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國家寶藏觀後感(通用9篇)

國家寶藏觀後感(通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家寶藏觀後感(通用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家寶藏觀後感(通用9篇)

  國家寶藏觀後感1

每一天晚上7:30分,我都會觀看中央四臺播出的電視節目《國寶檔案》,看着一件件價值連城的國寶,聽着講解員講述每一件國寶後面的傳奇故事,我做夢都希望能親眼目睹這些珍寶。機會終於來到了,3月30日至7月1日國家博物館在長沙舉行《國家寶藏》展覽。聽到這個好消息,我興奮地一蹦三尺高,沒想到美夢成真了,我迫不及待地要媽媽帶我去看展覽。

五月六日,陽光明媚,春光燦爛是一個有利於出行的好天氣,我們早早地來到省博物館看展覽。走進博物館一看,慕名前來的人可真不少。整個展館裏人山人海,被圍得水泄不通。在工作人員的組織下大家排着長龍一樣的隊伍,一個接一個魚貫而入。每一個人都十分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專注地觀看展覽。他們有的拿着相機在不停地拍照;有的拿着筆和紙認真地記錄展品的介紹;還有的在耐心地聽講解員的講解……

這次展出的國寶有精巧玲瓏的酒杯,笨拙的犀牛酒壺,還有舉世聞名的,品種繁多,讓人看得目不暇接。每一件展品都巧奪天工,好像出自鬼斧神工之手,讓人讚歎不已。每一件國寶不僅價值連城,還都有一些傳奇故事呢!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個造於漢代的犀牛尊,它昂首佇立,體態雄壯。形態逼真,憨態可掬,就像是一隻活生生的犀牛站在你的眼前,惟妙惟肖。

在幾千年前生產力並不發達,但我們的祖先們憑藉着他們的聰明才智,製造出這一件件舉世無雙的精美物品。每一件物品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國悠久文化的歷史見證。但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的國家雖然在不斷地發展,但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還有很遠的距離。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作爲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該向我們的祖先學習,學習他們勤勞勇敢的精神,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創造,爲民族富強而努力學習,爲中國重新走向世界強國之林而努力拼搏

  國家寶藏觀後感2

《國家寶藏是一類的文博探索類的題材,主旨主要是讓文物活起來,走進去,傳下去。而它的陣容主要是主講人張國立001號講解人(類似主持)、九大館長(故宮、上海、南京、湖南、河南、陝西、湖北、浙江、遼寧(看到遼寧還有點小親切)博物館),及請的明星類人物。不瞞大家說,本人基本上僅僅去過恐龍博物館,慚愧,慚愧。自身的知識受限,對於博物館來說始終保持着一顆敬畏之心,儲備不夠,恐有沽名釣譽之嫌,故至此不敢踏入其中。而看了第一期的《國家寶藏》之後發現,在下簡直是幼稚,五千年的文化,器物、畫卷、書法等,光是一項就足以讓人研究數十載。實在感到羞愧。

27件國寶共賞,27位國寶守護人(明星陣容),演譯國寶的前世今生(是真的進行表演啊喂)。(這樣的形式其實倒是讓我想起了啞舍那本書)每期有三個國寶進行講解,由三件選一件,CCTV《國家寶藏》官方微博微信進行投票。

有如下幾個特點:

1、以每一個國寶的背後的故事作爲代入點,解讀它的生命密碼,把我們拉回到當時的時代背景中去,而對於人員的選擇上則是李晨這一類的演員,保證了表演的可觀性和真實性,與此同時舞臺的效果也是極爲用心將用3D效果完全呈現了出來,當時的鋪陳擺設,及氣氛的渲染,都添上了一筆。

