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1篇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1篇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1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

一次去新華書店,看到了書架上的一本書,作者的名字吸引了我龍應臺,那是我們期末考試時課外閱讀的作者啊,我對她的瞭解不過在於她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安德烈,一個叫菲利普,而這兩個兒子都十分會做菜。懷着對她的興趣,我從書架上取下這本書。

剛回到家,耐不住的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開了書頁。封面上有一行字“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原來,這裏面是家書啊。我暗自想到。一本好書,就像一種迷香,吸引你,不斷誘惑你看下去。我就抱着這本書,一動不動地坐在椅子上看了許久。

平常看書的習慣讓我一氣呵成讀完了這本幾百頁的書。讀完了書,似乎還意猶未盡。書中的安德烈18歲,與母親在報紙的專欄上寫家書,並一直堅持了3年。龍應臺,作爲一個母親,她小心翼翼地從書信中那些隻言片語內和孩子交流,努力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而安德烈,與母親討論天南地北的事,在有不同見解時與母親有理有據地爭執。看到一些政治上的事我也很好奇地詢問爸爸是怎麼一回事,彷彿這樣就更能讀懂他們在討論什麼一樣。他們談論是事情在我眼中都是那麼有意思,比如在龍應臺寫給安德烈的《獨立宣言》,我看到了一個好笑的場面。一位母親詢問自己二十幾歲的女兒上不上廁所,龍應臺正好也要去上廁所,也順便問了一句菲利普,沒想到菲利普非常質疑爲什麼自己的母親要問他這個問題。這在我眼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比如,當我想上廁所時,如果媽媽在我身邊,我一定會問一句,你上不上廁所?可是在菲利普眼中,他卻難以理解。他認爲這種問題是對三歲小孩問的,並且這是一件很個人的事。也許是我還小吧,並不能體會,如果我的同學在我旁邊,我仍然會這樣問一句。當然,這同學一定要是女同學。也許這是因爲東西方國家的差距吧,在西方國家的孩子更獨立一些。在他們那裏,只要滿14歲,老師便要用“您”稱呼自己的學生。而我如今也滿14了,想想我的老師要是稱呼我爲“您”,不禁打了個冷戰,真是想都不敢想。也許在中國的父母眼裏,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是一個“孩子”,不管他們的年齡是否能算得上“孩子”。那麼我想西方國家的孩子等成年之後,父母對待他們,應該就像對待一個與自己同輩的大人一樣了吧。這就是他們的獨立宣言。

看完一本書,我像是洗了一個熱水澡一樣舒服。36封家書,裏面無不透露着孩子的自主以及母親的尊重。也許我還未真正讀懂這本書,畢竟有些事我仍然不是十分明白,不過,一本好書,是可以不斷去翻閱,去品味的。愛就像流水一樣柔柔地流進你的心房,即使書中並沒有那麼明顯的流露,我但仍是能品味出那份親人間的愛。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2

很高興認識你們——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花了三天晚上,我陸陸續續地看完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我不敢看快了,即使這本書對只是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之間來往信函的收錄。這本書裏的信件所談內容設計了很多方面,如衰老,死亡,流行藝術,價值取向等等,有許多是我現在這個年紀所不能瞭解和體會的,但也有我所能領會的——他們都在竭盡全力地去了解彼此,撇開那些深奧的東西,還有母子間的愛與坦誠。

開頭的兩篇文章,《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連接的“份”》都可以看出,無論是四五十歲的龍應臺,還是她那二十多歲的兒子安德烈,他們都在感嘆時光飛逝,並表示了他們都想重新認識對方。安德烈,MM,每一封信的來往都是兩個世界的交匯。相差三十多歲的兩個人,都在努力地融入對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試着再去重新認識一遍我的父母呢?

