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教案模板[優秀]

幼兒園教案模板[優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2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模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模板[優秀]

幼兒園教案模板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頸部任意彎曲,表現鵝在水中游泳的情景。

2.感受在砂皮紙上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砂皮紙人手一張、蠟筆(白色藍色綠色紅色黃色)、範例一張

活動過程:

一、欣賞古詩--理解故事內容,從古詩中瞭解大白鵝基本特徵

1.幼兒欣賞古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你知道這首古詩的名字嗎?讓我們一起來念念這首好聽的古詩吧。

2.鵝的羽毛是什麼顏色?(白色)它的腳掌是什麼樣子的、什麼顏色?(腳掌有蹼、紅色)什麼是“曲項向天歌”?(彎曲脖子向着藍天唱歌)

小結:大白鵝身上有白白的羽毛、紅掌紅冠子、長長彎彎的脖子,大白鵝美麗又神氣。

二、創作表現--在邊念古詩邊示範講解中創作表現大白鵝在水中的簡單動態

1.教師運用古詩中的四句話進行示範講解:

鵝,鵝,鵝(畫一個大2),

曲項向天歌(彎曲後畫成一個大身體)

白毛浮綠水(畫翅膀),紅掌撥清波(畫出紅色的`腳掌)。

添上大白鵝紅色的冠子、有神的眼睛、扁扁的嘴。

2.引導幼兒添畫藍藍的湖水、綠綠的楊柳、藍天白雲、展翅的蝴蝶等等

3.提醒幼兒把大白鵝的脖子畫長,

4.提醒幼兒在砂皮上用蠟筆塗色要用力均勻,用先打好輪廓後填充顏色的方法。

三、分享交流--遊戲中引導幼兒結合古詩關注作品,感受古詩美與繪畫美的結合

1.師生一邊念古詩一邊輪流點幼兒的作品,古詩唸完最後被點到的作品,就請該幼兒來介紹。

2.說說哪隻大白鵝最美?它美在哪裏?

幼兒園教案模板2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能夠進一步熟悉數字1、2、3。

2、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雞蛋、小筐、數字1、2、3,小雞寶寶。

教學過程

1、引起寶寶的興趣。

律動《小小蛋兒把門開》

2、複習數字1、2、3

(1)教師:今天來了幾個數字寶寶,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幾個數字寶寶呢?

師幼一起說:有數字1、數字2、數字3。

(2)教師:這是數字1的家,這是數字2的家,這是數字3的家。

現在數字寶寶要和我們小朋友一起來玩藏貓貓的遊戲,哪個數字出現在小朋友的眼前,

就請小朋友拍一下這個數字寶寶,然後告訴大家這是數字幾。

3、通過情景遊戲,讓寶寶知道數與量的對應。

(1)幫助蛋寶寶找家。

老師:寶寶們,你們聽是什麼聲音?

咯咯噠、咯咯噠、老母雞真能幹,又捉蟲子又下蛋,哇!下了一個蛋!

老師:那一個蛋應該送到數字寶寶幾的家呢?

(請一個寶寶來送,並引導寶寶邊送邊說一個雞蛋送到數字寶寶“1”的家)

教師小結:一個雞蛋到數字“1”的'家,兩個雞蛋送到數字“2”的家,三個雞蛋送數字“3”的家。

(2)進一步練習1-3數與量的對應。

老師:雞媽媽要準備孵小雞了,可是這麼多蛋,自己可孵不過來,

雞媽媽呀想請大家來幫忙,哪些寶寶想來幫忙呢?

(老師請三個寶寶上來孵小雞,引導其他的寶寶來喊1、2、3加油!)

老師:雞媽媽真能幹,我們來看看這隻雞媽媽孵出來幾隻小雞?

老師:那一隻小雞應該送到數字寶寶幾的家呢?

(請寶寶來送,並引導寶寶邊送邊說一隻小雞送到數字1的家)

教師小結:一隻小雞送到數字‘1’的家,兩隻小雞送到數字‘2’的家,三隻小雞送到數字‘3’的家。

(3)今天我們還給這羣可愛的小雞準備了玩具呢!快來看看都準備了哪些好玩的玩具呢?

教師小結:一個玩具送給一隻小雞,兩個玩具送給兩隻小雞,三個玩具送給三隻小雞。

4、活動結束

教師:雞寶寶今天好開心,你們開心嗎?我們一起帶着雞寶寶們一起出去玩玩吧!

