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8篇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8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蜘蛛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瞭解各種各樣的小型動物。

2.激發幼兒觀察和認知小蜘蛛的興趣,發展幼兒細緻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蜘蛛在哪裏

2.課件:圖片-蜘蛛

3.ppt課件:巨型蜘蛛

動畫片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謎語:一個小珠子,吐絲結網子,網子粘蟲子,吃成小胖子。

2.教師:你們知道蜘蛛在哪裏嗎?

二、 展開

1. 你們想看小蜘蛛的動畫片嗎?

播放動畫片:蜘蛛在哪裏,幼兒觀看。

讓幼兒說一說蜘蛛長什麼樣子。

2.利用蜘蛛圖片,細緻的觀察蜘蛛的外形特徵。

(1)蜘蛛的頭胸部長着什麼?它的腹部是什麼形狀的?

(2)小結:蜘蛛的身體分頭胸部和腹部兩部分。

頭胸部有蜘蛛的.口器、八隻步足,腹部一般爲圓形和卵圓形,能紡出絲的紡織器在腹部。

3.瞭解生活習性。

(1)你在哪裏見過蜘蛛?蜘蛛是怎樣捕食的?

蜘蛛喜歡吃什麼?

(2)小結:蜘蛛生活在樹上、草間、石下、水邊、洞穴、灌木叢等處,能適應各種環境,有的蜘蛛結網捕食,有的蜘蛛四處找吃的,還有的生活在洞穴中,蜘蛛以昆蟲、多足類動物爲食物。

4. 瞭解蜘蛛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1)蜘蛛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幫助?

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小蜘蛛?

(2)小結:蜘蛛能捕捉農田裏的很多害蟲,有的蜘蛛還可以入藥。

因此,蜘蛛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和利用蜘蛛。

5.瞭解蜘蛛的種類

(1)Ppt課件:巨型蜘蛛

(2)通過觀察,讓幼兒知道蜘蛛有很多種類型,還有毒性蜘蛛。

三、結束部分

鼓勵幼兒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其他小型動物,激發對小動物觀察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瞭解生活中各種夾子的用途和功能。

2、嘗試用肢體動作大膽表達表現,體驗創作的樂趣。

二、教學準備: 夾子展覽(衣夾、被夾、髮夾、文件夾、醫用夾、食品家、新的老鼠夾等)、分類紙、ppt、球、書、糖果、紙、盒子、夾子葵花等。

三、教學過程:

(一)、認識各種夾子

1、幼兒參觀夾子展覽會,區分認識的與不認識的夾子並簡單介紹夾子的用途。

2、瞭解幾種特殊夾子的功用:

(1)、醫用夾:這是誰需要的夾子?

(2)、領夾:錄像裏的爸爸告訴我們什麼?領夾有什麼用?

(3)、鼻夾:看了圖片後,你知道這是什麼夾子嗎?

(4)、鼠夾:它的用處和貓的本領是一樣的,它有什麼用呢?

3、教師小結: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夾子,有的能打扮我們,讓我們變得更漂亮;有的是幫助我們的小工具,使我們的生活更方便。

(二)、用肢體語言創編夾子動作

1、幼兒自由發揮,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夾子。(配以輔助材料讓幼兒夾一夾)

2、幼兒交流演示各種創編動作。(配合兒歌) 附兒歌:夾夾夾,夾夾夾,我的小手是夾子。夾起一張紙。

3、教師小結:我們身體的許多部位可以變成夾子。

(三)、延伸活動:利用夾子進行藝術創作 出示夾子葵花,引導幼兒在區角活動中進行藝術創作。

教案設計說明

在進行“小工具”主題活動時,幼兒收集了各種各樣不同的工具,其中有少部分幼兒帶來了一些晾衣夾,引起大家對它是否屬於工具的爭論。隨後幼兒開始收集不同種類的夾子,漸漸幼兒對夾子的不同功用產生了關注的興趣。針對這一情況,我設計了這節活動,以幫助幼兒梳理並提升已有的零星經驗,同時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活動分爲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了解夾子的功用,我以幼兒的認知經驗爲出發點,根據幼兒對夾子的瞭解情況,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幫助幼兒提升經驗;第二部分考慮到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動靜交替的方法,讓幼兒通過肢體動作的創編演示瞭解夾子的一個共性特點:能夾住東西。同時它也是整合理念下,幼兒創造能力的培養;第三部分延伸活動目的是進一步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