2、講解細緻、問題深入淺出,同時又具有趣味性,不同於以往的講解人獨自解說,而加入了張國立老師和李晨作爲代表,以大衆與自己的角度進行發問,這樣保證了趣味性和互動性。以這第一幅《千里江山圖》爲例,首先李晨尋問了它的製作過程,而這位馮海濤老師,他事先自己還原了它的畫法,來進行的講解(以VCR作爲輔助)。再有當我看到這幅青綠山水畫時,我在畫中卻看到最後一層是藍,故而有此問,不是藍嗎?哪來的青?沒想到剛想出來,張國立老師就問了起來,原來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當時的第一個感覺,震撼。簡直不要再親民了。讓我們知道這幅畫的珍貴之處在哪裏,經千年而不變色來自於寶石顏料,“上等的材料都用來畫畫,中等的才用來吃”這也是沒誰了。更讓人意想不到的在後面,還專門請了仇慶年來實操這些顏料的來源及製作工藝。匠人之心。在最後時仇慶年表達了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不光是傳承問題,還有資源的稀缺。原來在我們世界中還有這樣的一羣匠人,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的眼中只有明星、只會關注他們,而對於我們國家的珍貴文化財富卻視而不見。(看了看自己手機裏的微博,想把它卸了)。

3最後則是九位專家進行點評,更加權威,可以說是重重把關。

其中最讓我觸動的一句話說“很多人都說我們華夏民族沒有信仰,可其實我們的信仰就是自己的文字和歷史,如果連這點信仰都糊塗,那我們何以爲人呢”我聽了這翻話,久久不能忘懷,因爲我也問過自己爲什麼沒有信仰,身邊人也沒有感覺到。我很鬱悶,而這句話解讀了一切,不管對錯,原來我想聽到的,就只是這個答案。這是來自於國家的自豪,更是屬於我們的驕傲。想起了開場的張國立老師說的一句話,“我們是一個年輕的節目?有多年輕呢?上下五千年。“我由衷的希望可以掀起一陣全民學習中華文化的浪潮,而我們面對傳承,能夠儘自己的一份心力。

  國家寶藏觀後感3

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很正,很有含金量。很高興很激動看到綜藝節目的文化屬性越來強了!真好看。

我們這個浮躁的時代,很需要有人把文物,文化演活了給我們看,烹熟了給我們吃。如果不是這樣一檔節目,很多人是意識不到自己的文化飢渴和精神乾燥吧。反正我覺得如降甘霖,非常好,央視邀請到的嘉賓,故宮博物院的志願者們也都是非常專業和熱愛文化工作的一些人,他們是當代的匠心代表,是真正用熱愛,執着和夢想在活的人。

文化的東西,需要這樣一羣真正熱愛它的人守護,因爲文化,歷史很脆弱,又很重要,需要最溫柔的愛來呵護。尤其是講千里江山圖時,那個現場磨顏料的老先生,感覺很奇妙的緣分,好像這輩子可能就這一次能和這些永遠不會與自己的生活產生交集的人相遇了,而許多人的一生也根本意識不到,在我們日常生活之外,有人在做這樣一件與文化有關,看似微小但很有價值的一件事。我覺得肅然起敬,很多人的工作,很有意義,卻不爲人知,我們大衆其實需要參與和關注,給這些人一個舞臺,讓這些高冷的文化精粹走向大衆,被看見和理解,被延續和傳承。很感動,老先生現場示範做的一切,覺得很有意義很值得敬佩。他讓我們知道古人是在用多麼極致的精神在做一件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絕不僅僅是大宋的航拍中國這一層意義,更是中國畫,顏料的登峯造極,這是封建時代纔可能產生的一件瑰寶,這是隻能在皇權鼎盛時期才能做到的一件事,今人想要做這種事財力,物力,審美,都不可能。聽解說的時候,覺得王希孟如果真的是消失在大牢,而不是被處死該多好。天才,僅有一件傳世傑作。爲節目的小劇場打call,很好看,看到宋徽宗和蔡京的一天從互相拍馬屁開始,覺得特逗,好萌,蔡京不論怎樣弄權,之所以能做到這麼高的位置,絕對跟他對藝術的赤誠分不開,他再怎麼看不上王希孟這個小孩,但面對足夠優秀的作品,還是會禁不住讚歎,這纔是他跟宋徽宗靈魂上的最高契合點,對藝術的共同追求,熱愛。從某個角度說,宋徽宗,大概是用藝術上的知己,人品上的小人在做宰相,就算他心裏江山再大,也大不過藝術,所以他是投錯了胎,用錯了人。他的本質是藝術家,他的硬件和軟件的悖逆的,他的靈魂是藝術家,他的身體生在了皇家,好像花朵的靈魂,卻有大樹的枝幹,註定是脆弱,被摧殘的。

