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薦】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

【薦】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薦】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在實踐中大膽操作探索,瞭解和發現磁鐵同性相斥的現象。

2、能合理想象,創編故事,大膽講述。

3、通過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學具:空心小磁鐵每人2個,橡皮泥每人1小團,動物小卡片每人2張。

2、教具:教師製作好的磁鐵動物(小兔、老虎),視頻展示臺、電視機各一臺,演示用的桌子一張。

3、教師已編好《你追我逃》的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一、教師邊講故事邊操作磁鐵動物玩具,引起幼兒對活動的探究興趣。

1.師:今天大二班來了兩位小客人,它們是……?(小兔子和大老虎)它們倆發生了什麼事呢?

2.放錄音,教師操作表演動物玩具老虎追兔子,幼兒聆聽觀看。

3.提問:師:小兔子被老虎追上了嗎?

幼:沒有追上。

師:老虎爲什麼追不上小兔子呢?

幼A:因爲小兔子跑的快。

幼B:老虎沒用呀!

師:這裏可藏着一個小祕密呢?有誰發現了嗎?

幼A:我發現小兔子自己會跑的。

幼B:老虎追小兔子逃,老虎不跑小兔也不跑了。

幼C:老虎和小兔下有東西。

幼D:對,好象是磁鐵,上次我在黑板上玩時也有過這樣的。

師:好,現在就讓我們來研究一下,看一看小兔和老虎到底是用什麼做的?

(評析:教師首先設置懸念,讓幼兒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兩個玩具身上。通過視聽活動,以及教師誘導式的提問,使幼兒對活動中的磁鐵玩具產生了極大的探究興趣。)

二、探索磁鐵玩具小兔和老虎的結構。

1、用視頻儀向幼兒展示玩具的結構。請一幼兒拆開玩具拿到視頻下展示。

2、提問:師:你發現了什麼?

幼A:有磁鐵。

幼B:還有橡皮泥呢!

師:這個玩具是怎麼做成的呢?

幼A:把一張動物卡片,插在橡皮泥上,然後把泥嵌在磁鐵的洞洞裏。

幼B:先放泥到磁鐵,再插上動物卡。

師:到底用什麼方法最好,讓我們來自己動手試一試,做一做吧!

(評析:視頻展示玩具,讓幼兒親眼看到了玩具的結構,探索到了製作的'方法,這是幼兒的一次自主活動。他們對老師的玩具十分好奇,很想馬上知道是怎麼做的。所以在這一環節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探求知識的慾望十分強烈。

三、幼兒大膽操作探索製作磁鐵玩具。

1、師:老師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製作需要的材料,小朋友可以自己動手做兩個玩具,做好後可以玩一玩兩個動物你追我逃的遊戲。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觀察和適當指導幼兒製作,鼓勵幼兒遇到困難自己想辦法解決。

師:動動腦筋,想想辦法,怎樣才能用一隻手操作,讓兩個動物一個追一個逃?

(評析:整個環節滿足了幼兒好動的慾望,幼兒通過自己的嘗試、探索製作出了屬於自己的玩具。鍛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但幼兒由於對磁鐵的相斥特性不瞭解,好多人出現了困難。但是,只有當困難來臨時,才能鼓勵他們大膽提出疑惑,讓幼兒繼續深入探索磁鐵的祕密。)

四、針對幼兒存在的困難,重點幫助解決幼兒操作中的難點。

1、師:有誰在操作中碰到了問題?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來幫助解決!

幼A:爲什麼我的小蝴蝶一下子就被熊抓住了?

幼B:是不是你的磁鐵貼反了?

幼C:我剛纔也是這樣的,後來我把一塊磁鐵反過來做,就對了。

2、師:那麼是什麼原因會導致兩個小動物吸起來或一直碰不上頭這兩種不同情況發生呢?因爲磁鐵有它的一個祕密。是什麼祕密,誰知道嗎?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屏幕。

3、教師在視頻下向幼兒展示兩塊磁鐵“同性相吸”“異性相斥”的效果。

(評析:在活動中幼兒大膽交流着自己的探索過程,這也是一個幼兒相互幫助,相互討論學習的好機會。視頻展示的效果很好,讓每位幼兒都看到了磁鐵的祕密,豐富了幼兒的知識。爲

幼兒繼續完成製作有了知識準備。)

五、幼兒大膽想象,創編故事。

1、師:現在小朋友可以繼續做,已做好的小朋友可以自己邊玩邊編故事,然後講給大家聽。

2、開展講故事比賽。鼓勵幼兒勇敢地上來表演操作磁鐵玩具講故事。

師:講故事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希望大家踊躍參加。參加比賽的選手自己準備好表演的玩具。本次比賽人人有獎。

