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熱門】《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熱門】《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海上鋼琴師》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

在看完《海上鋼琴師》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如果要用一個詞概括1900這個人物,毫無疑問是:純潔。他在海上出生,在海上成長,一生都沒有上岸。沒有國籍,沒有接受過教育,就連名字,在常人看來也有些奇怪。但就是這樣一個,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現實。

電影中最吸引人的,一定是男主角那令人驚歎的鋼琴技巧。儘管沒有接受過任何鋼琴教育,但當他第一次坐着鋼琴前,就註定他是一個最偉大的音樂家。他對於音樂的天賦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他的音樂有一種特殊的魔力,朋友暈船的良藥,傳達歡樂的手段,證明自己的方法。

1900與小號手聊天,當他們看見小偷時,鋼琴的音樂也變得斷斷續續,模仿着小偷的形態;當他們猜想老婦女是一個謀害親夫而得到萬貫家財的人時,鋼琴的音樂是一種怪怪的音響,充滿着陰險,他的音樂總是能生動的表現各式各樣人的心理特徵。無論是在上層人士聚會的頭等艙還是下等人聚會的末等艙,1900彈奏的鋼琴音樂總能使各種各樣的人得到快樂,而且音樂大多爲即興成分,都是有感而發得到的。

每次的演奏,都能體現出1900獨特的性格:無拘無束的拋開樂隊的個人演奏,與爵士樂鼻祖JellyRollMorton的飆琴時說出“自取其辱”的自信,對於女孩彈奏的癡情,以至於最後炸船時依然不願離開的固執。每一次彈琴都融入到劇情發展之中,表現出1900與衆不同的特點,同時也成爲了影片中最爲精彩的部分。

人的天賦使他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他從不敢離船上岸去。無際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人羣不能給他安全感。即使後來遇上了一位一見鍾情的少女,試圖上岸去尋找她,陌生而又複雜的大陸還是讓他放棄了這個想法。他永遠地留在船上了,即使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廢船將要被炸燬,他也不願離開,心甘情願的陪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永遠沉入海底。

面對死亡的他能夠如此從容鎮定,微笑着離開人世。我最喜歡1900最後說的一段話:“我看不見,看不見城市的盡頭,我需要看得見!拿鋼琴來說,鍵盤有始也有終,有88個鍵,是的,錯不了,這並不是無限的,但音樂是無限的。在琴鍵上,奏出無限的音樂,我喜歡,我也應付得來。而走過跳板,前面的鍵盤……有無數的琴鍵,事實如此,無窮無盡。鍵盤無限大。無限大的鍵盤,怎奏得出音樂?不是給凡人奏,是給上帝奏。”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2

《海上鋼琴師》很經典的一出電影,是一定該看的,只在自己的世界裏堅持自己的人。哪怕生命就這樣消逝。只留下一點聲音的碎片,也許我們都一樣害怕腳踏實地的生活,害怕烏煙瘴氣的世界。

有些電影是你看過之後,心中涌動萬千卻無從下筆,是你滿腦子的思緒卻不知從何整理,《海上鋼琴師》就是這樣一部讓我欲罷不能欲言又止的電影。看完影片之後,我的唯一感覺是孤獨,真孤獨。可是1900真的孤獨嗎?後來的很多時候,我都覺得他不孤獨,他有滿滿的用之不盡的音樂的靈感,有無數的才華和無數。

1900出生在船上,也從來沒有下過船,雖然它有無數個機會可以這樣做。直到最後這艘退役的老船即將用6噸半的炸藥被炸掉時,他也沒有選擇下船,雖然Max嘗試過勸說。“整座城市……那麼大,一眼忘不了盡頭。無窮無盡,麻煩你告訴我,它的盡頭在哪裏?走上舷梯一切都很好,我穿上你送我的大衣,信心百倍,看上去也一定很帥氣,對於下船毫無疑問,使我停下的,不是我所見,而是我所未見,你能體會嗎?那些我看不清的東西。在那延綿不斷的城市中,我能看見一切,可就是看不見盡頭,什麼都有,就是沒有盡頭,盡頭正是我所未見。比如說這個鋼琴,琴鍵有開始,也有終結。傻瓜也知道只有88個鍵,它們是有限的,在這88個琴鍵上你可以彈奏出無窮無盡的音樂,我就喜歡這樣,我也只能這樣生存,但你們把我送上舷梯,把我推向一架有着無數個琴鍵的鋼琴,沒有盡頭。可琴鍵是無窮的,我又該怎麼演奏呢?我只能說我坐錯了的方,那是上帝才能演奏的鋼琴,老天啊!你有沒有看見那些街道,成千上萬的街道。怎樣才能從中選一個,選一個女人,選一棟房子。選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選一片屬於自己的風景。選一種自己的活法。沉重的世界壓在你的肩頭,黑漆漆的看不到頭,要你離開這裏,到那個陌生而有無窮的世界裏。你難道就不感到害怕?我在船上出生,……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過大的船……我不能下船!”1900在弗尼吉亞號爆炸的前夕,拒絕了Max的勸說,說出了上面的話。我們從中也許能領會出他拒絕下船的原因。這不能簡單的用怯懦來定義。

