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名人傳》有感15篇(精)

讀《名人傳》有感15篇(精)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名人傳》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名人傳》有感15篇(精)

讀《名人傳》有感1

近日,我用多個茶餘飯後的時間讀完了羅曼·羅蘭先生所著的巨人三傳之一《米開朗琪羅傳》。書是傅雷先生所譯,是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書爲插圖珍重藏本,書中除了傳記原文以外,還附有米氏相關作品彩色插圖一百五十餘幅。實爲一書中精品。讀罷此書,心中感慨萬千。

1475年3月6日,米開朗琪羅出生在加森汀省的卡普雷塞鎮,他父親是卡普雷塞鎮和丘烏西的行政官。米開朗琪羅六歲喪母,幼時被寄養在一個石匠的妻子那裏。後來,他打趣說,皆因吃了這個母親的奶,他才選擇當雕塑家。

1495年春天,他雕塑了的《熟睡的丘比特》,被時人評爲頗具古派的狂熱。隨後,他又雕塑了《醉酒的巴克科斯》,《垂死的阿多尼斯》和巨型的《丘比特》。而在《耶穌之死》中死去的耶穌躺在永遠年輕的聖母膝上,似乎睡熟了。

1501年春,一塊巨型的大理石交給了米開朗琪羅,碩大的'《大衛像》由此誕生。

1508年,教皇命令這位根本不懂壁畫技術的畫家,去畫西斯廷教堂的穹頂。因爲教皇的固執,他只好讓步執行。在工作疲勞與焦慮之外,還有家人那些可惡的糾纏。他們全家都靠他養活,濫用他的錢,拼命壓榨他。

就是這樣一個薄情寡義,充滿妒忌的環境,一邊是毫無見識,只知盤剝他的家庭;一邊是不斷窺伺他,期待他失敗的頑強敵手。米開朗琪羅只能在其間掙扎苦鬥。在這段時期,他完成了西斯廷的英雄作品。

可他付出了何等絕望的努力!

讀《名人傳》有感2

《名人傳》是我成家以後,看的第一篇長篇鉅著,幾年過去,書中的有些細節也模糊了。只記得當時我看完這本書的感覺是,貝多芬命運很悲慘,但是他的性格很堅強。米開朗基羅性格比較孤僻怪異,但他在藝術上是一個強者。托爾斯泰是一個愛思考,精神世界很豐富的文學家。

如今,再次打開《名人傳》,經過了幾年歷練的我,又有了更多不同的見解。

貝多芬出身底層,命運多舛,悲苦的生活環繞了他的一生,但他從來不向命運低頭,他是一個天生的樂觀派,死前還說:“朋友們,喜劇就要落幕了!”雖然他是一個在苦水裏泡大的孩子,但是他的音樂卻爲苦難的人照亮了前行的路。

米開朗琪羅啊出身中產,性格孤僻多疑,但在藝術上,他是一個強者,是同時代的其他藝術家都不能望其項背的。他還是歷任教皇的寵兒,生活比較順利,但他過不去的是自己的那道坎,那種來自天才的異於常人的性情:孤僻,多疑,固執,性格給他帶來很大的痛苦。

托爾斯泰出生世家貴族,家裏有大量良田,大批的僕人,一生有十三個孩子,留下了八個孩子,他生活富裕。他處於上層階級卻同情勞動人民,經常勞動在田間地頭,還爲窮人辦了許多學校。讀後感·一生衣食無憂,卻揹負起整個人類的苦難,向俄國農奴制的統治階級吹出了鬥爭的號角。

幸福的人一樣,不幸的人卻是各有各的不幸。貝多芬的悲劇在於命運的捉弄,米開朗琪羅的'悲劇在於憂鬱症的性格,托爾斯泰的悲劇在於自我折磨的精神追求。貝多芬用悲劇的命運奏出了堅強的樂章,米開朗琪羅用悲劇的性格雕刻出了上帝吻過的石像,托爾斯泰則用痛苦的精神歷練,寫出了一部部鴻篇鉅製。

貝多芬出身貧寒,米開朗琪羅出身中產,托爾斯泰出身貴族。雖然出身不同,性格各異,但他們分別用音樂,繪畫,文學爲我們指明瞭人生的航向,他們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爲我們鋪了一條通往生命豐盈的大道。

掩卷深思:沒有任何人的生活是一帆風順的,也許是命運的捉弄,也許是性格的使然,也許是精神的追求。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在不斷的錯誤中漸趨完美。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遠方的道路也許充滿了泥濘,高飛的夢想也可能被現實打溼了翅膀,但我只求臨死的時候,我能對自己說:這世界我來過,這世界,我努力過!

