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閱讀心得體會(14篇)

閱讀心得體會(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閱讀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閱讀心得體會(14篇)

閱讀心得體會 篇1

一片天空,一片田野,一個安靜的水池,是這個故事的背景。我若有所思地合上書,開始回憶起這個叫安妮的女孩的一切。

主角安妮是一個紅頭髮的女孩,充滿想象力,開朗活潑。一個看似被所有人喜愛的女孩,卻成了孤兒。馬修打算收養一個努力工作的男孩,卻誤把喋喋不休的女孩帶回家了。

後來,安妮在那裏交了朋友,獲得了無數的愛。突然意識到這是一個尋找愛情的.故事。

就像作者打開了我們心靈的一扇門,透過安妮所看到的五彩繽紛的世界,她還原了純真的年代,看着愛情在蕭瑟的世界裏反覆磨練。安妮最孤獨的時候,她的影子就是她的朋友。她在不羈的孤獨中長大,逐漸養成了開朗倔強的性格。彷彿在影射我們曾經的倔強,我們接受了父母無微不至的愛,慢慢打磨掉棱角。安妮遇到了小女孩戴安娜,他們是多麼相像啊!幻想和歡笑一起。這不就是我們遇到的第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嗎?沒有小心翼翼的隱藏,給朋友反饋,徹底的互相幫助的感覺,這不是友情。

最後,所有人都接受並愛上了這個滿臉雀斑,愛吵鬧的孩子,在大家的包容和關心下,她成了一個好大人。

我勾着嘴——。這不是一種接受愛和幫助,褪去稚氣的生活嗎?安妮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喜怒哀樂,收集了每個人心中的愛,然後最好的回到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愛,你不需要努力去尋找。只要閉上眼睛,所有的點點滴滴都會讓你覺得愛無處不在

閱讀心得體會 篇2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作爲《激流》三部曲之一,透過對一個大家庭的描寫折射出對舊社會舊制度的厭惡與憎恨。

《家》這部分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閉塞的內地——四川成都爲背景,真實地寫出了高家這個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爛,潰敗的歷史;用巴金老先生自己的話說:他“所要展示給讀者的乃是描寫過去十多年間的一幅圖畫”。高氏豪門外表上詩禮傳家,書香門第,但掩蓋在這層帷幕之後的,卻是內部的相互傾軋,明爭暗鬥,腐朽齷齪,荒淫無恥。爲了維護這個作爲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臨崩潰的家庭,以高老太爺和高克明爲代表的那些衛道者,竭力奉持着禮教和家訓,壓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犧牲青年爲代價。這就又加深了新與舊、當權勢力與被壓迫者的矛盾,並使年輕人遭受巨大的痛若。在《家》中,就有梅表姐的抑鬱致死,瑞珏的悲慘命運,鳴鳳的投湖悲劇,婉兒的被逼出嫁……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無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禮教、迷信迫害的結果。我通過這些描寫,表現了深切的同情和悲憤,並向垂死的制度發出了“我控訴”的呼聲。

本書向我們充分的展現了封建社會家庭的面貌,封建的思想意識把人們一個個逼上了絕路:大少爺“高覺新”終日思念“梅”;“鳴鳳”因被迫婚自盡;“覺新”的表妹因大人思想保守,有病不能及時醫治,最終死了。當今社會,新的思想意識層出不窮,現在的思想是開放的,並不侷限於傳統的觀念,新的資訊通過各種渠道傳送到我們面前,開拓了我們的視野,給我們灌輸了最新的有益的思想意識;變封建爲開放,變傳統爲創新,變專制爲民主,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在巴金的《家》中,在那封建社會中,不敢像我們那樣開放,不敢創新,沒有民主;但現在有了,還有了互聯網,有了電視,有了計算機,有了……有了很多可以讓我們瞭解最新資訊的渠道,這一對比,證明了社會在發展,人類文明在進步,精神境界在不斷的提升着。我們可以向《家》裏面的“覺民”、“覺慧”學習,接受更多的'資訊,敢想敢做;還要以《家》中的“覺新”爲借鑑,不要一味的盲目的順從,否則到頭來還是苦了自己,要爲自己的理想去奮鬥。巴金痛斥了人與人在交往中黑暗、違心和奉承,通過三兄弟間性格的不同和對未來社會的不同看法進行了層層更加深入的分析。

在三兄弟中我最欣賞的是老三覺慧他是一個對前途未來充滿信心,堅定不移的相信舊社會一定會過去,舊制度一定會被捨棄的有志青年,也就是因爲他的這種性格使他和老大覺新的性格剛好背道而馳,就像兩條平行線不可能有任何交叉點一樣,也就註定着他們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老大覺新的性格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懦弱到極點的那種人,在以前就稱他爲“無抵抗主義”,也就是因爲他的這種性格導致他身邊最親的人死的死,走的走。雖然他感到無比的痛苦,但這種痛苦卻並沒有讓他改變自己的性格,只是在思想上有了些許轉變,但這種轉變並不足以讓他有所行動,他還保留着那分懦弱。而三兄弟中的老二覺民則是站在覺慧那邊,但他並不象覺慧那樣衝動,有着沉穩的性格,在必要的時候也回積極主動的爭取幸福,從這點上來說我還是很欣賞他的。因此在整個大家庭中,只有覺民和覺慧站在同一陣線上的,其他人則全是舊社會,舊體制的擁護者,可見覺民、覺慧和這個大家庭的隔閡有多麼深,所以覺慧除了恨透了這個舊社會、舊體制外,也恨透了這個只有舊體制和舊制度的大家庭,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了!以此表明他抵抗這個舊社會的決心。

