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中國文化讀本》讀後感大綱

《中國文化讀本》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中國文化讀本》是一本能顯示中國文化內在精神和中國人的活生生的心靈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態度、審美情趣的文化讀物。下面是小編我爲您準備的“《中國文化讀本》讀後感”,歡迎參考,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中國文化讀本》讀後感

  《中國文化讀本》讀後感一

說實話,這本書更像一本字典,但很高興我有機會讀到它,由它帶我走進我所熟悉而又陌生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博大深邃,氣象氤氳,綿延悠久。”文章開頭就足以讓我體味到輕霧瀰漫,雲煙繚繞,密林深蹤,錚錚淙淙的悠長義蘊,不但是對中華文化,也是對文字的本身。中國的文字如同中華的文化,經過幾千年的錘打和磨練,從契刻甲骨文用來記事,到鑄器上的金文用來歌功頌德,再到後來,人們學會了用它描寫生活,表現平凡人的喜怒哀樂……人們常說百鍊成鋼,那麼千年會煉成什麼呢?那就是深深印在我們腦海裏,剪不斷理還亂的中華情結。所以會有“月是故鄉明”的詩句,所以會有《中華民謠》的歌曲。

作爲一箇中國人,我渴望瞭解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過去發生的事情,而這片土地曾經,並將永遠屬於中國,屬於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我想這種感覺,是每個中國人共有的。所以當我在翻閱此書時,我不僅一次次對我們的祖先產生景仰,也爲自己是從中華文化走過來的中國人感到驕傲。

書中所述內容,大多爲我們熟悉,比如四大發明、秦始皇陵等。但你可知朵積術和級數求和?你可知孫子定理和大衍求一術?爲我們的古人驕傲吧!他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撰寫了在現在看來也都艱澀難弄的數學文字。奇怪古人爲何要解這麼複雜,卻又沒有多少實用意義的數學題。在敬佩他們智慧的同時,也看到了祖先不凡的創造力和包裹在其中的一種文化穿透力,我把這定義爲隱文化。

中華文化,我們的根。其中的博大精深,是一個小小的我不能盡數的。

在中華文化的大背景下,祖國的統一的順利解決纔有了根基。當連戰面對氣勢宏偉的世界第八大奇蹟時,當宋憷玉在黃帝陵前謁拜時,我想那一刻,所有國人的心都被緊緊的拽在了一起。XX年隔閡被壓縮了,縮短了時間,縮小了距離。“一箇中國”,連同相同的文化都被緊緊的包融在了一起。有了這樣的根基,祖國的統一最終解決有了可能。

雖然我們不是中華文明的締造者,但我們卻是文明的傳承者。

翻閱歷史,我們會驚訝的`發現很多東西已經消失,很多東西正在消逝。現在的人類生活在物質文明相對豐富的時代,整天感受着外部世界五光十色的視覺衝擊。怎樣讓文明繼續持有,文明會因我們而失落嗎?一想到這個問題,就讓人膽戰心驚,因爲在人類的發展史上,我們的確丟失過瑪雅、巴比倫、印加等可知、不可知的文明。見證它們曾經轟轟烈烈存在過的,是一處又一處被時間侵蝕了的巨型建築,是一個又一個遺散在世界各地、在現代人看來仍然充滿靈性的藝術品。

傳承歷史,我們的責任,傳承文明,也同樣是我們的責任。不是每個人都能在歷史中留下自己的痕跡,但正是千千萬萬個沒有名字的人譜寫了中華文明的歷史,中華文化的歷史。既然歷史選擇了我們,我們就應將它繼續下去,做一個無愧於中華文化的傳承者。

  《中國文化讀本》讀後感二

由北京大學葉朗和朱良志教學撰寫的這部《中國文化讀本》,是值北京奧運會舉行之際,向世界展現中國文化精神內涵和表示狀態的一本書,更是我們自身懂得中國文化的一個主要道路。該書讀後讓人線人一新。也就是說,它既給人以一種似曾相識的感到,由於其闡釋的就是繚繞在我們工作生活四周的中國文化;它又爲我們供給了一種全新的視角,來審閱中國傳統文化,讀後不禁讓人生出本來我們的傳統文化是如此謹嚴周密,如斯唯美精巧,與我們古代的工作生涯關聯又如此親密的感嘆。能夠說,通過這本書,咱們可以窺視到中國文化的內在精力及我們自身活生生的心靈世界、文化性情、生活立場、審美情趣。

一、該書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概括爲中國人的智慧與信奉

該書註釋在篇章構造上分而不散,將一以貫之的思想主線與自成體制的着重點相結合,重要包含“智慧與信奉”、“發明與交換”、“藝術與美感”、“民俗與風情”等章節,文字清楚曉暢,艱深易懂,並配有多少百幅優美的彩色插圖。“智慧與信仰”作爲開篇,是全書的思想奠基,具體論述了中國文化的精髓和內涵。這一章分七節讓我們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孔子創建的儒家文化爲主線,融合貫通老子做作無爲的道教、《孫子兵法》的智慧謀略、禪宗的妙悟學說爲一體的文化實體。其後幾個章節分辨從不同的角度將中國的漢字、四大發現、中醫、外交、建造、文學、藝術、飲食文化、民風民俗等均從其精神內涵動身,逐一做出詳細闡釋和解讀。如果說開篇是中國文化的靈魂的話,那麼後幾章則是中國文化的形體,是中國文化的詳細表現形態。

