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母愛的姿勢》讀後感範文

《母愛的姿勢》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1W 次

《母愛的姿勢》讀後感範文1

山崩地裂,江河失去了前進的方向。

《母愛的姿勢》讀後感範文

大地震顫,花兒折斷了新生的嫩芽。

殘垣廢墟,生命失去了絢爛的陽光。

萬衆矚目的20xx,竟充滿了如此多的磨難;冰雪災害,凍壞了美麗的南國;打劫搶燒,玷污了聖潔的高原;汶川地震,震碎了人們的家園。

但是,汶川不會倒下,中國也不會倒下!

在荒蕪的廢墟下,一位老師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死死的護住身下的四個學生,後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這位老師就是譚千秋!譚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師,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爲同學們上了最後一堂品德課;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告訴人們什麼是“人生價值”……

廢墟里,四個學生沒有失去生存的信念,因爲有永不倒下的譚老師給他們生的力量。老師,折斷了自己的翅膀,讓學生繼續飛翔。我看老師那寬闊無比的懷抱中,永遠留着那脆弱的生命靈魂,自己卻折斷了翅膀,永遠停棲在了天堂。那永不倒下的力量,讓他以這個姿勢,飛入了天堂。

地動天不塌,大災有大愛!這句話如今我終於懂了!張開雙臂,護住學生,這生命中最後的姿勢,這果敢無畏的姿勢,這充滿大愛的姿勢,將永遠定格在汶川大地震中,永遠定格在人們心中!

廢墟中,發生了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襁褓裏,母親用短信留給幾個月大的孩子最後的禮物,最後的愛,因爲母親有永不倒下的力量,讓她匍匐着,呵護着自己的孩子;擔架上,3歲孩童有着永不倒下的力量,因此他向救他的官兵舉起僅能活動的右手敬禮,那震撼,那感動充盈着人們的心;當面對餘震來臨的危險,荊利傑跪地哭求“讓我再救一個”,因爲他有永不倒下的力量,有一顆跳動的火熱的中國心……一個個有着永不倒下的力量的人,一件件感人的事,數不勝數。

20xx,汶川不會倒下!中國不會倒下!20xx,中國人將被自己感動……

《母愛的姿勢》讀後感範文2

今天,我們學習了《最後的姿勢》這一課,我思緒萬千。

事情的主人公,是一位普通的小學教師——譚老師。他在地震發生時,只爲學生着想,卻沒有爲自己和女兒想過。在他眼中,“人生的價值”是大公無私,是爲他人着想,爲集體着想,爲國家着想。這些他都做到了,但卻因此失去了生命。這也許正如司馬遷所說:“人總是要死的,有的輕於鴻毛,有的重於泰山。”

地震時,他選擇了救護學生,卻忘記了自己和女兒,這是他的大公無私。

地震時,他選擇了死死護住學生,即使後腦勺被砸得深凹下去……這是他的捨己爲人。

地震時,他告訴學生,什麼都不要拿,這是他的臨危不懼。

地震時,他選擇飛身撲到學生身上,即使他知道這樣做會死,這是他的勇於獻身。

譚老師,您是在太偉大了!您的才華,您的做法,您的捨生忘死……您的一切一切都值得我們敬佩。我們讚頌您: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母愛的姿勢》讀後感範文3

今天,我讀了《最後的'姿勢》這篇課文。文章講述的是汶川大地震中51歲的普通教師譚千秋用自己的身體爲四位未能逃出教室的學生撐起了一片天。

5月12日,譚千秋老師像平常一樣在給學生上課。他在講“人生的價值”是大公無私,爲他人着想,爲集體和國家着想。突然,樓房搖晃起來。“地震了!”他立刻意識到。“大家快跑!”當然短暫的幾秒鐘學生不能全部跑出去。他就把沒逃出去的四位學生拉到課桌下,手撐在課桌上,擋住了倒塌的水泥板,四位學生得救了。

