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範文大綱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2W 次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範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哲學與人生讀後感範文 ,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範文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範文 1

在拜讀《哲學與人生》之前,我還真沒有深究過哲學的深刻意義。哲學作爲一門學問,原來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說,"哲學脫離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脫離哲學是盲目的。"看此書與其說是學點哲學知識,不如說是通過它來審視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語言將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的精髓提煉了出來,並貫之以自己的思想,給我們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動、精深的課;在這裏,我們不但會看到歷史哲學大師的思想,而且會感悟到許多以前從未想過的東西。相信看過此書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許多事情,看淡人生許多哲學課。在這裏,我們得到的不僅是哲學的全部精華,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質和名利和挫折。

"人類的典範,應該是那些讓你我這般平凡的,有着許多煩惱的人都能效法的。他們讓我們懂得:煩惱不值得擔心,因爲能磨練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爲何而死。"這很值得我們深思,現在人們多把擁有大量金錢和物質的人當作自己的偶像,以至於許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爲了掙錢。其實擁有越多並不見得就越快樂,傅先生在介紹存在主義時說,"一個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爲擁有越多,越沒有時間做自己。"在介紹道家時又說,"一個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樂,因爲慾望沒有滿足會痛苦,一旦滿足之後,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沒有豐富的物質享受,可以沒有良好的制度,卻不能沒有正確的理念".物質的提高和科學的迅速發展是否能證明社會的進步?即使在寢食無憂的生活裏,人們是否就能快樂呢?有了一千萬想兩千萬,有了兩千萬想五千萬,人的慾望用無止境,追求不到時就永遠在沒有邊界的痛苦裏輪迴。而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回不堪其憂,也不改其樂"也能更好地證明了即使在物質極爲匱乏的社會裏,人也是可以快樂的。顯然,人是否快樂和物質沒有關係。經濟和科學屬於器物層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樣。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會主義下的人快樂,社會主義的人一定比封建社會的人快樂,我看不一定。

對於作者的某些觀點或許我不盡贊同,但由於此書談論的是人生,對於人生,本就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愛因斯坦的話說,"一個人對於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爲其中充滿了許多奧祕,而這些奧祕永遠不能被解釋清楚。"既然是奧祕,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動,更何況傅先生說的許多東西又是那麼正確呢?

書中有一段話我是我最喜歡的,也在此摘錄下來,做爲對自己的勉勵,也作爲文章的結尾吧!"當真正用理性思考經驗之後,就能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知道哪一種人生更爲理想,也更適合自己。理想代表針對未來,哲學的思考就是要讓人能夠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向度中連貫起來,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當下那片片斷斷,剎那生滅的過程中而已。"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範文 2

剛看了傅佩榮的《哲學與人生》,如何提升哲學素養?培養思考習慣、掌握整體觀點……咱也活學活用一下嘛,至少不以偏概全。“對任何事情都要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見,思想也將更爲圓融。”

哲學,高中時學了一點點理論,到底是該如何定義,恐怕要對不起老師了。當年的老師是個魁梧的老師,很有激情的,印象中,他總是用兩隻熊掌一樣的手在頭頂上比劃,“哲學嘛……”,人在教室四周走動,小數點也在教室橫飛。一上課就很忘我的老師,是個好老師,只可惜,我的智商實在不高,無法理解老師的許多話。

記憶中,高二時,我還當了一年的政治課代表。這門學科我沒有任何特色,至今不明白班主任的用意。是拿掉我的英語課代表的職務於心不忍,還是有別的激勵的意思?不清楚,班主任沒找我談一句話,我那時一直在黑暗中想,老師爲什麼只照顧到急於在英語學科上要進步的同學她呢?老師有沒有想到我的感受?後來,也在一直假設,要是老師那時找我們多談談心,也許……學生時代的我多麼渴望老師給予的言或行的鼓勵啊。而今,我當老師了,我當然知道孩子們在心智上需要什麼。於是我毫不吝嗇,該付出的絕不佔有着。“生命是豐富的,但對每個人來說,都只能活在當下。”

今天讀了第十三章,《教育與自我》,收穫頗豐。

主要內容是:

教育是風格的培養:教育的三階段:

