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優)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優)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5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優)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

活動目標

1、觀察自己的小手,初步學會用手進行創意繪畫。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創造力,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3、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PPT、三張背景畫(天空、草地、水上)、蠟筆、磁鐵、黑板,夾子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現在老師和你來玩猜謎語的遊戲:"五個叉,不長葉,不開花,做事全靠它。"

幼:小手師:你們能告訴我,你們的小手能做什麼嗎?

幼:穿脫 衣服、吃飯、畫畫等等。

師:對呀,原來我們的小手這麼能幹,現在請小朋友認真看看老師用手做什麼?(師在黑板白紙上很快完成一個手形畫--小魚)

師:老師就是用手描出外形再添畫的小魚,這樣的畫就叫手形畫。

二、欣賞手形畫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幾幅漂亮的手形畫。(出示PPT圖片,請幼兒欣賞,老師指導幼兒觀察這些漂亮的手形畫是由什麼手形變成的。

三、探索嘗試,合力創作

1、老師講解要求:三張背景畫(天空、草地、水上),選擇什麼背景畫就儘量畫上相應的手形畫。

2、幼兒作畫,老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擺出不同的手形,進行大膽添畫,能力差的幼兒可以模仿或在教師的引導下添畫。

四、收穫成功,作品展示(三張作品海陸空拼夾一起進行評價)請個別幼兒向大家說說,自己畫的手形變成什麼?

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爲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2

活動目標

幼兒練習畫弧線。

探索、發現生活中小魚的多樣性及特徵。

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每一個幼兒一張畫有魚缸的紙、各色蠟筆

活動過程

1、展示畫紙引出主題:用講故事的形式激發幼兒畫畫的興趣,如:魚缸裏有一條魚,它很孤獨,想找朋友,你們願意幫它找到朋友嗎?

2、示範講解畫小魚。

3、虛手空中作畫。

4、提出作畫要求。

5、幼兒作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6、介紹幼兒作品。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對弧線掌握得較好,有一定的作畫能力,但魚的.身體畫得不怎麼圓,是扁的,我的範畫上有向右遊和向左遊的小魚,有的幼兒很能幹,有畫向上遊和向下遊的魚,且在最後介紹作品時說我的魚想游上去找朋友,效果很不錯。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知幾對同類色:大紅與粉紅、桔黃與淡黃、深綠與淡綠、深藍與淡藍。

2、初步嘗試用漸變色印染。

3、啓發孩子對色彩的興致。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教學預備

1、認知大紅與粉紅、桔黃與淡黃、深綠與淡綠、深藍與淡藍,能準確叫出它們的名字。

2、色彩孩子小卡片8個;磁帶、錄音機。

3、孩子每人一個“色彩孩子”胸前飾配;每一組大紅與粉紅、桔黃與淡黃、深綠與淡綠、深藍與淡藍的顏料各1份;每人一支毛筆、一張紙巾。

教學過程

一、配同類色。

1、幼兒教師:今日很多色彩孩子到我們小(1)班,看,有哪一些色彩孩子,孩子集體念。

2、幼兒教師手裏拿一個“紅孩子”:“來了個紅孩子,它講:我的好夥伴同我長得非常像,看看,這兒誰與我長得最像,請你們來幫助我找找。”孩子找着粉紅。“好夥伴,手牽手,抱抱。”幼兒教師演示2個孩子的動作。

3、用相同的方式找着另三對同類色。

二、觀測和察看印染手絹的方式。

1、幼兒教師展示範例:看,色彩孩子跳到了手絹上,他們把手絹裝扮的多漂亮呀!它們是怎麼樣裝扮得哩?

2、幼兒教師演示印染手絹的方式。

幼兒教師:如此漂亮的.手絹是怎樣裝扮出來的啊?我們來看看。

將正方形的餐巾紙對摺3次成三角形——將對摺好的餐巾紙的各個部位各自蘸一下色彩——悄悄地打開。

三、孩子集體回想印染的步驟,探討需留心的地方。

1、蘸顏料的時間不可以過長。

2、印染後打開時要悄悄地、慢慢地。

四、孩子染手絹,幼兒教師指導

1、勉勵孩子勇敢印染。

2、給能力弱的孩子適合的協助。

3、勉勵孩子在打開時不懼艱難,堅持做完1件事。

五、作品出示。

1、將孩子作品平放於桌上,孩子向小夥伴推薦自個兒的作品,並說一說喜愛哪1幅作品,爲何?