幼兒園教案模板3

活動設想:

雪糕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種消暑食品,到了夏天,孩子們吃雪糕無節制,對身體非常不利。爲了讓孩子們認識到多吃雪糕的害處,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我們開展了《好吃的'雪糕》活動。

活動目標:1、知道天熱了才能吃雪糕,而且不能多吃。

2、會正確地吃雪糕。

活動準備:幼兒肚子疼的圖片一幅。

活動過程:

一、經驗講述——瞭解雪糕的特點

1、小朋友,你們吃過雪糕嗎?喜歡吃嗎?爲什麼?

2、你們都吃過什麼樣的雪糕?什麼味道?

3、什麼季節吃雪糕?爲什麼要在這個季節吃?吃到嘴裏有什麼感覺?

小結:雪糕是冰鎮食品,味道很多,吃到嘴裏很涼爽,夏天吃可以降溫。

二、結合圖片請幼兒瞭解多吃雪糕的害處——知道不能多吃雪糕。

1經驗講述:你一次吃幾隻雪糕?如果吃多了會感覺怎麼樣?

2觀察圖片交流:

(1)、看圖上的小朋友怎麼了?

(2)、猜猜他爲什麼會這樣?

3、討論:一次吃幾隻雪糕比較合適?

小結: 雪糕雖然可以降溫,但不能多吃,多吃會傷胃,引起肚子疼。這位小朋友(圖片)就是因爲一次吃了好幾支雪糕,拉肚子,肚子疼的直打滾,住院了,所以小朋友要注意一次最好只吃一支雪糕。

二、品嚐雪糕——學會正確地吃雪糕

(一)、思考討論:

1、剛從冰箱裏拿出來的雪糕是什麼樣子的?應該怎樣吃纔會保護牙齒?

2、雪糕拿出來時間長了會怎麼樣?吃的時候應該注什麼。

小結:雪糕是冰鎮食品,味道很多,吃到嘴裏很涼爽,夏天吃可以降溫。

幼兒園教案模板4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大膽地說出動物的英文名字。

2、幼兒能理解短語" can fly(jump run).”及提問"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幼兒能大膽地回答“i like……”i。

3、在遊戲中培養幼兒的英語興趣。

4、幼兒能夠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

5、大膽開口說英文單詞。

活動準備:

1、動物圖片及動物頭飾。

2、動物手偶:青蛙、袋鼠、蝴蝶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打招呼。

2、遊戲《follow me》

二、學習動物單詞:

1、出示動物手偶

t:look,what’s this?

c:zebra 、 elephant 、 deer 、 rabbit

2、遊戲複習單詞

t: let’s play a game. what’s missing?

3、出示動物幻燈片:(斑馬、大象、鹿、兔子)

t:today,animals will have a ’s have a look.(看大屏幕)

t:who is coming? black and white or no? say in english . zebra. zebra is coming.

t: the next one . guess, who is coming?(大象、鹿、兔子)

三、學習短語:……can run (jump、fly).

1.t:look here and listen carefully.

the zebra can run. the rabbit can jump. the bird can fly.

read after me jump fly can

the “can” means“會、能”

read the sentences. the zabre can run. the rabbit can jump. the bird can fly.

2.t:in all of these can run (jump. fly) wants to try?

deer{tiger} can or no? read it please.

四、複習短語:

t:all of animals are very lovely. 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for example. i like zebra. think it over.

五、動物表演:

1.t:i prepare for something. look, what animal? it’s orang. tiger. yes,it can run.

what animal? it’s black and white. zebra. yes,it can run. too.

h animal do you want to be?

c:i want to be ……

are animals’ pictures. come here and choose one.

listen to the music and think who is coming ? music please.(飛的音樂)

who is coming?老師邊說邊飛。bird、bee、butterfly come . fly,beautiful.

listen to the music and think who is coming ? music please.(跑的'音樂)

who is coming?老師邊說邊跑。tiger 、elephant come here run. run ,beautiful.

listen to the music and think who is coming ? music please.(跳的音樂)

who is coming?老師邊說邊跳。rabbit、deer come here jump. jump,beautiful.

4. we are so happy.

animals’ party will start. girls come here. let’s stand in a small cirl and hand in hand.

boys come here . form a big circle ’s have a party. music please.

are you ready?