不管怎麼說,這是一部優秀的影片,它不但講述了1900傳奇的一生,也穿插了許多出色的曲子,實在是我們不能錯過的一杯佳釀。

最後我只想說:每個人都要走一條自己堅定了的路。就算是粉身碎骨…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3

《海上鋼琴師》很經典的一出電影,是一定該看的,只在自己的世界裏堅持自己的人。哪怕生命就這樣消逝。只留下一點聲音的碎片,1900,也許我們都一樣害怕腳踏實地的生活,害怕烏煙瘴氣的世界。

有些電影是你看過之後,心中涌動萬千卻無從下筆,是你滿腦子的思緒卻不知從何整理,《海上鋼琴師》就是這樣一部讓我欲罷不能欲言又止的電影。看完影片之後,我的唯一感覺是孤獨,真孤獨。可是1900真的孤獨嗎?後來的很多時候,我都覺得他不孤獨,他有滿滿的用之不盡的音樂的靈感,有無數的才華和無數。

1900出生在船上,也從來沒有下過船,雖然它有無數個機會能這樣做。直到最後這艘退役的老船即將用6噸半的炸藥被炸掉時,他也沒有選擇下船,雖然max嘗試過勸說。“整座城市。那麼大,一眼忘不了盡頭。無窮無盡,麻煩你告訴我,它的盡頭在哪裏?走上舷梯一切都很好,我穿上你送我的大衣,信心百倍,看上去也一定很帥氣,對於下船毫無疑問,使我停下的,不是我所見,而是我所未見,你能體會嗎?那些我看不清的東西。在那延綿不斷的城市中,我能看見一切,可就是看不見盡頭,什麼都有,就是沒有盡頭,盡頭正是我所未見。比如說這個鋼琴,琴鍵有開始,也有終結。傻瓜也知道只有88個鍵,它們是有限的,在這88個琴鍵上你能彈奏出無窮無盡的音樂,我就喜歡這樣,我也只能這樣生存,但你們把我送上舷梯,把我推向一架有着無數個琴鍵的鋼琴,沒有盡頭。可琴鍵是無窮的,我又該怎麼演奏呢?我只能說我坐錯了的方,那是上帝才能演奏的鋼琴,老天啊!你有沒有看見那些街道,成千上萬的街道。怎樣才能從中選一個,選一個女人,選一棟房子。選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選一片屬於自己的風景。選一種自己的活法。沉重的世界壓在你的肩頭,黑漆漆的看不到頭,要你離開這裏,到那個陌生而有無窮的世界裏。你難道就不感到害怕?我在船上出生,。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過大的船。我不能下船!”1900在弗尼吉亞號爆炸的前夕,拒絕了max的勸說,說出了上面的話。我們從中也許能領會出他拒絕下船的原因。這不能簡單的用怯懦來定義。

不管怎麼說,這是一部優秀的影片,它不但講述了1900傳奇的一生,也穿插了許多出色的曲子,實在是我們不能錯過的一杯佳釀。

最後我只想說:每個人都要走一條自己堅定了的路。就算是粉身碎骨。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4

我認爲自己是一個不太容易受感動的人,因爲能使我落淚的電影很少,但是有一部電影能夠讓我一次又一次的受到震撼,一次又一次的爲之落淚。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海上鋼琴師》。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孤兒,他是一個被人遺棄在蒸氣船上,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燒爐工丹尼收養,這位燒爐工用當時的年份爲孤兒起了名字,叫做1900。然而好人不得好報,燒爐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只有8歲大的1900又再度成爲了孤兒。過人的天賦使他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他從不敢離船上岸去,只因紐約無際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人羣令他迷失自我。

縱使後來遇上了一位一見鍾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後,還是放棄了上岸尋找初戀情人的衝動。他永遠地留在船上了,就算到了最後,唯一的好朋友馬克斯警告他廢船將要被炸燬,他也不願離開,於是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殉船於海底。 1900,這個既沒有出生紀錄,也沒有身份證明的人,沒有留下一點痕跡就在人間蒸發,就如流逝了的音符一樣,渺無蹤影了。

影片使我感動的地方有很多,首先是燒爐工與1900的`對話,

1900:“丹尼,什麼是孤兒院呢?”

丹尼:“孤兒院就像一個大的監獄,沒孩子的大人都會被關在裏面。”

1900:“如果我不和你在一起你就會進孤兒院嗎?”

丹尼:“你說得對,乖,所以我要謝謝你。”

這段對話真的很溫暖,丹尼爲了不讓1900有心理上的陰影於是編制了一個善意的謊言,使1900認爲自己很重要。丹尼真是一個好父親。

“我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意在一個找不到盡頭的世界生活,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來,不是因爲我所能見,而是我所不見……”。

這句話是1900說過的話,1900明白慾望永無止盡,如果走下了這艘船,他可以憑藉精湛的琴藝獲得金錢,權利以及愛情,但是他會失去對於音樂的靈感以及真正的自我。所以他選擇與船共亡的重要原因。他是一位值得尊敬得藝術家,他有着真正藝術家所擁有的高貴的自尊。

這是我對於1900的理解,一個沒有根而終身漂流在海上的男人,獨特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使得他處在一個獨立的世界裏。他與這個社會只有一段很短的距離——一塊甲板;他與這個社會有一段很長的距離——一個世界! 他用音樂解讀一生,音樂是他對人生的感悟。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5

這部電影不是旨在講與鋼琴有關的故事,而是在時代快速發展中的一個人對自己的人生和歸宿的一次偏執的選擇,無論電影是否玷污了鋼琴,也無論這種看似烏托邦式的劇情和情結,以及其他想表達出的想法是否具備絲毫價值,至少不影響我們看到思想和生活在某些情況下仍存在某種自由,而走出影院繼續面對接下來的人生時,是否還會有人相信並做一次足夠的堅持?相信心中懷揣一份自己想追求的自由,無論結果如何,都賦予它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行動。

也許需要通過一次極爲艱難的抉擇,甚至再經歷一段不堪的歲月,在這種前提和代價之下,還有人能夠做到堅持,或者哪怕到不能堅持的地步(雖然這種堅持不可能永久)?