以前也不理解乾隆,不喜歡乾隆,和許多文化人對他的評論一樣鄙視他,看完節目忽然覺得乾隆很單純,很可愛,他的審美可能很不主流,但是他的心很赤誠,瓷母瓶的工藝價值大於審美,真正的藝術並不僅僅是以美打動人的,真也很重要,記錄也很重要。瓷母,就是一種對傳統工藝的集大成,美不美不重要,它就像一個活的釉彩工藝祕笈,記錄着中國陶瓷文化的工藝巔峯,展示着那個時代的驕傲。要感謝乾隆的炫技,把這麼珍貴的工藝作品保留下來了。

另外,出於對乾隆的好奇,發現他真的很招黑,很孤獨地在堅持自己的審美,感覺好想抱抱他,他的乾隆紅很美!他就像乾隆紅,是一朵徹底的男版紅玫瑰!活的熱鬧,絢麗,美得喧囂!誰說這樣就不好呢?我不覺得乾隆審美很好(我覺得他的乾隆紅很好,但有時候會審美會偏移?還不太瞭解,不能妄斷!也許他的蝴蝶結審美是一種未成熟的蹊徑,也許他的靈魂裏住了一個現代人,西方人?),但是乾隆的心態很赤誠,很感動,雖然蝴蝶結,條紋瓶很像是像現代人仿古的拙作贗品,不好看,只能說明他審美不好。甚至,可能也不能說他審美不好,畢竟乾隆紅又很出彩!只能說他審美很大膽,發揮正常時很棒,發揮不好會偏。

感謝《國家寶藏》這個節目,很棒,你們的工作很有意義,把高冷的文物介紹給大衆,讓許多人看到文物背後的文化價值,我們這個時代很需要這樣的節目。

  國家寶藏觀後感4

12月3日起,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登陸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和綜合頻道。九大博物館(院)的鎮館之寶以及它們所承載的`歷史記憶、蘊含的人文精神和彰顯的大國氣象,都濃縮在每期的90分鐘裏。以古人之規矩,開時代之生面,《國家寶藏》用時尚打開傳統,“讓文物活起來”。

“紀錄式綜藝”讓國寶開口說話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樑。數據顯示,儘管我國文博資源豐富,使用率卻不算高,國人平均每兩年才進一次博物館,而在歐美國家,居民平均每年要走進博物館三到五次。一方面,日益浮躁的社會心態讓人難以沉浸其中感受文物魅力;另一方面,陳舊呆板的展陳方式和深奧晦澀的講解讓人難以心生親近。如何打開博物館裏的“奇妙”,讓它真正“鮮活”起來、“親和”起來,《國家寶藏》正是藉助電視綜藝這一全民引領級別的傳播載體,進行一種破題意義的探索和嘗試。

《國家寶藏》由央視和故宮聯手,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陝西曆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等國家級重點博物館(院)鼎力加盟,在文博領域進行深入挖掘。節目形態定義爲“大型文博探索節目”,把紀錄片和綜藝兩種創作手法融合應用,屬於全新創制的紀錄式綜藝。它以文化的內核、綜藝的外殼、紀錄的氣質,創造一種全新的表達。不難看出,《國家寶藏》試圖通過一系列努力,打破文物的“靜”,帶來生動、流動和撼動。