教學反思

活動開始部分,讓幼兒將夾子展覽會中的夾子按自己認識的和不認識的`兩種情況進行分類,看似不經意,卻充分體現出老師對孩子知識經驗的關注,將幼兒推上活動主體的位置,老師隱藏其後並支持幼兒的探索行爲。新型師生關係的建立體現老師觀念的轉變。

第一環節認識夾子,通過幼兒介紹自己認識的夾子來引發生生互動,達到經驗分享的目的。老師對幾種特殊、幼兒可能不認識的夾子估計得很準確,運用照片、實物、錄象等不同的展現方式來保持幼兒的學習興趣。活動目標1在這一環節得以充分落實。

活動第二個環節是爲目標2服務的。老師在提供讓幼兒嘗試夾一夾的材料時,非常有心地投放了一個大大的健身球,幼兒一人夾是無法夾起來的,從而激發幼兒產生合作的意識。 幼兒在介紹自己用身體創編的夾子時,老師過份強調用兒歌的形式來進行介紹,想着整合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卻忽略了幼兒的情緒體驗。實際可以更爲寬鬆些,如:讓幼兒與同伴說說自己是怎樣變的;或者用動作示範一下,這樣能讓更多幼兒的表現慾望得到滿足。課改以後,整合意識強了,但整合應該很自然沒有痕跡,此處的整合顯得非常僵硬。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名稱:裏面有什麼

目標:

1、知道空氣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身邊到處是空氣。

2、知道空氣是無色、無味的。

3、在科學活動中,用語言大膽地說己的發現。

準備:

1、塑料袋若干

2、各種實物,如積木等

3、水缸、充氣塑料袋

過程:

1、教師讓幼兒摸摸幾個塑料袋(其中有積木、空氣等)

通過幼兒對固體、液體的感覺,引出對空氣的性質的發現

教師同時點一下三態的性質

1、把有小洞的.塑料袋放進水缸中,“發現了什麼?”

2、“哪裏有空氣?”教師記錄

3、幼兒找空氣

4、交流分享最後得出結論“空氣是看不見、摸不着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學習將正方形、長方形變成三角形的方法。學習將圖形摺疊、分割,感知圖形的變化。

2能在操作中探索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操作方法。通過動手操作發展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1、知識儲備:幼兒已經認識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2、可供折、剪的正方形、長方形摺紙,剪刀、固體膠等。

活動過程:

1、音樂《圓形方形三角形》跳舞入場,這首歌曲可真好聽呀,那你在裏邊聽到了什麼呢?

2、誰家這麼熱鬧,放這麼好聽的歌曲?(出示小兔子) ——奧~原來是小兔過生日啊,過生日要吃什麼?(蛋糕)那小兔子的爸爸媽媽給也她定了一個蛋糕,我們看看是什麼樣子的蛋糕。——正方形

3、叮咚——咦,誰來了,原來是小貓來了。小貓會怎麼說啊“生日快樂!”兩個好朋友見了面抱一抱,看到了這麼好看的蛋糕,他們好像嘗一嘗呀。小朋友想一想這個正方形的蛋糕可以怎麼分給兩個小朋友才能一樣多呢?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一張正方形的紙,我們來試試吧!(——讓幼兒拿正方形的紙進行操作展示。)

4、剛纔小朋友用了這麼多好辦法,那現在看看老師是怎麼分的?(——出示蛋糕的不同分法。)將正方形分成兩個豎着的長方形的請舉起來看一看,將正方形分成兩個橫着的長方形的請舉起來看看。將正方形分成兩個三角形的`請舉起來看一看,將正方形分成兩個這樣的三角形的請舉起來看看。原來正方形分成兩份有這麼多辦法呀。

