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薦]幼兒園大班教案

[薦]幼兒園大班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8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薦]幼兒園大班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單姓、複姓及百家姓的含義。

2、能與同伴交流自己對姓氏的認識,認真傾聽他人的觀點。

3、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萌發認識百家姓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幾姓氏卡片、教師姓名卡片,《百家姓》音樂、水彩筆。

2、偉人、科學家、運動員等名人的圖片,《我愛你中國》。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瞭解自己的姓氏,激發幼兒對姓氏的興趣。

(1)出示自己名字的卡片,使幼兒知道名字的第一個字是姓。提問:老師姓什麼?名字中的哪個字是老師的姓?

(2)出示幼兒姓氏卡片,讓幼兒在其中找出自己的姓,在黑板上擺成一排引導幼兒讀一讀自己的姓。

2.引導幼兒通過比較找出同姓的'人,初步瞭解百家姓的含義。

(1)點數黑板上的姓氏並與幼兒人數作比較,引導幼兒發現有人同姓。提問:數一數黑板上有多少個姓?姓x的小朋友有幾個?

小結:一般來說,家中的爺爺、爸爸、哥哥、弟弟、姐姐、妹妺和自己是同姓的。

(2)引導幼兒討論:有相同姓氏的小朋友是不是自己的親人?小結:傳說很久以前,中國同姓的人都是一家人。

3.引導幼兒找一找不同的姓,進一步感受百家姓的含義。

(1)請幼兒說出自己知道的其他的姓氏,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教師將自己知道的其他姓氏寫在白板上,請幼兒點數姓氏數量。

(2)播放《百家姓》音樂,請幼兒閱讀《我愛你中國》第4頁,讀一讀《百家姓》

中的前20個姓。提問:姓氏會傳下去嗎?傳給誰?你還知道其他哪些姓?

小結:《百家姓》裏記載了500多個姓氏。我們的姓氏會傳給子孫。

4.瞭解單姓、複姓。激發幼兒作爲一箇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

(1)出示中國名人的圖片,請幼兒說出他們的姓和名。

(2)結合司馬光的照片,引導幼兒初步瞭解一個字的是單姓、兩個字的是複姓。

(3)請幼兒說說這些人做了哪些了不起的事情,能讓人們記住他們的名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能夠辨出音樂中每個樂句末的重音。

根據教師提供的圖片,感知和了解音樂並用肢體動作和樂器演奏表現音樂中樂段之間的變化。

感受音樂歡快激烈的風格,體驗與朋友們一起隨音樂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鬥牛士進行曲》、鈴鼓、沙錘、碰鈴、

鬥牛士圖片、小號等。

活動過程

1、欣賞A段音樂,感受A段音樂中每個樂句末的重音,並用語言和動作表現。

(1)師:你們知道鬥牛這個遊戲嗎?

(2)出示鬥牛士圖片,分析圖片,講解鬥牛玩法。

(3)引出"加油"的西班牙語--"歐類"

(4)在教師的語言提示下,隨音樂在句末重音外喊出"歐類"。

2、再次欣賞A段音樂,用拍椅子的動作和"歐類"語言進一步表現句末的重音外。

師:鬥牛士聽到你們的加油聲,更來勁了,可是老師好像聽見你們的小椅子也想玩這個遊戲,也想喊加油,你們想想怎麼樣讓它們發出聲音?有什麼辦法?

3、教師運用身體動作,隨音樂做出加油、士兵吹小號,鮮花的動作,引導幼兒根據教師的動作提示初步感受全曲的旋律變化。(放完整的鬥牛士進行曲)

(1)師:鬥牛場上的比賽越來越激烈了,除了有觀衆朋友們爲他們喊加油,還有誰會爲鬥牛士喊加油呢?小朋友注意看。

(2)出示圖片,按音樂的'順序排列。

(3)幼兒跟隨老師一起聽音樂並做相應的動作。

4、幼兒分組隨音樂演奏樂器,表現樂曲的曲式結構。

師:老師這準備了許多的樂器,我們可以利用它們來鬥牛士加油。

活動反思

《鬥牛士進行曲》選自法國著名作曲家比才爲其歌劇《卡門》創作的序曲,由於該樂曲的節奏感強,旋律激昂,它的整體音響形象容易給幼兒帶來強烈的共鳴,容易讓幼兒產生興趣,因此此次活動孩子很感興趣,整個活動氛圍愉悅、輕鬆,接下來我就這次活動的組織進行反思。