3、對幼兒的積極表現進行表揚,授予“優秀表演獎”“小能手獎”“聰明寶寶獎”“好故事獎”等。

(評析:活動進入尾聲,講故事比賽活動又一次把幼兒的情緒推向了高潮,人人有獎的評比活動使幼兒對自己有了充分的自信,情緒愉快,表現積極,讓幼兒做了一回小主人,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六、延伸活動:

1、組織幼兒在語言活動區繼續邊玩邊大膽想象,創編故事。

2、在科學活動區投放一定數量的磁鐵供幼兒繼續探索磁鐵的其他特性,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探究的興趣。

活動評價:

整個活動將“動手操作”“獲得知識”“創新思維”三者有機結合,讓幼兒在看一看、做一做、講一講的活動中,引發

幼兒積極參與,自主探索,大膽創新。充分體現了新《綱要》中“以人爲本”的教育觀。並且始終以一個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活動,使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鍛鍊與發展。

活動中,幼兒情緒愉快,思維活躍,激發了幼兒對自己的自信,讓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此外,活動的延伸的安排,讓一些對磁鐵有興趣的幼兒可以繼續進行探索。也給那些膽小害羞的幼兒一個自我表現的空間。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喜歡參與富有挑戰性的體育活動,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2.探索瓶子的多種玩法,能夠運用瓶子進行遊戲創編,提高多角度創編遊戲的能力。

活動重點:大膽探索瓶子的多種玩法,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難點:運用瓶子合作創編遊戲情境。

物質準備:充足的各種各樣灌滿廢水的瓶子,繩子、膠條、剪刀、等輔助材料,寬敞平坦的活動場地。運動員進行曲。灰太狼、喜羊羊服裝各一套。

經驗準備:幼兒有玩瓶子的相關經驗。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5分鐘)

1.幼兒列隊進入活動場地,隊列練習。

2.聽音樂做活動準備(瓶子操)。

引:"孩子們,我們一起來做操吧!"

二、基本部分:(25分鐘)

1.教師和幼兒一起探索瓶子的多種玩法。

引:"孩子們,今天你們做的瓶子操做的真棒,那老師要考考你們,除了可以做操還可以怎麼玩?"

(1)幼兒自由分組選擇場地輔材創編瓶子玩法。

(2)三位教師觀察幼兒的玩法、合作情況,進行指導。

重點引場地設計(自由探索)

2.分享經驗--比一比誰的玩法多。

提問:"我發現小朋友玩瓶子的方法真多,誰願意把你的新方法介紹給我們大家!"重點回應場地設計(展示、觀察)

(1)教師鼓勵幼兒展示自己的方法,豐富幼兒關於瓶子多種玩法的經驗。

(2)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自己創編過程中的動作要領。

3.遊戲:勇救小動物引:孩子們,喜羊羊向我們求助來了。

喜羊羊:"大一班的.小朋友,羊村遇到困難了!好多小動物都被灰太狼給抓走了,並且關在了樹上。村長派我來請小朋友們幫忙,齊心合力把小動物們給救回來。你們願意嗎?"(孩子們:"願意!")引:"我們"引:一會兒,我們要去營救小動物,需要翻過一座高山、兩座橋樑,而且需要爬上大樹,因爲小動物被關在樹上了,好!小朋友們現在分三組創設情境、練習本領。

喜羊羊:"可是這一路上灰太狼設置了好多陷阱和障礙,小朋友們要搭三條路到對面,還要用上我的魔法瓶哦!你們可一定要注意安全,只有齊心合力互相幫助才能成功啊!"

(1)幼兒調整情境,教師指導。

(2)幼兒營救小動物,(成功救下所有小動物獲得勝利。)遊戲過程中老師扮演的灰太狼還可以適時的調整難易度。喜羊羊鼓勵孩子們不怕困難快速通過。

(3)討論:幼兒介紹經驗(教師重點提問,)

(4)營救比賽,遊戲可適時再玩一次。

三、結束部分(5分鐘)

1.環節提問:"今天你的心情怎麼樣?你有什麼新收穫?"引導幼兒圍繞心情、瓶子的多種玩法,動作要領與經驗和不怕困難團結合作、勇於挑戰等方面進行。

2.放鬆活動引:"你們真是勇敢的孩子!能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幫助喜羊羊,那瓶子裏的水我們還能怎麼用呢?"(幼兒:"澆花!")幼兒和老師一起把瓶子裏的水澆花澆樹。

