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範文10篇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範文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範文10篇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範文1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一箇中年接近老年的女人與她成年的兒子之間3年的通信。

這本書的語言直接到讓人感到一種痛徹心扉的感覺。龍應臺與她的兒子帶着不同的心態寫信,兩人之間的感情不斷地在變化。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兒子內心,想要打開那扇無形大門的母親。與這位偉大的母親相對的是一個青年對不母親的不屑與桀驁,可隨着母親的漸漸深入,兒子的態度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開始所謂的爲了稿費而寫,直到純屬是想要與母親交談而已。

書中的一個個深奧的問題,敲打着我的心靈,或許我從未想過如此複雜的國家、信念、家人之間的那層不明的關係,可作者龍應臺卻看透了這一層關係。用龍應臺在書中的一句話叫:我是一個難民的女兒,是一個靈魂的漂泊者,那也許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現實生活中的我,雖然懂得那些孝敬父母懂事的大道理,卻永遠也做不到,父母的一句關心,會被我當成嘮叨。我只顧着自己的花樣年華,卻不顧父母的日漸老去。總以爲自己很聰明,到頭來才發現那個聰明,其實是愚笨。我們總是不顧一切的大步向目標走去,絲毫不知道在背後,有着一雙關切的眼睛,有一雙渴望的眼睛,等着你回頭來看看她。

龍應臺用她優美具有色彩的語言向我描述了父母的無奈與辛酸,讓我懂得,無論你走到哪裏,總有一個家,在等着你。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範文2

陸陸續續的終於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爲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爲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爲“您”,僅僅是爲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爲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除此,令我感到驚奇的是,一個18歲的孩子可以有這麼深的文化底蘊,思想境界和人文關懷精神,實在是難能可貴的。他的那顆溫柔感恩的心時刻縈繞在我的心頭,他的對於高尚生活的嚮往讓我羨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來港大的學生也和我們內地的學生有異曲同工的地方,英語看和讀沒問題,但是根本無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對歐洲開始嚮往,嚮往每間咖啡館的靜謐,嚮往在那裏和三五好友悠閒的生活狀態,和內心的平靜,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更多的東西,比如藝術比如環境比如貧困比如真正的生活。

《親愛的安德烈》是一本適合闔家觀賞的書籍,母親可以從安德烈的字裏行間知道現在的同齡人的孩子心裏在想什麼;而年輕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龍應臺那一封封飽含關心與愛護的回信,也許對父母會有更多的理解。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範文3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是龍應臺和兒子之間往來的36封家書。我用了兩週斷斷續續的時間,今天終於讀完了。

本書內容概要:這本書是兩代人共讀的36封家書。作爲母親龍應臺和兒子中間隔了三十年。他們之間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因爲有隔閡,作爲母親不願意從此“失去”曾經認識的那個兒子。於是,想到了採用書信的方式與兒子交流。兒子也在她的影響下,採用書信的方式與母親交流。於是,關於人生、關於生活、關於學業等等的一些看法兩代人就開始了溝通和思想的碰撞。作爲父母與孩子同住一個屋檐下,卻是無話可談,他們深愛彼此,卻互補相識,他們嚮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樑,渴望表達卻找不到語言。這種寫信的方式,讓彼此有了連結。

這本書中,母子兩人的家書圍繞:德國的足球、香港文化上升到兩代人對國家的不同認識。在閱讀過程中特別佩服龍應臺的一些犀利的見解。

因爲是家書,讀起來特別輕鬆,也特別溫馨,在母子對話中讓讀者有收穫,有思考。對於我自己也有一些思考。看着襁褓中的嬰兒一天天在長大,而作爲母親的我也在一天天的老去,我也希望當女兒長大的那一天,我同樣可以趕上她的步伐。這種“家書”的形式對於我也是在女兒十八歲和她溝通的一種方式。

