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電影《國家寶藏》觀後感

電影《國家寶藏》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影片《國家寶藏》是2004年華特迪士尼影片製作的一部動作冒險電影,由喬·德特杜巴執導,尼古拉斯·凱奇、黛安·克魯格、賈斯汀·巴薩和肖恩·賓等聯袂出演。以下是電影《國家寶藏》觀後感,歡迎閱讀。

電影《國家寶藏》觀後感

  電影《國家寶藏》觀後感1

我想首先要明確一點,那就是《國家寶藏》是由迪士尼所投資拍攝的。這一點很重要,因爲明確了這一點,相當於明確了電影真正的目標消費羣。迪士尼拍的片子雖然老少咸宜,也有許多成年人在看,但它的主要對象依然是孩子,這點是必須清楚的。

在搞清楚這點以後,我可以開始胡說八道了。首先《國家寶藏》是從一個孩子的童年開始的,這是因爲孩子在小時候有着共同的特點——對未知充滿好奇,對探險充滿興趣。所以那個來自爺爺的祖父的祖父的故事,影響了本的一生:盡最大的努力找出那份寶藏。但對於寶藏該如何處置,影片有着它的導向,這一點就是通過本來體現的:我並不是爲了擁有財富去尋找它,而只是爲了證明它的存在、證明這個傳說是真的纔去尋找它。與此相對應的,就是樹立了伊恩這樣一個反面形象:爲了錢而去找尋寶藏,幹盡壞事,最終難逃法律的制裁。

這兩者形象的塑造,其實也是透露出另外一種傾向:對於智者的讚揚。雙方在找到夏洛特號不久後就分道揚鑣,按着他們自己各自的方法去偷《獨立宣言》。雙方在人數、財力等方面有着天淵之別:本的一方只有他和瑞利兩人(後來加入了美女主角),而另一方則是有一支相當數量人數的隊伍。本所用的進入國家檔案館的方法儘管也是有着高科技手段在其中,但這相對於後來伊恩進入那裏的方法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只是後者的方法在我看來多少有點暴力及血腥,讓我看着有點不舒服——這種渲染也是其目的所在,告訴孩子們掌握智慧者才能掌握真正的財富。

其次就是對孩子進行意識形態的教育。本在求助Abigail(抱歉這詞我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翻譯..)不果後,他和瑞利來到了在國家檔案館所展示的《獨立宣言》前,說出了這樣的話:儘管滿篇都是關於自由的宣言,但有一句話的地位遠比其他重要:“然而,當始終追求追求同一目標的一系列濫用職權和強取豪奪的行爲表明政府企圖把人民置於專制暴政之下時,人民就有權與義務去推翻這樣的政府,併爲其未來的安全提供新的保障。”。正是在看完這句話後,本決定要搶在伊恩之前把《獨立宣言》偷出來。這句話是促使本下定決心的句子,卻也是在宣揚美國的自由與民主。

全片一直圍繞着《獨立宣言》來進行解密(這一點被我好友認爲與《達芬奇密碼》有相似之處),在這過程中,男女主角不斷地在說着與之相關的歷史故事,這是在對不清楚美國曆史背景的人做着註解,同時也是在用另一種方式在引起孩子對美國曆史的興趣。而片中本在遇到女主角和《獨立宣言》都有可能跌進深不見底的洞穴之下時,選擇的放開Abigail的手去撿《獨立宣言》(女主角說她也會這麼做),這是把《獨立宣言》置於比人命還要重要的、至高無上的地位的表現,是對於那些甘願犧牲自身性命以建立自由、民主的國家的開國者的尊崇。美國因其只有200多年的建國史,被少數其他國家人所嘲笑,但這從來不會妨礙美國人對其自身歷史的驕傲,也不妨礙其對孩子們進行這一驕傲的教育與延續。

