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合集8篇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合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合集8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幼兒原有基礎上幫助幼兒分辨各種聲音。

2、體驗尋找、猜測的樂趣。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聲音錄音帶(日常生活中聲音、說話聲、水聲、聲音來源圖片。

活動過程:

1、聲音導入法。

利用各種聲音引起幼兒興趣,請幼兒猜猜看是什麼聲音?爲什麼認爲是這種聲音?

2、圖片對照法。

放各種聲音請幼兒辨認,請幼兒先閉上雙眼,仔細聆聽聲音,鼓勵幼兒用肢體語言表現出來。若幼兒無法分辨聲音來源,教師給予簡單的提示,最後展示圖片讓幼兒對照,加深印象。

3、語言描述法。

請幼兒描述各種聲音的特色或聽起來的感覺

活動延伸:帶幼兒到戶外感受各種各樣的聲音。

帶回家的活動:

家長可與幼兒進行聲音辨別的`遊戲。繼續尋找、收集各種聲音。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1、嘗試用多種工具將黃豆從大米中分離出來。2、知道有洞眼的漏勺能很快地將黃豆從大米中分離出來,是快捷、方便的工具。3、能運用記錄表記錄自己的猜測和實驗結果,對探索活動感趣活動準備:

黑板、紀錄表,幼兒標記貼,五個澡盆,內放大米和黃豆,漏勺、勺子、筷子、夾子、小桶人手一份,透明杯子5個活動過程:

1、以廚師阿姨遇到的問題導入活動,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師:廚師阿姨今天遇到了一個麻煩,她把黃豆和大米不小心混在了一起,誰來想一想辦法,用什麼方法可以幫阿姨將黃豆從大米里面分出來?(鼓勵幼兒大膽設想和表達)2、幼兒根據工具進行猜測並進行記錄師: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工具,看一看,都有些什麼呀?(出示工具)請你猜一猜,這些工具中哪一種能最快、最方便地把黃豆從大米里面分出來呢?(鼓勵幼兒大膽猜測、講述)師:(出示記錄表)你覺得那一種工具最快、最方便,就把自己的小標記貼到這種工具的下面。(幼兒記錄自己的猜測)3、幼兒操作並記錄實驗結果師:究竟哪種工具又快、又方便呢?老師要請小朋友自己動手來試一試。注意每一種工具都要用一用,都用過了再找出最快、最方便的那一種,最後把你的小標記貼在記錄表的小手這一行的工具下面。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注意提醒幼兒每種工具都要嘗試,最後再記錄結果。重點觀察、指導幼兒使用漏勺,探索用法)4、結合記錄表集體討論,發現漏勺能更多更快的'將黃豆和大米分開師:剛纔,我們用了各種工具來分黃豆。試過以後,你覺得那一種工具最快、最方便?爲什麼漏勺能很快、地把黃豆分出來,而且看不見一粒米呢?誰來說一說,你是怎麼使用漏勺的?(請個別幼兒上來演示、講解漏勺的使用方法)師小結:原來,漏勺上有許多的洞眼,當我們用漏勺去盛米和黃豆時,米就會從洞眼中漏下去,勺子裏只留下了黃豆。當漏勺中盛了米和黃豆時,我門只要用手輕輕地左右晃動,就能讓漏勺中的米更多、更快地漏下來了。所以,漏勺是我們今天分黃豆最有用的工具。

5、比賽:分黃豆師:下面,我們就來進行一場有趣的分黃豆比賽,男孩子一組,女孩子一組,用漏勺將剩下的黃豆和大米分開,看哪一組分得又快、又多!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一、活動題目

紙花兒開了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對不同質地紙的觀察和比較,使幼兒感知紙的特徵及吸水性的強弱。

2.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和實驗能力。

三、適用對象

3~5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面巾紙、圖畫紙、包裝紙、手工紙、白紙、報紙、宣紙、糖紙、錫紙、盆、水、沙土。

五、活動過程

探究活動一

探究的問題:用紙做的紙花能開嗎?

幼兒討論。

(1)不能開,紙花是假花,它不可能開花。

(2)能開,因爲我們給花澆水,花就能開了

試一試:紙花在哪裏能開花?

幼兒分別把紙花放在土裏、水裏進行觀察。

(1)把紙花放在土裏。

(2)把紙花放在水裏。

說一說我的發現。

(1)紙花在水裏開了。

(2)小紙花太乾了就不開花;真花在土裏能開,假花在土裏開不了。

探究活動二

探究的問題:將不同質地的紙花(包裝紙、手工紙、圖畫紙、報紙、面巾紙、宣紙、糖紙、錫紙)放入水中,哪朵開得快?

幼兒討論。

(1)厚的紙花開得快。

(2)報紙、面巾紙、宣紙做的紙花開得快。

試一試:放進去的紙花哪朵開得快?哪朵開得慢?