我們可以從歷史中看到,有些人自己並未能夠成功達成關於自由的夙願,但是他們卻寧願從始至終地堅持,甚至付出巨大的代價。他們讓我們看到,人類思想的任何一次進步,都源於一份相信真理,渴望自由這種在當今現實下被認爲是妄想的病人舉動。

不僅是一份自由,還有很多信念和東西很容易在這兩個步驟便夭折。這兩個步驟即是我上面所言:1,相信。2,堅持。

然後,在現實生活中,這個結果恐怕都要形成種種失敗,可喜的是,有很少的人做過了,他不只是對他自己成功的進行了一次解讀,也是對這個世界做了一份看起來微乎其微的貢獻——只要有一個人看到。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兩個步驟對於每個人而言的難度是不同的:有的人在第一步就已然被擊敗,有的人卻倒在了第二步,而更多的人根本就沒有嘗試過任何一步。

真誠的希望自己以及更多的人能夠在生活的壓迫中給自己保留一絲反思的能力和機會,讓自己在某些事情上,在行動和失敗之前不要輕易否定一切,哪怕如影片中那樣——當有一天遊輪即將被爆破分解。可你已經看清自己,這個時候你選擇下船離開還是留下都將是正確的選擇。

所以,我在心裏並沒有給這部影片評分(由於不打分無法評論,在網站上打了個“還行”),因爲我覺得它對於每個人來說打不同的分都可以理解——這不同於其他影片單純的講專業技術或是影片內涵,而是給每個人出的一道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至於這個問題到底是在問什麼,那還要看你由這部片子想到了什麼,最後,抑或留下一句怒罵或不屑,都將是你對這部片子的答卷。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6

一部在評分很高的電影,既然這麼多人都推薦,那肯定是佳作,看完,也確實如此,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一個在1900年出生在弗吉尼亞號遊輪上的棄嬰,不,就應說是發現。找到他的鍋爐工人丹尼給他起了一個1900的名字,從此他以這個名字生活在船上,雖然沒有戶籍也不明白自我屬於哪個國家,但並妨礙別人瞭解他的大名。鋼琴是他的生命,正如他說的那樣,88個有限的琴絃能演奏出無限的曲子,給人帶來無限的歡樂。與小號手的相遇使得他不爲人知的故事得以流傳下來,雖然最終他選取與弗吉尼亞號同沉,但他還是給後人留下了自我存在的印記---那張音樂母盤。

電影明顯年代有些久遠了,在很多畫面中都能看出破綻,例如人們看見女神像的時候,這不能怪當年的攝影師,只要體現出主題就是好的。至於影片有時穿插些看上去很不懂的鏡頭,例如小號手說一幅畫落地的時候,確實讓我覺得奇怪。撇開這些由於技術還是編劇上的問題,這部片子確實值得力薦。

如很多電影一樣,主題玩玩在最終才表現出來,最終到達一個昇華中心的效果。這部電影主題的展現就是在廢棄的船艙中小號手與1900的對話,觀後感《海上鋼琴師觀後感》。在1900準備下船可是走到船舷一半時卻掉頭回到,這是電影在前面給觀衆留下的一個懸念,此刻他才真正告訴我們。1900害怕的不是看見的東西,而是看不見的東西,他把城市比喻成琴絃,他覺得這個琴絃太巨大,除非上帝,他這種凡人是無法彈奏的,一想到無限的鏡頭他就覺的恐懼。由於他是一個公認天才,最終他選取死亡而不是進入塵世也就不足爲怪了。天才,正如人們常說的,寧爲玉碎不爲瓦全,雖然1900沒有上過岸,但他透過與乘客交流還是接觸到了世界,這種不完全接觸但又有些接觸的狀況正好使他在持續心靈獨立的同時又不至於那麼孤僻。

我想每個人看這部電影都能有自我的感受,有人看到的是天才的一生,有人看到的是天才爲什麼會選取脫離塵世,有人看的是無限和有限這種辯證關係。無限,能夠是慾望,有限,能夠是時間,用有限的去實現無限,正如用88個琴絃去演奏變化的樂曲,而不是用無限去實現無限,不明白知足常樂能不能硬生生的嵌在這種思想裏面。

最終說一句,先把自我手頭的事情做好,想着一堆事情,那只是空想而已,太多的選取是可怕的,當我們把有限的生命浪費在毫無好處的選取中時,那真是太悲哀了。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7