四、活動延伸:

"孩子們,今天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任務,而且幫助了喜羊羊,以後我們積極鍛鍊身體戰勝灰太狼幫助更多的人,你們有信心完成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比較中瞭解臉譜中主要圖案所表示的含義,能用對稱的經驗並以繪畫的方式表現唐僧師徒四人的有趣特徵。

2、對故事《金猴降妖》感興趣,積極大膽地表現自己喜歡的人物的特徵。

【活動準備】

1、臉形紙(可裝有牛皮筋)、彩筆、記號筆、背景音樂、對應的半成品臉譜材料(唐僧帽、悟空箍、八戒鼻和臉上色塊、沙僧鬍子和月牙鏟)等。

2、西遊記人物臉譜圖片、PPT課件。

3、幼兒有畫臉譜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引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1、聽一段聲音,回憶故事《金猴降妖》。

提問:請你聽一段聲音,仔細聽這是什麼故事?誰在說話?

(無論是動畫片還是電視劇,孫悟空的聲音都很有特點,加上幼兒對《西遊記》非常熟悉,尤其喜歡孫悟空,所以選擇以孫悟空的聲音作爲導入,便於引出下面的環節。)

2、讓幼兒說出故事中其他主要人物。

(1)教師提問:去西天取經的還有誰?

(觀察幼兒是否瞭解唐僧師徒一共有四人,並按幼兒說的順序依次出示相關角色的名字。)

(2)小結:這四個人是著名的神話故事《西遊記》裏的人物。

【設計意圖:此環節採用問題式導入,用傾聽、辨別的方式讓幼兒集中注意力,並鍛鍊幼兒在已有經驗中迅速梳理、判斷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追問,讓幼兒陳述自己判斷的理由,進一步瞭解幼兒的思考過程。】

二、觀察臉譜,瞭解臉譜的主要特徵,並嘗試繪畫。

1、讓幼兒從第一組京劇臉譜中找出孫悟空。

(1)(出示第一組臉譜:猴臉、孫悟空、二郎神)這裏有三個臉譜,請你找一找,哪一個是孫悟空。

(教師要特別注意傾聽並激發幼兒說清楚判斷的理由。一般幼兒在觀察比較後能發現臉譜上的金箍、桃子、毫毛、火眼金晴等特點。對於缺乏經驗的幼兒,教師可以追問,如孫悟空最喜歡吃什麼,它有個非常神奇的兵器叫什麼等。由於幼兒對《西遊記》很熟悉,教師的追問能促進幼兒回憶,並引導幼兒在臉譜上尋找這些特點,還可以讓幼兒學學他們的表情、動作等。)

(2)請按照從上往下的順序依次回答:爲什麼你認爲第幾個臉譜是孫悟空,請說出理由。

(教師觀察幼兒按順序觀察和表述的能力。)

2、幼兒從第二組京劇臉譜中找出其他三個角色。

(1)(出示第二組臉譜: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這四個臉譜分別是誰?請你說出判斷的理由。(鼓勵幼兒相互補充,完善對其他三個臉譜上圖案信息的理解,同時根據幼兒所陳述的理由,把臉譜旁邊的數字改成角色名字。)

(2)唐僧師徒四人長得各不相同,臉譜上有各自明顯的特點。但有趣的是,四個臉譜上有一個圖案是他們共有的,請你找一找是哪個圖案?它代表什麼意思呢?

(教師觀察幼兒在比較四個臉譜的過程中,能否發現共有特點,同時瞭解幼兒是否知曉這個特點所代表的含義。)

3、幼兒瞭解京劇臉譜上的圖案特點。

(1)這是世界有名的中國京劇臉譜(PPT上出示“中國京劇臉譜”六個字)。

(2)京劇臉譜會把每個人物的主要特徵,如唐僧的白白淨淨、豬八戒的朝天鼻等長相特徵,孫悟空愛吃桃子等愛好特徵,他們用的兵器等物品特徵表現出來。

4、幼兒說出自己最喜歡的角色並陳述理由。

(1)你最喜歡故事中的哪個角色,爲什麼?

(該問題能幫助教師進一步瞭解幼兒對這幾個角色的認知。)

(2)如果讓你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角色來畫,可以怎樣畫?怎樣才能讓人家一看就知道畫的是誰?