就如,我之前每天寫日記,只是爲了寫給自己一天的所思,所想,當年老的一天還能回憶生活的印記。

在閱讀到《給河馬刷牙》的時候,“在現代的生活架構裏,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爲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比較可能是快樂的。至於金錢和名聲,哪裏是快樂的核心元素呢?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我也會反思自己目前的工作到底是什麼呢?我們都希望有尊嚴的活着,體面的工作就是讓我們有尊嚴的生活着,而目前自己的工作只能是我自己謀生的手段,很有意義的工作,現在做的特別糾結和落寞,沒有了方向感,特別想跳出那個圈圈,而卻沒有了跳出的勇氣,只能在糾結中生活着。希望自己能夠心存陽光,期待光明的一天。

提到孩子,每一個孩子就是一本經,是爲母者終身奉讀的經。這本經好不好讀,就看母親的耐心、愛心、運氣及造化了。“風箏”即使放手飛了,這本經還是經常留母親手中,還是會繼續讀下去,繼續牽掛下去。愛孩子,愛家人,我們也必須有度才行。愛的太深,對方會窒息,想逃避,愛的太少,我們就缺少了感情交流。所以“愛”是我們一生要學習的功課!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範文4

父母對於子女的愛都是無私的,可是,因爲生活的年代不同,經歷的事情不同,對於許多事情的看法和想法也會不一樣,看了《親愛的安德烈》我被龍應臺與安德烈之間濃濃的親情和和諧的關係所感動。他們用文字溝通,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瞭解了彼此,真好。

在我自身和許多周圍的好朋友之間,都曾聽到過這樣的抱怨,父母抱怨子女長大後不如小時候聽話,我們則會覺得父母不理解我們。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在許多事情上有了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在父母看來卻是不聽話。龍應臺在《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一文中說過的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這樣的心態在我看來是很難得的。許多人都認爲,孩子長到八十歲,在父母眼中,永遠是孩子。而我們在漸漸成熟,開始有不同的想法,渴望得到理解,希望能夠不再被當成孩子,盼望長大,想要擁有自己的主見,因爲我們也是一個個獨立的人。

安德烈寫信的時候和我現在的年齡差不多,在他的文字中,我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龍應臺覺得安德烈不夠嚴謹,而我卻覺得這纔是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如果生活、寫作,什麼都是一板一眼的,那會失去許多真實的東西。或許成年人認爲做好一件事就是該認認真真、一絲不苟,我也明白這個道理,可是,我更多的是想把一些事在輕輕鬆鬆的環境中完成,而不是成爲自己的負擔和束縛。書信成爲了兩人溝通感情的橋樑,可以暢所欲言,真是一個不錯的溝通方式呢。

父母與我們生活的時代不同,他們在這個年齡的時候,或許有着許許多多的不知道和不瞭解,自然是比不上我們這信息傳播速度極快的年代。我們現在想要知道什麼事,上網一查就好了,可是在那個時候,沒有電腦,沒有網絡,想要得到信息,只能靠人爲傳播。曾經也聽媽媽說過她小時候的故事,可是,遠沒有這樣直觀的感受。看了這些文字,我理解了媽媽,我們生活的時代是不一樣的。我們擁有的高科技產物,是他們小時候無法想象的,細細想來,真是有一份感動。

在比賽中,爲哪個隊伍加油?是爲自己國家加油還是爲別國加油?這個問題,或許許多人包括我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爲自己的國家加油,因爲這是一種榮譽。而龍應臺則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會爲弱者加油。在愛國的同時,龍應臺看到了國家的另一面,並不完美的一面,這是許多人難以做到的吧?

在少年時,我們會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和娛樂方式,不想完全被父母知曉,此時,就需要他們更多的理解和信任了。在安德烈的生活中,曾提到“性”、“藥”、“搖滾樂”,我想這只是一種比喻,而作爲母親的龍應臺卻因此緊張。我明白這是一種愛,可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出發,不管發生什麼事,我都希望爸媽相信自己。如果得不到信任,我便會選擇深藏自己,因爲我覺得很難過。信任,無論是在親人還是朋友之間,都是重要的。

這點點滴滴的一切,正是說明了兩代人之間的差異,但是,能夠把這些差異變得和諧,互相之間能夠理解,真是很好。其實,我也很盼望這樣的和諧。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範文5

