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俗世奇人》有感10篇

讀《俗世奇人》有感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讀《俗世奇人》有感10篇

讀《俗世奇人》有感10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俗世奇人》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俗世奇人》有感1

這些是天津衛上擁有絕活的人們。天津衛是個碼頭,人來人往,多得像一波波洪潮,想在人海中有口飯吃,還得看你有沒有絕活。

天津衛的人喜歡起綽號,像“蘇七塊”“死鳥”“刷子李”“藍眼”“泥人張”等等,其中“泥人張”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奇人”。

“泥人張”大名曰“張明山”,捏泥人出了名,要說這名氣有多響,還真是驚人!

一天下雨,泥人張獨坐飯館喝酒,打外邊來了三個闊綽的胖子,其中一個大腦袋,中溜個,挺肚皮,架式倒牛,橫衝直撞,店小二一瞅,急忙吆喝招待,吃客們也紛紛怔住,原來是這位“大名鼎鼎”的張五爺,張五爺原名張錦文,錢多如海,又被海仁將軍收爲義子,排行老五,所以亦有海張五一稱。

但是,唯有泥人張,沒瞧見似的,不管不問,不一會兒海張五那兒就開始拿他找樂子,說壞話了,可人家裝沒聽見,打鞋底摳下一塊泥巴,右手吃飯,眼盯着碗,左手便靈巧地擺弄起泥巴來了。吃完飯,泥人張起身結賬,隨手把泥團往桌上一戳就走了。

人們伸脖一瞧,呵!真捏絕了!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一般。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

海張五隔了兩丈遠就看出是他,囂張地叫道:“就這破手藝還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

第二天,大街小巷的攤子上擺起了海張五的泥人,還加了個身子,大模大樣坐着,而且是翻模子扣的,足有兩三百個。上頭還都貼個紙條,寫:

“賤賣海張五”大夥都樂了。

三天後,海張五花了大價錢買走了所有的泥人,據說連模子也買走了——泥人張可不是好惹的!

碼頭上的人,不強活不成,一強就生出各樣空前絕後的人物,但都是俗世奇人。

小說裏的人,不奇傳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全是真人真事。

看完這個故事,我想“泥人張”之所以練出這樣的絕活,背後一定也是付出了很多的艱辛。所謂“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如今,我們想要收穫,何嘗不是要付出艱苦和努力。學習更是如此

讀《俗世奇人》有感2

《俗世奇人》的作者是馮驥才,他是爲民間藝術家。他的作品文字極精極短,半文半白,有“三言兩拍”的筆意。出書三版共72篇,這本《俗世奇人》移植天津相聲語言的特點,運用大量富於詼諧、嘲諷和節奏性的語言進行敘事,讓小說生動有趣。這本書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短篇小說獎。

書裏所講的事情多以清朝末期的天津市井生活爲背景,每一篇專講一個傳奇人物的生來事蹟,素材都是收集在津門長期流傳的民間傳說。故事生動有趣,惟妙惟肖,人物躍然紙上,讓人驚歎不已。

讓我最喜歡,記憶最深刻就要數《神醫王十二》這個故事了。故事的開頭就讓我覺得不一般,因爲書上說,天津是碼頭,碼頭疙疙瘩瘩不好站,站住的全靠能耐,還拿王十二這個神醫和名醫作了一個比較,原文是這樣寫的:“神醫名醫,一天一地。神在哪兒,就是你身上出了毛病,急病,急得要死要活,別人沒法兒,他有法兒,而且那法兒可不是原先就有的,是他靈光一閃,急中生智,信手拈來,手到病除。”我想這人也太厲害了吧!是真的嗎?於是我急忙接着看下去,裏面寫着,一個鐵匠打鐵時鐵渣子崩進眼睛裏了,王十二看後,向洋貨店裏瞧,突然靈光一閃,到洋貨店裏拿了一塊吸鐵石,把鐵渣子吸出來。我看完之後腦子裏只有一個念頭,這個王十二實在太厲害了。

其次就是《皮大嘴》,開頭也稀奇,先說人比富,頂要緊的是看金店!在天津人富,人富就要買金子,買了金子開金店。天津衛金店多,所以天津衛富,再說皮大嘴,個子高又瘦,手小腳小腦袋小,嘴還大,一開始他一邊說相聲,一邊賣藥糖,後來一邊說相聲一邊賣洋凳子,再後來晴天賣太陽帽,雨天賣雨傘,漸漸有錢了開飯店,來飯店的人一半聽他說相聲,一半吃飯。後來還開起了金店。我心想這皮大嘴,口頭功夫恐怕天津衛第一,不然生意怎麼會這麼好?