兩個鐘頭陪主人公1900度過了一生,又是一部經典。

主人公1900從船上一出生便被拋棄成爲孤兒,由好心的燒煤工丹尼收養。童年時一次意外丹尼喪生,1900再次成爲孤兒。不經意的接觸鋼琴,讓人驚訝的發現原先他竟是無師自通的天才,此後他便開始了一生的鋼琴生涯。

1900一輩子沒下過這艘船,他也以往決定離開,當站在甲板上看見所謂大城市那無窮無盡的房屋街道,他迷惑了,他說:“鋼琴鍵有限,可是創造出的音樂無限,如果鍵無限,那就創造不出音樂。那座大城市一眼望去看不見盡頭,盡頭在哪裏?—世界的盡頭?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

整部電影感覺處處是經典,每個鏡頭都恰到好處,細節處理不多不少,剛剛好。

1900和麥克斯在隨狂風暴雨搖擺的船上彈奏鋼琴的那一幕,在腦海深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在輕快的鋼琴曲下,兩人似乎與鋼琴融爲一體,優美而流暢在大廳滑行,宛如美妙少女穿着溜冰鞋伴隨着悠揚的歌曲翩翩起舞,浪漫至極!

理解挑戰的那一場也印象深刻,前兩場比賽不知是有意無意發揮平平,甚至在對手錶演時竟然感動的流淚。最終一場開始前,1900向朋友要來一支菸放在鋼琴上,說了一句話:“你自取其辱!”接下來狂風驟雨般彈奏出《羣峯亂舞》,震驚在座所有人。一曲完畢,1900將煙的一頭按在琴絃上,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經過1900活力澎湃演奏琴絃因高頻率震動而發熱,竟將煙點燃了……

影片介紹:“男主角1900(人名)的整個人生都已經是一場杯具了。他是一個被人遺棄在蒸氣船上的孤兒,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燒爐工收養,然而好人不得好報,燒爐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僅有幾歲大的1900又再度成爲了孤兒。過人的天賦使他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他從不敢離船上岸去,只因紐約無際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人羣令他沒有安全感。縱使之後遇上了一位一見鍾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後,還是放棄了上岸尋找初戀情人的衝動。他永遠地留在船上了,直到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廢船將要被炸燬,他也不願離開,於是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殉船於海底。”

我不明白爲什麼說他是杯具,但也許在1900眼中,其他人才在杯具的生活。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8

我好幾天沒上網了,昨天一到達就看到我的朋友向我推薦了一部1900年的好電影傳奇。老實說,我通常不怎麼看電影,外國人也不太容易接觸電影,因爲他們總是喜歡在音像上播放災難、暴力和怪異的東西。我沒什麼可看的。相比之下,我更可能接受一些柔軟、溫柔、溫暖和浪漫的東西,無論是藝術還是生活。

因爲1900年的傳說是她推薦的,她立即尋找並打開了它。她徑直走進了畫面。二十分鐘後,我心裏笑着說,“這個傢伙,你怎麼知道我會喜歡它?我沒早點告訴你!是的,展示在我們面前的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它顯然是一部浪漫而漫長的史詩,它不是看完之後嘆息或大笑,而是直接觸及靈魂......

這部電影的整個情節在弗吉尼亞的一艘船上展開。主角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角色。嬰兒的他被船上的剷煤工人發現在更高艙的餐廳裏,並被賦予了一個長名字。因爲這是新世紀的第一天,剷煤工人自然把1900年加到他的名字裏,所以他的名字是1900年。從那以後,1900年他在船上度過了一生,從未離開弗吉尼亞。

八歲時,船上的人無意中聽到了一首美妙的音樂。一位才華橫溢的鋼琴家誕生了。他是1900年。他的音樂從未創作過。就像他的內心世界一樣,沒有規則、標準或類似的東西。他甚至不知道什麼是“母親”。除了大海,他對市場一無所知。但他知道音樂。他扮演仙樂。其他人不能進入他的世界,但他能“看到”遙遠的城市,看到霧、鬆散的海浪,甚至人們在那裏行走的表情。他用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感知一切,並以音樂的形式傳播和表達。他的音樂像他的靈魂一樣純淨。其他人建議他下船,甚至他心中燃起了愛的火花,但它終究沒有與這些融合在一起。因爲他的音樂,他的生活在船上,在海上。

三十多年來,他以自己的方式感受並傳達了內心的平靜、清晰和潔淨。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國家,多麼嚮往。那時,無論是低人一等的工人,黑人還是高貴的白人都渴望自由和更好的生活。電影中多次以幻覺形式出現的美國自由女神和1900年代的音樂也符合這種嚮往和追求。我把它解釋爲一種靈魂訴求。

世界上的人們經常被共同事務和世俗事務所困,無法擺脫他們編織的各種障礙。然而,與寬廣的胸懷和廣闊的世界相比,這些都算不上什麼。我們周圍的許多人,許多普通人,經常有特殊的人格魅力。他們用最原始、最原始的心靈書寫自己的生活。他們簡單而平靜,但他們很富有。就像1900年一樣,戰爭或誘惑似乎與他無關。只要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他的世界就是神奇而浪漫的。他的世界寧靜祥和,這就足夠了。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9

之前聽過這個影片、今天抽時間看了一下、怎麼說呢?這個片子的很多地方值得我們深思!我想說的是演員很棒、製片贊!