而今天我們的家,家裏面我們成爲了中心,父母長輩爲我們而日益忙碌操勞,我們經常是坐享其成。更有的孩子連家務活都不懂得做,不懂得爲父母分憂,甚至還常常抱怨父母“沒有給最好的條件”。但是事事父母徵求和尊重我們的意見,寵愛並且溺愛我們,我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即便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我們並沒有意識到應該滿足,應該回報他們。看了《家》以後,我們爲之反思,我們生活在如此幸福的今天,是否應感覺到慶幸,感到快樂,感到幸福,並不斷努力,用自己最完美的成就來回報父母長輩們爲我們的付出呢?不管怎樣,今天的我們比過去的他們要幸福,我們的生活中沒有硝煙、沒有戰爭、沒有奴役、沒有飢餓……儘管生活中還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但是我們已經比他們原來的生活狀態好了很多,很多,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如此不易的幸福生活!

美好的生命的毀滅控訴了封建家庭的腐朽的黑暗,而先進的青年一代的覺醒和反抗,爲新時代的青年點亮了前行的明燈。太陽普照大地,總有黑暗的角落:社會再文明,總有迂腐的潛伏。倘若處在陰暗迂腐的現實之中,那麼時代的新青年就應該繼承和發展那永不退色的五四精神,用他的光芒驅散現實的黑暗。

閱讀心得體會 篇3

讀書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非常重要,從小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更爲重要。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親自閱讀是引領孩子喜歡讀書的一種途徑。

書對孩子而言,是認識世界的重要渠道。因此我們就爲孩子挑選適合其認知程度與興趣的書籍。自從微笑進入中班以來,我發現她比以前更熱愛看書了。很多時候都是拿起書就大聲朗讀起來,讀到不認識的字時,會拿着書來問我,我告訴她讀音後,她會繼續讀下去。讀到自己認識的.一些難字或有趣的情節時,會哈哈笑起來。

有時晚上臨睡時讓我講故事給他聽,她每次都聽得津津有味。有時也突發奇想說:“媽媽,我也給你講故事。”講完後,我就會問他這個故事主要講的什麼內容?讓你明白了什麼道理呢?啓發他思考問題,這樣便於他理解故事的意義,並對文字產生興趣,是他理解能力逐漸加深。在家中,我給孩子買了數百本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厚厚薄薄一大堆,培養他的閱讀興趣,幫他提高閱讀能力,拓寬他的知識面。

如今的社會很多人都要上班養家,孩子要上學,孩子和父母的相互交流機會和相處時間有限,但我覺得我們應該盡我們的所能,每天花30分鐘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讀書,切切實實地關心孩子的學習。親子共讀就是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共同學習、共同分享、共同經歷一件事情,共同體會故事中的喜怒哀樂,引導孩子讀好書,好讀書。親子共讀是加深孩子和父母感情的橋樑,它可以加深父母與孩子的親情,使孩子深切的體驗到父母的愛的溫暖,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我們共同讀書吧!閱讀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和孩子交流的平臺。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快樂的閱讀、和孩子一起分享閱讀的喜悅吧!

閱讀心得體會 篇4

從小養成樂於讀書和善於讀書的習慣,對人的一生有着極爲重要的意義,和孩子一起快樂讀書。人一生中真心讀書的階段主要是中小學時期。幫助孩子養成讀書的好習慣,首先要營造書香之家的氛圍……

——著名教育學家 孫雲曉

快樂是什麼?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醫生的快樂是是爲病人解除病痛;教師的快樂是他的學生品學兼優......而有些人卻以讀書爲快樂。因爲這種快樂是長遠的,它可以滋養生命的四季,使你的生命更飽滿,更充實!

——摘自竇桂梅閱讀《快樂與讀書》

和所有孩子一樣,遊騏瑞從小就喜歡聽故事,記得是在上幼兒園大班時,我們就給他買了鄭淵潔的《舒克貝塔航空公司》,《舒克貝塔和老鼠報》,《舒克貝塔和五角飛碟》等等。當時孩子還不識字,我們就讀給他聽,但要求他要認真聽,在聽的過程中提出自己想要問的問題,聽後要簡單說說大概內容。聽我們讀書,孩子特別認真,並且能經常提出問題。記得孩子在聽《舒克貝塔航空公司》時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老鼠本身就壞,爲啥舒克貝塔就這麼可愛?當時我們是這樣回答他的:首先這是一部童話小說,是作者打的比喻,因爲舒克貝塔就是不願意繼承老鼠家族小偷小摸的傳統,而離家出走去闖世界,後來經過種種艱難,終於建立了另一種口碑。雖然孩子當時還不完全明白這種解釋,但他聽得很認真。

