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小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範文

小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以後遇到了困難也要像海倫凱勒一樣勇於克服它,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善於尋找生命的那盞燈,讓它指引着我們走向光明。下面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範文,歡迎參考閱讀!

小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範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範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的海倫·凱勒原來是位健康活潑的小女孩,在19個月大時,因一場急病導致失明、失聰和失語,從此小小的海倫·凱勒變得暴躁、任性和孤獨。直到七歲,她在充滿愛心與耐心、曾經接近失明、當時只有20歲的莎莉文老師費盡心思的引導下,走出了黑暗與孤寂,感受到了語言的神祕,領悟出了知識的神奇。從此,海倫凱勒求知若渴,憑着自己驚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和幫助下,以優等的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四年的學習,成爲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的盲聾人。

看了這本書,我被被海倫·凱勒者的奮鬥、樂觀與勇氣深深感動。她雖然是個盲聾人,卻那麼堅強。我反省了一下,我們無拘無束地生活在光明繽紛的世界,我們是否充分利用這天賦的五官和四肢去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生活的美好了嗎?是的,我們太幸運了,我們擁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身體、良好的學習環境、優秀的老師……從今天起一定要抓緊每一分一秒,不要讓光陰虛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倫凱勒那樣,不埋怨、不放棄,好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奮發學習,以微笑面對厄運,以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以傑出的成就顯示生命的價值!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範文

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似乎更瞭解海倫了。她幼年因意外疾病而導致失明和失聰,她從小就受到父母的溺愛,動不動就發脾氣,但正因爲這樣使他養成了不服輸的性格,可見溺愛有好有壞。就在這時沙利文老師出現了,在她的循循誘導下,海倫學會算術、說話、書寫,並上了學。正是因爲沙利文老師既關心又嚴厲的態度,使海倫變成了堅強、乖巧的女孩。

年少的海倫在爲她的目標——哈弗大學努力着,畢業後又爲那些無依無靠的殘疾人做貢獻。但海倫這一路走得並不順利,她因爲盲、聾而跟不上課堂進度,因爲貧窮連女僕都請不起,但母親的疼愛,朋友的關愛使她走完了奇蹟般的一生。如果父母、朋友都不給她愛和關心,那麼海倫很可能就沒有力量完成她的使命,可見愛的力量是偉大的。我又想到了我們,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在心情低落時,需要別人的關心和理解。

我們在遇到困難時,總需要父母來幫我們。愛,它看不見,也摸不着,卻能使人心溫暖,只要世上有了愛,生活就會變得美好。啊,愛的力量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