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德蘭修女傳讀後感範文4篇

德蘭修女傳讀後感範文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德蘭修女傳讀後感範文4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德蘭修女傳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德蘭修女傳讀後感範文4篇

  德蘭修女傳讀後感範文篇1

首先我申明我沒有把這本書讀完。比較大的一個理由是作者文筆太生硬,可能是因爲作者參考資料大多爲英文,所以語言有歐化的感覺,讀起來不順。另一方面作者的語言過於幼稚,沒有人物傳記應有的生動性,幾乎是平鋪直敘,很難使人通過文字對德蘭修女的一生有所感觸。所以我覺得這是一本很失敗的傳記。

其次我申明我是一個無神論者,沒有宗教信仰。因不能理解基督教的教義而引發的不能理解德蘭對基督的愛是我沒有堅持把這本書讀完的另一個原因。看評論覺得大部分讀這本書的都是宗教信仰者,那我就作爲一個不信仰宗教的人來闡述我對這本書以及德蘭的一些看法。

誠然,作爲一個不信仰宗教的人,看到作者一再強調德蘭對基督的愛會感到反感。所以“這本書是不是不適合不信仰基督教的人來讀”這點存疑。我不認爲沒有宗教信仰是一件自豪的事情,同時我也不認爲有宗教信仰就是一件可以裝而驕傲的事情。心懷慈悲,頭腦清明,不迷失於宗教也不迷失於無信仰,那有沒有神又有什麼重要。

讀這本書的初衷是爲了感受人文情懷,不過這本失敗的傳記傳達的人文情懷實在是令人難以感知。但是它引發我思考另外一個問題——現代人的迷失。無法理解這本傳記應該可以看作現代人的迷失的一種表現形式。可能是因爲缺少對神或者是除自身以外的物體的信念,所以強烈的感情表達越來越少。缺乏虔誠而熾熱的愛導致現代人內心冷漠,勇氣短缺,又引發人們盲目地跟風追求物質成功。因而物質成功取代了信仰的原有的地位,成爲人們競相追逐的目標。感觸很深的一句話是德蘭說的“現代人迷失在制度中了。”

德蘭心中有愛,她愛基督,所以她不管走多遠都明白自己爲何而出發,這一點令我十分欽佩。現代的很多人目標與信仰的合一(目標即信仰,例:以物質成功爲目標,且以物質成功(的人)爲信仰),反而因此走上極端,迷失在路途中。

德蘭的偉大在於她全身心的奉獻,這是一種我難以想象的無私。我曾想過這算不算是一種自我迷失,不過從她的所作所爲可以看出她完全是有頭腦地清醒地在“服侍基督”。這種執着不僅沒有使她丟失自我,相反恰恰是這種執着使她拋開個人的羈絆,釋放自我,實現人生大愛。我覺得這是一種胸襟,是一種風骨,是儒家的仁,道家的道,佛家的空,是一切宗教或者信仰的殊路同歸的大成境界——大善大美。

在衆多人迷失於物質的今天,談大善大美未免太過空泛。自我救贖是走近德蘭,走向大善大美的第一步,學會思考自身的價值與意義,才能不在路途中迷失。宗教是指引人走向善美的工具,但是在今天太多人太過狂妄,太過自信,所以拋棄宗教,最終迷失在自己編織的夢境裏。

  德蘭修女傳讀後感範文篇2

德蘭修女,又譯作特雷莎修女,197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從18歲到87歲去世,把一生獻給了窮人中的窮人。

看《德蘭修女傳》搞清楚了一個問題,愛與一般的慈善之間是有區別的。愛必須是面對面給予和服務,是親手去撫慰這一個和照料那一個,而不僅僅是一張支票,一張冰冷的沒有體溫的支票。

任何事,無不是從一個開始的。只有先對具體的這一個有意義,然後纔有可能對許多以至整體有意義。沒有開始的這一個,也就不可能有後來的許多個,以至於無限個,也就沒有整體。

我確實是個慈善精神不足的人,每次看到慈善晚會上把受捐助的人弄上臺,大家帶着高他一等的心態捐錢捐物,可憐他、憐憫他,我認爲都不如你去跟他生活兩天,陪他說話,給他講講故事,聽他倒出心裏話,溫暖他的心。