5、那小兔子分蛋糕啦!“叮咚”,咦,誰又來了?奧,原來是小狗和小猴來了。他們也來給小兔慶祝生日,那他們會怎麼說:祝小兔子生日快樂。小朋友們來看看現在幾個小夥伴了?(1234)小兔子想:一個正方形的蛋糕該怎麼分給四個好朋友呢,還要一樣多呢。小朋友們快幫幫它吧!現在快用這張正方形的紙試一下吧!小朋友們用了不同的辦法,那現在來看看陳老師是怎麼分的,將一個正方形對邊折兩個短邊再對邊折變成四個小正方形的請舉起來看一看,將一個正方形對摺再對摺變成四個細細的長方形的請舉起來看一看。將一個正方形對角再對角折變成四個小三角形的請舉起來看一看。小朋友們有這麼多的好辦法,那看看小兔子是怎麼分的?蛋糕分好了,小夥伴們吃了好吃的蛋糕想要出去玩。

6、“哎呀”小猴子突然想起來禮物還沒給小兔子呢?趕緊拿起禮物雙手遞給小兔子。小朋友們快看看是什麼禮物呀?

原來是一塊長方形的絲巾,小猴和小狗想給小兔子做一件花裙子。小兔子想:我要用這塊長方形的花布做成四塊絲巾,分給我的好朋友,可是要怎麼分呢?小朋友快來幫幫它吧!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塊長方形的紙,小朋友們試試該怎麼分呢?

7、小朋友們用了這麼多好辦法,可是小兔子想用長方形的花布做成三角形的絲巾,我們該怎麼幫助他呢?那陳老師也來幫幫小兔子吧!

8、小兔子找到了分絲巾的好辦法,媽媽幫他們剪好了絲巾,小夥伴們戴上了漂亮的絲巾又唱又跳可開心了。小兔子非常感謝我們班的小朋友幫助它,所以呢也邀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去參加它的生日聚會。現在我們一起唱着生日快樂歌給去參加小兔子的生日聚會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動物和孩子天生就有一分緣,探究動物世界的奧祕也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一件事。如今,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佔據71%的海洋是豐富多彩、奧妙無窮的世界,而且海洋環境已日趨惡劣,因此保護海洋的生態平衡是非常重要的。讓孩子瞭解海洋動物的食物鏈對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是很有意義,也是很有必要的。況且,孩子們在瞭解陸地上一些常見動物的食物鏈後,對海洋動物發生了濃厚的興趣。爲此,我延伸生成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海洋動物的食物鏈,感知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係。

2、培養幼兒大膽探索的慾望。

3、萌發幼兒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錄音、電腦、錄音機、圖片、操作卡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播放錄像:海底世界。

幼兒交流:看到了什麼?它們吃什麼?

(評:奇妙的海洋世界一下子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他們觀看的聚精會神,活動室裏靜極了,爲下面的活動開好了頭。)

二、自由探索動物間的食物,初步感知食物鏈

1、幼兒分別採用操作電腦、聽錄音、觀察圖片、詢問老師等方法進行自由探索,初步感知海洋食物鏈。

2、幼兒交流通過探索獲得的信息。

(評:這個過程一改以往老師講幼兒聽的傳統教學方法,而是在活動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蒐集相關的錄像、圖片,並把有關的內容、知識做成課件、錄好音帶,讓孩子們自由選擇獲取知識的方法。孩子們有的認真地查找圖書,有的聚精會神地觀看着錄像,還有的在電腦上操作,孩子們通過自己的主動活動獲取相關信息,這遠比孩子靜靜地聽知識有意義的多。探索後的交流,又爲孩子提供了整理信息、共享成果的機會。因爲這些知識信息是孩子們通過親自實踐得到的,所以介紹起來特別有勁,口語能力也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三、第二次探索並記錄,初步瞭解食物鏈