讀《名人傳》有感3

貝多芬於 1770年 12月 16日誕生於德國波恩,家裏貧困交加,展現出音樂才華的他被父親視爲“搖錢樹”,父親不惜打罵,使貝多芬有個不幸的童年。貝多芬長大後更是痛苦萬分,可一 次又一次的挫敗都沒能使他屈服,雙耳失聰的他同樣在生命的57年間完成了100多件作品。

“人生是艱苦的。在不甘於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場無日無止的鬥爭,往往是悲慘的,沒有光華的,沒有幸福的,在孤獨與靜寂中展開的鬥爭。”我想,即使沒有人看到、聽到貝多芬的努力雨艱辛,但是隻要有付出,就會有收穫。正如晚年多獲好評,至少受人尊敬的貝多芬成功了。

貝多芬的父親常把孩子拽到鍵盤前,讓他在那裏艱苦地練上許多小時,每當彈錯的時候就打他的耳光。鄰居們常常聽見這個小孩子由於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這 就是貝多芬的童年。今天的我們就像是溫室裏的花朵,有是爲什麼要假裝造作地在一旁“痛苦呻吟”呢?貝多芬的毅力、頑強不惜的鬥志、寧死不屈的精神我們永遠 都無法體會……

就讓貝多芬的精神繼續在無數文章與音樂史中流傳、發揚光大,把他深深烙印在心中。

著名法國作家羅曼 ·羅蘭曾經用這樣一段話來形容一個人:“物質生活的窘迫毫無改觀。他貧病交加,孤立無援,——但他卻是個戰勝者:——人類平庸的戰勝者,他自己命運的戰勝 者,他的痛苦的戰勝者。”是的,作家口中的“他”就是指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這段話出自於世界名著《名人傳》。

《名人傳》講述的是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三位名人的一生,其中我最崇敬的偉人是貝多芬。

貝多芬於 1770年 12月 16日誕生於德國波恩,家裏貧困交加,展現出音樂才華的他被父親視爲“搖錢樹”,父親不惜打罵,使貝多芬有個不幸的童年。貝多芬長大後更是痛苦萬分,可一 次又一次的挫敗都沒能使他屈服,雙耳失聰的他同樣在生命的57年間完成了100多件作品。

“人生是艱苦的。在不甘於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場無日無止的鬥爭,往往是悲慘的,沒有光華的,沒有幸福的,在孤獨與靜寂中展開的鬥爭。”我想,即使沒有人看到、聽到貝多芬的努力雨艱辛,但是隻要有付出,就會有收穫。正如晚年多獲好評,至少受人尊敬的貝多芬成功了。

貝多芬的`父親常把孩子拽到鍵盤前,讓他在那裏艱苦地練上許多小時,每當彈錯的時候就打他的耳光。鄰居們常常聽見這個小孩子由於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這 就是貝多芬的童年。今天的我們就像是溫室裏的花朵,有是爲什麼要假裝造作地在一旁“痛苦呻吟”呢?貝多芬的毅力、頑強不惜的鬥志、寧死不屈的精神我們永遠 都無法體會……

貝多芬於 1770年 12月 16日誕生於德國波恩,家裏貧困交加,展現出音樂才華的他被父親視爲“搖錢樹”,父親不惜打罵,使貝多芬有個不幸的童年。貝多芬長大後更是痛苦萬分,可一 次又一次的挫敗都沒能使他屈服,雙耳失聰的他同樣在生命的57年間完成了100多件作品。

“人生是艱苦的。在不甘於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場無日無止的鬥爭,往往是悲慘的,沒有光華的,沒有幸福的,在孤獨與靜寂中展開的鬥爭。”我想,即使沒有人看到、聽到貝多芬的努力雨艱辛,但是隻要有付出,就會有收穫。正如晚年多獲好評,至少受人尊敬的貝多芬成功了。

貝多芬的父親常把孩子拽到鍵盤前,讓他在那裏艱苦地練上許多小時,每當彈錯的時候就打他的耳光。鄰居們常常聽見這個小孩子由於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這 就是貝多芬的童年。今天的我們就像是溫室裏的花朵,有是爲什麼要假裝造作地在一旁“痛苦呻吟”呢?貝多芬的毅力、頑強不惜的鬥志、寧死不屈的精神我們永遠 都無法體會……

就讓貝多芬的精神繼續在無數文章與音樂史中流傳、發揚光大,把他深深烙印在心中。

讀《名人傳》有感4

古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以前想體驗體驗卻害怕會覺得枯燥,這幾日重溫了一遍《名人傳》,真是感慨萬千啊!在羅曼羅蘭筆下,我再次感受到生命的價值,靈魂的震撼。