上小學一年級時,有一天,遊騏瑞的班主任老師(語文老師)告訴了我們一件事情:在上語文課時,課本上有一首詩,詩名叫《問大海》,詩中寫到:大海大海我問你,你爲什麼這樣藍?大海笑着來回答:我的懷裏抱着天。大海大海我問你,你爲什麼這樣鹹?大海笑着來回答:漁民叔叔流了汗。老師話音剛落,遊騏瑞便迫不及待地站起來說:“錯了錯了,海水鹹不是因爲漁民叔叔流了汗,而是因爲海水裏面有鹽分,所以海水是鹹的。”聽老師這麼一說,我們先是一驚,隨之是內心無比的欣喜:孩子讀書不僅學到了知識,還能將它們用來解釋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這就是所謂的學以致用。所以就告訴他:”你讀得越多,你就懂得越多,你懂得越多,你就越聰明。“從那時起,我們就下決心,一定要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少年兒童時期是孩子學會讀書的.關鍵,養成好的讀書習慣非常重要,作爲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書,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爲了提高孩子的識字能力,從一年級開始,就讓他學會查字典,每個星期都讓他去書店看書,有選擇地給他買一些書,在給孩子買書方面,我們也有考慮。好書是在太多,但並不是每一本書都適合兒童成長階段,而是要看閱讀時機和閱讀對象。我們先是給他買了《格林童話》、《昆蟲記》、《木偶奇遇記》、《海底兩萬裏》和一些少兒版的《成語故事》、《水滸傳》、《三國演義》等等,隨着識字量的增加,到了三年級,識字問題基本解決,我們又先後給他買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苦兒流浪記》、《青年近衛軍》等等。我們一直抽時間陪着孩子讀書,無論是課外讀本、還是孩子語文書上的文章,讀後都要和孩子一起談談自己的體會,我們覺得聽孩子談體會是一種快樂,也是對我們的一種啓迪。

五年級上期遊騏瑞轉學到了三原附小五年級二班,最讓我們感到高興的是,這個班有一個特別愛讀書、特別重視培養孩子閱讀的班主任老師,是個讀書氛圍很濃的集體。孩子一到三原附小,就聽到一個好消息: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要來三原同孩子們見面,還要簽名售書。孩子太激動了,一口氣買下十多本沈石溪的動物小說,只要一有時間,孩子就會津津有味地讀起來,並不停地給我們講述書中的精彩情節,在孩子的感染下。我們也認真品讀起了這些書,讀後同孩子一起分享書中的收穫。

《王妃黑葉猴》中丹頂佛爲了自己的孩子能擺脫死囚的命運,歷盡千辛萬苦,忍受了難以忍受的苦難,終於讓自己的孩子擺脫死神,使我們體會到世間母愛的偉大;《雪豹悲歌》中小雪豹雪妖在人類身邊長大後重新回到了山野,儘管雪豹媽媽想努力彌補對小雪妖的愛,但爲時已晚,小雪妖錯過了最佳學習生存能力訓練的時期,最後慘死在山野;《戴銀鈴的長臂猿》中單臂猿依靠別人的溺愛活着,靠山倒了,自己無法生存而死的悲慘遭遇;《退役警犬黃狐》中機靈、勇敢,忠於主人,在最危險的時候挺身而出,用犧牲自己的生命開闢出一條戰士們衝鋒陷陣的通道。

同孩子一起讀書是一件無比快樂的事。從這些年孩子的成長來看,我們和孩子一起閱讀效果會比孩子一人閱讀好得多,因爲我們同孩子一起閱讀,一起交流讀書的心得體會,能使我們和孩子有共同的語言,在交流中,書中的精美描寫,書中的道理,都會增加與孩子的溝通,更加了解孩子,同時也能使在人從同孩子閱讀中體會到,讀書快樂,同孩子一起讀書更是一種快樂。

閱讀心得體會 篇5

大家好,我是二(5)班z的家長。剛纔聽了專家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

那天接到老師電話,讓我今天在這裏跟大家介紹一下在培養孩子閱讀興趣方面的體會,我感到很榮幸。說到體會和經驗,在座的有專職媽媽,還有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肯定有很多好的體會和經驗。接到這個任務之後,我回顧了幾年來的做法,總結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幾點:

第一,在不同的年齡段,要選擇適合的書。

在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我主要是買一些以圖片爲主的卡片,這種卡片圖大,顏色鮮豔,鈺力很喜歡自己拿着看看或者玩耍,外婆也經常給他講這是什麼那是什麼。

到了學說話的時候,我又給他買了一些圖文並茂的童書,比如《嬰兒畫報》之類的。我對講故事從來都不在行,那時我很羨慕那些可以繪聲繪色講故事的媽媽,怎麼可以把故事講得這麼動聽,我就會照着書裏的故事一字一句地讀給他聽。後來我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裏看到,專家說“對於白紙一樣純潔的孩子來說,任何詞彙於他都是全新的。我們最初灌輸給他什麼,他就接受了什麼。孩子天性中對任何事情都充滿好奇,給他‘讀’或‘講’,對他來說同樣有吸引力。”看到這段話,想想原來自己的做法也可以。在鈺力會開口說話之後,我就注意以成人說話的方式和鈺力交流(比如“皮球”就說“皮球”,而不說“球球”),對於他感興趣的事情,如果他能聽懂就好了,如果不明白,再以他能明白的方式解釋一遍。我個人覺得這樣會讓孩子儘早瞭解和學會對事物的準確表達。

鈺力上了幼兒園之後,我就給他買了一些繪本和寓言、童話故事書。不管是他自己看還是我給讀,他都很投入;慢慢地他就不再滿足於只看圖了,還經常地會問這是什麼字,那是什麼字,在路上喜歡指着他能看到的任何一個字問,這個愛好一直保持到現在。對於認字,剛開始也刻意教過,但是效果不理想,我就請教了一些有經驗的朋友,他們告訴我不必太着急,到了一定的時候,孩子自然會“開竅”的,不要強求,順其自然是最好的。到了幼兒園的最後一個暑假,發現他的識字量猛增,我想這應該跟他喜歡看書和他的那個愛好有相當大的關係。

上學以後,特別是學了拼音之後,鈺力開始了獨立閱讀,從拼音讀物開始,到現在他的閱讀面更加廣了,文學類的,科普類的,報刊、雜誌都愛看。現在他的閱讀速度很快,老師推薦的一個學期的閱讀計劃他很快就完成了。在老師推薦的書中有很多都是很好的兒童作家的作品,我就找了一些他們的其他作品給他看。從去年9月到現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他的文學類閱讀量已達到了650多萬字,這是不完全統計。