讀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振聾發聵的徹悟,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描寫,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爲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爲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爲“您”,僅僅是爲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爲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麼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也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們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臺那樣貼心的母親,把你們嚴肅的愛變得溫情一些,把你們古板的關懷變得更加親切一點,給我們一點柔美的微笑,給我們一點應有的尊重,那樣,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學生一定會變得比現在燦爛很多,很多!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範文6

曾被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深深的感動,感動於這位偉大而深情的母親,能用一顆尊重、包容的心和她的孩子們共處。年後,拿起的第一本書就是《親愛的安德烈》,像一部長篇的連續劇,從孩童階段看到了青少年時期,一頁接一頁,恨不得一口氣讀完。

這本書信集收錄了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三年來的36封書信。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當看到這樣一個介紹時,心底涌出的是些許的羨慕:如果我的孩子在她18歲的時候,還能和我保持書信聯繫,那該是多麼令人欣慰的一件事啊!就像安德烈在書裏說到的“我跟我的母親,有了聯結,而我同時意識到,這是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會得到的份,我卻有了……回頭看,我還真的同意你說的,這些通信,雖然是給讀者的,但是它其實是我們最私己、最親密、最真實的手印,記下了、刻下了我們的三年生活歲月——我們此生永遠不會忘記的生活歲月。”

。所以,我開始嘗試用文字來記錄我和涵涵之間的點滴片段,希望在將來某個時候我想念她時,回頭翻看這些文字,播放一段自己的電影,看見她稚嫩的小臉、清澈的雙眼和甜甜的笑容。

整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他們母子倆因爲年齡差距和東西文化背景差異,在很多問題上有分歧,但是,他們只是就事論事的表達自己的觀點,並沒有試圖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看法。龍應臺不像是安德烈的母親,而更像是他的朋友,一個願意聆聽的朋友。十八歲的安德烈能和母親堅持通信三年,在信中,他們無話不談——政治、喝酒、旅行、戀愛、各種困惑,如果沒有長久以來的彼此尊重,我想,他們母子是不可能有這份信任的。

我也一直在努力做到和涵涵平等相處,併爲此常常有些沾沾自喜,然而,安德烈的一段話卻讓我陷入了沉思,他說“MM,你跟我說話的語氣跟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

是啊,孩子的“自由”和“權利”不應該是我們賦予的,而是他們來就應該享有的。這種“自由”和“權利”不能因爲家長心情不好而被隨意剝奪,也不能因爲家長怕麻煩而被隨意剝奪,更不能因爲家長怕失去自己的“權威”而被隨意剝奪。

這讓我聯想到了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話題——“我的孩子不聽話”。我們似乎從小就被我們的父母唸叨着“要聽話”,如今,我們理所當然的又希望我們的孩子“聽話”。其實,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所要求的“聽話”,到底是希望孩子能自覺的“配合”,還是希望孩子的“服從”?如果我們漠視孩子的“自由”和“權利”,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服從我們,不難想象,那會引起多少的權力之爭,會迫使孩子想出多少辦法“對付”我們。如果是希望孩子的“配合”,那是不是首先應該尊重孩子,把孩子放在和我們平等的位置上,然後,相信孩子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呢?

在這本書裏,我同時也深刻的感受到了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和鴻溝,感受到了父母對子女不離不棄、貫穿始終的愛,就如龍應臺在書中說的“父母對子女的愛都是至死不渝的”。正是因爲這份愛,父母渴望瞭解我們的世界,心思急切,但是,這樣的感覺卻常常讓我們厭煩,覺得父母干涉我們太多,於是我們就會不自覺的遠離他們。漸漸的,不願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東西,偶爾的電話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無味——“最近好嗎?”“還好啦。”“錢還夠用嗎?”“夠!”我們在重視對孩子的愛的同時,是不是忽視了日漸衰老的父母日復一日的站在原地守護着我們的身影?是不是忽視了父母模糊雙眼背後流露的失落與渴望?