“我紀念那一代,同樣讚頌它偉大的同伴,正直與真誠的大師,教我們如何生如何死的大師”重談貝多芬大師,他仍是莎士比亞式的面目,但——他的眼睛會射出獷野的光,“他的微笑很美,談話間有一副往往可愛而令人高興的神氣。”他的童年很艱苦,但他會想方設法來維生。(他必須學會)他遇到戰事,離開家鄉,但他卻爲愛國而譜寫下名曲。沒有朋友安慰,他會將悲劇式的愁苦置於作品之中,如《悲愴奏鳴曲》,但也並非如此,他也會歡悅,更會創造歡悅。後來,他遇到了“愛情”,可“他不斷地鍾情,如醉如狂般顛倒,他不斷地夢想着幸福,然而立刻幻滅,隨後是悲苦的煎熬。但他仍舊渴望痊癒,渴望愛情,他充滿着希望。後來,再後來啊,他在最愛的舞臺失去了站在舞臺上的資本,但也許啊,他卻因此變得更加的成功,譜出了人生的最佳作《命運交響曲》。

我敬仰他,他是偉大的音樂家,更是人生的實踐家,天才的夢想家。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他們與貝多芬一樣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爲尋求真理和正義,爲創造真善美的不朽名作,獻出了畢生精力。即使是在深重的苦惱,即使窒息了他們的呼吸,即使毀滅了他們的理智,他們也不會作罷,他們會“用痛苦換來歡樂”米開朗琪羅把血淚的.凝聚獻給後世;托爾斯泰始終傳達信仰“一切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上帝生存的人”“當一切人都實現了幸福的時候,塵世纔能有幸福存在”“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爲”溫完《名人傳》,再看初三課本,此時或多感慨。或談到學習要想“增益己所不能”就要“苦心志,勞筋骨”查古今,看現在,多少人都如愛迪生還要賦予99%的汗水呢。面對初三,我想我該學會流下“汗水”了,以前不知道怎麼努力,現在想想,我要學三位英雄。首先確定自己想要的,看來我並不能向他們那樣有着那麼偉大的目標,但正如羅曼羅蘭大師心中的英雄,“只不過是‘人類的忠僕’,只因爲具有偉大的人格;他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爲能傾心爲公衆服務”然後在對着目標奮鬥,或許,今後是工作,或許是學習,但是不管怎樣啊,努力些吧!最後“在每個人的靈魂中,潛伏着高貴的火焰,有一天會使他成爲一個英雄”耐心做好本職工作,這樣,你,我,纔會點燃高貴的火焰,燃燒自己和未來!

重讀《名人傳》,站在貝多芬的琴鍵敲敲彈彈,想想自己的職業,回味職業的樂趣;站在米開朗琪羅的《勝利者》白石雕像邊觀觀賞賞,觀看走過的路,賞賞路過的橋;拿起列夫托爾斯泰的寫作之筆,寫寫畫畫,做更多的練習,只爲在中考場上妙筆生花!

讀《名人傳》有感5

這個寒假,我閱讀了《名人傳》,對貝多芬更是深深的敬仰,他的勇氣,他的悲哀,他對音樂的追求都時刻感染着我,他處於苦難之中的生命所煥發的力量更是震撼着我。

小時候的`貝多芬看起來比較矮小,他的臉看上去寬寬的、總是帶着土紅色,頭髮異常的烏黑、濃密,最值得注意的便是那雙具奇異震懾力的眼睛,彷彿讓人一看就會陷進去,而這些似乎也註定了他將不平凡……

貝多芬一個十分不幸的人,一個由貧困、殘疾和痛苦鑄就的偉人,世界沒有給予他快樂,他卻用自己對音樂的熱愛和執着給世界帶來了歡樂!

讀《名人傳》有感6

這次,我讀了一本書,叫做《木匠祖師魯班》。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式魯班,魯班他生活在春秋戰國時代,魯班的父親是一個木匠,他的父親把他送到學堂裏讀書,但是魯班對讀書不感興趣,他喜歡做木工活,父親反對他接觸這些木工活,只希望他能好好讀書,將來有一番作爲,沒辦法,魯班只能在晚上偷偷地學習木工活。

第二天,學堂裏來了新學生,教室裏的凳子不夠用了,魯班取了木頭和工具,一會兒工夫,魯班造好了一張凳子。後來,他也就成爲了一名成功的木匠。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什麼事,只要自己感興趣,並且一心一意地想要學習它,就一定會有出息的那一天。而且我覺得:爲人父母的',應該要無條件地支持還子的興趣。

讀《名人傳》有感7

《名人傳》這本書,“人如其名”,講述了三位世界名人: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列夫·托爾斯泰的人生故事。作者是名聲毫不低於前面三位的法國文學家,羅曼·多蘭。

人生中,總會有不少的苦難,而名人的痛苦往往比普通人多多了,因爲他們天生就不平凡。但正是這些比平凡人更多的苦難,讓他們的信念越來越強烈。用不平凡的一生創造了一個個,一張張,一部部……傳世名作。俗話說得好:“越戰越勇。”

貝多芬在將近三十歲時聽力幾乎喪失,可是這些病痛又怎能讓一代音樂大師屈服呢?不甘平凡的貝多芬用一種“勤能補拙”的方法不斷創作讓這段本因是他人生最黑暗的時候得到了最高的成就。曾經有人說過:“上天給你關了一扇門,但給你開了一扇窗”。這句話用在貝多芬身上真是恰好不過了。疾病奪走了他的聽覺,但又給了他更強的信念,更多的創作激情。