1、浪漫期——小學階段;

2、精密期——初中高中的6年;

3、展望期——上了大學以後。教育就是自我的要求。

人生四大領域:羣體、自我、自然界、超越界

教育與自我生命的發展:自我認識、自我定位、自我成長、自我超越

我認爲值得回味的語錄現在供大家一起分享:

我們常說教育是“自我教育”,就是因爲它需要受教育者的配合……教育是一個需要靠自己去承擔的責任。

小孩子在尚未準備好接受現實世界之前,必須先以這些浪漫題材所提供的故事情節作爲他所相信的`世界,然後再慢慢成長,接受真實的挑戰。若是忽略此一階段的需求,幼小的心靈將會受到傷害。

如果在中學階段沒有好好努力,那麼這一生在知識的領域中,恐怕必須放棄許多權利了。

“很多人不快樂,就是因爲找不到人生的意義。然而,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一個人在念中學的時候,人生的意義是要考大學;念大學的時候,人生的意義則是要順利畢業或繼續深造。這樣的意義一直往後推延,最後總是要碰到結束,而在這個關卡上,不能在以一個具體的東西作爲意義了(如賺到多少錢、當到什麼官)。這個意義是一個人在生命過程中無法達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內向尋找,也就是一種對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達成一種最高的、圓滿的境界。”

與別人相處的時候,如果發現別人的意見和我們不同,不但不要生氣,反而要借這個機會反省。

所謂“最好總是要碰到結束”那就是死亡吧。一個人一生中會完成一件件有意義的事,難道當他死了後,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沒意義了麼?生命究竟有沒有意義?你既然問了,那就一定有意義。很少人能達到圓滿的境界,但生命的意義不就是在追求圓滿的過程中麼!只有人才會有這樣的提問,纔會有這樣的終極思考,動物不會,這就是動物與人最根本的區別。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範文 3

讀臺灣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此書特引人入勝。以往讀哲學書籍,往往讓人生厭,讀了一點,常棄之不讀了。而此書如一個巨大磁場,把我吸引了過去,愛不釋手。我想應該是書的獨特之處吧。它把傳授哲學原則、哲學知識放在了一個次要的位置,它的首要目標是點燃讀者對智慧的愛,引導讀者去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要問題。他精道的論述,平易的語言,彷彿讓我看到了作者就是一個證人,證明哲學其實不是一個枯燥的東西,而是處處閃爍着智慧和思考的光芒。

讀了此書,我感覺人生離不開哲學。人類天性都渴望心靈的自由,能做自己,擺脫各種限制和壓力,越來越感受到做一個人的喜悅。愛智慧,愛哲學的思考,它由如人生的一盞明燈,讓我們知道我們從哪裏來,該往哪裏走。

古希臘先哲蘇格拉底曾說過一句名言:“沒有經過反思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在現代社會中,隨着競爭的加劇,社會的浮躁,人們已經很難保持一顆平常心了。芸芸衆生在滾滾紅塵中追名逐利,熙來攘往,就是沒有時間停下來反思:“我這樣忙忙碌碌到底是爲了什麼?我是誰:我從哪裏來,又要到哪裏去?

在蘇格拉底看來,人的一生中如果沒有對這些問題反思過,那麼,你這一生根本上講是毫無意義的,是到世上白走了一遭。不管你是億萬富翁,還是高官顯貴,統統都成了行屍走肉。

哲學讓我們去思考這些人生問題,並不是真正能尋找到一個標準答案,其意義促使我們去反思、去認識自己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這讓我想起了《紅樓夢》第一回裏在跛足道人唱完《好了歌》後,甑士隱隨即和了一首,其最後兩句是這樣的:“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都是爲他人做嫁妝。”

說的是我們這些芸芸衆生生在滾滾紅塵,也就是“他鄉”中,“亂哄哄”地追名逐利、金錢美色,而竟忘了自己的“故鄉”在哪裏,因此,到頭來,也只能是“爲了他人做嫁衣裳。”既然紅塵是“他鄉”,那我們的“故鄉”在哪裏呢?也就是我們到底是從哪裏來到這個紅塵的呢?“故鄉”顯然在紅塵以外。我們從“故鄉”來,藉助於父母的結合,給我們肉體凡胎。我們就用這肉體凡胎,到世間來走一遭,來體驗人生、體驗愛情,也體驗痛苦。體驗完後,我們還是要回到我們的“故鄉”。