一個本來貧窮的人,突然間因爲某個新聞報道而受到關注,獲得大量捐贈,就像一個就要溺水的人被突然拉上豪華遊艇,本來通過掙扎能學會游泳,在惡劣的環境中獲得陽光心態,成長爲紅高粱一樣健壯的勞動者,現在上了遊艇,好奇、自卑、不適應,甚至無法獲得平衡、進而心靈扭曲。

所以,我更敬佩德蘭修女和她的教會所提倡的,對每個人微笑,擁抱他,就算一句話不說坐在他身邊陪伴他,爲他清洗傷口。她和她的修女們就是這樣一個一個救護窮人,不但在印度獲得了大量的追隨者,也在全世界建立了仁愛傳教修女會,世界上最有錢的公司都樂意無償捐錢給她,她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愛戴。

我們不必羨慕別人去鄉村支教,長期資助貧困生等等,我們就從身邊小事做起,你給小區裏的老人扶門了嗎,你對收垃圾的人說謝謝了嗎,你尊重交通協管員聽從他們的指揮了嗎,你和賣菜的大姐聊家常了嗎?讓你周圍的人感到被尊重,感到愉悅,給他們愛,就是我們應該做的。

而做慈善,我覺得要非常慎重,沒有好的方式我寧可不做。

書中215頁,“家是愛的源泉,愛是一切美德的靈魂”。我們當中有一些人,向遠方的人表達愛心很積極,比如熱情地參加各種慈善募捐、志願者活動等等,卻對身邊的人,甚至自己的父母很冷漠。有個作家把這種行爲稱作“遠程愛心”。如果你連身邊的人都不愛,你又怎麼可能真的愛遠方的人呢,你所做的,不過是爲了成就一種個人的功名而已。西方富裕社會,很多孩子和老人,得不到父母子女的關懷,焦慮、疑惑、孤獨、寂寞,德蘭修女說這是貧窮的另外一種面貌。

能夠彼此相愛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而我在貧困的人身上看到這份愛。他們愛自己的子女,愛自己的家庭,他們雖然貧乏,甚至一無所有,但他們卻是快樂的。所以她認爲家庭應該是愛的源泉,除非這個泉眼裏涌流出源源不絕的活水,否則我們無法保證我們的善心總不幹涸。

看看我們身邊有多少人是爲了成就個人功名吧。一個家暴的人,突然要我佛慈悲皈依佛教,還高喊造福大衆,你可知他的真實面目了。

作者在127頁有句話,我覺得特別真實的反映了作者的心理:我們也許只能在這種巨大的苦難和同樣巨大的愛面前,驚訝地出神,除此之外,我們無法表述其中所蘊含的精神實質。

對於我這樣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讀這本書,看德蘭修女在愛中行走的這一生,我只能驚訝地出神,也無法表述其中蘊含的精神實質。

  德蘭修女傳讀後感範文篇3

愛也是一種信仰

沒有看過宗教方面的書籍也不瞭解他們對於宗教的那種強大信念爲何物,但德蘭修女的經歷卻讓我看到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朝聖者。18歲高中畢業,心裏就萌發了要去修道院的強烈想法,她深信這是上帝對她的召喚。18歲,我們都還是不諳世事的孩童,但是爲窮人服務的想法已經深刻駐紮在她的心底,放棄良好的生活條件,放棄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有點類似中國古代的出家。她說這是上帝的選擇並不是自己的選擇,自此她開始影響更多的人。

38歲她放棄在修道院裏面的生活,開始走入那些受苦難折磨的人羣之中,因爲她堅信如果沒有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只是每天在修道院內就沒辦法對他們的經歷有切身感受,這一切還是在經過近兩年的爭取之後才實現。之後她憑藉自己對於上帝對於世人強烈的愛意,創辦了臨終關懷院,麻風疾病治療的機構,關注懷孕母親的健康以及她們的寶寶。這一系列的舉動都是因爲她愛這個世界,愛每一位世人。

