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規矩和愛讀後感範文4篇

規矩和愛讀後感範文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7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規矩和愛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規矩和愛讀後感範文4篇

  規矩和愛讀後感範文1

首先,感謝鍾老師推薦這本書,真心感謝!

在翻開第一頁之前,我首先自問:我的孩子是個守規矩的孩子嗎?我是個很稱職的媽媽嗎?然後,開始認真仔細地閱讀。整整看了三四個星期纔看完,每個章節都是受益匪淺!

每個崗位都是需要先進行崗位培訓,如果合格才能上崗;而我確實是沒有經過任何培訓就直接上崗啦!從寶寶呱呱墜地,看到他的第一眼起,滿眼滿心裏都是他,沒有什麼比他更珍貴!太愛啦!太愛啦……

這樣的媽媽要怎麼給他的寶寶定規矩呀?好在,寶寶的爺爺奶奶真的很棒!有豐富的撫養孩子的寶貴經驗。於是,上崗後的我開始認真學習如何餵養我的寶寶。他的一天天成長,我需要學習的知識日益倍增。開始看相關的教育書籍;同時自己也在不斷的反省自己。教育他的同時自己也是在不斷地學習。

不知不覺我的寶貝已經是一位快上三年級的小學生啦!他能每天定時起牀、定時吃飯、定時認真完成各項作業;喜歡看課外書,從來不亂吃零食,偶爾會跟奶奶爭吵爲什麼不能都做他愛吃的菜。而我們每次都會告訴他:奶奶每天做飯已經很辛苦,而且每一餐都是精心安排的飯菜,不可能每次都只准備他一個人喜歡吃的飯菜,他也要考慮其他人。

他也很迷戀玩遊戲,經過溝通,我們共同協商後的結果是:只有週六週日可以一共玩兩個小時,每次半小時。雖然堅持下來不容易,但他一直都在堅持,真的很棒!

他也時常問我:爲什麼他的同學可以有零花錢,想買什麼就可以買什麼?我會告訴他:這樣的行爲我覺得的不太好。我家的寶貝也是可以有零花錢的,而且他的零花錢完全是自己爭取的(他每次做得很棒的時候都可以獲得小獎牌,獎牌是可以用來兌換錢的,經過累積,兌換的錢可以買文具可以買玩具等,但不可以買零食。中間的細節都你讓他自己先來制定,然後我們再和他一起溝通協商,大家都同意後開始執行。)。於是他拿出之前自己換取的五元錢,但他什麼都沒有亂買,我想應該是因爲他的這個五元錢比我口袋裏的五百元更珍貴。

看完這本書後,我在想:以上種種能算是我潛意識裏給他定的規矩嗎?想到這,我又想起了那次衝動地錯誤地做規矩。

大概是因爲受“聰明的孩子都是誇出來的”觀念影響,我們也是經常給他誇獎;後來發現,如果我們針對他的行爲提出異議,他幾乎是很難接受的,而且,還沒有等我們說完,他就開始反駁,在我看來,就是有些強詞奪理。終於,有一次,我沒有繼續保持冷靜,很衝動地打了他,雖然不重;但當時兒子立馬就哭啦!我是永遠都不能忘記當時他看我時那麼陌生的眼神!我們都沒有說話,他爸爸打破沉默,跟他解釋爲什麼媽媽會打他,沒有說太多。我想:他也心疼了!晚上睡覺之前,兒子指着他的心跟我說:“媽媽,我這裏好難受!”我努力壓制自己想道歉的想法,緊緊抱着他,摸摸他的頭。結果,夜裏孩子還發起了高燒。自己一次衝動的行爲,給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事後我不斷的反省自己:那次的起因是孩子不對嗎?我有沒有站在他的角度考慮過這件事?如果我是他,會不會也這樣做?如果這樣做真的不對?我本應該怎麼跟他溝通,他才能接受?之前出現同樣情況,雖然有溝通,但是不是溝通的不夠好纔會出現相同的情況?唯一覺得控制住自己沒有馬上向孩子道歉的行爲是對的。

現在回憶起來!仍然心疼!仍然後悔!以後再也不能這樣!如書上所說:在開始做規矩之前,你要做很多的準備。首先要好好分析爲什麼孩子有這樣的行爲習慣,應該怎樣解決。可是我什麼都沒有考慮。寶貝,媽媽欠你一次真誠的道歉!