這本《俗世奇人》不僅有各種道理,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還非常富有吸引力,真讓我驚歎不已啊!

讀《俗世奇人》有感3

在平凡的生活中,這些有絕技的奇人,生活會平淡嗎?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呆。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

得有真本事,纔不會平淡啊!沒有真本事,豈只平凡、平淡,還會更加糟糕,把生活過得一塌糊塗。我們要把平凡的生活過得不平淡。就得靠那份才藝,不只是在那時候這套是種活法,就今時今日才華也是人不可缺少的啊。在這時代有才華的人不怕遇不上伯樂,只怕才華比不上別人。隨着社會的進步,物盡天擇,強者生存,弱者淘汰,這不算殘酷,這只是一個事實而已。

《俗世奇人》中的奇人並不是樣樣精通,但他們卻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受人尊敬,當今社會也是一樣,我們不可能成爲面面俱到的全才,但必須得有一門精通!不是有東北農民會說俄語當上翻譯,下崗工人了搞出了先進的發明嗎?

只要有一技之長,我們就會是俗世奇人。

讀《俗世奇人》有感4

是怎樣的一雙手矇住了你的眼,讓你看到的只有漫漫長夜?

請讓我來告訴你,我的朋友。漆黑的夜裏,也還有明月的存在

農夫和蛇的故事,可以說沒有幾個人不知道了。小時候的我,總是一味的批判蛇的毒辣。可當現在的我重又拾起這篇遺落在童年裏的故事時。卻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並非蛇心狠手辣,只是那農夫認錯了人。

手劃過書頁下方的一行小字——不能對壞人抱有善心。

可是在這個世界上,又有誰能定位誰呢?那些我們厭惡的殺人犯,搶劫犯,又有幾個是真的喪失了所有人性的呢?

家父年輕時在看守所管犯人,那天他給我講了這樣一件真實的案例:“我那天看到一個犯了死罪的人,是個務農之人。在他被拉上刑場的時候還一直在嘀咕着要他的被子,還要帶回去蓋,跟本沒想到這次他將一去不歸。我當時很好奇,就走過去問旁人,‘如此樸素之怎會犯下死罪?’‘你不知道,他在跟仇家吵架之時受到對方挑釁,一氣之下鑄成大錯。’那人惋惜的告訴我。”

故事到這裏就結束了。這樣一位只曉得如何才能吃飽飯,被子要省着蓋,卻因爲一時之念毀了自己的農人,難道不值得博得我們一點點寶貴的同情心嗎?

而文中的蛇,也是爲了自己能夠生存下去,或者是出於本能才咬了農夫吧?也許事後,它會爲了自己的行爲落淚,再或者,它已經流淚了,只是農夫沒有看見。

僅僅因爲那是蛇的眼淚,就那麼不值錢嗎?

爲什麼犯了錯的星星就失去了發光的權利?