一個在遊輪頭等倉出生的白人小孩被遺棄在遊輪上、陰差陽錯的被一個黑人鍋爐工收養、這就已經埋下伏筆他的人生終究不會同於常人!他的身世是個謎、可能是哪家的富貴子弟小王子般的生活,但是現實卻是在雜亂無章的不見天日的郵輪底倉長大!影片中有一幕很有意思讓人不經意會瞎想、他是在一個TD檸檬箱子裏、放在鋼琴上被發現的,註定他與鋼琴有緣。後來有一幕在度報紙,報紙上的TD檸檬大王、也許他可能是他的孩子!

正因爲他養夫怕他被帶走所以他的童年是孤獨的沒有小夥伴沒有父母的陪伴沒有社交、有的只是黑暗的倉底及無邊無際的大海、而電影中貫穿着他沒有出生證沒有國際、始終漂泊在大海上、像一個從來都不存在的人。也因爲正是如此他更善於發現別人看不見的聽不見的東西、養父的離去讓他更加的孤獨、這些都後續他的音樂天賦埋下伏筆!

他的音樂不是在演奏、而是在講故事,遊輪上每個人,背後不爲人能知的故事在他那他用鋼琴彈奏的形式來講述他們的故事、所以他的音樂是獨一無二的也是清澈見底的。什麼金錢什麼地位這些對他來說都不重要,之所以這樣他的音樂纔會那麼的讓人心動不已。

雖然總是在漂泊,總是表現的不在意任何事或展現的很開心、但是終究到了荷爾蒙的年紀他遇到喜歡的人,而羞澀於表達,始終把自己圈在這坐遊輪上,導致有些悔恨。他可以下船但是他的腳始終都沒有踏過陸地。他有選擇地權利、而他選擇了大海,他在這長大熟悉大海的一切,陸地對他來說很陌生,也沒有在意的東西,在意的人,太多的未知讓他有些膽怯,他嘗試過下船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海上漂泊!

看到這讓我想到人的一生就是這樣、有很多的未知,面對未知有些人膽怯了、安於現狀,熟悉的人、熟悉的生活方式、熟悉的工作、熟悉的朋友圈,不想嘗試去改變什麼,因爲不想去嘗試、未知的領域!我想說的不去嘗試怎麼會知道呢?換個角度看世界可能會有所不同!

影片的結局我不喜歡但是我能接受、因爲每個人會選擇適合自己的路,雖然與我想要的不同、畢竟是他的選擇!

最終我想說的是跳出現狀,換個角度看世界、可能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或許不是你喜歡的但是畢竟你見過!有對比才會有選擇!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

在我看來,這個意大利電影講了一個真正浪漫的故事。

不過,說是故事,也許還不如說是心願,一種不顧一切的對純粹的追求。

我覺得世上必定會有一個這樣的故事,因爲在我們的心中,生命喚起的感慨,雖然也許是隱約的,但卻恆在。有一種心願,它要求擦除一切雜質,來表達對存在的最純粹的呼應。《海上鋼琴師》,在我眼裏,就是一個這樣的呼應。

我們中國把那種人人都會有的生命的感慨叫做“人生如夢,此身如寄”什麼的,西方則叫做1900——影片主人公的名字。他的世界在一條叫做弗吉尼亞的遊輪上。作爲一個人,他的附屬關係被減到最少。沒有生日,沒有身份,沒有家庭,沒有愛人,沒有社會糾葛,也沒有性衝動,沒有發育煩惱……他什麼都沒有,但碰巧是一個天才,碰巧是最虛渺的音樂的天才。他活着,卻等於不存在,他死去,正如不曾活着。他愛過一個女孩,但止於凝視,至多是黑暗中輕若鴻毛的一吻。

1900,他孓然一身,輕盈地、潔淨地、無邪地、憂傷地,懸浮在無垠的大海之上。

影片較出我意外的是,1900不是一個像《Lolita》(港譯:一樹梨花壓海棠)裏的那個憂鬱而變態的中年男人,他像兒童一樣無憂無慮,嘴角總是掛着漫不經心的遊戲一樣的微笑。還有,他也講粗口,但無論如何算不上一個玩弄人生的自戀狂。他真是乾淨的。

但是,當人生被減去得太多,就會失去還原真相的能力。我總是害怕那些過於純粹的東西,我害怕它們破壞生活的根基,輕巧地擦除了生活所必須的雜質。它們把一些羅曼蒂克放入人們眼中,同時偷去一些樸素。

羅曼蒂克就是充滿巧合。羅曼蒂克的優美建立在脆弱的平衡之上。但在我們那一腳深一腳淺的人生裏,卻沒有辦法去維持這種平衡。

二戰後,殘破的弗吉尼亞號將被爆破,但1900躲過所有人的搜索,留在船上。當他的朋友最後找到他,他傾訴了自己對陸地與城市的恐懼,解釋了他將與弗吉尼亞赴黃泉的打算。

我想,也許不要讓他講這麼多話吧。不要太自信。如果真有1900這個人,難道真有人知曉他在生命的終點想了些什麼?生命的神祕,一個人對生命的感知,真能用一二三四甲乙丙丁來解釋清楚麼?

