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語文說課稿三篇範例

語文說課稿三篇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說課稿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說課稿三篇
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爲了不讓我帶着遺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從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靈。景色壯觀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風吹拂的夜晚,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也襯托了賣木雕的少年美麗的心靈。本課敘述詳略得當,作者對美麗的大瀑布風光一帶而過,而是圍繞課文重點,將筆墨放在選木雕、放棄買木雕、送木雕等內容上。課文還準確而得體地運用了許多四字詞組,要注意讓學生積累並學會使用。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一是瞭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二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三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並學會恰當地運用。這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說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遊覽、工藝品、名不虛傳、遊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課時分爲2課時

第一課時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遊覽、工藝品、名不虛傳、遊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能讀通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第1-4自然段,體會瀑布的美和木雕的精緻,並能感情朗讀。

第二課時目標:

1、學習5-15自然段,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2、感情朗讀課文。

三、說教法

語文教學要遵循“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訓練爲主線”的教學原則。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時的教學方法爲:

1、採用啓發式教學。即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讀書,在讀中思考、領會,讓學生動腦、動口、弄懂弄通課文的內容。

2、朗讀體會法:通過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的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語言的優美,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3、採用課件演示法教學。課件演示起着直觀的作用,有助於突破教材的難點

此外,在教學中還運用講讀法、板書法等,多法並舉。分頁標題#e#

四、說學法指導

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顯得異常的重要,這是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因此,本課十分注重以下兩點:

1、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重視指導學生自讀、自悟。

2、在教學中,進行一定的拓展練習,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五、說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首先教師談話導入:小朋友,你曾經到過什麼地方旅遊?引出到非洲南部遊覽一番。然後觀看瀑布的視頻片斷,並交流看後的感想。藉機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發生在這個大瀑布的不遠處,那裏有許多出售木雕工藝品的人,下面讓我們來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讀題,提問。

【本環節的設計,採用課件引入新課,首先課件一開始就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能讓學生從心底喜歡上文本中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讓學生提問,啓發學生運用多維視角去思考解決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滿足他們的探究欲、表現欲。】

二、初讀課文。

先請同學們帶着這些問題來讀讀課文,接着教師檢查學生的讀書的情況,抽讀生字卡片、詞語,然後讓學生分自然段讀一讀課文,讀完後留時間讓學生評價。

【本環節讓學生初讀課文,藉此來鞏固學生的生字詞。而且讓學生自讀、互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傾聽能力。】

三、再讀課文,

我以“非洲南部的什麼景物吸引了衆多遊客去觀光遊覽呢?”這一問題讓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經過交流得出是瀑布和木雕吸引了遊客。然後通過“瀑布、木雕又是怎麼樣的?”請小朋友用()標出來,並想想你讀懂了什麼?

【本環節讓學生在讀讀標一標中學習,培養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

四、品讀課文的重點詞句,加深體會。

指名說瀑布是怎樣的,邊出示:

①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這裏遊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

品讀這句話,理解“名不虛傳”、“遊人如織”、“壯觀”,感情朗讀這句話。

然後是指名說木雕是怎樣的,邊出示:

②這些坐凳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品讀這句話,理解“構思新奇”、“栩栩如生”,再出示投影圖片,讓學生觀看。最後感情朗讀這句話。

【有了自讀和全班齊讀做基礎,配以圖片欣賞,加深了學生的理解。】

③攤點裏陳列的木雕琳琅滿目,各式各樣,想到朋友的叮囑,我在一個攤點前停下來,仔細地挑選。分頁標題#e#

讓學生自己讀讀這句話,再理解“琳琅滿目”、“各式各樣”,並進行想象說話,然後播放投影圖片讓學生觀看,再進行感情朗讀。

【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學生加強了對文本的理解,還能夠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聯繫生活,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加強了學生的語言訓練。】

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去欣賞了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美景和精美的木雕,賣木雕的少年又給大家留下了什麼印象?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六、作業

摘錄4字詞語

我覺得自己在教學中對於學生的回答也沒有精彩的評價,有一個學生造句:“升旗時,天安門廣場上游人如織。”我沒有及時點撥判斷正誤。由於課前讓學生進行了充分的預習,所以在朗讀時沒有質的提高。俗化說: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所以還需要我不斷地學習,使之變得完美一些。

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文具的家》這篇課文是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課文以通過一個小朋友找不到鉛筆、橡皮時媽媽與他的對話以及後來他的改變,滲透着對於孩子們要愛護文具的主題思想的教育。課後設了兩道題,第一道是要求學生朗讀課文,課件能讓學生通順流利的朗讀課文必然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第二題是讀一讀,記一記,出示了“新”“些”等四個字組成的不同的詞語,意在培養學生通過同一個字組成不同詞語的詞語積累的觀念和方法。