龍應臺試着忘記那個原來的安德烈——“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而是直面十八歲的安德烈——“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棱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而我,想試着用一個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的目光,來重新審視我的父母。

那麼爸爸就不是所謂的“嚴父”。他很少沉下臉來,他也會哈哈大笑,如果他一直都是沉着臉,那隻能說他可能是網上所說的“面癱”。爸爸其實很喜歡在網上看職業遊戲選手的比賽,但我總是看不懂那些花花綠綠的遊戲界面,也看不懂那些長得奇形怪狀的東西跑來跑去有什麼戰術可言,但爸爸總是看得不亦樂乎;爸爸也在網上看時事和新聞,但除了什麼怪事奇事,我對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感興趣。當然,我和爸爸也有談論的東西——我們可以在飯桌上,由一碗竹筍雞聯想到《紅樓夢》,爸爸就會開始講述“紅學”是什麼東西;也可以在看電視時就開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我其實不喜歡作文書裏的“慈父”,“嚴父”,那些都太虛幻了。我更希望看到一個真實的人,生氣了就吵,滿意了就誇,會笑會哭,就如安德烈和龍應臺一般,每一句都發自肺腑,每一句都掏心挖肺的真實,不對就是不對,厭惡就是厭惡。

如果真實,那麼媽媽也就不是會半夜起來特意到你房間給你蓋被子的母親,她會在我生病不舒服時關心我,但不會跑來蓋被子,除非我發燒。我的父母一律認爲我已經不小了,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而且媽媽很新潮,微博,微信,YY(標誌爲一隻可愛小浣熊的語音軟件),眼下最流行的遊戲……全都可以在她的手機上找到。爸爸一直說我和我媽是十足的“手機控”,那麼我和我媽媽的聊天內容自然要豐富一些。媽媽在微博上看到有趣的事會第一時間告訴我,然後兩人一起捧腹大笑;我們倆也會在一天晚上走在街上,兩旁的行道樹投下朦朧的剪影,路燈灑下一團昏黃的光,邊談着今晚某某頻道的歌會,一邊慢慢走回家;也會在逛書店時,看見《飄》媽媽就想起斯佳麗,再想起費雯麗主演的《亂世佳人》和她看過的爲數不多的名著之一《基督山伯爵》。總之看我和我媽的相處方式,就像看一對姐妹,聊遊戲,聊好歌,聊小說,有時也會聊聊學習。我總覺得,和父母相處,做到父(母)慈子孝並不是最高境界,正如與老師是亦師亦友,和父母也應該如朋友一般,可以嚴肅地探討學習,也可以侃得天南地北,幾乎是無話不談,也就如安德烈和龍應臺。

時間白駒過隙,“安安”不見了,我也在長大。以後我和父母會怎樣?二十歲時,三十歲時,四十歲時……沒人知道,或許那是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抑或一切如常。但至少《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告訴了我,每隔一段時間,去重新認識一次自己的父母,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我們都在成長,每一次認識都是在拉近我和父母的距離。摒棄如提線木偶一般僵硬的“嚴父慈母”,直面最真實的父母,這樣,我纔可能真真正正體會到龍應臺和安德烈在寫信時的那份感受——很高興認識你。

從小時候到現在,每一次重新認識對方,都有一種快樂,都是一種蛻變。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3

放假這幾天在家一直在讀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提起龍應臺,大家應該都會想起這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漸行漸遠。”這段話說出了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疼點,我們這一生中,被父母目送着,我們又目送着我們的孩子!

選擇看這本書的理由可能是出於好奇。因爲在當今社會,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已成爲人們交流的工具的時候,爲什麼還會有人用信來交流?也許就是帶着這樣的疑惑我選擇了先閱讀龍應臺的這一本《親愛的安德烈》,爲什麼他們母子會寫信,而一寫就是36封?