但有很多人在紅塵的花花世界中經受不住種種誘惑和考驗,他們沉迷於各種各樣的“名利場”、“官場”、“情場”或“賭場”,最後出賣了靈魂,迷失了自我,再也找不到回“故鄉”的路,成了“回不去的人”。他們的靈魂也就是隨着他們肉體客死在紅塵這個“他鄉”。

讀此書,讓我突然明白:學習哲學,學會哲學的思考人生,可以讓我們找到人生的“回鄉“路。人生不正如求學,要努力修行,最後可以得到解脫。讓我們擺脫身體的惰性和軟弱,得到心靈的自由。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範文 4

看完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我對人生的看法有很大的提高,感覺人生的幸福指數是由哲學的價值所產生的。人生要是沒有哲學,那這一生差不多就是虛度,沒有任何價值。哲學是人生的精華。人生其實就意味着哲學。一個人,不論他是聲名顯赫還是平凡如一粒不起眼的灰塵,當生命到達終點時,總能或多或少的有些對人生的感悟,而這,大概就可以被叫做哲學吧。

或許,討論哲學,討論人生意義這題目起得太大,大到我稚嫩而單薄的雙肩擔不起來的地步,但是,我還是想試一試,不論結果如何。泰戈爾曾經說過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已經飛過。是啊,我們所謂的人生,其實就是一段軌跡,一個過程,既如此,又何必在乎結果呢?而我們所要的其實也就是一個過程。流星劃過天際,或許未到地面就已銷聲匿跡,但那剎那間的美麗就能夠震撼一顆心,就能震撼整個宇宙。

時常想到宇宙的起源問題。霍金說,宇宙其實與大爆炸,而且將終結與黑洞,那時整個宇宙的毀滅還是重生呢?空間是不是物質,如果不是物質,又能叫什麼?如果宇宙真地歸結爲一點,那麼一點外是否存在空間呢?這些問題,正是體現出人生離不開哲學,只有哲學,才讓我們想着如此多的問題,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後,我們發現,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正是哲學給了我們的生活這麼多美好。

時常考慮人爲什麼要思考,爲什麼不簡簡單單的生活,爲什麼要有競爭,或許,這是天性,快樂就是要建立在痛苦之上才能顯出快樂吧。只有思考,只有競爭,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水平提上去,才能讓我們慢慢進入生活真實的節奏,才能讓我們更加美好的生活。

人生就是有快樂和痛苦。這其中快樂和痛苦也是相對的,沒有慾望,又何來痛,何來樂。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一種境界,讓自己的生命填充了痛苦與快樂之後,死去。儘管如此,我仍對他充滿敬佩之情,雖然沒有了境界,但是卻有了過程,這過程雖然充滿了辛酸,充滿了心力交瘁,但畢竟或過,在世上留下了自己的軌跡,在青史上銘刻下自己的名字,有什麼比將自己的生命填滿更有意義呢?

可以說每個人都有理想,理想也可以解釋爲一種人生態度吧。可是,當理想與現實發生衝突時,作爲承載理想的個體,又將何去何從?是否我們可以攬起千年的纖繩,衝破重重阻礙,無悔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如夸父追日一樣?是否我們可以穿越時空的隧道,始終不渝的追尋着我們心中的伊甸園,我們的樂園!

當現實的壓力向我們逼近時,我們是否依然可以找一塊海灘上青色的礁石,悠然的彈奏我們褪了色的吉他,用心去詮釋人生?

托爾斯泰死後未立墓碑,但這卻使墓地成爲最偉大的墓地;拿破崙躺在水晶棺中,他的人生耀眼的足可以和水晶的光彩相媲美;他們正是因爲生活中有了哲學,才能被後人所銘記,被後人所仰望。他們這樣的人生纔是真正完美的人生。

我也已經生活了22年,回想起它,有的時候確實有一點哲學的意思,但大多數時候還是爲了生活而生活。我希望我今後的人生中多閃現出哲學,讓哲學讓我的人生更加完美,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