幼兒把各種材料的紙花同時放入水中並認真觀察。

說一說我的發現。

(1)包裝紙、手工紙、圖畫紙做的花開得慢。

(2)報紙、面巾紙、宣紙做的花開得快。

(3)開得最快的花是用面巾紙做的,包裝紙做的花開得最慢。

(4)糖紙、錫紙做的花沒有開。

(5)面巾紙吸水最快,包裝紙吸水最慢。

玩一玩,我做的花兒開了。

將不同顏色的'紙花放到花叢中,帶領小朋友用噴壺澆花,紙花逐漸開放,體驗花開的快樂。

六、注意事項

1.教師在實驗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2.如幼兒園的條件較好,幼兒可分組進行活動,讓幼兒在充分玩的過程中感知體驗並得出結論,同時它還能便於教師對不同能力的幼兒進行指導。

3.活動中最好讓孩子卷好袖子,帶上圍裙,以免弄溼衣服。

七、拓展思路

1.彩色水會不會順着小棒爬上來?

在兩個燒杯中分別放入顏色水(約2釐米高即可),將卷好的紙棒和塑料棒(或玻璃棒)的一端分別放在兩個燒杯的顏色水裏,觀察結果。

2.雨衣、雨傘、窗戶、皮鞋、杯子、毛巾、衣服、抹布等物品中,哪些吸水哪些不吸水,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麼作用?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初步感知溶解現象,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

2、願意參加科學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把自己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同伴。

3、通過玩玩、講講發展幼兒的思維,激發求知慾。

4、在操作實驗中培養幼兒互相謙讓、有秩序進行操作的習慣,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個杯子,一根攪拌器。

2、白糖、鹽、奶粉、果珍。

3、輕柔的音樂

4、故事PPT

教學過程:

一、用變魔術的形式,吸引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和注意力

1、師講故事(出示故事PPT):嗨!我是糖寶寶,小朋友們,你們好!

嗨!我是勺子寶寶,小朋友們,你們好!

小朋友們,你們想聽我們的'故事嗎?

師:糖寶寶和勺子寶寶是一對好朋友,經常在一起做遊戲,有一天他們到草地上玩捉迷藏,糖寶寶開始要躲藏了,他想:我藏到哪兒好了?忽然,糖寶寶看見一杯水,趕緊跳下去。勺子寶寶說:我一定能找到你。勺子寶寶找呀找呀,勺子寶寶找到糖寶寶了嗎

2、教師出示糖和純淨水。小朋友們猜一猜糖寶寶跳進水中,勺子寶寶能找到嗎?

3、師把幼兒猜想的結果表示出來:找到的用笑臉表示,找不到的用哭臉表示。

4、我們可不能憑想喲,必須自己試一試才知道。(討論:你發現了什麼?糖去了哪裏?)

二、請幼兒自己動手實驗,老師引導幼兒觀察實驗中的結果。

1、教師:你們想是嗎?

2、老師提出實驗要求後,請幼兒自由地去進行水的溶解實驗。

步驟:

一、想:要多少糖(一勺糖)

二、看:看糖在嗎?

三、攪:用勺子攪一攪

四、再看:看糖還在嗎?

要求:

(1)、慢慢地做實驗

(2)、不要把水和糖弄撒了

(3)、仔細的看一看

(4)、說一說你的發現

3、幼兒自由進行探究實驗,教師觀察並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孩子做實驗記錄。

4、師問:還看得見糖嗎?糖哪兒去了?

5、師幼交流實驗結果,根據猜想更換卡片。

三、總結實驗結果。

1、師告訴幼兒這種現象就叫做"溶解"。

2、師解釋"溶解"。問:糖溶解到水裏,水變成什麼味道了?

3、幼兒親自嘗一嘗。師:糖真甜,能不能多吃?爲什麼?

四、延伸活動

1、還有哪些物質可以被水溶解?

2、請幼兒與客人老師一起分享自己的實驗成果。

師:小朋友們太能幹了,要獎勵能幹的寶寶們,我們來用溶解的現象自己做一杯飲料吧,大膽的寶寶可以把你的飲料送給客人老師一起分享。

3、幼兒隨着音樂大膽地將飲料雙手送到老師們的手中,並告訴老師們自己的飲料是如何做的,培養幼兒大膽地與人交往及表達的能力。

4、請孩子們在品嚐自己的實驗成果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彈性的基本特性,獲取有關彈性的科學經驗。

(2)能積極參加科學探索活動,培養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活動準備:彈性及彈簧的玩具。用具等,有彈性的物體(如鬆緊帶。海綿。彈力布皮筋)。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操作材料,初步感知彈性。

A.幼兒操作,觀察用力拉或壓彈簧及有彈性的物體時它們的外形變化。

B.幼兒講述自己的探索發現,瞭解彈性的.基本特徵。提問:在玩的時候發現了什麼?你是怎樣發現的?小結:當用力拉或壓時,彈簧。鬆緊帶。海綿等都發生了變化,有的變長,有的變短,有的變形;不再壓時,這些物體都能恢復原來的形狀。這就是彈性。

(2)幼兒再次操作材料,發現許多物體都有彈性,但彈性大小不一樣。提問:還有哪些物體有彈性?這些物體的彈性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小結:許多物體都有彈性,但彈性的大小不一樣。

(3)說一說:有彈性的物體。提問:還有哪些物體有彈性?這些物體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什麼方便?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一、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1、師提問:"小朋友們,現在是什麼季節?"(冬天)

"今天冬姑娘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聽吧!"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師提問:"小朋友們,這個故事裏都有哪些小動物?"