通過龍應臺的文字,我似乎重新認識了我的孩子,我的父母和我自己。我們的孩子在慢慢長大,他們需要的空間與界限每一天都在悄然的發生着變化,想要真正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需要不斷整理自己積年累月的想法與觀念,能有新的活力去跟隨孩子的腳步。我們的父母帶着對子女不變的關心正在老去,他們所需要的有可能只是我們發自內心的一句問候、一句肯定。我想,當我們努力去改變、去理解、去包容,我們和父母、孩子之間也終將會建立起一座通往彼此世界的橋樑。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範文7

喜歡讀龍應臺,喜歡她文字的平淡,喜歡通過它去開掘那些令自己感同身受的一直潛伏在自身周遭卻沒有被自己發現的東西,喜歡隨它而來的那些總能引起我強烈共鳴的“平淡無奇”的小驚喜。而《親愛的安德烈》,滿滿的都是這些好靈感。

正如書名,貫穿書本的始終是爲人父母對孩子的愛。早在初中時就讀過《目送》中的一小篇,說的是龍與兒子在機場告別,她久久目送孩子遠去,可兒子沒有回頭的背影彷彿在告訴她“不必追”。每每回想到這一節我總會感慨頗多,在每個父母心中,子女是永遠都長不大的,永遠都需要被呵護的。安德烈面對嘮叨的母親也曾說過:“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我是我。”讀到此處的時,心中莫名的一處酸楚,第一次那麼強烈的覺得到一個人的成長帶給父母的喜悅,其實是夾雜着傷痛的。

當安德烈問龍應臺想要孩子怎樣記得她時,她把自己比作柴火,她對安德烈說:“你帶着走的、永不磨滅的,是心中的熱度和光,去面對前頭的冰霜路。誰需要記得柴火呢?柴火本身,有何嘗在乎你們怎麼記得它呢?”突然想到某一天父母是會離我們遠去的。想到當我們一個人去走自己的人生路時,我總覺得我們心中必定會有悔,緊隨而來的卻是在形形色色的人羣中苦苦尋覓,卻終究找不到那一雙影子的痛。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們,有着少年們一樣的愛好,有着我們這個季節同樣擁有的有別於“輕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與我們又太不同了,德國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讓他與我們之間有着巨大的“隔閡”。但或許正是這樣的“隔閡”讓我喜歡讀安德烈,喜歡他有別於我們看問題的角度,更佩服他看到問題後做出的思考。

時間是05年,在香港遊行現場中年人、老年人、孩子佔了多數,而大學生卻少得可憐。安德烈對遊行的人中大學生的稀少感到疑惑,他問母親:“香港人不是爲自己的城市、爲自己的問題、爲自己的孩子的未來而來的嗎?那大學生去哪裏了?許多驚天的運動不都是以大學生爲主力嗎?”而在文章的最後安寫到:期末考比什麼的重要。……一大堆人根本不在乎他們生活在什麼政治下(只要有錢就行),大學生對政治——衆人之事——毫無關切,大學只管知識運輸,但表示不管人格的培養和思想的建立。讀到這裏,我不禁有些心寒,一個大多數大陸孩子認爲思想先進、民主先進、教育體制先進的香港讓安德烈疑惑、失望。縱然我並不能肯定安說的一切都對,但在當今的中國,誰又能說孩子們不是在爲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生活着?看到此情此景,又有多少箇中國少年會停下腳步去反思,有多少箇中國少年會看到問題背後的本質呢?又或許在很多人眼裏,遊行者是誰、遊行的人數有多少都是於己無關、無利罷了。

讀《親愛的安德烈》,是試着在思想上參悟愛的一種過程,這種過程是在當下生活中也一樣需要有心去延續和發展的。讀《親愛的安德烈》,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也許又會引導我們一個方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同齡人中,我們所面臨的不僅僅是自身的差異這麼簡單,還有的是國家。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範文8

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讀完這本《親愛的安德烈》。也許有很多人會認爲,這是一本記錄母親與孩子成功交流的書。就書的形式和內容來看,也確實如此。

