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5篇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5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8以內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2、初步瞭解8以內數的守恆。

3、嘗試用數字或符號記錄物體的數量。

重點難點:感知8以內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飛機背景圖一張,直升機、客機、戰鬥機圖片。

2、圖形操作統計表

3、PPT

活動過程

1、遊戲“飛機降落”,觀察飛機的不同之處。

(1)請幼兒將手中的飛機圖片粘貼在機場的背景圖中。

(2)提問:這些飛機一樣麼?他們有什麼不同?他們都有什麼樣的`本領?一共有幾種飛機?

2、點數飛機,感知8以內的數量。

3、初步瞭解8以內數的守恆。(相同數量的飛機,可以擺出不同的隊形)

4、引導幼兒操作,用符號記錄並分享結果。

提問:每種飛機有幾架?我們應該怎樣記錄?

(1)幼兒點數並用不同的的方式記錄飛機數量,如:圓圈、短線等。

(2)與幼兒共同分享自已的記錄結果。

5、音樂場景活動結束。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特殊號碼110、119、120等,感知它們與我們生活的關係。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會正確使用特殊號碼,知道不隨意撥打特殊電話號碼。

重難點

會正確使用110、120、119。

活動準備

火災課件、大數字若干、110、119、120遊戲卡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以“魔力數字”遊戲導入活動。

先認識0---9,再用數字變一變,出示許多數字,今天我們就來和數字做遊戲,遊戲的名字就叫魔力數字便變變變。(幼兒操作)

提問:你剛纔你用魔力數字變出了什麼?

二、師幼共同討論生活中的特殊號碼:110、119、120等,感知它們與我們生活的關係。

1、引出特殊的電話號碼

⑴引出號碼110

提問:老師變出了什麼?110

什麼時候纔可以撥打110?

:110是報警電話,當你遇到壞人、遇到危險有困難的時候,都可以撥打110,警察叔叔回你的。 ⑵引出號碼119、120

老師用魔力數字變出來了110,像110一樣的緊急特殊電話號碼你還知道有哪個?請幼兒上來變

提問:

(分別提問)那我們在什麼情況下才能撥打119、120

:當發生火災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撥打119火警電話,消防員叔叔就會我們的。

:當有人受傷、生重病需要送醫院急救的.時候,我們可以撥打120醫院的急救電話,醫生會我們的 ⑶再次110、119、120的用途,教育幼兒不隨便撥打

提問:今天我們認識了110、119、120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它們都有不同的用途,(110是…,119是…,120是…)但是它們也有共同的地方,你知道嗎?

:這三個號碼都是三個數字的,這樣記起來很容易,撥打起來也快,這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在我們國家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用,是當人們遇到危險或緊急情況的時候用的,平時是不可以隨便撥打。

2、聯想生活中的其他特殊電話號碼

提問:除了110、119、120這樣的緊急特殊電話號碼、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一些不同用途的特殊電話號碼,你知道還有哪些特殊的電話號碼嗎?114、122

3、正確撥打特殊電話號碼110、119、120

出示火災課件,提問:看,怎麼了?那我們應該怎麼辦?這個小朋友這樣打電話,消防員叔叔能很快地找到救他嗎?

:當遇到危險、緊急情況的時候千萬不要慌張,打電話要說清在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事情。

三、遊戲:“執行任務”,鞏固並結束活動。

幼兒拿出小椅子下面的卡片,根據卡片上的號碼,聽口令執行任務。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在角色遊戲中,我發現孩子們對餐廳的遊戲情有獨鍾,特別喜歡穿上廚師服,戴上廚師帽,模仿廚師的模樣大展身手。因此,我設計了中班科學活動《快樂的小廚師》。這一內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其中涉及的各種工具均來源於幼兒的生活,如榨汁器、塑料刀、小勺等都是幼兒生活中常見、常用的工具,此次活動是建立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利用身邊的事物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有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的工具產生興趣,知道工具是我們的好幫手。