原來因爲工作關係,龍應臺在兒子安德烈十四歲時離開歐洲到臺北,等龍應臺再次回到兒子身邊時他已十八歲,四年沒有在一起的生活使他們之間有了一堵無形的牆,她發現兒子愛她卻並不喜歡她,所以她決定用寫信來了解她的兒子。

從這麼多封信中可以看出安德烈是個幸運的,自由的人。書中的他對生活充滿樂趣,幾乎天天聽歌、開派對、旅行等等。她不像其他母親那樣給他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許。相反的她認爲孩子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爲,作爲母親她也無權干涉。龍應臺用書信的方式來了解兒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放下作爲長輩的架子。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和兒子交換彼此的想法,這正是我們學習之處。

希望天下的父母和孩子們之間都能多一些溝通和了解,少一些責備和批判。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4

十一假期歸來,但心情還是停留在假期前的期盼和假期中的快樂。恍惚間竟又一週溜走,也許是閒下來的時光過得快。

今天終於把計劃中要讀的龍應臺先生的《親愛的安德烈》讀完了,也終於明白這本書爲何如此經典。36封來往家書,她與大兒子安德烈推心置腹的訴說與質問,一樁樁,一件件,哪件不是我和我們所經歷或在經歷的日常。

論個人,他們聊個人的信仰、自由和理想,這些字眼像是穿越千年來到我眼前。從打算留在這個城市的那天起,我們要開始奮鬥,爲房子,爲謀生,爲立足,而漸漸與故鄉等這些字眼好像斷了聯繫。家裏人以我爲榮,但褪去看似光鮮的外衣,內裏的煎熬只有自己知道。日漸麻木的內心,對這些字眼不再敏感。忽然讀起18歲的人信中這些字眼,唯憶起少年不更事之時。

論家庭,可能書中的安德烈還沒有到這個地步,不知現在的`他會跟母親聊家庭的事情嗎。想想我們二人之家成立半年以來,和以前的二人生活並沒有任何改變。張先森每天都在窗外的樓燈快滅完的時候回到家,比之前更辛苦。我看在眼裏疼在心裏,而能替他做的只有準備好水果倒一杯水。想起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我想象自己以後的樣子,一定像電視裏那些厲害的人,爲身邊的人撐起一片天,能夠讓父母不再操勞,能夠和自己愛的人一起享受生活……原來,生活真的不是那麼容易。

論社會乃至這個國家,我理解龍應臺先生的經歷讓她沒有那種強烈的愛國感,我也羨慕安德烈生在一個和平美好的年代。我也算是,我見證了這個國家的昌盛,我愛這個國家,但出身草根,也見過底層的窮苦人,也慶幸我對他們保持着一種清醒的同情心。現在的工作,讓我進入一個新的圈子,看到不一樣的事情,也對這個社會運行有了更多認識,最深刻的感受是,很多事情不是靠一句話的浪漫情懷就能改變的,只憑一個人,力量太有限。

我也相信龍先生所說的,"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千山萬水走到最後,還是'自己'二字。"

願你出走一生,歸來仍是少年。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5

20xx年我經常想給我的爸爸寫信,很早就買了郵票和信封, 可無從下筆,他從不上網,拒絕電腦,拒絕手機,每天的工作是煮早飯買菜看報煮中飯睡午覺看報看電視煮晚飯看報看電視,週末雷打不動的麻將。雖然1980年我就在他的辦公室學習用電腦玩吃豆子游戲,雖然兒時每個週末爸爸都帶家人去雲峯劇院看電影,雖然記得他喜歡教我寫毛筆字畫工筆畫,雖然爸爸經常帶我去上海動物園看熊貓,去外灘看和平飯店,他會說:看到那個綠色的金字塔頂嗎?裏面有我們設的監視系統。雖然爸爸對我的同學和藹可親讓高中同學至今記得四個菜的早餐。可最近這15年,我們似乎已經沒有交集,包括整個現代社會都和他沒有交集。這些年,爸爸和我們唯一的交集是報紙雜誌,買南方週末一期未落,看三聯也很認真。 印象中他唯一和現代社會搭界的是他居然嘗試過跳舞毯。然後,他生存於上海,放佛他是個局外人。他生存於地球,放佛是來自火星。於我和弟弟的思想,他從無過問,甚至無從流露任何一丁點兒關心,他封鎖了自己的思想,也不原意瞭解我們的。

我努力回憶是怎麼樣的事件使以往那個年青的,雖然忠厚但快樂的父親,變成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老頑固。我甚至用公公60歲學駕駛,練刻章,愛釣魚等等來刺激爸爸,雖然事實上爸爸過得比公公更自在,可我骨子裏不甘心失去和他的共同語言。

