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書心得體會14篇

讀書心得體會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9W 次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讀書心得體會14篇

讀書心得體會 篇1

寒假裏,我拜讀了李先生的《做的老師》這本書。它是由教育家李鎮西老師所著,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這本書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日常工作方方面面的教育教學理念與實踐。在這裏,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爲一體。讀了這本書,讓人不禁爲之讚歎、折服!它讓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也有許多心靈感觸。

在《做的老師》這本書中,李老師對教育的那份執着,對學生的摯愛讓人感動。他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他對學生付出的是滿腔的愛心。他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爲如此,他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讀了這本書,我深深地體會到要想成爲一個優秀教師,必須具備童心、愛心和耐心。

李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應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着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當學生髮現老師和自己變得“一樣大”時,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把老師當作朋友。當老師撕下成人的面具,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學生也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當我們懷着李老師所說的用童心理解童心時,我們就能夠發現學生的可愛。即使學生做錯了事也是如此,因爲孩子們總是懷着善良而美好的動機去做自己認爲對的事,總是懷着渴望得到周圍人的讚揚、理解的心理去做自己認爲對的事,或許會好心辦壞事,但當我們用童心去衡量時,就會變得平易近人,會讓學生覺得你親近。童心決定着童心,我們教育者的童心,是我們當好教師的必不可少的“精神軟件”。

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李老師說“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以談起”。“愛”是李鎮西老師永恆的教育理念,也是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始終如一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他可以和孩子一起過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師愛”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間。李老師告訴我們,當學生犯錯時,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瞭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本書讓我對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不只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身體,而是要“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只要我們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像李老師那樣真心愛學生,把愛融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只要我們的心和學生的心緊緊地貼在一起,對那些讓自己頭疼的學生像李老師那樣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班集體建設、“後進生”轉化、早戀、作弊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這是蘇霍姆林斯基對“後進生”的稱謂)都當作研究對象。這就需要我們還要有耐心,耐心也是教師不可缺少的素質。特別是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如果沒有耐心根本無法產生理想的效果。李老師教育學生非常有耐心,他從來都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想問題。特別是對一些問題諸多的學生,更應該有耐心,教育是需要過程的,欲速則不達。像李老師那樣有了耐心再加上科學的方法,才能把學生教育好。《做的老師》這本書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事例表達了李老師的育人思想,他爲我們指明瞭教育教學的方向,使我們的心態變得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

在讀《做的教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還有一個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師無論多忙,每天都要進行的“五個一工程”:上好一堂語文課,找一個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思考一個教育問題或社會問題,讀書不少於一萬字,寫一篇教育日記。這麼優秀的習慣真的讓我們欣賞和佩服。在我們看來,這需要何等的毅力啊!可是他卻把這樣艱鉅的工作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這種需要已經變成了習慣,就像每天需要刷牙、洗臉的習慣。這一切的一切,李老師做得有滋有味,樂在其中,實在讓人佩服!上好一堂語文課,找一個學生談心倒還容易,因爲作爲教師每天都會上課,批改作業並與學生接觸。只要我們精心備課,就可以提高每節課的教學水平,至少在原有基礎上有長進;要認真解決學生的問題就必須瞭解學生,找學生談話,教育幫助學生。而後三個“一”,即讀一萬字的書、思考一個教育問題和寫一篇教育日記要每天堅持的話,是要有頑強毅力的。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像海綿裏的水,只要肯去擠,總是有的。”其實,不是有沒有時間的問題,是我們願不願意去擠的問題。有時,我們太浮躁,不能安心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有時,我們太拖拉,總是把今天的事拖到了明天。如果我們每天擠時間爭取多讀些書,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像李老師那樣努力“做的自己”,不斷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如果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們就會向“的'教師”靠攏。這樣我們就可以越來越好,成爲自己心中的教師。許多年以後,我們雖然不會都成爲名家,但是我們一定會桃李滿天下!