我的設想是,1900始終沒有出來與康恩相見。在浩瀚的海中,爆破前一刻,他從船窗玻璃露出一貫微笑的臉,朝這個世界揮手作別。康恩也早知道他不會出來,他只是設想了幾種1900可能對他說的話。這樣,是不是更符合影片虛渺輕盈的質地呢?可是,康恩是個太笨的朋友。這個小胖子,總是激動萬分的鼓動1900下船,列舉了陸地的千般利誘,名利啊,妻子啊,孩子啊。正是他的憧憬嚇壞了1900。要我就不這麼說。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1

這部電影聞名已久,一部非常棒的電影,評分很高,推薦的人也多,只是自己一直沒有觀看的慾望,今天突發奇想利用午休的時間看一看,到底這部電影好在何處,令那麼多人喜愛。

《海上鋼琴師》主要講述了一位從船上出生的小孩,被他母親遺棄,後來被一個火爐工給收養,但從小表現出驚人的音樂天賦,對鋼琴能夠自學成才。記得主角那時候才7—8歲,第一次彈鋼琴,便將頭等艙的乘客和船上的船員給震驚了,從此這艘從歐洲到美國來往的豪華遊輪上多了一位鋼琴師—稱爲海上鋼琴師。因爲是被人收養的,而且時間很特別,最後被取名爲1900,後面也一直被當做稱呼。主角就這麼一直在船上生活中,從出生在船上,一直到他聲明卓著,這期間他從未下過船,唯一的一次,已經做好準備下船,最終半途而廢,就差半個船梯,就下去了,但致死也未下船。一直到船被炸燬那一刻,他仍然堅持不下船,認爲自己屬於這條船,只有這艘船上,彈奏着鋼琴,自己就有活着的意義。在自己看來,主角確實屬於這艘船,他的音樂也只能那裏表達出來,如果上了岸,也許會變成另外一個樣子。如同在最後,他自己所言

在這艘船上,只有船頭到船尾的距離,是有限的,但是下到一半的船梯,他看見了那座城市不斷地向遠處伸延,包含一切,除了盡頭,無數的街道,每個街道又有多個道路,我看不見盡頭,我知道哪裏是盡頭,但是不知道。

鋼琴有有限的鍵,只要自己可以創作,可以有無限的音樂。

這部電影一個琴技決鬥的片段,令自己熱血沸騰。隨着主角一直在這艘豪華遊輪上,在一次又一次的演出,琴技被無數人稱讚和吹捧,名聲斐然。這時候有個爵士樂的創始人,聽到主角的名聲後,當做媒體面前表示很不屑,一個從不下船的鋼琴師,會有多高的彈琴水平,這個仁兄不惜在媒體面前大肆宣傳,口出狂言,要上船挑戰主角,將其按在地上摩擦。他們的琴技切磋,在自己看來,是最震撼的一個片段,20分鐘的鋼琴表演,令自己沉醉其中。可能自己對鋼琴瞭解太淺了,在主角第三首曲子彈奏之時,自己同電影中聽衆一樣,被它深深地吸引,音樂的魅力如此之大,此時此刻也希望時間永遠停止,這一幕即將載入史冊。

在我看來上天給了他音樂天賦,也給了他膽怯的心,不願嘗試下船,也許他再次見到那個女孩,就會大膽地上岸了,最終會過得很好,可惜是假定。有點像《肖申克的救贖》,在監獄裏是沒有自由,出去了,心飛出去了就是自由,對1900而言,在船上是自由的,上了岸反而會是監獄。與好朋友聊完人生最後一次,他樂觀地對待接下來的炸船,感覺很平常,就像一次告別而已,只是換了一個地方繼續這段人生,唯一犯愁的是能不能繼續彈鋼琴罷了。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2

我寧可捨棄自已的生命,也不願意在一個找不到盡頭的世界生活,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來,不是因爲我能見,而是我所不能見這是我看完意大利電影《海上鋼琴師》後,記得最清楚的一段對白。

這部電影導演通過主角馬克斯回憶展開,用現實與理想交匯,靈魂與慾望的交織演繹一部鋼琴師1900充滿神話的傳奇一生,讓人震憾。 一九零零年,新世紀第一年的第一個月。郵輪弗吉尼亞號載着熙熙攘攘的歡呼人羣在紐約港靠岸。在夢想的鼓動下黑壓壓的人流涌下船,迎接充滿可能性的美好未來。喧囂過後,船上除了船員所剩無幾。於是偷偷跑到餐廳搜索富人遺落下的貴重物品時卻在鋼琴架上發現一個漂亮的嬰兒,他收留了這個孩子,並起名叫丹尼博德曼T·D·雷蒙1900,1900這個名字是爲紀念這孩子在新世紀的第一天被他收養。故事從這裏開始,並沒有什麼出其不意的地方,然而,當添煤工人Danny Boodman在一次意外的風暴中喪生之後,8歲的1900卻意外地走一個音樂天堂彈奏了動人心絃的音樂弦律從此,1900展開了在海上彈奏鋼琴的旅程,生命便從此定格於這艘油輪無法改變。

