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敦煌紀錄片觀後感(通用13篇)

敦煌紀錄片觀後感(通用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3W 次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敦煌紀錄片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敦煌紀錄片觀後感(通用13篇)

敦煌紀錄片觀後感 篇1

經好友推薦,得知中央新聞頻道正在播放紀錄片《敦煌》,共10集,拍攝耗時6年。每晚等着看是看不到的,於是網上下載來看。以前對於敦煌的瞭解只是皮毛中的皮毛,只知道一定要去看下這個包含千百年精華的偉大傑作,但同時也聽說因爲不懂,外行只是看熱鬧。於是抱着學習的態度來看這部紀錄片,以備往後真的去敦煌也好有所感受。但看了以後,真是淚流滿面啊~~~ 呵呵!

《探險者來了》

看了第一集的唯一感覺,就是悲憤和痛心。王道士發現了這個塵封百年的寶藏,上報官府,卻無人對此感興趣。倒是外國人千里迢迢來到敦煌,僅用了些許錢財,便將許許多多珍貴的經卷帶到異鄉。等到國人意識到敦煌的重要性,而命當地官員將剩餘經書護送至京時,居然只用馬車裹草蓆,遺失不計其數。相比之下,斯坦因和伯希和等所謂外國盜竊者倒是用箱子精心護送。心寒啊~~~。更甚者,抵達京城後,貪官居然中飽私囊,將僅存的經書部分藏於家中,還爲了不被發現,將如此貴重的珍寶一撕爲二。悲憤啊~~~。

“所藏經書和壁畫,以英國者爲多,法國者爲精,俄國者爲雜,日本者爲隱爲祕,中國者爲散爲亂”。看到這裏,我覺得,我不認爲那些外國人是盜竊者,騙子,我覺得他們是在代表中國妥善保存這些精品。如果沒有他們,這些珍貴的東西只會被忽視,被遺失,被破壞。只是現在如果我們想看這些真品,要大老遠跑到大英博物館,法國國家博物館等去看,唉~~~ 這是不是一種債呢?人家千里來拿,我們國民要用千里去觀來還...

說王道士是罪人,是沒有遠見的小農民,這不公平。他爲敦煌守了7年,沒有得到絲毫讚賞或報酬,這是灰常令人傷心和氣餒的。當這個淳樸善良的農民,遇到知音,不管他們是出於真心或爲達目的,但他總覺得這些他發現的東西終於有價值了。不怪他,不怪他,呵呵!

《千年的營造》

跨越多個朝代,經歷千百年的歷史。有盛有衰,但至少有幸保存了下來,還好敦煌身處郊外,不會被戰亂所打擾。所以啊~~~ 做人也要低調,太鋒芒畢露,必然造滅,哈哈!(開玩笑,開玩笑,嘿嘿)

《藏經洞之謎》

原來在藏經洞之前還有很多珍品,但是因戰亂被毀了。現在世人所看到的,原來是靠僧侶們,民衆們手抄的,小小燭臺(燈光不足),毛筆書寫(很慢的),一頁一頁抄的,實在太牛了!(貌似我現在手抄一頁書,就酸的勒,唉,廢特勒,呵呵)。道真和尚,爲了補全和增加經書,到處去乞經。那時好像都是靠步行哦,小小身軀,在浩瀚的沙漠中前行,忒崇高了...後來雕刻印刷的出現,終於不用手抄了,所以現在技術的運用還是很有必要的,呵呵!

很多普通百姓奉上畢生積蓄,爲佛,更爲了得到內心的幸福和安妥。這是一種信仰,一種精神的寄託。這讓我聯想到西藏。聽說西藏的部分喇嘛很壞,他們就利用民衆這種單純的信仰,騙取他們的牛羊,土地。能夠控制人們信仰的人是很恐怖的(好像這個詞不太妥,但該用什麼詞呢,不知道了,呵呵)。所以往善的方向,是佛;往惡的方向,那便是魔。

當時因爲缺乏紙張,所以嚴格要求節約用紙,正反面書寫,寫錯還要寫個“兌”字纔好兌換。反觀我們,唉,就拿我們醫院,我們科來說吧~~~ 這每天浪費的紙就不知道有多少了。偏遠地區的孩子還麼有紙來寫,想到這裏,愧疚啊~~~。

《無名的大師》

“工匠莫學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來奴,妻是官家婢。”看到現在,覺得那些工匠,畫匠,木匠好偉大哦~~~ 風餐露宿,吃不飽,穿不暖,卻爲我們留下如此寶貴的財富。史小玉爲了能有幸留下自己的壁畫,住在莫高窟長達6年,學習各個朝代的各家畫法。試想哦~~~ 如果這當中,他放棄了,不等了,那也就沒有《千手觀音》這幅畫作了。“不是因爲失敗而放棄,而是因爲放棄而失敗。”所以,這6年,是在磨練他的畫技,考驗他的意志,真正的夢想,是不該被放棄的。