讀了《做的教師》這本書,我的耳邊時時迴盪着這樣的聲音——永遠不要對你的學生揚起你的拳頭;永遠不要用刻薄的語言對你的學生說話;寧可讓學生欺騙十次,也不要冤枉學生一次;無論你的教育遇到了多麼大的困難,都千萬不要對學生說“你是不可救藥的”。讀這本書會讓我們尋找到做教師的幸福感,會讓我們學會如何科學民主地管理班級,努力走進學生的心靈。希望有一天,我們都可以說:教師,讓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是成功的班主任,任何一個著名的班主任,都經歷由失敗到成功,由普通到卓越的過程。

——讀《班主任工作招招鮮》

讀《班主任工作招招鮮》這本書的第一章,我就刷新了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慣性思維。這一章作者列舉出了班級日常管理工作28招,每一招都緊貼我們的實際,每一招都值得我們去品讀,去回味,在對比中找差距,在正確面前不斷反思自己。

書中第16頁談到《學生上課不帶書,怎麼辦?》,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在班級管理中都常常遇到,在我的課堂上也經常會有學生忘記帶書本或帶作業的現象。比如,我要講試卷了,總是有個別孩子說試卷丟在家裏或忘在寢室等,這種情況下,我通常的做法就是批評他們粗心大意。雖然也常常告誡他們——卷子就是打仗用的槍,槍在人在,現在人在,槍卻不在了,這像話嗎?但是,我發現不管怎麼強調,還是會有孩子忘記帶這個忘記帶那個。

在這個話題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智慧,他沒有一味地責備學生,而是設身處地爲學生考慮,充分分析了孩子們爲什麼會忘記帶的各種原因,並建議我們自己準備幾本備用教材,以備急需。這個注意倒是提醒了我,比如我們每次發的試卷都有剩餘,我爲什麼不多帶幾張到教室,如果有學生丟失或遺忘,我就可以拿出來給他們用,爲什麼非要責備他們呢?理解,原諒,同情和幫助,是我們班主任要做的事情,這十分簡單,可是就我們只重視了責備和提醒,卻往往忘記了幫助。給孩子多想個補救措施吧,不比責備他們更有效嗎?

我們的班上總是會有學生不寫作業,但作業學校是要不定期檢查的,怎麼辦?唯有罰了!很多老師都會採用罰寫多遍的方式來強制學生完成,這在一定時候是有效的,可是罰抄多遍的方式卻是作者最不提倡的,一來處罰次數過多學生無法保證質量,二來對學生的思維也毫無益處。

我也深有同感,其實處罰是最無奈也最無助的管理方法。我很佩服作者的做法,他說罰作業的最高限額是兩遍,我們的目的不是罰學生,而是讓學生糾正不做作業的壞習慣,而糾正這個壞習慣,我們要從各個方面做細緻入微的工作。比如協調各科老師的作業量,如果作業量超過了一個半小時,學生可以找班主任申請“罷工“。這些聽起來會讓我們決定不可思議,但是我卻從中讀出了老師對學生的理解和關愛,讀出了老師對學生的愛和智慧。我們要教育好學生,必須先替學生着想,然後纔會有學生替老師着想。

對於學生自習課說話的問題我也一直苦惱,通常我們採用班長坐在講桌上管理着全班學生,看誰表現不好,批評他或者記名字等老師批評,這在一定程度上會起到震懾作用,但長期效果卻沒有。從書中58頁我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案。

首先老師讓大家討論解決方案,然後很自然地拋出自己的觀點:用筆談的方式。他們把這個方案叫做紙上談兵,對於紙條的處理也是一個智慧的點子,把紙條保留下來作爲老師的寫作素材或同學間的聊天記錄。多麼好的解決方案!我始終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我們不會嚴厲禁止他們,用智慧來解決,我們的班上也同樣能做到討論靜而無聲。