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幼兒的學習興趣被誘發、激勵起來後,纔會快樂輕鬆的學習。本次活動緊緊圍繞目標,充分尊重幼兒的意願。在師的引導下,每位幼兒都願意把自己聽到的想到的與小朋友共同快樂的分享。能很好的用動作表現自己對樂曲的理解。他們在聽中想、動中樂、玩中學,充分體驗到音樂的歡快優美,徜徉在音樂的海洋中。

此次活動的重、難點爲:初步感知A段音樂中每個樂句末的重音。爲突破重、難點,我進行了五次欣賞樂曲A段,且每次欣賞目標層層遞進,由老師帶領直至孩子自己找到重音,活動中,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樂曲末的重音。整個活動氛圍輕鬆、愉悅,教師與幼兒進行了有效地互動,讓幼兒置身於音樂遊戲的樂趣中,並且教師大方、誇張的表演成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也能大膽地進行表演。

本活動是節欣賞課,我改變了以往枯燥乏味的欣賞。通過集體、自由活動充分的讓幼兒在創編中熟悉樂曲旋律,並能按一定的節奏進行律動。活動中,我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主動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本活動還有個亮點就是利用打擊樂器來取代每段音樂的不同,同時在教學活動過程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孩子們聽覺、視覺、動覺都積極調動起來,充分融合到音樂中.課件的正確運用,使本堂課更有吸引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說說的過程中理解每個人都是不同的, 感受自我的獨一無二。

2、願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獨一無二的地方,增強自信心。

3、願意自己動腦筋,和別人有不同的想法。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爲。

活動準備:

繪本《各種各樣的人》PPT、記錄卡片、筆。

活動過程:

一、引起討論,點出主題。

1、播放PPT

——你認識這個字嗎?

2、引起思考與討論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你見過什麼樣的人?

教師小結:每個人都長的不一樣。雖然有些人長的很像,但是仔細的觀察,還是會發現不一樣的地方。

二、敏銳觀察,感知理解。

1、感知“獨一無二”的意思。

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好象我們班級裏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獨一無二的某某、獨一無二的某某。

2、看看、聽聽,感受不同。

——猜猜這是誰?播放照片(內容五官局部、影象走路背影)你怎麼知道是**的?從哪裏猜出來的?

——引起思考。讓人一眼能看出來的是外表的不同。你能說說你自己,看上去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你們說的這些不一樣都是外表可以看出來、用耳朵可以聽出來,還有許多是與衆不同的.地方,是需要大家在一起相處熟悉以後才能知道的,你能說說是什麼嗎?(比如每個人的性格、脾氣、愛好等。)

3、遊戲:聽聲音猜同伴。

三、拓展遷移,深化主題

你最特別的地方是什麼?

教師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最特別的地方,所以我們要爲自己感到驕傲和自豪。

活動反思:

活動讓孩子們互相感知每個人與衆不同的地方,建立幼兒自信心,把讚揚的聲音傳遞給每一個幼兒,幫助幼兒瞭解自己的獨特性。 活動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內容雖然簡單,但是要上好一節社會活動,需要教師有紮實的基本功,考驗教師課堂能力、隨機應變能力,更需要教師具有社會教育意識。通過這節活動,收穫很多,並發現了自身的不足,幫助了我在以後的教學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自己的成長變化。

2、讓幼兒認識到自己長大了,要自已動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讓孩子在一起快樂的交流,分享一下自己成長的快樂。

4、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到自己的成長,變化。難點:讓孩子懂得以後自己該怎麼做,該怎樣的要求自己,纔是了不起。

活動準備

收集本班孩子小時候的照片。 製作好的幻燈片 未整理的幾件衣服 未整理分類的玩具 水杯、水瓶(裝的涼水) 畫筆、畫紙 音樂伴奏《小松樹,快長大》 獎品貼紙

活動過程

一、觀看照片展,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收集了許多照片,他們就是我們在座的小朋友的,咱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猜一猜到底是哪一位小朋友好嗎?(利用多媒體播放照片,先瀏覽播放,再定格播放)

師提問:

1、照片上是誰?