(此問題旨在瞭解幼兒對之前所說的特徵是否清楚,還記得多少。)

5、幼兒瞭解桌上的材料,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表現其主要特徵。

(1)請你用桌上的材料畫出你最喜歡的一個角色的臉譜特徵。

(教師可以簡單介紹桌上的輔助材料,以及它們的用法。這裏提供的一些輔助材料能讓幼兒自由表現,關鍵是讓幼兒在表現中瞭解民族元素、臉譜主要特徵的含義。)

(2)幼兒選擇材料後進行繪畫,並用輔助材料進行裝飾。

(教師要觀察瞭解選擇每個角色的幼兒人數,幼兒能否表現出該角色臉譜上的主要特徵。鼓勵幼兒儘量大膽表現,可以選擇輔助材料一起完成臉譜裝飾。)

【設計意圖:在觀察比較中挑戰幼兒的思維。該環節前半部分的觀察比較有兩種方式:“發現不同”可以從兩兩(人物)比較開始,鍛鍊幼兒發現不同的能力;“發現相同”,通過比較四個臉譜,促使幼兒發現、排除、判斷。因此,相對讓幼兒找不同而言,尋找共有特徵的挑戰難度更大。

幼兒在觀察中表達的經驗往往是零碎的,該環節先讓幼兒重點觀察孫悟空,幫助幼兒從上至下整理——箍、如意、桃臉等。具體的剖析,讓幼兒的思維有集中性、有序性和廣泛性。繼而讓幼兒將這樣的方法遷移到其他臉譜上。

教師在陳述理由中瞭解幼兒的思想。在互動中,教師不時讓幼兒陳述自己判斷的.理由,目的是在瞭解幼兒對角色認知的同時,瞭解幼兒的思維過程。活動中幼兒的回答很有意思,如他們多數喜歡孫悟空的勇敢、神奇的七十二變;少數幼兒表達了孫悟空對師傅的忠心;喜歡唐僧的幼兒主要理由是因爲他善良、學問多、帥氣;而少數幼兒說唐僧在旅途中很舒適,因爲一路都騎馬,有徒弟保護等。這個過程非常考驗教師的迴應能力,如何在瞭解幼兒的基礎上給予合適的、正確的引導,這需要教師好好預設和思考。】

三、出示“妖怪”,引發表演故事的興趣。

1、幼兒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

(可以請“師傅”“徒弟”分別上來,其他幼兒觀察同伴繪製的臉譜主要特徵是否明顯。)

2、幼兒聽兒歌《唐僧騎馬咚那個咚》,並排出隊形。

(1)請你仔細聽兒歌,並按照兒歌裏說的順序爲角色排隊。

(教師鼓勵會念兒歌的幼兒一起參與,並觀察幼兒能否按順序爲角色排隊。)

(2)一共有門個角色去西天取經?現在有幾個角色?請想辦法把到西天取經的四個角色湊齊,我們一起出發。兒歌中最後一個角色是誰?故事中的老妖婆是誰?故事還需要一個角色,誰願意扮演?(確定角色後,出示“白骨精”臉譜。)

(幼兒一般會選擇唐僧和孫悟空,極個別的幼兒會選擇豬八戒和沙悟淨,此時,教師要觀察每個幼兒對缺少角色這個問題的行爲反應和想法對策。等幼兒湊齊了四個角色後,再次問幼兒誰願意扮演老妖婆。如果幼兒實在想不出辦法,可以提示他們觀察周邊可利用的資源,如請教師一起參與等。)

3、幼兒聽兒歌,排隊模仿角色的樣子,出發去取經。

兒歌裏的角色終於湊齊了,我們準備出發,這幾個角色不但長得各有特點,走路也各有特徵,看看誰模仿得最像。

(教師觀察幼兒的模仿,及時鼓勵和表揚幼兒。)

【設計意圖:《唐僧騎馬咚那個咚》是許多大班幼兒熟悉的兒歌,按兒歌裏的順序排隊並模仿角色的行爲特點,既讓本次活動暫告一個段落,也爲後續進行相關遊戲、表演等做好鋪墊。

此環節再次挑戰大班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面對角色的缺失,幼兒的反應是不同的,通過觀察,教師可以瞭解幼兒的想法,幫助幼兒積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許多教師在進行“我是中國人”主題下的“京劇臉譜”活動時,較多表現的是臉譜顏色和對稱這兩個主要經驗,而這個環節的處理,巧妙地引出了老妖婆——旦角,豐富了幼兒認知的廣度。】

