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捨得》書籍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捨得》書籍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捨得》書籍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捨得》書籍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捨得》書籍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捨得》書籍讀後感1

最近讀了一本書《捨得》,主要講了捨得在社會中必不可少的位置以及舍於得兩者之間微妙的關係。我從中明白了很多的道理:人生在世,有許多東西是不願意捨棄的,但,既有舍,也有得,有精神上的,有情分上的。在一些事情面前,如果不捨棄那就會變成一種負擔。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巧取豪奪也沒有用。記得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富翁揹着一個大帶子,裏面裝滿了金子,這位富翁準備過河,正巧,船遇到了風浪,翻了船,船伕勸他把金子丟掉,自己游到對岸,可他仍然揹着,不肯丟下,最終丟掉了自己的生命!

我想,這個富翁一定是一個守財奴,他不懂得捨得之道。但是,如果單單只是明白了捨得的含義,而不親自去體驗捨得,那麼,自己的人生就還是像汪洋裏的一葉小舟,飄泊不定,沒有目標。捨得既是一種處世之道,又是一種做人的藝術!舍於得就像水於火,天於地,陰於陽,相生相剋,而又相互輔助,他們存在於天地之間,存在於人的心中,你若真正體會到里舍得的真諦,就一定可以昂首闊步,走向成功。就像美國的比爾蓋茨一樣,他毅然放棄了自己的學業,選擇從商,最終變成一位赫赫有名的美國首富。墨子說:“貧窮的時候顯示出清廉,再有錢的人也是一日三餐,夜眠一牀。當一個乞討的窮人把自己乞討來的飯讓給窮人的那一刻,他就是富人,正因爲貧窮,他的佈施才更有意義,因爲這體現了他博大的胸襟。我們不應當奢望擁有一切,特別是在物質方面,捨得才意味這擁有更多的財富!

  《捨得》書籍讀後感2

心緒不佳之時,買了一本星雲大師的《捨得》,真是受益匪淺啊。舍,就是要學會捨棄,只有做到了舍纔能有所得。

“做人要低姿態,做事要高水平”。做事要有一定的水平,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有時要低調纔好。因爲低調才容易達到目標。做人低調包括說話要低調,不要太高昂。做事要低調,不要太張揚。生氣要低調,不要太遷怒等等。捫心自問,本人屬於心火旺的體質,遇事容易着急,不留後路。等到心緒平靜下來,已經後悔莫及了。一個人的本領大小,不在於能力的強弱,而在於能否和諧大衆。合衆的要領,姿態不能太高,行事不能太孤傲。要懂得客氣謙遜。行事低調的人老成持重,不會虛浮誇大,只憑自己的實力按部就班,穩紮穩打。因此,低調的人容易成功。而我,正好相反。堅持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作爲每一名社會成員,一定要恪守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在工作生活中自覺擺正位置,時刻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優良作風,不居功不自傲,不自以爲是高高在上,要堅持時時高風亮節,事事嚴以律己,處處與人爲善,以虔誠博大的胸懷和超然平和的心態對人、對事,時時刻刻做到胸懷坦蕩,真誠做人。

學會低調做人,就是要不喧鬧、不嬌柔、不造作、不故作吟呻、不假惺惺、不捲進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認爲自己滿腹才華,能力比別人強,也要學會藏拙。而抱怨自己懷才不遇,那只是膚淺的行爲。日復一日,生活讓我們付出着,經歷着,承受着,面對着,也怨着,氣着,不平衡着,偏激着,同時也在衡量着舍與棄,得與失,這一切都困擾得我們透不過氣來,讓彼此失落得找不回自己。我們很多人的人生觀都已經被現實給同化了,把“得”和“舍”都賦予了功利的感情色彩,只知道去追求得到,追名求利,去貪婪的獲取,總是覺的不該失去或放棄就是失,只求去“得”,不願去“舍”,堅持着不該有的執着,讓自己揹負的越來越沉重,以至於被壓的喘不過氣來,不得不放慢自己的腳步甚至最終停止不前,或許我們應該重新思索整理一下自己,給自己一點淨化的時間,重新定義一下“捨得”的真正本意,讓它們迴歸自然,這樣也能讓我們把已經在現實中脫離太遠的一些精神物質迴歸它本應該所居的位置。有一句經典名言:當你緊握雙手,裏面什麼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放得下才能走得遠,有所放棄纔能有所追求,什麼也放不下或不願放下的人反而會失去最珍貴的東西。大智若愚,實乃養晦之術:“大智若愚”,重在一個“若”字,“若”設計了巨大的假象與騙局,掩飾了真實的野心、權欲、才華、聲望、感情。這種甘爲愚鈍、甘當弱者的低調做人術,實際上是精於算計的隱蔽,它鼓勵人們不求爭先、不露真相,讓自己明明白白過一生。平和待人留餘地:“道有道法,行有行規”,做人也不例外,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人事事,也是符合客觀要求的,因爲低調做人才是跨進成功之門的鑰匙。