這本書雖然我只讀了三分之一,但是,我卻從中受益匪淺。這不僅僅是一本班級管理的智慧書,更是一本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方法指南大全。在班級管理的路上,我們每個人都要帶着美好上路,用反思一次又一次地刷新我們的心靈;我們所要解決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問題,更是我們在教育之路上責任和擔當。

讀書心得體會 篇2

在書的前言中,任老師這樣一句話即打動了我。其實一個高貴的人的標準何其簡單,只不過心中常念要好於過去的自己,超越自己,永不泯滅那顆積極向上的進取之心,就可以活出一個高貴的自己。

書中有一個章節提出我們要磨鍊思考力,強調“帶着思考去學習”。“學而不思罔,學而不思則殆。”學習,貴在思考。帶着思考去學習,才能在紛繁的教育理論中形成自己的判斷,才能把他人的經驗吸收轉化形成自己的能力和本領,才透過問題表象求實質而見解獨到。我們知道“學習”是校本主題研修系統中至爲重要的一環,只有帶着思考去學習,才能提高問題解決的指向性,才能爲探究實踐活動提供更有效的思想和方法。

書中有一章是“永懷理想的衝動”,其中摘錄一段朱老師關於他心中理想學校的定義:有特色的學校;有品位的學校;有一個富有人格魅力、遠大理想的校長;有一支創新型、有活力的教師隊伍;有一批善於探索、具有良好習慣的學生;有一個面向所有學生的校本課程體系;有一個永遠對學生開放的圖書館和計算機房。老師作爲擔負着特殊社會責任的職業人,到什麼時候都不應該泯滅我們對事業的那份激情,永遠懷揣對理想的衝動,盡心力、不瀆職。在我心中理想的'學校應該是這樣的,我們的老師愛崗位,愛學生,博學身正,有擔當,有夢想;我們的學生愛學習,愛思考,講求誠信,心裏裝着他人;我們的學校風清氣正,開放包容,能夠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持續發展。這是我的理想,我相信她也是我們一羣人共同的希望,就讓我們每個人懷揣夢想,爲心中的理想學校而努力奮鬥。

在“建設學習型學校”一章中,任老師說,只有學習纔有資格和能力成爲21世紀的新主人。未來我們所擁有的持久的競爭優勢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我們教育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進取,當永不滿足。魯迅說:“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沒有,只有更好”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都要擁有信念,不滿足,不斷迎接新的挑戰。只有不斷地改進和完善,不斷的追求更好,才能讓自己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成長。

讓我們努力優於過去的自己,做一個高貴的人吧。

讀書心得體會 篇3

含着淚,我一讀再讀,沿途是四季的風景,在書籍整齊看似蒼白無力的文字中,我讀懂了自己。似風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而你的笑容搖晃搖晃,成爲我命途中最美的點綴,看天,看雪,看季節深深的暗影……

於是,書籍中,記憶裏,你潑墨了牆角殘缺的欲言,渲染出一個沒有跌宕的第五個季節。一場考試解散了一個年級,記得畢業典禮的那天,窗外是顆顆大粒下垂的雨,顏色不一的傘面在校園裏遊動,也包括我們。一如既往的,我們又擠在同一把傘下,捲曲着身子,雙手疊放在一起緊握着傘把,眉頭緊鎖似想用那不長的睫毛遮擋密集的雨。即使如此,雨水還是打溼了衣衫,在你純白色的服裝上開出一朵灰白色的花,繼續蔓延。衣服溼了,將視線移到我的左腋下,是你送我的《夏至未至》,還好,它完好無損。

那天,我忘記了上衣是怎麼寫滿你的塗鴉,忘記了鞋子踩在雨水是怎麼蕩起漣漪,更忘記了滿臉的液體是汗是雨還是淚,只記得分離的時刻我緊握着你送的那本《夏至未至》。

難過於離開你的日子,我開始讀書,我看到了白色裏的冬至日:在大風席捲雪花飛揚的道路兩旁,是光禿禿的'樹幹枝椏。於是,戀人分手了,友人辭別了,親人離世了。我們悲痛欲絕,嘶聲裂吼在這大雪瀰漫的季節。你離開的日子,在書中我難過於主人公和我的悲慘遭遇。