我不知道在伊索的生命裏,遇到了怎樣的人,經歷了怎樣的事,讓他可以用這樣厭惡的口氣說出——不能對壞人抱有善心。這樣的話來。

在書中還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隻蠍子,它掉進了湖裏,一位僧人想要去救它,蠍子蟄了那位僧侶,可是僧人還是努力去救蠍子,路人看了,很不解,就問:“它總是蜇你,你爲何還要救它?”僧人回答道:“蜇人是它的天性,救人是我的天性。我怎能因爲它的天性就放棄我的天性呢?”真的好希望,這個世界上,還有以救人爲天性的人的存在。

社會再怎麼動盪,也會有好人的存在,夜色再怎麼黑暗,也會有明月的存在,我一直這麼堅信着。

讀《俗世奇人》有感5

話說,在那老天津城內吶,有着一羣羣的人;那這人吶,又是一個個的絕!蘇七塊,認識吧?什麼,你不認識?那泥人張,酒婆,小達子,皮大嘴和甄一口,你總算認識了吧?什麼,不清楚?那刷子李一定認識吧!如果你全都認識,那你一定看過馮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吧!如果你沒有看過,把下面我就帶你去領略領略在天津衛的這些俗世奇人吧!

天津狗不理包你應該知道吧,可是你知道狗不理又是怎麼來的嗎?那難道是狗不理那個包子?不是不是都不是。其實是在運河邊上有個賣包子的狗子,是當年跟隨他爹打武清來到天津的。

你以爲他真的叫狗子?不,他的真名叫高貴友,別人只知道是他爹天天呼他的小名:狗子。

他爹老高沒啥能耐,那的包子也沒啥好,專給一些乾重活的粗人吃。老高死了,就歸狗子說了算。狗子把包子一改良,不僅味兒美,那貌也美,這下可熱鬧了起來。

這不,忙的都沒空搭理別人了,別家包子店本來就是生氣,就罵他“狗不理”這一來,反到成爲了一張大大的招牌。

有個官員獻了些狗不理包給袁世凱,袁世凱一吃,心中大喜,也給老佛爺慈禧送了點狗不理包,慈禧吃了它,就不吃那餐桌上的任何菜了。而且慈禧還說了這麼一句:“老天爺吃了也保管說好!”那可見狗不理包有多美味呀!這金口一開,從宮裏傳到宮外,京城傳到天津,天津再名揚四海,流傳至今。

接下來呀,我要給你們介紹一下我們班的土味《俗班奇人》中的大名鼎鼎的肩負:“摳腳大佬”,“蟲子劉”等等多個名號劉相貝同學。事例太多,說也說不完呀!下面說一下身爲"蟲子劉"的他吧!他折磨蟲子可是一流的。

現在正是木棉花盛開的季節-夏天。在一堆堆雪白的棉花中,藏匿着一個個小紅點-木棉蟲。儘管上課再無趣,無趣的想打瞌睡,他還是會找些樂子來。他折磨蟲子的方法可謂是各式各樣,如:一隻蟲子六條腿先把蟲子的兩條腿拔了,看看能不能走,然後再拔掉兩條腿,放在桌子上讓蟲子爬,沒想到還能爬。我開始佩服小紅蟲的毅力了。

正好那天喝可樂,我突然蹦出了一個可怕的想法,竟然還說出來了-把蟲子放進可樂裏,會死嗎?沒想到他竟然毫無懸念地說:"我早試過了,不會死。"他還現場直播給我們看,那蟲子像是在游泳,也像是在汲取可樂。唉…手法一流呀!還早就試過了。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還把蟲子撈了出來,塗上閃光粉裹住蟲子,放在被陽光曬的滾燙的窗欄上,讓蟲子體驗一下"日光浴"。那隻蟲子在金光下閃着"金光"這可是讓我們的教室"金碧輝映"啊。

在這個年代,你認爲奇的人很多吧,可當你真正看到馮驥才先生所寫的《俗世奇人》的時候,你會恍然大悟,原來現實中,奇的人很多;可,能讓人叫絕了的卻少之又少。馮驥才先生以記敘文章體用細膩的筆法訴說着一個一個勞動人民的遭遇。用一件一件的小事來訴說着天津勞動人民的不可思議的能力。整篇文章有趣、耐讀,卻又不乏真理。大家可以去翻閱翻閱,裏面的人一定叫你叫絕!

