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文心》讀後感4篇

《文心》讀後感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W 次

《文心》是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葉聖陶聯手爲普通讀者獻上的語文教育經典著作,朱自清、陳望道、商金林盛譽推薦,暢銷近一個世紀,無數讀者讚譽推薦。那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這本書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文心》讀後感4篇

  《文心》讀後感(一)

《文心》作者葉聖陶和夏丏尊。葉聖陶是大家都熟知的作家和教育家,初中也有學過他的文章。但是夏丏尊我是今年世界讀書日參加活動,才瞭解到原來他也是很出色的教育家和作家,並且是著名漫畫家豐子愷的恩師。就像TS說的,當你書讀的越多,纔會發現自己瞭解的知識越少,纔有更強烈的動力和慾望讀更多的書,學習更多的知識。

當然我也是讀這本書才知道葉聖陶和夏丏尊原來是兒女親家,葉聖陶的兒子和夏丏尊的女兒結爲連理,而這本書恰是二位老人送給兒女的訂婚禮物。

文心意思爲文之用心,指文章或文思。《文心》是以故事體裁寫的專講寫和讀的書,故事的取材於初中學生的生活。裏面有循循善誘又平易近人的國文教師王仰之先生,有博學多才的枚叔,有好學又活潑的學生樂華和大文,三個主角貫穿始末。

本書有三十二個小故事,可以說是”中學生的三十二堂國文課“,三十二節涵蓋了修辭、語法、詞彙、詩詞、小說、日記、書信、工具書、文學史等諸多與作文相關的語文知識。故事呈現了三年中學進程,也展示了上世紀30年代前期的歷史氛圍。因此,今天的中學師生閱讀《文心》的收穫,或許不只是"關於國文的全部知識"了。

現在語文教學水平難以提高無外乎兩個原因,一是沒有弄清楚教學的目的,二是採用的方法不對。《文心》主要討論的就是這兩個方面的問題。作者認爲,一個人無論學什麼,要學好,能終身受用,得靠自己努力。學習本就是一件愉快的事兒。

讀本書,學到了不僅僅以故事形式講述的切合實際的國文知識,而且我還強烈的感受到了樂華與枚叔深厚的父子親情,樂華與大文還有其他同學與人爲善,互幫互助的同窗之情,王仰之先生對學生們愛護教導之情,學生們對先生的尊敬愛戴之情,還有30年代大家共同以文字抗敵的憤怒之心,團結之情。

  《文心》讀後感(二)

《文心》由夏丏尊、葉聖陶兩位老先生所著,這是一本專門談論“讀”和“寫”的書。讀書和寫作大概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但《文心》中提出的“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味”卻是大多數人忽視的。通過《文心》這部著作,我能夠學習很多閱讀和寫作方面的知識。

1、瞭解部分文字的意義和用法

本書作者之一夏丏尊先生,其名字中的丏做“遮蔽”解釋;又比如文中出現了“就近取譬”這個詞,可以解釋爲:列舉身邊的例子;又比如文中出現了“奇崛”這一詞,本意形容草木奇特挺拔,用在文章裏便是誇讚文字新奇剛健的意思。而我們閱讀其他書籍的時候也會遇到一些我們平時比較少見的詞語,我們可以將這些詞語記錄下來而運用到實際的寫作當中。這同時也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途徑之一,運用更加準確而少見的詞語,這需要我們教師督促學生積極地做讀書筆記。

2、知與情與意

在《知與情與意》這一節當中,作者借國文教師王仰之先生之口道出了文章的三種分別,即“知的文、情的文與意的文”。所謂“知的文”指的是平時教授我們知識與技能的文章,比如我們學習接觸的教科書、優秀文章;“情的文”與“意的文”是指引起讀者情感共鳴,寄予作者意願的文章,比如馬丁路德金那篇人皆盡知的演講稿《我有一個夢想》。

在我們寫文章時,應當注意情意與知識是彼此關聯的,情意若不經知識的駕馭,就會變成盲目的東西。這讓想起過去幾年暢銷的“心靈雞湯文”,“雞湯文”打着“讓心靈茁壯成長”的旗號,販賣給普通大衆“安貧樂道”、“努力一定會成功”之類的廉價價值觀。而我們在指導學生寫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學生不能全篇都停留在情感的抒發,要指導學生將情感與事實進行聯繫,做到情感有所出,而不是浮誇地抒發。

3、讀書原則及寫作態度

全書第五章有一句話這麼說:“課外讀書,原是好事。但亂讀是不但無益而且有害的……故讀書非力求經濟不可”。我們讀書不能盲目,得了解自己興趣和需求,分清楚這一階段閱讀剛需,預估讀某本書給自己帶來的認知改變,並平衡好讀書與生活的關係。這是我們讀書之前必做的功課,是挑選書籍、節約時間效率的首要之事。因此,我們需要對學生根據“中學生必讀書目”進行督促,同時積極地做好讀書筆記。

書中還表達了另外一個觀點:“作文”並非無中生有的文字把戲,“作文”是生活中的點綴。我們寫作,原本就是爲了記錄生活,是爲了表達自己觀點和意見,是爲了消解心中的愁苦。寫作應當同吃飯、說話那樣,是生活中缺少不了的事情。優秀的作文來自於生活,這樣情感的抒發不是盲目的,這一點我們在指導學生習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文心》讀後感(三)

洗漱完畢安靜地讀一會書,不知不覺竟陶醉其中。《文心》爲夏丏尊和葉聖陶所做,一本講述國文寫作的書,原以爲又是空洞無用理論,越看越發覺它的趣味了。

印象中作文是一種呆板的東西,爲了拿高分,人們爲它設定了各種條條框框。但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不一樣的理解,醍醐灌頂一般,又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脈。它說“作文是生活中間的一個項目,同吃飯,說話一樣,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而不是無中生有的文字把戲。”