2、爲喜愛的作品獎一個獎牌。

反思:

教師演示的環節裏,我在課前做了進一步的嘗試。用來染色的紙質量要好而且要厚一些,這樣不容易爛。其次就是對於選用的顏料有一定的要求,應用水溶性較好的水彩顏料或國畫顏料,這樣染出來的手絹色彩更均勻亮麗。

教師示範時,我分了三個小環節。對邊折成正方形,染邊;對角折成三角形,染角;以及邊角混染。告訴幼兒可以變換不同的折法,不同的染法,可以染出不同效果的手絹。同時我把這一操作過程編成了口訣,更易於幼兒理解和操作。

在幼兒操作過程中,許多幼兒能掌握這個染紙的方法,而且每個孩子能創造出更新穎更漂亮的圖案,這讓我很驚奇同時也很高興。

教師在操作過程中只給了簡單的指導,幼兒就可以發揮的空間,印染出新奇漂亮的手絹。而且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注意了衛生的問題,都能幹淨的完成。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對美術的興趣。

2、學習畫一個封閉的圓,並在圓的基礎上添畫成小雞。

3、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4、在浸染、欣賞作品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準備:

1、每名幼兒胸前一隻母雞圖,藏三支油畫棒。

2、若干只剪成雞窩的粉色卡紙。

教學過程:

1、幼兒別上母雞圖,帶上三支油畫棒。隨音樂《老母雞》學母雞拍拍翅膀進入室內坐下來。

2、小母雞們有什麼本領呢?哪隻母雞能幹,用你的油畫棒生個雞蛋。

其它小母雞也來生雞蛋吧,我們去找個雞窩生個蛋,雞窩在哪兒呀?音樂四遍,幼兒隨音樂自由畫蛋。

生了這麼多的雞蛋我們心情怎麼樣?

3、如果能把雞蛋孵出小雞來,那一定更幸福吧。這次讓母雞媽媽先來試試。(音樂時,教師邊示範邊念兒歌:啄破一個洞洞,露出尖尖嘴巴,伸出二隻小腳,嘰嘰嘰嘰叫媽媽。)我孵出小雞來了,你們想不想把蛋孵成小雞呢?(音樂四遍,幼兒自由地找個圓畫成小雞。教師提醒幼兒把一些空的雞窩畫小雞。)

4、小母雞們真能幹,大家想想小雞們喜歡去哪裏玩,愛吃什麼食物,我們給它添畫上去。

5、我們真能幹,不僅會生蛋還能孵出小雞來。我們帶雞寶寶去外面曬曬太陽,做做遊戲吧。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掌握了畫圓的方法,我通過出示漂亮的母雞圖片,引起了幼兒的興趣。在示範畫圓前,我應該帶領幼兒用手在空中比劃一次畫圓,這樣有助於幼兒後面的用畫筆在畫紙上畫圓。在示範畫圓時,我應該隨即的強調一下拿畫筆的正確姿勢,每一個細節都要注意到,下次活動中應該更加的細心與全面。在幼兒動手畫圓時,我不但注意指導個別幼兒,還隨時顧忌全部的幼兒,用積極的.語言鼓勵幼兒,這點在以後的教育活動中要繼續保持。結束部分,幼兒的注意力不夠集中,以後我可以請幼兒自己來給大家介紹作品,這樣能更好的帶動幼兒的積極性。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5

活動目標:

1.感受染紙作品鮮豔的色彩及美麗的圖案,喜歡染紙活動。

2.嘗試運用多色蘸染的方法染出彩色的圖畫。

3.知道保持桌面、衣服的整潔。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染紙作品

2.各種顏色的.水彩、水粉筆、正方形長方形的宣紙、報紙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染紙作品,感受染紙作品的色彩與圖案,產生活動願望。

1.看一看紙上的圖案,它們像什麼?