敦煌紀錄片觀後感 篇2

如今電視裏浮躁的東西太多,沉下心來認認真真做的片子很少,有些雖有誠意水平卻欠缺,有水平沒境界還是問題,總之想在電視上看到點好東西真難。大年初一到初十,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播放了紀錄片《敦煌》(10集),我一集沒落很認真看完了,很喜歡,總想寫點什麼記錄下來。

這幾年電視裏經常會冒出一些大製作的東西,所謂大,自然是投入大,但未必水平高,有些實在是生造出些大場面的熱鬧,胡扯地糟蹋錢;還有一些投入大也確實有誠意,因製作者水平問題,出來的東西大而空洞、華而不實,用力過猛卻難打動人,再加上如今是個炒作的社會,萬事不離一個炒字,“震撼、終極”之類的宣傳詞鋪天蓋地(如果件件如是,人只怕早都被震到地球外面去了!)所以看電視的期望值真不敢太高了,不過記錄片《敦煌》的誠意、水平和境界還確實打動了我。

據說爲了這部片子,5年裏攝製組先後9次深入敦煌,行程數十萬公里,拍攝素材近400盤磁帶,製作者爲了充分了解敦煌的底蘊,多次與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及多位敦煌學者、研究人員進行文稿討論,再將這些徐徐反應出來,採用了一集演一個主要人物的表現手法,拍攝水平也不錯,高清攝像,很多畫面極美!關鍵的一點——境界如何呢?以前看敦煌的片子和文章,裏面常常會爲流失的、損毀的文物痛心疾首,人一激動就難免不客觀,紀錄片的一大忌諱就是不客觀,不過《敦煌》製作者的歷史觀是以前很少看到的,這部紀錄片很平靜、如涓涓細流緩緩地去講一些故事,帶給人的不再是恨,而是感動。

片子的定位很恰當,沒有想把自己宣傳成大製作的東西,而且很少有特別正式的記錄片會用許巍的歌聲來做主題曲,雖然《悠遠的天空》是個老歌,但放在這個片子的片頭很合適,悠遠、空靈、虔誠的歌聲正是這部片子想向人傳達的感覺。片頭中製作者的名字在顯現片刻後即化作了沙被風吹走了,一下子讓我心裏涌上了淡淡的悲傷,敦煌以及我們和所有的一切最終都會化作沙被風吹走……

好像這是首次對那些原來稱爲掠奪者的人採用了西方一致認可的稱呼“探險者”(探險者本身是個中性詞),“探險者們”的所作所爲曾經成了中國文化人心裏沉沉而尖銳的痛,但是說實話,看了整部片子之後,我不再象以前一樣爲那些文物被掠奪而憤恨了。敦煌經歷了輝煌、沉寂後在中國國力最弱的時候被發現就是最大的悲哀,也就註定了後面悲慘的命運。當年道士王圓籙發現敦煌藏經洞後也曾經上書慈禧請求保護,一些經卷被運到北京,部分就被當官的私吞了,私吞到也罷了,怕事情敗露,將那麼多年大漠環境中很不容易保存下來的唐時經卷一撕兩半,取好的自己留下,剩下的再交上去!英國的斯坦因也好、法國的伯希和也好,包括美國臭名昭著的華爾納,或騙或買或偷或搶,但是他們知道那些東西的價值,沒有糟蹋(華爾納破壞了壁畫),或交或賣都給了各自國家的博物館,而中國剩下的呢?被撕得不忍目睹,所以想想那些珍寶只要還在,還被好好保護着,就比被自己的敗家子毀了還是強太多!再說點題外話,在我看來,美不因政治、國家而存在而產生,美是屬於全人類的,我很憎惡一種行爲:把藝術品毀掉以擡升剩餘藝術品的價錢!

敦煌的建造持續了千年,一千年間,無數的畫師、工匠、雕塑者用畢生心血澆灌出了這一曠世之作,那麼多人!能想象嗎?那麼多人的精神、心血傾注進去形成的東西氣場該多強大?

那些人的作品很多都可以超過如今所謂的大師,現今的“大師”們爲了名與利都太浮躁了,沒人會象當年的畫師畢生在敦煌臨摹,只爲在偶爾一個機會裏能在一個哪怕很小的洞窟裏留下哪怕一面壁畫。在敦煌,我們看到很多類似吳道子畫風的作品,吳帶當風,天衣飛揚,滿壁風動,曹衣出水……敦煌的美是直指人心的,當一個人去塑造自己所愛的,所追求的,所向往的東西和只是爲了名與利做出來的東西就不可能一樣!那些製作者們與其說在畫畫在塑造泥胎不如說是在創造理想的世界!莫高窟一定是有靈魂的,它的靈魂是所有這些創造者以及後來保護者靈魂的彙集,所以它能夠那麼動人,這種動人一定可以超越宗教和國界,一直被稱爲強盜的華爾納在日記中寫到“我不是佛教徒,但是這裏塑的滿天神佛是那麼美,美得讓我忍不住跪下去”(這與我看到龍門盧舍那大佛的感覺到是一模一樣)。

