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後感的作文4篇

讀後感的作文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7W 次

讀後感的作文4篇

讀後感的作文4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母親。”——現代著名學者胡適的那幾句感人肺腑的話語,那種對母親刻骨銘心的真情流露,一直迴旋在我的腦海裏。一氣讀罷胡適的《我的母親》,我也不禁潸然淚下,深感它對每一個已爲人父母的,還是那些即將爲人父母的,或是那些將來爲人父母的,都將是一筆彌足珍貴的財富。胡適的母親和胡適用他們的真愛和真情詮釋了這樣一個家庭教育的哲理——用真愛換取真情的一生。

胡適自幼失去了父親,母親用那瘦弱的身軀撐起了整個家。在家裏,母親一人擔當起了慈母和嚴父兩個角色——既要把母愛傾注給孩子,讓他們感受家的溫馨,又要嚴格管束孩子,讓他們學會怎樣去做人。事實證明,胡母的慈愛和嚴厲,實踐了她作爲家長的責職,也贏得了孩子對她的尊敬,這不得不讓我們對她肅然起敬,同時我們從中也悟到了成功的家庭教育的真諦:真愛等於愛而有度,嚴而有格。

人們常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的,家庭教育既是啓蒙教育,又是終身教育。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面對新世紀的教育,明確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於家庭環境內”、“改革教育應從家庭着手”、“家長作爲第一任老師”的系統工程早已開始全面實施。由此可見,家庭教育在現代社會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我國的家庭教育有着光榮的傳統,孟母、岳母教育子女的故事家喻戶曉,但是現代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教育實實在在存在着這樣一個誤區:愛而無度,嚴而無格。對孩子的“溺愛”“寵愛”,使孩子從小失去了在艱苦環境和挫折中磨練的機會,形成任性、自私、自理能力差等;另外“棍棒教育”、“恨鐵不成鋼”,過高期望成泡影,使不少家長失去了教育方向,一種“看不見的災難”,嚴重的扭曲了孩子幼小稚嫩的心靈。種種跡象表明,家庭教育的現狀令人堪憂,因此我們期待着更多的“孟母”“岳母”“胡母”的出現,讓更多的孩子在健康的家庭教育中得到真愛。

胡適在《我的母親》中是這樣說到他的既是慈母又是嚴父的母親的:她每天催我早起、早學,要我學父親做一個完全的人;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在我犯錯時,無論怎樣重罰,母親總不許我哭出聲來,她教訓兒子不是藉此出氣叫別人聽的;我母親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話,母親很剛氣,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胡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的理念和做人原則堪稱先進,母親的言傳身教影響了胡適的一生,母親的人格魅力使胡適成爲了一個大度、大氣、大智的一代名人,胡母用真愛換得了胡適的真情。在這裏,我期待着更多的“胡適現象”的出現,我更期待着成功的家庭教育不斷出現新熱點、新氣象、新模版,我真切希望“岳母”“胡母”的故事催生一個又一個,一批又一批新時代的好家長的成長、成熟、成功。

轉眼間,我們離開《我的母親》所記載的那個年代已經很久了,但是"愛"這種教育的方式卻永遠不應該遠離我們,特別是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又其是教師,既是文化知識的傳播者,又是人類靈魂的塑造者,我們要全身心的去愛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爲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而欣慰,用愛的泉水去滋潤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長!

《我的母親》中,把愛比成很多,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真情需要付出,真愛必有回報,有情的日子纔是好日子,有愛的生活纔是好生活。胡適用心、用情表露了自己對母親的真情、真愛,同時他的作品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唯有真愛才能換來真情。願全天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能從胡適母親教育子女的啓示中悟到家庭教育的真諦——真愛等於愛而有度,嚴而有格。作文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今天我讀了海底兩萬裏,這是一本講述阿龍納斯教授.尼德#183;蘭.尼莫船長三個人駕駛着自己的船在海底行駛了兩萬裏。經過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南北兩極海洋,一路上發生了很多驚險刺激的探險故事。裏面有去海底珊瑚墳墓埋人.海底森林打獵.去打大頭鯨等等。

我給你們講一小段吧:尼莫船長把自己的船變得像一支厲害的魚叉,由船長的手來揮動指揮,諾第留斯號開過地方就留下大頭鯨兩半片蠕動的身軀。諾第留斯號完全聽掌舵人的指揮,追着大頭鯨或正面打,或側面刺,或切割,或撕裂,四面八方,縱橫上下,就用它那可怕的尖角亂刺亂戳。一會兒大頭鯨死的死,跑的跑四分五裂沒了。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觀《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陳貫亮先生有感

