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教師觀看《老百姓是天》有感

教師觀看《老百姓是天》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3W 次

導語:電影《老百姓是天》以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標兵、昌平區原紀委常委沈長瑞爲原型創作的電影。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觀看《老百姓是天》有感

  電影《老百姓是天》觀後感1:

6月10日,單位組織全體黨員去看電影《老百姓是天》。作爲一名黨和國家培養的幹部、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我被片中主人公“老沈”的形象深深打動,也深受教育。

一、我有個稱呼,叫“老沈”

熱耳熾心淚滾滾,座中泣咽爲哪般!這是劇場裏的情景。當曲終人散的時候,一部電影--《老百姓是天》,一個名字--沈長瑞,從此深入人心,傳遞着一曲非同凡響的正氣歌。

沈長瑞,從事紀檢工作十多年,一直主管信訪舉報工作。他沒有信誓旦旦的豪言壯語,卻有始終不渝的兢兢業業;他沒有驚天動地的大手筆,卻有化干戈爲玉帛的魄力。他集原則與方法、執着與真誠、平凡與平等、柔情與銳氣於一身,真心實意爲大家排憂解難,凝練出紀檢監察幹部與時俱進、以人爲本的時代魅力,成爲紀檢監察戰線的典型代表。特別是他長期踐行“老百姓的事是天大的事”的理念,用碶而不捨詮釋了爲人民服務的宗旨。

沈長瑞,是父母的孝子。跪在母親的炕前,恭聽母親的教誨。他掛念年邁的母親,把對母親的思念化作工作的熱忱。他報答慈愛的母親,把母親的教誨化作無聲的行動。兒女情長,時間荏苒,在他的心中,自己始終是從故鄉大山裏移植出來的苣麻菜,是母親精心呵護、組織長期澆灌的苣麻菜,是老百姓充飢、解渴的苣麻菜。然而,就在生死關頭,當母親需要他這個苣麻菜的時候,他卻未能如期而至。儘管在那暴風驟雨的黑夜,疾步八小時的山路,終於在天亮趕到家門口,他還是未能見上母親最後一面。那一刻,他給予母親的只有失聲的哭和揪心的淚。或許在母親的心中,時刻都有一顆杆壯、葉肥、汁濃、味甘的苣麻菜。

沈長瑞,是老百姓的兒子。世間兒男,皆有做兒子的福分與權利,都有做好兒子的條件與機會。做父母的兒子,天經地義。然而,做百姓的兒子,需要兩廂情願,更需羣衆的公認。他把百姓當親人,官至區紀委常委,卻習慣性地讓人們叫他“老沈”,簡單地一個稱呼,卻給人以平和與親近;他的水杯被上訪的大姐無意中端在手中飲用,絲毫沒有怪意;他在山村捧起老鄉的大水瓢一飲而盡,一點不介意;他主動走進山裏人家,給悔怨者打消顧慮,並以兄弟相稱,彼此深信無疑;他和他的同事在山門與村民告別,面對依依不捨,躬身施禮;他多少次拒絕了親朋、鄉鄰的請託幫忙,在常理看來,就是“平時不幫人,急時人不幫”,難道就沒有例外嗎?在他的母親去世時,他悲痛中擔心沒有擡棺的人,五里泥濘的山路與孝子不能擡棺的習俗,能難倒英雄漢嗎?他的母親能安葬嗎?凌晨三點,當他打開戶們時,看到的是全村的鄉親,一個都不少!聽到的是“長瑞,你是一個好兒子,是我們村的驕傲”。再看看遠處,長長的火炬映照山巒,搖曳的火把蜿蜒而來,一個個似曾相識的面孔透出濃濃親情。這一刻,他跪下了,是那樣的從容,是那樣的深情。

沈長瑞,是蛀蟲眼中的釘子。在查處案件的過程中,他

面對隱情巧施妙方,使真相大白;他面對誤解以理相勸,笑泯愁怨;他面對辱罵義正言辭,坦蕩無邪;他面對威脅聲色不懼,斬釘截鐵;他面對毆打語出驚人,以死相抗;他面對驕橫跋扈針鋒相對,決不退縮;他面對黑惡頂天立地,誓不 低頭。他是惡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但他更是好人眼中的長矛利劍。在善與惡,親與仇的較量中,捍衛尊嚴,激發了正義的力量。也許是他的職業註定不會安分,但他的所作所爲卻令人心安理得。

沈長瑞,是偏見與世俗妒嫉的傻子。無論是過去,還是今天,偏見與世俗從來都不會寂寞,只要有機會,就可能興風作浪,使善良的人深受其害,特別是在觸及一些人的利益時,就有可能引火燒身。試想,如果不是潔身自好,一身清廉,哪裏會有力量與底氣。尤其是在當今,面臨“一些人對歪風邪氣而袖手旁觀、同流合污而問心無愧、沆瀣一氣而不知羞恥、狼狽爲奸而無法無天”的現象時,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挺身而出。作爲一個有良知的人,在“杞人憂天、邀功嘉德、唯我獨清”的荊棘中行走,會是一種怎樣的情形?在他遭打致傷的時候,妻子和女兒站在一旁,看着他胸前兩大塊傷疤淚流滿面,而他輕輕和衣卻無語,大口大口地吃蔥未能壓抑心底的委屈,終於大喊一聲,把菜盤摔得粉碎。那一刻的爆發,只能與妻子和孩子一同承受。可謂,人間正道是滄桑,男兒冤屈更悲傷。