2、大概是什麼時候的照片?

3、請照片上的小朋友出來,讓大家拿照片和實人比一比,說一說都有哪些變化?

二、過渡、導入本節活動

通過欣賞照片,孩子知道現在自己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從身高、體重、相貌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化。

師:這些現象都說明你們都長大了,那麼你們外表變化了,是不是從心理上和各種能力上也都成長了呢?是不是學會了許多的本領呢?是不是現在很了不起了呢?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已經迫不及待的要給你們講一講他的了不起的故事了。我們來認真觀看,仔細聽他都怎樣了不起。

2、出示課題,欣賞幻燈片,及錄音

附短文 《了不起的我》

我今年已經六歲了,個子已經很高了,力氣也很大了。

而且我還掌握了許多的本領。

我會游泳,可以像小魚一樣在水裏歡快的暢遊。

我會跳高,可以像小兔子一樣跳來跳去。

我會翻跟頭,可以像小刺蝟一樣在地上不停地打滾。

我會騎小車,可以和小狗跑起來的速度一樣。

我還會學小馬跑步,學小鳥唱歌,像小貓一樣遊戲,我會許多的本領。

我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小朋友,你們認爲呢?

提問:幻燈片中的小朋友棒不棒?是不是很了不起?哪方面了不起?(根據孩子回答給予孩子獎品貼紙獎勵)

三、討論:

在座的小朋友,咱們也長大了,和剛纔的“小客人”同歲,咱們都會哪些本領?有哪些方面了不起?

通過討論讓幼兒認識到現在自己都長大了,能動手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了。

四、分組活動:(我要露一手)

播放音樂《小松樹,快長大》,幼兒分組到自己的活動區,整理玩具,畫畫,學倒水,疊衣服。

師巡視引導,怎樣做才能做到既節時,又整齊。

時間結束,相互評價勞動成果,師發獎品貼紙。

小結:首先對孩子的成績給予肯定,通過孩子們的勞動說明孩子們真的是學會了很多的本領,不光是知識方面,還有各種生活技能方面都很棒。

五、延伸活動:

孩子們長大了,這與養育我們的家長的辛苦是密不可分的,鼓勵孩子們回到家中,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來報答家長對我們的愛。把做事的經歷,從中得到的快樂來園後分享給小朋友。

教學反思

首先這節課我是先從欣賞孩子自己的照片入手,激發了孩子們很大的學習興趣,他們都很好奇,對同班小朋友觀察的時候相當仔細。正因爲是他們都熟悉的小夥伴,所以他們說起變化來,說的也非常全面。有了好的興趣就是一節課好的開端,接下來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較認真,專注,表現欲也很強。整個過程都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地發揮着自己的特長,本領。

當然也有不足之處,比如在選孩子照片時,有個別張收集的是孩子的藝術照,跟實際小朋友,相差很大,以至於小朋友都猜不出是誰。

小百科:了不起是極好或令人欽佩的,不平凡,優點突出的意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班上開展《種子食品品嚐會》的活動,配班男老師和小朋友開玩笑說:“可不能隨便亂吃,這些種子吃到肚子裏會發芽長大哦!”結果不少小朋友信以爲真。由此我想起兒子小時候在家吃瓜果也總是特別小心,如果偶爾一次不小心吃了一粒西瓜子,會哭半天,認爲種子到肚子裏會發芽長大。苦口婆心地解釋半天,他仍將信將疑。看來,這個在大人眼中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常識,卻是孩子們心中過不去的“一道坎”。爲了及時捕捉這一教育契機,解決孩子當下的困惑,我設計生成了大班科學活動——《種子精靈》。