附兒歌《唐僧騎馬咚那個咚》

唐僧騎馬咚那個咚,

後面跟着個孫悟空,

孫悟空跑得快,

後面跟着個豬八戒,

豬八戒鼻子長,

後面跟着個沙和尚,

沙和尚挑着籮,

後面來了個老妖婆,

老妖婆真正壞,

騙過唐僧和八戒,

唐僧八戒真糊塗,

是人是妖分不出,

分不出上了當,

多虧孫悟空眼睛亮,

眼睛亮冒金光,

高高舉起金箍棒,

金箍棒有力量,

妖魔鬼怪消滅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動背景:

幼兒時期是想象發展的黃金時期,幼兒喜歡想象,善於想象,抓住最佳時期充分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將使幼兒終身受益,對培養創造性人才很有意義。爲此,我結合我園的研究課題“創設適合農村幼兒的學習環境”,充分挖掘和利用環境中的教育因素,利用幼兒熟悉的事物——毛線來作教材、教具,利用毛線形象各異、變化多端的造型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想象,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效率,設計了這則語言活動“有趣的線條”。

二、活動實錄:

活動目標:

1、對線條圖展開想像,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想像能力。

2、要求幼兒完整、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繼續學習創編故事。

活動準備:

1、線條圖兩張(如圖),各種顏色的毛線繩人手一份。

2、視屏轉換儀一臺。

活動過程:

一、看線條圖談話。

1、出示粘在紙上的線條圖,激發幼兒想象。

師:昨天,老師在織絨線時,發現絨線可以甩成許多圖案。你們看,圖上的線條多有趣呀,好象是這樣,又象是那樣。小朋友,你覺得它像什麼呢?”(請個別幼兒進行表達。)

幼:像筆架、像心電圖、像英文字母……

師:(作出肯定)真有點像!小朋友真會動腦筋。

2、轉動線條圖,變換線條的方位,激發幼兒新的想象。

師:(轉動手裏的圖案,使幼兒從不同角度觀察、想象)橫着看線條像什麼?豎着看線條像什麼?倒過來看線條像什麼?”

幼:橫看線條像山峯、波浪……豎看線條像小路、蛇……

師:真的很像。如果你能用上形容詞來說“像什麼樣的山峯、像什麼樣的波浪……就更好了!

幼:橫看線條像起伏的山峯、涌動的波浪……豎看線條像彎曲的小路、行進的蛇、上升的煙、側面的人臉……倒看線條像駱駝的背……

師:說得真好!

(評析:我們用筆畫一條彎曲的線,大人看了會說“這是一條曲線”,而小孩子看了會說“這是一條蛇”,這就是孩子的想象力在閃光。教師通過出示線條圖、轉動線條圖,與幼兒一起討論“象什麼”,一方面激發了幼兒對玩線條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激起了幼兒的想象,爲以下活動的開展作鋪墊。)

二、引導幼兒操縱絨線形成線條圖,進行想像的發散。

師:教師操縱繩子形成一個線條圖。甩動繩子後鬆開手,讓繩子自然落地形成線條圖。

引導幼兒採用多種甩繩的方法,如抓住繩子的一頭甩動,或抓住繩子的中間甩動,或將繩子向上拋,或轉圈甩動繩子等,形成差異較大的線條圖,以促使想像的發散。

師:(讓幼兒展開想像)小朋友們看,線條圖現在又像什麼呀?

幼:橫看像一棵茂盛的樹、像漂亮的`蘑菇房、像一頂廚師帽……倒過來看像老爺爺的鼻子和鬍子……豎着看像一隻肥肥的耳朵……

三、分散玩線條遊戲。

1、全體幼兒參與,每人拿一根毛線繩操縱,形成線條圖,要求邊玩邊想象。

師:我們每人拿一根絨線,用不同的方法甩動,讓毛線繩落在桌子上,然後左看看,右看看,想一想它像什麼。

幼兒操作講述,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邊玩邊輕聲講述“我覺得它像XX”,鼓勵幼兒相互間觀察和講述。

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用完整的語句“我覺得它像XX”表述自己的發現。藉助視屏轉換儀展示幼兒作品,及時鼓勵幼兒認真觀察,積極表述。

(評析:一條繩子形成的曲線變化多端,每甩一次都會出現新的線條圖。通過線條圖的可變性和新異性吸引幼兒,促進了幼兒無限的想象。)

2、第二次操作講述,要求幼兒能將線條圖編成一段話。

師:這次可以拿一根毛線繩,也可以拿兩根毛線繩操作;可以單手操作一條毛線繩形成一個線條圖,也可以雙手各操作一條毛線繩,形成兩個線條圖,邊操作邊輕聲講講它像什麼,在幹什麼或是什麼樣的。

教師巡迴觀察、指導,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完整講述。

請個別幼兒講述,及時幫助幼兒講完整語句。藉助視屏轉換儀展示幼兒作品。

幼A:我覺得它像一隻蝴蝶,蝴蝶飛來飛去在找夥伴玩。

師:誰能用不同的話來說說這幅畫呢?