讀了這篇課文,使我深深懂得了老師的偉大:老師站在講臺上,離門口最近,災難來臨時最容易逃生。但他不是自己逃生,而是指導學生迅速撤離教室,並用肉體報住了四位學生的生命。老師雖然去了,但是他最好的姿勢像他的名字“譚千秋”一樣,將精神永存,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學習。

《母愛的姿勢》讀後感範文4

不久前,我在讀者上讀了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生命的姿勢》。這些天來,我腦海裏始終顯露出那尊聖神的母親“雕塑”。

故事說的是:一對爬山行爲佳偶揹着一歲的兒子籌備攀緣七千米高的雪山。他們在登上五千米高度籌備蘇息時,明朗的天空溘然變得慘無天日,狂風雪不期而至。毫無選擇的他們只好躲進四面的巖穴。狂風雪一連了三天三夜,母親掉臂丈夫的多次勸阻一次又一次給飢餓的孩子餵奶,當三天後營救步隊趕到時,她已經凍成雕塑,一尊依然保持着餵奶姿勢的雕塑。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一位母親帶着8歲的女兒去爬雪山,在途中遇到了災害,可是他們穿的衣服都是淺色的,所以救援隊發現不了他們;一天又一天,母親越來越虛弱,她知道自己快要死了,活不了多少天了,自己就算要死也不能拖累了女兒,接着她用冰塊割了自己的脈搏,用自己的鮮血來保護了女兒的生命;當救援隊們發現母親時,她的臉上是欣惠的笑容!女兒在回去的途中,她回想起了以前的事情:父親和母親離婚了,母親是個清潔工,她因此而很自卑,在學校同學們的諷刺,回家後鄰居們的嘲笑,她從此從來不怎麼理會母親,還恨上天爲什麼給她怎麼一個母親,爲什麼給她怎麼一個家庭。但是,今天她才發現原來母親是怎麼的偉大,怎麼的無私,母親原來是上天給她最好的禮物,但她以前從來都沒有珍惜,直到沒有了才感到惋惜。

確實,餬口中不知道尚有幾多母親在爲孩子冷靜地奉獻着,有的雖然並不震天動地,但卻不同的角度譜寫出一曲曲活躍悅耳的母愛讚歌。關於母親,永久有聽不完講不厭的故事在勉勵着我們。

母愛是無私的,文章中的母親爲了孩子而掉臂統統,乃至生命,她的母愛已高出五千米高山的高度,在風雪中塑造了最壯美的生命姿勢。

《母愛的姿勢》讀後感範文5

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後的姿勢。課文敘述了在5。12汶川大地震來臨時,譚千秋老師迅速組織自己的學生撤離。但是有四名學生還來不及撤離,譚老師迅速把他們拉到課桌下。樓房就要坍塌了,譚老師立馬用自己的身軀遮住課桌,也護住了課桌下的四名同學。最後,在譚老師的保護下,四名學生都安全的活了下來,而譚老師自己卻因此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在我們身邊也有許許多多像譚千秋老師那樣格盡職守,一心爲學生,充滿無私大愛的老師。

我們學校有一位姓付的老師。有一天,正好是付老師值日,放學後負責送學生過馬路。這天車十分多,付老師領着學生,做手勢示意讓車子停下,然後安全通過。豈知有一輛小車看見了一羣學生在行走,卻毫無停下車的意思,橫衝直撞地就衝了過來。付老師見勢,便趕快把學生推向一邊。可還沒有等她自己躲開,那小車撞了過來。在猛烈的撞擊下,付老師的腿被撞傷了。

人生的價值是什麼?老師用他們自己的行爲詮釋出來了,那就是無私。

《母愛的姿勢》讀後感範文6

“一支粉筆積澱千秋智慧,三尺講臺寄託萬世文明。”就在20xx年5月12日下午,一位老師用自己的生命爲我們所有的學生上了一節珍貴的課,這節課的主題就是“無私”。

在5月12日房屋坍塌的一瞬間,閃現了這樣一個鏡頭:一位老師將困在教室裏的四個學生立即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這位老師就是譚千秋。