只是,掩卷之後,想到龍應臺對安安的用心,突然間感動地落下淚來。

曾經,你的孩子,只是個柔軟的躺在你的懷裏的小嬰兒,大聲地啼哭,傻氣地笑,流着口水努力地叫着媽媽。你微笑地看着他悄然地成長,一點一點地變得成熟,一點一點地學會獨立,然後毅然決然地奔向那個未知的世界。而你,只能遠遠地站在他身後,愁悵地望着他的背影,在遙遠的地平線上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小……可是,在你的心裏,依然清晰地記得,那個柔軟的躺在自己懷裏無助啼哭的嬰兒。而他,卻彷彿在一夜之間變得濃眉大眼,玉樹臨風,嘴上有淡淡的鬍鬚,並且,叛逆地表示,他沒有話想和你說。這個時候,你會心痛嗎?

當時間一天天地流逝,你知道從來沒有後悔過對他的付出,也沒有將自己的漸漸衰老放在心上,可是,你卻清楚地感覺到:你在一點點地失去自己所愛的孩子,不會心痛嗎?心痛的時候,你會做什麼?聽之任之嗎?還是放下母親這個無用的稱號,真正地將自己放空,去了解一個十八歲少年的心事呢?當他輕易地告訴你他們這一代的生活就是“性,藥和搖滾樂”時,你難道不會吃驚和擔心得立刻打電話去求證或是暴跳如雷嗎?

不是每個母親都能象龍應臺這樣成功地與孩子交流的。如果你仔細地讀這本書,會發現在太多的時候,那位認真的母親,正在努力而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經歷,去換取孩子的信任和友誼。她的措辭,不再有《野火集》中脫口而出的憤怒,不再有《孩子你慢慢來》中滿溢的幸福和滿足,更多的是在面對一個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時,用盡可能與他類似的語言和對自己青春年少的回憶換取他的信任,用盡可能不傷及他感情的措辭去限制他的錯誤舉止,用盡可能讓他感覺到信任的委婉語言給他的生活和學習帶去幫助和指導……所以,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不僅僅是一個母親和兒子的書信集,而是,一顆充滿母愛的赤誠之心。做爲孩子的一方,在青春年少的時候,,很難讀懂這顆心的全部,直到——他自己成爲父親的那一天。

同樣的,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象安德烈這樣願意與母親以書信的方式交流生活的全部的。更多的孩子對於給母親寫信,是做爲任務去完成,而非發自內心。就算是安德烈在書中承認,自己以這樣的方式寫信,其實只是爲了賺取“稿費”,我仍然認爲:安德列在這本書中表現不俗,他的文筆,他的真誠,以及他思考問題的方式,深得母親的真傳,假如安德烈看到這句話,想必會不高興,因爲他不希望自己是媽媽的附屬品,在他看來,他寫得甚至比媽媽更好,可是,驕傲如他,也許不會願意承認這與母親的遺傳、培養以及尊重有關。

書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樣子。再叛逆的孩子,在母親面前,其實仍然只是一個孤獨成長的少年,在面對學習、愛情、生活時常常困惑,卻努力地去適應和排解的少年。他感性,率真,誠實,幽默,他的身體裏,流淌着龍應臺優秀而驕傲的血液。

書的封底,是恬淡的龍應臺微笑的樣子。再優秀強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個焦慮地幫助他在迷途中尋找出口的平凡母親,她放下自己所有的尊嚴,忍受孩子對自己的嘲笑,只是爲了,重新找回這個屬於自己的孩子。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範文9

初識龍應臺,源於雜誌上的一篇專訪,言語中透着犀利和批判。那個拒絕馬領導任命,讓他回去看書的龍應臺,那個總是在邊緣充當觀察者的龍應臺,那個辭官回家帶孩子的龍應臺……她留給我深刻的印象並不是她作爲女人的角色,而是一個睿智的學者形象。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在學者、批評家、觀察家這些頭銜之前,她更多的是一位母親,一位與普通女人無異的,慈愛、嘮叨、渴望與孩子交流,卻又在孩子的成長中感受着疏離和失落的母親形象。