從前上學的時候,每次寫作文都是一個令人苦惱的事情,以爲作文就是完全靠想象無中生有的文字表述。我們通常把它當成一個定期任務,不得已而爲之,也許是年齡小,觀察不仔細,也許是閱歷太少,不理解生活中的諸多事情。總之對小孩子來說,很難就對了。

如今才明白,作文不過是將看到的事情,心裏的感受表達出來罷了。這樣一想似乎寫作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啦,哈哈。

最後一點感觸是,終於理解了老師曾說的文章不是華麗辭藻的堆砌這句話的意思。詞語,句子包裝的無論多華麗,都是空洞無用的,對別人來說沒什麼感染力。只有將真實的感受,比如怎樣美麗,怎樣歡喜,怎樣悲傷描寫出來,纔有真實的感受。

  《文心》讀後感(四)

爲期十天的《文心》閱讀結束了,在這本書裏面收穫了很多的幸福感。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需要掙脫閱讀寫作的束縛,用心品讀文章,踏實走上寫作之路。寫作不需要過於華麗的辭藻,表達真實內心和需求,融入情感,日積月累定能將文章寫得通透深意。

《文心》這本書以王仰之及他的學生們對於寫作的討論來論述作文精進的方式,避免了過往對於寫作的套路和固定認識,將乏味的文字故事化,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字裏行間也融入了作者對於寫作的喜愛與思考。本書裏樂華等對於寫作各抒己見,對寫作中字,詞,寫作思路,文章組織,讀書筆記,文章鑑賞等進行探討,全面而深刻。傳統的寫作方法講授多涉及文章結構,寫作手法,修辭,主要是套用式的講解,出現什麼樣的詞表達了什麼,凸顯了什麼,而並沒有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想象作者的思路。

寫作便是生活本身,寫作的素材來源生活。生活是所有藝術的起源,生活的日常會帶起情緒和思考,缺乏寫作思路的原因或是觀察不夠細緻,或是情感共鳴不足,或是思考的廣度和深度不夠……我們要學會多去找找原因,多做總結反思,在具體的時代背景下去剖析文章和寫作。

本書作者結合了寫作的時代性,在文中列舉了陶淵明的田園詩和工場詩,並進行了對比,不同的時代特徵必然引領着文體和寫作內容變革。文化必然根植於時代背景,就像一陣陣的網絡用語的爆紅,一定是時代的變革的產物。在這一前提下可從大的框架去解剖文章的知情意,寫作的知識層次展現,情感帶入和表達,事物意欲安置傳達。這都是作者在寫作前需要考慮的要點。

這樣在寫作中將人的發展規律運用到寫作分析中,表達認知的層次遞進,也將寫作的意義發散開來,既能有血有肉自我的抒發,也能帶給人力量、啓發。當素材及思路已經具備了,我們還需要去組織。不明如何組織就如一盤散沙,各個部位是分列的,整體就會顯得擁擠,凌亂。組織文章,我們先需看清文章的類型分析,學會從寫法去剖析文章。

書中從寫法上文章將遊記類的文章的寫法進行歸類,分爲記敘即風景的路程圖、印象描寫即風景的描寫刻畫。另外,將敘事文和小說進行區分。"敘事文的本質是事情,敘事便是它的目的,小說的本質卻是作者從人生中間看出來的意義,敘事只是手段。"小說的情節跌宕起伏,所有的線索和情節人物設置都服務於作者要揭示的主題和意義,每一個讀者對這個意義的體會有所區別。所以讀者只能通過想象,分析,判斷,推理等思維過程,接近或達到或超越作者的境界。

每篇文章或每本書的作者也僅僅是拋出一個引子,讓讀者能夠從中體悟到屬於自己的感受和意義。敘事多爲記錄,將事件表達清楚。接下來,在新體詩和散文解析上,新體詩在精粹程度和詩的意境都比散文好,那麼新體詩也就更加簡潔和高階。文章這樣的細節解讀也非常的引人入勝,餘味十足。區分文章類型是爲了把握寫作重點,細化自我寫作的注意事項。而文章的品評又從另外一個側面提升讀者的格局。

對於文章的鑑賞,文中從”見“、”視“、”觀“三個表看的程度詞的區分度去談鑑賞的看的層次,另外還從鑑賞的態度,鑑賞的共鳴,預備知識,想像輔助,壞作品的評議,和他人的賞評來討論鑑賞,文章的鑑賞能力既是寫作的水平的體現。當我們對某類文章具備很強的鑑賞能力,說明我們已經基本掌握寫作這類文章的要義,在這一類型的寫作中也會佔優勢。平時寫作訓練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去觀他人作品之長,對於他人文章的寫作錯誤並進行規整,分類,避免重複犯錯。寫作輸出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如何將寫的過程做得完善,仍需要我們勤思多寫,寫讀書筆記也是其中的一種方式。

寫讀書筆記是讀書時思考的產物和判斷,去辨別文中內容是真是假?文中是存在哪些疑問的?如何與頭腦中過去經驗做鏈接……很多東西都需要沉澱。寫好讀書筆記是一門藝術,也是寫作的入門。

另外,寫作輸出可從內容、形式和方法這兩個方面去辨析。寫作如同說話,都是告知事件信息,通過語言去影響其他人,這是內容的傳遞。具體的表達方式,如說話時你的動作,面部表情,語音語調等非語言形式一定是配合傳達內容,會隨着傳達內容的改變而變化。寫作也需要內容和形式的結合,動筆便是你的開始。

吐露內心,品評寫作,《文心》帶你飛向更高的寫作高峯,願你翻開這精彩的書頁,然後,開始書寫你的故事,你的故事也一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