孩子們一起遊戲。

幼兒園教案模板5

【活動目標】

1、嘗試兩人、三人合作平移走“大鞋”,發展幼兒平衡能力及互相協作的精神。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小組循環的“大鞋”遊戲,充分體驗合作運動的愉悅。

【活動準備】

用木版和寬牛筋自制的`“大鞋”若干雙,可供兩至三個幼兒一起玩,大鞋上分別寫有數字1、2。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活動活動筋骨。

2、兩人合作“走大鞋”。

第一次嘗試

(1)幼兒自由組合,兩人一組分別選擇一雙“大鞋”進行合作“走大鞋”的嘗試。

(2)教師巡視觀察,注意發現幼兒在嘗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如:兩人邁步不協調,步速不一致等,並引導幼兒積極探索。

(3)請幼兒說說自己走得怎樣?如何才能走得更好?可以用動作配合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做法。

(4)師幼共同總結“走大鞋”的好方法,即動作要領:後一名小朋友扶着前一名小朋友的肩膀;走的時候先出有數字1的鞋,再出有數字2的鞋,同時兩人一起喊“1、2,1、2,……”的號子。這樣就不會摔倒,兩人才能協調一致地向前走。

第二次玩“走大鞋“的遊戲

(1)在《踏浪》樂聲的伴奏下,幼兒再次玩“走大鞋”的遊戲。

(2)教師進行個別指導與幫助。

(3)請合作走大鞋成功的幼兒展示,並鼓勵幼兒進行創新。

3、三人合作走大鞋

品嚐到成功滋味的、身體平衡能力較強的三名幼兒自由組合走大鞋,方法同兩人走,只是難度有所增加,三人必須密切配合、步調一致才能走好。

4、放鬆運動

幼兒小手捶捶肩、捶捶背、捶捶腿,使身體放鬆。

【活動延伸】:

1、將幼兒按人數分爲兩組進行pk賽。

2、兩名或三名幼兒跨越障礙走大鞋也可作爲親子游戲(母子、父子或三口之家)進行。

幼兒園教案模板6

活動目標

1、欣賞樂曲《賽馬》,根據音樂形象和情緒,用筷子隨節拍較投入地進行表演。

2、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和提供的材料,積極探索嘗試用筷子不同的敲擊方式,並探討其他樂器如何進行合理的匹配。創造性的表現自身對音樂的感知。

3、培養幼兒對欣賞樂曲的興趣及對民族音樂的喜愛。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老師:在賽馬場上出現四匹嗎,看----它們來啦!幼兒邊聽樂曲,邊欣賞表演。

二、分析音樂,將音樂情境化。

1.師幼討論:剛纔的音樂聽了有什麼感覺?你們看到它們在幹什麼? 幼兒回憶剛纔的情景表演,討論音樂情節。

教師小結:對,剛纔小朋友看得很仔細,聽得很認真。

這首音樂聽上去很歡快、奔放,表現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羣馬飛奔,你追我該的動人場面。

2.再次欣賞音樂根據特定的音樂形象,創編、記憶動作順序。教師:四匹馬是如何你追我趕的?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樂曲開始,四匹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紅馬首次領先→黃馬又次領先→白馬又跑到黃馬的前面→黑馬又超過了白馬→紅馬、白馬兩兩領先→黃馬、黑馬又共同領先→

一起奔跑衝刺→反覆一次→到達終點,拉住繮繩“籲——”(全曲結束) 3.幼兒根據音樂情節大膽表現音樂。 (1)教師示範隨樂敲大節奏。

(2)幼兒根據顏色分組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教師:你應該表演什麼顏色的馬?爲什麼?教師:你怎樣表演馬在奔跑? (3)幼兒聽音樂,分組演奏。

看指揮演奏:一起走(敲)→紅馬敲→黃馬敲→白馬敲→黑馬敲→兩匹兩匹輪流走(兩組輪流敲奏)→一起奔向終點衝刺(四組齊奏)→拉住疆繩,樂曲結束教師:怎樣使你的筷子敲得好聽? (4)探討其他樂器的匹配。

師出示小樂器:圓舞板、小鈴、串鈴。

提問:剛纔四匹馬奔跑時,哪裏發出聲音?哪種樂器最象馬鈴聲?(串鈴)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集體);哪種樂器最象馬蹄聲?(圓舞板)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單獨)各請兩位幼兒分別加奏串鈴和圓舞板,全體幼兒共同演奏。

河南教師資格網,發佈河南教師考試信息和備考資料。

三、結束

教師:今天我們大家共同欣賞了我國著名的民樂樂曲《賽馬》,它是由絃樂器二胡演奏的,好聽嗎?下次老師再次帶領你們欣賞優美的二胡曲!(出示二胡實物,讓幼兒摸一摸,看一看,聽一聽)。

河南教師資格網,發佈河南教師考試信息和備考資料。

幼兒園教案模板7

閱讀是開啓孩子智慧的窗,是打開孩子心靈的門,是一個人精神成長的重要渠道。爲進一步推進閱讀活動在我園以及每個家庭的深入,結合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我園將開展"大手拉小手,牽手共閱讀"爲主題的幼兒園讀書節系列活動。