習慣你不在身邊的日子,我繼續讀書,我看到了柔和的春分和秋分:午時明媚的陽光奢侈地灑在胸膛,我有了新的夥伴。天空如此空靈,水面依舊清澈見底,遼闊的操場,我們觀看着草長草生,瞭望着鳥去鳥歸。你不在身邊的日子,在書中我早已習慣主人公和我一次次踏上新的征程。

回憶與你一起的時光,我愛上讀書。我看到了瘋狂六月的夏至日:烈日炎炎下墨綠的枝葉間的縫隙落在地面形成點點光斑,我們曾騎着單車在下面穿行,有時一隻飛行的小蟲落在肩上彼此都會破天荒地亂吼大叫。與你一起的時光,在書中我回憶主人公和我曾經的種種美好,幸福地笑了。

你送的《夏至未至》,帶給我的豈止是一個夏季的感動。一本書,我翻閱沿途四季的風景,它引領我走進第五個季節。第五個季節,沉甸甸的,來自於書籍帶給我內心最真的感受,沖洗了憂傷讓歡笑迴盪。

讀書心得體會 篇4

多讀書,增加一點書卷氣,保持心靜如水、人淡如菊的心境。書是獲取知識的渠道,提高人素質的有效途徑,也是涵養靜氣的搖籃。讀書妙處無窮,書香薰染人生。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讀書至少可以滋潤心靈,開啓心智,由瑣碎雜亂的現實提升到一個較爲超然的境界,一切日常引爲大事的焦慮、煩憂、氣惱、悲愁,以及一切把你牽扯在內的擾攘紛爭,瞬間雲消霧散。讀書至少可以增長知識,去除無知;提高素養,除去愚昧;充實生活,豐富精神;滋潤心靈,減少空虛;淡定從容,明辨是非。讀書能使人時時閃爍着生命的光輝,讓人欣賞到不同的生命風景,從而使自己靈魂歡暢,精神飽滿而豐盈。

《平凡的世界》是最近我剛讀的一本書,愛它是絕對的純粹。我愛看書,尤其愛讀史書,其實之前就有很多朋友給我推薦過這本書,由於我對歷史類書籍的偏愛,並沒有將平凡的.世界納入我的書庫,但現在,我也許更能去詮釋平凡的定義。

幸福的是,我們生活在這樣平穩的時代,可以有着安穩的生活,不會遭遇到與孫少平一樣的苦難,但是生活在不同的時代,就有不同的歷練,我們是平凡的一員,要跨過泥濘,我們要做不平凡的自己。

讀書的好處有很多。我給你介紹以下幾點:

1、可以使我們增長見識,不出門,便可知天下事。

2、可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3、可以使我們變的有修養。

4、可以使我們找到好工作。

5、可以使我們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立於不敗之地。

其實讀書有很多好處,就等有心人去慢慢發現。的好處是可以讓你有屬於自己的本領靠自己生存。讓你的生活過得更充實,學習到不同的東西。感受世界的不同。不需要有生存的壓力,必競都是有父母的負擔。雖然現在讀書的壓力很大,但請務必相信你是幸福的。在我們國家還有很多孩子連最基本的教育都沒辦法享受的。所以,你現在不需要總結,隨着年齡的成長,你會明白的,還是有時間多學習一下。

讀書心得體會 篇5

讀書不僅可以讓孩子獲取廣泛的知識,陶冶情操,還能使孩子得到放鬆休閒,緩解焦慮,調節情緒,與孩子一起讀書,既能留出一些時間與孩子共處,又能要求自己也養成讀書的習慣,一舉兩得。