2.看了這些圖案有事麼感覺?

二、討論用什麼樣的方法制作這些美麗的畫。

1.這些漂亮的圖案是怎麼做出來的?

2.你覺得那些顏色能讓畫好看呢?

3.染得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鼓勵幼兒大膽選擇不同鮮豔的顏色進行染紙)

四、欣賞染紙活動,體驗染紙帶來的成功樂趣。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幼兒對染紙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時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樹立了信心。教師始終以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現,注意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創作能力的培養,同時也對幼兒進行了審美教育。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6

1、用水印的方法表現美麗的畫面,體驗玩色活動的樂趣。

2、瞭解水的特性,體會玩水的快樂。

1、吸水的紙、不易吸水的紙、各種顏料。

2、幼兒有玩水的經歷。

1、夏天到了,小朋友最喜歡玩水了,你是怎麼樣玩水的?

2、哪次玩水最開心?(幼兒回憶並講述玩水的經歷)二、師生共同玩水1、我們請顏料寶寶和我們一起玩水。

2、顏色寶寶先來了。(用厚厚的顏料在不吸水的畫紙上,隨意的畫上自己喜歡的東西,並且鼓勵孩子不斷換色)3、水寶寶也來了,它要和顏料寶寶一起玩。(用毛筆沾上水,把顏料拖出來)4、水寶寶和顏料寶寶玩的真高興,我們幫他們拍照。(用吸水的`紙,輕輕的覆蓋在不吸水的紙上,稍等片刻,等顏料滲上來 一副畫就完成了。)三、交流分享1、說說顏色寶寶和水寶寶在玩什麼遊戲?

2、互相參觀作品,你喜歡誰拍的照片?爲什麼?

活動提示:

1、此活動的紙張要求比較高。吸水紙要吸水快,又不容易破。

2、顏料要厚點,拖的毛筆要大一點。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7

活動名稱:

春天的柳樹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棉籤在柳樹上添畫柳條。

2、喜歡觀察周圍的花草樹木,感知春天明顯的.季節特徵。

活動準備:

PPT(春天)柳樹圖片、幼兒操作包、棉籤、水彩顏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

1、現在是什麼季節啊?

2、你從哪裏看出來春天來了?

(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大膽表達,教師進行小結)(小樹發嫩芽了,花兒都開了,燕子朝南方飛來了,小蝌蚪也游來了)

二、出示柳樹,教師示範添畫柳條:

1、看一看,這是什麼?(柳樹)

2、柳樹媽媽的柳條象什麼呢?(小辮子等)

3、春風一吹,柳樹媽媽的頭髮越長越長了,怎麼辦呢?

4、我來幫柳樹媽媽梳頭髮,怎麼梳呢?(教師示範添畫柳條)

三、幼兒添畫柳條,教師巡迴指導:

引導幼兒用棉籤在柳樹上添畫柳條,並粘貼春天的相關貼紙,教師巡迴進行指導。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看一看,誰的柳樹最漂亮?嫩芽都出來了。

五、延伸活動:

在班級的個別化學習活動中提供幼兒操作包、棉籤、水彩顏料等,供幼兒繼續操作。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8

活動目標:

1、練習用報紙團蘸色裝飾扇子的技能,瞭解美工活動形式的多樣性。

2、體驗美工活動的樂趣,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消法。

3、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感受色彩對比。

活動準備:

1、背景音樂

2、白紙若干張,顏料、紙團、分類盒等。

活動過程:

1、《濟公》律動。

(1)提問:濟公的樣子?手裏拿着破扇子。

(2)出示白紙扇面。

指導語:今天我們一起來給濟公換上一把新的.扇子吧!

2、認識製作材料,推測製作方法。

認識材料:出示報紙和範例。

指導語:猜一猜,我們用什麼來給白紙穿上漂亮衣服的?這把扇子已經穿上了花衣服,請小朋友猜猜看這些花紋是怎麼弄上去的?