活動目標

1.與同伴分享認識的種子,知道種子的主要作用。

2.結合繪本圖畫討論“肚子裏的種子能不能長大”,瞭解種子的生長條件。

3.在互動小遊戲中產生探索種子祕密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胸前貼有寫上名字的胸牌;標有“yes”和“no”的空白展板兩塊。

2.食品及餐盤;PPT及播放設備;小花盆和魔豆。

活動環節

1.品嚐食品,尋找“種子”

(1)交代品嚐要求。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些食品給小朋友吃,品嚐的時候魏老師有兩點小要求:第一,注意安全,尤其是使用牙籤的時候。注意衛生,吃完將垃圾放在旁邊的空盤子裏;第二,在吃東西的時候如果發現了“種子”,請把種子收集好送給老師。能不能做到?

(2)分組品嚐食品,尋找種子。

2.分享“祕密”,瞭解種子的作用

(1)說說自己認識的植物種子。

師:你們收集到的是哪種植物的種子?它的子兒就是它的種子嗎?

師:有的人品嚐了火龍果,發現火龍果的種子了嗎?

師:還有人吃的是什麼?它有種子嗎?

師:你們還認識哪些植物的種子呢?請用完整的話向大家介紹。

(2)欣賞老師收集的植物種子圖片。(播放PPT課件。)

師:魏老師也收集了一些種子,這裏可能還有一些你沒有見到過的種子哦,我們一起來欣賞。

(3)幼兒討論:植物的種子有什麼用?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種子朋友,誰能告訴我,種子有什麼用啊?

師:你們說得很棒,種子可以加工成種子食品,用來吃;而種子最大的作用是能長出新的植物。

3.依託繪本,自主選擇

(1)幼兒討論:小胖豬把木瓜的種子吃到了肚子裏會發生什麼事呢?

師:小胖豬最近就碰到一個問題——它吃瓜的時候不小心把木瓜的種子吃到了肚子裏。種子種在泥土裏會長出新的植物,那吃到肚子裏會怎麼樣呢?

師:猜猜小豬幼兒園的小朋友是怎麼想的?

師:小胖豬又是怎麼想的呢?

師:(出示小豬頭上有木瓜樹的圖片)小豬希望頭上真的長出一棵木瓜樹。他爲什麼願意頭上長樹呢?

(2)玩遊戲《yes or no》,瞭解植物的種子長大需要什麼條件。

師:小豬的願望會不會實現?我們來玩一個“yes or no”的'遊戲吧,認爲小豬願望會實現的人把你的胸牌貼到“yes”這一邊,認爲不會實現,就送到“no”這邊。

(集體玩遊戲《yes or no》。)

師:你選擇的是什麼?請說說自己的理由。

師:到底小豬肚子裏的種子有沒有長大呢?

(老師講述《子兒吐吐》的部分故事內容:他跑進廚房,喝下他所能喝的最多的水,然後飛快地鑽進被窩裏乖乖地躺着。滿心期待頭上長出木瓜樹的胖臉兒,怕樹長不直,連牀都換頭睡呢!他所做的這一切,完全都是爲了樹好。第二天,胖臉兒起得很早。其實,他迷迷糊糊的根本沒睡好。半夜,他好想知道木瓜樹長多高了,但又不敢用手去摸,怕這一摸,樹反而不長了。天亮了,該可以了吧?他緊張地用手很慢地、很慢地,往頭上摸——?)

師:有沒有長出樹呢?(再次玩遊戲《yes or no》。)

師:恭喜你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是呀,一粒植物的種子要發芽、長大是需要很多條件的。空氣、水、溫暖的陽光、植物需要的溫度,有時候長大還需要施肥,所以植物的種子不能在人的肚子里長大。

4.播放動畫,猜想交流

(1)猜想:有沒有一種種子是可以在肚子里長大的呢?