我最近一直在想到底怎麼去形容人所創造的美,我想到的詞就是“淡淡的……”我一點也不喜歡現在798們所創造出的東西,那些人在爲了美還是爲了錢中掙扎的很擰巴,美可以高雅可以質樸可以粗獷但不該是猙獰的、張揚的、糾結的,《敦煌》這部片子裏在闡述中國美學追求時用了一詞“含而不露”,我認爲就該是我所想到的那個“淡淡的……”吧。

敦煌的舞蹈是專門的一集,在這裏又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念念不忘的舞劇《思路花雨》,英娘反彈琵琶的造型大概算得上是我小時懵懂心靈的美學教育啓蒙了,我們的文化總會有些東西慢慢地沉澱在心裏成爲我們自己的精神家園。

該片中還是有爲尊者諱的地方,只提了張大千對敦煌的保護而沒有提他對敦煌的破壞!華爾納破壞的壁畫又怎麼能和張大千相比??國人接受的教育總是非此則彼的,其實人是最複雜的動物,絕不該是單一方向的,既然如此爲什麼不能承認呢?這片子中已經用和原來完全不同的視角去看待和體諒王圓籙了,那爲什麼不能再客觀點介紹張大千呢?辯證法存在那麼多年了,還非要在宣傳上走極端,被表揚的人就不能做壞事?被批判的人就不能做好事?何必呢?

有一點讓我略感驚訝的是,保護敦煌的人大多是長壽的,72歲的樊錦詩簡直就算壯年,90多歲的學者還有那麼多健在,由此我看到了,原來艱苦的物質環境並不會讓我們的壽命損失多少,心靈的純淨可以這麼有力量!常書鴻、段文傑、樊錦詩……一個一個學者用他們幾乎畢生的精力傾注進去保護敦煌,這些皓首窮經、長年修煉的中國學者真值得人去深深致敬!片子最後一集裏的一個鏡頭很美也很有寓意:雨過天晴了,在保護者的墓地和莫高窟直接橫跨了一道彩虹,中間是他們種起來的保護林和奔流不息的大泉河,不需要說什麼,這座上天給的橋一直聯繫着那些保護者靈魂和莫高窟的靈魂。

摘一段解說詞吧,寫得很美:

雨過天晴了,就在墓地與莫高窟之間搭起了一座清晰的彩虹,彷彿要向人們訴說着什麼。在墓地的對面,正是莫高窟北區僧侶們修行洞窟,它們也曾經是當年畫工們居住的地方。那些沒有留下姓名的無名的大師們在畫出了令後代兒女驕傲的不朽作品之後,卻終年居住在這低矮的洞子裏,病了、傷了、老了,直到默默死去。千百年來,他們的魂靈同樣守護着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古代藝術畫廊。

片尾曲沒有歌聲,只要樂曲,音樂響起,讓人平靜,也讓人惆悵……

敦煌紀錄片觀後感 篇3

剛看了大型紀錄片《敦煌》,很震撼很痛心,也爲古老的中國人自豪。習慣了看娛樂節目、偶像劇、時尚八卦,再次接觸這些有深度的東西,我被深深的觸動了。這些久遠而深厚的文化遺產是人類的`瑰寶,也是我難得的精神滋養。跟隨歷史的腳步我不時的陷入深思,深深的被吸引。記得以前上學時和剛工作時業餘常讀書,可不知何時看的書越來越少,越來越“時尚”,與經典無緣,與靈魂無關,沒深度很浮躁。讀的書浮躁了,人也跟着有點迷茫和浮躁了。最近,已經開始讀有深度的報紙,關心國家大事,工作生活再次度過迷茫,找到了新的方向、希望和快樂,很充實。人生是一次次的迷茫,又一次次的清醒,在這迷茫與清醒的輪迴裏,感謝有家人朋友始終相伴,感謝有書籍穿越時空的點撥,感謝有類似“敦煌”的精神滋養,感謝時間撫平一切傷痕沉澱智慧人生!

敦煌紀錄片觀後感 篇4

最近看了紀錄片《敦煌》,拍的很用心很規整的一部紀錄片。看的時候小小地感動了一下:因爲題材本身,因爲許巍的主題歌,因爲張楚何勇的配樂,因爲鏡頭的整潔,因爲周兵許巍張楚何勇都生長於古時的絲路上……更是因爲:周兵一直在做紀錄片,張楚許巍他們一直在做音樂。

導演周兵是原《紀事》的製片人,所以積累了大量拍紀錄片的經驗。在此懷念下《紀事》,它是《東方時空》裏我最喜歡的一個子欄目,每期都會播出一個紀錄片或專題片。但是,《東方時空》先是改版又是改主持人最後改播出時間,把自己改的漸漸淹沒於熒屏裏。我在臺裏聽到改版就頭疼,我們做電視的爲什麼總要改版呢?是觀衆浮燥還是我們更浮燥?壽命很長的《動物世界》正是因爲不改才屹立不敗,連音樂都是十幾年前的那個音樂,大家還是很喜歡看。