教師總結:

用報紙揉成團,蘸顏色印上去。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提出活動要求:材料用後要放回原處畫面要保持清潔。對於能力強的幼兒,教師可適度增加難度,要求他們印出多種圖案和顏色的花紋;對於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應該適當給予幫助。

4、摺扇子家長幫助幼兒摺好扇子,做好之後,互相欣賞,交流。

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爲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9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用線條大膽表現各種形態的花

2.幫助幼兒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好看的花兒示範畫

2.油畫棒和沙皮紙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故事導入:在森林裏,有一個花仙子,有一天,它聽到了一段美妙的音樂,跳起了舞蹈,許多小花跟着她一起跳起來,都變成了最美麗的花.

二、圖形刺激:

1.幼兒聽故事與老師一起跳舞.

2.請幼兒欣賞小花是怎麼跳舞的(欣賞示範畫)

請幼兒說說這些花在幹什麼,學學它的姿態.

3.教師演示好看的花兒.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0

活動目標

1、樂意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造型石頭;

2、學習與同伴協調地進行活動;

3、大膽的嘗試,體驗做個小藝術家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收集石頭及石頭製品

2、顏料、一次檯布、棉籤、水彩筆、彩色紙、膠水、畫有圖案輪廓的大紙、彩泥等)

3、佈置熊、松鼠、小狗、公雞、小兔作品展區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出示石頭

2、教師:小朋友這是什麼?(石頭)

我們教室裏來了幾位動物藝術家,它們知道我們在收集石頭,所以帶來了和石頭有關的禮物,

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看時想一想是什麼?猜猜是怎麼變的?

二、引導觀察並講述

1、觀察石頭

(1)幼兒分散觀察石頭。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石頭變成了什麼,想想用了什麼辦法(材料)。

2、講一講

教師:你看到的石頭變成了什麼?用什麼東西,什麼辦法使石頭變成xx的?

(鼓勵幼兒大膽的把觀察到的用語言表達)如:小熊用橡皮泥把石頭變成了小魚。

松鼠用石頭拼出小屋。

3、個別演示

教師根據幼兒講述演示或請小朋友演示。如若幼兒沒提到的教師可以提出:這是怎麼做的.?

三、創作要求

1、動物藝術家的本領可真大,你們想不想跟小動物學本領,做個小小石頭藝術家呀?

你想跟哪個小動物學什麼本領?

2、引導講述:怎樣用石頭,把石頭變成什麼呢?

告訴旁邊的小朋友你要跟哪個小動物學什麼本領》

四、嘗試體驗:

1、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東西(材料)創作,注意和小朋友協商一下進行。

(小朋友不要爭搶,先到人少的動物哪兒學本領)

2、引導使用顏料的幼兒注意顏料不要過多。

3、提醒可以結合石頭已有的外形想象,並粘貼(看看石頭的形狀象什麼)

4、鼓勵幼兒嘗試一種以上的方法創作(你可以試試到其他動物那兒學本領)

5、幫助個別幼兒完成活動內容。

五、展示評價

1、展示幼兒的作品。

2、說說自己的作品。

你跟誰學了什麼本領?把石頭變成了什麼?

3、請幼兒自由參觀同伴的作品共同分享創作的快樂。

教師:給你的朋友介紹介紹你的學到的本領吧!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1

活動過程:

活動一問候時光(認識教師)

1.教師熱情接待每一位寶寶,認識寶寶,鼓勵寶寶用動作向教師打招呼,並和家長一起蓋印小動物簽到。

2.家長和寶寶一起玩小肌肉遊戲活動(塞乒乓球、套塔、拔小棍等),教師觀察寶寶的活動情況,並和家長交流寶寶玩玩具時的狀態以及具體的指導方法。

3.點名遊戲。

(1)教師出示小鼓娃娃,鼓勵家長根據節奏帶着寶寶拍手,鼓勵寶寶有節奏地向教師問好。

(2)教師按照順序邀請寶寶走或爬到教師身邊,在教師的幫助下用動作進行自我介紹。(大月齡寶寶嘗試用動作回答的方式自我介紹。如,教師提問:“誰是妮妮?”妮妮用拍自己肚子的方式回答;教師提問:“妮妮幾歲了?”妮妮用伸出一根手指的方式回答。小月齡寶寶願意接受教師的被動自我介紹。)