我是一個很愛讀書的人。平常沒事手裏面就拿着一本書來看,所以根據我讀書的經驗,認爲讀書的過程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地去主動想問題,而是邊讀邊收穫邊感悟,並且結合自己平常生活中的經驗更加深刻地體會書中文學化的思維。

經常讀書的人會思考,知道怎麼才能想出辦法。他們智商比較高,能夠把無序而紛亂的`世界理出頭緒,抓住根本和要害,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經常讀書的人不會亂說話,言必有據,每一個結論會通過合理的推導得出,而不會人云亦云、信口雌黃。

讀書的最終目的當然是爲了提高對人性的認識,鍛鍊心胸,逐步訓練感受幸福的能力,培養自信心,形成實踐能力。有道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因此,養成閱讀習慣將受用終生。閱讀習慣是在心靈深處裝了一部發動機,一個人養成了讀書的習慣,一輩子不寂寞。養不成讀書的習慣,一輩子不知所措。

讀書心得體會 篇6

讀書與健康成長緊緊相聯,讀書促進成長,成長離不開讀書,我讀書的目的是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助推工作,提升自身文化素養。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讀書與健康成長緊緊相聯,讀書促進成長,成長離不開讀書,這是我個人理解終生學習這一要求的簡單表述。

我讀書的目的是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助推工作,提升自身文化素養。總結我的讀書經歷,有四次起伏變化:第一階段是學生時代僅爲學習成績而讀書,我稱爲被動讀書;第二階段是有了興趣愛好僅爲提高特長而讀書,我稱爲侷限讀書;第三階段是在工作崗位上僅爲幹好本職而讀書,我稱爲狹隘讀書;第四階段就是現在的情況,讀書意識強了,讀書範疇廣了,但讀書量太少,我稱爲平常讀書。和大多數人一樣,總是藉口困工作忙而貽誤讀書,這不是能站住腳的理由,而是自身堅持做事的毅力不夠,沒有養成堅持每天讀書的良好習慣。這就算是對自己的一次自我批評吧。

我算不上一個地道的讀書人,沒有什麼經驗可談,就和大家在一起談一些個人的觀點。我個人對讀好書的見解可以概括爲12個字:精讀、常讀、筆讀、心讀、鑑讀、多讀。

一、精讀。精讀的一個方面是精選。世上的書籍數以億計,要讀的書難計其多。這就需要有選擇地去讀,更重要的是會選擇,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要,精心選擇幾本好書,不要見書就買。托爾斯泰有句名言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趙樹理也說過這樣的話: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裏淘金,說的就是選好書、讀好書的'道理。另一方面是把書讀到真懂。一本好書,讀一遍兩遍是不行的,要反覆的去讀,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收穫。多少專家研究《紅樓夢》,還成立了專門的紅學研究會,現在還在研究她,就是這個道理。讀書不能只求一隻半解,要完全理解,儘可能全部消化,這才叫讀書,叫精讀。

二、常讀。書要常讀,養成習慣。要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很難,但只要堅持去做,把一件事重複去做,這種重複就會成爲一種習慣。對堅持每天讀書,不要說需要多久,只要能堅持1個月,這種意識自然會成爲習慣,這就叫習慣成自然。我認爲,我們青年幹部要把讀書當作一日三餐的生活習慣,讓讀書成爲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內容,我稱之爲常讀。

讀書心得體會 篇7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起讀書,我三年級就開啓了我的閱讀之旅。

老師每個星期都讓我們去借書,每次借完書,我都會興致勃勃的拿出書來,慢慢品嚐裏面的營養,書裏有金山銀山,有數不清的金銀財寶。每天看書是一種好習慣,但是坐端正纔是主要任務,不坐端正,就會損害眼睛。老師說:“讀書時要把書立起來,放的稍微斜一點,遇到不認識或不知道意思的生字或生詞要查工具書,不能跳過。”聽了老師的話,讓我覺得讀書也是一種探祕,要去探究字詞的意思。

書裏有很多知識,很多成語,這就是我們需要的',我們學習的東西。對於書,只有善讀,才能像蠶一樣,吃進去的是桑葉,吐出來的便是絲。

書是燈,讀書照亮了的人生的路,書是帆,讀書推動了人生。書是橋,讀書接攏的我們和知識的距離,讀書是一種藝術,有了書,人生才精彩!