《國家寶藏》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由九大博物館每家推薦三件國寶,節目展示後交由公衆甄選,最終每家選出一件;第二階段,以《國家寶藏》爲題舉辦一場盛大特展,展品即爲甄選出的9件國寶。

文化遺產嶄新的打開方式

“我們這個節目有多年輕?也就上下五千年。”《國家寶藏》001號講解員張國立開場的這句話,打動了很多人。電視屏幕上,繼“詩詞熱”和“朗讀熱”之後,蜂擁而至的文化綜藝節目出現了嚴重的雷同趨勢。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浩瀚如銀河,璀璨如繁星,如此極大豐富的文化寶藏,爲內容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如今盛行的詩詞歌賦和閱讀賞析終究沒有跳出“文學樣態”,或許這正是《國家寶藏》立意的高遠和深邃之處。

“前世傳奇”通過舞臺戲劇的方式完成的微型歷史劇表演,演繹一段基於大量史料合理聯想的故事,讓觀衆可以在生動活潑的感受中,觸摸一件件國寶的歷史溫度。無論是《千里江山圖》與宋徽宗、各種釉彩大瓶與乾隆,還是石鼓與司馬池父子,節目都以戲劇表演的方式娓娓講述,生動可感,融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在“今生故事”部分,節目多角度選取和國寶產生當下命運關聯的現代人物,講述一個個關於“守護”的故事。這種“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對應對接的表達方式,正是創作者在傳承中的手法創新。張國立擔任001號講解員,負責串聯整個的講解任務。九大博物館館長坐鎮,適時點評、補強文物信息,將一件文物穿越歷史的故事講得可感可親、有理有據。那些平日裏在博物館玻璃櫃裏安放着的靜物,在《國家寶藏》的舞臺上卻充滿活力,成了有生命、有溫度、有故事、有性格的存在,這纔是真正意義的“讓國寶活起來”。

作爲承載信息極大豐富的民族基因寶庫,文物並非扁平的、冰冷的物件,其所涉及的學科門類堪稱包羅萬象。它們包含了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不僅可以讓我們觸摸到那些或神采飛揚,或蕩氣迴腸,或屈辱苦難的記憶,而且可以讓今人回溯過去、找到認識自我的座標;不僅蘊含有博大精深的智慧、巧奪天工的技藝,而且有領先世界的成就。這是一個厚重而廣博的領域,也就註定了節目的格局更加宏大,視野也更爲開闊。

從歷史中尋找文化自信

同一件文物,用不同的方式來講,傳播的效果差異很大。身處互聯網時代,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正在發生變化。作爲電視產品,歷史文化類欄目不能是陽春白雪的學術派,而應放下身段。《國家寶藏》力求通過電視呈現的手段讓文物“活起來”,通過具有藝術觀賞性的設計來爲觀衆展出“國寶”,並對每一件文物背後的故事、歷史進行充分解讀。讓觀衆在懂得如何欣賞文物之美的同時,也瞭解文物所承載的文明和中華文化延續的精神內核。就像主題曲唱的:“一眼千年,沉默也勝萬語千言,只有你有幸能描述這光明似箭。”

《國家寶藏》從一開始就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努力將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結合起來,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轉化。這一追求,從第一期節目即可窺見一斑。首期展現了來自故宮博物院的三件文物,每一件都有一段“前世傳奇”與一個“今生故事”,還有跟它一起血脈相依的守護人。這一切,都能讓觀衆真切感受到:這些文物歷經風雨而來,每一個都是飽滿的生命、歲月的傳奇。

文物不是塵封的古董,《國家寶藏》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眼千年”中日日流淌、從未褪色的文化自信。這檔雅俗共賞的文化節目,是續接歷史、讓昨天與今天生動對話的過程,是把歷史輝煌與當代文明融合的過程,是讓國寶級文物從冰冷的櫥窗裏“走”出來,讓人感知其澎湃生命力的過程。這樣的節目,也是讓博物館裏的寶藏真正生髮其獨特價值,引發公衆對優秀傳統文化產生驕傲自豪的過程。如此格局開闊、氣勢磅礴的節目,值得我們繼續期待。