師:植物的種子不能在肚子里長大,那有沒有一種種子是可以在肚子里長大的呢?讓我們再來玩一次《yes or no》的遊戲,請你一定要認真想一想,然後作出選擇。

(2)觀看PPT,瞭解人類的種子——精子和卵子。

師:媽媽肚子裏有一粒“寶寶種子”,它是兩粒種子結合在一起變成的(PPT)。一粒種子叫精子,住在爸爸的身體裏面;一粒叫卵子,住在媽媽的身體裏面。當精子和卵子在媽媽的肚子裏相遇,它們就會成爲好朋友,緊緊擁抱,然後發生奇妙的變化,變成一個小寶寶。

5.種植魔豆,拓展延伸

師:今天我們知道了植物的種子不能在我們肚子里長大,但許多動物的寶寶種子卻是在媽媽肚子里長大的,種子的世界真巧妙。正是因爲有了小小的種子,生命才能一代一代相傳下去,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和愛護每一粒種子精靈。

師:今天魏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粒神奇的種子,你們想不想親手種下它,然後看着它慢慢長大?那讓我們趕快行動吧!

案例評析

本節活動中巧妙利用繪本畫面作爲討論的話題,讓繪本成爲活動的主線,但是又不失“科學味”,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學技巧的靈活運用讓人耳目一新。

1.繪本巧妙利用

繪本《子兒吐吐》和課題不謀而合,但是,如果把繪本故事全部呈現給孩子,就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來講述故事,那樣就偏離了科學活動的中心,成爲了繪本閱讀。所以,我只抓取了繪本中的典型畫面作爲討論的話題,讓繪本成爲活動的主線,但又不至於削弱活動中的“科學味”。

2.遊戲靈活滲透

本次活動的組織以“談話爲主”,感興趣的孩子會一直追隨話題,爭先恐後地發表建議,但也會有個別孩子因爲種種原因,容易遊離於話題之外,所以恰當、科學地選用與互動式教學模式相匹配的教學方法,引導幼兒從學會變爲會學是活動順利實施的前提。我在活動中滲透了遊戲《yes or no》,一方面集中了每個孩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在“猜想和選擇”中加深了對知識點的印像,巧妙解決了這一難題。

3.環節層層遞進

種子有什麼用?植物的種子能在肚子里長大嗎?有沒有一種種子可以在肚子里長大?通過由淺入深的三個話題來貫穿整個活動,環環相扣,讓孩子們的思維不斷得到碰撞,在相互辯論中解決矛盾,拓展知識,讓孩子在科學活動中身心和諧發展。

縱觀整個活動,老師很好地處理了以下三方面的關係:(1)當下與長遠的關係。活動選材第一源於自己的兒子不小心吃了西瓜籽,認爲種子到肚子裏會發芽長大;第二源於自己班級的孩子。及時捕捉這一契機,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讓孩子獲得初步感知,對孩子今後長遠的發展肯定會起到很大的幫助。(2)活動和操作的關係。在本次活動中雖然沒有給孩子們準備多少操作材料,但是已有經驗的積累是活動能順利開展的前提之一。預先讓孩子在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調查表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已有經驗,從而順利進行了與新知識的對接。(3)語言和思維的關係。老師跟孩子之間的互動真實而溫暖,讓人聽起來很舒服,毫無做作之感。老師通過由淺人深的三個話題來貫穿整個活動,環環相扣,讓孩子們的思維不斷得到碰撞,在相互辯論中解決矛盾,拓展知識,猜想結果,陳述理由,孩子們思維活躍,興趣盎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背景:

農曆2月18日是花神廟會,這幾天張析雄和小朋友一起做遊戲時談到了去廟會玩的事,小朋友都圍過來聽。有的還七嘴八舌的說什麼叫廟會?廟會裏有什麼?有沒有好吃的東西?有沒有幼兒園的大型玩具?你們家是誰帶你去逛廟會的,小朋友在角色遊戲時就和教師提出:“老師,我們來玩逛廟會的遊戲吧!我覺得廟會這個話題對孩子還是有吸引力的,由此我們邀請家長帶着孩子一同去逛廟會也生成了系列活動。

活動目標:

1.廟會是我們的一種傳統習俗也是我們家鄉的一種節日。

2.體驗和教師、朋友、家人一同逛廟會的樂趣。

3.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並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向幼兒介紹什麼是廟會。

2.提出參觀前的注意事項。

3.與家長聯繫集合時間,出發地點。

活動過程:

1.參觀前對幼兒進行啓發性的談話,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同時向幼兒交待參觀時的注意事項。

師:今天老師要和你們的爸爸、媽媽帶你們去逛廟會!你們想一想,廟會會在什麼地方開,廟會裏都有一些什麼?