我在欣賞這部影片的過程中心中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震憾中產生迷茫,這不僅是鋼琴天才無師自通而細緻優雅,瀟灑飄逸又深情動人還帶些許傷感的音樂的律,更重要的是他人生的演繹給我的震憾:人該怎麼活着纔算是有意義的生命?人一生到底該留下點什麼? 《海上鋼琴師》中的1900,一個沒有親人、沒有戶籍和國籍的天才鋼琴師一直在海上飄泊,對人世間的誘惑,功名利碌,他都視若無睹。即使那一眼就能讓他魂牽夢縈的舷窗外移動的少女的倩影,他也是讓畢生之愛凝聚在瞬息,即使是最知己的朋友馬克斯用他那最動聽的弦律換起他走向世界,尋找高雅而富貴的人生,但也沒能讓他走出一個自己獨有的空間那個將被爆破的油輪。他的生命中只有鋼琴、遊船和大海,他在滾滾浪濤中享受的是平穩與寧靜,直到最後他還是選擇和這舶船一同走向天堂。他的生命中沒有物質欲,但他的生命充實,自由、快樂、單純,他爲他自己的信念活着直到他死去。

看完這片子,我的腦海涌現出很多的盲點,想理理不清,想道道不明,只是深深感覺到這就是人性,這就是一個沒有經過洗禮與塑造的靈魂,一個純自然,純靈魂的生命個體。這部影片給人們提供了很多值得思考的生命的命題:人的一生該怎麼活着,怎麼活纔算活出了生命的意義。

我們應該怎麼去尊重人性,有着不同生活經歷的人,經歷着不同教育影響的人,生活在不同國界的人活着,我們需要什麼?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3

呼嘯的海風,蘊藏着巨大的能量,跳躍的音符,蘊藏着美妙的旋律,舞動的手指,流淌着動人的音樂,樂曲出自一個在海上生活了多年的你-----海上鋼琴師--1900。一切好像是命中註定,你要在這艘船上出生,在這裏成長,直至去世……

曾經想過要離開,曾經想去陸地上生活,曾經也想過要因爲一個人改變自己的生活,只是自己的內心充滿對未知的迷茫和恐懼,也因爲言語和行動的拙劣,所以讓一次遇見成爲永恆,一次分別成爲了訣別。那個女孩,是你一生唯一的遺憾。

不是不想去改變,在想要改變的哪一刻看到的是沒有盡頭的世界,像千百萬的鍵盤一樣,卻找不到合適的那一個鍵盤字母,迷離又恍惚,充滿着的不確定因素讓他內心極無敵爲恐懼,就像他從未離開過船上一樣,突然的改變,只會讓他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去融入新的世界,只好在徘徊之後毅然決然地留下來,不再踏出一步。

很多的嘗試卻止於內心的恐懼,很多的經歷讓他不去向往陸地的生活,只是遠遠的看着,那個未曾屬於過自己的世界,不再向往也不再嘗試着去踏入。陸地,只不過是一個有太多欲望,浮誇的世界,也許你想保持內心的純潔,但現實卻不得不讓你賣掉你珍貴的東西。1900也許就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才堅持永遠留在船上。1900已經洞察了這個世界,看穿了陸地上人們生活的本質,就像他彈奏鋼琴一樣,他解讀了每個人身上的特點,他旅行了整個世界,所以纔有了他的音樂。他說的“陸上的人喜歡尋根究底,虛度很多的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遲來,夏天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你們不停到處去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並不羨慕。”

琴鍵的個數可以去數,有開始,有結尾,是可以讓他看到盡頭的東西,這種盡頭讓他特別有安全感,讓他的內心極爲堅定和踏實,在這個琴上可以彈奏自己的人生,演奏自己放蕩不羈的人生,這時的時間,空間,連同世界都是屬於他的,快樂也是屬於他的。在嚮往陸地的時候,他是極爲恐懼和恍惚的,即使下定了決心,也有很多的擔心和不確定,干擾了他純淨的內心,不安,恐懼,又極其矛盾……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是否曾經有過恐懼和不安呢?或許是因爲自己的不堅定,或許是因爲自己想停留在舒適區,不想跨出去,而電影中的1900卻是一個只有聽到海的聲音纔可以彈奏鋼琴的藝術家,交響樂在他的指尖劃出,他會觀察參加舞會的每一個人的面部表情和舉止,彈奏不一樣的音樂,那種對音樂的堅定和熱愛,對音樂的執着和喜歡使他最後成爲一個與衆不同的人,一個孤獨且自由的鋼琴師,我敬佩他的藝術,敬他遵從本心,佩更敬佩他偉大的靈魂!

保持一顆純粹的本心,砥礪前行,美好將與你在前方相遇!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4

一個人,沒爸爸媽媽,沒名字,沒任何能證明他存在的法律文件。他在嬰兒時期被遺棄在一條叫“維珍尼亞號”的蒸汽船上,然後一生在船上度過,不曾踏上過陸地一步。他的職業是“維珍尼亞號”上的鋼琴師。當“維珍尼亞號”廢棄的時候,好友前來的勸解未能改變他與船共存亡,同船一塊在海面上毀滅的決定。記錄了他曾活在這個世界的唯一痕跡,是一張他彈奏的唱片模版。當然,唱片中的琴聲絕大部分人聽不到,即便聽到也不知曉琴聲的另一邊是哪個。