第二,有了好書之後,要陪孩子一起讀書。

剛開始,我和很多人想的一樣,都把“孩子已經識字了,可以自己看書了”、“自己工作太忙了”這些作爲藉口,很少甚至沒有再和孩子一起讀書或讀書給他聽。孩子必竟是孩子,他認爲薄的書看得快,厚的書花得的時間多,鈺力都是挑薄的書看,那些厚的書他都不要看。我想這個問題在大人身上也會出現。爲了改變這個問題,我及時進行了反思,調整了做法。舉個例子吧: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厚厚的一本,我剛給鈺力的看的時候,他就跟我說:“這麼厚,什麼時候才能看完呀?”語氣中明顯透露出他不想看。我想了一下跟他說:“那你先看其他的書,這本書我先看。”我用了幾天時間翻看了這本書後,告訴鈺力這本書很有意思,很好玩,還透露了一點點內容給他,吊吊他的胃口。他聽了馬上就來了興致,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直到現在,他有時還會跟我提起小豆豆的巴學園和她的巴士教室,會流露出羨慕的.神情。

我想有了好的書,除了要督促孩子讀書,必要時可以陪孩子一起看書,也不用每本書都一起看。或許有時候孩子就想我們陪他看書,這是我的想法。

第三,要爲孩子創造良好的讀書環境。

在學校,老師給孩子們創造了非常好的讀書氛圍。班裏建立了圖書角,每天的早上到校後到做早操前都是孩子們課外閱讀時間。鈺力每天都會早早地過來看書,除了看自己帶的書,還要借圖書角的書看。現在白天的閱讀時間都超過了半小時,晚上我基本上不刻意安排閱讀時間,做完功課,到睡覺之前那段時間,他大多時候都會很自覺地用來看書。鈺力房裏有2個書架,一個是放還沒看的書,一個是放已經讀過的書。每次買了新書,我都會幫他在書的內頁蓋上他的印章,然後在電腦上作好藏書登記。每次看完一本書,又讓我幫他做好閱讀量的登記。看着已讀書架越來越滿,未讀書架越來越空,他的成就感也會越來越強,讀書的興致越來越高。有時他自己還會提出想看哪類的書,我就會給他添置一些。鈺力很羨慕外公有一個一面牆那麼大的而且擺滿了書的書櫃。去外公外婆家小住的時候,他就會在外公的大書櫃裏找書看。

鈺力之所以喜歡看書,我想跟他喜歡聽故事也是分不開的。他很喜歡聽奶奶講三國和西遊記的故事,每次聽都很專注,聽完了不過癮還會讓我買書給他看。

以上就是我這幾年來做的。

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梅子涵教授說過:先做讀書人,然後談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長,這纔是爲人父母應當追求的幸福。我想以這句話和在座的家長共勉。也真誠地希望能從各位身上學習更多關於孩子教育方面的好方法。

謝謝大家!

閱讀心得體會 篇6

《格林童話》這本書使許多像我一樣的小朋友有了一個夢幻般的天堂,有了夢幻般的朋友,讓我們的世界變得十分充實,對未來充滿了純真的美好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它會更加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以一顆充滿愛的'心去追逐自己的夢想。《格林童話》真是一本適合小朋友們讀的好書呀! 昨天我讀了一本叫《格林童話》的書,這是雅科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寫的一本童話故事作品集。

這本書一共有33個童話故事。這本書是一本充滿童真童趣的書。有《萵苣姑娘》《睡美人》《白雪公主》《青蛙王子》。那是一個個天真爛漫的童話世界。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睡美人》這一篇童話故事,講述的是在很久以前,王后生下一個女孩,王上請女巫參加宴會,有一個女巫沒有請,那個女巫闖了進來“祝福”了小公主。小公主長大了,卻種下了魔咒沉睡了一百年,一百年後,來了一位王子,把公主吻醒了,公主甦醒了,整個皇宮同時也醒了,風吹了,樹葉動了,狗叫了,馬叫了,鴿子飛走了,王上和王后也醒了。他們看見王子抱着公主走下了樓梯,王上和王后很高興,便將公主許配給了王子,給倆人操辦了一場盛大的婚禮,最後他們兩個人獲得了幸福快樂美好的生活呢!

一個個家喻戶曉、精彩動聽的故事,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星星照亮着我們的童年。我們在這些故事中感受真善美,學會知錯就改,並且變的勇敢而堅強。現實的世界有光明也有黑暗,而童話世界更多的是美好,我們要用純潔透亮的眼睛去看世界,便可以使這個世界天真無邪。

閱讀心得體會 篇7

作爲教師要有終生學習的理念,要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要讓知識與頭腦具有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徵。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用全新的知識和全新的理念來教育富有時代精神的學生,你的教育才適應時代的發展的要求,千萬不要井底之蛙、夜郎自大、故步自封。作爲教師要學會學習和閱讀,在博覽羣書中思考、積累,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思想,拓寬文化的視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強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教師尤其要閱讀經典,與人類的思想家、教育家對話,學習他們的研究成果,提高文化素養,尤其要提高人文素養,並在此基礎上培養科學精神,這是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形成、發展的基礎,也是教師成長的必備條件。個人素質就成爲了能否勝其重任的關鍵因素,而在這其中“人文素養”又是其關鍵之關鍵。我在平時的教學中非常深刻的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和榜樣示範作用對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及道德標準的巨大影響力。我也儘量從各種方面提高自己的個人素質。

