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美術優質教案《風箏》(精選6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優質教案《風箏》(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優質教案《風箏》,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美術優質教案《風箏》(精選6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優質教案《風箏》 篇1

教學目標

1、瞭解風箏的基本結構和不同種類,感受風箏的對稱美。

2、願意設計製作簡易風箏,感受創作活動的快樂。

3、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教學準備:

1、集各種造型和顏色的風箏,佈置"風箏王國"。

2、有關風箏的課件1份,風箏卡片若干。

3、紙張、水彩筆、竹籤、線、膠帶等風箏製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參觀"風箏王國"瞭解風箏的基本結構和不同種類,感受風箏的對稱美。

1、欣賞各種不同類型的風箏,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①這些風箏真漂亮!還有什麼詞語可以誇風箏漂亮?

②你看到有什麼風箏?

③在其他地方還見過、放過什麼風箏?

④你最喜歡哪一個?爲什麼?

2、瞭解風箏的基本結構,感受它的對稱美。

①討論風箏是有哪些部分組成的。

②認識風箏的各個部分及作用。(風箏的畫面、骨架、線)

④引導幼兒發現風箏左右對稱,感受風箏對稱美。觀察一個風箏左右兩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圖案、骨架、尾巴)

⑤小結:風箏是對稱的,只有對稱才能放到天上去。

3、觀察、比較、討論,瞭解風箏的不同種類。

①組織幼兒討論各式各樣的風箏除了大小、圖案、顏色不同外,還有什麼不一樣?

②瞭解風箏的種類:平面、立體、串式。

③練習分類。

二、設計製作簡易風箏,感受藝術創作的樂趣。

1、教師示範製作簡易風箏,提醒創作要注意的地方。

2、幼兒自己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3、製作好的風箏放到展板上,互相欣賞、交流。

三、組織幼兒拿着自制的風箏到院子裏放風箏。

四、活動總結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大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着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小百科: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的產物,至今已20xx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纔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爲"紙鳶"。

幼兒園大班美術優質教案《風箏》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受風箏的對稱美。

2、啓發幼兒大膽想象、創造,運用多種材料裝飾風箏面。

3、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教室裏佈置"風箏展",課前帶幼兒參觀、欣賞過各種風箏,瞭解風箏的基本特徵。

2、幼兒課前已經知道並練習過用不同的方法剪出兩個一樣的`圖形。

3、教師製作好的風箏面若干,一隻採用的裝飾材料顏色和馬夾袋底色差不多;一隻圖案排列比較凌亂,分佈不均勻;還有一隻顏色深淺搭配清晰,圖案分佈均勻。

4、人手一隻馬夾袋、剪刀、膠水。

5、每組放有各種彩紙(皺紋紙、自粘紙、手工紙、泡沫紙);剪好的幾何圖形若干;幾支鉛筆。

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進教室,自由欣賞各種風箏。(3分鐘)

1、幼兒自由欣賞各種風箏。

教師引導語:"哇!這麼多的風箏,我們一起來看看!"

2、幼兒自由的和同伴交流,教師在旁傾聽。(如有幼兒提到喜歡風箏對稱的話,就請他在集體面前說說,可直接引出下一個環節)

教師引導語:請和你的好朋友說說你喜歡那個風箏?爲什麼喜歡它?

二、引導幼兒感受風箏的對稱美。(5分鐘)

過渡語:小朋友剛纔都找到了自己喜歡的風箏,徐老師這裏也有一隻我喜歡的風箏。

1、出示一隻圖案對稱的風箏。

教師引導語:你們覺得它怎麼樣?(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2、引導幼兒感受這隻風箏的左邊和右邊的形狀和圖案都是一樣的。

教師引導語:請小朋友看看這隻風箏左邊的翅膀和右邊的翅膀,你發現了什麼?翅膀上的圖案呢?『一樣在哪裏?(引導幼兒說出圖案的大小、顏色、形狀和位置都是一樣的,還是教師直接說出比較好)』

三、幼兒討論如何裝飾風箏面。(15-20分鐘)

教師引導語:這些風箏真漂亮,我們也來做一隻漂亮的風箏好嗎?

