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讀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海倫·凱勒》這本書寫的是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我讀完了這本書,從中受到了許多道理。下面是關於讀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的內容,歡迎閱讀!

讀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讀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

在今年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美國著名作家——海倫 。 凱勒。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感人,如同一枚巨型催淚彈,在我心底炸了開來。

這一本書講了作者童年時期的悲慘經歷: 1880 年 6 月 27 日出生在亞拉巴馬州的塔斯甘比亞小鎮。在出生的次年 2 月中突然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之後由於病情嚴重,失去了視力與聽力,讓可憐的小海倫在不足 2 歲時就成爲了盲人,並聽不到來自外界的各種美妙的聲音了。這本書還講述了在海倫稍大一些的時候,家庭教師安妮·沙莉文徹底地改變了她的生活,安妮 。 沙莉文也曾是一位盲人,後經幾番周折,進行大大小小十幾次的手術,終於重見光明。

沙莉文一點一點地向海倫傳授知識,讓她親近大自然: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裏跑跑跳跳,在地裏埋下種子,爬到樹上吃飯。海倫在老師愛的關懷之下,竟然克服了失明與失聰所造成的障礙,藉着導師沙莉文的不懈努力,她終於能開口說話,最終畢業於人人嚮往的美國哈佛大學!

1936 年,與海倫朝夕相處的恩師離開人間,她心痛欲絕。她決心要將老師的愛發揚光大,於是海倫跑遍了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周遊世界,爲殘障的人到處奔走,全心全意地爲那些不幸的人服務。 1968 年,海倫去世,享年 88 歲,一個度過了 88 個生命的春秋,卻熬過了 87 個無光、無聲的歲月,有誰能做到?

這本書給我最終的感想是:一個人可以沒有富裕的家庭,可以沒有美麗的衣裳,可以沒有美味的食物,可以沒有舒適的住處,可以沒有視力、聽力和說話的能力,但是萬萬不可以沒有堅強的信念。信念,可以陪伴人度過最難熬的那段時光,可以激勵出人活下去的勇氣!

  讀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2

這幾天,媽媽推薦我看一本名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書,這是一本由海倫凱樂寫的自傳。從書中我們知道了:在海倫凱樂十九個月大的時候,一場大病奪走了她的視力、聽力以及她的聲音。但是她並沒有向命運所低頭。在海倫凱樂的老師沙利文的幫助下,她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還以優異的成績光榮地獲得了美國哈拂大學的學位。

海倫凱樂的世界是一個無光、無聲、無語的世界,她一直幻想着,如果上帝給她過三天正常人的生活,她會這樣安排:第一天,她會去看那些以前關心過自己的人;第二天她會早早地起牀,看看這美麗的世界;第三天,她則會在工作中度過。

這本書讓我感觸很深:平時我一碰到困難就止步不前,惰性是我最大的敵人,現在我要將海倫凱樂當作自己的榜樣,像她那樣正確地面對困難,並且保有良好的心態,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不斷地攀登一個又一個高峯。

  讀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3

馬克·吐溫說:“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是海倫·凱勒。”這兩個名字我們都不陌生,在成長的道路上,他們的事蹟充斥在書籍中也縈繞在我們耳邊。前些日子我讀了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勵志書籍自問世一直受到極力推崇,在文學史上佔據着重要的地位。我的電腦中也一直保留着一部名爲《海倫·凱勒》的黑白電影,講述了海倫·凱勒變成聾啞人後脾氣十分暴躁,直到安妮·莎莉文老師出現在她的生活中,開始了對她耐心的指引。

對於我們這些健全的人來說,我們總是追求物質上的享受,而忽略了我們擁有的最大財富——健康。海倫·凱勒度過了坎坷的一生,莎莉文老師在她的人生中擔當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若不是她打開了海倫心靈的窗戶,讓海倫感受到這個美麗的世界,這個奇蹟大概是締造不了的吧。莎莉文老師的悉心引導,終於使海倫產生了對這個世界的強烈好奇,強烈的求知慾讓她如飢似渴的汲取着知識。她沒有因爲自己又盲又聾變得自暴自棄,也沒有怨天尤人,只是在求知的道路上前進着,從來不肯停歇。讀着她的自傳,她的文筆細膩生動,描繪出我們從未認真審視的生活,我們忽略的各種風景。在海倫·凱勒心中,這些她從沒親眼目睹的事物是心中最美的瑰寶,她好奇,她想感受。可是對於我們,這些都是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存在,我們從未感謝生活的賜予,自然也不會去珍惜我們擁有的這些。

  讀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4

通過讀了海倫·凱勒所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讓我得到了很大的啓示。書中,海倫說:“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爲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生活中一定要多學習知識,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

雖然海倫是不幸的,但她沒有放棄,正因爲有了知識,讓海倫這位聾啞盲的人與這個世界有了溝通,有了聯繫,這也應該感謝他的老師安妮沙莉文。當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才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得以與人溝通。書中寫到假如給海倫三天時間海倫市這麼安排的:第一天,要看人,看老師。第二天,要在黎明起身。第三天,再一次迎接黎明。海倫。凱勒想看到的事物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然而這卻只是一個很美很美的夢。 “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正是苦難鑄就了海倫。凱勒堅強的性格。她作爲一個盲聾啞的殘疾人卻有着超過常人的健康心理。然而海倫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不但考上了哈佛大學,她還多方奔走,建起了多家慈善機構,辦成了一般健全人也不一定辦得到的事。

海倫憑着一顆堅強的心,最終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殘志不殘。我們要從中學習她這種堅忍不拔的精神,用一顆感恩的心,積極面對生活,在逆境中求生存,不斷完善自己,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