讀書心得體會 篇8

從小,我就喜歡讀書。因爲讀書能給我帶來無限樂趣,和很多在課堂學不到的知識。

讀書使我豐富了知識,淨化了靈魂。書是知識的海洋,它讓我們學習中學到了更多,提高了我的理解能力。讀書真好,一把金鑰匙爲我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就像太陽爲我照亮美好的前程。

讀書,可以獲得智慧,使我變得更加聰明。

例如有一次,媽媽讓我把煮熟的雞蛋放進冰箱裏,我卻不小心把它們和生雞蛋放在一起了。“這可怎麼辦呢?”媽媽着急地說。就在這時,我突然想起在一本書上看過怎樣分辨生雞蛋和熟雞蛋的辦法,於是我把雞蛋一個個的'從冰箱裏拿出來。在桌子上轉。書上說,轉得飛快平穩的是熟雞蛋,轉得緩慢搖晃的是生雞蛋。所以很快,我就把它們分辨出來了,媽媽連連誇我。

書,雖然看起來枯燥的,呆板的,但其實你只要用內心去感受書中的每一個字的含義,相信你很快就會愛上讀書的。但書,不是每一本都適合我們看的,我們要看好書,俗語說得好“一本好書,就是良師,益友,伴侶。”讓我們在學習中不會覺得寂寞。

因爲這樣,我喜歡讀書,它讓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許多,給了我許多收穫。

愛書吧!它會讓你有許多收穫。

讀書心得體會 篇9

今年暑假,我又在圖書館中借閱了一本書——《三國演義》。這本書講述的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之間的戰爭,最終晉國奪取天下的故事。這本書中刻畫的個個都是英雄豪傑,但書中令我有深刻的感受的只有幾位。首先是諸葛亮。他本是山中的一個隱士,後來經過劉備的真誠邀請,纔出山擔任劉備的軍師的。他出山後,一直爲劉備出謀劃策,每次蜀國經典的戰役都是經過他的.指揮纔會成功的,比如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等等。第二是趙雲,當年曹操帶領百萬大軍襲來,他爲了能保住劉備的家人安全,不惜用他那強大的武器,單槍匹馬,殺死曹軍數位猛將,幾十位兵士,令曹操看了還不禁讚歎說:趙雲真是勢不可擋呀!

第三是劉備,他從當年的桃園三結義就可以看出他的有情有義,在之後的戰鬥中有看出他富有愛心,當年曹操打的他落花流水,棄城敗逃,而他在逃跑路上還關心着老百姓,讓他們與他一起走。劉備有一個缺點,也是他的優點——重情義,在關羽被東吳所殺時,不聽勸告,導致進攻東吳時被火燒連營,西蜀實力大衰,令日後的北伐都不能成功!暑假重讀這本書,令我明白了許多:只要取長補短,移多補少,就能戰勝一切的攔路虎!

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不知不覺,一個暑假結束了,還記得暑假開始前的新教師培訓會上,有一句話讓我感觸頗深,那就是對於教師而言,暑假不僅僅是給我們休假休養的,現代社會對於教育要求的日益提高,促使着教師去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與涵養,而身爲新教師的我們來說,更是要抓住這個上崗前的暑假,努力的提高自身教育能力,而讀書,無疑是個很好的充電方式。

下面,我就來說說暑假閱讀相關教育書籍的一些初步感受。

關於《新課標》

我認爲正確理解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教學的關鍵,因爲基本理念是教學的導航。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重心下移,從最後一名學生抓起,才能做到“水漲船高”,學生智力存在着差異這是客觀的,我們要分層要求,使每位學生都能在他的原有的基礎上提高,獲得成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在評價學生時,不再僅僅注重結果,更多的是關注學習的過程,在評價上也傾向於運用鼓勵性的話語來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關於《民國先生》