沈長瑞,是中國共產黨的赤子。他沒有忘記參軍離家前的那頓飯,他沒有忘記村支書的一番話,他沒有忘記組織部老部長的忠告,他沒有忘記入黨時的誓言,他更沒有忘記孃的情、黨的恩。把忠誠化爲愛處處播撒,把責任化作奉獻處處有爲。在平凡中堅持,在浮躁中堅守,在曲折中堅定。十幾年下來,他帶隊查處了500多起案件,每個案子都成爲鐵案。在他的胸懷裏,共產黨是心靈的港灣。在他的腦海中,組織是依靠的大山,面對挫折臉上總帶着從容的微笑。

沈長瑞,是先進分子。他是春的使者,溫暖千家萬戶;他是天的使者,大愛播撒人間;他是黨的使者,公僕永不言謝;他是紀檢戰線的先進代表,爲百姓敢於擔當。學習他,使我們再一次清醒地認識到:有一種覺悟叫責任,有一種精神叫奉獻,有一種品德叫良心,有一種聲音叫旋律。共產黨員要有這樣的衝動,就是敢於較真碰硬;要有這樣的感動,就是真愛、真信、真赤誠;要有這樣的敏感,就是把百姓的滿意度作爲試金石。要有甘願寂寞的耐心和甘當無名英雄底氣。始終不爲名利左右,不被浮躁困惑。像沈長瑞一樣,彭湃的心中永遠激盪着江山偉業的巨流。

雋永豐富的啓迪,餘音未歇的凱歌。老百姓是天,百姓

的呼聲就是天大的命令。急百姓之所急,是人民公僕的使命所在。憂百姓之所憂,是社會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永葆爲人民服務的本色,是事業蓬勃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在與時俱進中始終踐行黨的宗旨,中華民族的明天才會更加燦爛輝煌。

  影片《老百姓是天》觀後感2:

前些天,學校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廉政教育影片《老百姓是天》。雖然天氣燥熱,但是影片開始後,我們很快就進入了故事情節,被主人公沈祥瑞的事蹟深深感染。

沈祥瑞,我想也親切的稱他爲“老沈”,作爲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我知道我們的差距有多大。他就像懸掛在高空熠熠生輝的一顆明星,而我要擡頭仰望,伸手不得,因爲這距離是時間的累積、是思想不斷昇華的結果,我慶幸自己能有如此光輝的楷模,引領我走向正確的方向。

我黨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作爲一名黨員幹部,你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讓你坐在臺上。老沈做到了,在他心裏人民是至上的,所以他纔會踐行自己的爲官之道。讓老百姓的問題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到我爲止”。這就是立黨爲公、執政爲民;這就是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這就是爲羣衆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這就是人民的公僕、百姓的“保護傘”、弱者的“撐腰人”。只有如此,惟有如此,百姓纔會出現笑臉,人民才能心平氣順,社會才能和諧穩定,國家才能安康繁榮。當觀看到老沈爲了辦老百姓的事而不能陪伴在病危的母親身旁,他的離去是那麼的牽掛與不捨,但走的又是毅然決然,老母親明白兒子的苦衷但更支持兒子的做法,強顏歡笑揮手讓兒子離去,看到這裏我的心一陣酸楚,鄰座的同事也在用手擦拭着淚水,一眼望去,藉着銀幕的光還可以看見更多的人在擦眼淚。此時此刻,我心裏對這位樸實的黨員幹部的敬畏油然而生,我知道我們身邊有許多優秀的共產黨員,但真正能做到像老沈這樣的,又有多少呢?我希望我們身邊能涌現出更多的“老沈”,實實在在將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踐行黨員義務,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老沈”的事蹟,讓我深深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唯有始終銘記入黨誓言、立足本職崗位、心繫百姓利益、踐行工作職責、默默無私奉獻的共產黨員,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優秀共產黨員。結合我的工作實際,我在思考着要如何才能真正實現黨旗下的誓言呢?履行共產黨員八條義務和爲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這絕不能成爲一句空話、大話、套話和廢話,唯有始終把爲祖國環保事業培養合格的高素質、高技能優秀大學生作爲學生管理工作的樸實理念和第一要務,並努力奉獻付出,才能算得上是好樣的、優秀的。我告訴自己所謂心繫學生、服務學生、關愛學生、培養學生,就是要牢固樹立爲學生爲本的工作理念、情感理念,視學生爲自己的孩子,心中始終裝着學生的成長與期盼,從點滴中關愛、從點滴中關注,從點滴中教育。

我特別喜歡北京師範大學著名教授李燕傑的座右銘“青年是我師,我是青年友”,並始終把它作爲自己從事教育事業的職業信條。是的,作爲教師,我成長的點點滴滴是源於學生的支持與相助,伴隨着無數學生的成長,纔有了我自身的成長與成熟。在近三十年的教師生涯中,無論學生管理、團學工作還是教育教學、行政管理,我均心懷感恩,視學生爲朋友,向學生學習,在實踐中細細品味着“教學相長”的深刻含義。《禮記·學記》:“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唯有教師和學生相互推動、共同提高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即師生雙贏。

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想唯有心繫學生,並實實在在深入學生的學習、生活、活動中去,才能及時知學生之所需、明學生之所想、解學生之所困,也才能第一時間傳道、授業、解惑,即因材施教、因時施教、因事施教。

向“老沈”學習,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熱愛學生管理工作,心繫學生,熱愛學生,充分發揮手中的“權利”,爲廣大學生服務,深入學生課堂、深入學生食堂、深入學生公寓、深入學生社團,與學生打成一片,與學生爲伍,讓自己融入其中,給予學生們如母親般的關愛,做學生的守護者,努力成爲學生愛戴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