米開朗基羅人生曲折不平,因爲他優秀的才華,不少人把他請來創作,但給這位雕塑巨匠帶來的只有失望。雖然他一次次地倍受打擊。但對於一位人生意義就是創造出優秀的藝術品而言的大師來說,這算什麼,你們越是給我困難,我就越證明給你們看。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他用輝煌的一生爲我們帶來了不少偉大的藝術品,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大衛了。

托爾斯泰雖然身活富裕但卻從未有過享受的想法。這位一心關心着貧苦百姓的文學大師曾不止一次在富裕的'生活和貧苦大衆的邊界上掙扎。他這種雖然過着富裕生活而又憐憫普天之下的貧窮之人的大愛之心讓人敬佩。

《名人傳》這本書給我的不止是閱讀的快樂,還有對人生的啓發和思考。

讀《名人傳》有感8

“打開窗子吧!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讀完《名人傳》,我不禁打開窗子陷入靜靜的沉思。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同樣是有血有肉的人,有些人令別人爲自己震撼,而有些人卻只是讓自己去震撼別人,於是人與人就產生了差別。因此,也就會有了名人,有了英雄,也就是那些有着讓我們這些平凡人震撼、嚮往卻永遠到達不到的境界的人。或許在淺讀《名人傳》的時候,只是有一點感觸,但讀的時間長了,就會沾染上更濃厚的英雄氣息。那些英雄,讓我崇敬,如果只是簡單地瞭解,那就是對英雄的褻瀆。關於他們的艱難困苦,他們的光輝歷史,我們更應銘記在心……

同樣是真善美,我敬佩米開朗琪羅對世界的純愛和對自己的殘酷:我崇尚托爾斯泰偉大的人生:然而,最震撼我的卻是用痛苦譜寫音樂人生的貝多芬。

初讀貝多芬,單純的感覺他是一個脾氣有些暴躁、沉默寡言的人:是個天才,卻遭到很多不幸:生活有痛苦,也有歡樂,僅此而已。再讀貝多芬,發現他是一個內心充滿熱情的音樂家,在苦難之中讓我深深地爲之震撼。他面對多少次不公平的考驗,卻始終有一股熱情支撐着他——音樂。人類,整個世界都出現在貝多芬野性的眼睛裏,他沒有抱怨世界的不公,而是更加堅決地走上了這條道路。這讓我不禁發出感嘆:上帝總是在不公平的時候創造出一個公平的抉擇。

更多有關名人傳的文章

確實,長大後的`人總是多了幾分埋怨,少了幾分堅持。遇到什麼事情總是習慣性地退縮,讓自己默默地做一些不喜歡卻簡單的事情,自己的夢想則拋到了九霄雲外。有句話說的是:破罐子破摔,這也就是很多人一生的概括吧,體驗貝多芬。他的心裏,始終是沉重的。與常人不同的,更多的卻是執著。在耳聾的壓力下,他在放棄音樂和堅持音樂之間徘徊。最終還是留下了繼續自己的音樂,即使他只有很少很少的報酬,甚至世界名曲也只賣幾個銅板,然而,只是因爲這是他的夢想。執著的信念,讓他在這條路上走得那麼艱難,卻又那麼光彩。

用心感受貝多芬,我開始思考,我的夢想哪裏去了?或許是因爲那麼一個小小的坎坷,讓我忘記了吧。丟失了的夢想,僅僅只是害怕自己做不到,而不去面對。很久以前我的夢想就是要做一個軍人!一直掛在嘴邊念念叨叨的,還幻想着多麼威風。可後來因爲爸爸說:“你要真想做個軍人,先要努力克服不喜歡運動、膽小的毛病。”以至於還沒有遇到什麼艱苦的訓練,只是因爲初中時短短几天的軍訓,我就自認爲是個運動白癡,嘴邊也漸漸地少了這麼一個事情。隨着時間一點點地過去,這個偉大的理想自然就銷聲匿跡了,自己甚至都有點瞧不起自己,自己也就是那個只會崇拜別人的普通人吧。

貝多芬,艱難的人生,艱苦的活動。艱鉅的勞動,坎坷的命運……讓我能感悟到好多好多。

我想:是不是真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爲了?建立一個夢想很容易,堅持一個夢想卻如此艱難。

像一層晶瑩的窗花,很美麗,卻是隻有在寒冷的冬天纔有。或許,人生真的是越艱辛就越美好。

貝多芬,我想活出你那樣的人生.