一、活動目標:

1.藉助課題《角色嵌入式之小班幼兒繪本閱讀的實踐與研究》,營造濃濃的"大手拉小手,牽手共閱讀"的讀書氛圍,促進幼兒園書香校園建設。

2.通過閱讀活動,提高我園教師的師德修養和綜合能力,讓書成爲教師成長的伴侶。

3.鼓勵幼兒接觸優秀兒童文學作品,引發對書籍、閱讀的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爲幼兒的終生學習打好基礎。

4.調動家長積極參與閱讀的興趣,增強家長的讀書意識和對早期閱讀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改善家庭的閱讀環境,實現家園合作。

二、活動主題:

大手拉小手,牽手共閱讀

三、活動時間:

20xx年3月——12月

四、活動對象:

全體教職工、幼兒及幼兒家長。

五、活動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六、活動內容:

(一)教師讀書活動

1.倡導教師與好書爲伴。學期初,要求教師制定個人讀書計劃,每學期至少認真閱讀一本教育的書籍,如《做幼兒喜愛的魅力教師》、《聽,那成長的拔節聲》、《愛和自由》教育經典書籍等,不斷充實自我。五四節,開展教師個人自主推薦、幼兒園購書贈書活動。

2.開展閱讀感悟交流。要求教師做到四勤——勤讀、勤做、勤思、勤寫。把自己閱讀過程中某些印象深刻或深受啓發的語段摘錄下來(可以是手抄摘錄也可以電子摘錄),並針對有關的內容聯繫自己的生活、工作實際及時記錄感受,如每月一次的《幼兒教育(教師版)》閱讀感悟交流:本期我最喜歡的.兩篇文章——題目介紹,闡述喜歡的理由(提煉式),該文給予我的教育教學啓示,同時上傳新教育博客,相互學習、相互點評。

(二)班級讀書活動

1.班級開展"閱讀"活動。從教師自身做起,每天做到和幼兒一起讀書,利用每天午睡前的十分鐘給幼兒講一個溫馨小故事。並通過週二、週四的"小喇叭"廣播展示閱讀活動開展情況,每學期評選巧嘴巴寶寶。

2.完善班級"圖書角",同時在幼兒園公共區域創設"快樂書吧",多形式、多渠道收集幼兒類圖書,實現班級幼兒圖書分享的快樂,擴大閱讀面。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我的圖書大家讀"活動,由幼兒園發出倡議,每位教師、幼兒和家長捐一到兩本圖書,充實圖書區域。

3.中大班要發揮值日生作用,做好圖書角的管理工作。將損壞的圖書進行整理,各班要定期更換圖書,保持圖書整齊乾淨。

4.利用廢舊材料,通過家長、幼兒共同收集、製作,開展書籤徵集評選活動,並將獲獎作品展示在"快樂書吧"背景牆。

(三)親子共讀活動

各班以家長委員會爲紐帶,向家長髮出倡議,號召全體家長積極投身到"大手拉小手,牽手共閱讀"的活動中來。印發《小博士幼兒園讀書節給家長的溫馨提示》和《親子閱讀經典故事推薦(10個)》,進行宣傳發動。

1.建議家長帶幼兒到圖書館看書,到書店、網上購書,以拓寬讀書渠道,努力豐富自己的家庭藏書櫃。倡導家長在幼兒過生日、過年時以書爲禮。

2.建議家長將每天睡前半小時定爲"全家總動員",開展每天晚上30分鐘"親子共讀",促進父母與子女間的交流,共同成長,撰寫親子共讀日記。母親節前夕開展"感動校園十佳愛心媽媽"評選,兒童節期間將開展"親子繪本講讀"比賽。

3.利用班級網頁、家長qq羣及家長學校,分享交流親子閱讀體會,並進行好書推薦。

七、其他事項:

1.做好相關資料(文字、圖片)的收集、整理、上報工作。

2.做好讀書節的相關活動信息報道。

3.做好讀書節各類資料的收集、歸檔工作。

小百科:世界讀書日全稱爲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11月15日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爲“世界圖書與版權日”。

幼兒園教案模板8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通過辯論,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的敏捷性。