該書的作者以爲,“只有有深度的認識能力照亮中國文化的原來面孔”。比如在先容天壇進程中,無論其修建作風仍是功效作用,均蘊含着中國哲學家、思想家將天看作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創造的源泉的思想,體現了中國人對天崇拜和敬畏的觀點,也體現了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淵源。即天人合一、天人和諧的境界,永遠是中國人心中最大的幻想。《周易》從乾坤卦中晉升出“天行健,正人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精神,其中“發奮圖強、厚德載物”作爲中國人間世代代謹守的兩句格言,一方面強調要有剛健進取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強調要寬厚容納,像天地那樣,敢於承當。這形成中國文化的基礎特點,決議了中國文化中的創造與交流,比如四大創造、比如大唐盛世、比如長城、詩歌,均是對這一精神的體現。《周易》中的易即變,使我們認識到宇宙是一個活的生命的空間,天地的變易是永恆的,對此一個典型的表現形態就是中國藝術家所尋求的“氣韻活潑”,強調無論是中國的字畫還是音樂雕塑均要表現一個活的世界,表現活的性命,這也是中國藝術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孔子關於人的兩個中心概念:“仁”與“禮”,是中國傳統民俗風情的思想本源所在。可以說,《中國文化讀本》是對中國文化的一次深度報道。

二、加強對本身文明傳統的感悟跟自負

葉朗傳授在介紹這本因北京奧運而“生”的文化讀本對於海內讀者的意思時說:“固然生活在中國文化和中國歷史的環境中,但不即是我們每個中國人對中國文化的精神都有認識。今天,我們同樣需要有一種文化自發,需要對我們本人的文化進行從新認識。”曾幾何時,我們欣賞美國文化、欣賞日本文化,欣賞歐洲文化,卻忘卻了欣賞中華文化的絕倫美好。打一個不適當的比方,叫做抱着金飯碗去要飯。回想中國近現代史,出於民主革命的需要,仁人志士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加以批判天然出於其時代的需要,也是對於自身的深入反省,自有其情理。但物極必反,往往在對中國傳統文化批評的同時,也存在一個曲解,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全盤否認,甚至認爲中國的落後捱打,禍首罪魁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腐化。爲此,我們很長一段時光以來,良多人奉行拿來主義,認爲西方先進國家的文化也是世界最進步的,中國的傳統文化是落伍的、是需要擯棄的。但是,跟着中國國力的強盛,尤其是自奧運會舉辦以來,隨着中國和諧社會的構建、和諧世界的倡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日益浮現出其魅力來。

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面對中國文化,世界走在了我們前面。美國蘭德公司學者波拉克斯在研討中國的兵家經典《孫子兵法》時所說:孫子的智慧和孔子的智慧一樣存在永恆的價值。這種智慧屬於全世界。這一方面是對中國文化的確定和觀賞,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思考一下,當別人都已認識到中國文化的價值所在時,而我們假如依然沉迷在對西方文化的崇敬與拿來而津津有味、樂此不疲,我們必需反省自問,這是不是對我們自身莫大的諷刺。由此,我們可以借用書中對於禪悟的一首詩來表白我們這種檢查的心境:禪門有詩道:“盡日尋春春不歸,芒鞋踏破隴頭雲。歸來笑捻梅花嗅,春在枝頭已象非常。”春就在你自家的梅花樹上,就在你的心中,放着滿樹鮮花不顧,捨本逐末,捨己而求他,切實是空費工夫。通過閱覽此書,不僅對於中國文化有個從點到面式的瞭解與感悟,而且也更加掌握我們源源一直的民族文化命根子,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在當代世界的價值與位置。

舉一例來說,以儒家文化爲代表的中國文化是全球華人的粘結劑。這是一種向心力,一種民族的凝聚力。儒家文化在宗教文化在現代迷信技巧發展而日益受到挑釁的今天異軍崛起,成爲受到全人類倍加關注的踊躍進取的人生哲學,一種可以在不輕視別國宗教信奉的條件下可能提倡的精神文化。好比海峽兩岸,是當前仍舊還存在着宏大的意識形態差別的現狀下能夠敏捷找到的共同語言。馬克思主義思惟作爲全黨的領導思維,可以形玉成黨的凝集力和全民族的凝聚力。然而,要真正團結全球華人,以儒家文化爲代表的傳統文化成爲重要的粘結劑。

三、中國傳統文化須要繼承和發展

作爲今天的我們,看待中國文化的正確態度是:既要認識到它的博大高深,增強民族驕傲感,又不可盲目固步自封,謝絕任何外來文化。以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和領會並不是說,我們要拒絕任何外來文化,唯我獨尊,實在,自古以來中華文化就是一個重視接收別人精髓的文化系統。我們今天的正確做法是如何將中國文化傳承下來,更加適應世界局勢,融入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讓世界瞭解中國,瞭解中國文化,酷愛中國文化,發展中國文化,使優秀的中國文化精髓得以傳承和弘揚,將中國文化的和諧理念、天人合一理念去影響世界的見解和主意,比方應答氣象問題,用中國哲學來說明,毫不是一個國度、一個地域的事件,它需要寰球的獨特盡力才幹到達終極的目標

黨的十七大明白提出,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是一種以一當十、含金量高的文化瀏覽,引導幹部多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常常接收優秀傳統文化陶冶,可以進步人文素養,增強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天然關係的意識和掌握才能,準確處置義與利、己與他、權與民、物資享受與精神享受等重要關係”。這體現出在新的歷史時代,中國傳統文化對我國協調社會、學習型社會構建的重粗心義。

總的來說,只有在繼續中國優良傳統文化的基本上,聯合時期特色,建立起民族文化的自信,纔是中國文化的生存與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