讀《名人傳》有感9

如果人沒有感恩的心就是冷血的。而名人傳中的名人,就是懂得感恩的。一位是音樂家貝多芬,另外一位是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第三位則是小說家托爾斯泰,他們的生命非常的短暫,但他們卻把自己有的東西都給了父母。

他們三個的人生是非常的坎坷的,但是爲了尋求真意和真理,不斷創作,最終與世長別。

最讓我感動的`是米開朗基羅,他不斷的位宗教做雕塑。他深愛着他的家族,他的家族不斷的向他要錢。即使他沒錢也要想法不讓他們失望,即使把自己賣掉也在所不惜。爲此他的健康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他營養不良,常常要忍受風寒和過度的工作勞累,但是他對父親說:“我所受的一切苦難都是爲了你們,因爲我深深地愛着這個家族,愛着它的一切。”有很多教皇讓米開朗基羅雕刻建築,但是都在沒雕完的時候就死去了。弄得米開朗基羅一事無成,反而費用都是米開朗基羅出的,讓米開朗基羅欠了很多債,他嚴重的病情讓他死亡。

他熱愛家庭,報答父母,我們常說,要報答父母。米開朗基羅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報答家庭吧!

讀《名人傳》有感10

“羅曼羅蘭認爲在這個腐朽的社會上,鄙俗的環境裏,稍有理想而不甘於庸庸碌碌的人,日常都在和周圍的壓力抗爭。” 列夫托爾斯泰出生名門望族,像溫室裏的花朵,但是在他不到兩歲時他的母親就去世了,他父親在九歲時也離開了他。父親的死讓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現實,心魂中充滿了絕望”。

列夫托爾斯泰的經歷豐富多彩,16歲在喀山大學讀書,這期間他的頭腦處於狂熱的境界中他不斷地實驗各種人生觀觀念和學說,矛盾對立的理論讓他固有的信念動搖了,他的心底,最寶貴的是精神財富。23歲時他在高加索服兵役,高加索美麗的風光使他靈感大發,創作了《童年》、《少年》等作品。

1855年,列夫托爾斯泰在彼得堡感受到了那些文人貴族的卑劣虛僞,他開始憎惡、輕蔑他們。1857年他去國外旅行,他對於資產階級的文明、博愛、民主十分失望,他開始明白資產階級的“文明”不過是華美的謊言。

1862年,托爾斯泰與索菲婭別爾斯結婚,他在幸福的婚姻生活中完成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在《安娜卡列尼娜》完稿前,他便厭倦了生活,產生了死的念想,他把房間裏的繩子藏起來怕自己自殺。宗教狂亂後,他發現民衆的簡單生活和信仰纔是生活的真理。列夫托爾斯泰緊張的精神探索又遭遇慘痛的.社會現實,他放棄貴族般的生活,選擇用汗水換取麪包,並終生與文明的罪惡和謊言對抗。

傅雷從《名人傳》中得到啓示:“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這也是給我們的啓示,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中,要勇敢面對困難,戰勝挫折。名人也好,凡人也罷,都有着各自的生活,只是每個人生活的目標、志向不同。

有些人一生渾渾噩噩,面對生活不知所措;有些人平平淡淡的過着一生,無所作爲,也無能爲力;而有些人,即使在困境中,經歷過百般折磨,但他們仍能保持歡笑,找到生活的樂趣,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實現自己的價值。有人說,在人間有誰活着不像是一場煉獄,也有人說,在人間活着有誰不像是一場美麗的夢。列夫托爾斯泰教會我們:“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

是啊,人生長路漫漫,只願我們能永遠不停下追求真理的腳步。真理難尋,真心常在。我們不可能每個人都像托爾斯泰哪樣偉大,但我們可以像他那樣保持一顆熱誠的心,一顆追求真理的心。

十年前你說要生如夏花般絢爛,十年後你說你說平凡之路纔是方向。

讀《名人傳》有感11

這本《名人傳》講述的是三位名人在成名的道路上遇到的磨難、困難,他們從堅持的力量到力量的崩裂甚至到了絕望。他們在成名的道路上舍棄了很多包括了親情、友情。最後,他們踏上了成功之路。

首先是一位遭遇病痛折磨,仍然不放下音樂的信念——貝多芬。雖然他失聰了,但是他很驕傲地說過“聽我心裏的音樂,你不明白我心裏的感覺!一個樂隊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鐘裏期望寫出的音樂!”是啊!他的音樂集古典主義之大成,開浪漫主義之先河,其創作反映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進步思想。

之後是一位遭遇悲慘,仍然堅持雕塑的信念——米開朗琪羅。他的痛苦來自人類的惡意。他爲戰鬥,爲征服而生!正是因爲這,他的藝術創作受到了很深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自由而鬥爭的精神畫貌。這種杯具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是現實的反映。

最後是一位以前被列寧稱爲“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環顧托爾斯泰的一生,他不僅僅僅是一位文學巨匠,有關人生目的、宗教和社會的敘述又使他成爲一位有世界地位的思想家。托爾斯泰從沒放下過對人生真諦的'執著追求。是啊!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也就應這樣嗎

這三位名人在人生的道路經歷的困難我們可想而知。是的,在生活中我們也就應向他們一樣遇到困難時不退縮,遇到發生了我們想不到的事情時要鎮定、勇敢的應對它。我相信只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什麼困難也阻擋不住我們前進的腳步!