指導家長:及時表揚有進步的寶寶。(能用動作表達或能夠接納教師。)

活動二運動時光(《小腳操》《小手操》)

1.引導家長帶領寶寶做《小腳操》《小手操》,增強寶寶對自己小腳、小手的認識。

2.引導家長帶領寶寶模仿教師跟隨音樂學做韻律操,初步培養寶寶對音樂的節奏感,加強寶寶對本體的認識。

指導家長:

1.有節奏地在寶寶身邊念兒歌,加強寶寶對兒歌的理解。

2.幫助寶寶有節奏地做動作。

3.鼓勵寶寶自己做《小手操》《小腳操》的動作,培養寶寶主動模仿動作的意識。

活動三溫馨時光(認識圓形)

1、出示圓形圖片。

師:圓形是一種沒有角的光滑的圖形。小朋友們看一下,圓形像什麼呢?(家長幫助寶寶一起想象、表述。)

指導家長:成人經常用想象的語句和寶寶交流,可以幫助寶寶學會創造、想象,爲其今後的自主表達儲備經驗。

2、出示圓形鑲嵌板的底板。

(1)師:這個底板中間少了一個圓,我們要把這個洞洞補起來。

(2)教師示範鑲嵌板的玩法。

師:1,2,3,三指捏,捏住小把手,對準洞洞放。瞧,洞洞補好了!

指導家長:此活動可以訓練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我們選擇圓形的鑲嵌板,一方面便於寶寶認識圓形,另一方面,由於圓形沒有方向性,相對於三角形、正方形等圖形,操作簡單得多。

(3)寶寶與家長共同完成鑲嵌板操作遊戲。

3、欣賞名畫《圓之舞》。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幅很漂亮的畫,很多圓都在這幅畫上跳舞呢!有的圓大,像媽媽,有的圓小,像寶寶,媽媽抱着寶寶,真溫暖。有的圓形寶寶出去玩了,有的圓形寶寶靠着媽媽聽故事呢!

指導家長:《圓之舞》是一幅世界名畫,讓寶寶從小欣賞高水準的.畫作,可以開拓寶寶的眼界,提高寶寶的審美素養。

4、寶寶在家長的協助下完成《圓之舞》的創作。

師:我們也來完成一幅《圓之舞》吧,老師這裏有很多好看的圓形圖片,寶寶們把它貼在這塊黑色的板上,讓這些圓形圖片也跳出優美的舞蹈吧!

指導家長:家長讓寶寶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圓形圖片,將其貼在黑紙上。寶寶貼的時候可能是無意識的,家長要有意識地指導寶寶將圖片重疊或間隔放置。

5、作品展覽。

6、鞏固認識圓形,學會區分圓形與其他形狀。

師:老師這裏有很多的圖片,哪些是圓形的呢?大家一起來找一找。

指導家長:此活動是讓寶寶在認識記憶的基礎上學習辨認,難度又加深了一層。如果寶寶指錯了,不要直接說“錯了”“不對”這樣的話,而是要直接告訴寶寶形狀的名稱,然後說:“我們繼續找圓形!”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2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拓印技能,能用簡單的工具拓印。

2、認識黃色、藍色和綠色,知道藍色和黃色相加會變成綠色。

3、樂意探索色彩知識,體驗自由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什麼顏色

2、紅、黃、藍三色顏料,畫紙,拓印用的玩具,抹布

活動過程

一、認識藍色,學習拓印,初次作畫。

1、教師:這是什麼顏色?什麼東西是藍色的?