下面我就談談看了教師人文素養《教育的真諦》一書後,我對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一些理解和感受。

陶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就是指是什麼樣的生活就是什麼樣的教育。生活教育反對殺人的種種考試,教人讀活書、活閱讀。生活教育也不教學生吃人,不教人升官發財,只教中國的民衆起來做自己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做人中人。作爲一名老師我們最終教育目的不是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個“高分低能”的書呆子,而是要實施創造教育目的。教育是爲了學生“手腦雙揮”“手腦聯盟”“手腦雙全”,這就是創造教育所達到的目標,又是創造教育目標得以實現的手段。陶先生就提出了“在勞力上勞心”、“教學做合一”的主張。可以這樣說,“手腦雙揮”是陶行知創造教育的精髓。他在《手腦相長歌》中寫到:“人生兩塊寶,雙手和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手腦都會用,纔算是開天闢地的大好佬。”這是他創造教育的目的的集中體現。就教師而言,教師的創造,不像宗教家、戀愛至上主義者、美術家,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愛人。教師“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陶先生指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說得正確些,先生創造學生,學生也創造先生,先生、學生合作而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又說教師創造教育的目的,是要創造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和創造的理論與技術。我想這是每一位教師最大的理想吧!

美術課程標準中提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因而,在教學過程中,就應該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美術教材中的圖片大多來源於生活實際,而個體又是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在社會中,與自然和社會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之前,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經驗和知識,對於不少事物也有了自己初步的看法,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生活教育。

教學與生活教育是雙向互動的,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主動參與,採取合作學習、小組學習等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要促使學生積累更多的生活體驗,讓學生體驗到生活的樂趣。生活是教育的海洋。陶行知先生認爲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整個社會是生活的場所,即教育之場所。有生活就有教育,讓我們的教育伸張到大自然,伸張到我們的生活中去。

最後我想以陶行知先生的話作爲結束語:

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重點句子1:然而,歷史是不能假設的,生活也沒有那麼多如果,所以無論孩子多大,也許還在媽媽肚子裏,家長們都要做好爲人父母的準備。

重點句子2:徐世立先生不是教育家,他寫的不是教育專著,他只是將家長與孩子的成長過程記錄下來,講述家長的期待反覆於天堂地獄之間的歷程,講述家長成熟的代價不亞於一場戰爭,而且這場戰爭除了同敗或共贏,沒有第三個結果。

重點句子3:徐先生無奈送兒子去擇差教育集訓營,那裏用大家無法想象的辦法拯救孩子。

閱讀心得體會 篇8

《野性的呼喚》的作者是美國作家傑克倫敦。它說:巴克,一隻狗,是狗和狼的混合體。他住在溫暖的南方。他溫順,沒有警惕性。有一天,巴克被園丁賣給了一個狗販子,被帶到寒冷的北方做雪橇犬。它被別的狗打,欺負,所以它爲了生存而掙扎。它祖先的野性從它的內心爆發出來,逐漸變得兇狠、殘忍、狡猾。它殺死了原來狗羣的首領,取而代之。最後,在野狼的召喚下,他們逃進了森林,變成了狼。

巴克本來是一隻溫順普通的狗,但是他有狼血,所以第一主裁判應該把他放回大自然,大自然纔是他真正的家。園丁,如果不是因爲他,巴克不會接受生活、野生和自由狼的訓練。迴轉對巴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教訓,要知道在自然界中,弱者是無法忍受的,所以他們應該成爲強者。巴克在變成狼之前對惡劣的'環境變得很殘忍。

其實我覺得對不起巴克。因爲它很愛它的主人,被可惡的園丁賣了之後,它再也不能和評委的孩子玩耍打架,不能在溫暖的陽光下洗澡,不能伸手拿衣服,不能用食物張嘴,它舒適快樂的生活就這樣結束了。歷經種種磨難和磨難,尤其是他所愛的第四個主人桑頓死後,他再也聽不到桑頓親切地罵他,溫柔地撫摸他。相反,他不得不扔掉這些美好的東西,投身到惡劣的環境中,成爲狼的首領,獲得自由。

巴克靠自己活了下來。我們是一樣的。生活中難免會經歷一些困難和挫折。只有克服它們,我們才能適應每一個新環境。

閱讀心得體會 篇9

可以概括爲:解自己,如何快樂的工作。確立方向,高效工作,和諧人際,協調生活。如果你還在爲工作而煩惱,就試着改變一下自己吧。即使不能做到如魚得水,也應該向“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庖丁學習。

購買了《快樂工作》和《五星級員工》兩本書給員工閱讀。抽空閱讀了《快樂工作》感到受益匪淺。公司領導爲了豐富職工娛樂生活和提高工作的積極性。

人的一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除了吃飯睡覺,最主要的活動恐怕就是工作了工作,首先是爲了滿足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工作可以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其次,從較高的層面來說,工作還是人們體現自我價值,創造社會財富的最主要途徑。尤其是現代的社會化協作越來越成熟的時期,每個人所做出的工作都能比以往任何時代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如何能盡我所能的利用才能創造財富和推動社會進步就成了現代社會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

會生活的更快樂。可以這樣理解這句話,本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工作中不失去熱情。曾有人做過這樣的統計,人的一生中平均工作時間是9.1小時/天,佔了三分之一還多;如果你工作中毫無熱情,得過且過,那除去睡覺休息的時間,生活中的大半時間都將變得索然無味。因此,快樂的工作不僅僅是關係到工作質量的'問題,還與我生活質量息息相關。一定程度上可以這麼說:快樂工作等於快樂生活!