2、感知現代工具的方便、快捷。

3、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工具(榨汁器、小棒、刨子、塑料刀、勺子等),幼兒在收集工具的過程中已掌握各種工具的使用方法。

2、小碗、茶杯、簍子、麪粉、水果若干。

3、錄像機、電腦、廚師服若干。

活動過程

一、佈置任務,直接引出課題

提前佈置遊戲場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我是廚師長,你們是一羣快樂的小廚師。知道嗎?過幾天,我們要參加美食大賽。這一次,我想做一個很大很大的比薩餅去參加比賽。今天可要好好地練一練做比薩的本領呦!

二、介紹需要完成的任務及準備的工具

師:做比薩需要很多的配料,走!跟我一起到這邊來看一看都需要準備哪些配料呢?這兒有一號桌、二號桌、三號桌,我們先來看看桌上有什麼?

師:一號桌請你們用小棒、榨汁器變出西瓜泥和西瓜汁。將西瓜汁倒在杯子裏,西瓜泥倒在小碗裏。二號桌請你們用塑料刀和刨子變出黃瓜絲。三號桌請你們用刨子和勺子變出蘋果醬。

三、幼兒操作並交流操作過程和結果

(一)提出第一次操作要求

1.幼兒比較兩種工具。

師:你們仔細想一想,你想用什麼工具做什麼事情呢?每張桌上都有兩種工具,你試好一種工具以後,還要試試另一種工具,比一比,哪種工具更方便?想好了,我們就把袖子捲一捲,幹活去吧!(放音樂《加油幹一遍》)

[第一次安排了兩次自主操作。讓幼兒嘗試用兩種工具做同樣的`事情,要求幼兒試好一種工具以後,跟同桌的小廚師交換另一種工具,比一比,哪種工具更方便?]

2.幼兒自由操作,老師巡迴指導。(請配班老師幫忙攝像)

師:兩種工具你都試過了嗎?你發現哪種工具更方便?

3.請幼兒交流第一次操作過程和結果。

師:大家把小手擦一擦,把手裏的活放下來休息一會兒吧!誰能告訴大家:你用什麼工具做了什麼事情?

幼1:我用刨子刨了許多黃瓜絲。

幼2:我用塑料刀切了許多黃瓜絲。

幼3:我用小勺刮出了蘋果醬。

師:你們想知道別的小廚師是怎樣幹活的嗎?那跟我一起來看看吧!(回放錄像小朋友觀看現場幹活的情景)

師:這是誰呀?你來告訴大家,你用什麼工具做了什麼事情?

幼:我用榨汁器榨出了西瓜汁和西瓜泥。

師:你有沒有試試另一種工具小俸呢?你覺得哪種工具更方便?

幼:我用小棒試過了,我覺得榨汁器更方便。

(二)提出第二次操作要求

1.幼兒輪換探索材料。

師:這次要做的比薩餅特別大,你們準備的配料還不夠呢!等會兒請你們再去做一點。這次做的時候,你去試一試剛纔沒做過的事情。如果你剛纔在一號桌做事的,現在你可以到二號桌、三號桌去做做,桌上的兩種工具都要試一試,比一比,哪種工具更方便?好,現在就去試試吧!(請三四名幼兒講述)

第二次請小朋友去試一試剛纔沒做過的事情。試一試,比一比,哪種工具更方便?通過操作,使幼兒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2.幼兒自由操作,老師巡迴指導。

瞭解幼兒操作水平,並對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幫助。

3.幼兒和同伴自由交流自己的發現。

師:大家辛苦了!配料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擦擦小手,帶上你們的工具到前面來休息休息吧!現在和你旁邊的小廚師說一說,你拿的是什麼工具?做了什麼事情?你覺得它方便嗎?(放音樂《加油幹兩遍》)

4.請幼兒將自己的發現與大家分享,重點引導幼兒發現現代工具的便捷。

師:誰能告訴大家,你拿的是什麼工具?做了什麼事情?你覺得哪種工具用起來更方便?