強先生所寫的這本《民國先生》,通過一些民國時代與文教有關的大師們的具體事蹟,來向我們展示出一幅民國的文教畫卷,全書行文清新淡雅,引人入勝。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全書第一個提到的,“學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了。戊戌變法失敗後,蔡元培毅然掛職攜眷出都,放棄衆人眼中極清貴的翰林院編修之職。除開對清廷的失望,也有着立志教育救國的願想,便是有對自己“此生端爲國家來”的'雄心,這也是傳統士大夫在社會轉型時期的歷史擔當,是時代先覺者的大智大仁大勇。

記得母校蘇州十中的前身,振華女校的校董之一,便是蔡元培先生。女校的創始人王謝長達女士在先生和章太炎,竺可楨等人的幫助下,創辦了這所在當時極具影響力的女中。再加上蔡元培本身就任總理的紹興中西學堂,隨後任總教習的南洋公學特班等等,通過辦學,也就是新式學堂,教育出一批求新知的洋學堂學生,而這批問新事的新型讀書人,很大程度上也成爲了志同道合,救國圖強的仁人志士。及至後來,蔡元培任光復會會長,同盟會上海分會長,更是讓蔡元培多了份鐵血色彩,不但學貫中西,更是允文允武。其後書中一幕幕的場景,諸如任北大校長,兼容幷包,反對袁世凱獨裁帝制等等,無一不宣示着先生德才的兼備,氣節的不倒。

常說,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我們成爲不了蔡元培先生那樣的大教育家,但我想,即便是普通教師的我們,也能從先生身上感受到一種精神,並以先生爲目標,爲垂範,將自己的力量投入到教書育人中去。

關於《改善學生課堂表現的50個方法》

就我個人的感受而言,整個暑假,可能對我幫助最大的,便是《50個方法》這本書了。

我們都知道,對於《新課標》的理解,需要的是我們長時間的學習與積累,更多的則需要我們自身踏上崗位後去感悟與收穫。而對於《民國先生》,則更多地是一種精神與氣節上的一種薰陶,而《50個方法》則不同。我們都知道,對於剛踏上崗位的新教師而言,班級控場能力或多或少會有些欠缺,這個時候《50個方法》這本書,卻能用50種具體而詳實的方法來幫助我們去更好更快的融入到課堂中去。

以上就是我這個暑假閱讀相關書籍的一些初步感悟。

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在這個寒假裏,我讀了好幾本有意義的書,其中《白鯨》這本書非常驚險,非常刺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本書講述的是老船長第一次發現白鯨,因爲它非常大,老船長想殺了它取鯨油,但是他激怒了白鯨,被白鯨咬掉了一條腿,從此他就發誓一定要報仇。老船長帶領着水手們在一次出海時,再一次遇到白鯨,他們不怕困難,不怕危險,不怕犧牲,團結協作,與白鯨進行了殊死搏鬥。

書中老船長面對困難,迎難而上,勇於挑戰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我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一定會遇到許多困難,我要時時用老船長的精神激勵自己,也要佬一個像老船長一樣堅持不懈的人,但是,老船長無情地掠奪白鯨的性命,我覺得是不對的。白鯨和所有的動物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不但不應該捕殺它們,還應該保護它們。

讀完這本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老船長和白鯨的形象總會浮現在我眼前。使我懂得了什麼事都有二個方面,我們要學習和發揚好的一面,改正不好的一面。

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古人云:“一日無書,百事荒蕪。”是的,如果一天得不到書的滋養,那麼,我們的生活將會失去五彩繽紛的色彩。我們應該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書是一縷溫暖的陽光,溫暖我們的`心靈;書是細長的針線,彌補我們心靈裏的空缺;書還是通向智慧的階梯,攀登智慧的頂峯!人的一生不可以缺少書,只有博覽羣書的人,才能博學多識。這將會使他一生受益!