幼:廟會在公園裏召開。

幼:廟會在五臺山體育館開。

幼:廟會在南湖廣場召開,哪裏經常搞活動。

師:那、你們想一想廟會是什麼樣子的?都有一些什麼?

幼:有人唱歌、有人跳舞。

幼:廟會還有許多的東西賣。

幼:你們來看呀這裏有豬、牛、羊買。

生成:原來小朋友對家禽類的動物也比較感興趣,教師隨機組織了幼兒進行了討論。

1.豬、牛、羊它們有一個大的名字叫什麼?

2.豬、牛、羊廟會怎麼有的賣?人們爲什麼要賣它們?

3.教師、家長,幼兒一起隨機討論。

4.繼續逛廟會。

生成:走在路上孫意小朋友發現了許多的.鐮刀、鋤頭、釘耙、鐵鏟,小朋友都圍了過來,楊一凡媽媽說:“這是農具,是農民伯伯種田的,小朋友們

又紛紛談論起來,因此我們生成——農具。

1.請家長介紹農具。

2.示範操作使用農具。

師:小朋友這是什麼?

幼:鐮刀、鋤頭、釘耙、鐵鏟。

師:你們知道怎樣使用,請你們試一試。

家:示範操作使用農具。

生成:當孫意的爸爸拿着各種農具進行示範操作時,許多小朋友對農具都產生了興趣,家長給幼兒都賣了一件農具,幼兒拿着這些農具興高采烈地到田野裏進行操作,於是我們生成了《美麗的田野》的親子活動。

教師反思:

在這個活動進行之中,將教育有機地融入到幼兒的日常生活當中,在逛廟會時教師的問題巧妙地引出幼兒家長們積極討論話題,讓幼兒在自然狀態下進行參考交流,使他們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慾望,並且瞭解到了許多我們教育教學中學不到的知識,通過這次逛廟會的活動調動了師生互動,家長與教師互動,家長與幼兒互動,生生互動,頗具教育價值。

小百科: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是中國民間宗教及歲時風俗,一般在農曆新年、元宵節、二月二龍擡頭等節日舉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茶葉的製作過程,知道茶葉的基本種類。

2.觀察、比較生活中常見的茶葉外形特徵,感知茶葉泡水後的細微變化。

3.體驗品茶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茶葉(白茶、鐵觀音、龍井、碧螺春、銀針、茉莉龍球、苦丁茶、普洱茶),每組一份。

2.茶葉製作過程的錄像。

3.茶具一套,小茶杯每人一套。

2.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對茶的興趣

(1)聊茶。師:小朋友有沒有品嚐過爸爸媽媽泡的茶?知道茶的名稱和茶的有關知識嗎?有誰能把自己瞭解到的有關茶的知識,與小朋友一起分享。

(2)請幼兒講述,鼓勵幼兒講述越多越好,每位幼兒講述完,教師記錄在記錄表上。

(3)師:你們知道茶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嗎?(播放茶葉製作過程的錄像)

小結:製茶過程爲:採青→室外萎凋→炒青→揉捻→乾燥→包裝

2.引導幼兒觀察在桌面上的各種茶葉。

(1)通過看看、聞聞、摸摸、說說、感知茶葉的形狀。

(2)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茶葉,就放在邊上的桌子上,請小朋友去看一看茶葉的形狀、顏色,用鼻子去聞一聞味道