我喜歡做電視,卻越來越少看電視。現在,屏幕上玩過選秀之後玩明星,玩過明星之後玩相親,一浪高過一浪。紀錄片,越來越難看到了。我承認我也是其中做無聊節目的一員,尤其是娛樂節目,做的時候很熱鬧很刺激,特別是直播前精神昂揚,調光時的一束追光或對講耳機裏同事的對話都能激起對工作的熱情,如果某次,哪個機位換了攝像或者導播換了人我都會覺的沒譜,龐大的舞臺和同事團隊彷彿泰坦尼克,和燈光音響一樣變幻多彩。但是節目結束之後,音樂還在耳邊揮之不去,舞臺上瞬間人去樓空,聽着同事們一聲聲收工的聲音,看着黑暗的舞臺,心裏比舞臺更加空洞,似乎什麼也沒有留下,只有幻覺般的過眼雲煙。

這個時候電視吸引我的,不是因爲作品的問世感,而只是它不可或缺的團隊精神。同時,我也無限懷念起紀錄片。

拍攝一個紀錄片週期很長,拍攝過程較悶。拍攝週期從最短的幾天到幾個月甚至幾年,需要一定的沉澱和耐心。前期對畫面質量和鏡頭語言要求較高,所以攝像要扛大機器,以拍出小機器拍不出的景深感,一個大攝像機的重量有二十多斤,每次攝像需要一扛幾個小時,天天如此。而回來後素材的選取率基本是1/10或者更低。現在我還能記起原來那些炎熱的夏天,我們出差很多天到一個地方,裝着滿滿bt帶和充電器,帶着沉重的大攝像機和三角架拍攝紀錄片的日子。

相比前期的勞累,紀錄片的後期也頗費功夫。首先對稿子的要求很高,因爲鏡頭太多,需要一個個記鏡頭、同期聲。我們做後期時都喜歡開夜車,因爲白天編輯室裏人多靜不下心,到了夜晚,沒人搶編輯機,沒有聲音打擾,幹起活兒來很有感覺。我喜歡這個過程,說不準原因,雖然很累,但是真的很喜歡。等到片子做完時,差不多眼皮都睜不開了,但這時也是最興奮的時刻,因爲可以坐下來一遍一遍觀賞勞動成果了。

敲完這些字的時候,彷彿時光回到了十年前。的確,找一個有意義的選題,搭檔一個默契的攝像,再加上一個幽默的司機,一起艱苦而專心地拍些日子,再經過我們的手變成一個個片子,給它們起一個個名字 ,這樣的工作再累也有意思。

和同事交流時他說:“年紀越大越愛看紀錄片了,安靜下來看紀錄片是一種享受。”我說:“我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喜歡紀錄片了。”只是現在,哪家電視臺還會把更多的時間讓給紀錄片呢?

我想到了陽光衛視,想到了楊瀾。別的不想多說,只想說:不管怎麼樣,楊瀾創辦的陽光衛視給我們開創了一個人文地理紀錄片頻道的先河,也許她一開始就知道這個頻道在中國會是什麼命運,但是她的確是一個徇道者。在今天,誰還會像《小鴨的故事》那樣,對着一隻小鴨不停地拍下去呢?

所以,周兵他們只要一直在做電視紀錄片,就足夠了。

敦煌紀錄片觀後感 篇5

《敦煌》這電影被我想起來是前幾天,那時候在看李乾朗的書,講到莫高窟,我忽然想起了敦煌。

是兒時的一個下午,很慵懶的氣氛,一個古代將軍在特效製作的火焰天空背景下渾身插着箭暴烈的死去,一個男人似乎學習了什麼少數民族的文字,一個封起來的洞口,在最後一刻放進去一串漂亮的項鍊。我只記得這三個鏡頭,以及一種無法言明的感覺,那是第一次看到意識流的鏡頭,也是第一次瞭解一個叫做敦煌的地方,也是從一串項鍊上感覺到一種莫名的傷心。這就是全部,然後忽然發現我已經記了三十年,當然那個年代已經過去了,小虎隊已經老了,6點半也不會有米老鼠唐老鴨了,有些一起看電影的人已經去世了。

重看這部片,在一會漢語一會日語中我默默無語甚至有點混亂,慢節奏和變焦的手法,還有當時的表演體系,都讓人感覺到了些許陳舊,我一直沒能入戲。

直到城破,朱王禮去衝李元昊的陣,漫天煙塵,10騎人馬被很多很多人包圍,在沙漠裏死啊死,直到太守要燒掉那些經卷字畫,直到他們封起來那個洞穴,我承認我真是被打動了,在這些表演背後的那種情懷,是一些人一定要到沙漠裏拍電影,是他們在1988年耗資2700萬搭建一座城,是他們死磕連盔甲都要做舊看來非常逼真,是他們設置各種百姓逃難的細節,當然還有很多日本演員用力過度的表演,從這裏面能感覺到那種對美好事物要毀滅時候的無能爲力和不捨,而主人公最後爬到水邊,看到水中的小魚,那是新生命,經歷了無數千瘡百孔的生活和動盪之後,生命本身就是活下去的動力。