書源自於母子之間三年的書信往來,共三十五封,每一封都感情真摯,發人深省。安德烈的觀念現在看來與當下的我們並無差異,渴望獨立的人格,對前途的茫然,對政治事件的批判,對東西方文化的感知,對父輩觀點的質疑等等。我不知道如果是我向母親提出這樣的疑問,她會如何回答我,也許根本沒有提出的一天。他們正在老去,而他們所經歷的也許比龍應臺更多,感觸更深但卻無法用準確的言語表達,而對孩子的關切與教導就變成了枯燥的說教,或者是野蠻的強制。安德烈是幸運的,她有一個睿智的學者母親,可以將自己的思考化作一封封書信。或許,這些書信的意義在於,她寫出了許多人想到卻道不明的思考。

書中母子間對於各種事物的討論,頗有爭鋒相對的意味,也許正是需要這種相對才能讓隔離的兩代人相對的邁出步子,向瞭解靠近。安德烈如此幸運,他的媽媽願意放下中國人所強調的身段,來與他對話;願意放開中國人所強調的母親的權力,來與他對話;願意試圖站在一個平等的位置,與他對話,甚至願意因爲他不同意而不去做讓自己覺得應該是由母親這個身份來做的事情。

一遍遍的閱讀也使我一遍遍地思考。在家裏,沒有知識分子的說理和教條,也絕不是走溫馨的母女與父女路線,更像最近播得很火的那則中國移動廣告,除卻最後那句“不是離不開手機,是離不開你”的煽情橋段。更多時候,是隱藏在說笑和打鬧外衣下的交流。

正如龍應臺在序言中感慨的那樣“人生哪有恆長的廝守”。是的,漫長的人生旅途註定了分離飄零,因爲生命本身就是在往死亡邁近,人所追求的,是過程的圓滿幸福,儘管在歷史的長河裏是多麼的短暫,真正如滄海一粟,虛無縹緲。而對我而言,更多的體會,是現在無論如何是感受不到的。而我能做的,只有閉上眼睛來幸福想象。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範文10

當合上《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時,我總有種想再讀一遍的想法。《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是一人爲人母的中年女人和她已成年的兒子通了3年的36封信。通信的時間,總讓我感慨。

“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這是龍應臺與她的兒子安德烈寫信的初衷。而一開始,安德烈,這個完全不想與母親交談的人,完全是爲了賺稿費,才寫信的。因此,他們倆就抱着不同的心態通信着。即使安德烈不是真正想寫信,但龍應臺卻想走進兒子的內心,想讓安德烈與自己的關係得到緩解,想認真研究自己的兒子。然而,母親細膩的言語,也讓安德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安德烈到最後,通信的目地僅僅是爲了與母親交談。當然,他們彼此認識了對方。

龍應臺有的地方,讓我感觸很深,面對着自己兒子的不耐煩、不想說,她並沒有以逼迫的方式去做。即使自己的幾行文字只能換來兒子的三言兩語,但她仍舊字字引導,希望安德烈能多說一點。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兒子。這是何等偉大的母愛啊。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他們爲了我們付出了很多。自己就算日日夜夜汗流浹背,操心不已,但爲了孩子,又有何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們舒心,我們都知道。端一杯茶,捶一下背,說一句話,等等。但是,在平時的生活中,又有誰能時刻想到這些,並經常去做。而父母對我們的關心,我們卻會把它當做嘮叨,當做耳旁風,不去理會,有時還嫌煩,與父母頂嘴。我們長大了,只顧着與朋友玩,只顧着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時光,卻總是遺忘了撫養我們長大,爲我們擔心的父母,他們正在漸漸老去,一日不如一日。我們能給予父母最好的回報,就是像兒時一樣,常陪陪他們,多在他們身邊,與他們聊聊天。

想到這兒,我不禁爲自己有時因心情不舒暢,而惹父母生氣,讓他們傷心的事感到羞愧。從此以往,我將時刻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多體諒父母的難處,理解父母的用心,並多多地去幫他們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爭取不讓父母擔心。

《親愛的安德烈》中,讓我看到了母愛的呈現。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一個不論你身在何處,卻長伴與你的家。父母,多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