我的成長離不開書,書反而使我成長的更快。小時候,媽媽經常給我讀《小貓釣魚》的故事。有時還教導我“:一定要多看書,看書時要穩下來,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不能像故事裏那隻淘氣的小貓那樣——做事三心二用,明白了嗎?冉冉。”當時只是呵呵一笑,隨後給出媽媽一句滿意的答案,便xx顛xx顛的玩去了……

長大後,才明白讀書的重要性。空閒時,便和爸爸媽媽一同去逛書店。《窗邊的小豆豆》,《魯濱遜漂流記》,《湯姆·索亞歷險記》已成了我愛不釋手的書集。每天寫完作業,都要把書“啃”完一番,才肯睡覺。

我愛讀書,書像一位學者,不斷地教育着我,啓迪着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有付出,纔會有收穫,如果你一直在書的世界裏遨遊,就會品嚐到豐收的喜悅。文學家陶淵明最喜歡讀書,每次對書中的內容有所理解時,就會高興的忘記吃飯。讀書不能走馬觀花,而是要專心致志,這要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是書陪伴了我度過了無數個日日夜夜,我只想大聲說出四個字:我愛讀書!

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這幾天,我在讀楊紅櫻阿姨寫的`笑貓日記之藍色兔耳朵草,當我剛讀了幾頁就愛不釋手了。

內容寫的是笑貓的好朋友虎皮貓常年呆在鐘樓上,把耳朵震聾了,笑貓聽說有一座藍山,山上有一種兔耳朵草,吃了能夠治耳聾,所以它不怕苦,不怕累,感動了黑蜘蛛,老虎,河怪,最後採到了兔耳朵草,還經過貓頭鷹的幫忙,但是兔耳朵草又被小兔子們吃了,扔了,但皇天不負有心人,虎皮貓最終還是聽見了!

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近段時間閱讀《細節決定成敗》一書,頗有體會。可謂淺顯中蘊涵着深刻的道理。不妨記錄下來,聊以自勉。

簡單的招式練到極致就是絕招。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什麼是絕招讓我想起金庸武打小說中主人翁的獨門絕學,似若無奇的不經意之間一招致命,殺敵於無形,讓我久久無法釋懷。

人世間真有所謂的.絕招汪中求先生作了最好的註解:所謂絕招,是用細節的功夫堆砌出來的!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了一位上世紀50年代服務業的勞模兼全國人大代表。他是一位賣糖的服務員,平凡得不得了,然而他在平凡的工作中練就了絕招:賣糖基本上不用秤稱,用手抓,一抓一個準,讓櫃檯上那把秤成爲了高效工作的見證。這樣大大節約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服務的有效時間。同時,他還發明瞭接一待二招呼三的服務方式,對服務業的影響可謂深遠。而他怎樣練就這門絕活自然少不了日復一日的練習。據報道,爲練成這門絕招,他自己買糖回家,閉門練習,一顆一顆地加加減減,手指打起了老繭,褪了皮又繼續練習,彷彿爲練習鐵沙掌,凡身肉掌穿梭於鐵沙之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最後一招一式之間成就了大手筆。

我們所從事的金融業,隸屬於服務行業,常有熱情易逝,委屈難平的感覺,這些都給我們的服務帶來必須的困難。而惟有職責感,催生着敬業精神茁壯生長,成爲揮之不去的動力源泉

熱情消退,職責感推動着你毫不遲疑地走下去,很多時候,又會得到新的樂趣,燃起新的熱情。枉受委屈,職責感支撐着你平心靜氣,胸懷坦蕩,你會覺得你對生活又有新的感悟,心境得到進一步的歷練。而這一切,便就蘊藏在匆匆的一朝一夕、平淡的一招一式之間。細節決不僅僅僅是細節,更是一種肯定自我的生活態度,一種愛屋及烏的進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