2、教師:我們請藍色到紙上做遊戲,請你看清楚我是怎麼做的。

3、教師演示:

(1)伸出手,將袖子往上提。

(2)拿一個玩具,在藍色顏料盤裏蘸一蘸。

(3)把蘸好顏料的玩具輕輕按在紙上,不要移動。

(4)拿掉玩具,藍色就跑到畫紙上去了。

(5)重新蘸顏料,在畫紙上找個空的地方再印一次。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提醒幼兒保持畫面整潔,不要把畫紙弄髒,手上髒了要用抹布擦,印三—五個圓。

就放下手中的玩具輕輕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二、認識黃色,實驗驗證,二次作畫。

1、教師:剛纔藍色到畫紙上做遊戲了,它的好朋友也想來,這是什麼顏色?什麼東西是黃色的?

2、教師演示:

讓黃顏色和藍顏色親一親,還可以抱一抱,再來一個大大的擁抱。

3、幼兒二次作畫,教師指導。

提醒幼兒保持畫面整潔,不撒顏料,隨時用抹布擦手,當音樂結束後帶着自己的畫紙回到座位上。

4、提問:當黃色和藍色親一親抱一抱的'時候發生了什麼奇怪的事情?

5、教師實驗:將事先準備好的藍色和黃色顏料混合,引導幼兒觀察顏色的變化,認識綠色。

三、作品展示,帶領幼兒賞析。

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幅畫,它像什麼?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3

活動目標:

1、能與同伴合作,使用大刷子均勻塗色。

2、感受色彩美,體驗同伴合作刷“房子”的快樂。

3、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活動準備:

可愛的動物毛絨玩具,紙箱做成的.不同造型的房子,各種顏色的廣告顏料,水粉刷子,調色盤若干。

活動過程:

1、設計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出示動物毛絨玩具。

師:我們班裏來了幾個新朋友,和他們打個招呼吧。老師爲他們建了幾座小房子,請他們住在裏面(出示紙箱做成的不同造型的房子),可他們說不太喜歡,這是爲什麼呢?(沒有顏色。)怎樣讓房子變得漂亮呢?你們願不願意幫老師把小房子塗上漂亮的顏色啊?

2、師幼共同裝飾房子。

(1)教師示範塗刷的方法:用刷子蘸上顏料,從左往右或從上到下,一筆接一筆地刷。

(2)將幼兒分組,每組刷一座房子。先請幼兒自由的討論房子要刷的顏色,教師可啓發幼兒不同面牆壁和屋頂可塗成不同的顏色。

(3)幼兒分別塗刷、裝飾房子,提醒幼兒注意儘量不要把顏料弄到地上、衣服上(有條件的可以讓幼兒穿上圍裙)。

3、互相欣賞各組的作品。

請幼兒說一說:哪座房子最漂亮?爲什麼?這座房子都有什麼顏色?

活動延伸:

和幼兒一起將晾乾的房子送到建構區,便於開展建構活動。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着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4

活動目標:

1、感受童謠的節奏,並能用肢體動作表現“︱x x︱x︱”的節奏。

2、體驗模仿動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音樂、紙箱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問好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幾個好朋友,我們看看是誰啊?(出示圖片1)

師:我們跟小螞蟻們打個招呼吧!如:小螞蟻,你好呀!(拍手)

2、引出主題

師:(出示圖片2)小螞蟻們在做什麼呢?(幼兒回答)

教師講故事:原來螞蟻王國要舉行晚會啦,可是啊他們的舞臺還沒有搭好。螞蟻國王一聲令下:小螞蟻們,我們一起去搭舞臺吧!所有的螞蟻都來到了大森林裏,開始搬運木材,準備搭一個大大的舞臺。

3、你覺得小螞蟻會怎麼樣搬木材?你來試試看。

二、進入

1、師:小朋友聽聽看,他們的舞臺有沒有搭好?(聽音樂,幼兒感受節奏。)

幼兒搬動紙箱,提問:舞臺搭好了嗎?小螞蟻們是怎麼搭的?(搬、推、拉、堆)學學小螞蟻們的動作。重點解決幾個動詞(搬、推、拉、堆)的動作。

2、師:我們跟着音樂一起來幫小螞蟻搬木材,好嗎?(再聽一遍音樂,邊聽邊做動作。)

3、節奏訓練

師:舞臺有點小哦,我們的力氣還不夠,什麼樣的動作表示我們的力氣很大呢?