從大學畢業後自己選擇工作開始,似乎我的家裏,我擁有了話語權,這大概也是經濟地位決定家庭地位的表現。無論我換什麼工作,換哪個城市生活,爸爸都沒有意見,唯有一次我因逃避而離開上海去南方時,爸爸給我寫過一封信,信已經遺落在無數次搬遷中,可內容一直記得,他說他這麼多年沒盡過父親的責任,所以也無權對我的生活發表意見,只是任何時候,我想回家的時候,他和媽媽都在家等我。

因爲這封信,我堅持認爲我和爸爸,是有種默契的,即使他不承認,我還是這麼意念着,不同於和媽媽可以家長裏短談東論西的默契,就是心底頭覺得我這個女兒,在他心底固執地佔了個坑。現在因爲我也爲人母了,所以有種迫不及待地催促感,推動我想在坑裏種出花兒來。

讀《親愛的安德烈》,無疑是個促進器。爲什麼當年我沒有回信呢?我似乎錯過了一次,現在更侷促了。我反思自己,感到慚愧。我也同樣爲道德的積極消極困惑過,爲處理自己的摔跤躲避過家人甚至整個城市。也爲認識自己已經平庸而不忿。看到嘉繪,有時也會思慮,將來我和她的溝通會變成怎樣。她日後的選擇,包括對我的選擇的質疑,我能否全盤接受呢?

我希望,能夠一直學習, 做女兒,做母親。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6

我很慚愧,自從離開學校上班後,很少這樣安靜的看完整本書了,感謝老師安排了這次親子閱讀,有幸讀完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同爲母親感觸頗多。這本書是龍應臺和讀大學的兒子安德烈之間的書信集,爲了瞭解安德烈,龍應臺決定和安德烈互通書信,在徵得安德烈的同意下,兩人一堅持,就是三年。在36封來來回回的信件中,母親慢慢走近了兒子的世界;在36次來來回回的爭論中,兒子逐漸瞭解了母親,而作爲讀者,也在這36封你問我答、我爭你論的信件中,逐漸澄清了兩代人的人生觀以及東西方的文化區別、思維區別,因爲這不僅是兩代人在對話,更是兩種文化在對話,很能引起共鳴的一本書。

不過很可惜,據我觀察,兒子你並沒有認真去看這書本,只爲完成作業——摘抄。龍應臺與兒子之間存在的問題其實也存在我倆之間。全書最觸動我的是"獨自宣言"那章,其中安德烈的一段話印象深刻:"媽媽,你跟我說話的語氣與方式,還是把我當成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與’。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你並不明白,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是的,我相信這是大多數像你們這個年紀的孩子的心聲,你們渴望獨立,你們也知道父母愛你,可是,卻並不喜歡父母"太愛"你,你們覺得這種"愛"令你們透不過氣來。14-18歲是快速成長期,這時成長的不僅是個頭,更重要的是思想。對於孩子來說,父母這個時候的任何關心和關懷,在你們來說都是嘮叨,煩不勝煩。我自認爲在養育你的過程中,還是採取的"放養"態度。像平時QQ空間你對也我們加密;跟同學網上聊的火熱,滿臉討好地問你聊些什麼,即使你別有深意的瞄我一眼一笑置之,搞的我像《小紅帽》中的狼外婆似的,很尷尬,我也從來不深問,也不會去想方設法地探詢,因爲想想當年,媽媽我何嘗不是對大人們敬而遠之,和同伴兒卻有說不完的小祕密。媽媽對你是開放的、尊重的,但是我又無法除去自身血液裏中國傳統的部分,希望你最好聽我的,最好永遠依賴着我。

還記得兒子你進入初中住校後,第一次不在媽媽身邊了,回家後特別不習慣,跟你通完電話會哭,那個整天膩在我身邊的孩子不見了,心情極度失落!我知道長大後的孩子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獨創世界,這來得太快了!初中、高中、大學,你真正陪在媽媽身邊的時間少之又少了,所以你只放假在家我很少獨自出去玩,每年暑假我們也會抽時間全家出遊,那些將是我回憶的最好時光!