還是有一部分人怎麼也提不起精神和熱情,但在實際工作中。只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被動地完成工作,枯燥重複的感覺中消磨時間。這是什麼原因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書中都給我作了分析。

寸有所短,首先是定位。尺有所長,一個人應該清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且以之作爲主要條件來選擇你工作,而隨波逐流或盲目跟風所選的工作自然不容易培養興趣,又怎能有快樂呢。要實現自己的理想,享受自己在奮鬥過程中的幸福和快樂,就要選擇正確的道路。

高效的工作也是重要的因素。如果,其次。拖延的工作作風會給我帶來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會有所體會,當時間、精力在拖延中一點點的被磨掉,當沒做完的工作越來越多,而限定時間越來越近的時候,那種被山壓迫一般的沉重感不是誰都可以談笑應對的因此有很多人之所以在工作中慢慢變得煩躁不安,心情惡劣,就是因爲一個不好的習慣—拖延。要在工作中感到快樂,就要減少“不快樂”事,珍惜時間,管理時間,學習科學管理時間的方法和技巧,減少低效率重複勞動”就是工作良藥了。

良好的人際關係和有效的學習能力也很重要,再次。有句俗話說的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而後者則決定了事業發展的前景和深度,如果把工作當作人生中長途旅行的話,學習能力就是這個漫長征程中的一個個加油驛站。

生活質量又反過來影響工作狀態,最後一點就是協調好生活與工作之間的關係了工作帶動生活質量。兩者之間的平衡十分重要。既不能一味的瘋狂工作,做個加班狂人,又不能好吃懶做,縱情享樂。瘋狂工作只是透支自己的精力,很容易造成身體變差—加倍工作的惡性循環;而好吃懶做則是種消極的生活狀態,任何一個投入生活的人所不恥的。

閱讀心得體會 篇10

愛是人類最好的語言。我們都在愛中成長,然後把愛的芬芳傳播到四面八方。愛會給你帶來無限的溫暖,也會給你帶來幸福和健康。“讓愛活在我的家裏”和“讓世界充滿愛”是每個人的願望。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向孩子傳遞愛,如何爲孩子營造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呢?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創造一個學術家庭,和孩子一起學習。

親子閱讀-讓愛住我家

日本“圖畫書之父”鬆居直先生說:“給孩子們讀書就像和孩子們手拉手去故事國旅行,分享同樣充滿溫暖語言的快樂時光。通過讀這些書,我已經完成了他們小時候父親想對孩子們說的話。”

和孩子一起讀書,可以一起讀書,一起讀詩,一起唱歌,一起扮演書中的人物,一起編自己的故事,甚至一起欣賞一部優秀的電影作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教授說:“親子獎勵”是“親子閱讀”的另一種形式。因爲這些世界經典的兒童電影大多是根據經典的兒童讀物改編的。比如《綠野仙蹤》、《夏洛的網》等。欣賞這些電影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優秀的兒童讀物,還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進入兒童經典讀物。”

當然,親子關係也不容忽視。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的智力在他的指尖上。”業餘時間,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玩遊戲,增進感情;你也可以做手工和小實驗來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當孩子們選擇一起閱讀和做內容時,試着使主題多樣化和豐富。你可以選擇練習語言的小詩,也可以選擇培養數字感的小詩;你可以選擇國內優秀作家的作品,也可以選擇國外優秀作品;你可以選擇開發智力的遊戲,也可以選擇挑戰體力的遊戲;你可以寫童話,也可以馳騁數學王國,在科幻天空中飛翔;...

榜樣引領——家長做讀書人人

只有熱愛閱讀的`父母才能培養熱愛閱讀的孩子。晚飯後,父母拿着書的場景會成爲孩子觀察和模仿的對象,這種學術氛圍也會激發孩子的閱讀慾望,使他們從小就對書感興趣,一旦愛上,就會持續很長時間。

家長可以閱讀家庭教育書籍,瞭解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吸收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閱讀與行業相關的書籍,提高職業競爭力,爲孩子樹立榜樣;閱讀文學、歷史、哲學書籍,學習各種優勢,提高智慧;閱讀藝術、社會科學,提高欣賞能力;閱讀遊記、傳記,瞭解地區、人物,爲實踐活動奠定理論基礎;

豐富的閱讀活動,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式:文本,記錄孩子閱讀的真實感受;圖片,表達心中流動的情感;照片,留下一起閱讀的美好時刻;視頻,見證豐富多彩的親子閱讀活動;...

精彩的閱讀活動,豐富多彩的記錄方式,見證了你我在閱讀中的收穫和成長。

閱讀心得體會 篇11

兒子出生,讓我無比震撼,快樂過後養子的辛勞接踵而至,表示壓力山大。兒子上幼兒園,讓我如釋重負,輕鬆過後教子的責任並未轉移,表示壓力比山大。

目前兒子在上幼兒園,但看看上小學的侄兒,我仍然深感極度恐懼。因爲現在大多數家庭的孩子只有一個孩子,難管,難教不言而喻。爲此我儘量多的去找一些關於孩子教育方面的書籍閱讀,希望能對我這個小家庭有所幫助。當然大多數教育類的書籍都能給我帶來一些收穫,但對我心靈的衝擊遠沒有最近看的一本書來的強烈。

這本書叫《一個孩子的戰爭》,是武漢作家徐世立撰寫。徐世立先生不是教育家,他寫的不是教育專著,他只是將家長與孩子的成長過程記錄下來,講述家長的期待反覆於天堂地獄之間的歷程,講述家長成熟的.代價不亞於一場戰爭,而且這場戰爭除了同敗或共贏,沒有第三個結果。

