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教師對德育教育實效的理解座談會發言稿

教師對德育教育實效的理解座談會發言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導語:教育觀念是老師素質的核心,他決定了教師教育工作的方向,是塑造教育行爲的基礎,是提高教師工作效益的重要一環。下面是語文迷小編爲整理的教師對德育教育實效的理解座談會發言稿,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教師對德育教育實效的理解座談會發言稿

  教師對德育教育實效的理解座談會發言稿

各位主任大家好

今天有幸參加這個會,並且還能發言,實感榮幸倍加。我從一個德育管理的角度談談對德育和對德育工作者的看法,希望大家多多指教。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教書就是傳授書本知識,而育人即指在教學或其他時間對學生進行道德、理想、人生觀價值觀等教育,從某種角度講就是德育,當然德育的範圍要比他大得多,之所以在這裏囉嗦,只是想說明德育與教學是分不開的,因爲現在教育界流行一句話是來形容德育的:說起來重要,抓起來次要,考起來不要。學校德育教育是實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人們對它普遍寄予無限的期待,期待它應該承載最多的德育權利與義務,期待它把一張白紙一樣的孩子送進學校,出來時是一幅錦繡前程的名畫。雖然這個期待不切合實際,實現它有相當大的困難,但我們應該竭盡所能。因爲期待是對我們的信任,期待是對我們最好的評價。

作爲學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在實施學校德育工作時,應該旗幟鮮明地將堅持以德爲先的理念貫徹到辦學和教學整個過程中,並不斷地創新德育工作形式,豐富德育工作內容,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的感染力,並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然而,學校德育工作在具體實施時,並非我們想象那麼簡單,因爲現實生活中人心思錢,人心思玩、人心浮躁、人性冷漠、獨生子女、隔代養等突出問題的存在,任何人都不可能置身境外,這無疑給學校管理者或教育者,無論在工作內容、工作強度上、還是工作難度

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壓力並面臨着嚴峻的挑戰。這要求學校管理者或教育者除要勇敢面對之外,更要深入調查分析現實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並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有效途徑。

十幾年的德育管理歷程,十幾年的教育生涯,讓我對學校德育教育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難能可貴的是讓我對它始終如一地傾情關注:學校德育怎麼了?學校德育現狀又怎麼樣?學校德育如何應對?(下面是我對其不成熟的分析和思考)

(一) 學校德育現狀及分析

1.德育內容上,存在假、大、空現象

①德育內容停留教材上。雖然新教材要求課程生活化,但在實際操作中,學校還是停留在教師教、學生考的層面上。全省一面、千人一面的教材,造就出全縣一樣的教案、造就全縣一樣的練習冊、造就全縣期末統一的試卷,這些運用教材的做法,怎麼能爲孩子創造適合的環境,這怎麼能爲每個孩子的發展提供適合的教育。教材與生活兩張皮,教材與生活相脫節。

②德育內容陳舊,停留在過去的和現存的東西,沒有針對性。一是幾年共一教案,幾年共一講稿,幾年共一活動設計:如:國旗下的講話,是去年的,今年再講;難道今年的開學、放學典禮人與物跟去年是一樣的嗎?二是次次用別人的東西。德育會議上的講座,全是下載的或翻新的;家長會上的講話稿偷樑換柱,班主

總結也是千篇一律,心得體會更不用說了,雷同的大有人在,三是德育內容停留在框框條條之中,沒有做到與時倶進,沒有將傳統教育賦予新的內容。試想象一下,這教育有作用嗎?回答是肯定的,沒有。沒有針對性的教育沒有創新的教育是毫無意義。如果現在搞“福娃進北京”活動會怎麼樣?

③德育內容大而全,無可操作性。如弘揚民族精神,這個題目對小學德育活動太大了,無論你怎麼教育,無論你搞再多的東西,操作是困難的,並且沒有好的結果。(其實可以分解爲四個方面: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還可以將其進一步分解成小題目、小的活動去做)

2.辦學理念、德育觀念上。表現在重智育,輕德育,唯分數論。 開學時,學校進行一週的入學教育,而班主任真正按學校要求做的人不多,德育處要求教的《中小學生守則歌》,要求1---6年級學生會唱,檢查的結果任然不理想;班會、隊會被佔用的現象大有人在;學科教學進行德育滲透想成爲教師的自覺行動更不現實,教師怕耽誤教學進度,影響學生考試;殊不知如果學生的行爲出現問題時,教師耽誤的時間更多,遇到的麻煩更大。其實真正問題的癥結在於學校辦學理念出現偏差,教師德育觀念出現偏差,教育教學評價機制出現偏差。

3.德育形式上,表現單一。重形式,輕落實。

德育形式不能總是停留在一種形式裏,諸如發一份文件,開一次會議、開辦一次講座、開展一個活動、搞一個啓動儀式、舉行兩次檢查;或是單一的說教、批評、交流、評價。這些單一的陳舊的模式,其實是造成德育現狀的根本原因。德育形式應該在有條件的前提下,進行多元的改變;德育的效果很多時候取決於德育形式的多樣化和創新。我們德育教育的對象是學生,而學生的特點是需要德育形式常換常新的,好奇是他最基本的條件,接受新奇的事物的應激反應是學生根本的表現。實踐證明,越是新奇的教育方式,越是新奇的德育形式,學生越是好奇,越是容易接受。當然只有在接受的前提下,纔有希望進行下一步的行爲改變和意識昇華。

4.學校德育環境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不同程度地被染化、軟化和同化。

當前,有極少數學校教育者存在輕鬆思想,不是自己的事,堅決不做;是自己的能避就避,儘量不做,留給別人做,留給愛做事的做;升旗儀式不到場,班會、隊會不開或三言兩語就結束,想學習的人很少,有時間就進行娛樂活動。

當前在管理者、教育者中,也存在着爲評職而工作的現象。只要有利於評職的事,無論是備課、講課、聽課還是寫論文,都毫不猶豫地接受,評上後卻不同了,學校安排其做事,卻判若兩人。

評上中高的教育者更不用說了。急功近利的思想的存在,學校德育環境不壞纔怪。

當前,由於學校管理體制原因,學校德育環境不同程度地受到“教育行政化”的影響,德育處無法獨立地開展學校德育工作,如:晉升、評職、評模、進人上不能完全、正常地按公正的程序走下去,這大大地影響教育者乃至管理者的積極性,要知道教師是實踐德育的主體,是將德育多樣化的主體。在教育過程中,教師通過對德育形式的創新和操作取得效果。如果失去了積極性的教師,那他還有激情地去創新德育教育形式嗎,不可能。只能是按照原本的教育方式,採用說教、語言評價、單一指導等簡單、粗俗的方法去做,當然這將對德育效果產生極大的影響。甚至直至德育教育失敗。

(二)學校德育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