人爲什麼會爲了不能吃不能穿不能用的東西豁出命去,就像字畫,就像經書,是不是人類進化錯了,做一隻海底的珊瑚或小魚,張着嘴吃就好了,死了做肥料,沒有渴望也就不會受傷。

而戰爭、貪婪、慾望這些東西造成的傷害,是不是就是人類對抗錯誤進化必須付出的代價。

敦煌紀錄片觀後感 篇6

維時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國潭州府舉人趙行德流歷河西,適寓沙州。

伏願龍天八部,長爲護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寧;次願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現世業障,並皆消滅,獲福無量,永充供養。

——最近閒着,把井上靖《敦煌》的電影和書都看了遍。故事背景比較複雜,但情節其實也簡單,主要講宋朝時一個書生遊歷西北,被西夏俘虜、編入西夏漢人,然後跟隨漢長朱王禮在西北征戰,途中救下一個回鶻公主,並和她相愛、相別,最後在敦煌——當時西北最後一座還由漢人政權控制的城市——搶救戰亂中的書籍文物的故事。

從演繹這個故事的角度來說,電影比書好看,濃墨重彩,情緒鮮明,更有古典主義的悲壯感。趙行德和回鶻公主的相遇、相愛,以及他們迫不得已分別,回來後趙行德眼睜睜地看着公主因不願嫁給西夏太子而從高高的城牆上墜落,那樣的撕心裂肺、萬念俱灰,我們所感受到的不會僅僅就是這兩位的情緒,而是千百年來各國文學中所有愛情悲劇的意象都涌現出來了,羅密歐、朱麗葉,梁山伯、祝英臺,甚至是白娘子和許仙、至尊寶和紫霞仙子,愛恨離愁、生離死別,這就是電影,電影當然要富有戲劇性,要猛烈地衝突。

可是書卻不是如此,書如一潭清水,平淡得就像史書,卻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書中趙行徳對回鶻公主從來沒有像電影中那樣熱烈,他愛她甚至及不上漢長朱王禮,哪怕是衝突最強烈的公主墜樓,他也不過是遠遠望見了一個模糊的影子,連墜落的是誰都不知道,還是朱王禮同他講他才知道發生了什麼,可即便如此,回鶻公主於他依然不過是萍水相逢的一段緣罷了,他來不是爲了她,他走亦不是爲了她。哪怕這一連串故事都是這麼的波瀾壯闊、血色浪漫,可是我們的主人公一直都是清湯寡水、對誰都愛答不理、對一切都不怎麼上心的樣子,生死由天,命運帶來什麼就接受什麼。

看書的時候我會懷疑他甚至從未愛過她,可是她那遙遠而模糊的影子,卻從此永遠刻在了他腦海中,他不會時常記得她,卻也永不能忘記她,直到最後,在沙州(即敦煌)城馬上淪陷,在那兵荒馬亂、火光沖天的世界末日,他默默地抄下經文,併發願祈禱天下太平,可是他的甘州小娘子,那個遙遠而模糊的影子,卻也揮之不去地出現了,“次願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現世業障,並皆消滅,獲福無量,永充供養”。有一首已經爛大街的詩,用在此處卻是恰如其分: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裏,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裏,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裏,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裏,不捨不棄。

來我的懷裏,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裏。

默然相愛,寂靜歡喜。

愈淡,愈是濃郁,就像年少時校園的桂香,不經意間沁人...

敦煌紀錄片觀後感 篇7

到敦煌給我的第一大震撼,是觀看了大型情景體驗劇《又見敦煌》。

可能是因爲第一次看浸入式的舞臺劇,採用流線式表演方式,邊走邊看,頭上腳下,東南西北都是表演區,情景融入彷彿身臨其境,匯入歷史長河裏的點點塵埃,帶我們回到千年之前。

就是這樣一種舞臺表現形式,讓我覺得很意外和驚喜。

看到一個個鮮活的敦煌歷史人物從T臺上向我們走來,名字被深情呼喚時,他們舉起右手,掌心朝外,回答的那一聲“我在”,眼睛瞬間就紅了。

神祕莫測而又美麗慈悲的飛天,從窟中走出又隱去,對於王道士的背叛,她們選擇原諒。演員演繹的極爲精彩,搞得我一直在抹眼淚。

妃子們盛裝打扮,對鏡梳妝,一聲聲問着,我美嗎?我美嗎?可是因爲逐年風化,人們保護不夠,她們精心抹的胭脂,擦的陳粉,都在風沙中被逐漸抹平,消逝……

最後一幕是坐着看的。十多人馬,爲傳絲路暢通的口信葬於大漠,僅僅生還一人,眼看着唐、宋、明、清、晉王朝從繁華熱鬧逐漸埋沒於沙間……

每一幕的場景都設計的很巧妙,在行走中感受一個又一個的場景。歷史瞬間在這一刻,匯聚重生。從入場,到落幕,彷彿走過了千年,又彷彿才經歷了一瞬間。

看完出來的時候,我和雲姐都忍不住對王潮歌這個天才型的導演嘖嘖稱讚。

要不是這場劇,以前對於絲綢之路只停留於教科書上的這四個字,沒有任何多餘的感情,現在才真切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才明白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容闊了多少故事,背後曾有過多少鮮活的生命化作黃沙沉寂在這片土地之上……