龍應臺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來形容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她說:"父母對於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裏面,它爲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父母啊,只是子女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而已……父母和子女的緣分,就是在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的看着你離開,對着你的背影默默揮手。"母親讀到這裏是多麼感傷呀!是啊,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子女年幼時給他以守護,長大後給他以守望,並且,這守護和守望,還都是一廂情願、自願付出,僅此而已,你未必會領情。

但作爲東方人母親,我不可能做到像西方人母親那樣放任孩子你自由發展。你現在對很多問題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對媽媽的話會有諸多反駁,甚至是不削、對抗。你常說我們之有代溝,可是我自認是講理的,我不會將自已的價值觀強加於你,你也不用覺得我們之間有多麼格格不入,平心靜氣總是可以相互溝通的。有時父母對你一些不當行爲的指出未必就是一種管束,青春期總是叛逆的,當你真正成熟時回看自己會覺得當時自己是多麼幼稚,所以作爲過來人的我們的提醒總是有收益的,至少會讓你少走彎路。

讀完《親愛的安德烈》,我認真地審視了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父母之於孩子是愛,但愛不是佔有,是希望,我們希望你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在你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會安分地做個拉拉隊員,欣賞、鼓勵、支持,而不是跳下去幹預、指揮,讓你去自由飛翔。我們永遠愛你!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7

你可以說:孩子你慢慢來。可是有時候,快快地“放手”或許是非常必要的。我知道,這很難,難極了,但是如果你記得我們兒時的幸福時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們心目中的位置。或許,它就會容易一點點。

——安德烈

老師說,先天下之憂而憂,本應要使我們爭取、抗爭,但是我早已失去了大聲表達的勇氣。

我們是90後,年輕的一代人。政治書上這樣說:“青少年是未來國家的主人。”我們從小就接受着高等教育,是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試驗品,卻還是聽到不少此起彼伏的抱怨聲。

所有人的目光在我們身上聚焦。或許有人說,年輕纔是資本。於是我們整日忙碌,爲了成績單上能有一個好的分數——成才的關鍵是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和不懈追求。面臨着中考高考,承受着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堅信有壓力纔會有動力。目光瞄準了市實驗、五中、十一中、博中等各大普通高中,因爲我們知道,不管政治課本上講得多麼“天花亂墜”,一旦失足掉進了職業中學,去接受所謂的職業教育,就會成爲沒有前途的人。

我們叛逆,我們會問:“後進者會有多麼無能爲力呢?”長輩形容我們“不見棺材不落淚”。父母口中的“美好生活”,我們當然會羨慕,儘管不願意用自由換取。但深知將來自己也會陷入消費主義的泥潭之中,自私被放在平等之上,但是沒有太多的選擇,又將“美好”告訴下一代……所以只能努力,努力,努力。控制住自己內心的各種慾望,埋頭於書本之中。也爲了不讓別人把“叛逆”安在我們頭上。

我們被各種愛包圍,手機、電腦、電子書……父母當然會儘量滿足我們的願望,而自己卻把煩惱隱藏起來,希望我們無憂無慮地成長。沒錯,改革開放以來,科技教育成就輝煌。我們就這樣被牽着手走路。父母說哪條路不好走,我們就不去嘗試,父母說哪條路好走,我們就紛紛效顰……總是生怕我們這一代人吃苦。漸漸的,在長輩們的庇護下,成爲養尊處優的一代。我們學過的“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艱苦奮鬥精神”此刻也消失地無影無蹤。

是不是真的應該“放手”?哪怕只是一會兒功夫。我們不是平庸,不是失敗,而是看不到現實的出路。

我們不害怕錯誤。我們敢於嘗試。我們更應該是頂天立地的一代人。請鬆開手,有些路必須要自己走。不然,“爲天地立心,爲生民請命”更像是午夜的夢話。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8

這個假期,我讀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一書。這本書是由她與兒子安德烈在三年間每月一次寫給對方的書信組成的。在這本書中,我讀到了屬於龍應臺孩子們的獨立宣言,它帶給了我許多啓發與感悟。