當我讀到:“但在生死攸關的一刻,譚老師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時,已是熱淚盈眶,深深感動之餘,我不禁想到了自己:記得四年級時,512大地震過後,老師發動大家爲災區的人民捐款,當時我一點也不積極,最後還是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纔不舍的捐了三元錢,比起譚老師,我是這麼渺小,譚老師可以無悔的將自己的生命獻給別人,而我卻連區區幾元錢也捨不得,學了這篇課文後我才明白當時我是多麼自私。

我突然間被譚老師這種無形的愛帶動了,樹立了一個新的理想—當一名塑造靈魂的教師,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爲一個真正的強者﹑無私的人。用一份份質樸的愛把一個個靈魂塑造。做一個像譚千秋那樣的老師,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

譚老師的這一堂課我會永遠銘記在心,他的最後這一堂課,爲我們今後的人生道路又增添了幾分神彩。

《母愛的姿勢》讀後感範文7

講的是有一位母親,因爲家裏貧窮買不起鬧鐘,爲了清晨能按時叫醒孩子,不讓孩子上學遲到而自己採用把雙手壓在胸前俯臥在牀板上睡覺的故事。

這位可敬的母親,她知道用這種不自然的姿勢睡覺,自己會感到不舒服,會感到壓抑,胸悶咳嗽而且會做惡夢,不能熟睡。她就用這種姿勢強迫自己整夜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這樣她就不會睡過頭,就可以及時在清晨把孩子叫醒了。

母親這樣“善待”自己,是爲了每天早晨能準時叫醒孩子上學,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母親用這種獨特的睡姿一直陪伴了孩子在家上學的整整九年。到後來,孩子長大離家了,但母親的這種睡姿卻成了習慣,再也無法改變了,這意味着母親的一生都得徹夜咳嗽不止、惡夢連連,在半醒半睡中度過每一個夜晚!試想,忙碌了一天的母親,到了夜晚也不能安睡,活得有多累!但這位可敬的母親卻從不抱怨,從不後悔!

在百花的生命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要開放出最絢麗的花朵;母親生了孩子後也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要儘自己的能力愛護孩子,讓他健康成長,擁有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是啊,在我們的生命中,有一種最寶貴的東西叫母愛,是每個人一生下來就自然擁有的寶貴財富。有時,我們會因習以爲常而不懂得珍惜,在不經意中失落了這份與生俱來的寶貴財富。而只有在自己長大了,而且往往在母親離開了我們時才知道這份財富的寶貴,但卻再也追不回來了!

擁有母愛有人生是完美的,沒有母愛的人生是殘缺的,而擁有了母愛卻不懂得珍愛的人生是遺憾的,更是可悲的。母愛無價,讓我們每個人都珍惜母愛吧!

《母愛的姿勢》讀後感範文8

不久前,我在讀者上讀了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生命的姿勢》。這些天來,我腦海裏始終浮現出那尊聖神的母親“雕塑”。

故事講述的是:一對登山運動夫婦揹着一歲的兒子準備攀登七千米高的雪山。他們在登上五千米高度準備休息時,晴朗的天空突然變得天昏地暗,暴風雪不期而至。毫無選擇的他們只好躲進附近的山洞。暴風雪持續了三天三夜,母親不顧丈夫的多次勸阻一次又一次給飢餓的孩子餵奶,當三天後營救隊伍趕到時,她已經凍成雕塑,一尊依然保持着餵奶姿勢的雕塑。

確實,生活中不知道還有多少母親在爲孩子默默地奉獻着,有的雖然並不驚天動地,但卻從不同的角度譜寫出一曲麴生動感人的母愛讚歌。關於母親,永遠有聽不完講不厭的故事在鼓勵着我們。