讀《俗世奇人》有感6

這本課外書主要講了天津碼頭的奇人奇事,有武功高強讓讀者連連叫好的,也有一些聰明絕頂讓人圍得團團轉的。這本書把天津許多的“奇人”描寫得淋漓盡致,好似天津每分每秒都會出現奇人怪事,非常值得一看。

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些“奇人”的強也不是天生的呀,而是經過無數次失敗練就出來的.。“奇人”在練就中,腦海中只有一種想法,只要堅持不懈,就可以成功。這讓我想起了以前學騎自行車的一個故事。

有一天,我和媽媽去公園遊玩,看見一羣騎自行車的哥哥姐姐,看得我非常着迷。我說:“媽媽我也要學騎車。”第二天我就推着輛小自行車開始學習騎自行車。第一次我剛試着放開雙腳,“咚”連人帶車就一起倒在地上了,接着我再次扶起車子,再次試着放開雙腳,“咚”的一聲,連人帶車又再次摔在了地上。接着繼續扶起倒在地上的自行車,就這樣反反覆覆,堅持不懈,慢慢地可以騎上一小段,到後來越騎越遠,直到完全熟練。

這段學習自行車的親身經歷,告訴我遇上困難並不可怕,貴在堅持克服困難,辦法總比困難多得多,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此外還有許多人,不怕苦,不怕累,最終成了舉世聞名的“奇人”。他們這種精神正是我心中最敬佩的!

讀《俗世奇人》有感7

語文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俗世奇人》這本書,我用兩天的時間讀完了它。

我非常喜歡《俗世奇人》這本書,它太好看了。書中的語言風味獨特,作者把每一個人都描寫得生龍活虎,彷彿就站在我們的眼前。《俗世奇人》主要講了天津的一些奇人趣事,比如刷牆技藝高超的“刷子李”,力大無比的“張大力”,專門辨別古玩真假的“藍眼”等等。

在衆多人物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泥人張”。一次,泥人張在飯館裏飲酒,忽然大名鼎鼎的張五爺來了。大家都放下筷子看着他,唯獨泥人張沒有。張五爺剛坐下來,就和其他兩個人嘲笑起泥人張來。泥人張沒有生氣,用左手擺弄着一團泥巴,不一會兒就捏出了一個張五爺的腦袋,比張五爺的腦袋還像張五爺,就是比較校然後泥人張把泥人往桌上一擺,走了。張五爺對泥人張喊道:“這破手藝也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結果第二天,幾個小雜貨攤上擺着一排排張五爺的泥像,攤上還都貼着張紙條,上面寫着:賤賣海張五。大家都樂了起來。張五爺花了大價錢才把泥人全買走,這就是他嘲笑泥人張的後果。我看完這個故事後,哈哈大笑,同時對泥人張的手藝欽佩不已,他捏泥人的時候是那麼靈活,真是心靈手巧。我平時玩橡皮泥,總是笨手笨腳,捏半天捏不出個像樣的人來。我跟泥人張一比,那簡直就是相差“九十萬八百千里”啊!

原來,不僅是在電視、報刊上,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與衆不同的人,這些不平凡的人就在我們身邊,讀後感《讀《俗世奇人》有感》。最近,我在看一本書——《俗世奇人》。《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馮驥才創作的同名小說集。《俗世奇人》中,有許多讓我敬佩的人物:“認錢不認人”的蘇七塊;技藝高超的刷子李;力大無窮的張大力;足智多謀的楊巴;以牙記人的華大夫;還有釣魚很好的大回等,都讓人無比佩服。書中也有很多令人發笑的“奇人”:明明是女的,卻留男人才留的背頭的楊家二小姐;原本精通辨畫,卻讓人忽悠的藍眼;因爲想看看人死了會怎麼樣,所以沒死裝死的劉道元;還有讓八哥說“漏嘴”而氣得半死的死鳥等,讓人一看捧腹。這些人物各有各的特點,經過作家馮驥才畫龍點睛之筆的勾勒和渲染,變成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躍然眼前,令我讚歎不已。作家的描寫太精彩,令人不忍釋手。