  一、中西方文化差異

“獨立宣言”——這是這本書中第三十五封信的標題。在這封信中,菲利普的一個結論引發了我的深思:”媽,我覺得,差別在於歐洲人是看年齡的,譬如在德國,你只要滿十四歲了,老師便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人看的不是年齡,而是輩分。不管你幾歲,只要你站在爸媽身邊,你就是‘小孩’,你就沒有身份,沒有聲音,不是他講話的對象。所以,他纔會用眼睛盯着你的爸或媽發問,由‘大人’代你回答。”看完這段話,我仔細想了想,好像每次見到爸媽的朋友,有關於我的問題,他們從來都是向爸媽發問,主語基本都是“她”或者“你家可丞”。這是不是也是一種對我們小孩的不尊重呢?是不是造成中國小孩不獨立,或者說大多數獨立的比西方的孩子晚的原因呢?

但細心的人可能已經發現,前文我對自己,甚至是這一代人的稱呼是“我們小孩”。沒錯,按照輩分看待人的方式已經在中國人的思維中根深蒂固。或者說,這是我們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要傳承的“長幼尊卑有別”的理念。

現在有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都在呼籲將孩子儘早獨立,學習西方對待孩子成長的方式與教育理念。可已經在心中紮了根的理念,又如何能被輕易改變呢?我並不認爲兩種教育方式和理念哪一個全對,或者哪一個全錯。在我看來,兩種教育方式與理念其實是與兩個地方的社會,及傳統文化有很大關係的。所以,我們要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生活環境以及個人意願的教育方式。

  二、關於母親

在這本書中,我還看到了一個面對孩子追求獨立而手足無措的母親。在信中,我們可以看到母親對安德烈的關懷經常被安德烈吐槽,或者生硬地接受。我在龍應臺的文字間,讀出了一絲傷感與失落。我不禁深思:我們在追究獨立的過程中,是否也傷害了自己的母親呢?

正嘗試着追求獨立的我,有時對於媽媽的關懷,也是這般不理解與不耐煩。叛逆期的到來也讓我有了反對父母意見的衝動。爭吵已不可避免。

從龍應臺的書中,我看見了一位母親,面對自己孩子的反對與指責竟是這樣無法應付。試着從媽媽的角度考慮,如果有一天原本乖巧聽話的孩子,突然變得說話乾脆,脾氣暴躁,嘗試追求獨立,不再像以前一樣依賴自己,還不願與自己溝通,心裏應該很難過吧。可能她們只是想用自己的經驗,讓我們在獨立的過程中少走些彎路,少摔跤碰壁,而我們卻對這些建議拒之不聽,是否也在無形中傷害了好意的母親呢?

合上書本,我對媽媽又多了一份理解。

這本書給教會了正在嘗試獨立的我許多,我也會在閱讀的過程中,漸漸感悟出屬於自己的獨立宣言。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9

“媽媽,你和我說話的方式,還是把我當作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你的生態啊。也就是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拿起《親愛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這樣一段話,瞬間一種強烈的共鳴撲面而來。的確,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總是會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選擇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遊戲,並總是在心底高呼:“媽,你能不能理解,我們要自己出去探索。”這便是我們心中的獨立。

而我是從何時開始變得上述般反叛的,具體自己也說不清楚。或許是我產生“這麼大的人同母親還太親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獨立性不夠完整”的觀念開始的。只記得去年自己當選“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後,家裏沒人知道,直到頒獎的前一天晚上,母親才因我的一句話“明天的頒獎典禮我是獲獎者之一”而得知。“什麼?你?!你申請了?怎麼沒和我們商量?”那一刻望着母親驚愕的表情,心底卻莫名地涌起一種快感,這是這麼多年來我第一次自己做決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決定。於是每每當我想起這一經歷,嘴角便會情不自禁地揚起一絲得意的笑。然而當我讀到書裏第三十四封信中龍應檯面對兒子的獨立宣言時的“慘狀”,這抹淺笑滿滿的凍結、封存。