幼B:我覺得它像一隻美麗的蝴蝶,它在陽光下跳舞,吸引了許多的動物來,它們都誇蝴蝶跳舞跳得好……

幼C:我覺得它像一隻北極熊,它的腳踩在冰冷的雪地上,尋找吃的東西,可是什麼也沒找到。

幼D:我覺得它像一條蛇,它把長長的身子蜷在一起,正在泥洞裏冬眠呢!

師:誰還能用不同的話來說說這幅畫呢?

(評析:在幼兒掌握講述完整語句的基礎上加深難度,讓幼兒同時操作兩根毛線,學習用一段話進行表述,激發了幼兒對創編故事的興趣。)

3、第三次操作講述,要求幼兒能將線條圖編成一個故事講述出來。

師:現在請你繼續玩絨線,需要幾根便拿幾根。看看這回它又象什麼,然後把它們編成一個小故事。講講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有誰?它們在幹什麼?結果怎樣?編好後講給旁邊的小夥伴聽。

幼兒邊操作邊進行創編故事,教師巡迴觀察、指導,幫助幼兒確定主題,完整講述故事。

藉助視屏轉換儀展示幼兒作品,幼兒講述自己編的故事,要求講述的幼兒聲音響亮,語句、情節講述完整,其他幼兒能耐心、專注地傾聽。

幼A:星期天的早晨,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乘着摩托車到外婆家玩。開着開着,一不小心撞到了一棵大樹上,我們都摔了個大跟斗。

師:是嗎,講得真好!不過以後可要注意安全。

幼B:有一個小姑娘,長着一條長長的辮子,走起路來蹦蹦跳跳的,辮子也跟着一跳一跳的,可好看了,大家都很喜歡他。有一天,小姑娘和幾個朋友一起在草地上放風箏,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摔到了一個小坑裏,他爬也爬不出來,急得哭了起來。小朋友們看到了,急忙說:“別急別急,我們來幫你!”可怎麼幫呢?小姑娘想到了一個辦法,她把長長的辮子甩進小坑裏,大聲說:“你別哭,你抓住我的辮子,我們把你拉起來!”嘿喲、嘿喲,大家終於把這個小朋友拉了上來。

(評析:把幾個線條圖組合起來編,內容複雜了,要求提高了,不僅要說出象什麼,還要說出線條之間的關聯,講出一段情節來。教師通過提示啓發幼兒想象線條是某個角色、某個景物來引導幼兒編講小故事。活動中教師也給予了孩子充足的時間,滿足了幼兒講述的需要。)

四、教師小結,結束活動,肯定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

師:今天我們跟絨線做遊戲,有趣嗎?小朋友們都很會動腦筋,編了許多好聽的故事,我想小、中班的弟弟妹妹也一定很喜歡聽,我們一起去講給他們聽,好嗎?

三、活動評析:

教師選材新穎,能將幼兒身邊熟悉的毛線來作教材、教具。活動從轉動圖形入手,有效地激發了幼兒的興趣;步驟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幼兒能夠接受;不同難度的操作,也確保了幼兒的參與性、主動性,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整個活動都是幼兒的自主活動,既動手又動腦,孩子們玩得高興,說得積極,全體幼兒都能在主動的運動中獲得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啓發幼兒對生活中影子的回顧,豐富對影子的認識。

2、引導幼兒把見過的有趣的影子現象用語言描述出來,並能用繪畫、標誌符號的方式進行表徵。

3、讓幼兒瞭解影子的形成和影子的變化。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幾天提示幼兒觀察物體的影子。

2、每個幼兒繪畫用的紙、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主題組織幼兒談話:

(1)你見過影子嗎?

(2)你都見到過什麼樣的影子?