如果說人與人相處,需要相互尊最重要!那麼,孩子!媽媽愛你!媽媽應該首先要學會尊重你;然後,媽媽仍然要不斷地學習如何可以更好地引領你走好你的每一步,直到有一天,媽媽已經更不上你的腳步,媽媽也會在你的身後守望你,因爲媽媽永遠讀你不倦……

  規矩和愛讀後感範文2

在老師的建議之下我們家長讀了《規矩和愛》這本書"真正的愛是帶有規矩的愛,真正的規矩是體現愛的規矩",這本書強調了愛不是無邊無拘的,規矩也不是對孩子強制的沒有愛的教條。

孩子小的時候,也讀過類似《父母必讀》的有關的書,可都是比較膚淺的,那時候也沒接受過心理學的知識,只是泛泛的說教,不是能夠用心愛護理解孩子的心境。過分的嚴格教育會壓抑孩子內心的快樂。我對孩子的'總是說:不成材的成人,做人要誠實、爲人要善良、做事要踏實、不好高騖遠、要虛心好學等等,讀了這本書才知道先學做父母再教育孩子。

學做父母應該先於教育孩子,學做父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不能孩子當寵物,高興的時候喜歡孩子,不高興的時候把自己的情緒毫無保留的發泄給孩子,自己有的時候就這樣,工作中的不快也傳給孩子,有時孩子會察言觀色看着媽媽的臉色行事,無意識的在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

沒有人天生就是合格的父母,每個父母都需要學習和成長,要有學習的意識和願意重新成長的謙卑態度,父母的自我成長和改變在現實中往往非常艱難,這是要靠自身的自律不斷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共同進步。

我常常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了期望,不忍心看到孩子在自己面前有一點閃失和痛苦,當孩子頭疼感冒生病的時候,恨不得都把孩子得病轉到自己身上,當孩子漸漸長大,有了自己的思想個性,叛逆你的思維和你給予的教育時,你的愛又轉化成恨,恨孩子不聽自己的話,甚至狠狠的對孩子說"你是不是想看到我死?"看了這本書才發現我們要理性的來學習和判斷,我們若不通過學習和反思建立起理性面對孩子,那這種本能的愛也可以成爲溺愛的洪水而氾濫成災。

父母這個崗位無人代替"爲人父母是教育也是藝術,他可以讓你收穫人生至樂,也可以讓你收穫人生至痛"現在,很多家長沒有把教育子女當成人生的至要了,都不願意靜心謙卑地來閱讀品味那字裏行間的愛和美妙,而是一味的迎合應試教育的需要,賦予孩子過多滿足自己心裏期望值的虛榮,恨不得孩子都是成龍成飛的材料,有時候以自己的工作爲重要,忽視孩子的教育問題,雖然孩子有爺爺接送給吃好喝好,但父母的愛是別人帶替不了,父母這個崗位是無人代理的,孩子和父母的連接是獨特的,也是天然的,孩子和父母的依戀是一切社會學習的基礎,父母不僅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一輩子最重要的老師。

不是生了孩子就是母親,不代表你就有教育上的養育能力。我大多就是照顧孩子生活起居,從生下來的飲食開始到上學後家長幫孩子背書包,大多數家長都是隻要你能好好學習,不打架不鬧事就行。孩子德智體全面發展,其實孩子成爲社會有用的人和我們做父母的有着極其密切的關係,所以我們就要學習,己不欲,勿施於人,先要做好父母,才能教育好孩子。

爲人父母要謙卑,敬畏和謙卑是智慧的開端,學做父母也要有謙卑的態度,雖然我們許多家長有很多社會這些方面的知識,但是教育孩子就是一門很難學的學科,作爲現代社會的父母,所要學習的育兒知識,這些新的科學知識既有要我們有更加好學的態度,也爲我們學做父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實際指導。意識到自己需要學習只是父母教育的第一步,有效的學習還離不開謙卑的態度。

爲人父母需要用心而不是用計,人的一生果效是由心發出的,我們教育孩子的果效豈也是如此!你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你內心對規矩和愛的態度。你內心是否有愛,是否尊重規矩,要比你對孩子用怎樣的方法和提什麼要求重要得多。只求方法而不反思自己的理念是不行的,這種只想用計,不想用心的功利態度,其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讀了這本書受益匪淺,學到了好多以前不曾知道的知識,雖然做了好多年的母親,也沒有學好教育子女的這一重要學科。現在學學,雖然不是學有所用,但亡羊補牢爲時也不晚。

  規矩和愛讀後感範文3

回顧自己爲人父母的這些年,確實有許多困惑,無奈,也常認真反思,是自己不夠用心?不夠盡責?還是現在的孩子們見多識廣,讓我們這些父母黔驢技窮?因爲是新加入二(4)班這個團隊的,《規矩和愛》還沒拜讀完,但從書中已經尋找到一些可以破解我心中疑惑的密碼了。