在這本書裏,我最佩服的是兩個人——治牙的華大夫和蘇七塊。他們的故事讓我看了還想看了還想看。先說說治牙的華大夫吧,他的治牙技術非常高超只要張開嘴,不用說那個牙怎麼了,他瞅一眼,全部知道了,一天下晌,兩個便衣偵探過來找一個通緝犯,長相是絡腮鬍子,腫眼泡兒,挨着右嘴一顆大黑痣。華大夫有健忘症,早上纔看了六個人,便忘記了。晚上在一壺春酒樓吃飯時,認出了他的長相,但不敢確定,最後看見他的虎牙就確定了,寫出了華大夫認牙不認長相。他“鑽”到了這個牙裏,纔會這樣,俗話說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他一定付出了很多,纔會保持三代都行醫。

在這麼多身懷絕技的人中,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蘇七塊》,看了這題目的人都知道他姓蘇,可爲什麼叫他七塊呢?原來他是位醫生,每次給人看病都要七塊銀元。有一天蘇七塊去與人打牌,牌打到一半,門外來了一車伕張四,張四的一個胳膊斷了,要蘇七塊治,可車伕都是賺一天吃一天,而且我聽爸爸說七塊銀元在當時不是個小數目。牌友華大夫是出了名的心善,他推說去上廁所,其實偷偷塞給了張四七塊銀元,張四將七塊銀元交給蘇七塊時,蘇七塊就幫張四接好了骨頭,還送了張四許多藥。晚上別人走-光了,蘇七塊取出七塊銀元還給了華大夫,說:“不要以爲我這人心地不善,是我定的規矩不能改。”我這才知道蘇七塊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看出了當時,藝人是靠本領說話的,有了高超的技術,便有了規矩,使自己精益求精,本領越來越高超了。啊!《俗世奇人》,真是一本有趣又生動的名著啊!

讀《俗世奇人》有感8

夕陽西下,黃昏已逝,我吃完晚餐從書架上拿出《俗世奇人》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這本書的作者是馮驥才,他是浙江寧波人,是中國當代作家和畫家,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他的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如:《三寸金蓮》《珍珠鳥》,均獲得了全國文學獎,而《俗世奇人》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本書講了許多與人物逸事相關的傳奇故事,多以清末明初天津市的市井生活爲背景,素材也多收集於天津地區的民間傳說。

其中《蘇七塊》讓我感觸頗深。這篇故事的主人公醫生蘇金散規定交七塊銀元纔給別人看病,所以背地裏被人起了個綽號叫“蘇七塊”。有一次,他眼看三輪車伕張四胳膊疼得厲害,可他就是袖手旁觀,等一起打牌的牙醫華大夫把錢偷偷地給了張四,張四拿着七塊銀元來了,他才麻利地把張四的胳膊治好。讀到這兒,我生氣地在心裏罵道:“蘇七塊,你真是太貪財,太沒同情心啦!”讓我沒想到的是,後來蘇七塊贈藥給張四,等牌局散了的時候,還把錢還給了華大夫。

我恍然大悟,原來蘇七塊並不重視錢,而是重視自己的規矩,他是個善良而又醫術高超的人。讀到這兒,我對他敬佩感油然而生。

讀完這篇文章,我想: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規,制定的規矩要堅定地執行。是啊,在生活和學習上,自己也要給自己立下規矩,立下的規矩也不能隨意改變,要堅定地執行下去。

讀了這本《俗世奇人》,讓我瞭解了大千世界,學到了很多知識,大家都去看看吧,保證會讓你受益匪淺。

讀《俗世奇人》有感9

《俗世奇人》是一部描寫民間奇人異事的短篇插畫小說集,共有36篇。《俗世奇人》的語言十分有特色,作者馮驥才先生用樸素、幽默的語言將故事娓娓道來,使人們讀書時,書中的人物彷彿就在眼前,一拿起書就放不下來。在馮驥才的筆下,36個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這座小城中平凡的人們,卻又各自身懷絕技,充分點明瞭“奇”字,作者還把每個人的特長都放大,描繪出一個個神通廣大又普通平凡的人民,他們的故事,從天津碼頭跨越百年,至今仍然能帶給讀者啓發和感悟。