2.通過活動,使幼兒明白凡事都具有兩面性,培養初步的辯證思維能力與辯論能力。

3.使幼兒認識環保對人類的重要性。

(二)人格目標

鼓勵幼兒大膽地在衆人面前表達個人的見解,培養自信心和獨創性。

二、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

1.幼兒已有有關辯論的知識,並組織幼兒看淺顯易懂的辯論賽。

2.與幼兒一起收集有關資料,並進行歸納、總結,找出論據。

(二)物質準備

1.一次性衛生筷子(杯子等)若干個。

2.有關人們使用一次性衛生筷子(杯子等)用品及白色污染的錄像帶一盒,錄像機一臺。

三、活動過程

(一)通過看錄像,激發幼兒進行辯論的興趣。

1.教師出示一次性衛生筷子(杯子、碗、碟等),讓幼兒觀察並說出在哪裏見過它們,有什麼用,幼兒自由回答。

2.看錄像,提問題:使用一次性衛生筷子是好還是不好?並要求說出理由。錄像播放過程:人們使用一次性用品非常方便→人們用過之後到處亂扔→到處堆滿了垃圾→白色污染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及健康。

(二)通過討論確定自己的意見並把幼兒分成正反兩組。

1.幼兒根據教師的提問討論,並根據討論的結果將幼兒分組:正方、反方。

2.正方幼兒和反方幼兒進行小組辯論,並找出所有的證據取勝對方。

(三)幼兒激烈辯論,教師做裁判,以證據充足的一方爲勝。

1.可先請正方說一說好在哪裏,對於證據不充足的教師可以不記分,哪一組列出一條充足的證據就給哪一組加一分直到說完爲止。

2.如辯論過程中有幼兒偏題,教師應及時引導幼兒的辯論方向,將話題集中到“好與不好”這個主題上。

3.對於辯論過程中出現的冷場現象,教師應及時給予提示引導,以加強辯論的氣氛。

4.在規定時間內還沒完成的,教師應引導並做簡單小結,在黑板上打好每組的.總分。

5.如果辯論還不充分或時間不夠,可暫不做總結,下次可接着辯論。

(四)總結評價,激起幼兒辯論的興趣和自己設計環保產品的願望。

教師對這項辯論給予肯定,表揚辯論出色的幼兒,做總結性的評論,結論是:一次性筷子或杯子等,既有使用方便的地方,又有不足之處。凡事都具有兩面性。現在請我們大班的小朋友來想一想,怎樣設計出既實用又經濟而且不污染環境的用品來呢?

幼兒自由結伴討論,並把結果講給老師聽。如用可循環使用的材料來製作用品等等。教師給予肯定指正。

(五)延伸活動:

1.幼兒到生活中去尋找更多的一次性用品,並找出它們好和不好的地方,以便進行第二次辯論。

2.在繪畫活動中讓幼兒把自己設計的又好又實用的用品畫出來並塗色。

四、各領域滲透

藝術:《同在一片藍天下》;繪畫《白色污染》,廢物製作活動。

健康:環保小衛士。

五、環境中滲透 大牆佈置“變廢爲寶”。

六、生活中滲透 教育幼兒在生活中儘量不使用“白色”(塑料)物品。

七、家庭中滲透 與父母共同討論一次性物品的利弊。

八、活動評價

幼兒園教案模板9

一、活動目標

1、依據故事《蘋果樹找醫生》的情節,辨別樂曲的ABC結構。知道A段樂曲節奏平穩、B段樂曲節奏跳動、C段樂曲美麗,同時學習找準弱拍起樂句的一個強拍。

2、子理解樂曲的基礎上,創編簡潔的動作表示自己的感受。

3、觀賞音樂,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歡樂。

二、活動預備

1、《啄木鳥》投影圖譜一幅(見兒童用書:《啄木鳥》)。

2、音樂磁帶《啄木鳥》,錄音機。

3、啄木鳥指揮棒一支。

三、活動過程

1、老師敘述故事《蘋果樹找醫生》,引導兒童瞭解音樂內容。

老師出示啄木鳥指揮棒,引起兒童的愛好。

師:有一隻勤快的鳥,它是誰呀?