  國家寶藏觀後感5

最近央視出現的一個非常火的綜藝,就是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我花了一晚上看了兩期,感受頗深。

首先,有十分有文化底蘊又不失顏值的文物,其中包括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卷、曾侯乙編鐘、“中華第一古物”石鼓以及各種釉彩大瓶,每一件文物都穿越了歷史向我們講述了一段段精彩的故事。

其次,還有李晨、王凱、梁家輝等明星的助陣,加上主持人張國立的精彩演繹,讓整個節目看起來即有歷史的韻味又有現代的氣息。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高大上、有文化、有的節目。看節目看的我爲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自豪,爲古人的智慧而折服,爲那些文物而感嘆,也爲文物背後的故事而感動。

其中,我還非常喜歡第二期中的一段話:當一個偉大時代來臨的時候,其實很多小人物都在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當我們每個人都能把所承載的工作做到最好的時候,這個時代一定是一個偉大的時代。

歷史上,生活中,有那麼多的人,因爲在某一方面非常出色而成爲了衆所周知的偉大的人。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有更多的人,不被人所知,也在兢兢業業的做着自己的工作,我們能說他們不偉大嗎?

要是每個人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我相信,這個時代一定會很偉大。而我們要做到的就是對歷史、對文物、對每一份工作、對每一個職業都帶有敬畏之心,努力做好自己該做好的每一件事。

  國家寶藏觀後感6

國家寶藏一共出了兩部

用現有大家都知道的歷史知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完成一部讓人深信不疑的探寶故事。

每一次本在分析線索的時候,都讓我毛骨悚然,而且,線索鋪墊的即大膽又合理,不容讓觀賞者有質疑。

而且,電影裏的名言名句也很有趣,值得一看。

本·富蘭克林·蓋茨是在喬治城大學獲得了美國曆史學學位,在麻省理工獲得了機械工程學位,在海軍潛水訓練學校獲得海軍後備役軍官資格,這些都在向我們說明。本是個天才,所以什麼歷史知識,什麼尋寶探險就變得很有可能了。

瑞利,能在天才身邊當助手的人,當然也不會是一般人,他是電腦系統的終結者,並且還出了書(第二部有描述,買了一輛跑車)

“看法了嗎,她也好奇了!”——艾比嘉爾·切斯,本來是國家圖書館的博士,魚事件毫無關聯,但是因爲她的好奇心,她對探寶的興趣,於是也趟了這條渾水。

看完這部電影,真的讓我對美國曆史知識大漲(雖然對我的生活沒什麼用)。

但是,我真的由衷佩服編劇的想象,據說,第一部國家寶藏的劇本是花了7個月才完成。

而且,每個英雄人物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自信。

當尋寶一行人被困在教堂地下5層樓的高度的時候,瑞利很失望,他很擔心他們出不去了,但是,經過老蓋茨的鼓勵,本重新尋找線索,終於被他們發現了寶藏的入庫和安全出口。

  國家寶藏觀後感7

輕的蓋茨是一個非常非常喜愛考古的冒險家。在他很小的時候,本的祖父就偷偷告訴了他一個祕密:當年美國爲了建國,跟英國有一場激烈的戰爭,戰爭勝利後美國纔可以建國。

然而,當時美國有一批爲戰爭的寶藏,而美國的喬治、托馬斯和本三人藏在了某一個地方。但到現在爲止,卻沒有人知道遺失了的國家寶藏被他們藏在了什麼地方,但是寶藏地點的祕密就在美元的符號和發明了現代人類社會制度的《獨立宣言》中。

而本的父親其實也知道寶藏,他認爲蓋茨家族被這個祕密所傷得太深,於是他毫不猶豫的決定了中止了尋找寶藏的想法。但從小就要找到寶藏的本卻不這樣認爲,二十年來這個祕密一直在他的的心中,於是本開始爲找到失散的寶藏準備着,然而,正好他找到了也喜歡找寶藏的好友:雷利。於是,兩人便開始尋找國家寶藏。