從未想到原來作爲母親的她們,面對這樣的言語與場面是這般“無法應付”。那一刻,我首次於她們的角度開始試想。一開始的自己,只是個柔軟地躺在母親懷裏的小嬰兒,大聲地啼哭,傻氣地笑,流着口水親切地叫着媽媽。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我悄然成長,一點點地變得成熟,一點點地追求獨立,然後毅然地奔向那個未知的世界。這一切都在母親的眼裏,而她只能遠遠地站在身後,惆悵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遙遠的地平線上變得越來越小……或許,在她心裏依舊清晰地記得,那個柔軟地躺在自己懷裏無助啼哭的嬰兒時代的我,而我卻彷彿一夜之間變得亭亭玉立,說話乾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並且叛逆地表示,我沒話想和她說。這個時候,一旁的母親真得會很心痛吧。

此時再回想自己,在這羽翼還未豐滿之際,就早已想方設法地追求“獨立”,是否的確疏忽甚至在無形中傷害了有着中國“保護式”教育心理的母親。

一番沉思之後,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書上。書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樣子。驀然發現再叛逆的孩子,在母親面前,其實仍然只是一個孤獨成長的少年,一個面對學習、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卻努力地去適應和排解的少年,一個擁有和自己一樣血液的優秀、感性、率真、誠實、幽默……的可愛少年。

書的封底,是恬淡的龍應臺微笑的樣子。再優秀強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個焦慮地幫助他在迷途中尋找出口的平凡母親,一個願意放下自己所有的尊嚴,忍受孩子的嘲笑的母親,一個做這一切,只是爲了重新找回這個屬於自己的孩子的可敬母親。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0

抗爭,值不值得?妥協,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現實之間很難找出一條路來。

——題記

《親愛的安德烈》作爲龍應臺與其子安德烈互通書信的集結,共收錄36封書信,從安德烈的18歲一直寫到了21歲,而那個時候,正是他的心理最矛盾的時候。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不確定,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有什麼人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你,人生沒有彩排,一切要你自己決定。在第7封書信裏,菲力普的iPod被老師沒收,要存兩個星期,他認爲校規不合理,於是他回家一次次想找老師的辯論,可最終平靜下來。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與猶豫?因爲——革命是需要時間的。

的確,有時候妥協纔是最好的解決方式。看着書,我的思緒來到了公元前99年。監獄最深處,黑不見五指臭氣熏天的死刑牢房裏,坐着一個偉大的文學家——司馬遷。對他來說,反抗就是死,宮刑才能活。死,好歹能給後世留個好名聲,而活,活着的意義何在?他想起了歷史上那些大有作爲的人:胯下之辱的韓信,臥薪嚐膽的勾踐,被親人虐待的舜……“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他站起來,在那張同意宮刑的紙上籤下了他的名字。正是他的隱忍,《史記》纔有了面世的那天,而它的面世註定讓司馬遷流芳百世。

我想菲力普一定也知道這個,他纔會嚥下這口氣,不與老師爭辯。

想到這裏,不禁想到最近發生的一件事,記得期末考地理捲髮下來時,我發現比我的估分少了1分。翻了一遍卷子我才發現,有一個題,我的答案和標準答案基本一致,只是順序不一樣,被扣了一分。當時的我很氣憤,也有些失落:要知道這1分可是我能不能上90分的關鍵啊!腦子裏第一反應就是申述,可分值太小沒法申述。我懊惱了一會平靜了下來,仔細思量,因爲自己寫反了,就給了老師扣分的機會。這次是沒法改變了,下次注意就可以了。“亡羊補牢,爲時不晚”啊!“吃一塹,長一智”,嘿嘿,吃點虧長記性。

如果你不能改變自己,你就改變世界;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你就得改變自己。龍應臺說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他們母子倆通過寫信這種相互努力的方式,相互有了最深的連接。所以在任何時候,妥協儘管看起來一件略微丟臉的事,但他卻能成爲最好的解決辦法。

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11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它講述了一位中年女子與她的兒子之間三年的通信。