"小貓和小狗它們在說什麼?那麼天上下的是什麼?小朋友們你們說說看天上下的是什麼呢?"

3、幼兒自由討論交流

二、出示故事掛圖,師講述故事。

1、在講到小花狗時,依次找到小花狗、小花貓、老母雞和小朋友並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2、師重點解釋"慢慢地、漫天飛舞"。

3、出示下雪的h,讓幼兒感受下雪時的情景。

三、請幼兒再次欣賞故事。

1、當出現角色時停下來讓幼兒進行模仿對話。

2、故事講完後,請幼兒想象飄落下來的雪花還像什麼?(碎紙片、棉花等)請幼兒用肢體語言表示雪花飄落時的樣子。

四、教師、幼兒分角色扮演對話。

1、教師旁白,請若干幼兒分角色扮演對話。

2、師評價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知道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有些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2、瞭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

3、激發幼兒對自然之謎探索的慾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知道有些物品會浮於水面,有些物品會沉在水底。知道鹽、糖、味精。

2、物質準備:熟雞蛋每人一個,糖、鹽、味精、水杯每人兩個,Ppx

活動過程:

一、小實驗導入

老師帶來了幾樣東西,這些東西在水裏會怎樣?幼兒猜想並實驗驗證。

二:教師實驗:魔術“雞蛋浮起來”

師:那麼,雞蛋放在水裏會怎麼樣呢?

師:你們看,我要變魔術了!

我變、我變、我變變變

這是我的魔術粉,

(師往杯子里加魔術粉,慢慢攪拌,直至雞蛋浮起來)

師:雞蛋有了什麼變化。

師:我這裏有鹽、糖、味精,我的魔術粉就是它們三個好朋友中的其中一個,你知道那個是鹽哪個是糖哪個是味精呢?

幼兒辨別。教師小結從形狀顏色味道幾方面可以分辨鹽糖和味精。

三:幼兒實驗

1、實驗要求:現在老師要讓你們自己去發現哪個是我的魔術粉。

我分別爲一二組、三四組、五六組的小朋友準備了味精、糖、鹽。

請小朋友把雞蛋放進水裏,加進桌上的魔術粉,輕輕攪拌。

2、幼兒一次實驗。老師指導,桌上有水的用毛巾擦一擦。

3、幼兒講述實驗結果

分別請第一二組、三四組、五六組的小朋友告訴老師,你們的雞蛋浮起來了嗎?你們在水裏放了什麼?

師小結:什麼能讓沉下去的雞蛋浮起來呀?鹽。

師:雞蛋在鹽水裏可以浮起。

4、幼兒二次試驗

師:小朋友,你們想讓你們的雞蛋也浮起來嗎?

師:好,我幫你們把魔術粉全換成鹽。

請你們把水杯放到盆子裏,去換一杯清水。

師:下面就要靠你們自己來做實驗了,看看誰的雞蛋最先浮起來。

師:你們的雞蛋浮起來了嗎?

師小結:原來呀,放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沉下去的雞蛋浮起來,我們還發現鹽放得多,雞蛋就浮起來的快,鹽放得越少就浮起來的越慢。

四:播放Ppx,揭開死海的'祕密

師:那麼,在很多鹽的水裏,人能浮起來嗎?

有一位不會游泳的阿姨卻能浮在水面上,她浮起來的祕密是什麼呢?

師小結:這個有很多鹽的海叫死海,死海爲什麼會有這些奇蹟之處能讓人浮在水面上,是因爲海水裏含有很多鹽,是普通大海含鹽量的七倍。

五:結束

像死海不沉這樣的大自然的祕密還有很多很多,等着小朋友去探索呢,我們把雞蛋帶走去犒勞一下我們的小肚子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創造性地設計花的禮物,使幼兒進一步萌發愛花、護花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雨中紅色玫瑰, 山茶花2, 菊花5

2.彩色筆,畫紙等。

活動過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課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兒觀看。

2.教師:你們看到了些什麼花?漂亮嗎?

看見花你感到怎麼樣?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觀察:花的禮物

(1)提問:你們認識這些禮物嗎?它有什麼用?

(2)教師和幼兒一起說說花的禮物可以用來做什麼。

2.教師小結花的用途

(1)做藥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裝飾品。

(5)清香空氣

(6)可以美容

三、創造花的藝術品

1.觀察花朵頭箍

提問:這個頭箍是用什麼做的?好看嗎?

2.提出創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禮物送給別人?

請你們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禮物畫下來,然後說給大家聽,你想做什麼花的禮物,準備送給誰。

3.幼兒繪畫:花的禮物

4.幼兒描述自己的創造。

四、環保教育

討論:你覺得花的用處多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花?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大大小小的蛋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