教師小結,引出課題。

2、幼兒分組交流

(1)先將幼兒分成六組。

(2)引導幼兒交流自己所見過的影子。

(3)儘量調動幼兒講述的積極性。

3、繪畫影子引導幼兒將有趣的影子用繪畫或標誌符號的形式表徵出來。

4、展示幼兒作品。

將幼兒的繪畫作品展示在牆飾專欄中,並向大家介紹自己發現的有趣的影子現象。

5、教師講評。

活動效果幼兒能積極參與討論,互相交流講述自己在不同時間所見過的各種各樣的影子,知道影子的變化,並能準確的畫出不同影子的效果。本節活動目標達到,效果不錯。

活動反思:

對周圍的一切事物充滿好奇,他們在生活中有說不完的.話,但在課堂上往往表達不清自己的意見,因此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學習語文,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敢於說話,善於說話,樂於說話。真正使學生學有所成,達到教學改革的要求。《影子》這一課,我把課堂從教室挪到了給學生帶來快樂的操場上,讓他們自己親自去體會,讓孩子們的語言在體驗的同時,得到發展和提升。讓孩子們在操場上來認識今天學習的課文的主角――影子。同學們在操場上很容易就感受到了影子會一直在自己的前後左右,這樣老師就不用在課堂上照搬課文,讓學生沒有體驗的前提下,古板的記住課文內容。在讓學生體驗了課文之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來表達自己對影子的理解,有的同學寫道:“影子就像我的小尾巴”,還有的同學寫道:“影子一會在我的左邊,一會在我的右邊”,孩子們經過體驗之後的語言躍然呈現在腦海裏。

孩子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那麼語文教學中老師就應該打開同學們的生活之窗,讓學生在快樂的生活中去體驗,從而激發孩子們的表達慾望,讓課堂因孩子們的語言而美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實踐學習自然測量,初步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2、使幼兒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的結果有關,量具越長,測的次數越少,量具越短,測的次數越多。

3、初步培養幼兒互相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自然測量的工具(筆、積木、筷子、布條、紙條等)

2、記錄測量次數的紙、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教室裏的每一樣物品有多長嗎?

2、學習自然測量。

(1)幼兒嘗試自由測量,記錄結果。

(2)交流,教師請個別幼兒測量從黑板的一端到另一端,並引導幼兒討論出正確的測量方法:測量時,測量工具要和起點對齊,在測量工具的另一頭用筆做個記號,第二次測量時,要從記號開始接下去量。

(3)教師與一位幼兒合作,再次進行測量,並做好測量次數的記錄,最後說出測量結果。

(3)幼兒自由結伴,選擇測量工具和測量線路進行測量,教師進行觀察,適時進行輔導。

(4)請部分幼兒說一說測量的結果。

3、體驗測量工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的關係。

(1)師:“我用兩種不同的測量工具測同一條線路,測出的結果是一樣的'嗎?”

(2)請兩位幼兒進行實踐操作,引導幼兒比較測量結果的數目爲什麼不同,說出用長的工具量出來的次數少,用短的工具量出來的次數多。

4、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在區角活動中使用各種不同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比較各種不同的結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瞭解郵政部門的工作人員的勞動以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懂得尊重成人的勞動

2、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同伴共同制定參觀計劃,嘗試安排自己的活動。

3、在協商、討論、分工等過程中提高同伴間的相互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老師事先與郵政局的有關人員聯繫參觀事宜、一封寫好的信、老師用的計劃書、白紙、勾線筆。

2、家長與孩子一同寫信給外地的親屬,幫助幼兒認識信的郵寄過程。

3、協助幼兒收集家中無用的信封,供幼兒遊戲用。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談話,引起幼兒參觀的興趣。

老師出示一封寫好的信,引導幼兒討論:這是什麼?如果要寄信,應該到哪裏去寄?誰會將信送去?郵遞員的工作單位在哪裏?

二、討論制定小朋友自己的參觀要求

1、“今天我們要去一個非常大的郵局,那裏的'規模很大,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關於郵局的知識,可是這個大郵局離我們暨陽幼兒園非常遠,在路上,我們要注意什麼呢?”

2、 老師和大家一起參觀的路線、路上的時間進行了討論,引導幼兒注意觀察郵政局有哪些部門,各部門人員在幹什麼。 “跟好老師,不亂走!”“聽好老師的要求,不能亂動郵局裏的東西”“聽好郵局叔叔的介紹”“用眼睛看,記牢在腦子裏”小朋友七嘴巴舌的說着,提出的要求很全面。

三、帶領幼兒參觀

1、參觀郵政局,瞭解各部門的職責及工作人員的勞動情景,並動手實踐

(1)小朋友頂着炎炎烈日,終於步行來到了郵政局,到了郵政局,已經有工作人員在等待迎接我們了,小朋友一路上的勞累一下子被參觀的驚喜所代替,在郵政局的孫叔叔的細緻介紹下,小朋友近距離的接觸到了郵政局的知識。知道了EMS國際快遞,,參觀到了郵政局的內務。

