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大學生德育教育發言稿

大學生德育教育發言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9W 次

德育作爲中國教育體系中重要的一環,無論是對國家長遠發展,還是對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接下來小編蒐集了大學生德育教育發言稿,歡迎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

大學生德育教育發言稿

  大學生德育教育發言稿一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當大地迎來冬季時,重擡道德的話題,感覺既熟悉又陌生。畢竟,道德在我們 生活中與我們緊緊相隨,每時每刻都不曾分離,道德與人類同生,與社會同生。

也許有人會問,什麼是道德?道德就是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爲規範。我認爲,道德就是愛國愛民團結互助:道德也是勤奮節儉努力上進;道德更是遵紀守法, 潔身自好;道德還是文明禮貌自尊自強。

在公共生活中,文明禮貌、說話和氣、待人熱情、自覺維護公共秩序等道德行爲和倫理規範,會令人滿意並受到讚揚。但有少數大學生連起碼的社會公德都沒有。一是表現在倫理道德方面的某些缺陷。比如,在校內反映在:教室垃圾視而不見、牆上腳印無故出現、桌上塗寫、圖書撕頁、購飯插隊、水電浪費等缺乏文明的傾向;在社會生活中表現爲:乘車無序、待人無禮、隨心所欲、自私自利等社會公德的缺失行爲。也有的大學生明哲保身,面對他人不文明的行爲往往不聞不問、熟視無睹、甚至見怪不怪。二是表現在法紀規範方面的意識不夠。譬如大學生劉海洋公園硫酸潑熊事件,曾一度引起社會轟動和高校反思。三是在道德信仰上,一些大學生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迷失了自我,信奉資產階級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的人生信條,爲謀求金錢和私利不擇手段,損害他人利益、集體利益甚至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四是心理耐受力、意志力、抗挫折能力較低,不能正視人生矛盾,無力排除人生困境。 自殺和傷人事件並不罕見,缺乏健康、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

學術界對道德內涵的認識是紛繁多樣的。有的試圖從歷史發生學意義上對道德概念加以解釋,認爲道德是主觀的、在每個人心裏內在地發生的,只能爲他自己通過反省覺察的道德心理現象;客觀的、可爲他人從外部觀察到的,個體或羣體的道德行爲現象以及作爲一種精神的客觀凝結物的,以誡律、警句、格言、或理論、學說等形式表現出來的道德知識現象。有的認爲道德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係的一種特殊的行爲規範。有的學者則把道德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處的,引導受教育 者自覺養成環保意識、思想覺悟和相應的道德文明行爲習慣。

衆所周知,道德素質與道德品質是同一概念,是無形的。存在於每個人思想意識的東西,是通過一個人的外在行爲所表現出來的內心狀態或心理特徵。從詞源來看,亦是如此,“德”字從心。但是,一個人一所表現的、偶爾的、不穩定的內心狀態和心理特徵還不是道德素質。“我們不能因爲一個人做了一兩次好事便說他道德素質高,也不能因爲他做了一兩次壞事便說他道德素質低”。所以,我認爲,道德素質是一個人在長期的生活、工作及其它方式中所表 現出來的、穩定的、恆久的、整體的心理狀態和個性特徵。

大學生的道德素質是一種心理活動。心理學調查表明,道德素質通常是情、知和意。道德素質的“知”,即道德認識;道德素質的“情”,即道德感情;道德素質的“意”,即道德意志。所以,蔡元培說:“人之成德也,必先有識別善惡之力,是智之作用也。既識別之矣,而無所好惡於其間,則必無實行之期,是情之作用又不可少也。既識別其爲善而篤好之矣,而或猶豫畏縮,不敢決行,則德又無自而成,則意之作用又大有造於德者也。故:智、情、意三者,無一而可偏廢也”。那麼,構成大學生道德素質的三種成分:道德認識,道德感情,道 德意志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道德認識就其基本構成來說,包括幾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大學生對於道德實體的規律的認識,比如自己的行爲是否自私,自己的行爲根源是什麼;第二部分是大學生對於社會重視個體道德素質培養的目的的認識,如社會培養大學生道德究竟是爲了完善他們的人格,還是爲了保障社會穩定存在和持續發展;第三部分是大學生對於道德價值的認識,比如究竟應該 無私利他,還是爲己利他抑或是單純利己;第四部分是大學生對於內在的道德素質的認識, 比如自己和他人如何做才能符合道德規範的要求。不難看出,道德的自我認識是道德的核心問題。

道德感情是人們根據某種道德觀念或道德準則,對某種行爲進行評價時產生的一種高級感情,這種道德感情是後天培養而成的。作爲大學生道德素質的一個成分的道德感情,即自己 對於社會和他人的道德感情。

道德意志指人們在履行道德義務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覺克服一切困難和障礙的堅定性和百折不撓的毅力。既是道德意識的內容之一,也是道德品質的基本要素。道德意志是在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的基礎上形成的。當一個人對某一道德體系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認識到了它的高尚性,產生了熱愛感情並決心用它支配自己的行爲時,便產生了道德意志。道德意志產生後,它會約束行爲人理性的辨別和控制自己的行爲,預見自己的行爲是否合乎道德 規範的標準。所以,道德意志是將道德認識轉化爲道德行爲並堅持到底的關鍵。

一位哲人說過:“道德普遍被認爲是人類最崇高的目的。”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道德是國家民族興旺的基礎,一個國家應該有一個國家的精神脊樑,一個民族應該有一個民族的孔繁森,李素麗更是道德的表率。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衆展示了忘我爲民的風貌,如一縷春風,暖人心。

每一個人都渴望擁有美好的明天,生活在鮮花盛開的大地渴望不是等待,幸福美滿的生活必須創造和擁有以人與人的道德標準爲標誌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加強法制建設,遵守 市民公約,請相信,藍天、白雲、陽光、雨露、幸福。和平將永遠與我們同在。

謝謝!

  大學生德育教育發言稿二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能夠站在這裏,我感到非常榮幸!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所有同學向關心我們的各位領導,辛勤栽培我們的所有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時光飛逝,如白駒過隙。20XX年早已遠去, 我們迎來了充滿希望和挑戰的20XX年。因爲再過幾個月,畢業班的同學們將會迎來收穫的季節,其他班級的同學們也會升入高一年級。在開學典禮上,校長囑咐我們要學會勤奮和自律。宋代教育家朱熹說過“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意思是說:不趁早發奮圖強心智就會漸漸頹廢,不經常檢討並約束自己,心智就會漸漸放縱不拘。試想一個沒有奮鬥方向,一個爲所欲爲的人怎能學有所成?

爲此,我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要做到“一讀,二做,三別,四帶,五無”。“一讀”就是一到學校就讀書,“二做”就是做有益於他人的事,做有益於集體的事,“三別”就是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四帶”就是把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長輩,把謙讓帶給社會。“五無”就是地面無紙屑,校園無追逐,桌凳無刻畫,牆壁無腳印,出言無髒話。

遵守了以上倡議的要求,我們就養成了良好的行爲習慣。良好的行爲習慣,是走向成功的關鍵。就如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所說:“你播下一個行動,就會收穫一種習慣,你播下一種習慣,就會收穫一種性格,你播下一種性格,就會收穫一種命運。”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爭做“師大實驗好少年”,爭做文明和諧校園的先行者,傳播者,監督者,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樹立文明好少年形象!爲學風校風的不斷改善而努力,爲建設和諧文明的校園努力!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