讀《名人傳》有感12

同學們:你想幹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嗎?你想成爲中國的棟樑之材嗎?你想成爲一個名人嗎?如果想,那就趕緊讀書吧!因爲少年正是立志時,少年正是讀書時。但茫茫書海,魚龍混雜,讀什麼書好呢?在這裏,我要向同學們推薦一本書,它就是法國進步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羅曼·羅蘭的偉大作品——《名人傳》。

羅曼·羅蘭在這本書裏主要寫了三位主人公:一個是音樂家貝多芬,一個是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另外一個是小說家列夫·托爾斯泰。雖然他們所處的地域不同,但是他們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中,爲了尋求真理和正義,爲了創造表現真、善、美的不朽之作,都獻出了畢生的精力。貝多芬用痛苦譜寫的與命運抗爭的樂曲,米開朗基羅用一生的血淚創作的不朽的作品,列夫·托爾斯泰在小說中描寫的千萬個生命的渺小與偉大,都給我們留下了享用不盡的精神食糧。

面對人生的劫難和世間的悲痛,他們從來沒有一絲的惶恐和顫抖,他們從來不諱言痛苦,而事實上他們的痛苦在常人看來卻是難以想象的。

貝多芬的一生是悲慘的,也是多災多難的,但他爲什麼還能成功呢?爲什麼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卻能做到呢?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認爲,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爲他有着超過凡人的毅力和奮鬥精神。面對困難,他絲毫無懼。這就是他成功的祕訣。因此,他以巨人般的毅力創作了《英雄交響曲》、《特萊莎奏鳴曲》、《命運交響曲》、歌劇《費德里奧》……

在日常生活中,每當我們遇到困難時,經常想到的就是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直面困難,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而貝多芬,因爲脾氣古怪,沒有人願意與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對困難,只能單槍匹馬,奮力應戰。雖然很孤獨,他卻學會了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只要給自己無限的勇氣,再可怕的敵人也可以打敗。貝多芬與命運抗爭,最終成爲名人,同樣,我們也要努力學習,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貝多芬在寫給弟弟們的信中曾說過:“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錢。”

米開朗基羅從小迷戀繪畫,在學校裏總是畫素描,爲此他經常遭受家人的毒打,因爲他的父親認爲從事藝術是可恥的。他堅持自己的選擇,後來進入雕塑學校。當時的意大利正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和中心,在崇尚希臘古典文化的風氣下,他潛心學習模仿古希臘藝術,這對米開朗基羅的藝術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米開朗基羅有狂熱、驕傲、神經質的氣息,易於沉溺在一切盲目的信仰中,受到一切宗教和社會的狂潮鼓動。他說過:“好的畫,接近神兒和神結合……它只是神的完美的抄本,神的畫筆的陰影,神的音樂,神的旋律……因此,一個畫家成爲偉大與巧妙的大師還是不夠。我想他的生活應當是純潔的、神聖的,是神明的精神得以統治他的思想……”他將神與畫融會在一起,可見他對神的崇敬和對宗教的虔誠。

列夫·托爾斯泰與前兩篇所述的人物完全不同。他的家族是非常高貴和古老的家族,地位優越,童年時期的托爾斯泰衣食無憂,既不需要依附任何人,也不必像貝多芬和米開朗基羅那樣終日勞碌。他身體健康,婚姻美滿,與殘疾的貝多芬截然不同。他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他的.作品甚至遠漂到法國出版,幾乎沒有經歷過艱難的求學歷程就獲得成功。然而,如果他就這樣聽任命運的安排,他也只能是一個有名的作家而已。可貴的是,列夫·托爾斯泰看到了貧民的清苦生活和坎坷的悲慘遭遇,反倒爲自己的安逸的生活感到愧疚。

列夫·托爾斯泰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又有東正教的教籍,他因批判教會的教條和迷信被開除了教籍;他甚至對《現代人》雜誌的文友屠格涅夫進行批評,他不能諒解這些藝術家生活墮落卻大談仁義道德……托爾斯泰爲人類的奮鬥使他有了許多煩惱,但他依然敢於挑戰權威,甚至不把沙皇放在眼裏,他心中的真理是無論誰也無法動搖的,這正是他的偉大之處。但是,人無完人,托爾斯泰也隱藏着落後、侷限的思想,他把科學的發展批判得一無是處,把有利於人類進步的研究稱之爲“無聊之舉”,他沉迷於自己的宗教信仰,這使他的舉動常常有些偏激。因而,列夫·托爾斯泰有些“井底之蛙”的味道。儘管這樣,托爾斯泰所做的一切都是想完善俄國社會,他甚至繼承了孔子的思想,想使社會變成人人信奉上帝、重視德育的大同世界。所以列寧這樣評價列夫·托爾斯泰,稱他的作品“反映了俄國革命的某些本質”,但又說他是有點“傻頭傻腦的地主”。