  二、說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3個生字,認真學會7個生字,並端正、整潔地書寫,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有意識的通過一字多詞的方式積累詞語。

3.瞭解課文內容,逐步培養孩子養成愛護學習用具的好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認讀13個生字,認真學會7個生字,並端正、整潔地書寫,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有意識的通過一字多詞的方式積累詞語。

3.指導學生把對課文的感悟轉化爲自己日常的學習習慣。

  四、說教法

1.生字認讀時多采用遊戲的方式,如:開火車認讀、小老師領讀、我是小小神槍手等,讓學生在遊戲中感受學習的快樂,產生學習的慾望和積極性。

2.朗讀課文時,可採用自讀認字、同桌對讀相互幫扶、師生對讀掌握語氣、指名朗讀檢驗效果等多種讀的方式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疏通自己朗讀時的各種阻礙,以達到通順流利朗讀的目的。

3.生詞積累時用一字組詞開花的方式,讓學生愛上組詞和積累。

  五、說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說教學過程

(一)聯繫學生生活,激發閱讀願望。

1.展示學生丟棄的文具,引發思考:這麼好的文具,怎麼被我們丟掉了?文具們可傷心了!它們都要離開你們找貝貝去了。你們想不想留下它們哪?

2.快去找小貝貝商量商量吧。

(二)板書課題,隨文認讀生字:文具。

你有什麼辦法記住“具”?提示:

1.“具”裏面是三橫。

2.可以組成很多詞,比如:傢俱、道具、刀具、玩具……

“文”這個字我們天天都能和它見面,你知道我們能在哪見到它嗎?(語文書上)那這個字還能組成哪些詞呢?(文明、文化、文學)

看看這個字由幾筆組成?——教書寫。

(隨文識字、隨認隨寫)

(三)給足朗讀時間,讀準生字字音。

1.藉助拼音讀課文,畫下生字新詞反覆朗讀。要把字音讀正確。

2.同桌互讀,互相幫助對方讀準字音。

3.遊戲——我是小小神槍手(將生詞寫在氣球上,讓學以射擊遊戲的方式來記住生字生詞的讀音)

(四)反覆閱讀實踐,讀通課文內容。

1.自由讀文,邊標自然段序號邊把遇到困難的語句畫下來。

2.同桌互助,幫助對方把課文讀通順。如果兩人都讀不好,示意老師指導。

3.讀文,師生評議:能否做到了正確、流利。

4.師範讀課文,學生並聽邊認讀生字。

(五)整體閱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

2.你有什麼想和大家談的問題嗎?

(六)聯繫實際質疑,引發深層探究。

1.鉛筆,只用了一次,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你有過這樣的問題嗎?你想過爲什麼嗎?(聯繫生活實際,將文本中的內容遷移的現實生活中,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與思考。)

2.讀文,從哪些詞語中你能體會到貝貝像媽媽愛她一樣,愛着她的小夥伴們?

3.再次探究讀文:怎樣才能做到不丟文具呢?(小組討論)

4.鼓勵學生互動,結合課文或實際談自己的想法。

(七)選擇性閱讀、激發學生讀書興趣。

1.選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背積累。

2.賽讀、賽背。

(八)總結學習收穫,佈置作業。

1.端正工整書寫本課要求會寫的七個會寫字。

2.讀一讀,記一記。(養成學採集並積累的好習慣)

(九)板書設計

文具的家

鉛筆 橡皮

語文說課稿 篇3

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s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二篇精讀課文《一個小山村的故事》。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談我對本課的設計。

一、教材分析:

《一個小山村的故事》講了一個美麗的小山村,由於這裏的人們過度的砍伐樹木,致使土地裸露,極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護能力,終於在一場連續的大雨之後,咆哮的洪水將小山村捲走了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不愛護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毀壞山林就是毀滅自己。文字淺顯卻寓意深刻:保護環境、愛護綠色家園。文章時代感強,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一。

這一單元的課文集中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和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的願望。

訓練重點是讓學生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薰陶: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讓我們的家園更美好。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其表達效果;二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引導學生爲建設和擁有一個綠色的家園做出自己的努力。

新課標提出小學中段閱讀教學的目標: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根據新課標提出的三維目標,結合本單元的訓練意圖和本課的內容、特點以及學生在第一課時已掌握了生字、初讀了課文的基礎上,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爲:

1、知識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弄清美麗的小山村消失的原因。

②、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並體會其表達效果。

2、技能目標:

②、培養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②、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一個美麗的小山村,由於人們的亂砍濫伐,破壞了生態環境,終於被洪水捲走的故事。使學生懂得不愛護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毀壞山林就是毀滅自己,保護生態環境十分重要。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中段學生在閱讀時,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抓住重點句子,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根據新課標、本組訓練重點、課後思考題以及學生實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爲:讀通、讀懂課文,明白小山村由美麗走向毀滅的原因。難點是:體會文中蘊涵的深刻道理。