生命的`價值和尊嚴

德蘭修女用畢生的精力實現自己的承諾,那些被家人拋棄,身體腐爛生蛆,在垃圾堆裏的人~修女沒有放棄他們,反而把照顧他們每一個人都當做是上帝對自己的召喚,她親切的和那些人握手,有時候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微笑,並沒有過多的言語,但是這些都讓那些人感受到了她對於生命的尊重,讓她們感受到世界的愛。有人離去前對修女說:謝謝你讓我覺得自己此刻像個天使一樣。

高中時有一篇課外閱讀,乞丐在街上向一個男人乞討,但是這個人摸遍了全身的口袋都沒有找到現金,然後他滿懷歉疚,握着乞丐的手說:“對不起,朋友,我今天忘了帶錢。”

他們都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示對於生命價值的尊重。

生活中看見的故事

街上隨處可見乞討者,有朋友戲謔道如果我都給他們救濟的話,過不了多久我也該被被人救濟了。也有很多很多的說法,這些人都是團伙作案,利用人們的同情心,集少成多,他們都是很富有的人呢。親眼見過一個老人乞討,說自己幾天沒吃飯云云的話,姑娘就把自己買的麪包給了那個老人,結果老人說我只要錢,姑娘很氣憤說不要拉倒,就把麪包也拿走了。其實還能說什麼呢~

公交車上一個女孩提着電腦揹着很重的書包,有個男生主動把座位讓給了那個女生,以爲他會下車,然後他站了一個多小時回學校。和阿飄異口同聲的說原來咱學校還有人品這麼好的人。

很多人說現代的我們都是沒有信仰的人,不否認。有時候覺得有信仰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做很多事情的時候就會有準則約束着自己,所謂的道德標準。

書中常出現的一句話:愛到成傷。

  德蘭修女傳讀後感範文篇4

一口氣讀完了《徳蘭修女傳》中間感動的數次落淚。之前也知道德蘭修女很偉大對她的事蹟從媒體報道上也略知一二,但是這本傳記讓我詳細瞭解了她完全無我而平等愛人的一生,她用自己的一生在愛窮人、孤兒、被遺棄的人、麻風疾病人、艾滋病人……,這些人都是修女認爲的"窮人"。

首先在加爾各達爲代表的印度因爲戰爭、饑荒和社會等級制度所以有大量的貧困人口,他們食不果腹,缺衣無藥,生命時刻受到威脅,這些人在物質上無疑是絕對的窮人,但是即使是窮人他們也一樣有尊嚴渴望得到尊重,他們也一樣有愛。有一次,德蘭修女爲一個有八個孩子的家庭送了一袋大米,聽說已經斷炊很多天了。但是令修女驚奇的是,那個家庭餓女主人剛剛拿到米,就將米分成了兩份,拎着其中一份匆匆忙忙地出去了。後來,德蘭姆姆問她去了哪裏,她說:"他們也在捱餓。"原來,她將自己剛得到的一些米的一半分給了她那些捱餓的穆斯林鄰居。所以德蘭修女以博愛的精神,默默的服務於貧困的人們,使他們感受到尊重、關懷和愛。

其次德蘭修女認爲貧窮的另一種面貌是這樣的:很多人向遠方的人表達愛心很積極,比如熱情的參加各種慈善,募捐,志願者活動等,卻對身邊的人,甚至自己的父母很冷漠,還有很多人,因爲渴求更多的個人成功或者更大的個人發展一直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懷父母照顧子女結果導致家庭的遺憾,很多人實際上是生活在一種精神和心靈的深度貧困裏。心靈被焦慮、疑惑和巨大的虛無感所困擾,找不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現實社會人人都渴望成爲一個富足的人,而不希望成爲一個窮人,但是在一味追求物質財富上富足的時候我們又不自覺的製造出很多精神方面的窮人,所以想要成爲一個富足的人物質方面靠自己去努力奮鬥,精神和情感上我們需要被關愛也需要去關愛別人,特別是從自己的家庭開始,從身邊人開始,如修女所說:我們如何愛窮人,如果我們不能首先愛自己的孩子,愛如果不是從家庭開始,我們如何保證他結出的果子一定是美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