由此,我不禁想起了中國的一句古訓: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由此,我也知道了什麼叫英雄。英雄之所以成爲英雄,是因爲他長期戰勝身體與精神的折磨使他們精神偉大。羅曼·羅蘭把英雄的首席賦予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列夫·托爾斯泰,正是緣於他對時代的深刻批判和對英雄的獨特見解。

同學們,你想成爲英雄嗎?那就打開《名人傳》吧!它會爲你開啓心靈的窗戶,讓你呼吸一下英雄的氣息。

讀《名人傳》有感13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挫折,但這些挫折也是你人生中的一筆財富。

——題記

多我來說陰雨天是閱讀的最佳時期,聽着窗外的滴答雨聲,靜下心來去閱讀會很享受。於是,我捧起《名人傳》靜心去領會其中的人生哲理。

《名人傳》乃出自於人道主義作家羅曼.羅蘭的筆下,是一部激發人上進的文學名著,它敘述了三位偉人的一生: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書中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和常人一樣有他們的矛盾、痛苦和掙扎。但在憂患困頓的人生征途中歷經磨難而不改初衷的心路歷程。

這部名著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貝多芬的故事。這位音樂大師是在那鮮爲人知的.困境中磨練出來的。他的一生飽經磨難,身心遭受悲慘命運的摧殘,然而正是磨難造就了他的偉大。他的童年可謂悲慘。當他的父親發現了他的音樂天分後,便常用暴力逼他學音樂,把他關在屋子裏練小提琴,從不顧及貝多芬的感受。在貝多芬十六歲時,他的母親不幸去世了,他的父親也從此成了一個揮霍的酒鬼。這些不幸全都壓到貝多芬的身上,是他的脾氣變得暴躁古怪。但他卻更努力,很快他便成了家喻戶曉的人了。當他沉浸在音樂和成就帶來的歡樂時,他卻耳聾了。這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是多麼大的打擊啊。面對接踵而至的困難和痛苦,貝多芬以超人的毅力和精神不屈不撓的抗爭,使他的音樂更上一層樓,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裏更是寫下了不朽的《歡樂頌》......

這就是貝多芬的一生,他的一生可謂是史詩般壯烈的悲劇。艱苦童年,愛情失敗,疾病纏身,貧困交加......貝多芬從剎那光輝享受的名譽鼎盛到人生低谷的悲苦交加,從童年時的悲慘人生到老年對歡樂追求的曲折人生,正如羅曼.羅蘭形容的“他整個一生都像是一個雷雨天。”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疾、孤獨,有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快樂,他卻給世界創造了快樂!我感到他的人生是崇高的。

寫到這裏我不得不對自己做一個深刻的反省。我的人生並非一帆風順,磨難也經常阻礙我前進的道路。但與貝多芬相比,我那小小的挫折好比大海里的一粒沙子那樣渺小。有好幾次,我的考試成績不理想。爲此,我總是躲在家裏大哭一場,沒有勇氣面對這一切,甚至自暴自棄。現在想起來,我覺得我自己的行爲十分幼稚。爲什麼我不能勇敢的站起來,直面挫折?與其怨天憂人,不如感謝上蒼給予自己一次“小小苦楚等於激勵”的機會,好讓我擁有更大的勇氣向前邁進。

現在,我每次聽到貝多芬的《英雄》、《命運交響曲》等名曲時,都情不自禁的爲之動容。隨着旋律的起伏而震撼、感動。貝多芬大師的一生,完美奉獻給了人類社會。它讓人們銘記於心的使用傳於世的樂章。

在《名人傳》中,我感受到了他們崇高的精神。今後我會直麪人生,去譜寫與凡人非同的命運。

讀《名人傳》有感14

以前我始終認爲“自信”、“堅毅”和“偉大”是用來形容這些歷盡滄桑的參地大樹的,但從從望了《名人傳》之後,我深深地清楚了像貝多芬、米豁達琪羅,托爾斯泰一樣的偉人,又何嘗不是如斯呢?

瞅了這標書後,我的感觸頗深:貝多芬陪着失聰單耳譜寫千百名曲;米爽朗琪羅懷着喪母悲哀雕刻百千好作;托爾斯泰捧着謙心怒火馳騁無情戰場……或者很多人都會感嘆他們的不凡造詣,然而,鋼鐵又是怎麼煉成的呢?他們付沒了比凡人多之又多,甚至於無奈到達的境界!他們的宏大苦楚和孤單磨難了他們剛強的意志,不平常的業績發明了不平凡的人!