在書中,徐先生有一句話我深以爲然。他說:孩子吃的苦頭是在代父母受過。徐先生想通過本書與兒子和解,達到真正的父子同心的境界。的確,一個孩子的家庭,家長本身是不成熟的,家庭結構是有先天缺陷的,需要家長思考的問題會更多,需要家長付出的代價會更大,但是並不是說思考得更多就是干預得更多,更多的代價就是更大的回報。其中尺度的把握,分寸的拿捏,實在需要家長們好好研究和琢磨,因爲不一樣的家庭,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孩子,這個度真不一樣。

徐先生認爲孩子4歲前交由岳父岳母帶大是錯誤的源頭,老人恣意寵愛,父母之愛缺失,熔鑄了一個心理失衡、性格複雜的稚子。這一點我也認同,我兒子從出生一直是由我和他媽媽帶,雖然有些日子幾近崩潰,但兒子心理健康、性格開朗就已經是對我們最好的回報。當然孩子也會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我認爲那只是人性使然,只要善加引導,必不成大患。

書中有一章的題目是:墮落從電腦開始,我相信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對這個題目感興趣,我也不例外。徐先生開始不同意購買,孩子他媽妥協了,理由是電腦需要善加利用,不會用不行,沉迷遊戲更不行,所以要在眼皮底下監控,結果監控失敗。那麼可能有很多家長要說,咱家的孩子怎麼就監控住了呢?要知道咱們家的孩子才4歲多,徐先生給兒子買電腦的時候,他兒子已經14歲了。我理解,徐先生在源頭上淪陷,造成後期步步被動,嬰幼兒期性格習慣培養缺失,小學期間嚴格要求、重點培養、壓迫式管束教育,終於在中學叛逆期敗在電腦上,實在比較合乎常理。在這裏我並沒有幸災樂禍之意,我以爲,家長不能將錯誤歸咎於孩子,作爲成年人的家長應該在孩子出生的時候就先教育好自己,並掌握儘可能多的教育常識,不要讓自己的無知在孩子身上報應,那是不負責任的做法,最終家長也要付出代價。雖然徐先生很後悔沒有將孩子留在自己身邊撫養,但是就算徐先生將孩子留在身邊,如果沒有學會做父親,結果仍然好不到哪裏去。既然爲人父爲人母就必須擔負起教育子女的責任,父母教育是任何社會教育無法取代,無法彌補的教育。寫到這裏我再一次表示壓力比山大,但再大也要扛起,因爲父愛如山,孩子需要父親撐起一片開闊的天地,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試想,如果徐先生沒有將孩子送給老人撫養;如果徐先生能給孩子更多的父愛;如果徐先生能儘早提供電腦給孩子使用,並善加引導;如果徐先生能陪孩子玩一玩遊戲。也許後面本不該發生的事情就真的不會發生。然而,歷史是不能假設的,生活也沒有那麼多如果,所以無論孩子多大,也許還在媽媽肚子裏,家長們都要做好爲人父母的準備。因爲孩子們再大的錯誤,說到底第一責任人和第一受害人還是父母。稚子無錯,先反省自己吧!

徐先生的家庭,在孩子上高一的時候接近崩潰,徐先生嚴重失眠,孩子他媽以淚洗面,孩子已經厭惡閱讀、消費無度、軟硬不吃、油鹽不進,怎麼辦?徐先生無奈送兒子去擇差教育集訓營,那裏用大家無法想象的辦法拯救孩子。大家不禁會問:徐先生的兒子救回來了嗎?後來會怎麼樣?孩子考上大學沒有?現在情況如何?限於本文篇幅,我無法一一說清,請各位感興趣的家長自行購買閱讀,無論您處於什麼狀態,我相信您都能從《一個孩子的戰爭》這本書中得到某些啓發。在這裏我要代表閱讀過本書的我認識的或不認識的家長們,感謝徐世立先生無私的將自己的親身經歷撰寫成書,讓我等後來者借鑑,這需要何等胸懷,何等勇氣。最後,祝家長們教子有方,壓力不大。

閱讀心得體會 篇12

親子閱讀,不僅能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和觀察能力,還能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爲今後的學習作奠基石,我們家長需要用心投入。孩子的習慣,需要我們家長用心引導;孩子的潛力,需要我們家長用心去發現和激發。下面是我親子閱讀的`一點點分享:

首先,閱讀貴在堅持。作爲家長都不堅持,又怎麼能讓自己的孩子做到持之以恆呢?就像我,中間放棄了一段時間,他也跟着放棄了,現在我們倆都重拾了這份堅持,現在的他明顯的由被動變爲了主動,閱讀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課。在閱讀中,他找到了樂趣;在閱讀中,他發現了世界;在閱讀中,他吸取了教育智慧,他在閱讀中成長着。

其次,閱讀須選對書。繪本閱讀是他這個年齡段最適合的書籍,繪本的畫面很細膩、豐富,簡單的故事,簡單的對話,有時候可以不需要文字,通過畫面他來猜測故事情節或創編故事,是想象和創造的結果,讓孩子從繪本的圖畫中讀出故事,也能欣賞繪畫,讓閱讀成爲一種樂趣,而不是任務。我們選的書還要尊重孩子的年齡和心裏特點,選一些他感興趣的,增加閱讀效果。

最後,閱讀必重環境。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輕鬆、安靜的環境,一個嘈雜的環境如何讓我們都靜心閱讀呢?坐在牀上的睡前30分鐘是我們的固定時間,安靜又和諧。我想帶他去圖書館借書看,一方面感受那的氣氛,另一方面培養他愛惜書本,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的好習慣。