四、將工具進行分類

請幼兒將方便和不方便的工具進行分類,並引導幼兒檢查分類結果。

師:請你們將你覺得方便的工具送到紅顏色的籃子裏,將不方便的工具送到藍顏色的籃子裏。(幼兒按要求送各種工具)

師:以後小朋友在生活中用不同的工具去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也要去比一比,試一試,看看哪些工具使用起來更方便。

[第三次的操作是讓幼兒將工具分類擺放,符合幼兒愛玩弄工具的特性,真正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五、製作並品嚐比薩

1.請幼兒用擀麪杖擀麪餅。

師:現在,配料已經準備好了,做比薩我們還需要準備一張麪餅呢!麪餅在哪兒呢?睜大你們的眼睛,看我怎樣把它變出來。變一變一變!大不大?我們還可以把它變得更大呢!瞧!擀麪杖我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每人拿一根,我們一起來加油幹吧!(放音樂《加油幹一遍》)

[從準備配料——擀麪餅——製作比薩,幼兒參與了製作的全過程,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讓幼兒品嚐比薩,既是對他們付出辛勤勞動的一種肯定,也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滿足幼兒的生理需求。]

2.製作比薩

師:哈哈!我們的大餅做好了!現在可以在麪餅上撒上配料了。注意撤的時候要輕輕地,不要把配料堆在一起,麪餅的每個地方都要撒上配料呦!

師:將你的擀麪杖送過去,每人拿一把小勺過來,再將你剛纔裝配料的碗拿過來,將裏面的配料撤在麪餅上吧!

3.烘烤品嚐比薩

師:現在,帶上我們的比薩,到幼兒園的大烤箱裏去烤一烤,並嘗一嘗我們親手製作的比薩吧!

活動延伸

角色遊戲中,開設比薩店,娃娃家等角色遊戲區,讓幼兒在遊戲中感知更多現代工具的方便、快捷。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意圖:

幼兒知道用線來放風箏,用繩作跳繩、遊戲…… 但是孩子缺乏一定操作經驗,故開展了本次活動。旨在提升孩子探索與學習多方面的生活經驗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自講、互講、滿足幼兒表達的願望。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的線和繩,能夠比較各種線和繩的不同特點,初步瞭解它們的用途。

2.感知線和繩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活動準備:

1.佈置豐富線繩原材料的活動室。

2.收集各種各樣的`線繩,探其用途。

3課件《我和我的外婆》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故事《我和我的外婆》

1、教師:先請小朋友聽一個故事,聽聽、看看故事裏講了什麼。

2、聽故事後,教師提問。

教師:故事裏講了什麼?都有什麼是長長的?(電話線、馬路標線、毛線、陽光線)可請幼兒反覆聽幾遍故事,加深理解。

二、尋找線和繩

教師:小朋友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線和繩,我們來找一找吧!

1、尋找身上的線和繩

引導幼兒觀察自己身上和同伴身上哪裏有線和繩,如:衣服上的線、鞋上的繩、女孩系在頭髮上的鬆緊繩等。

2、尋找活動室中的線和繩。

引導幼兒觀察、尋找活動室裏有哪些線和繩,如:電線、運動時用的跳繩、玩具上的天線等。

三、感知、交流

1、向幼兒逐一展示各種各樣的線和。

教師:小朋友們看一看,這些是什麼?它們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2、引導幼兒比較它們在長短、粗細、軟硬等方面的不同。

3、引導幼兒說說它們可以用來做什麼。

教師:說一說,我們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用到了線和繩?它們都有什麼作用?