母愛是無私的,文章中的母親爲了孩子而不顧一切,甚至生命,她的母愛已超過五千米高山的高度,在風雪中塑造了最壯美的生命姿勢。

《母愛的姿勢》讀後感範文9

他,綿竹市東汽中學一位普通的中學老師,在生死攸關之際,將生存的機會留給了學生,它不是別人,他就是在地震中救出四名學生的譚千秋老師。5月12日下午,當教學樓搖晃起來,譚老師立即讓同學們逃跑,可在教學樓即將坍塌之際,有四位同學逃不出去了,譚老師毫不猶豫的用自己的身體撐住了砸下來的天花板,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學生們。

當人們從廢墟中找到譚老師時,所有的人都被震撼了: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譚老師聲明中最後的姿勢,而這個姿勢也被永遠定格在了人們腦中。

譚千秋,一位平時默默無聞平時耕耘在三尺講臺的老師,在生與死的抉擇面前,毅然用自己並不強健的體魄爲學生撐起了生命的天空,用血肉之軀建起了堅實的“長城”,用自己的生命爲學生打造出生命之門的鑰匙。我爲他的勇敢,爲他的舉動,爲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無愧於自己的職業而震撼,而流淚。

司馬遷曾經說過:“人固有一死,有的重於泰山,有的輕如鴻毛。”譚老師,我想對你說:您死的重於泰山,死的轟轟烈烈,您生命中最後的姿勢成了人世間最偉大的姿勢,我們永遠愛戴您!

《母愛的姿勢》讀後感範文10

昨夜,雨中,誰爲我們關窗?今晨,風寒,誰叫我們添衣裳?今日歡聚,誰與我們共歡笑?明日離別誰與我們心傷? 一支粉筆織定千秋智慧,三尺講臺寄託萬事文明。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學習了一篇名叫《最後的姿勢》這篇課文。文章中的譚千秋老師爲了保護自己的學生獻出了自己五十一歲的寶貴生命。最後的姿勢這篇文章感人至深。在那些獲救的學生眼裏譚千秋老師是神聖的,是偉大的,是純潔的,是高尚的!“在五一二大地震那天,眼看教學樓就要坍塌了,譚千秋老師飛身撲到了我們身上,把我們拉進講臺桌下面老師對我們說:‘孩子們別怕老師在這裏保護你們呢!別怕!’語音還未落下,只聽‘轟隆’一聲巨響,教學樓塌陷了,譚千秋老師死了!第二天救援叔叔來了,把我們從廢墟中救出來了,可是譚千秋老師卻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按理來說每個人在臨死之前的時候應該都會有臨死的掙扎,可是譚千秋老師卻沒有掙扎!當人們從廢墟中搬走壓在譚千秋老師身上的最後一塊水泥板時,在場的人都被震撼了。” 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後腦被樓板砸的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的護着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着!第一個發現譚老師的救援人員眼含熱淚的說。譚老師誓死護衛學生的形象,讓他永生難忘!“其中一名獲救的學生熱淚盈眶的說。譚老師的這種舉動正是人生的價值的最好體現了譚老師那血濃於水的師生情,而且也體現了他與學生間的父子情深,父愛如山,譚老師就像是一座山那樣,用自己堅強的身體死死的保護了這四個孩子,他面對死亡毫不畏懼,他這種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老師走了,講臺桌上沒有了熟悉的身影。教室裏沒有了幽默的聲音。可是他沒有死!他曾經的身影,他生動的課堂,他最後的姿勢永遠留在我們心中,譚老師沒有死,他的生命在被救的學生延續,”英雄你不死精神千秋!“譚老師做到了,爲他人着想,爲集體着想爲國家着想,他用行動讓同學們知道什麼是無私的奉獻!譚千秋!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師,他用自己五十一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愛的是的靈魂,人們讚頌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是啊譚老師永遠活在世人的心中!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師恩難忘,您在深夜點亮的燈有怎能熄滅?那是照亮前程的燈啊永不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