三、深入

1、師:有了音樂,小螞蟻搬得更起勁了,我們開始吧。

2、師:小螞蟻們真能幹,我們成功的搭了一個大舞臺了,真開心。

3、完整、整齊地跟着音樂再來一遍,注意節拍準確性,鼓勵幼兒做自己的動作。四、延伸

師:瞧我們的舞臺搭好了,可以開舞會了,小螞蟻們讓我們跟着音樂跳起來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教師準備的ppt色彩鮮豔,主題突出,整個活動比較順利。選材和目標的定位都是比較適切,尤其是小螞蟻的形象深受幼兒的喜愛,活動也始終能在情景中開展,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

該教材選自奧爾夫音樂,是非常受幼兒喜歡的。講起對“小螞蟻”這個活動進行的反思應該從我的設計初開始,因爲這個有趣的兒歌是在一次外出活動中聽到過的,裏面稚氣的兒童之聲讓我感覺耳目一新,聯想到我們班的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能力比較好,非常喜歡跟着音樂做出各種肢體動作,而這樣節奏鮮明,形象生動的兒謠適合幼兒感知節奏,於是我決定在本班開展這個活動。

在設計活動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兒歌本身,這首兒歌的內容是簡單重複的,着重在於它裏面的四個動作“搬、推、拉、堆”那麼整個活動的重點應該是放在這個上面的。在幼兒理解這四個動作的基礎上更利於幼兒在模仿的環節更順利,在這四個動作的創編上面孩子們應該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但由於教師出示的ppt以及不斷地示範強調,所以幼兒的思維受到限制,僅停留在模仿動作上。剛開始應該邀請孩子們自己來想象小螞蟻會怎麼搬木材?讓幼兒大膽想象、進行創編。在讓幼兒學習螞蟻搬、擡、推、拉、堆動作的.時候,沒有及時鼓勵幼兒想想如果你是小螞蟻的話,還會想出哪些動作來搬木材。

其次是這首兒謠在設計中木材是空無一物的,這讓幼兒想象如何來搬木材是不太適合的,小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這樣的空想讓幼兒注意力很快地就轉移了,活動也就進行不下去。如果能提供一些東西讓幼兒當“木材”讓幼兒有東西可以操作會更好一些。

另外,本次活動的側重點應該偏重在音樂上,但前面過多的強調螞蟻搬、擡、推、拉、堆動作,看起來就像是科學活動,教師在活動中應多讓幼兒聽賞、感受音樂。

在環節的設置上也比較有趣,從一開始和小螞蟻打招呼(學習節奏)到聽故事、欣賞音樂,深入模仿都在情境中進行。各個環節之間的過度自然,銜接流暢。

其實在很多活動中還是需要在不斷地試課中才能夠了解到自己的活動還有哪些地方不成熟然後再修改。而我的設計還不夠成熟,最後效果沒有完全達到,我會在以後的活動中進一步修改。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5

教學目標:

1、能夠畫出氣球。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3、體驗繪畫的樂趣。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準備材料:

1、繪畫紙、彩筆、面籤

2、大小不同的圓蓋若干

3、不同顏色的氣球

活動過程:

1、觀察氣球

教師出示各種不同顏色大小的氣球,每組三個,請小朋友觀察說出氣球的顏色、形狀、大小。

2、畫氣球

教師向小朋友介紹工具和材料,提出要求:小朋友可以自己用彩筆或者棉籤畫氣球,也可以藉助大小不同的圓蓋來畫氣球。畫完氣球的小朋友別忘了在氣球尾部畫出牽線;要注意畫面的`清潔,小朋友可以畫出大小不同的氣球。

幼兒分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工具畫氣球,分二組進行(一組:用面籤畫氣球

二組:用彩筆畫氣球)。

引導幼兒邊看邊畫氣球,告訴小朋友在畫氣球時,要多觀察實物,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畫出氣球及牽線。

3、裝飾氣球

小朋友畫完氣球后,可以給它裝扮一下,讓它更漂亮(教師啓發幼兒在氣球上畫出一些簡單的圖案)

活動延伸:

美工區(五彩氣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