老師敘述故事。

2、老師引導兒童在投影圖譜的關心下觀賞音樂。

老師出示圖譜,引導兒童看圖觀賞音樂。

師:有一段好聽的音樂講的就是勤快的啄木鳥醫生幫蘋果樹治病的故事。音樂說了三件事,有三段(檢查、捉蟲、長出新葉)。

老師引導兒童隨音樂用手指跟隨啄木鳥指揮棒在圖譜上移動,初步感受樂曲的結構。

師:伸出你們的小手指,我們跟啄木鳥一起到樹林裏看一看,好嗎?(A段:共四句,每樂句由上而下勻稱地摩挲一棵樹幹,表示啄木鳥爲蘋果樹作檢查。B段:第1、2、3句中每句3個跳音,第4句1個跳音,每個跳音一個洞,表示啄木鳥捉蟲。C段:第4小節劃半個樹冠,表示果樹恢復健康,健壯成長。)老師引導兒童感受音樂的弱起部分,並找準弱拍起的樂句中第一個強拍,用拍手或其他動作表示。

師:這次我來唱樂曲,你們用拍手的方法,找到要開頭做動作的地方。

3、老師引導兒童用動作表演的方式感受音樂。

老師引導兒童爲三段音樂創編不同的有規律的表演動作。

師:在啄木鳥給樹檢查身體的地方,可以做什麼動作?在啄木鳥給蘋果樹捉蟲的地方,可以做什麼動作?最終,可以用什麼動作表現果樹又重新長出了樹枝?

老師帶領兒童完整地隨音樂進行表演。

老師引導兒童分角色合作表演。

師:誰情願當蘋果樹?誰來當啄木鳥?每隻啄木鳥找一棵大樹和他面對面站好。

兒童交換角色表演。

幼兒園教案模板10

活動目標:

1.根據指令和好朋友一起佔圈。

2.鍛鍊快速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呼啦圈若干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創設遊戲的情景:今天我們是一羣快樂的小兔子。現在,兩隻小兔朋友手拉手,一起跟着兔媽媽鍛鍊身體。

2.遊戲“聽數抱團”

講解遊戲玩法:出示呼啦圈,這是我們小兔子的房子,小兔子們圍成一個圓圈,一邊唱歌一邊跳着轉圈,你們要根據兔媽媽報出的數字,找到相應數量的好朋友,比如當兔媽媽說出數字“3”的時候,你要趕緊找到3個朋友,然後你們一起躲在房子裏,房子裏的好朋友的數量要和兔媽媽報的數一樣多。

遊戲一次,教師檢查呼啦圈裏的小朋友的.數量和兔媽媽報的數是否一樣。

再次遊戲,體驗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遊戲結束,好朋友們一起揹着房子回家。

幼兒園教案模板11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1、2、3,感知3以內的數量,理解3以內數字所代表的實際意義。

2、在遊戲中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初步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3、懂得乘車的簡單禮儀。

活動準備

1、分別貼有1—3數字標誌的頭飾。

2、教玩具公共汽車3輛,車票若干,分別是數量爲1、2、3的食物卡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乘坐公共汽車的情景,吸引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

1、老師邀請幼兒乘坐“公共汽車”去遊玩,詢問幼兒該怎樣乘坐。

(引導幼兒說出從前門投幣上車,從後門下車;上車時一個跟着一個,不推也不擠;上車後坐好扶穩,等等。)

2、介紹乘車的要求:正確點數車票上的'物品後,根據物品的數量乘坐相對應的“公共汽車”。

如車票上物品數量爲1個時,應該乘坐1號車。

二、邀請幼兒參與遊戲

1、請三名幼兒當司機,並戴上有數字標誌的頭飾,根據頭飾的數字開相應的“公共汽車”。

2、其餘幼兒當乘客,根據車票上的物品數量,乘坐相應的“公共汽車”。

3、“公共汽車”從起點開到終點,老師引導幼兒把車開得穩當、安全。

三、創設中途上車的情景,吸引幼兒在中途候車亭候車。

1、老師帶領幼兒到草地上游玩後,詢問幼兒應在哪裏乘車回家。

(引導幼兒說出到候車亭等車。)

2、幼兒根據車票上物品的數量,在相對應的候車亭候車,並乘坐相對應的“公共汽車”。

如車票上物品數量爲1時,在1號候車亭候車,並乘坐1號汽車。

3、提醒幼兒要等汽車靠站停穩後方可上車。

四、請幼兒吃數字餅乾,感謝他們來乘坐公共汽車,並對活動做評價、小結。

幼兒園教案模板12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德數量不隨實物的大小、顏色、種類及排列及排列形狀的變化而改變,準確計算10以內物品的數量。

2、體驗數守恆的有趣現象。

3、逐步樹立自信心和創新意識。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教學重點、難點

能嘗試不同的排列方法

活動準備

教具:泡泡卡片、數字拼板、雪花片或幹。大小不同的有孔珠子、棉線若干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是有相互問候

2、集體活動。

*創設情境:泡泡表演隊來幼兒園演出了。看,他們20個隊員分成了兩組,每組演員都準備了精彩的節目,一起來看看吧。

引導幼兒拿出學具“吹泡泡”按照大小或顏色分類分爲兩類泡泡擺成不同的造型,數數泡泡的數量,感受泡泡不論大小、顏色及造型的變化,每一類總數不變,都是10個泡泡。

*進一步感知10以內等量物品的守恆。

請幼兒找出10個雪花片嘗試不同的排列方式拼擺。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的成果。

3、分組活動。

師:節目表演的太精彩了,可我發現演員們沒有演出服和飾品。我們來幫它們一起做吧!