越走,覺得自己不知道的越多。

越走,對這片土地越是敬畏。

敦煌紀錄片觀後感 篇8

觀看完大夢敦煌之後真覺的這是一部像夢一般的舞劇,非常的精彩,令人印象深刻。這部舞劇以千年的敦煌文化爲背景,用月牙河莫高的悽美愛情貫穿全劇。大氣磅礴的舞臺背景、華麗的服裝和動人心絃的音樂,充分的展現了大漠敦煌的神祕之美、古老之美、愛情之美。首先從舞劇的背景音樂和舞蹈方面談談我對此劇的感觸,背景音樂是這部舞劇的一大亮點它有觸動人心引導觀衆進入情境的作用。可以用“音樂美”三字來形容它,著名作曲家《青藏高原》的作者張千一用古樸典雅的西部音樂風格,貫穿作品始終。曲作者巧用靜場手法情節陡轉間,鼓樂激昂,一如“銀瓶乍破水漿進、鐵騎突出刀槍鳴”,產生強烈的衝擊力與震撼力。在舞蹈方面用“舞蹈美”來形容,舞劇陣容強大,實力雄厚。舞蹈編排也頗有獨到之處,羣舞表現則體現出更鮮明的地域特色,而且常常與男女主人公的獨舞、雙人舞形成鮮明的對照,構成強烈的戲劇衝突,從而給人以舞蹈美與戲劇美的雙重享受。絢麗多姿的莫高窟壁畫,栩栩如生的飛天壁畫,大氣磅礴的千佛壁畫,頂天立地的佛頭巨塑,都被設計者巧妙地納入舞臺的佈景及天幕之中,其構圖之精巧,佈局之美妙,燈光設計的別具匠心、服裝道具的獨特新穎,與全劇形成渾然一體的和諧之美。

《大夢敦煌》中青年畫家莫高爲追求藝術的最高境界前往敦煌。在穿越大漠的艱難中生命垂危,被偶然路過的女子月牙所救。不久,他們再次在敦煌相逢,萌生愛情。卻遭月牙之父大將軍反對,逼迫月牙在王公巨賈中招親。爲了愛,月牙星夜出逃,與莫高在洞窟相會;大將軍率軍包圍。在血與火的面前,月牙再次拯救了莫高,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們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愛情就如同敦煌在大漠中屹立不倒,堅強的展現他的大漠之美。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大將軍的月牙的父愛,大將軍一出場都是氣勢昂揚、生氣逼人當得知女兒喜歡上了窮酸畫家之後非常的生氣給月牙安排了相親月牙不同意父親想打月牙但又非常的捨不得,我們感嘆可憐天下父母心誰不想自己的女兒過的好過的幸福。在最後一幕中大將軍誤殺了自己的女兒後他的神態頹廢、身體一下就佝僂了女兒的死對他形成巨大沖擊這時的音樂燈光呈現出暗淡悽慘悲涼的景象。

舞劇看完後一方面沉浸在月牙的和莫高的悲劇愛情故事中暗暗的爲他們的結局揪心,另一方面當月牙死後莫高忍着巨大的悲痛完成了敦煌壁畫的輝宏鉅作時爲他的堅強和大漠敦煌中的文化得以流傳感到欣慰。大夢敦煌正如這舞劇的名字一樣很想去這個神祕充滿着傳奇色彩的地方看看。這正是這舞劇的魅力所在。在欣賞課上學到很多的舞蹈課外的更多的舞蹈知識。也擴充了我們的舞蹈視野,學習舞蹈不僅僅是在舞蹈動作方面更多的是學會舞蹈的感覺和韻味。看了很多的舞蹈視頻發現真正的舞蹈表演者他們是用生命在跳舞用他們的舞蹈去詮釋故事,她們是熱愛的。對我們的舞蹈學習幫助挺大的,由此也很尊敬和欽佩那些愛好舞蹈從事舞蹈這一行的人。

敦煌紀錄片觀後感 篇9

敦煌是一個令我心之神往的古城,它充滿着神祕和蒼涼;飛天舞一直是我的心頭所愛。我之前看過由張繼剛導演編排的千手觀音和春節晚會上的飛天舞,那華美的服飾婀娜的身姿令我陶醉。神祕的古文化,瑰麗的民族舞,《大夢敦煌》將兩者融合在了一起,得知它即將上演的消息,我心中十分期待。毫不猶豫地訂了票。

實際看演出的那天發現這和自己以前看的敦煌舞有很大的不同,這個舞劇說通俗點就是大雜燴,它融合了古典、民間、現代、芭蕾、中東舞蹈等。多種舞種呈現在一臺舞劇裏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其中我最欣賞的有這幾處:

1、蒙古舞中騎馬的動作,當一羣士兵穿着盔甲拿着盾牌配合着音響十分有氣勢,而月牙女扮男裝“騎馬”出來,這動作也乾脆利落。

2、月牙的獨舞,月牙穿着特製的馬靴十分神氣,一擡腿腳繃的非常直,腳背很漂亮。還有那幾個旋轉的動作都做的很到位看的觀衆們連連鼓掌。

3、第三幕將軍替月牙招親,西域的舞蹈都呈現了出來,頭頂着陶罐的女人們讓我印象尤爲深刻,其身姿十分婀娜。

4、第四幕將近結尾,月牙死後莫高將自己的全部心力與情感投入到了敦煌壁畫的創作中,最終完成了幅巨大的飛天壁畫,飛天舞者冉冉升起,那場景和服飾都十分華美。

整臺舞劇當然還有很多值得細細回味的地方,正是由於它的華麗和多元衝擊了我的視覺,纔會在內心裏記取最精彩的片段。《大夢敦煌》讓我感受了芭蕾舞以外的舞蹈魅力,也讓我對敦煌有了新的認識。也是我舞蹈鑑賞能力的一次提升,我會更加努力地學習跳舞。

敦煌紀錄片觀後感 篇10

我是一個甘肅蘭州人,看到自己本土的文化瑰寶《大夢敦煌》,心中激動萬分。

敦煌,對於全人類來說,她都是一個嚮往。如果不身臨其境,即使我們有無窮無盡的想象力,也無法去描摹她的意境。讀書的時候曾看過餘秋雨先生的《莫高窟》,“爲什麼甘肅藝術家只是在這裏擷取了一個舞姿,就能引起全國性的狂熱?爲什麼張大千舉着油燈從這裏帶走一些線條,就能風靡世界畫壇?”是的,敦煌給了人們無限的遐想,也給了藝術家們無限的靈感。正因爲這樣,我們這些俗人才能夠近距離的通過《大夢敦煌》去感受敦煌所包含的藝術。

俗話說“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我就屬於後者,因爲對舞蹈的瞭解極其有限,只能從感性的方面,談談一些個人體會。《大夢敦煌》給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震撼、華麗、多元。

震撼首先來自於忠貞不渝,純潔真摯的愛情,衝破世俗的藩籬,爲爭取愛情自由,人性平等而抗爭的精神,爲藝術而癡狂的強烈精神狀態。二是來自音樂,時而歡快時而緊張,時而內斂時而奔放,音樂與舞蹈溶爲一體,大漠中的駝鈴聲,沙場上的兵器聲,大漠風沙的呼嘯聲,有着濃郁的西部民族風格,還加入了一些中國古典音樂,整體氛圍烘托的滄桑古樸典雅大氣。三是氣勢宏大,不管從舞臺佈景的設計上,還是從演出人員的整容上,都很有宏大。廣袤的沙漠,威嚴的軍隊,高懸的飛天壁畫,巨大的佛祖頭像,錯落有致的羣舞,場面氣勢磅礴。

華麗來自服裝,來自舞臺色彩的搭配,各式各樣風格迥異的服裝,既代表人物不同的身份,也反映着他們迥異的個性特徵和心境,色彩搭配絢麗多姿,服裝美輪美奐,很像一個古代時裝展示臺。就單單一個飛天形象就有黑、綠、藍、金等四五個顏色,她們憑藉飄曳的衣裙,飛舞的綵帶凌空翱翔,千姿百態,散發着輕柔、飄逸、灑脫、優美的動感,浸透着敦煌壁畫《飛天》的神韻。特別最後一幕將近結束,把整個色調明快輕盈,賞心悅目。

多元主要是來自舞蹈,它不僅有芭蕾舞、現代舞還它融合了很多的西域文化,甚至莫高爲壁畫冥思苦想的那段獨舞,我感覺有點太極的元素,呵呵。特別是三幕,比武招親,像各民族舞蹈的集體亮相,你方跳罷,我登場,好不熱鬧。據說融入了党項、突厥、龜茲、波斯等多民族的舞蹈,這是別人講的,我不認識,只感覺到有着強烈的異域氣息。其實,個人認爲這一段雖然營造出了比武招親的激烈或者是熱鬧,嘈雜,但有些繚亂,也許太多舞蹈,太多色彩,已經讓我應接不暇了。唯一有點遺憾的是,一直期待的敦煌舞似乎少了一點,呵呵。原來常常想如果沒有字幕提示,我可能很難看懂一臺舞劇在講什麼,因爲我一直以爲只有語言才能將思想感受表達的最清晰,只有受過特別教育的人,才能相對的理解舞蹈語言。但是通過這兩次觀看演出,我發現並不是這樣,舞蹈與音樂的完美結合,加上演員們精彩的演繹,豐富的感情投入,我也可以清楚的瞭解舞蹈所要表達的故事,所要表現的主題。