這本書的語言直接讓我感受到一種痛切心扉的感覺。龍應臺與她的兒子帶着不同的心態寫信,兩人之間的感情也隨着三年的通信不斷變化着。其中我看到了一位想深入兒子內心,想打開兒子內心中那扇無形的大門的一位偉大的母親。然而與這位母親相對的是一位對母親所做的一切不屑的兒子。但是伴隨着母親的不斷深入,兒子的態度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開始的爲了稿費而寫,直到最後純屬想跟母親談心。

在書中有一個問題,敲打着我的心靈,或許許多從未想過如此複雜的國家、信念、家人之間那層不明的關係,可作者龍應臺卻看透了這層關係。用龍應臺在書中的一句話就是“我是一個難民的女兒,是一個靈魂的漂流者,那也許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現實生活中的我,雖然懂的那些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但卻永遠做不到,父母的一句關心,會被我當做嘮叨。我只顧着自己,卻不顧父母的逐漸老去。總以爲自己很聰明,到頭來才發現那個聰明,其實是愚笨。我們總是不顧一切的大步向目標走去,絲毫不知道背後,有一雙關切的眼睛,有一雙渴望的眼睛,渴望着你回頭看看她們。

龍應臺用她那優美並帶有色彩的語言向我講述了父母的無奈與辛酸,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無論你走到哪裏,總有一個家,在等你……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給我的印象就是母子之間的親密家書,原本兒時的情深,卻成了現在的冷冷淡淡。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傳奇母親——“龍應臺”,是則樣和兒子“安德烈”恢復原本的純真、幸福的親情吧!

三年的不斷通信簡直是不可思議。這本書的語言文字讓人感到一種痛切心扉的感覺。龍應臺與她的兒子帶着不同的心態寫信;一個是帥氣、年輕的兒子,一個是在漸漸衰老,想與兒子一起找回往日親情的母親。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不斷的變化。讓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兒子內心,想要打開親情這扇無形大門的母親。與這位偉大的母親相反的是一個青年對母親的不屑。可隨着母親努力的深入,兒子的態度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開始只爲了稿費而寫的單純,到想要和母親真的交談而改變。

書中的一個個深奧的問題,敲打着我的內心,或許我從未想過如此複雜的國家、新年、家人之間的那層不明的關係。可作者龍應臺卻看透了這一層關係。用龍應臺在書中的一句話叫:我是一個難民的女兒,是一個靈魂的漂流着,那也許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生活中的我,我常常會嫌飯菜難吃,水燙或太冷……再想想母親的付出,又會有一絲抹不去的痛楚。

雖然我懂的那些孝敬母親、懂事、擔任起家的重任的大道理,卻永遠望不可及,父母的一句關心問候,會被我當成成年人的嘮叨,拒之入耳。我只顧着我自己的花樣年華,卻不顧父母的日漸老去。總以爲自己很聰明,到頭來才發現那個聰明,其實是愚笨。我們總是不顧一切的大步向目標走去,絲毫不知道背後,有着一雙眼睛,有一雙渴望的眼睛,等待着渴望你回頭看着他,扶她一把,暖他一輩子!

其實你不可能陪在父母身邊一輩子,父母也不可能陪你一輩子,可能他們會在某一時刻忽然的離你而去,所以不要再把孝順放在嘴上,多多陪着他們。你所能給予的,不是掛在嘴上的孝順,讓他們快樂一時,傷悲的無底深淵,是因爲你不是爲了孝順而孝順,來讓自己心安;其實不久之後你會後悔自己爲什麼不能坦誠相對。。所以趁現在不要把他們的日子一天天減少而是一天天的增加,因爲父母永遠都在你的身邊。龍應臺溫文爾雅、親情流動的優美色彩文字與父母的辛酸與無奈;讓我懂得,無論你走到哪裏,總有一個人在家等着你。——不管她有多老、多累、多苦,他都盡他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極限,他也會努力着不放棄的去做,記住他的好只爲你,他,不曾後悔!不要嫌他對你冷,只是他暖的時候,你一直冷得刺骨!他是讓你去鍛鍊,學會照顧她,暖他一輩子,等他暖你,那就吃了。她暖的永遠是你!——爸,媽,我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