但是,曉得寶藏祕密的並不是只有本,對寶藏感興趣的人同樣也曉得。一位英國土豪冒險家伊恩也悄悄地看上了這一筆鉅額,他也在尋找着寶藏的地點,並且對本的行動進行了阻攔。

爲了能先找到寶藏的地點,本決定拜訪艾比嘉爾博士,希望艾比嘉爾博士可以幫助他。就這樣,國家寶藏就打開了冒險的旅程……

這部電影告訴我,探險固然是好,但一定要團結,不要爲了錢而迷失自己。

  國家寶藏觀後感8

近日,閒暇時觀看了《國家寶藏》這一欄目,明星守護人和文博人員共同講述、傾情演繹國寶的前世今生。這是我們瞭解中國歷史和國寶的絕好機會,聽着文物考古人員講述挖掘文物的過程、文物的價值以及文物的影響力,都深深觸動着我。

雲夢睡虎地秦簡,共1155枚,墨書秦隸,4萬多字。主持人撒貝寧是國寶“雲夢睡虎地秦簡”的守護人,現場,撒貝寧變身爲秦朝基層法官“喜”,爲大家上演了一出“秦朝版《今日說法》”,用獨特的方式科普了一次秦朝法律,場面十分有趣。“喜”在那時只是一個基層官吏,他一生都在抄寫秦代的法律規定、自己的工作內容。我想,作爲現代人的我們,應更加承載古人的優良傳統,認真履行職責,用心對待自己的工作,將本職工作做好。

張國立說:“當一個偉大的時代來臨的時候,其實有很多的小人物都在兢兢業業地做好着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當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把自己所承載的工作,做到最好的時候這個時代,一定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我認爲,這就已經表示我們身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已經有許許多多的工作者,都在自己的崗位兢兢業業做着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斷努力研發、改進工作,爲我們國家的繁榮昌盛做着貢獻。作爲一名普通的高速職工,也許我們的工作沒有科學家、文學家、政治家那麼偉大,但同樣,我們把自己所承載的工作做到最好,那麼我們便是爲這個大時代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國家寶藏觀後感9

記得N年前,看過《國家寶藏1》,當時就想,如果能將這部電影改編成遊戲,應該很不錯。其實類似的電影改遊戲的前例有很多了,但我都不太喜歡。

倒是遊戲改電影的我還是比較喜歡,比如——《生化危機》三部曲

類似的影片還有《殭屍肖恩》等,很搞笑。但沒玩過這個遊戲的,恐怕體會不到那種感覺!經典的遊戲,代表了一個年代。

今天看了《國家寶藏2》,感覺延續了第一部超凡想象力以及與美國曆史巧妙結合的風格。情節還是很緊湊,吸引人的。看着電影,不知道爲什麼讓我想到了最近看的小說《鬼吹燈》。其實在看《鬼吹燈》的時候,我就一直想象着情節,相信如果改編成電影,一定很不錯。網上有網友推薦過男女主角,由柳雲龍和Maggie Q來扮演。但我比較擔心,不是擔心演員,而是怕中國導演拍不出那種氣勢和情節,糟蹋了這麼好的題材。如果真要拍,寧願交給好萊塢去拍吧。

張藝謀和陳凱歌拍的那種所謂“大手筆”,例如《十面埋伏》和《無極》,純粹是在浪費錢財。以爲靠人多,大腕就可以拍出壯觀場面,就可以達到震撼人的視覺效果,說不好聽了,就是在製造垃圾。

想用電腦特技,看看《指環王》、《木乃伊》吧;如果技術達不到,看看《勇敢的心》!

什麼叫震撼,“大導演們”,再學個十年吧你先!拜託你們,就算是想學好萊塢拍商業大片,也稍微有點情節好不好,不要拿我們觀衆當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