  《捨得》書籍讀後感3

說到《捨得》這本書,已經看得差不多了。說實話,本以爲這本書是一個大和尚寫出的必然是佛經禮儀之流,頗具一些高深崇高之類的哲理,與吾等生活無關痛癢,看完後才頓悟:裏面的很多道理都貼乎生活,值得細細品味。

記得星雲大師在《捨得》的開篇曾經寫到了成功人的願景:有錢當念無錢日,得意休輕失意人。爲道了無寒暑變,利生豈畏路途艱。匆匆人生幾十年,如宇宙浩瀚中的微小的過客,來去匆匆,秋去春來的過客人生,還是留下匆匆以外的一些紀念,所以,以什麼態度來面對生活是很有必要思考的。舍與得,就如冰與火,陰與陽一樣,從來都是天生矛盾對立的因素,記得書裏有個小故事我一直記憶猶新,大致內容是,有一個守財奴家鄉發大水,貧窮的村民因爲沒什麼東西可以帶,順利的獲救,守財奴帶滿了金銀珠寶,奮力的掙扎並向遠處的小船呼救,船上的人大喊叫他把金銀珠寶扔了好讓他暫時不沉下去,守財奴不捨得,結果可想而知。

與所有的寓言故事一樣,最後佛曰:捨得捨得,有舍纔有得。看來此佛還挺白話的。所以,捨得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不求事事完美應有所取捨.而作爲一個教師,我認爲在工作生活中有很多東西也值得我們思考,應該經常性的問自己“老師,你捨得了麼?”

首先,我認爲教師應該“捨得”“蹲下去”,以往以來,教師總是給學生一種高高在上的形象,形成了對於學生來說的天然優勢,這樣就拉開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當然,身體“蹲下去”只是一種形式,最主要的是我們需要把“心”“蹲下去”,這樣將心比心的和學生出於同一位面,放下架子,學會傾聽學生的心聲,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給他們一個自由的學習探索環境。其

次,我認爲教師應該“捨得”“站別上去”教師在正常的.授課過程後,應該勇敢的“站別上去”讓學生自己來發揮,放手的讓學生自己研究,自己站上講臺。或許這樣更有助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能力的培養。俗話說“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雖然與教師這個職業貌似搭不到邊,但很多地方還是很相似的,我想通過《捨得》這本書的閱讀,我會懂得更多的人生哲理,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更是會把做人與當老師當成一回事,做一個成功的人,合格的老師。

  《捨得》書籍讀後感4

花了幾天的時間,我終於把《捨得》一書的第二篇章看完,綜觀整個第二篇章,它從多的方面闡述了人生中正確對待別人、夫妻、父母、朋友、對手、誤解等多方面的問題,爲我們的人生路提供了很多好的經驗。我們在生活中,積極調整心態,樂觀面對,善代我們周圍的人,這樣才能是自己的人生過的有意義。

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要淡化個人名利,做到“心底無私大地寬。”一個以自我爲中心、充滿私慾的人,容易患得患失,瞻前顧後,難以實現宏圖大業。一些人一生的許多苦惱,多源於個人私慾的不滿足;當人們從私慾中解脫出來,就會發現,許多所謂的逆境,不過是由於私慾難填而杜撰出來的虛幻。況且,即使真正陷入人生的逆境,只要置個人得失於不顧,視榮辱譭譽如浮雲,就能做到無私無畏,勇敢抗爭,從而戰勝困難,走出逆境。

同時,還要有樂觀的精神和積極的行動。樂觀的精神,是戰勝逆境的精神動力;積極的行動,是走出逆境的有效途徑。沒有樂觀的精神,不可能在逆境中長期不懈地堅持抗爭;沒有積極的行動,大不了是個盲目樂觀主義者,不可能真正戰勝困難,取得勝利。從生命的本質上講,其意義在於過程,而並非結果。只要你認真去做了,仔細去想了,努力過,拼搏過,奮鬥過,堅持過,即使沒有取得你所期望的成績,人生也沒有遺憾。這正如有句話所說“凡事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也許世界並不是沒有美好和真誠存在,而是你自己的心靈不夠美好和真誠,總要帶着悲觀去看待,所以才讓人生染上了灰暗色調。也許是我們因爲想得到很多,所以纔不得不失去很多。因爲我們凡事總是隻考慮自己,所以才走進了狹窄的空間,而無法飛翔。

其實生活是面鏡子,你笑它就笑,你哭它就哭。當身處逆境或者痛苦襲來,你不妨苦中作樂,勇敢面對,凡是看得透,想得開,提得起,放得下,從容豁達,不憂不懼。“人生如寄,多憂何爲!”樂觀念人生才能讓你感到生命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