1、教師出示製作好的幾隻風箏面,請幼兒比較怎樣裝飾可能最好看。

教師引導語:

(1)你最喜歡哪隻風箏?爲什麼?(引導幼兒觀察比較,三隻風箏的優點和缺點)

(2)怎樣才能剪出兩個一樣的圖形。

四、幼兒製作風箏面。(20-30分鐘)

教師引導語: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彩紙剪出各種漂亮的圖形把自己的風箏裝飾的最漂亮。(原本我設想要用舊圖書、掛曆紙,但是如果要求幼兒對稱裝飾的話,只能用各種紙了)

1、幼兒做到一半時,教師可請幾位能力強一點的幼兒,用鉛筆畫自己喜歡的圖案進行剪貼。

2、做的快的幼兒可以幫助做的慢的幼兒。

3、請客人老師幫助幼兒一起把線系在風箏上。(馬夾帶的拎手上)

五、帶幼兒去放風箏。(沒有做好的幼兒可以繼續做)(2分鐘)

小朋友可以一起去操場上放風箏,比一比誰的風箏最漂亮。

幼兒園大班美術優質教案《風箏》 篇3

活動目標

一、欣賞各類風箏的造型與色彩特點,感受風箏的對稱美和色彩美。

二、瞭解風箏的製作方法,在老師和同伴幫助下動手製作風箏。

三、喜歡參加藝術活動,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四、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五、感受風箏的美感。

重點難點

一、欣賞時能從造型、色彩、質地幾方面進行

二、製作時主動與同伴合作

活動準備

一、風箏製作風箏的材料,紙線圈、竹籤、膠帶、油畫棒、水彩等。

二、可以請家長在雙休日帶幼兒到戶外放風箏,並且給幼兒看看風箏視頻講講有關風箏的事。

三、風箏的課件和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教師與談話,交流放飛風箏的感受(教師佈置課外作業雙休日家長領幼兒放風箏)

1、雙休日家長領我們放飛了風箏,能告訴大家你的感受嗎?

2、相互說一說,你放的是什麼風箏?你在家中電腦視頻還見過什麼樣的風箏?

二、欣賞風箏,老師引導幼兒從造型、色彩、質地等方面進行交流(小組內進行)老師巡視參與在有困難的小組。

1、這些風箏是什麼樣子的,還有什麼樣子的風箏?

2、風箏上有些什麼圖案?這些圖案有些什麼共同的特點?

3、它們爲什麼要作出對稱的?爲什麼要有尾巴?

4、這些風箏上有什麼色彩?爲什麼要用鮮豔的顏色?

5、這些風箏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爲什麼要用這樣的材料來製作?

6、你知道人們什麼時候放風箏?爲什麼要放飛風箏?

7、你喜歡風箏嗎?你想扎只風箏嗎?風箏可以怎樣製作?

三、觀看課件,瞭解風箏的扎制過程。激發幼兒製作風箏的興趣,你看到人們是怎樣扎制風箏的?你想製作一隻什麼樣的風箏?

四、操作環節,鼓勵幼兒兩或三人一組合作來扎制風箏

根據幼兒的操作水平,提供各種材料,有已經剪好外形的彩色紙,有已經做好的支架,也有沒有做的,像竹籤、水彩、線圈等等這些材料,也就是說,在提供材料的時候要注意層次性,(有半成品的、原材料的)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自由的選擇材料,教師隨機幫助和指導幼兒。

五、相互欣賞和評價作品,戶外放飛。

六、延伸活動

1、未做完的材料,可以放在活動區,幼兒可以繼續製作。

2、成品風箏可以選擇精緻的放在活動區供幼兒欣賞

幼兒園大班美術優質教案《風箏》 篇4

活動目標

學習"刮蠟"的表現方法,體會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對配色所產生的效果,並提手不肌肉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

在玩風箏、畫風箏的活動中,感受藝術活動的樂趣。

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重點與難點

重點:用牙籤刻出花紋。

難點:控制手部動作的力度。

材料及環境創設材料:

油畫棒、牙籤、淡顏色的水粉顏料(淡綠、淡黃、淡蘭、淡紫等)小毛筆。

活動流程:

1、放風箏--討論--示範--創作棗評價--延伸活動放風箏,瞭解風箏,引起興趣。

2、通過放風箏,教師應引導幼兒去觀察風箏的構造與平衡的關係,介紹放風箏的一些基本方法,鼓勵幼兒去嘗試,激發幼兒對風箏的興趣。

3、討論

(1)觀察她們各個相同的整體造型,體會用對稱的方法畫輪廓。

(2)欣賞、討論風箏上對稱的、五彩繽紛的圖案,激發表現美的慾望。

4、示範。

(1)建議教師可根據幼兒的意願示範畫一隻風箏。

(2)介紹刮蠟的方法:建議先讓幼兒思考刮蠟的部位,再在此部位用一支細畫棒顏色塗均勻,然後用另一種顏色覆蓋式塗在上面,最後用牙籤"刮"出花紋。

5、創作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幼兒創作不同的造型、花紋,並引導幼兒相互學習各種不同的刮蠟部位及方法。