第一組:製作手鍊。將10個一組大小不同珠子穿成手鍊並寫上價格標籤

第二組:製作演出服。幼兒手中的彩色串珠組成牌龍,排列形式,規律不限。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各組請1-2名幼兒交流自己剛纔玩了什麼,做了什麼活動,對數量相同的物品進行交換、排列之後發現了什麼。

5、 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數的'守恆對於中班小朋友來說是比較難掌握的,怎樣吧這樣的一個比較難的數學概念形象化,讓幼兒好接受呢?想到了用情境展開並貫穿教學活動,讓幼兒體驗數守恆現象。

整個活動進行下來,感覺還是比較順暢的,幼兒在活動中也基本掌握理解數的守恆概念。

反思活動,有以下不足:

1、 集體活動中的幼兒自主操作,感知物品數量不因排列形式的變化而改變,其實幼兒在操作中排列很多不同形式,但我在這個環節中並沒有讓幼兒將自己的成果在全班幼兒面前展示出來,幼兒的經驗沒有得到進一步提升,這是一個遺憾。

2、 分組活動的材料投放比較單一,在5以內守恆使用這些教具,幼兒對此教具不太感興趣。

小百科:數字分好幾種,阿拉伯數字是最普遍的一種。阿拉伯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而是印度人發明的,實際應該列爲印度語言,只是先傳播到阿拉伯,然後傳向世界的,所以稱之爲“阿拉伯數字”。

幼兒園教案模板13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主要對話。

2.能較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故事中的角色對話。

3.樂意參與角色扮演活動。

教學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主要對話。

教學難點:分清自己在故事中的角色進行簡單的對話。

教學準備: 圖片、玻璃杯一個,PPT展示圖 棒棒糖一個

教學過程:

開始部分:

1、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動

師:看看老師帶來了什麼?棒棒糖是什麼味道的呢?

2、這根甜甜的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呢,大家猜猜,它和小熊會發生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3、師:小熊和棒棒糖到底會發生什麼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二、 欣賞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變化。

1、 幼兒邊聽故事邊欣賞PPT。

問:

(1)小熊碰到朋友時爲什麼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來和朋友一起分享)

(2)小熊先遇到了誰?(出示小魚圖片)遇到小魚後,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裏了?(背後)小魚對小熊說了什麼?小熊是怎麼說的?

(3)小魚遊走了,誰又來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怎麼樣了?小螃蟹對小熊說了什麼?小熊是怎麼說的?(讓幼兒來學習說小螃蟹與小熊的對話)

(4)小螃蟹遊走了,誰又來了?(出示小烏龜圖片)碰到小烏龜後,小熊又把棒棒糖怎麼樣了?這回,小烏龜對小熊說了什麼?小熊又是怎麼說的?

教師:水裏的朋友都遊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小熊心裏怎麼樣了?爲什麼?(難過,朋友都走了,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都不和他玩了)

3、小朋友們有好東西會和大家分享嗎?(會)那你們的好朋友一定很多!小熊知道自己錯了,可是,怎樣能讓河裏的朋友嚐嚐棒棒糖的甜味呢?誰來幫幫小熊。

三、(小朋友們想了怎麼多辦法,小熊自己也想到了個更好的辦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裏,

(1)棒棒糖放到水裏會怎樣呢?(融化)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攪拌攪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水就變成什麼味道啦?)

( 2 ) 用什麼辦法可以讓棒棒糖溶化得快一點呢?(攪拌)(河水變甜了,水裏的朋友都出來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河水,它們又成爲了好朋友。)

四、分角色表演

1、老師的故事講完了,誰想來扮演這些小動物,表演給大家呢?

2、大家都想來表演,那我就要來看看,誰表演的好我們就請誰來表演。

3、分角色:如一組扮演烏龜,二組扮演小魚,三組扮演螃蟹,四組扮演小熊。

4、教師講述,幼兒角色扮演對話。

5、師: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老師準備了很多圖片,你想扮演哪個角色,就選哪張圖片和旁邊的小夥伴說一說。

6、幼兒自由選擇圖片講述。教師適時輔導。

7、請幼兒按自己選擇的角色坐下,分組集體表演一次。

六、教師小結: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那如果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小熊會怎麼做?我們下節課再來表演!