首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卓爾不羣是每個家長的正常心態,就我們現今的生存狀況,社會價值觀及家長的期望值,我們常常是被動地接納這樣的社會認同。但對孩子而言,他們稚嫩的心靈所能承受的真的很有限,內心深處,我是希望孩子有像我一樣的童年,簡單的快樂。因此,換位思考一下,站在孩子的角度,從他們的認知能力,身體結構,大腦發育等諸多因素來考慮,是否應該給自己的孩子制定一個他可以達到的標準,而且是因人而異的。正如書中所講,規矩與愛是統一的,兩者不可割裂開來。給孩子制定的規矩是以愛爲前提,這樣才能讓孩子易於接受,謹言慎行,實施起來才能達到效果。所以,今後再給孩子立任何規矩時,我都要考慮到他的承受度,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其次,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的一點,我認爲,來自於對自己積極客觀的自我意識。這一點也是書中我頗爲認同的觀點。平心而論,真的很反感有些辦學機構,爲了迎合某些家長或孩子的虛榮心理,無論孩子做出怎樣的舉動,動不動就說: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其實,如果,你稱讚孩子不是因爲他做得很好,只是爲了讓他感覺自己很好,這可能會使孩子對自己有錯誤的看法,反到會讓孩子無法客觀積極地正視自己,而身爲父母的我們如果也不能用一雙慧眼去甄別,並客觀評價自己的孩子,相信,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孩子會比別人走更多的彎路,更不容易得到外界的認可。

最後,書中還提到要培養孩子的抗逆力,個人認爲這一點是中國孩子普遍缺失的。我們總是在不知不覺中給我們的孩子過多的保護(當然這也是這個社會大環境造成的),心理上的,生理上的,物質上的,所以可能就會給孩子們傳遞錯誤的訊息:不用爲他們自己的行爲負任何責任,只要接受家長的安排,享受現成的結果。但現實是:挫折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適時,適當地讓孩子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相信他們纔會更有自信,也會變得更加堅強。我們的思想,行爲也是在每一次的受挫,打擊,彷徨,掙扎,反思中日漸成熟的,這個過程父母是無法替代的,我們可以給予孩子們建議,分析利弊,充分尊重他們的主張,以他們認爲穩妥的方式處理。即使最終的結果不能遂願,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也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人生經驗,對於他們的心智發展將會趨利避害。

總之,感謝孩子們讓我們成爲了父母,這一神聖的人生職業因他們的存在而讓我們充滿了信心和激情;也感謝每一位父母和老師,是他們的發自內心的愛讓孩子們日益強大。

  規矩和愛讀後感範文4

花了整整兩個晚上的時間,讀了孩子老師推薦的這本書,不生噓唏。一邊慶幸自己還是有很多觀念相似,一邊也在懊惱曾經錯誤的一些行爲,應該更早閱讀到這本書。

哈佛教育學家王濤博士不僅從學術角度,更從父親的親歷來告訴我們,愛與規矩並不矛盾,更不對立,融合愛融合規矩,尋找平衡,樹立孩子健康的人格纔是教育的核心。

文中開篇就提出一個觀點:學做父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換句我們熟悉的話說就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行直接潛移默化改變着孩子。這讓我想起大兒子上一年級的時候,因爲從沒有做父母的經驗,一直認爲生活是家庭負責,學習應該是學校負責,把孩子送到學校,放學送到託學班就完了。最後的記過就是孩子完全成了學校裏的頭疼人物,不是惡作劇就是打架,學習成績更是一落千丈。從這點看,確實,父母不是一種稱謂,而是一種責任,需要去學習、去領悟如何才能成爲合格的父母。非常慶幸的是,我們很快意識到問題,及時進行了修正,並偶然的契合和王濤博士的"不佔有原則"、"情商先於智商原則"、"和孩子共同成長的原則"。

在兩個孩子的過程中,我大多數時候以我的價值觀和認識在踐行這教育的方法,雖不知道對錯,但從孩子的現在的基本性格來看,還能聊以。總結起來也就如下兩條:

?和孩子做朋友,更多的瞭解他們的內心情感需求,而非僅僅停留於物質的滿足。我花了很多時間和孩子一起生活,吃飯、睡覺、聊天、玩樂等等,讓孩子能感受到愛,同時也體會到他可以和你交流,因爲我更願意和他平等交流,而非濫用父親的權威。時至今日,我和孩子們之間仍然能坐下來聊上半天,這也許就是王老師說的愛吧。

?樹立合理的規矩。記得大兒子剛轉學到合肥的時候,只有我們爺倆過來,我和他一起探討了規矩的重要性,並引導他,幫助他一起制定了一天的作息時間表和一週的時間安排。因爲是一起制定的規矩,並在過程中被我和孩子媽媽嚴格的要求執行,至今,這一時間表讓然是孩子們的生活指導,甚至慢慢內化到孩子的習慣當中。規矩和愛,從來就不衝突。

在成人的世界,自由和節制並不矛盾,追求自由需要對自身的節制,節制也並不妨礙自由。孩子總有長大的一天,在鼓勵天性的同時要求自我約束也是可以平衡的。知易行難,很多道理到落實的時候總有諸多困難,誰也不能保證一定得以全部貫徹。同時,孩子作爲一個具有鮮活生命的個體,有其獨立的性格和靈魂,並不是同樣的教育方法就能得到同樣的結果,一切都會有變數,作爲父母,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斷學習,不斷審視自身,不斷修正教育方式,且行且進步!

感謝孩子給我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