(2)在參觀的過程中,瞭解的郵寄的過程:郵戳——分裝——分撿——投遞,看到郵局的叔叔阿姨每天要把那麼多的信送出去,真正的體會到了郵遞員的叔叔阿姨的辛勤勞動。

2、請郵遞員介紹不管颳風下雨、嚴寒酷暑把信件、雜誌、報紙準時送到目的地的經歷和動人事蹟。

(1)小朋友看到郵遞員叔叔將像小山一樣的信件分割好,把送往一個目的地的信件分裝在郵包的不同口袋裏,然後將重重的郵包掛在自行車的兩邊,最後介紹自己的運送經歷。

(2)聽完叔叔的介紹以後,小朋友紛紛自發的對郵遞員叔叔表示敬意。

四、活動延伸

幼兒有了感性經驗以後,對郵遞員叔叔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環境有了清楚的認識,甚至有的小朋友說長大了也要當郵遞員,於是我們開展了“郵遞員”的遊戲,目的是讓幼兒體驗郵遞員的工作,並練習說出各地的地名。

五、活動反思

1、這個活動的選材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幼兒感興趣、願意做的事情,所以在整個的活動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都很高,通過自己討論出外出的要求,幼兒都能遵守,外出的常規比以前都大有進步。

2、幼兒通過現場的學習,真切的看到、摸到郵局的種種,這種實地學習所獲得的經驗比靠書本所得到的知識要來得更深刻,當天晚上,許多小朋友的的都記下以“參觀郵局”爲題的日記,可見他們對這次活動的重視程度。

3、看到了郵局叔叔的辛勤勞動,小朋友真正體會到了要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達到了此次活動真正目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遊戲,聽辨上下行音高的變化,感應高低問答句。

2、幼兒通過律動和樂器演奏感應伴奏。

3、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4、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感應伴奏和上下行音高。

難點:樂器演奏。

活動準備

CD-7、呼拉圈、唱名泡泡、沙巾、圓舞板、鈴鼓、紗巾、節奏卡

活動過程

1、師生問候,調動幼兒情緒,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反覆進行兩次,讓每個幼兒都動起來。

2、放CD-7,做律動。

A段:“一起搭帳蓬(一二拍雙手拍兩下一拍一下,第三拍雙手舉高頭頂拍兩下,第四拍回胸前拍一下。)”、“一起釘釘子”、“一起爬爬山”、“一起數星星”、“一起唱唱歌”、“一起跳跳舞”(第一小節第三拍做相應的律動兩下)

B段:“趕快躲起來,快點跑出來”。第一樂句:雙手抱頭躲,第二樂句:伸手仰頭出。

3、複習“?” 和“ ?”,通過節奏卡複習“?” 和“ ?”,幼兒更深入地用肢體感應A段“釘、搭、爬、數、唱、跳”的“????”頑固伴奏。

(1)出示“?” 和“ ?”的圖片

“?”——“ta”

“ ?” ——“titi”

(2)依次踏腳“? ? ? ?”幼兒一邊唱出來一邊用腳踏出節奏。

4、通過“趕快躲起來,快點跑出來”唱名泡泡高低問答句的`感應,讓幼兒感受上下行音高的變化。

①d m r d t, l, s,

②l l s m f r m

③d m r d t, l, s,

④l l s m f r d

將唱名泡泡帖於黑板,老師逐句教唱。幼兒跟唱。

請幼兒觀察①和③,②和④的異同。

5、紗巾遊戲:老師持沙巾一角於幼兒中心,幼兒持任一條沙巾另一角圍繞老師成大圓圈。

肢體感應頑固伴奏“????”和上下行音高變化。

A段幼兒持紗巾以“????”的節奏圍繞老師轉圈;

B段幼兒向老師聚攏再分散開感受“趕快躲起來,快點跑出來”上下行音高變化。

6、呼啦圈遊戲:幼兒隨機兩人一組。

A段兩幼兒持呼啦圈敲擊地面,“釘、搭、爬、數、唱、跳”感應頑固伴奏“????”;

B段兩幼兒持呼啦圈上下移動,“躲、出”感應上下行音高變化。

7、樂器演奏:幼兒分爲兩大組,分別演奏A段和B段。

A段:圓舞板——敲奏 “????”

B段:鈴鼓——搖上下行。

教學反思

幼兒通過遊戲活動,認識了“????”的節奏特點,並初步感應了上下行音高變化。

在今後的活動中,要讓每一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來,設計到活動的每一個環節,不管幼兒從什麼時候開始關注活動,都能被告活動吸引,使幼兒得到鍛鍊,感受到音樂遊戲的快樂。這樣幼兒纔會越來越有興趣參加以後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