1、操作記錄:二個幼兒結成一對,合拿一套卡片和記錄紙。

2、瞭解食物鏈,感知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係。

師生小結:這些動物你吃我,我吃它,一環扣一環,象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構成的鏈條叫食物鏈。

(評:讓孩子帶着問題進行第二次操作,會使孩子的探索更具目的性。讓孩子二二結對操作記錄,又培養了孩子合作交往的能力。在記錄的過程中,還能相互交流,相互調整,使操作結果更準確。孩子們對這一環節可認真了,有的孩子記錄好以後,還到電腦裏去核實一下,這種精神真是令人高興。這不,大多數小朋友都得出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蟹,蝦、蟹吃小蟲,小蟲吃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吃腐爛的死魚初淺結論。它們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形成了海洋動物的食物鏈。)

四、瞭解食物鏈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萌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討論:食物鏈斷後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

2、相互講述:海洋裏沒有了鯊魚,又會發生什麼事情?

3、課件演示:感知食物連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師生小結:原來呀,食物鏈上的.動物一樣都不能少,缺了一環,大海就會生病,海水就要變得又髒又臭,其他的小動物也不能生活了,面且還要危害到我們人類。

(評:當老師指着幼兒記錄的食物連循環圖,對小朋友說:“這些動物你吃我,我吃它,多殘忍,這些動物中間你們最討厭誰?爲什麼?”時,善良的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喊道:“大鯊魚最兇猛,我們不要它。”老師說:“好的,讓大海里永遠沒有大鯊魚”。孩子們就從食物連的循環圖上把鯊魚拿掉了。此時,老師又及時地請小朋友講講,沒有了大鯊魚會發生什麼情況?大部分孩子都說小魚安全了,他們沒有危險了等等。老師沒有表態,讓孩子盡情地講述,然後課件演示,請孩子們看一看,事情到底會變得怎樣。孩子們經過課件中畫面、音樂的渲染,他們又情不自禁地喊道:“大鯊魚回來吧,大鯊魚回來吧。”所以當最後老師說到“鯊魚雖然兇猛,但它也有好的地方,它還是海洋中的清潔工,有了它,海洋會變得乾乾淨淨”時,孩子趕緊把拿掉的鯊魚圖片重新貼上去,對鯊魚的喜愛之情又溢於言表。這一過程,使孩子們的環保意識得到了昇華。)

活動延伸:

進一步探索其他食物鏈。

這條食物鏈上的動物,它們都是靠自己捕捉才吃到食物的,所以叫捕食性食物鏈。除了捕食性食物鏈以外,還有其他的食物鏈,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繼續探索,老師會支持和幫助你們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關注周圍事物的興趣,萌發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幼兒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體驗分享、參與的快樂。

2、發展幼兒觀察能力及大膽操作、積極表達的能力。

3、鼓勵幼兒在玩中積極探究調製泡泡水的方法,初次嘗試記錄。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小朋友吹過泡泡。

2、材料準備:一瓶調好的泡泡水;水、吹泡泡工具、洗潔精、鹽、洗衣粉、麪粉、洗手液、洗髮水、沐浴露、肥皂水、擦手抹布、記錄表、粉筆、黑板。錄音機、磁帶。

3、場地準備:戶外草坪。

活動過程:

1、出示調好的泡泡水,提出問題,激發幼兒興趣。

2、教師提出問題,幼兒相互討論。

“你準備怎樣調泡泡水”?

3、幼兒認識各種材料後,教師提出問題,幼兒自由探索與操作,教師巡迴觀察參與指導。

問題:哪些原料能夠調出泡泡水呢?

重點指導:

(1)啓發幼兒認真思考、嘗試區分哪些材料能調出泡泡水,並作好記錄。激勵幼兒說出自己的發現。

(2)提醒幼兒注意操作衛生,不亂撒泡泡水,不將泡泡水吹至小朋友身上、頭上,不爭搶工具。

4、幼兒彙報吹泡泡的發現。

討論:你用哪些原料調出了泡泡水?怎樣調的?你還有什麼發現?

