音朗讀課文、全班齊讀課文等多種形式讀,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3、自主預習,根據“知識鏈接”,設計了“搶答題”,加深對“樂府”的瞭解和識記。還設計對重難點字詞的注音,書寫,以便熟讀成誦、理解課文打基礎。通過自由做、同桌互檢、四人小組展示等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細心觀察的能力。

4、通過四人小組仔細讀課文,討論並全班展示交流課文主要內容,把握全文主要內容,爲第二課時分析花木蘭做鋪墊。

5、勇敢試一試:四人一小組,邊讀邊說說課文大意,藉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弄懂字詞句的含義。哪兒有疑問,做上標記。爲第二課時分析課文內容做準備。

6、拓展延伸:讀了《木蘭詩》後,概括詩歌情節,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進一步突破重難點。

7、達標檢測,總結和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強化訓練,提高運用能力。

8、作業:通過爲木蘭寫一段頒獎詞,鍛鍊學生動手寫作和概括運用能力;背誦課文是對熟讀成誦的檢測,對識記程度的檢測。

9、板書設計:

木蘭詩

代父從軍

木蘭(女扮男妝)征戰沙場

建功受封

辭官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