6、講評找找有幾種不同的風箏造型,看看誰大膽嘗試過"刮蠟"大方法。鼓勵幼兒大膽創作與嘗試。

7、延伸活動建議放在自選活動中去完成,有了背景色使幼兒更能體會到畫面的整體美、體驗成功感。

幼兒園大班美術優質教案《風箏》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沙燕風箏,瞭解其結構及美好寓意。

2.嘗試運用青花紋飾裝飾沙燕風箏,表達心中美好意願。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已知部分青花紋飾的寓意

物質準備:空白沙燕風箏、藍色勾線筆、金粉膠筆、白板課件

活動重點:能夠遷移已有青花紋飾經驗裝飾沙燕風箏。

活動難點:能夠根據自己的美好意願,選擇合適的青花紋飾裝飾沙燕風箏。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感受春天放風箏的快樂。

美麗的春天到了,你們看小朋友們在做什麼?(幼兒觀看視頻)你們和誰、在哪放過風箏?心情怎樣?

二、欣賞沙燕風箏,瞭解其結構及美好寓意。

1.瞭解沙燕風箏結構,知道沙燕風箏由頭部、身體、翅膀、腰節、尾巴組成。

沙燕風箏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你們發現它的花紋有什麼獨特的地方?

2.瞭解沙燕風箏圖案象徵的美好寓意。

沙燕風箏的身上都有什麼圖案?你知道這些圖案都代表着什麼意思嗎?

教師:古時候人們在沙燕風箏的膀窩、腰節和前胸、尾羽等處加上蝙幅、桃子、牡丹等吉祥圖案,寓意着幸福,長壽和富貴等美好的願望,將風箏放上天空,寓意着放飛夢想,希望能夠達成心願。

三、嘗試運用青花紋飾裝飾沙燕風箏,表達心中美好的意願。

1.出示青花沙燕風箏,說說圖案象徵的美好寓意

今天我還帶來了一隻青花沙燕風箏,你看它上面有哪些青花紋飾,說一說它的寓意是什麼?

2.遷移孩子已有青花紋飾經驗,再次感受圖案象徵的美好寓意。

你們還知道哪些青花紋飾有着美好的寓意呢?

3.出示操作材料,引發幼兒討論。

今天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沙燕風箏,你想用什麼樣的青花花紋來表達什麼美好意願?(同伴討論)

4.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展示作品,同伴

1.將幼兒作品懸掛在空中,幼兒自由欣賞

你們喜歡哪隻風箏?說說爲什麼喜歡?

2.重點介紹作品表達的美好寓意

你的這隻風箏上的圖案代表什麼美好寓意呢?

幼兒園大班美術優質教案《風箏》 篇6

活動目標:

1、能用畫、粘貼、交叉剪的方法制作簡單的風箏。

2、嘗試讓風箏飛起來,體驗做做玩玩的樂趣。

活動準備:

風箏課件、各式各樣的風箏、製作風箏的材料:三角形白紙、長方形紙、棉線、吸管、剪刀、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佈置風箏展覽,引導幼兒觀察風箏的形狀、顏色及風箏的對稱美: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風箏,你們自己去看一下這些風箏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放輕音樂,幼兒觀察)

二、基本部分:

1、提問:小朋友,剛纔你們看到的這些風箏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2、幼兒回答後教師小結引導幼兒瞭解風箏各部分的構造及用途:

不同處:顏色、圖案、形狀等不一樣。

相同處:圖案是對稱的,都有骨架、線輪、風箏面、尾巴。

紙面是裝飾用的、骨架是支撐紙面的、線輪是用來幫助風箏飛上天的、尾巴是掌控平衡的…

3、小朋友知道哪兒的風箏最有名,做得最好嗎?(濰坊)對我們的家鄉濰坊是著名的“世界風箏都”。每年的4、20全世界的風箏愛好者都會拿着自己製作的風箏來濰坊參加國際風箏節。

4、那你知道風箏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嗎?(放課件幼兒瞭解製作過程)。

第一步:將紙對摺,用對稱的方法畫上圖案。

第二步:在長方形的短邊上來回剪出風箏的尾巴!(讓幼兒操作一下,學會交叉剪)

第三步:扎風箏架:將竹條用線紮成“幹”字狀。竹條交叉處要紮緊。

第四步:在風箏架上抹上適量的糨糊,糊上剪好的風箏面紙和綵帶(或者是用交叉剪的方法做成的尾巴)

第五步:在風箏上繫好腳線和放飛線,就可以放飛了

5、你想做嗎?

6、幼兒分組合作用材料(筷子、冰糕棍、飲料吸管)製作風箏。(放輕音樂)

結束部分:

1、幼兒展示自己製作的風箏。

2、你的風箏能飛起來嗎?試一試

3、幼兒再次修改自己製作的風箏,嘗試讓它飛起來。

4、再到室外去放一放看風箏能不能飛起來。(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