課後反思:這次的內容選的`是應彩雲老師的繪本《甜津津的河水》,應老師的課偏重的是延伸到科學領域,讓幼兒瞭解糖怎樣在水裏融化的快,糖放在水裏,水會怎樣?糖會怎樣?我側重的是語言表達,讓幼兒在傾聽與表達方面有進一步的提升。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在老師的範講中傾聽,在角色扮演中進行角色對話。整節課的優點:環節連貫,注重了幼兒的全體參與性。不足之處:1、分組時顯得有些匆忙,幼兒分不清自己的角色。2、在集體表演時,有一些亂。3、在最後活動結束時留下的兩個問題(1)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他會怎麼做?(2)棒棒糖放到下午,會有什麼變化沒有得到實際的解決。以後改進方面:1、幼兒全體表演環節需要改進,可以將圖片貼身上,讓幼兒弄清楚自己角色再表演。2、結束環節再新穎一些。

幼兒園教案模板14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整理玩具,按標記收拾玩具。

2、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二、活動準備:

玩具架;自制玩具標記;幼兒自帶的玩具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小朋友今天帶了這麼多好玩的玩具,我們一起玩玩吧。

2、播放音樂:小玩具該回家了,我們要把他們送回去。

3、認識玩具櫃上新出現的標記,辨認標記上畫的是什麼玩具。

4、請幼兒按標記收拾玩具。

5、帶領幼兒檢查誰放錯了玩具,把它送回正確的位置。

四、活動延伸:

師幼共同欣賞玩具按標記擺放後的.整齊舒適,請其他班級的幼兒一起欣賞。

五、活動反思:

幼兒開始並不喜歡標記,但在收拾玩具時就有了新的認識,他們通過觀察思考,確認玩具應該收在哪個玩具架上,活動中如果分組進行就更好了。

六、活動評析:

本系列活動從幼兒生活的點滴入手,引導幼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注重幼兒日常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各項活動的目標明確,層次清晰,設計較爲合理,教師組織實施有條不紊,教學方法靈活多樣,較好地達成了教育目標。活動中教師語言生動富有啓發性,如教師結合直觀的圖片更多地提出“怎麼樣?”的問題,引導幼兒積極動腦,符合小班幼兒的思維發展水平,易於幼兒理解和掌握。大班社會主題《祖國知識挑戰賽》公開課視頻+PPT課件+教案反思+配樂(愛國教育主題)山東省教材大班社會科學《腳趾頭起名字》優質公開課視頻+有聲PPT課件教案音樂點評

幼兒園教案模板15

活動目標:

1、感受春天樹葉和花的美麗,獲得美的體驗。

2、初步嘗試對稱拓印作畫。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重難點:

嘗試對稱拓印畫

畫出樹的主要形態。

準備:

多媒體課件、黑色卡紙、顏色、毛筆、彩色紙、亮片、膠水

過程:

一、現在是什麼季節?你看到春天的樹葉和冬天的樹葉有什麼不一樣?

二、(欣賞多媒體)春姑娘來了,她吹呀吹呀,樹葉變綠了,有的還開出了各種顏色的小花。(配樂)

看看春天裏的樹有哪些顏色?春天裏樹上開出了什麼顏色的花?你還見過哪些春天裏的花?

三、分析重點

1、樹寶寶有哪些部分組成?(樹幹、樹枝、樹葉)

2、先把畫紙對摺,選一種顏色在對摺中線的旁邊畫出樹幹和樹枝,(看老師變魔術)把紙對摺壓印,再用其他顏色在紙的同一邊點畫出樹葉和花。最後就畫出了一棵美麗的`春天的樹啦。

3、兒歌指導畫:先把紙對摺,畫出樹幹和樹枝,對摺壓一壓,五彩花兒點點點,多彩的大樹真好看。

四、請幼兒打扮春天的樹林,小朋友可以用毛筆畫花,也可以撕紙貼花、黏貼亮片貼花,教師巡迴指導

五、把幼兒的作品貼成一片樹林。互相欣賞。找找我喜歡的大樹。

六、我們在春天的樹林前照張相吧。

教學反思

主要還是引導幼兒自己去發現。善於提出問題。

選擇好的場所讓幼兒親自去親近自然,幼兒能自主的去觀察一年4季的變化,同時能讓幼兒瞭解樹變化的同時,對環境保護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小百科:春天,又稱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個季節,指立春至立夏期間,含節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是萬物復甦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