音樂,是一門國際通用的語言,不需要講解,就能打動大家的心絃。與生俱來的天分,造就了這位海上鋼琴師。他是一位天才,一位在鋼琴範圍才華橫溢的天才。而一場震耳欲聾的爆炸場面,不只讓大家震撼和深感遺憾,也使世界失去了一份奇蹟。天妒英才,用在這位海上鋼琴師的身上,我不知曉適合與否?但大家總說上帝是公平的,他拿走你些什麼,總會還給你些什麼,就當關上了一扇門時,他總會爲你打開一扇窗。這樣看來,上帝也是方圓有度的。

小學的時候,大家的老師就告訴大家“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分。”目前看來,這好像是一個善意的謊話。偉大的創造家愛迪生曾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想法,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想法非常重要,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還要要緊。”到今天爲止,大家可以十分確定大家都還不是天才!大家沒如這位海上鋼琴師般的天分,但非常慶幸的是大家有一個完善的身心。“鍵盤有始有終,你確切知曉88個鍵就在那兒,錯不了。它並非無限的,而音樂,纔是無限的。你能在鍵盤上表現的音樂是無限的,我喜歡如此,我能輕鬆應付!”他喜歡做他能輕鬆應付的事,他感覺陸地上的太多的未知他沒辦法應付,會使他崩潰。他選擇了怯步,停下的踏向陸地的節奏,爲心靈加上了一把枷鎖。回憶一下,愛迪生爲人類開啓電燈年代做了多少次的嘗試!生命因嘗試而勇敢,生活因嘗試而愈加富有意義。這位鋼琴師沒讓音樂離開他的身邊,未可以用我們的琴音點亮其他人的世界。假如多一點嘗試,多一份勇敢,或許他就會發現一個不同的自己,不同的世界。

一聲轟響,巨大的火花在海上開放,他攜帶他尚未奏完的樂曲飛昇至天堂。故事到此完結了,但大家生活還在繼續。疲憊的奔波於這個紙醉金迷物慾橫流的世界,拷問自己靈魂的深處,大家爲了什麼而活,大家如何活,又是什麼支撐着自己,大家是不是能像這位鋼琴師做到忠於我們的價值觀,不被利益所左右呢?雖然非常遺憾,但不能不說,這是一位值得尊敬得藝術家,他有着真的藝術家所擁有些高貴的自尊。

生活最大的悲劇莫過於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放棄了不該放棄的。或堅持,或放棄,如當大家取捨有道,則常足!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5

在這個時光飛逝的歲月裏,我有着一顆飄蕩的靈魂,我將人生看成一種漂流。然而很多時候,我總會發問自己,漂過歲月之河——家是什麼?

家是一隻船

看《海上鋼琴師》,名叫“1900”的主人翁對於這艘船的愛戀與不捨,就是一種對家的眷戀。

生於斯,長於斯,家賦予我們生命以及生命裏的一切,這艘船同樣賦予他人生的全部價值和情感。對於1900——一個孤兒——他的全部世界就是這艘船,這裏就是他的家——他的全部快樂、悲傷、夢幻、激情。可以說他對於這艘船的感情比任何一個人來的都更深沉、更灼熱,這艘船載着他穿過漫長的歲月。

家是溫暖的港灣

家太平凡,每天對着的都是那一抹藍,不停地飄着。然而遠航的水手都知道,當海平線上出現港口朦朧的影子時,他們的心跳是歡快的。在人生的航行中,我們需要冒險,也需要休憩,家就是最好的溫暖港灣。

他在船上,可以隨心所欲地彈奏美妙的樂曲,想到哪裏彈到哪裏。人們在他歡快的琴聲中度過一次次難忘的旅程,而他一如這艘船上的主人,用自己的熱情迎來送往,不知疲倦,他的內心深處一直被溫暖包圍着。

片中最後一段,有主人翁的一段獨白,他說他不走,不是因爲他站在船板上看到的那些建築讓他感到畏懼,而是因爲他看不到世界的盡頭。是啊,鋼琴的鍵有始有終,船的甲板有始有終,他可以用有限的鍵盤奏出無限的樂曲,他可以駕馭這種“有限”,在這裏,他就是他。而這個世界呢,沒有開始,沒有結束。錯綜複雜的街道,星羅棋佈的高樓大廈,有太多的路可以選擇,他沒有辦法去駕馭,駕馭他的人生、他的情感、他的音樂。他只能選擇自己可以選擇的、可以駕馭的方式生活,這種方式與世無爭,平靜自如,不受功名利祿的紛擾。如果一種生活方式,他無法駕馭,他寧可不要!他呆在了海上,選擇了家。

家是永遠的岸

家是永遠的岸。作爲一個普通人,或早或遲,都需要一個家。記得奧運會經典語錄裏就有菲爾普斯獲獎之後的一句:“我要找媽媽!”媽媽就代表着一個家。不論成功與否,家都是倦鳥歸巢、落葉歸根的最佳場所。當船要被拆卸、炸燬的時候,他依舊沒有登上岸,他是屬於那裏的,那裏纔是他的家,那裏有他魂牽夢縈的永遠的岸。他赤條條被人拋到了海上,就註定了他的家在那裏。油輪天地裏的那份獨有的情感,讓他覺得無論外邊的世界多麼紛擾,家,纔是一個默默護佑着自己也銘記着自己生命的岸,纔是他登上世界的岸。

漁燈暗,客夢迴,一聲聲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萬里,是離人幾行情淚。海上鋼琴師觀後感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00字海上鋼琴師觀後感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