5、集體遊戲:吹泡泡比賽。

6、活動延伸:幼兒自由在戶外吹泡泡,觀察泡泡在陽光下的變化。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瞭解四季裏常見的花。

2、知道四季變化的順序,初步感知四季是不斷變化的。

3、學會表達自己對四季變化的認識。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四季,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第一課時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四季的花兒》、筆。

活動重點:

瞭解具有季節代表性的花朵。

活動難點:

用連線的方法將各季的花兒與相應的季節連起來。

活動過程:

1、各種各樣的花。

看圖:"你認識這些花嗎?你見過嗎?你喜歡什麼花?爲什麼?"引導幼兒從花的形狀、顏色來表述。

2、教師指導幼兒閱讀幼兒數學用書,並討論:春、夏、秋、冬各季有季節代表性的花分別有哪些?

你家裏或幼兒園裏是否種植過這些花呢?

3、請幼兒用連線的方式將各季的花兒與相應的季節連起來。

第二教時

活動準備:

四季的`拼圖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瞭解四季有意的變換順序。

教師有意不按順序出示四季的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各個季節的主要特徵。

引導幼兒根據四季的特徵正確排列四季的變換順序。

2、分組進行拼圖遊戲。

幼兒分組進行拼圖遊戲,教師巡迴指導,不斷提醒幼兒要按不同的季節進行拼圖並排序。

鼓勵各組幼兒按排列的順序,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四季變化特徵。

3、製作冊教師引導幼兒在四張紙上分別畫出春、夏、秋、冬四季的特徵。

將畫好的四季特徵按順序裝訂在一起製作成四季冊,並請幼兒寫上自己的名字。

幼兒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四季冊。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冰是涼的、硬的、光滑的,初步瞭解冰是由水變成的,冰遇熱會化成水。

2.學習製作“冰花”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讓家長提前在家爲幼兒動制一盤冰和一個八寶粥小碗。每組一盆溫水。

2.教師做好的冰花、彩紙、大的果凍盒、水、毛線等物品。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玩家長做的冰塊。

教師問孩子這些冰是誰給做的?是怎麼做出來的?

2.教師引導孩子感知冰的特點。

(1)師:小朋友仔細看一看冰是什麼顏色的?幼兒:沒有顏色、很亮……

(2)師:剛纔你們摸冰的時候,有什麼感覺?幼兒:涼涼的、很炸手。

(3)孩子們,捏冰的時候怎樣?幼兒:很硬很硬、捏不動…..

(4)老師請小朋友將冰放在手心裏,看看冰有哪些變化?手上的.水又是怎樣來的。

(5)並在手裏會慢慢化成水,說一說還有什麼方法化成水?

(6)請幼兒將自己的冰放在溫水盆裏,觀察冰慢慢融化的過程。

3.教師演示製作冰花的方法,幼兒學習製作冰花。

(1)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做的冰花漂亮嗎?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2)教師問幼兒現在的冰和剛纔你們玩的冰有什麼不一樣?請幼兒說說不一樣在哪兒?

(3)小朋友仔細觀察老師的冰花是用什麼材料做出來的。你們想想做?

(4)教師和幼兒共同製作冰花。

(5)教師和幼兒把做好的冰花放在室外,(因爲幼兒園沒有冰箱)待第二天欣賞冰花。

4、欣賞冰花。

第二天把冰花取出,掛在外面的一根繩子上,共同欣賞誰做的冰花最漂亮。

【活動延伸】

請家長配合,在家在製作一個冰花。讓幼兒觀察冰花融化的現象;早晨的時候,觀察窗戶上的冰花。

【設計意圖】

現在正是冬季最寒冷的時候,我利用冬天的特徵,讓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得知水遇冷會上凍結成冰,那冰遇到熱就會化成水這一科學道理。於是我精心設計了這節科學課。

小百科:冰是無色透明的固體,分子之間主要靠氫鍵作用,晶格結構一般爲六方體,但因應不同壓力可以有其他晶格結構。密度比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