二、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與實踐”。本課設計中,我通過創設情境,引領學生自讀自悟;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以讀代講,讀思結合;同時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個性化表達的能力,以求達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諧統一。

三、教法分析:

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精心組織教學活動。所以整堂課我將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充分利用課件資源,圖文結合,創設情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麗和洪水肆虐沖走小村莊的情景。

2、朗讀感悟法:採用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感悟小山村消失的原因。

3、情境教學法: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感知、理解課文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四、學情、學法分析:

學生經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量,進行了一定量的.閱讀的學習與訓練。三年級學生進入了心理髮展的新階段,隨着他們年齡的增長,知識量的增多,他們的求知慾更強了,思維更活躍了。教學要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夥伴、學習方式的權利;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並在自學實踐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結合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識水平,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指導學生採取多讀多想、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

五、教學程序: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根據學生的特點,我將分五個環節進行本課的教學:

第一步: 以畫導入,激活情感

上課伊始,我以多媒體呈現小山村的圖片,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其回憶舊知。然後娓娓道來:看到山坡上茂密的樹林,看到清清的小河,同學們一定想到了昨天我們讀過的一篇課文,從而引出課題,導入新課。

第二步,圖文結合,對比質疑

多媒體能創設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與文本展開對話。在讓學生回憶小山村留給他們的印象——美麗後,我調動學生的好奇心:“這麼美的山村,想不想去看看?”然後播放多媒體課件,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思維,讓學生感受到“美”的氛圍,同時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用自己的話描繪這個小山村。接着,出示文本,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幫助學生加深感悟、理解,讓他們在畫面和朗讀中感受到小村莊的美麗。

人們對美的東西都有無限嚮往之情。在學生充分感受到小山村的美后,我再次挑起他們的胃口:“這麼美的小山村,想不想去住幾天,去看一看?”(我猜想學生會說“想去!”)然後我話鋒一轉:“可是沒有機會了。這個美麗的小山村已經消失了,被洪水沖走了。”讓學生觀看洪水肆虐沖走小山村的短片,並指導學生閱讀文本,爲小山村的消失感到難過、惋惜。這個環節的設計,我以教材爲依據,又不拘泥於教材,把課文重組,力求通過強烈的對比,給學生造成巨大的視覺衝擊,讓小山村從“美麗”到“毀滅”的過程給學生帶來震撼心靈的感覺。把學生的求知慾迅速調動起來,使學生迫不急待地想尋求小山村變化的原因,將學生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本課的重點。

第三步:自主合作,探究原因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使他們成爲語文學習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是新課標所倡導的。弄清小村莊

由“美麗”到“毀滅”的原因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體會文中蘊涵的深刻道理是本課教學的難點。爲突出這個重點,突破這個難點,在教學中我將運用朗讀感悟法,指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首先,我拋出問題:“如此美麗的小山村就這樣被無情的洪水沖走了,永遠的消失了,是什麼原因呢?”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然後出示學習要求:

1、自由朗讀2、3自然段,勾畫出讓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2、和同桌交流這些句子,說說自己的感受。

3、同桌討論小山村消失的原因。

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2、3自然段。

最後,根據學生彙報交流的情況,引導學生品讀這些句子,如:“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倒,運下來;一年年,一代代,山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抓住重點詞“誰家”、“拎起”、“一棵一棵”“一年年,一代代”等組織學生思考和感悟,理解到小山村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人們亂砍濫伐造成的。再讓學生讀自己體會最深的句子,教師進行朗讀指導。

“讓讀成爲語文課上最經常、最直接的感悟方法”是語文課程標準所極力倡導的。本環節我通過讓學生在讀中層層加深,層層提高,加深後再讀,再體驗,在品味中體現人文性,讓學生站在“讀者”的地位上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到文本的語言魅力。

第四步,昇華情感,明白道理

新課標指出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在學生充

分理解了小山村消失的原因後,我問學生:你有什麼想說的嗎?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同時讓其明白課文所蘊含的道理:不愛護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毀壞山林就是毀滅自己。並讓學生受到情感薰陶:要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第五步,聯繫實際,拓展延伸

針對現在存在的一些砍伐樹木、破壞環境的社會現象,讓學生談談自己打算怎樣做,再倡導學生寫一條號召人們保護環境的廣告詞,培養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能力。

六、板書設計:

爲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針對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這樣的板書。(如下)

美麗

一個小山村的故事{亂砍濫伐

消失

這一板書方式在於抓住小山村的變化,突出本課教學重點: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同時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這種板書直接揭示了中心,突出了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