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後感:自由在高處大綱

讀後感:自由在高處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初讀題目,所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自由需要人們去爭取,而不是措手可得。但通過對全書的閱讀,發現內容要比自己所想象的自由豐富得多。"生活自由,思想自由"、"超越逆境,盤活生活,拓展生存,積極生活"、"社會先於國家,自由先於平等,人生先於自由",這些論斷都能引發我的深思,到底自由是什麼?怎麼樣纔算是自由?人爲什麼要自由?以及作者所提出的自由就是真的自由嗎?本書總共分爲三個部分,而我認爲最重要的就是前兩部分了,其中第一個部分講述的是各種各樣關於人們追求自由的小故事,以及如何辯證得去看待自由;第二部分則是在教我們如何獲得使獲取自由及怎樣追求自由。

讀後感:自由在高處

自由是每個人都在一直追尋的東西,但是由於法律,道德以及國家體制的約束,使人們無法真正的去享受到自己的自由。作者的見解便爲"You the Freedom",即"你即你自由"。於是,腦海中一直有一個詞語在閃動着,這個詞語就是"隨心"。

我們生活在祖國這個大家庭中,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自由的,覺得我可以每天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比如:我可以看電視,我可以打籃球,我可以旅遊,我可以拍照。但是這是真正的自由嗎?細細回想一下:當在網上發表評論時,是不是每個人都要考慮一下發表評論所造成的影響;當情侶們在大街上擁吻的時候,是不是要考慮一下別人異樣的目光;當高考考生們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是不是在考慮以後就業的情況及工作的待遇。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們還算是自由的`嗎?網絡評論自己的觀點,就會受到別人的抨擊;情侶們在大街上打情罵俏會被看成是沒有教養;而大學所學的專業大多數也並不是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包括作者在文中所說的看電影要哭,不哭就是混蛋。其實,生活是可以選擇的。麪包就像我們的基本生活保障,而玫瑰則像是我們在基本生活保障基礎上的更高物質和精神追求。麪包和玫瑰都要有,倘若沒有,我們也不應該失望或是一味的絕望。生活中的我們有很多無能爲力的地方,如果大的環境我們如果改變不了,那麼每個人生活的小環境我們還是可以自由選擇的,只要積極得面對着生活,我們還是自由的。而這種自由能否在國家真正的實現,就要看國家是否能以開放戰勝封閉了。

在一個國家當中,如果國家是自由的,那麼未必其中的每個個體都是自由的。但是相反,如果國家中的每個個體自由了,那麼整個國家也就自由了。《守住良心的"一釐米主權"》提出廢除死刑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能用語言,能用情感教化,爲什麼一定要開槍呢?當法律和良知發生衝突時,良知纔是最高的行爲準則。法律是死的,但是事情本身是活的,如果每個人都能在法律的範圍內自由得處理事情,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或許,效果會更好一些。作者在《人是什麼單位》中提出了人是時間的單位,時間是人一生的資本,而如何利用這資本就是個體本身的問題了。有些人一生不斷奮鬥,不斷實現自我價值,而有些人卻在虛度光陰,反反覆覆過着同樣的生活,時間是我們自己的,我們應該想盡一切辦法在有限的時間內創造自己幸福的生活。《條件即逆境》中說明了美好事物不見得會讓我們幸福,金魚想要一個不需要自己尋找食物的環境而被困在了魚缸中,人們想要方便快捷的生活發明了汽車而需要給汽車加油。當我們爲了自由獲得某種條件的時候,反而恰恰被這種條件束縛了。如果用真正的自由來與如今社會的自由作以比較,那麼目前的社會可能就是處於一種胡亂,盲目,無秩序的狀態下了,這個時候就需要自救。如果每個人都能學會自救,那麼這個社會也就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自由。

《自由在高處》這本書在很多地方那個都給了我心靈的震撼,都能夠引起我心靈的共鳴。曾經對自由的看法與本書中對自由的看法顯得實在是渺小,同時也暴漏出了我三觀中的不足之處。這本書教會了我很多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也激發了我自己對於自由的理解,那就是本文開頭提到的"隨心"。或許,這本書只是拓寬了我們看待自由的視野,讓我們更清楚的認識到了什麼纔是真正的自由。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受本書中所提到的自由的束縛,真正的自由,還需要我們自己去尋找,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