在閱讀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燕子李三》。故事中描寫李三是一個大盜,只偷富人的財寶,而他偷完還在旁邊畫一隻小燕子,好像在對別人說:“這是我李三偷的!”。他天天偷天天偷,可別人就是抓不到他。更爲奇特的是,他hai扶貧,當窮人沒錢時,李三一包銀子扔過去,包底畫着一隻小燕子,當窮人想去感謝他時,他早已消失在了夜色之中。這時,我也不禁想到:李三就好像富人與窮人之間的紐帶,讓這座小城和諧的發展。但他不直接宣揚扶貧,而是使用“偷”的方法來扶貧,這也恰恰點明瞭“奇”。同時也反映到就在這座小城裏,所有人都把小城裏的人當做親人,就連小偷也不願意讓窮人掉隊。

通過描繪,這一個個“俗世奇人”彷彿就站在我們的眼前。可合上書,卻又發覺他們正在離我們遠去,只能看到他們的背影。我想伸出手來,卻拖不住他們的影子。如今科技的腳步急促地逼向了這些藝人,手機、電腦代替了民間藝人的智慧。我不禁想:未來人們被科技包圍,真的比過去好嗎?曾經,一出門,就看到巷子上一個個藝人在秀才技,各自發揮自己的特長,一個巷子就是一個家。冬天的夜晚,街頭亮着一盞溫馨小燈,溫暖慢慢地涌上心頭。這種感覺,如今再也沒有了。現在的人們,走路都看着手機,就算時空倒轉,把現在的人們放到那個小巷裏,他們也不會擡頭看一眼小燈,往左右瞧一瞧,看一看在此鬥才技的藝人們。這也不禁讓我聯想到:00後的這些孩子們,已經逐漸的被科技感所包圍,人類已經研究出了有思想的機器人,人類不能永遠的依賴科技,如果這樣,我們也不難想到,未來的這些看門的大爺會被機器人取代,前臺的小姐會被機器人取代,醫院的護理會被機器人取代,一切都會被機器人取代!而未來地球不能被機器人管理,因爲機器人不怕死,他們在實地考察時不怕死,資料就全丟了,他們更不會荒野求生,因爲他們只是機器,不會渴望活下去,最終在荒野中會變成垃圾,污染環境。更可怕的是,人類的智慧會被科技取代!當年人們不也依靠自己的智慧,用榫桙造出了紫禁城嗎?可現在再去問問這些工匠們,誰還會榫桙?人類現在覺得機器人是一個很棒的東西,可我敢肯定,慢慢的,人類在操控機器人時就會感覺力不從心。最終敗於科技!現在這些俗世奇人越來越少了,我多麼希望可以用科技換來人類的智慧!在此我也想到要堅持記日記,把這些童年的珍貴記憶留給未來的我看!

讀《俗世奇人》有感10

在這愉快的假期裏,我讀了馮驥才寫的《俗世奇人》我似乎被這本書深深的吸引住了。它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描寫了民國時期人物的性格,講述了天津的古老的歷史!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酒婆》,它講述的是在首善街的那家酒館,是酒館中最末的一等。這裏不插幌子,不掛字號,就連座位都沒有。這酒館只賣一種酒,是山芋造的,價格賤酒味大。酒婆是這家酒館的頭號酒鬼,人們不知道她的姓名,所以就叫她“酒婆”首善街的人們一到晚上就都喜歡看酒婆走路,她一會兒向東,一會兒向西,最後總要向北走,走了一會兒到了十字路,可笑的是每到路口總會醒來了。原來是老闆往酒裏摻水。一次,老闆沒往酒裏摻水,酒婆與往常一樣一口氣喝下去。到了馬路口,還是沒醒,破天荒地走到馬路被車給撞死了,雖然人死了,但首善街的人們都說她是一個大酒鬼。

雖然這篇文章看似講的是酒婆的故事,但也反映出禁止喝酒的意思。是啊!如果人們不喝酒,世界上車禍也會少很多,讓我們行動起來!

俗世奇人中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如“蘇七塊”,“認牙”,“神醫王十二”等等,十分期待你們去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