理想,看似久遠,實則近矣。每個人的人生中,理想必不可少。翅膀一樣,展翅高飛於藍天;風帆一樣,乘風破浪於滄海。

懷揣着激動的心情,我們來到了小禮堂中。熟悉的環境和陳叔叔親切的笑容,讓我們轉激動爲平靜。“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幾個大字展現於大屏幕上,鮮明醒目,我們向這句話提出泡泡般多而雜亂的疑問:爲什麼要以此爲題呢?它與我們今天的講座又有何關聯呢?陳叔叔似乎看出了我們的疑問,眼底一副瞭然,笑容可掬的坐好,我知道,演講要開始了。忽然,兩旁燈光一閃原本昏暗的禮堂一下子變得亮堂堂的,照亮了我們的臉,也照亮了陳叔叔的臉。在我們緊張的注視下,陳叔叔微笑着說了一段流暢的英文。大家都聚精會神的聽着,有人還不時做着筆記,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啊?我抓狂了。明明一點也聽不懂啊!平日裏,我英語不算是好,但也不錯的了,可是一面對別人,就像“陳叔叔這樣的高手”,就有一種“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過了好一會兒,他終於講述了我們的母語——中文。這下我才理解了演講的大概內容,這原來,是陳叔叔在介紹自己呢!

陳叔叔出生於一個貧困之家,家裏有五口人,但只靠爸爸一個人撐着,生活極爲清貧,那時候,7歲的陳叔叔就已經勤工儉學,爲這個貧窮的家做出了一份貢獻。在這樣沉重的負擔下,陳叔叔依舊考上課南京醫科大學在這裏他不負衆望,獲得了出國留學的機會。百般阻撓,百般困難的情況下,陳叔叔終於將英語說得順口流暢、出口成章,醫學也有了極大的成果

其中,我對陳叔叔所說的理想和心繫祖國最有感觸。理想,是對未來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而每個人的理想有大有小,陳叔叔的理想,便是爲病患解除痛苦,讓他們好好的活在這個美好的世界裏。在以後的數年中,我想,陳叔叔一直銘記的.是:“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解決病患痛苦,爲國家百姓造福。”

曾經有多少人,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或是失敗後放棄,或是爲事業而失去了一切,或是消極,或是自傲。沒有人能在許多年後還能保持着年輕時的初衷,因爲歲月,因爲利益,原本美好的理想在時間的消磨中變得不堪重負,一擊而碎。“年輕時說的話都是在放屁!”有人這樣說。這絕不只是句罵人話,它是事實。你能保證在未來,在以後,你能依舊去追隨理想而永遠奮鬥嗎?不,不能,可如今,陳叔叔做到了,他還擁有着小時候與年輕熱血時的那種激情,不斷努力前進。在這一點上,我要向他學習。廣大中小學生們都要以陳叔叔爲榜樣,在一次次的磨礪中,獲得成果,卻始終不忘初衷,繼續向着希望的長河出發,使理想成爲現實。

心繫祖國,對於這個話題,我特別想問一問那些海外留學後便再也沒有回來過的學生:你忘了是誰哺育了你嗎?你忘了是誰撫養了你嗎?你忘了你的祖國——中國了嗎?“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七子之歌》的歌聲唱響祖國,海外華僑們啊,你可知祖國深深思念着你!黑眼睛,黃皮膚,這是中國人的標誌,你們難道想摒棄你們的祖國嗎?我對他們真真切切的感到不屑。陳叔叔在國外,仍然能心繫祖國,汶川地震中,他幫助受災人民,在海外募捐,盡其所能,這說明他是愛着祖國的。海外華僑們,我和所有中國人民都向你們呼籲:歸來吧!中國母親還在等着你!

我深知我的話不過是一粒微塵,但我一直都在希望着,大家能堅持追求夢想,爲我們的祖國及中國同胞爭光,在理想的海洋中揚帆起航!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讓每份固執的愛都當做一份恨來計量

讓每一次傻傻的等待都化爲一次死亡

這平靜的大海啊

你曾將多少故事深藏

讓每一個夢都還原她的真相

讓每一粒露珠都吻到晨曦的陽光

那令人神往的天堂啊

你曾 向世人撒了多少慌

讓每一次微笑都像痛那樣久長

讓每一次花開不是把美麗僞裝

那時你不經意的召喚

我也會咧着嘴 笑到

第二個天亮

我知道 不是每一次呼喊都會有迴響

不是每一份真情都能到達愛的天堂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讓人輕鬆遺忘

不是每一顆疲憊的心都有

一個小小的港

不是每一個張望的前方也

會有另一個張望

不是幾滴淚能洗去心底所有的殤

但 不是所有的希望的終點都是絕望

不是所有歡樂的種子都撒

在一片土地上

不是寫滿痛的左手 會擒住右手

去撥那隻幸福的漿

請相信 快樂與悲傷 恰似天上的日月

沒有約定卻

默契的交錯着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