其實,不管多大年齡的小朋友,都需要父母的陪伴,親子閱讀,是最好的選擇。

閱讀心得體會 篇13

這幾天與孩子一起讀書學習,讀到高興時,我和孩子都開心的笑了,孩子用那稚嫩的童音讓我快點讀,心裏感到很滿足。靜下心來想,孩子的好習慣真的是由家長引導和啓迪的。

與孩子一起閱讀,感覺自己的思維傾向於理性,而孩子的思維卻趨向於感性,在看同一本書時,家長和孩子的出發點和思考方式往往是不能同步的,家長的思維許多時候並不太適合幼年的孩子。有時發現孩子學的太慢,簡單的知識,卻總是理解不了;簡單的古詩,卻一直記不住,不知不學中,用成人的考慮問題的方式來要求孩子了。後來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小時候也沒有比孩子表現得要好,重要的是孩子那顆童心。“理解”比什麼都重要!要學會換位思考,要用孩子的心理來看待讀書這件事,()不要過早的將社會的浮躁帶入孩子那天真無邪的心靈,要保持孩子的童真。體會到在陪孩子閱讀時要有耐心,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有一份平靜的心情,用孩子思維體會孩子的內心世界和生活,這也是一種親情的收穫吧。

與孩子一起閱讀,通過一些小故事,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讓她知道一些簡單的社會準則,從小就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積累正能量。給孩子一個“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的環境,讓孩子有一個完整的成長,包括身體的,感覺的,情緒的,認知的,心理的,精神的,而不只是被灌輸屬於父母的認知和技能,那樣的人生無味而無趣。“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不爲之”,一切從小事做起,因爲生活讓我知道孩子成人要比成才重要得多。長時間與孩子一起學習、閱讀、娛樂、遊戲,讓我對孩子的生活、學習、心理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當孩子不開心的時候,想辦法讓她開心;當她在學習中取得好成績的時候,及時給予表揚,給予她一個充實快樂、無憂無慮的歡樂童年,讓她在幸福中慢慢長大。

與孩子一起閱讀,可以共同經歷着書藉帶來的喜怒哀樂,同樣的心情讓家長和孩子貼的更近,彼此間沒有隔閡,象朋友那樣親密無間、無話不談,可以零距離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變化,以便於及時調整方式方法,更好的'爲孩子創造學習環境,家庭環境。

與孩子一起閱讀,不僅孩子高興,我自己也感到很快樂,雖然生活很累,工作很忙,但是拿着書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就會不知不覺放鬆起來,感覺很溫馨。當她高興的時候,拉着我的頭,親一親我的臉,說聲“爸爸你真好!”,我真的很滿足,什麼是幸福,人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在這一刻,我很快樂。在與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有快樂,也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但想一想,這就是生活,這其中的滋味只有慢慢品嚐,才感到彌足珍貴。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讓我們暢飲這“源頭活水”,攀登這人類進步的階梯,成爲知識的富翁,精神的巨人!和孩子一起快樂的讀書吧。讓孩子成爲一個快樂的小書蟲!

閱讀心得體會 篇14

這次親子閱讀活動當中,我看到了自己孩子認真的一面,我也認識到了閱讀帶給我們的享受和歡喜。所以此刻,我的感受也是非常多的。對於我自己的孩子而言,或許以前我對他的瞭解並不多,但我總是沒有意識到這樣的事情,反而覺得自己很瞭解他,很關注他。其實孩子的內心世界是我們很難看到的,只有在這樣的`活動中,我纔有了一次機會去多加了解他。所以很感謝這一次閱讀體驗,讓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更近了一步。

通過這一次和孩子的接觸之後,我發現孩子是一個特別有愛心,有想法的人。比如讀一本書,他會被其中的情景影響,有時候還會被感動的流淚。孩子在我眼中一直都是一個比較樂觀的人,平時什麼事情也會開開心心去做,開開心心的面對所有的一切。但在這次活動中,他突然問我,“媽媽爲什麼會有人死去?爲什麼死去是永生?”

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震驚了,爲什麼我這麼開朗的孩子會問出這樣的問題,原來是他讀了一本書,其中有一位心地善良的人被奪去了生命,他才發出感慨,但是聽着他的語氣,總感覺他常常在思考着這樣的問題。我有點心慌,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去說,就跟他說因爲生命其實很脆弱,而生命的結束也代表着一個人的一生就結束了。有時候生命的結束並不是代表完結,或許它使用另外一種方式存在。孩子聽完之後,點了點頭,感覺是理解了。然後對我說“媽媽,我以後不會因爲生命的逝去而傷感了。”然後接着傻兮兮的笑了笑。

我很有感觸,平時這麼開朗的孩子,沒想到也會有時候去想一些這樣的問題,我總覺得了解他,理解他,其實我看到的只是表面罷了。平時他讀書,我也很少去和他有一些交流,我對他的瞭解真的很少,只關注他的衣食住行,並沒有關注到他的心理和想法。所以這是我組我誒母親的失職,也是我應該彌補的一些地方。

這次親子閱讀,孩子很認真的看書,這也是我第一次和他這麼近距離一起看書,他有問題就會問我,沒有問題就會安安靜靜的看下去。到了後面的時候,他突然對我說,“媽媽,你陪着我看書真好,可以和你分享,有不懂的也可以問你。”我當時才發覺,原來孩子需要的不是什麼別的,而只是簡單的陪伴罷了。以後我會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做好一名母親的責任,不再讓孩子孤單的成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