敦煌紀錄片觀後感 篇11

如今電視裏浮躁的東西太多,沉下心來認認真真做的片子很少,有些雖有誠意水平卻欠缺,有水平沒境界還是問題,總之想在電視上看到點好東西真難。大年初一到初十,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播放了紀錄片《敦煌》(10集),我一集沒落很認真看完了,很喜歡,總想寫點什麼記錄下來。

這幾年電視裏經常會冒出一些大製作的東西,所謂大,自然是投入大,但未必水平高,有些實在是生造出些大場面的熱鬧,胡扯地糟蹋錢;還有一些投入大也確實有誠意,因製作者水平問題,出來的東西大而空洞、華而不實,用力過猛卻難打動人,再加上如今是個炒作的社會,萬事不離一個炒字,“震撼、終極”之類的宣傳詞鋪天蓋地(如果件件如是,人只怕早都被震到地球外面去了!)所以看電視的期望值真不敢太高了,不過記錄片《敦煌》的誠意、水平和境界還確實打動了我。

據說爲了這部片子,5年裏攝製組先後9次深入敦煌,行程數十萬公里,拍攝素材近400盤磁帶,製作者爲了充分了解敦煌的底蘊,多次與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及多位敦煌學者、研究人員進行文稿討論,再將這些徐徐反應出來,採用了一集演一個主要人物的表現手法,拍攝水平也不錯,高清攝像,很多畫面極美!關鍵的一點——境界如何呢?以前看敦煌的片子和文章,裏面常常會爲流失的、損毀的文物痛心疾首,人一激動就難免不客觀,紀錄片的一大忌諱就是不客觀,不過《敦煌》製作者的歷史觀是以前很少看到的,這部紀錄片很平靜、如涓涓細流緩緩地去講一些故事,帶給人的不再是恨,而是感動。

片子的定位很恰當,沒有想把自己宣傳成大製作的東西,而且很少有特別正式的記錄片會用許巍的歌聲來做主題曲,雖然《悠遠的天空》是個老歌,但放在這個片子的片頭很合適,悠遠、空靈、虔誠的歌聲正是這部片子想向人傳達的感覺。片頭中製作者的名字在顯現片刻後即化作了沙被風吹走了,一下子讓我心裏涌上了淡淡的悲傷,敦煌以及我們和所有的一切最終都會化作沙被風吹走……

敦煌紀錄片觀後感 篇12

敦煌,一個神奇的地方。它是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是世界遺產莫高窟和漢長城邊陲玉門關、陽關的所在地。其中敦煌莫高窟最負盛名。

敦煌這個地方,我最早是在春晚上看到的一個節目——飛天舞,才認識的,後來是在電視上看綜藝節目和紀錄片,才更加熟悉的。

“敦煌”一詞,最早見於《史記·大宛列傳》中張騫給漢武帝的報告,說“始月氏居敦煌、祁連間”。公元前111年,漢朝正式設敦煌郡。古代人一般用漢語字面意義來解釋“敦煌”地名,如東漢應邵注《漢書》中說“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編的《元和郡縣圖志》進一步發揮道:“敦,大也。以其廣開西域,故以盛名。”

對敦煌的統治,可謂是歷經波折。從西域的民族——月氏統治,月氏被匈奴打敗後,歸於匈奴,再到後來,匈奴被漢朝擊潰,從此絲綢之路開闢;從西漢到西晉一直歸屬漢民族,因爲西晉的腐敗,皇室南下,敦煌一直在五胡十六國的國家中幾經易主,後被隋朝奪回,又在唐、吐蕃、歸義軍、西夏、元之間變化,但在明清時,尤其是清朝末期,損失慘重,珍貴文物被外國人奪走。

敦煌,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的交通要道、絲綢的必經之地,是我國“一帶一路”中的重要地點,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義,見證了各民族的文化精粹。

“兩關遺蹟、千佛靈巖、危峯東峙、黨水北流、月泉曉徹、古城晚眺、繡壤春耕、沙嶺晴鳴”,被稱爲“敦煌八景”,體現了敦煌之美。

所以,敦煌,是一個十分美好且具有豐厚歷史的地方。

敦煌紀錄片觀後感 篇13

莫高窟雖然在漫長的歲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襲和人爲的破壞,至今保留有從十六國、北涼、北魏、莫高窟景色

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等十個朝代的洞439個,像許多個蜂窩聚集在一起。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兩千身,是世界現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若把壁畫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一個畫廊。近幾十年來,國內外學者對敦煌藝術極感興趣,不斷進行研究,形成了一個專門學科“敦煌學”。莫高窟是古建築、雕塑、壁畫三者相結合的藝術宮殿,尤以豐富多彩的壁畫著稱於世。

敦煌壁畫容量和內容之豐富,是當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宮殿都不能媲美的。環顧洞窟的四周和窟頂,到處都畫着佛像、飛天、伎樂、仙女·赤身女人等。有佛經故事畫、經變畫和佛教史蹟畫,也有神怪畫和供養人畫像,還有各式各樣精美的裝飾圖案等。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

這裏有高達33米的坐像,也有十幾釐米的小菩薩,絕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數量衆多,堪稱是一座大型雕塑館,它的石窟主要開鑿於盛唐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