最後還應特別提及的是瑞利這個角色。他儘管也很有能力(成功進入了國家檔案局的監視系統),也對歷史知識頗爲熟悉(知道夏令時制的建立時期),但他與全知全能的男主角本不同,他着重展示的是更具人性的一面:他會怕死,會在發現自己竟然也有知道本不知道的事情的時候感到十分開心。衆人終於找到了滿室的寶藏,Abigail以爲他也開心興奮地流淚了,他卻說:“看,樓梯。”,他想到的是可以生存下去的希望。男女主角說着他們會爲了《獨立宣言》而拋下彼此時,他冒出來說:我會把你們兩個一起扔下去,Freaks(這詞很有趣,我保留下來了)。這些都是迪士尼一貫習於塑造的小人物引人發笑之處,卻也是人在遇到這些情況下最爲真實的反應。如果只有一個本(或許還可以再加上Abigail)的形象不斷地加高加大,難免讓人生厭,但如果有瑞利這個角色進行中和,讓我們就可以在驚險刺激之餘也捧腹大笑一番。

此外,他也充當着解說媒介的作用。前面提到的對於本決定要偷《獨立宣言》起到極爲重要作用的句子,在我看來並沒什麼難解之處,可是瑞利卻說:其實我不懂。然後本就以極爲淺顯的句子來進行解釋:它就是說,如果有罪惡發生,那些有能力的人就有責任採取行動。一個也對歷史有所瞭解的人可能不懂那句話的意思嗎?顯然不可能,這麼做全都是爲了孩子。

老美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從來不會選擇忽略愛情,片中也打造了一對令人嚮往的情侶本和Abigail。這與國內針對孩子的題材很不一樣。而這部片子所透露出來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很值得我們去思考。老美也把孩子當孩子,我們也把孩子當孩子,但老美不會認爲他們的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因而就把東西弄得越淺顯越好,甚至除了說教還是說教。他們更注重引發孩子的興趣,像《國家寶藏》那樣,通過主人公尋寶的方式,引起孩子對美國曆史的興趣,對美國一向宣揚的“自由與民主”的嚮往。這是通過軟力量文化在進行教育,同時也是在向世界其他國家與地區的人在進行意識形態的宣傳。

因而我在看完這部電影后,真的非常佩服老美教育孩子的方式。中國的動畫少有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看孩子想要什麼,而更多的只是從一個大人的角度來思考應該怎樣去讓孩子按自己所希望的方向發展。孩子還小的時候不懂得如何選擇時或許還會乖乖地看,但長大後他會對此厭惡,跑去看老美或者日本的片子,這樣接受的就是他們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念,對他們的文化心嚮往之。漸漸地,下一代不再關注自己的文化,不再關注自己的歷史,那麼即使你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也只是枉然——沒有了後繼者,說什麼也沒用。

  電影《國家寶藏》觀後感2

《國家寶藏》是關於《獨立宣言》作爲藏寶圖的電影,衆所周知,《獨立宣言》是美國國家歷史的源頭。美國立國至今只有兩百餘年,然而,尼古拉斯·凱奇的四人尋寶團隊,卻在山窮水盡之際,發現了儲存着諸如亞歷山大圖書館燼餘手卷、瑪雅帝國金幣、埃及法老像之類輝煌寶藏的地宮——可媲美於未開封的秦始皇地宮,而秦始皇地宮,是中國兩千年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大帝國曆史的積澱。

秦始皇地宮,只是中國數以千萬計的帝王將相陵墓、文化遺址和精神遺產歷經無數次焚書坑儒、地震兵燹、強制拆遷之後,唯一保持完璧的幸運例外而已。

看過電影的人,我想每一個關心中國歷史和文化傳承的人,都會忍不住要想一想:爲什麼立國只有232年的美國,既能完好地保存本國的遺產,也能完好地保存他國的遺產;既能完好地保存以物質爲載體的精神文化寶藏,又能完好地保存文獻和歷史建築形式的尋找寶藏的線索?雖然那些如煙海般浩瀚與燦爛的地下寶藏,只出於想象;然而,畢竟富蘭克林的手跡與費城獨立廳的鐘樓、紐約華爾街的三一教堂是實有的存在,至今完好無損地挺立於它們二百年前所在的地方。反過來,看看中國,從阿房宮到北京的老城牆、四合院,安徽的祠堂、名人故居,福州的老巷,南京的慰安所遺址,兩千年的歷史積澱,有多少保存至今?要在北京的鐘鼓樓、上海百老匯與華爾街的交界處,尋找藏寶線索,尋找地下寶庫,大家想想,是否可能?