是呀!這些偉人就像手捧一面面放大鏡,而我們呢,就像佔有一個個芝蔴點似的羞恥,在泛濫擡大鏡眼前,恥辱無信會置大千千萬萬倍,使我們的卑鄙與微小纖毫畢現!面對《名人傳》,我情願去誇獎他們的.作品而不願去感想他們人格的偉大!也許,這些爲難也能讓我們甦醒一點兒吧!哀慘的命運和痛苦的考驗不僅落臨在一般人的身上,共樣也提臨在偉人的身上。該我們遭遇挫折的時候,應當想到這些忍耐並克服疼苦的模範,不再自怨自艾,要堅決自彼的信奉……

沉思,息替二十一世紀的一名中教生,社會的競爭更添劇烈,學習上的艱苦也越去越多面對沉重地難題與壓力,咱們是不是也須要這種對命運永不讓步的精力呢?是!在碰到困難時,在學習成就降落時,就讓爾們交着貝多芬的光輝,再一次揩明本人的眼睛吧!用動搖的信心往點對挫折,用堅強的毅力去名現幻想,艱鉅取挫折纔是對命運跟己生最惡的鍛鍊!

《名人傳》給奪了我口靈高尚的昇華:每集體的身上皆會來臨甜難與災禍我們與其任勞任怨,不如盡力鬥爭;與其愛慕偉我,不如學習巨人人格的巨大!欲要一夜成名或急過近害地給予過眼雲煙的成績,不如保持大家的信思,爭奪領有自負的力氣,剛毅的意志與最偉大的精神!

讀《名人傳》有感15

心向善,愛自由高於一切。就是爲了御座,也絕不背叛真理。”——貝多芬

“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讓我喜歡。”——米開朗琪羅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托爾斯泰

《名人傳》描述了處於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三位偉大藝術家的精神力量和心靈之美,他們是9世紀德國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文壇鉅子托爾斯泰,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讓我們用心去貼近英雄的偉大人格,感受他們爲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義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令我們啓示更多,獲得更多。

《名人傳》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羅曼.羅蘭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展開恢復0世紀文學崇高德人道主義傳統,恢復其豐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貝多芬從剎那光輝享受的名譽鼎盛到人生谷底的貧苦交加,從童年時悲慘到老年時對歡樂的追求的曲折人生,正如羅曼.羅蘭形容的“他整個一生都像是一個雷雨天”。從中,我體會到了貝多芬一直都在與命運抗爭,與思想鬥爭,儘管他給人一種傲慢的感覺,然而他內心的一份脆弱,一份堅強,是不瞭解他的人無法挖掘的。對於創作完美歌曲的熱情,對於尋覓歡樂的執著,對於完美的邂逅,促使他的生命成爲了“大自然的一股力;一股原始的力與大自然其餘成分之間的那種交戰,產生了荷馬史詩般的壯觀景象”,他以自己的苦難在鑄就歡樂,“用苦痛換來歡樂”就足以濃縮了他的人生。米開朗琪羅又何嘗不是呢?“他有力量,他有幸生來就是爲了奮鬥,爲了征服的,而且他也征服了——他不要勝利。那不是他所企望的。”他是精神貴族,是天才,然而他被天才所困擾,連他的精神與心靈也無能爲力。這種瘋狂的激發存在於一個過於柔弱的軀體和心靈中無法控制它的可怕的生命。從中我看出,他的一生是神聖痛苦的,但是他相信只要自己的靈魂能夠堅忍果敢,不因悲苦而一味沉淪,那麼就一定會衝破精神上的束縛,他在鬥爭和捨棄中,獻出了畢生的精力創造表現真善美的不朽傑作。而托爾斯泰,這位大地上火光閃亮的俄羅斯的.偉大靈魂,在十九世紀末那陰霾濃重的日暮黃昏時撫慰人的星辰,他用他強而有力的筆桿寫出一部部能讓我們一步一步地緊跟着托爾斯泰那冒險生涯的矛盾經歷的作品。這些作品的描寫除了當時社會的陰暗,對神的信仰是他堅持不懈地用筆尖向人間播撒愛的種子。我深深地體會到,他爲真理和正義堅持信念,爲真理和正義譜寫人生。

是的,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都是世界的征服者。我們享受着他們的天才創作出來的作品,同享受我們先輩的偉績一樣,不再去想聽他們流出的鮮血,這無疑是使我們尷尬的事情,因爲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我們寧願去讚美他們的作品而不願去感受他們人格的偉大。不是的,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們將在那裏獲得更大的啓示。

《名人傳》就猶如向我們譜寫了一首“英雄交響曲”。我們從中得到的啓發是:每個人的身上都會降臨苦難與災害,我們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奮鬥,與其羨慕偉人,不如學習偉人人格的偉大,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與其靠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不如堅持自己的信念、真理和正義,讓自己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

只要我們體會到《名人傳》給我們心靈崇高的昇華,使英雄的鮮血呈現在我們面前,英雄的紅旗在我們的頭頂上飄揚,我們就慢慢地感受到,在這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裏,我們的靈魂也被所昇華爲一種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