如:毛線—織毛衣用,紙繩—包東西用,網線—上網用,彩繩—包裝禮品用,絲線—刺繡用等,讓幼兒充分的討論各種線和繩的用途。

4、引導幼兒根據以往的經驗說說自己還在哪裏見過什麼樣的線和繩。如:鐵絲線、包裝用的繩等。藝術品中有哪些是用線和繩做的。

四、操作遊戲

1、指導幼兒嘗試玩翻繩遊戲。

2、指導幼兒用線和繩擺出各種各樣的幾何圖形。

3、指導幼兒彎折電線,大膽設計各種造型。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科學探究的興趣。

2、進一步感知鼻子的作用。

3、能認真傾聽他人的發言。

 活動準備

氣味比較濃的東西(醋、芳香劑、香水等等)、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在上次活動中,大家認識了我們的鼻子,知道了鼻子有不同的種類,你還記得有哪些嗎?

——師:大家的鼻子都很漂亮,那請問我們的鼻子有什麼作用呢?

二、感知體驗。

——請幼兒捏住自己的鼻子,過10—20秒後請幼兒說說感覺,並說說爲什麼?

——教師小結:鼻子可以幫助我們呼吸,也就是說可以幫助我們把新鮮空氣吸進身體,再把身體裏的廢氣呼出來。如果堵住了鼻子,就會很難受。時間長了,還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小朋友玩的時候千萬不要堵住鼻子,例如,用枕頭捂住頭就是非常危險的,那會讓鼻子無法呼吸。

——教師出示氣味比較濃的東西,請幼兒聞一聞,並說一說聞到的氣味。

——請幼兒先聞一聞醋,再聞一聞香水。讓幼兒說一說喜歡哪一種氣味,爲什麼?

——教師小結:鼻子的主要作用是呼吸,不過鼻子還有一個特殊功能,它能聞氣味。

三、故事分享。

——教師利用課件《用鼻子聞一聞》與幼兒分享故事。

——請幼兒說一說,故事中的小猴都聞到了哪些味道?

——小猴後來爲什麼聞不到味道了?它心裏是怎麼想的?

——教師小結:鼻子可以幫助我們呼吸,還可以聞到各種氣味,我們要好好保護我們的鼻子。

四、快樂遊戲。

——請幼兒到幼兒園周圍聞一聞,說說聞到了什麼氣味,喜歡哪種氣味。

活動應變

教師在引導幼兒回答問題時,可以邊複述故事,邊讓幼兒回答。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聞一聞,說說聞到了什麼氣味,喜歡哪種氣味。

區角活動

科學區:用透明塑料小瓶裝一些醬油、醋、可樂、白酒、水等放在區域內,引導幼兒去聞一聞,鍛鍊幼兒的嗅覺。

 環境創設

在種植區種植一些清香的'花卉。例如:桂花等。

家園同步

家長可以讓幼兒聞一聞食物的味道,並讓幼兒說一說這些味道,自己喜歡哪一個,不喜歡哪一個。

隨機教育

提示幼兒注意鼻子的安全。

附錄:《用鼻子聞一聞》

小猴的鼻子特別的靈敏,它能聞到很多的氣味,早上上學路上它要路過一個公園,公園裏的花草散發出來的香氣讓它心曠神怡。走一會兒要路過一個垃圾處理房,那裏的味道臭臭的,它可不喜歡,大踏步地往前走,趕緊離開這裏。路邊遇到一個人抽菸,濃濃的煙味把小猴嗆得直咳嗽。終於來到了幼兒園,幼兒園的環境真是舒服。突然小猴聞到了一股非常濃郁的香味,小猴順着香味找去,原來是廚房的阿姨們在準備午餐,哇,好香的飯菜啊,饞得小猴直流口水。小猴心想,有鼻子可真好啊,可以聞到這麼香的香味。可是,有一天,小猴突然聞不到一點的味道了,還不停地打噴嚏。它着急地問媽媽:媽媽我的鼻子是怎麼了?媽媽告訴它:你感冒了,鼻塞了,自然聞不到味道了,等你感冒好了又能聞到了。小猴長舒了一口氣,哦,原來是這樣。小猴說:我要好好鍛鍊身體,保護好鼻子,不再讓自己感冒。