小結:茶葉的形狀都不相同,顏色也不太一樣,有深有淺,但是聞上去的味道都是非常清香的。

3.幼兒觀察用開水泡後的茶葉的變化,談談茶葉的作用

(1)引導幼兒觀察茶葉在杯中的變化。

(2)師:茶葉到了水中,經過開水泡後,會發生什麼變化,水的顏色有什麼變化,我們一起來看看。

小結:我們看到的是茶葉經過開水泡後,又慢慢變回剛採下來的樣子,茶水的顏色慢慢變紅,茶水的顏色慢慢變綠,聞一聞真香呀。

4.品茶

(1)各種準備好的放在小盤中的茶葉擺放在桌子上,讓幼兒觀察一下,看一看它們的.顏色,聞一聞它們的氣味,並說一說它們的異同點。

(2)出示圖片讓幼兒瞭解茶葉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5.泡茶

幼兒每人一個杯子,小勺。請幼兒自己動手用各種茶葉泡製茶飲料。在等待茶飲料變涼的過程中,組織幼兒瞧一瞧葉子或花的形狀有什麼變化,再看一看茶水的顏色,聞一聞它的味道有什麼變化?可以互相的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自己做的飲料什麼味道!

延伸

繼續探究“茶”知識。

遊戲活動:茶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長方形、正方形等基本圖形進行組合,表現側面、正面以及高矮不一的房子。

2、瞭解住宅小區的房子結構,房子有前有後的佈局安排以及簡單的小區設施。

3、用遮掩的方法來表現整體與部分的和諧。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幼兒參觀過住宅小區。有畫過正面與側面房子及高樓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討論"住宅小區"提問:

1、爲什麼叫住宅小區?

2、你們看到的住宅小曲是什麼樣子的?

3、如果我們站在一個地方看,小區內的房子有什麼不一樣?

4、小區內除了有房子,還有什麼?

5、教師小結:我們站在一個地方看小區內的房子,是有高有低、有前有後、有正面有側面的,還有一些花草樹木等景物,小區內除了有房子還有花草、植物以及一些簡單的運動健身器。

二、討論如何在紙上來表現"住宅小區"

1、教師:怎樣在一張紙上畫那麼多房子?(幼兒自由討論)

2、教師:先畫遠處的房子還是近處的房子?近處地方的房子應該靠近紙的.什麼位置?應該大些還是小些?

3、教師怎樣讓大家看出來,房子是有前有後的?(引導幼兒說出前面的房子是完整的,而後面的房子應該部分被遮掩的)

4、教師:你見過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什麼形狀的?幼兒講述房子的基本形象,教師在黑板上用簡單的線條在黑板上示範讓幼兒參考。

三、幼兒繪畫,教師指導幼兒畫面佈局。

四、展覽幼兒作品,從整體的畫面佈局來進行評價。

活動反思:

美術活動是孩子宣泄心情、想象,創造新鮮事物的理想活動。它最能體現孩子對世界以及所有事物的原始看法。在本次活動中是讓幼兒對小區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完成的,我先通過幼兒觀察小區的照片和有關圖書,說說自己看到的小區,讓幼兒在充分討論交流對小區有一定的瞭解以後才組織幼兒創作的,從活動效果來看大部分幼兒能大膽的進行創作,達成預定目標。

在設計這個美術活動時,我精心地思考一番,將整個活動環節調整爲創設情景、提出問題、引導討論、鼓勵獨創和展示評介。將情景始終貫穿與教學過程,使其成爲誘發創作動機,引導幼兒學習技能的推動力;並通過提出問題讓幼兒觀察、思考,師生共同參與討論,引導幼兒按自己的體驗,大膽表現。

當孩子都畫完後,我沒有請所有孩子都上來講解自己的作品,而是讓孩子們相互欣賞,請個別的幼兒說說自己的畫。一是因爲人太多,孩子沒有那麼長的耐力和注意力。二是每個孩子都想要展示自己的作品,我讓他們相互欣賞,不但滿足了幼兒的想展示自己作品慾望也讓孩子在欣賞到他人作品的同時學習到同伴的長處。

但在活動的組織和對幼兒的指導上我還有所忽略:一是在活動過程中,很多幼兒能根據要求完成作業,特別是一些能力強的幼兒,他們很快就畫好了,但是由於提供的材料有限,畫面比較單一,對於這些幼兒,我們是否能再提供一些深層次的材料,促進他們的發展?二是雖然活動內容和形式都迎合幼兒幼兒的興趣,但由於規定了繪畫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孩子的想象力,在以後這樣的活動中要考慮設計怎麼讓讓幼兒自由發揮自由想像的,更好的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