只有原封不動地保存先人的歷史文化遺蹟,尋寶,纔會成爲可能。這是《國家寶藏》或盜墓小說情節能夠運行的條件。

在《國家寶藏》中,《獨立宣言》既是美國國家歷史的源頭,又是尋找美國建國時期一筆巨大財富的首要線索。中國歷史的源頭在哪裏?由於我們的歷史太悠遠,要理清源頭太困難,就從距今約45萬年前的周口店“北京人”算起吧。我們知道,有一具保存最好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失蹤,其導演者最大可能就是日本憲兵。爲什麼六十餘年來此標誌中國歷史源頭的重要文物線索紛繁,卻又紛紛歸於石沉大海呢?只有找出那個時代所有接觸過和有可能接觸這件文物的日本軍人的足跡,纔可能最終得到它存在還是不存在,如果存在、在哪裏的答案。也許,就像《國家寶藏》的大膽假設所提示的那樣,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下落的線索,就藏在被拆除的南京慰安所某一面牆上;由於這所承載歷史信息的遺蹟已不復存在於地球,那麼我們中國人祖先的化石,也就終歸於石沉大海,再無重見天日的可能了。

如此我們不禁要探究一下:爲什麼尋寶探寶,美國能,中國不能;爲什麼保存文物,美國能,中國不能。與中國自180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痕跡的悠遠歷史相比,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文物和遺址實物,是如此少得可憐,拿什麼證明,我們是比美國曆史悠久、遺產豐富的文明古國和文化大國?我們如此汲汲於毀滅祖先的遺贈,建造一個完全可用金錢量化的生存空間,難道這是一個文明古國和文化大國應有的態度嗎?

其實,美國富有文物,中國實際保存的文物與應該留下來的數量相比少得可憐,這並不緣於子孫不肖,貪心短視——不肖與貪婪在美國和一切國家的國民中普遍存在。可見,人性的缺陷並不是解釋現狀的理由。真正的原因在於,《獨立宣言》所宣示的真諦,保護私人財產和公民自由權利的政治原則。只有保護私人財產,承認公民對自己創造或購買等合法手段獲得財物的完全所有權,那些散落於私人之手或隸屬教會之類社會組織的手稿和教堂、墓地、鐘樓,纔會遵從它們主人的意願保存下來,並在國家庇護下永遠保存下去,不受文物販子、地產開發商與國家暴力相勾結的侵犯,逾二百年而無損;只有尊重公民對私人財產的處置權利,公民纔會樂於把繼承的、蒐集的文化財產貢獻給國家,國家給予他價值“1%”的獎勵,在私人尋寶、私人護寶、私人獻寶與國家徵集、國家保護、國家推廣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纔會使得公民保護文化財產的意願和行動能夠持久;同時,也只有尊重並保障公民個人自由,尼古拉斯·凱奇所飾演的蓋茨博士,才能在國寶——博物館對全體公民開放的環境中,穿天過地,以個人力量對抗國家機器和文物犯罪集團,以自己的方式將鎮國之寶《獨立宣言》不爲人知的價值發掘並利用,達成爲自己、爲家族、爲國家尋找並保護寶藏的宿願,完成了一個只有在公民自由和法治社會才能完成的英雄壯舉。

我們也許無須沉溺在美國夢中,高呼《ID4》、《後天》之類的美式口號;但是美國精神——《獨立宣言》所凝含與宣示的立國精神、法治與獨立自由的精神,遠遠超出了美國和美國人本身,而應成爲全人類、所有國家共同遵循的準則。

按照從韓非、商鞅到馬基雅維利、斯賓諾莎、柏克、托克維爾乃至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國家,就是少數人行使意志的暴力工具。無論哪一個國家,能夠行使治國即操縱暴力工具權力的,永遠只是少數人;當這少數人是由多數人所推舉出來的,他們所奉行的意志,主要是多數人的意志,其私念被最大限度地做了限制,那麼他們所行使的意志也就基本可以和多數人的意志劃上等號,而這種意志,必然要求對私有權和公民其他自由、權利進行保障,國家的暴力機器,也必然會對這些權利和自由進行保障。那麼生活在這樣的國家就必然是可以放心的,在這片國土上生存的歷史和文化遺蹟也大可安心。

沒有國家,纔有寶藏,當這個作爲暴力工具的國家不行使全民意志的時候,沒有它,纔會有文化的遺存;當作爲暴力工具的國家行使全民意志的時候,有國家,纔有寶藏,才能保證歷史文化遺存的長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